二年级三字经教案
小学二年级三字经教案

小学二年级三字经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二年级三字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背诵《三字经》的内容。
2. 掌握《三字经》中的关键词汇和常用成语。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三字经》的意义和内容。
2. 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3. 掌握《三字经》中的关键词汇和常用成语。
教学准备:1. 《三字经》的课本或复印本。
2. PPT或黑板、粉笔。
3. 卡片或图片,包含《三字经》中的关键词汇和常用成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教师播放一段与《三字经》相关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理解与背诵(15分钟)1. 教师逐句解读《三字经》的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2. 教师分段示范朗读《三字经》,并引导学生跟读。
3. 将《三字经》分成若干段,让学生小组合作背诵,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三、关键词汇和常用成语(15分钟)1. 教师使用PPT或黑板展示《三字经》中的关键词汇和常用成语,解释其含义。
2. 教师将关键词汇和常用成语的卡片或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意思排列顺序或进行配对练习。
3.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解释一张卡片或图片的意思。
四、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三字经》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三字经》进行朗读,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三字经》中的某个教育观点,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3. 鼓励学生将《三字经》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有关《三字经》的创意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
2.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三字经》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
三字经一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难点
1.通过反复吟诵,感受三字经优美的音符、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2.能够背诵相应的古诗句。
德育
渗透点
1、感受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核心素养
落实点
热爱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学习经典名句。
2、自读
(1)介绍六畜
(2)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同桌互读正字正音,指名读教师正字正音。
(3)男女生赛读,小队赛读,师生对读。
(4)自由读,小组反馈呈现效果。
二、品读悟情
3、析读
教师出示六畜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六谷是人类用来维持生命、促进健康的主要粮食。什么是六谷呢?就是稻米、高粱、豆类、麦类、黄米和小米等六种农作物。六畜是饲养来挤乳、生蛋和供人观赏用。
4、品读
(1)菽:豆类的总称
(2)黍:黍子,玉米
(3)稷:高粱
(4)惧:害怕
5、赏读
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1、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
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2、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A、上课要坐神气。
(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B、认真听。
(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C、积极举手。
(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
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
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
《三字经》教案优秀6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6篇《三字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
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
二、理解句意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 指名读,正音。
3. 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 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
三、拓展阅读1. 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苏洵壮年好学》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齐白石、越王勾践、刘邦、吴承恩)3.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总结延伸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的。
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二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

二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三字经,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合作性。
3. 通过朗读、理解和背诵三字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能够正确朗读三字经,并理解其中的字词和句子。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三字经中的一些古文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准备:1. 三字经教材2. 课件或黑板3. 多媒体设备(如果可用)4. 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三字经的封面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
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三字经,以及他们对三字经有什么了解。
Step 2: 朗读三字经(10分钟)教师朗读三字经,并引导学生一起跟读。
可以分段朗读,让学生先听后读,逐渐熟悉三字经的内容和韵律。
Step 3: 理解三字经(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将三字经内容分成不同的段落,并解释每个段落的意义和教育内涵。
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古文词汇和句子结构。
Step 4: 合作学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深入理解和讨论。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解释和总结各自的理解。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轮流指导和澄清疑惑。
Step 5: 朗读和背诵(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朗读和背诵所选段落,鼓励他们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和记忆。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Step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请学生汇报各自小组的学习成果,可以让他们分别朗读所选段落,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可以提供评价和鼓励。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背诵所选段落,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供学生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古代文化经典进行学习和分享。
二年级三字经教案

二年级三字经教案【篇一:三字经教案】夏有禹商有汤新授课第 1 节教学目标: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
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
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
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4、背诵比赛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5、理解“称三王”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教学后记:周武王,始诛纣新授课第 2 节一、教学内容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二、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三字经》《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二、小结: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三字经》教学教案(二)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2024年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字经》的第一至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礼仪之道、孝道文化、勤奋学习的重要性等。
所选教材为《三字经》通行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尊敬父母、勤奋学习、友爱互助等。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道理。
难点:古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字经》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子,分析道理和寓意。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些关于礼仪、孝道、学习等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三字经》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案2. 内容:第一章礼仪之道;第二章孝道文化;第三章勤奋学习3. 重点:礼仪、孝道、学习4. 难点:古文阅读理解、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体现所学道理。
2. 答案:示例:小明的妈妈生病了,小明按照《三字经》中所学的孝道,为妈妈端茶送水,照顾得无微不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互动环节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1. 对重点词汇的解析,如礼仪、孝道等,需详细阐述其内涵与外延。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1)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字经》教材的第一、二章,详细内容包括《三字经》的起源、背景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和第二章“性相近,习相远”的文意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文学价值,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从《三字经》中汲取人生智慧。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三字经》文意的深入理解,以及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教学重点:《三字经》的基本内容、文学价值和道德观念的传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三字经》注释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三字经》有关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三字经》的起源、背景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解读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和第二章“性相近,习相远”的文意。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习《三字经》的感悟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学2. 内容:(1)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2)第二章:性相近,习相远(3)道德观念:善、习、仁、义、礼、智、信3. 教学重点、难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字经》第一章和第二章。
2. 答案:(1)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文意解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如《弟子规》、《千字文》等,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实现性。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三字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并能背诵部分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字经》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悟《三字经》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三字经》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通过朗读体会其中的韵律和节奏。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三字经》的文化氛围,加深对其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字经》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文化? (3)引出课题:《三字经》。
初读《三字经》 (1)让学生自由朗读《三字经》,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读情况,重点指导“苟、琢、惰、宜”等字的读音。
(3)让学生分段朗读《三字经》,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停顿。
精读《三字经》 (1)让学生默读《三字经》,思考以下问题: ① 《三字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 你从《三字经》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③ 《三字经》中有哪些句子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3)检查学生的讨论情况,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2)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年级三字经教案

二年级三字经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三字经教案教案目标:1. 熟练掌握《三字经》中的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三字经》中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三字经》。
教学准备:1. 《三字经》的课本、PPT或黑板。
2.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3. 录音机或电脑。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三字经》。
导入(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包括《三字经》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2.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
讲解(15分钟):1. 教师逐句讲解《三字经》的内容,并解释其中的意义和道理。
2. 引导学生思考每句话的意义,并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
练习(15分钟):1. 学生跟读教师的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
巩固(10分钟):1. 学生自由背诵《三字经》中的一段内容,并进行小组展示。
2.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三字经》中的道理和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并与同学分享。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背诵《三字经》。
作业:1. 要求学生背诵并朗读《三字经》中的一段内容。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字经》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导入、讲解、练习、巩固、拓展和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三字经》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写作作业,鼓励学生思考和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字经》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三字经》教学设计(优秀6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三字经》教学设计(热)

《三字经》教学设计(热)《三字经》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教学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语句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嬉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1、自读《三字经》中从“曰春夏,应乎中。
”2句。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故事】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特别英勇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应付皇帝,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是,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毕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连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创造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肯定指着南方。
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
【解释】曰:说道,提到。
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
运:循环、运转。
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
南北西东:指四方。
应:对比、相应。
中:中央。
5、老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小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
假如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转变。
二年级三字经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年级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背诵并正确书写《三字经》的内容。
2.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经典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朗读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三字经》的内容,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 备好《三字经》的复印件或教材。
2. 准备录音设备,录制《三字经》的朗读音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举例方式引入《三字经》:“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经典吗?经典就是指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书籍、文学作品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字经》就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之一,相信你们一定听过或者学过,对吧?2. 学习《三字经》(20分钟)教师发放《三字经》的复印件或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这篇文章,看看有哪些问题你们不懂或者不确定的地方?”学生阅读后,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并解答,确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朗读《三字经》(30分钟)教师准备好录音设备,播放之前录制好的《三字经》的朗读音频。
学生们跟着录音朗读《三字经》,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位置。
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4. 梳理重点知识(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总结《三字经》的重点知识,包括人物、事件等,可通过提问或填空等形式进行。
5. 书写《三字经》(20分钟)教师提供纸张和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尽量完整地抄写《三字经》。
学生可以参考教材上的课文进行抄写。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书写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肯定。
五、课堂扩展: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唱,编排《三字经》的歌曲,展示学生对《三字经》的理解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和家人一起学习《三字经》,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三字经》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正确书写。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一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
2、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你们想了解黄香和孔融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三字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试着读读课文吧!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其读音,并让学生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3、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比赛读。
4、师生齐读拍手读二、学习故事,理解课文。
1、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接下来,老师有个故事送给大家,请看。
(课件播放视频《黄香温席》)(1)、你喜欢故事中的黄香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孝顺父母)(2)、在生活中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呢?(3)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懂事、孝顺,〖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我们来了解“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的意思吧?译文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
(学生跟读)2、在这篇课文中,除了黄香温席,还包含另一个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1)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尊敬和友爱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3)说得真好,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尊敬兄长(板书:尊敬兄长)〖启示〗同学们要知道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
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根据故事谁来说说“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这句话的意思?译文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学生带读)3、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板书:懂得谦让)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出示课件引导选择。
二年级国学三字经 教案

二年级国学三字经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国学三字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国学经典《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2. 掌握《三字经》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并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2. 掌握《三字经》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三字经》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三字经》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三字经》的教材和相关辅助教材。
2. 彩色图片或PPT展示工具。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PPT展示国学经典《三字经》的封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重要性。
Step 2:学习《三字经》(15分钟)1. 分发《三字经》的教材或相关辅助教材。
2. 请学生跟读《三字经》的内容,并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重要词语。
3. 引导学生理解《三字经》中的深层含义,例如教育道德、家庭观念等。
Step 3: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三字经》进行朗读和讨论。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释并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Step 4:口语表达(15分钟)1. 鼓励学生运用《三字经》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三字经》中的人物,用他们的话语进行对话练习。
3.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口语表达能力。
Step 5:总结和评价(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三字经》的感受和理解。
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背诵《三字经》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2.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对《三字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国学三字经教案

二年级国学三字经教案【篇一:趣味国学《三字经》教学内容】趣味国学《三字经》教学内容这节国学课的教学内容为我校校本教材《三字经》中关于孝道的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并以此由古及今,学习体会《新三字经》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内容。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由国学热身操导入、课间穿插《三字经儿歌》,采用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背一背;讲一讲,想一想;唱一唱,乐一乐等环节进行教学,融身体语言,表情动作于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附:教学内容]《新三字经》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清晨起问早安上学去说再见回到家道声好要外出须留言父母钱莫乱花知劳苦懂节俭自己事自己做让父母少操心对父母有礼貌不任性不撒娇有美食先父母从小起懂反哺父母病要关心服侍好病减轻父母亲看书报要安静不打扰看电视听广播谁作主由父母勤学习好品行父母乐我开心【篇二: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设计实录点评】二年级国学经典《三字经》之“昔孟母”教学设计、实录及点评附件2:授课人:张贺峰刘庙小学利辛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推荐表所属学校:程家集学区刘庙小学案例名称:《三字经》之“昔孟母”执笔人:张贺峰申报日期:2015年12月9日推荐单位:程家集学区刘庙小学2015年12月9日利辛县国学经典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篇三:二年级教案三字经】《三字经》教案二年级彭村联合小学《三字经》阅读指导课教案活动目标: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过程: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人物介绍: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2. 常识认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金木水火土等;3. 道德规范: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人处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养;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三字经》中涉及的成语、典故的理解;2. 教学重点:《三字经》的内容记忆和道德观念的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三字经》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典故。
”2. 讲解:详细讲解《三字经》的第一至第三章内容,包括人物介绍、常识认知、道德规范等,结合实践情景和例题,让学生深入理解;3.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三字经》相关章节,并进行现场解读,巩固所学内容;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三字经》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案2. 内容:a. 人物介绍: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b. 常识认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金木水火土等;c. 道德规范: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人处世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概括《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b.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三字经》故事,讲述其寓意;c. 论述《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答案:a. 《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主要涉及人物介绍、常识认知和道德规范;b. 示例:《孔融让梨》寓意为:尊老爱幼,谦让有礼;c. 示例:《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素养。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案(5篇教案:《三字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
第一章讲述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第二章介绍了孝道和家庭伦理,第三章讲解了礼仪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难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学生课本、《三字经》注解、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字经》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逐章讲解第一、二、三章的内容,注意突出重点,解释难点。
3. 示范:教师示范朗读《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要求学生跟读,直到熟练掌握。
4. 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以巩固学习成果。
5.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三字经》中的某一知识点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字经》第一、二、三章主要内容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熟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三字经》中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知识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字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难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字经》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字经》教材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详细内容涉及对经典语句的解读、文化背景的介绍及道德教育引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第一章的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三字经》第一章的内容,熟读成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三字经》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2. 新课内容展示:(1)PPT展示《三字经》第一章内容,教师领读并解释。
(2)讲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人性的善良。
3. 例题讲解:(1)给出例题:“请举例说明‘性本善’的表现。
”(2)教师示范解答,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2)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将“性本善”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三字经》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2. 板书内容:(1)人之初,性本善(2)性相近,习相远(3)苟不教,性乃迁(4)教之道,贵以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字经》第一章。
(2)以“性本善”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
性本善,是指人在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会产生差异。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的本性,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三字经》其他章节,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2)开展“道德故事我来讲”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与道德教育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三字经教案【篇一:三字经教案】夏有禹商有汤新授课第 1 节教学目标: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
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
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
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4、背诵比赛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5、理解“称三王”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教学后记:周武王,始诛纣新授课第 2 节一、教学内容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二、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三字经》。
(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
(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
)[建议]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
2. 理解句意(1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
(3)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
[建议]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此处句子的教学,采用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质疑,然后小组又使学生互助合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又恰到好处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3. 拓展阅读(1)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4、课堂小结:5、板书设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6、教学后记:嬴秦氏,始兼并新授课第 3 节一、教学内容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二、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三、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周”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三字经》。
(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
(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
)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
2. 理解句意(1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
【篇二:二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三字经教学设计】《三字经》第一课时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
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教”“始发奋”“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
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
板书课题:《三字经》(二)、学习课文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三)品析赏读: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四)总结体会,整合感悟: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五)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六)总结与延伸: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留待下节校本课继续诵读。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
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教”“始发奋”“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
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
板书课题:《三字经》(二)、学习课文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三)品析赏读: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四)总结体会,整合感悟: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五)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六)总结与延伸: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留待下节校本课继续诵读。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苟不教”“始发奋”“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
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