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质课完美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材简介:这是一个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我充分利用这次绘画活动展示了师生共同布“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再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在幼儿作画时,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
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结束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活跃气氛和缓解幼儿疲劳。
设计理念:《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基于这点要求,我通过让幼儿在听过故事,学过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欣赏”这一过程,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另外,《纲要》还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
于是,我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尽可能的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
倾向。
于是,我通过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通过幼儿合作,使之学会谦让和理解,共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设计思路:现在已经是春天了,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春天的使者也为我们带来了春的讯息,“青蛙”、“小蝌蚪”作为表现春天的“使者”,也早已被幼儿所熟悉。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6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向指定的方向跑。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户外游戏活动的快乐。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1、头饰卡1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2、提前熟悉儿歌《小蝌蚪》。
3、活动前场地、器械、幼儿衣着及情绪身体检查,确保幼儿会户外活动的安全【活动建议】一、准备活动:组织幼儿在场地上学小蝌蚪游、小青蛙跳。
二、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创设情境:“现在老师是青蛙妈妈,你们是小蝌蚪,让我们一起做操吧!”“跟着妈妈点点头,转圈游一游,向前跳一跳,和妈妈抱一抱。
”二、学做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教师扮青蛙,幼儿扮小蝌蚪,“小蝌蚪”跟着“青蛙”四散地边游边念儿歌:“小蝌蚪,游呀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游呀游,游来游去想一想,妈妈、妈妈您在哪儿?”当儿歌念到“游来游去想一想”时,幼儿要闭上眼睛蹲下,教师立即跑到场地一端。
当儿歌念完时,“小蝌蚪”睁开眼睛寻找“青蛙妈妈”。
“青蛙妈妈”边招手边说:“孩子,我在这里。
”“小蝌蚪”们迅速跑到“青蛙妈妈”的身边。
2、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当念到“游来游去想一想”时,小蝌蚪要闭上眼睛蹲下。
3、游戏熟练后,可请幼儿扮青蛙妈妈继续玩。
三、放松整理。
幼儿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请你跟我伸伸臂,请你跟我甩甩手,请你跟我踢踢腿。
”活动延伸:可改变动物角色,让各种动物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增加游戏的兴趣。
教学反思: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
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及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述,描绘出蝌蚪和妈妈的形象。
(3)学会用动词和形容词来描述动作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懂得感恩和珍惜家人。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和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观察和讨论,描绘出蝌蚪和妈妈的形象。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动作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2. 小蝌蚪和妈妈的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小蝌蚪和妈妈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它们和妈妈之间有什么故事呢?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
(2)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生的记忆。
4. 描绘蝌蚪和妈妈的形象:(1)让学生观察小蝌蚪和妈妈的图片,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它们的外貌和动作。
(2)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描述。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亲情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自己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展示生字词的学习成果。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选做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故事,画出一幅小蝌蚪找妈妈的画,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教学理念】低年级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
寓知识的传授于同学自身的体验学习中,在此之上,培养同学思维,训练其语感,提高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故事教学的基本战略必需坚持“趣中学,学中用,用中悟”。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公开课教案,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为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实好__的教学,我在设计中还充沛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儿童自身的特点,抓住“六”个字──“变”、“趣”、“演”、“引”、“板”、“读”,进行全文的设计。
【教学特色】以“趣”为经,以“学”为纬。
【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__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适合低年级同学的口味。
全文贯穿两条线:一是“找”,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协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妈妈,二是“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变化。
根据教学要求,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落实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⑵通过图文结合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能力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借助学文,培养同学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育同学从小维护有益动物。
【教学主要环节和意图说明】一、变──变序教学,突出对比《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点:构段方式基本相同。
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的层次来布置段落内容。
因为这点,以往大多教师均从指导同学学法入手,依照故事发展布置教学。
为了突出全文的重点,我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来处置,目的是直奔主题,理清线索,掌握重点,让同学对全文知识有更清的理解。
变序法流程体现在:1、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怎样?(学习第一自然段)2、青蛙妈妈的外形特点怎样?(学习第四然段)3、小蝌蚪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找出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4、小蝌蚪是在谁的协助下找到了妈妈?(指导对话朗读)变序处置,我认为有三点好处:1、对比鲜明:让同学通过对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点,从而自觉生疑: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2、重点突出:鲤鱼妈妈和乌龟协助小蝌蚪这一内容仅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点内容,放置在最后教学,使全文重点得到突出。
小蝌蚪找妈妈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1、小蝌蚪找妈妈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首谜语想让你们猜一猜!(课件出示第一首:绿衣裳,白肚皮,鼓着大眼睛,白天呱呱叫,夜里忙捉虫)这是什么?生:青蛙!师:还有一首,再猜一猜!(课件出示另一首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猜猜是什么?生:小蝌蚪!(课件出示青蛙、蝌蚪图)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生: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长大了就成了青蛙师:可他们长相相差的太大了,小蝌蚪怎么找自己的妈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师正音)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开151页,今天的课文前面的都不一样,那就是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咱们怎么把生字读准呢?(指名回答)生:可以/可以看后面的生字表/可以看图猜一猜(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师: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的,注意把字音读准。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用笔圈出生字宝宝,和他们认识认识,多叫它们几声!(生划出生字自学)师:请看大屏幕,生字宝宝和它们的朋友们手拉手出来了!(课件出示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你会读哪一个就教哪一个,其他的小朋友当当啄木鸟,读的对你们就点点头,并跟着读一遍;读错了就摆摆手,再一起教一教,好吗?(指名读,正音)师:这么多同学都想当小老师啊,那我们就一起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叫它们两声!(生齐读)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再考考大家!看,生字宝宝单独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生:认识!师:好!同桌俩赶快互相检查检查!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和我们的生字交上朋友了,我们一起再和它们打打招呼吧!(生齐读生字)师:同学们这么聪明,小蝌蚪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可小蝌蚪说了,要读准它带来的生字宝宝才行哦!(小蝌蚪游啊游,它想和你交朋友师出示蝌蚪型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再齐读)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课件出示图一和第一自然段)小蝌蚪和同学们交上朋友可开心了,大家看,它们长什么样?自己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划上波浪线,再读一读。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通用8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想不想猜一猜?生:想师:恩,我们看看谁最聪明,听好了:大脑袋,长尾巴,黑灰身子水中滑。
生:小蝌蚪师:有同学说是小蝌蚪,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蝌蚪图片,指向图片相应位置)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黑灰色的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是不是小蝌蚪呀?!生:是师:那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生:青蛙师:(课件出示青蛙图片)看一看,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一样吗?生:不一样师:那么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又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学生跟老师读课题)二、初步感知课文1、复习生字师: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我们认读的几个生字,看一看这些字藏在新的词语里,我们还认不认识。
(课件逐一出示词语“灰色”“欢迎”“追赶”“披着”“打鼓”“阿姨”“山顶”。
)生:(认读字词)2、交流识字的方法师:打开课本151页,看34课,《小蝌蚪找妈妈》,昨天我们自己预习了这篇没有注音的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谁能把自己的好方法给大家说一说?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的意思猜字音;请教其他人;查课后生字表)3、初读课文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值得借鉴,下面我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还没解决的生字,可以做上记号,等老师读的时候再认识它。
生:(自读课文)师:下面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要注意喽!(教师配乐范读)三、朗读感悟1、结合图片,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老师读得好不好?生:好师:谁有信心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给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点名读第一自然段,2至3名同学试读,教师就语气、感情和流利程度做适机点评指导)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说一说?(如果同学们感悟不够充分,可以换另种方式提问,比如:“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呢?”)生:(个别回答)我知道了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1 小蝌蚪找妈妈 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L学生能够认识本课中的生字词,如“塘、脑、袋、灰"等。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青蛙的生长变化。
4.激发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举点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难点:初步理解小蜡蚪找妈妈的过程及青蛀的生长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等图片及动画)生字词卡片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图课文朗读音频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谜语“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长大吃虫叫呱呱”,引导学生猜出谜底“蝌蚪”,并顺势引入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讥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谜面是:“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巳,长大吃虫叫呱呱。
”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学生:(纷纷举手)蝌蚪!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
教师:非常棒!看来大家都很聪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蝌蚪的课文,题目叫做《小蝌蚪找妈妈》。
请大家跟我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声)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L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认读。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1)“塘、迎、顶"是后鼻音;“捕”读bd ,不读pU ; "教”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ido0(2)用形声字识记法识记“塘、脑、袋、姨、顶、披”等生字I,(3)用图片识记“龟"鼓”。
(4)做动作识记“捕"披引导学生归纳提手旁的字和手的动作有关。
(5)在生活中识记“宽工4.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教师:大家读得都很准确。
接下来,我们交流一下识字方法。
比如,“塘”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呢?学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把“土”和"唐”加在一起就是“塘”。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9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表达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局部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迫,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态;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音乐响起,出示“求助信”,教师深情朗读。
2.读完“求助信”,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贴爱心图)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帮小蝌蚪找妈妈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探索生长过程1.认识小蝌蚪,学习第一自然段。
既然大家要帮助小蝌蚪,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朋友吧!⑴课件展示小蝌蚪。
⑵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⑶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动手勾一勾,指名说一说。
⑷展示小蝌蚪外形图①。
2.认识青蛙,学习第四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大家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⑴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⑷自然段,展示青蛙外行图⑤。
3.学习第二—六自然段,探索生长过程。
⑴引导观察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得出:小蝌蚪长大后就会像青蛙妈妈。
⑵提问:小蝌蚪是怎样一天天长大变成青蛙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⑶学生汇报变化过程,教师进行简单的文字板书。
⑷根据文字板书,找三名学生完成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②③④的排序。
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板书设计。
⑸根据板书,集体复述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边说边用动作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加深了对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印象。
三、观看动画,进行朗读训练1.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可高兴啦!可是,他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2.观看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动画片段。
2023年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通用7篇)
2023年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通用7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1教学资料:这篇课文不但语言优美,并且画面生动,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掌握本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一样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最终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明白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从小保护有益动物。
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经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经过学生课文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1、经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一样,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蝌蚪、青蛙头饰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长大吃虫叫呱呱。
(蝌蚪)(教师出示幻灯片1—2张)2、谈话引入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为什么它要去找妈妈呢今日我们就一齐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吧!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同学们明白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样找的找到了没有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温馨提示:(1)自读课文,发现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
(2)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3、教师课件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检查识字效果。
(教师出示幻灯片第3张)三、精读领悟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1)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样样(教师出示幻灯片第4张)(2)朗读第一自然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13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把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熟悉"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娴熟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欢乐。
教学重点把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熟悉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教学目标1.熟悉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力量。
5.使同学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增加对科学童话的爱好。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支配2课时课前预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同学猜谜,开展争论)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2.组织同学自由读课文(1)巡察自读状况,发觉同学读文中困难,准时解决。
(2)组织同学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同学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老师在巡察时发觉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3.课件再次消失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老师检查识字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15篇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后观察小蝌蚪、青蛙的实物的样子。
(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二、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在这世界上和我们最亲的人是谁呢?(妈妈)对,我们一出生就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慢慢长大。
我们最喜欢妈妈了,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
可是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客人,他们才刚刚出生,却没有妈妈在身边,他们是谁呢?出示小蝌蚪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
同学们认识他们吗?(小蝌蚪)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在吗?(不在)他们的妈妈是谁呢?现在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帮小蝌蚪一起找找妈妈吧。
板书课题:11、《小蝌蚪找妈妈》二、讲授新课1、用1、2、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图文对照,讲读第一自然段(1)刚才同学们认真观察了小蝌蚪的样子,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齐读。
(2)指名回答,师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的图片板书:大脑袋、黑灰色身子、长尾巴。
(3)指导朗读:“快活地游”要读出快乐的心情。
3、讲读理解第二自然段(1)小蝌蚪在水里快活的游哇游,过了几天,他们的样子就变了。
出示遇见鲤鱼的情景图。
(2)指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样子。
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的图片,并请学生上台画出两条后腿。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1篇)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1篇)《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介绍了青蛙生长的过程。
全文配以3幅连环画,旨在让学生在图文阅读中识记生字、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产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教材分析】活动一: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经典故事。
其生动、有趣的内容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故事中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及动物妈妈们给予小蝌蚪的帮助和安慰,幼儿并没有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中班幼儿能基本完整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可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挖掘故事背后深层的教育价值,激发幼儿在讲述模仿小蝌蚪在一次次的寻找妈妈过程中,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进入表演情境,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故事中的关爱之情。
【活动目标】1、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学习观察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的急切心情。
3、喜欢阅读活动,体验动物妈妈们帮助小蝌蚪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课件、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2、欣赏故事,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对话。
(1)播放课件,理解小蝌蚪与动物妈妈们之间的角色对话。
提问:小蝌蚪都遇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小蝌蚪是怎样问鸭妈妈的?用了哪几个好听的词?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又说了什么话呢?(2)总结提升:小青蛙的特征、动物妈妈们的出场顺序。
3、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大胆模仿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对话,感受找到妈妈后的愉悦之情。
(1)师幼互动讲述,理解、熟悉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角色对话。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良好的教学设计将对一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每位老师都热切希望的,目前我们开展的小语“四结合实验”中,将计算机及其它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上,为教学设计优化课堂作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现以小学语文(九年教材)第五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设计在“四结合”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的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教学设计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就是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现将《小蝌蚪找妈妈》分为学习内容、目标层次描述分析如下:从不同层次目标看,识字教学形成结构。
即学生通过各种感观识记生字的音形义;再凭借已有的能力将生字的音形义归类,形成同语素的词群,如“迎上去乌龟”“能干、能手、能人、能够”;以至形成“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等句子的应用结构。
纵观整个流程图,师生的双向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序展开;教师展开目标,指导学法;巡视了解,个别辅导;分析学情,作出判断;安排学习,全面检测。
学生则认定目标,明确学法;全体参与,自我达标;交流成果,取长补短;巩固成果,当堂反馈。
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从设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中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感知、理解、记忆、运用规律),同时能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试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具体操作如下:一、复习导入设问激趣由于“认知码”的学习是随语文课进行的,因此复习基本部件、编码规则,帮助初学编码的学生知识的再现尤为重要。
通过复习可以排学习障碍,降低学生自学时的编码难度。
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三项复习内容:1、开火车说出下列部件的代码辶女马艹月匕2、开火车说出独体字的表音符土马禾田火3、说出下列字的编码妈龟迎火二、自学课文,检查效果学生自学课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质课完美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质课完美版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提醒: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材变化。
2、进入新课:1、整体感知: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
教师进行板书(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题目,在下阶段的研究中带着题目去研究:(联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题目教师进行挑选后的。
)3、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XXX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第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
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
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
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
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篇】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看过小蝌蚪;(材料准备)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重难点:知道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活动过程:一.宝宝和妈妈1、提问: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鸭的妈妈又是谁呢??小结:每个宝宝都有一位喜欢自己的妈妈。
他们长得真想象。
那小蝌蚪的妈妈又是谁呢?2、师:我们都快乐地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是小蝌蚪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
这一天,他们决定去找妈妈。
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故事)1、插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小蝌蚪遇到了谁?是怎么问的?青蛙妈妈到底长的怎么样?2、玩表演游戏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表演中鼓励幼儿发问:妈妈在哪里?你是我们的妈妈吗?三、活动延伸: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二【备课构想】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这是一篇童话,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幅图对应(六幅图用投影)。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素质。
在学完每幅图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粘贴纸粘贴出与这幅图有关的小动物粘贴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1小蝌蚪找妈妈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则童话故事。
它巧妙地将自然科学知识融入有趣的小故事中。
文章对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以及外貌、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通过写小蝌蚪寻找妈妈的奇妙经过,写出了小蝌蚪发育成长为幼蛙的过程及其生活习性的变化。
文中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偏正式短语,值得学生学习和积累。
描写青蛙妈妈的语句写得特别精彩,“蹲着"披着”“露着"鼓着”等动词用得准确生动,值得引导学生体会积累。
二上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一定数量的常用字,识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掌握了基本的识记字形的方法,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学生已经能初步阅读简单的注音读物,但因为阅读量总体偏小,对阅读篇幅长的文章有畏难情绪。
本课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领他们进入故事中的情境,饶有兴趣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语文学习和增长见识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读课文、读词语及近义词比较等方式,学习“塘"等14个生字。
(二)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偏正短语,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积累语言。
(三)借助课文和图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貌特征,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连一连等方式,知道蝌蚪是如何成长为青蛙的。
三、教学重难点:(一)能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能用“露着、披着"等动词分别说一句话。
(二)能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三)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两则谜语,读一读,猜一猜、(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谜底: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续写或改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借助智能教学平台,学生进行在线学习、交流和评价,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小蝌蚪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体会小蝌蚪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课文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小蝌蚪在水中游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本课设计特点篇一1、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
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积极的。
2、演中理解。
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
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实践中积累。
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大量的教学资源,解除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小蝌蚪教案篇二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听写字词。
3、快速批改,更正。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试说自己听懂了些什么?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学习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孩子们从哪里弄来的蝌蚪?(2)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蝌蚪在脸盆里怎么活动?我们是怎么做的?2、学习第5-8自然段。
(1)学生以不同方式读课文。
(2)找出孩子们喜欢蝌蚪的句子,用“——”画出,读一读。
(3)多种方式读第七自然段。
四、背诵指导:先弄清楚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整段话是什么意思?(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初步明白具体描写。
3、学生试背第7自然段。
4、同桌赛背5、指名背诵课文。
五。
拓展课后了解青蛙对我们的帮助。
六。
作业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1、盆底淡蓝色的图案被泥土遮住了。
2、把句子改写成被字句,把字句孩子们送它们回家。
板书设计:小蝌蚪寻找泥土可爱{孩子们捧来泥土《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幼儿产生喜欢创作的欲望。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
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
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
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
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
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
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
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
”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
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
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