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怎样的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二、慢性型
主要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 起病隐匿,一般无前驱症状; 出血:以皮肤粘膜为主:瘀点、瘀
斑及外伤后出血不止、月经量 过多等。严重出血较少见。 可有失血性贫血。
成年人多见 女性多见 男:女1:3 不明显 缓慢 皮肤粘膜为主,月经过多 30-80×109/L 明显增多 , 颗粒型为主, 偶见血小板形成 约1-3天 反复发作,迁延数年,
继发性ITP
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 紫癜 .
诊断继发性ITP(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必须要证明 清除细菌后ITP缓解方能诊断
血小板减少症
输血科 兰冬梅
病因: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 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 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 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 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 (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 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 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 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 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 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 性疾病
ITP 骨髓 象: 双核 幼稚 巨核 细胞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TP 骨髓 象: 幼稚 产板 巨核 细胞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正常 产板 巨核 细胞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导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为特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要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先就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一种病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1],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认为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他年龄阶段男女比例无差别。
ITP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新诊断、持续性(持续时间在3~12个月)及慢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2个月)。
成人典型病例一般隐匿起病病,病前无明显的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史,病程多为慢性过程。
儿童ITP一般为自限性,约80%的患儿在6个月内自发缓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就现代医学来说,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其实尚不明确,但是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能更加明确它的病因,为病症的治疗提供基础,现已知的病因有以下5点。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发病有密切关系。
2、免疫因素:感染不能直接导致ITP,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3、肝、脾作用:肝脏和脾脏可起到破坏血小板的作用。
4、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基因调控。
5、其它:雌激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症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了解症状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内清楚病情并及时治疗,下面分别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急性型:多发生于儿童,多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伴有畏寒、发热。
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出血:全身瘀斑、紫癜、鼻出血、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
鼻出血、牙龈出血
表现为反复的鼻出血或牙龈出 血,有时甚至难以控制。
消化道出血
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月经过多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 持续时间长,伴有血块。
诊断标准
血小板计数减少:多次检查血 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通常低 于100×10^9/L)。
无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排除白血病、骨髓瘤等其他 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注意药物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应及时 向医生反映情况。
心理调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总结词
激素治疗为主,免疫抑制剂为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年龄分布
ITP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50/10万, 其中约80%为女性患者。
IT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 20-50岁人群。
地域分布
ITP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无明显的 地域差异。
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01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皮肤黏膜出血
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瘀斑、紫癜等,常见于四肢、
日常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皮肤 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免 加重出血症状。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 查血常规,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
注意事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 脾切除:慢性ITP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脾切除:慢性ITP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ITP 适应症: 适应症: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 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激素维持用量大于30mg/d ②激素维持用量大于30mg/d ③使用激素有禁忌者 出血明显, ④出血明显,危及生命者 禁忌症: 禁忌症:妊娠期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耐 受手术者
其他护理诊断
• 有感染的危险 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 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 • 恐惧 与血小板过低,与随时出血的危险有 与血小板过低, 关。
保健指导
• 给病人讲述本病有关的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疾病,避免 给病人讲述本病有关的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疾病, 情绪紧张及波动,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情绪紧张及波动,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 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慢性病人适当活动, 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慢性病人适当活动, 血小板在50X109/L以下时,避免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 以下时, 血小板在 以下时 避免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 打太极拳、下象棋等,预防各种外伤。 打太极拳、下象棋等,预防各种外伤。 • 用药指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损伤作用的药 用药指导,不滥用药物,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告知按医嘱服药, 物。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告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 行减量或突然停药,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服药期间注意 行减量或突然停药,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 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低盐饮食,每周测体重, 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低盐饮食,每周测体重,防止水钠 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 定期门诊复查血小板,出现出血征象应及时就医。 定期门诊复查血小板,出现出血征象应及时就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疗指南【概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目前普遍认为它是由于体内产生的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迅速从循环中清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根据临床特征可将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儿童ITP多表现为急性型,且大多数患儿可完全恢复,仅10%左右的患儿发展为慢性ITP。
成人ITP中约80%为慢性型。
【临床表现】1.出血症状以四肢及躯干皮肤淤点和淤斑为主,常有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
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泌尿道等内脏出血,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危及生命。
2.体检一般无脾脏肿大。
3.临床类型(1)急性型:常见于儿童,以往可无出血史,常于感染、服药、接种疫苗后突然发病,可有畏寒、发热,继之出现出血表现。
血小板计数大多低于20×109/L。
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分类以未成熟者居多,体积小,无颗粒,血小板形成显著减少或无血小板形成。
(2)慢性型:以女性居多,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20〜40岁成人。
起病一般较隐袭,很少有前驱感染等病史,病程一般在半年以上,缓解和发作交替出现。
血小板计数大多在(20〜80)×109/L 之间。
典型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以无血小板形成的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形成明显减少。
【诊断要点】ITP的诊断是除外性的,其诊断要点如下:1.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肿大或仅轻度肿大。
3.骨髓检査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但个别患者骨髓表现为低巨核细胞性。
骨髓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再生障碍与造血异常。
4.以下5项中应具有其中1项:(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2)脾切除治疗有效;(3)抗血小板膜特异性抗体阳性;(4)血小板寿命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免疫性疾病(如SLE与抗磷脂综合征)。
6.重型ITP的标准:(1)有3个以上出血部位;(2)血小板计数<10×109/L。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心理问题
由于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患者可能出现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知识缺乏
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缺乏自我管理和预防 知识。
个性化护理目标设定
降低出血风险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患 者出血风险。
改善心理状态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缓解贫血症状
VS
预后评估
ITP患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 说,儿童ITP多为自限性,80%的患儿在 6个月内自发缓解。成人ITP多为慢性型, 自发缓解者很少。约1/3的患者对糖皮质 激素及脾切除无效,这些患者常常迁延不 愈,反复发作,预后较差。对于难治性 ITP患者,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发可 能会改善其预后。
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 情绪和恐惧心理。
定期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治 疗方案。
06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疾病知识普及教育
详细介绍ITP的发病原因、病程、治疗方法和预后 ,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强调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解释药物的作用 、剂量、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评估
心理状态评估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情绪状 态及应对方式,以提供针对性的 心理支持。
社会支持评估
询问患者的家庭、朋友等社会支 持网络情况,了解其经济状况和 医疗支付能力。
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制定
出血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体格检查,评估患 者出血风险等级。
预防措施制定
宣教药物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 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出血风险防控策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一、概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称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计数减少、生存时间缩短和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 40岁以下的女性。
[特殊检查] 血象和骨髓检查。
[治疗要点] 卧床休息,防止外伤: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脾切除、输血及输血小板悬液。
二、护理诊断1、有感染的危险与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注意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观察病人生命征及神志变化。
监测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抗血小板抗体等。
血小板计数<20x10°/L时,常自发出血,护理病人时要警惕内脏及脑出血。
2、营养支持少渣饮食,预防消化道出血。
3、用药护理长期服用激素者向病人解释该药可引起库欣综合征、易合并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压、尿糖、白细胞分类计数。
勿做较强体力活动,预防各种外伤,避免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功能抑制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定期复查血小板。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害的因素,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宽松衣服。
避免皮肤受刺激而引起出血。
便秘、剧烈咳嗽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可能引起脑出血,因此要积极处理。
便秘者口服石蜡油或使用开塞露,剧咳者应用镇咳药、抗生素治疗。
5、健康教育(1)给病人讲述本病的有关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疾病,避免情绪紧张及波动,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2)嘱病人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3)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损伤作用的药物。
门诊定期复查血小板,出现出血征象时及时就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 3.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 哪些? 5. 如何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皮肤紫癜、易出血 等进行初步评估。
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其他血液指标 多正常。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也是诊断的 重要步骤。
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骨髓检查以排除其 他血液疾病。
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 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其他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脾切除手术或 其他治疗措施。
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切除可提高 血小板水平。
如何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如何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
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史,提示遗传易感性。
但具体遗传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环境因素
某些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和药物使用,可 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如EB病毒、HIV等感染可能与该病相关。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表现
骨髓检查可帮助确认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 疗方法有哪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观察与随访
itp诊断标准
itp诊断标准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ITP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排除其他疾病。
以下是ITP诊断标准的详细内容。
一、临床表现。
ITP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和黏膜出血(如皮下瘀斑、鼻衄、牙龈出血等)、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症状(如皮下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等)、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肿大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疲乏、乏力、头晕、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小板计数,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通常低于正常范围(<10万/μL),但也有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在10-15万/μL之间。
2. 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
3. 凝血功能检查,ITP患者凝血功能一般正常,但在严重出血时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三、排除其他疾病。
ITP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对于确诊ITP至关重要。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排除其他疾病的过程,ITP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骨髓穿刺结果和排除其他疾病。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ITP:1. 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10万/μL,排除其他疾病;2. 血小板计数在10-15万/μL之间,且存在典型的出血症状,排除其他疾病;3. 骨髓穿刺结果符合ITP的特征,且排除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ITP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排除其他疾病。
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ITP。
ITP的诊断标准有助于规范诊断流程,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课件
康教育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概述 症状 诊断 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 预防与建议 总结
概述
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 征为血小板数目显著降低,容 易引起皮肤和黏膜出血的出现 。
ITP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 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但确切 的病因仍然没有定论。
概述
本课件将介绍ITP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方法,以提高患者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 管理。
症状
症状
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 ITP患者常常出现皮肤瘀斑、鼻 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中,可引发内脏出 血,如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 。
诊断
诊断
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对ITP进行诊 断,如血小板计数、骨髓穿刺等。
排除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潜在原因, 如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骨髓异常等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针对轻度ITP患者,观察和监测 病情的发展,不需要特别的治 疗。
对于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 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激素治疗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等。
治疗方法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脾切除手 术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ITP患者应避免受伤或引起外伤 ,这可能会导致出血或加重病 情。 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注 意个人卫生和锻炼等可以帮助 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预防与建议
预防与建议
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措施可用于ITP。 患者应积极治疗、遵医嘱和定期复查。
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保持良好 的个人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结
总结
ITP是一种血小板减少疾病,需 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 断。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病情 和症状进行选择,同时注意生 活方式和个人卫生的管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引起皮肤和黏膜出血。
ITP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理解,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自身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表面的抗原不会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不会引发免疫反应。
然而,在ITP患者中,免疫系统会错误地认为血小板是外来的有害物质,并采取行动消除它们。
这导致T细胞和B细胞的异常活化,产生针对血小板的抗体。
这些抗体结合到血小板表面的抗原上,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和NK细胞,促使它们摧毁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
此外,抗体也可通过Fc受体在肝脾组织中被吞噬细胞清除。
所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
ITP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和黏膜出血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紫癜、瘀斑、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症状。
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计数的下降程度有关,普遍认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时,就可能发生严重出血。
因此,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对于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ITP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并确定相应的病因。
对于成人患者,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出血倾向。
其次,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等。
确诊ITP的标准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并且在实验室检查中没有明显的异常。
ITP的治疗策略主要分为观察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面。
对于轻度病例,通常只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激素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导致出血倾向。
对于诊断和治疗ITP的患者,进行一系列检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检查方法。
1.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数量下降是ITP的主要特征之一。
通常,血小板计数低于10万/μL被认为是ITP。
•完整血细胞计数:检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排除其他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因素。
•外周血片:可观察血小板的形态,并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引起的减少。
2.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时间: ITF患者因为血小板减少可能伴有出血倾向,检查凝血时间有助于评估出血风险。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可能用于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3. 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骨髓中的血小板数量,评估血小板生成的情况,并排除其他疾病。
•免疫组化:通过染色技术检测骨髓中是否存在免疫复合物,帮助确诊ITP。
4. 自身抗体检测•抗血小板抗体测定: ITP患者通常会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这些抗体的存在。
5. 脾脏影像学检查•脾脏彩超:脾脏在ITP发作时可能增大,彩超能够清晰地观察脾脏的大小和形态。
6. 关联疾病筛查•抗核抗体(ANA)和抗磷脂抗体(APLA):有助于排除与ITP可能关联的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了解以上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ITP、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果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做相应检查,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以上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ITP,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寻找更多帮助和建议。
出血性疾病ITP庆云
出血性疾病ITP庆云出血性疾病指的是血液和血管系统中发生出血的疾病。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皮肤和黏膜不易止血的症状。
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ITP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病因ITP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免疫因素。
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己的血小板(一种血液中的细胞,主要负责血液凝固)视为外来入侵,进而攻击它们,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ITP也可能发生在癌症、自身免疫病或药物治疗后。
症状ITP的症状包括黏膜和皮肤易淤血、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这些症状通常轻微,但也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在严重情况下,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值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如口腔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治疗方法治疗ITP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静脉注射药物、输血等。
口服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凝血药等,可用于改善血小板数量和减轻症状。
静脉注射药物和输血通常用于急性出血情况下,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水平和停止出血。
此外,诊断ITP后,患者应该避免食用具有促进出血的食物和药物,如丹参、三七粉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并定期去医院检查治疗效果。
ITP是一种有着不同病因和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应依据个人情况来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诊断治疗方法。
患者应该尽量控制生活中可能导致出血的情况,并及时就医,以避免严重的后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课件PPT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解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指体内产生针对血小板自身 抗体,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的一种疾病。
解答与建议
0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是什 么?
02
解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 状主要包括皮肤黏膜出血、鼻出 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严 重时可出现脑出血等内脏出血。
解答与建议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解答: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抗血小板抗体检测等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 估。
解答与建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何治疗?
解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 脾切除等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日常护理
避免剧烈运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发生出血不止的 情况。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感染和牙龈出血。
避免使用非必需的抗凝药物
如阿司匹林等,以免加重血小板减少症状。
饮食调理与运动建议
饮食调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 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同时 应避免食用过于坚硬、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消化道黏膜。
运动建议
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 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发生出血不 止的情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案例分
04
享
案例一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皮 肤瘀斑和牙龈出血就诊 ,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 计数偏低。
诊断过程
儿童itp的诊断标准
儿童itp的诊断标准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通常是基于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以下是诊断儿童ITP的一般标准:
1.血小板计数:诊断ITP的关键特征是血小板计数的减少。
根据
不同的诊断标准,通常认为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比如在10万/微升以下,可能提示ITP。
但需要注意,ITP的确
切诊断并不仅仅基于血小板计数。
2.排除其他原因:医生会排除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
如感染、骨髓疾病、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等。
这是因为ITP是
一种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的原因。
3.骨髓穿刺:有时医生可能会进行骨髓穿刺,以评估骨髓中血小
板的生产情况。
ITP的特点之一是骨髓中血小板的生产正常,而
其破坏或清除过快。
4.脾脏评估:由于脾脏是储存和清除血小板的地方,医生可能会
检查脾脏的大小。
脾脏可能会因清除大量血小板而增大。
5.病史和症状:医生还会考虑儿童的病史和症状,如出血、瘀斑、
鼻出血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出血倾向。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的诊断过程,具体的诊断标准可能因医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ITP的治疗通常基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包括观察、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
如果你怀疑儿童患有ITP,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血小板减少及寿命缩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
ITP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儿童常见急性型,成人常见慢性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感染和免疫因素可能是参与ITP发病的重要原因,肝脾的单核-巨嗜细胞系统对血小板有吞噬和清除及血小板滞留作用。
慢性ITP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容易复发,表明雌激素可能参与ITP发病。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程将ITP划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程在6个月以内的称为急性型,6个月以上的为慢性型,有的急性可能转为慢性型。
慢性型ITP的诊断标准:1)持续或反复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症状;2)血小板计数<100×109/L;3)骨髓象巨核细胞显著增多,颗粒巨核细胞增多但是产板型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或缺乏;4)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型ITP的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出现全身性皮肤、粘膜出血;3)血小板计数<20×109/L;4)骨髓象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多或正常,出现巨核细胞发育障碍,可见幼稚巨核细胞增多;5)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ITP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手术治疗包括脾切除术和骨髓移植。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等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质松、甲泼尼龙等强效糖皮质激素。
但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许多副作用,如易感染、水肿、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因此应用时需权衡利弊。
2、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选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等,但这些药物常常需要长期应用,且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应用时需密切监测。
3、脾切除术:对于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30,且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脾切除术,但手术风险较大,仅适用于特定的患者群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出血。
本文将介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评估。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疗法对于患者的血小板数目在安全范围内,无明显的皮肤黏膜出血症状的轻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以采取观察疗法。
此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药物。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首先可以采用每日20~60mg甲泼尼龙或50~100mg泼尼松,分1~2次口服。
随着病情进展及剂量调整,可在3个月内逐渐减量至轻体位。
对于反复发作或无法减量的患者,可以使用冲击疗法,如每日用药60~120mg泼尼松或甲泼尼龙,连续3~5天。
3. 免疫抑制剂对于无法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他克莫司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预防和处理药物的副作用。
4. 免疫球蛋白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或严重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并迅速止血。
常用的剂量为每日0.4~1.0g/kg,连续2~5天。
5. 手术治疗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无效、出血严重或有脑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脾切除手术。
通过脾切除,可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提高血小板计数。
然而,手术风险与益处需进行全面评估,并应遵循严格适应证。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评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评估是为了确定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停药后如有复发,可再用泼尼松治疗。
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 主要作用: ⑴封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 ⑵中和抗血小板抗体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⑶抑制抗体产生
血小板数正常 4.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1. 一般治疗
在急性出血期以住院治疗为宜,减少活 动,避免外伤,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
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 功能的药物。
2.糖皮质激素
首选,每日泼尼松1.5~2mg/kg,待血小板 数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后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不 超过4周。
儿科学 PEDIATRICS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概念
ITP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 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 血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和束 臂实验阳性,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 缩不良。
血小板存活时间明显缩短,甚至只有 数小时(正常为8~10天)。
6.其他
慢性患者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可 以异常。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1. 广泛的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2. 多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 3. 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4.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5. 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1) 泼尼松治疗有效 (2)切脾治疗有效 (3) PAIgG增多 (4) PAC3增多 (5) 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五、治疗
1.一般疗法: 一般疗法: 一般疗法 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 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 伤,尤其是头部外伤,尤其是头部外伤, 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 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 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腔粘膜损伤。为 减少出血倾向,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局 部出血者压迫止血。
2.骨髓象 出血严重者可见反应性造血功 能旺盛。急性病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 稍高;慢性病人巨核细胞多增高,多在 0.2×109L(200/mm3)以上,甚至高达 0.9×109L〔正常值(0.025~0.075) ×109L〕。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 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 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显著增加, 可达80%;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 胞极少见。为了确诊此病而排除白血病 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须进行骨髓检查。
1.急性型 较多见,好发于2—8岁。多数 发病前1~3周有急性病毒感染史。起病急, 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为突出 表现,85%~90%患儿在1~6个月内痊愈。 2.慢性型 病程超过6个月,多见于学龄 儿童。起病缓慢,常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 血起病。出血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为皮肤、 黏膜出血,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出血, 约1/3患儿发病数年后自然缓解。
5.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皮肤瘀点(斑) 变化。观察血小板数量变化,当小于 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出血时, 需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面色, 记录失血量。观察失血性休克、颅内出 血和合并脑疝的征象。 6.消除恐惧心理。 7.健康教育 ①指导压迫止血方法。② 指导自我保护、预防外伤方法。③指导 识别出血征象
3.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认为激素的疗效系由于:①降 低毛细胞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倾向; ②减低免疫反应,并可减少PAIgG的产 生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 血小板的吞噬作用。故在ITP患者早期应 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较快好转。 目前仍主张在发病1个月内(特别是2周 内)病情为中度以上或发病时间虽长, 但病情属重度以上的病人应给予激素治 疗。用药原则是早期、大量、短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怎样的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比较容易分辨的,主要的是皮肤和黏膜部位容易出现出血的情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出现,各位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中的异常,懂分辨才能及时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四
肢较多,但也可为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有些患者以大量鼻衄(约占20%~30%)或齿龈出血为主诉。
常见呕血或黑便,多为口鼻出血时咽下所致,发生真正胃肠道大出血者并不多见。
球结膜下出血也是常见症状。
偶见肉眼血尿。
约1%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成
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死的主要原因。
青春期女孩可见月经过多。
其它部位出血如胸腔、腹腔、关节等处,极为少见。
除了皮肤、粘膜出血外,仅10%~20%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急性暴光发病常伴有发热。
出血严重者可有失血性贫血,侧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常伴有局部血肿的相应症状,颅内出血时表现为头痛、嗜睡、昏迷、抽搐、麻痹等症状。
急性暴发型病人除血小板减少外,常伴有血管壁的损害,故出血较重。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程将ITP划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型,在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型。
有些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转为慢性型。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起病急骤,出现全身性皮肤、黏膜出血。
起病时常首先出现肢体皮肤淤斑。
病情严重者部分淤斑可融合成片或形成血疱。
口腔黏膜也常发生出血或血疱,也常出现牙龈和鼻腔黏膜出血。
少数患者有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
轻型病例一般仅见皮肤散在淤点和淤斑。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自限性,80%~90%的患者在病后半年内恢复,其中多数在3周内好转。
少数患者病程迁延而转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