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12-04
作者简介:高强(1966-)男,陕西绥德人,青岛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高 强
(青岛海洋大学经贸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日本、美国城市化都经历了农业、农村为主,初始启动,加速成长,稳定发展等阶段。两国快速的城市化既与其工业化、技术革命有关,也与其在农工关系、内外力作用、区域发展、工业布局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有关。通过美国、日本城市化比较,可以看出城市化是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各方努力,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推动城市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2)03-0041-06 一、日本城市化
(一)日本城市化的阶段性
日本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其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1、农业、农村为主的阶段。明治维新前,日本还是一农业国,1868年,第一产业人数占日本就业人数的87.9%,第二产业只占4.1%。2、逐渐转变为城市化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口和经济向城市区域集中。1920年,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为18%,1940年为35%,1875-1939年期间农业劳动力年平均转移量为3.5万人,处于一种较低的转移水平。之后,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大量劳动力被安排在农村,1950年城市化率为37%。3、快速城市化阶段。从1950年到1957年城市化水平从37%上升到
76%,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1956—1973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18年中工业生产增长8.6倍,平均每年增长13.6%,农业劳动力平均转移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每年转移42.9万,年平均转移递增率为3.6%。4、稳定城市化阶段。这一阶段城市人口达到饱和状态,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人们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近年来,由于不少城市居民迁入房价低廉、环境优美的农村地区,使农村地区中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混居的现象变得十分普遍。
(二)特点
1、高度集中城市化模式。日本城市化是一种人口从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向太平洋沿岸城市移动的过程,日本三大都市中心分别是东京、大阪、名
古屋。东京是最大的都市区,目前1.26亿日本人口中的25%生活在东京的23个行政区及其周围,1998年三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 8%。集中性还表现在城市国土空间分布上的高度集中。日本的十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而且七个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
2、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日本自六十年代初推行工业化政策以来,由于城市商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户转移速度加快,农户人口急剧减少。据统计,1960年日本农户为606万户,1975年减至495万户。工业化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民到城市就业,1965年日本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7.9%,非农就业比重为75.3%,城市化达68.1%,二、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也与日本工业的特点有关。日本轻重工业之间关系比较协调,轻工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大大低于重工业,吸纳了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从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而重工业则始终保持高技术密集性,比较劳动生产率高,技术进步快,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
日本工业的另一特点是中小企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城市中最早能吸收劳动力的是一些技术要求不很高的小企业。据统计,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城市化大发展期间,中小企业发展很快,1954年,日本共有328.15万个中小企业,从业人数1477.58万人,到1971年,中小企业发展到508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040万人,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多。
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有区域本身所固有的因素和来自区外的因素,内力因素主要包括科技进步、工业化、地理位置等,外力因素包括国外资金和技术的流入,国际分工状况和国际市场发育程度等。日本城市化不仅得益于自身努力,外部因素对其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日本城市化急剧推进的50、60年代,正是国际环境有利于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外贸及技术的引进加快了日本城市化的进程。1950—1970年日本共引进外资126亿美元,向国外借款67亿美元,另外还有证券投资59亿美元 。尽管在日本经济发展中,以本国资本为主,外资占的比重较少,但由于外资主要集中在电子、钢铁、公路、铁路、机械、石油、化工和海运业等基础生产部门,这对推动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直接动力。而且在战后,日本国内资金严重不足,50年代引进的28.5亿美元的外资对日本经济的起飞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战以后,日本在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始终走在前列,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国外技术,成为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大动力,据统计,1950—1973年,日本共引进技术21863项,累计金额43.56亿美元,其中50年代平均引进技术233项,60年代平均引进数猛增到1090项,1970—1973年间,平均每年引进2157项,技术引进带动了日本的技术革命。
4、农业、农村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日本50、60年代人口转移是以向城市转移为主,农村地区向大都市地区的人口转移始终占日本国内人口转移总量的1/3以上。1958—1960年,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业劳动力每年为68.6万人,其中有41.1万人流入城市,占59.5%,而流入农村非农产业的仅有27.6万,占40.1%,结果造成农村人口稀疏、产业衰退、社会设施奇缺、文化水平落后。为使农户有时间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日本设法提高机械化程度。1960年日本用于农业机械的支出为841亿日元,1975年增加到9685亿日元,增长了10倍多,70年代中期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 机械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但片面适应城市化也给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