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汉桓灵间,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
高考热点作文100题

作文热点题目1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明显2珠海二中六校联考)“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歌词,随着刘欢演唱的《好汉歌》而深入人心。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出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3一项权威社会调查显示:上一代农民工通常只关注薪酬,“不太在意”尊重,而“80后”农民工则将“尊重”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他们身上的这种变化映射出了现今社会中人们尊重意识的觉醒。
请以“尊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3,2011惠州三调)成长的过程中总有着一些稚嫩、不成熟的地方,它是缺点,但里面也有着很多可贵的品质。
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都是由稚嫩、不成熟走向成熟的。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走向成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4福州八县一中联考)宋理宗赵昀主持殿试,阅卷后,想把第七名提为第一名。
复考官王应麟读卷后对理宗说“这卷子表现出的忠诚像铁石一般坚定,祝贺您得到一个人才。
”于是取为第一。
发榜后才知此人是文天祥。
(《宋史王应麟传》)自选立意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5,2012广西三校联考)2011年10月,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撞到并两度碾压后7分钟内,经过的18个路人都冷眼漠视。
“小悦悦事件”以及人们对此的言论,引发你怎样的感想?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6,根据韦氏高分技巧,想拿高分,最好写议论文。
能保证上50分的作文,开头三个有文采的排比,中间要有三个分论点,结尾三个排比句。
平常要注意选一些出彩的段落来背,把文章写得活起来。
还有一种文体就是从平常生活小事写起,一定要有真实情感活具有一定的教育以为的文章7,普宁二中高三期中考的题目(11年11月6日)、背景是二中现在每周二三四下午上两节正课后,安排3:45-5:15进行学科测试,每天一科。
论证方法

一、例证式1、什么是例证式例证式就是在提出问题或论点以后,举出实例,通过实例来说明或论证自己的观点,亦称“例证法”。
例证式作文属于运用事实进行论证的议论文,更确切地说是用重点事例进行论证。
即在经过审题,确定中心论点之后,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来加以论证。
例证式作文的优点就在于用事实说话。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恰当地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论辩力。
2.例证式思维模式论点→论据+分析→结论3.操作①例证式作文的结构布局一般是先提出论点,然后举出一些事例证明论点的真实正确;也有的文章先提出论题,引入思索,然后举出一些事例,从事例中引出论点,再举出新的事例进一步深化论点。
②要选取真实、贴切、典型的事例,用来证明论点的成立。
在例证式作文中的事实是作论据的,论据虚假,只能导致论点的动摇;所谓贴切就是所举事实与论点有着内在联系,不牵强附会;所谓典型,就是在同类事例中有代表性,在论证时能以一当十。
其次是在论证过程中,切忌把证明论点的事例简单相加,宛然成形,却毫无生气。
应该揭示事例和论点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使论证过程变成一种理论上的阐发。
③在对论据的详尽的分析与阐述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二.引证式1.什么是引证式引证式就是用引证法进行论证,写议论文。
它是一种运用理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理论论据一般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公理、定理以及内含警策的格言、谚语、成语等。
刘勰说:“明理引乎成辞。
”成辞即所引的理论论据。
由于“成辞”的内容已被公认,经得起考验,是客观真理,无须再加证明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鲜明的理论色彩,所以,直接引入证明文章的论点,既能增强文章的理论色彩,给人以确凿可*、不容置喙的感觉,又能给人一精练深刻、生动活泼的印象。
运用引证式提出问题,可以使人感到妙趣横生,发人深思。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运用引证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2.引证式议论文思维模式论点→引据+据例分析→结论3.操作引证式作文的布局,一般是先提出中心论题或中心论点,然后引经据典作为理论论据来阐发中心论点。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B。 第二段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论证中华文化讲求“穷通变化",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
C。 第三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例证,突出了“穷通变化”带来的文化优越性。
D。 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新时势下的积极意义。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摘编自《社交中如何保护隐私》)
材料三:
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关于互联网的研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都与隐私权存在一定的关联。在传统意义上,与隐私相关的研究伦理主要集中在发生的场所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领城,所涉及的主体是实名的个体还是匿名的个体,以及相关信息是已出版的还是未出版的等问题上.但在互联网上,上述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以詹斯·M.哈德森和艾米·布鲁克曼为代表的一部分民认为其在网络上的传播活动是私人性质的,那么对其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是不道德和违法的。但也有不少学者持不同看法,比如约瑟夫·B·沃尔特认为,似乎可以明确的是,对公开可获得的储存于互联网上的对话进行研究分析,并不构成对受试人的研究,因此也可免于来自结构审查委员会的受试人管理审查,直接展开研究。
《卫报》还原了数据遭窃的具体操作:“剑桥分析”作为第三方软件App,先在 Facebook平台发布广告,并以“有偿研究”为噱头,诱使用户下载软件,参加问卷调查。但这些APP会请求查看用户的Facebook资料,若用户“同意”,他们好友的信息也会一并被App套走。利用这种方法,27万的下载量,可给App软件商带来5000万套数据。
2024届山西省忻州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西省忻州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众多,良渚古城遗址主要符合以下两条标准:一是良古城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等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基础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做出的杰出贡献。
二是良渚古城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外城构成,在空间形态上展现出一种向心式三重结构,这种早期国家都城的规划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等级“秩序”建设、凸显权力中心象征的典型手法;而作为城市水资管理系系统的外围水利工程,在选址、规模、设计与建造技术方面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科技水平,展现了五千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摘编自《良渚申遗亲历者手记:伟哉良渚写在良渚成为世界遗产之际》)材料二: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来说,我国以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都属于中国历史“信史时代”的考古遗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3500年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的考古发现而良遗址修建于距今约5000年属于中国没有文字的“传说时代”的考古遗存。
良渚83年考古之路,63年保护之路,25年申遗之路,而今实至名归,成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遗产,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澎湃新闻)材料三:外围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地理边界,它与良渚古城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古城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防洪、蓄水、水运、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在线“云展览”,人们无法体会线下展览的真实感,( )。
比如,在敦煌研究院VR线上展厅,观众就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莫高窟第217窟、285窟和322窟三大经典____________洞窟。
在故宫线上展览的“故宫名画记”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以看清山间的房屋,赵信的《听琴图》人物神态____________,韩滉的《五牛图》甚至可以看清牛眼睛上的毛。
随着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打开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并且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
疫情____________后,各种以抗疫为主的美术、书法、音乐作品以及诗歌、快板、短视频等呈现井喷之势,几乎人人都可以从事文艺创作并“发表”自己的作品,由此带来空前的艺术民主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全都恰当的是A.观赏典型性惟妙惟肖爆发B.欣赏典型性尽收眼底暴发C.欣赏代表性惟妙惟肖爆发D.观赏代表性尽收眼底暴发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能看到更多在线下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并且可以对展品的细节静心细品B.但可以对展品的细节静心细品,并且能看到更多在线下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C.但在线下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在线上看到了,并且可以对展品细节静心细品D.但在线下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在线上看到了,并且可以静心细品展品的细节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从而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
B.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并且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解剖.(pāo)参差.(cī)订.(dīng)正粗制滥.(làn)造B.烧灼.(zhuó)震憾.(hàn)赃.(zāng)物再接再励.(lì)C.酝酿.(niàng)可汗.(hán)泄.(xiè)露循规蹈矩.(jǔ)D.琐屑.(xiè)慰藉.(jiè)翘.(qiáo)楚谆谆.(zūn)教诲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日夜兼程的奔忙让人容易疲惫,于是许多人亦步亦趋于时尚潮流,在仓促陌生的变化中,迷失怅惋。
也许,我们很难生活脉搏跳动的节拍,但如果随意丢弃内心中不变的宁静,无视脑海里长青的信仰,我们还能否在的生活中行稳致远呢?A.专注随波逐流撼动风起云涌B.沉醉人云亦云撼动惊涛骇浪C.沉醉随波逐流左右惊涛骇浪D.专注人云亦云左右风起云涌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姆尼兹·豪普德曼在《和声与节拍的本性》里称音乐是“流动着的建筑”。
B.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
C.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D.WTO怎么改?AI(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吗?全球治理向何处去?是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嘉宾们关注的问题。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脐.橙(jì)狡黠.(xiá)猝.然(cù)恃.才放旷(sì)B.发酵.(jiào)陨.落(yǔn)沏.茶(qī)吹毛求疵.(cī)C.名讳.(huì)绯.红(fēi)聒.噪(guā)锐不可当.(dāng)D.狩.猎(shòu)绽.出(diàn)臆.测(yì)唾.手可得(chuí)5.古诗文默写。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五中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五中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五角银币[日]川端康成母亲月初领到两元零花钱,她照例亲手将五角银币装进了芳子小的钱包。
那时候,五角银币已经很少见了。
这些看起来很轻、却很有分量的银币,满满地装在红皮小钱包里,这使芳子觉得钱包里面堂堂皇皇,洋溢着一种威严的气派。
芳子很少随意乱花钱,除了每周一次从公司回家顺便去百货商店,花一角钱买一条她喜欢吃的成味长面包以外,她从来不曾花过什么钱。
有一天,她在三越百货商店看见一只玻璃镇纸。
那镇纸是六角形,上面雕有一只心狗。
这狗太可爱了,她终于伸手拿起镇纸来,看了又看。
那种突如其来的凉飕飕、沉甸甸的感觉,使她顿时产生一阵快感。
芳子喜欢这种精巧手工艺品,不由得被它吸引住了。
她把镇纸放在掌心上来回端详,美美地欣赏了一番之后,才依依不舍地把它悄悄放回了原来的盒子里。
因为它要卖四角钱呐。
第二天,她又来了。
同样把镇纸看得入了迷。
第三天,她又来看了。
就这样一连看了十天,她好不容易才下定了决心。
“我要这个。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兴奋极了。
她回到家里,母亲和姐姐欣赏地说:“工艺很精巧,做得很精关。
”她们还在灯光下欣赏了一阵子。
得到母亲和姐姐的赞许,她也心满意足了。
三年过去了,当大家提到镇纸的时候,母亲总是深沉地说:“那时候,我觉得她真是可爱啊。
”星期天芳子难得陪母亲到三越百货商店去买东西。
听人说,购买东西从最高一层楼依次往下走比较方便,她们也就乘电梯先到了五楼。
那天买完东西,下到一楼,母亲自然而然地又到了地下室的特价部。
“人那么拥挤,妈,我不想进去了。
2024山西省三晋卓越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3月月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用来对人进行分类的社会标准充满了可能指导我们行为的信念和感受。
这也是纽曼在后来的、经历中所认识到的一点——一旦他被归类为犹太人,人们会对他做出假设,并且会对他产生厌恶,还会对这些假设和感受采取行动。
纽曼的故事的核心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分类如何成为偏见的先兆。
但与此同时,分类也是我们大脑的基本工具。
分类过程不仅适用于人,还适用于所有事情。
我们可以给人分类,给动物分类,给食物分类,给家具分类……我们用信息填充我们分出的每一个类别,并为其注入引导我们行动的感受。
以苹果为例,看到这个分类,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苹果如何生长,生长的地方,现存的品种、颜色、大小、触感、味道,应该什么时候吃苹果,应该怎么吃,是煮着吃还是生吃,苹果是否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等等。
而根据对苹果的了解,我们也会决定是否会喜欢苹果这个类别的食物。
所有这些感受也可以决定我们会不会吃别人给的苹果,如果要吃苹果,是去杂货店买还是去树上摘。
只需看一眼苹果,我们的大脑就可以立刻调出与整个分类相关的感受和想法。
事实上,这些相关性越强,这些感受和想法传达的速度就会越快。
我们关于社交群体的分类也以类似的方式运作,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对他们的态度称为“偏见”。
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无论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我们的想法和态度都会和分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会自动触发,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太原市2024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今天,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对应着2亿只昆虫。
你坐在那里阅读这句话的同时,有无数只昆虫正在这个星球上迤逦、爬行,或是展翅飞舞,比全世界所有海滩上的沙砾还多。
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包围着你,因为地球本就是昆虫的星球。
它们的数量多到让人难以想象,而且它们无处不在:森林和湖泊、草原和河流、冻原和高山。
石蝇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6000米高的寒冷之地,而水蝇则生活在黄石公园滚热的泉水中,那里的温度高于50℃。
世界上最深的山洞那永恒的黑暗里生活着盲眼的穴居蚊,也有昆虫生活在洗礼池、计算机和原油坑里,或者在马胃里的酸液和胆汁之中。
它们还生活在沙漠里、冻海的冰层之下、雪中,以及海象的鼻孔里。
昆虫也许很小,但它们的成就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远在人类踏足这个星球之前,昆虫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了:白蚁培养真菌作为食物,而蚂蚁则将蚜虫当作奶牛圈养起来;胡蜂是最早用纤维素造纸的生物。
昆虫在千百万年前就解决了空气动力学和导航方面的复杂问题,并且学会了——即使不算是驯服火,至少也算是驯服光,甚至将光掌控在了它们自己的身体里。
不管我们是选择一只一只地数,还是一种一种地数,都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出昆虫是这个星球所有动物当中最为繁盛的一个纲。
昆虫不仅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体数量,而且拥有大约100万个不同的种类。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吧: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所有已知的物种——无论大小——都被授予联合国会员国的席位,那么会议大厅里将会挤成一锅粥,因为即使每个物种只派一位代表,加起来仍然超过150万位。
坦然面对失去_时事论据素材

坦然面对失去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在人生征途中,因种种原因,有许多人会出乎意料地遭遇失去——失去财物,失去既得利益,失去肢体健康健全,失去升学、就业、晋级、发财的机会……万一遭遇失去,我们该如何面对?面对失去,应坦然视之。
据史书记述:汉桓灵间,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头不顾,径然前行。
名士郭泰见而奇之,随尾问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孟敏在瓦甑破碎后那种“掉头不顾”的态度,值得我们仿效。
那珍爱的东西、那美好的梦境,一旦失去了,就平静地让它失去!如果沉浸于对失去的惋惜中,悔恨中,痛苦中,那么,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健康,而且会失去前行的勇气和动能。
面对失去,应自信自强。
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
”陆游曾题:“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遭遇失败,陷入困境时,我们应有李太白的自信;错失良机,前途茫然时,我们应有重新开创的决心。
古往今来,许多有志之士遭遇失去、身处困境却努力自强,他们终于活出卓越的人生。
报载:岭西矿女工白素珍下岗失业后,不抱怨,不消沉,先是替别人打工,之后抓住外贸公司策划柳编工艺品的机遇,借助父亲会柳编的手艺,创立了小小的柳编厂,经过一番努力,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创出了一个年外销数十万元、且拥有专利产品的私营企业,而且还为近百名下岗女工创造了就业岗位。
白素珍下岗不失志、创业成老板的事迹表明:自信自强,有可能失一得百。
面对失去,要扬起理想的风帆。
论失去,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堪称为失去得最多的人:他仅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
16岁时,他在与白匪的战斗中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32岁时,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全身不能活动,双手丧失写字的能力,连转动头部也极为困难。
但是他心中有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有一种要对自己的党和工人阶级尽些力量的热望,因此,他放弃了退役后政府让他养病的清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努力学习另一种战斗的武器——写作,以笔、到后来是口授,顽强地、努力地为青少年创作小说,终于在病榻上创作出了赢得世人广泛称赞和捧读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姓名准考证号太原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考试时间:上午8:30——11:00)注意事项:1.本试卷含三道大题,19个小题。
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1. 赏读纳兰性德的书法作品《浣溪沙》,请将其中描写营垒、关城荒凉破败的句子,用楷体正确规范地写到田字格里内。
【答案】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汉字书写要求用楷体字工整、美观地书写。
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理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
《浣溪沙》全文内容为“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其中“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句描写了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的景象。
2. 军旅生活古来共话。
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军旅生活豪放雄浑。
这里有辛弃疾梦中“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雄壮的军容,这里由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的军事谋略。
(2)军旅生活悲壮苍凉。
它是“十五从军征”后“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家园荒废的景象;是“____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和“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戍边将士的苦寒与艰辛;是文天祥切身体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家国灾难、热血军旅,和诗以歌;铸剑为犁,和平水驻。
【答案】①. 五十弦翻塞外声②. 沙场秋点兵③. 一鼓作气④. 再而衰⑤. 雉从梁上飞⑥. 将军角弓不得控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将军白发征夫泪⑨. 山河破碎风飘絮⑩. 身世浮沉雨打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志达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志达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历四月的两个节气是“立夏”和“小满”。
B.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年纪为“豆蔻年华”。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
,,。
,。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A.④②⑤③①B.④②①③⑤C.①③⑤④②D.①⑤③④②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4.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陷阱因地制宜风雪载途无动于衷B.案牍五彩斑谰名符其实周而复始C.犀利抑扬顿挫不可明状盛气凌人D.亵渎一代天娇温声细语润如油膏5.默写填空。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
苏轼在《赤壁赋》中仰见明月初升便道“_______,_______”;李煜面对春日的风月在《虞美人》中感慨“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里用“_______,_______”的疑问来喻指人才难求。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
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
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
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
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
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
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
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上午8:00—10:3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摘编自施雨岑、王鹏、徐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材料二中轴线上大部分建筑的前身都可以追溯到明代,清代在继承明北京城的基础上虽略有改建,但整体依然承袭历史。
近代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中轴线上的建筑几乎都丧失了原本的功能,坛庙辟为公园不再是祭祀仪礼场所,紫禁城被开放成为博物馆,钟鼓楼也不再进行报时工作……旧的功能被新功能取代,在不断适应着新的时代与社会。
除了文化遗存,元大都的水系规划也一直被明清沿用,并且保存至今,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一环。
一根中轴线记录了三朝的历史,留下了三朝的遗迹。
若干个历史拐点在这条中轴之上发生,自元代开始,各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也都集中于此。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试题(一)不分版本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试题(一)不分版本版本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试题(一)不分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血缘宗法式农业社会里产生和开展起来的特有文化现象,是一种以儒家文化为根本内核的伦理型文化,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家训文化以别具特色的教化方式保证了传统社会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稳定,推动了中国农耕社会的文明进步。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谈及撰写家训初衷时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那么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那么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正是由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代与代之间的血缘亲情,家长的训谕比起他人教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易于通过熏陶濡染使之入耳入心。
家规族训规约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家国整合机制的形成和稳固。
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齐家睦族是社会得以治理与维持稳定和谐的根底。
国是家的扩大,家是国的缩小。
家训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是伦理教化功能,家训教化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亲睦邻、立身修德、谦恭处世等伦理道德准那么,熏陶出品德高洁、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名臣贤士,促进了家国整合机制的稳固。
可以说,家规族训作为国家法的重要补充,发挥着维护家庭宗族稳定、调控民间社会秩序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传统家训文化推进了儒家思想的世俗化和社会化,加速了儒学的传播。
虽然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宣布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然而由于社会成员文化水平偏低,语意深刻玄奥的儒家典籍传播受到了很大制约。
家训教化那么不然,由于家长、族长撰写和订立家规族训的宗旨是教化、标准家人子弟,为便于他们理解接受,在语言上尽量防止晦涩难懂的词句。
精品解析:2024年山西省大宁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标题:
【答案】示例:青春力量闪耀亚运:志愿者点亮杭州风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
首先,我们要分析消息的主要内容。消息主要描述了杭州亚运会上志愿者的活跃身影,他们为赛会提供了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展现了青春的力量。消息强调了志愿者的热情和真诚,以及他们对杭州这座城市的贡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标题:一、强调志愿者的青春力量:标题中应体现出志愿者的年轻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二、突出志愿者的服务贡献:标题中应展现志愿者在杭州亚运会上所提供的服务和对城市的贡献。三、使用醒目、生动的词汇:标题应简洁明了,使用醒目的词汇,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B.字体龙飞凤舞,体现了龙马精神、风浪高远的壮观场景。
C.字体蚕头雁尾,描绘了虎啸龙腾、风浪高远的壮阔场面。
D.字体灵动飘逸,抒发了龙腾虎跃、万象更新的美好愿望。
甲:( )乙:( )
【答案】①.A②.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 辨识及赏析。
根据图片分析,甲图为楷书字体,其特点是字体方正,端庄严谨。乙图为隶书字体,其特点是蚕头雁尾,古朴典雅。故空①处应填:A;空②处应填: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从题干所给主题中任选一个,并围绕所选主题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两部,结合具体人物及情节进行阐述即可。
示例1:
主题:希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一心想买一辆车,这是他人生最大的希望,尽管第一次买的车被乱兵所抢,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勒索一空,他仍然坚持拉车,顽强生活。“车”是黑暗中的一束光,为祥子照明前行的路。《简·爱》中的简·爱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希望爱情是平等的,为此,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是义无反顾地的离开了他。但当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简·爱找到他并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2021届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届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汉语成语数量多、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注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
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
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
这也影响到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
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
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
“ 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
“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
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
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
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新颖奇特的心理。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
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
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
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
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2020-2021学年太原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太原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失灯影张炜直到现在,古登州一带还有一个村子叫“灯影”。
但这个村子是否就是过去那个得而复失的地方,人们还说不准。
近一二百年来的变化之速,真可以说是沧海桑田,从古登州府置往西直到屺砪岛、三山岛,现在都成了人烟最稠密的地区。
而不足一百年前这里只是荒野,二百年前则是莽莽苍苍的林子。
那时候这里的人走夜路,如果到了荒凉地方,最喜欢也是最害怕的,就是前边遥远处出现一处闪烁的灯影。
有人就在挨近了荒郊的一点儿光亮时,才发现这是一处瓜棚,柱子上挂了一盏灯笼,有人坐在灯影里,问他话只字不答,赶路人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这人一回头把赶路人吓个半死。
原来黑影里坐的是一头老狼,刚刚吃了一个人,正坐在那里舔嘴巴呢。
类似的警示故事很多,一半是口耳相传的野趣,一半是当时的真实经历。
时过境迁,现在这一带入夜常常是灯火辉煌,早就没有黑夜中星星点点的光亮了。
现在所忧虑的只是太热闹了,是人气过盛,除了人什么都没有了。
就在这样的村落里,曾有一位顽皮少年,他像大多数野孩子一样好奇,聪明却不喜读书,愿意冒险,越是家长禁止的事情越是要尝试一番。
他多次在夜间独自一人跑到野外,总想遇到一两桩怪事。
有一次他真的在野外瓜棚那儿见到了悬挂的灯笼,也真的发现了垂头反坐的人。
就像传说中那样,他伸手往那人后背一拍,结果却大失所望:转回头来的是一个上年纪的看瓜人。
对方看清了是个孩子,立刻叫出了他的小名。
这使他觉得实在无趣。
离开瓜棚又往更深的林子里走,这在一般人是绝对不敢的,因为一旦迷路麻烦就大了。
经过了多次冒险,这个孩子胆子更大了。
有一次他不知走了多远,感觉就快听到海浪声了,前面还是黑漆漆一片林子。
突然他看到了树隙里有一两点灯影在闪烁,心上立刻怦怦乱跳,有不可抑制的兴奋涌出来。
随着往前,那灯影竟扩大开来,渐渐显出了街道的形状,原来是一个藏在林子深处的小小村庄!这一下他就放开步子往里闯了。
山西省太原志达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志达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通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家醅.(pěi)摒.弃(bǐng)恪.尽职守(kè)B.躯壳.(qiào)枘.凿(ruì)鳞次栉.比(zhì)C.取缔.(dì)沼.泽(zhǎo)随机应.变(yīng)D.讪.笑(shàn)冗.杂(rǒng)相形见拙.(chù)2.下列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咫尺(zhī)真缔(dì)一拍即合(jí)B.商酌(zhuó)遨游(áo)颠沛流离(diān)C.撺掇(cuàn)羿日(yì)锋芒毕露(lù)D.发酵(jiào)模样(mú )名符其实(fù)3.根据语境,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
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
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______A.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B.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
C.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
D.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
4.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生命于我们,只是沧海一sù( ),然而却承载.( )了太多的情非得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式结构歌谣 提出论点是什么, 讲清道理为什么, 举出例子理更足, 正面说了反面说, 提出建议怎么办, 归纳全文下结论。
1.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论点?
2、先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 后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 3.选用哪些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阐述论点? 4.用什么论证方法?哪些详?哪些略? 5.怎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若用上面的事例来证明“人生需要压力和对手”这一中心 论点,请对这则材料作点分析。
练习二
•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今天,它早已成了我 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割不掉,舍不下,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拟分论点的方法
拟分论点的几个角度
回答“是什么” 分析“为什么”
提出“怎么样做”
一、回答“是什么”
《不可或缺的广告》
二.用整齐的语言取胜
这是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话题是:相信自 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听取心灵的召唤 江西考生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 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 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 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 —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 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既别深陷于刚愎自用的 泥潭,也别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乡。翻开历史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汉桓灵间,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 打碎瓦甑,掉头不顾,径然前行。名士 郭泰见而奇之,随尾问其故,孟曰: “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 郭泰服其“有决断”,张扬于世,卒显 其能。 《孟敏与瓦甑》的故事,可谓千古佳 话,其原因何在?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 生活,选择某种议论文结构方式,发表 议论,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800 字;
青云之志的事例从正面说理,告诉世人,面 对挫折不要放大痛苦。然后,作者将笔锋一 转,再列举刘备遭遇挫折,却放大痛苦,落 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从反面论证和 强化自己的观点,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 另外,文章标题将话题反弹琵琶,旗帜 鲜明地亮出自己的古典。作者评论古人又不 忘关照现实,说理严肃又不乏诗意叙述。刻 意打造精彩的语言,用比喻,用引用,用排 比,用反问,使文章文采斐然。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 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 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 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 等等。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 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结果。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 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题,联 系实际,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800字。
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 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 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分析透辟,三个“面对挫折”展开语段层 次)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 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 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 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从反面论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 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 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
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 将会终身遗憾。 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 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 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 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 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从反面分析、论证)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 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 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 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结尾,语言形象)
册页,你会看到商纣王不纳良言只落得家破人 亡,刘阿斗没有主见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 台上将蜀国埋葬。而当你关闭心灵之窗不再与 世界交往,你只能把思想加框,心灵上绑,永 远不能在生活的无垠蓝天上自由翱翔。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去想那些把无数 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长,也别计较“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的“积毁销骨”的力量。你悲伤, 是心在低吟;你微笑,是心在歌唱。别人指手 划脚时你岿然不动是一种榜样,别人的非议与 指责只会更好地映衬你的勇气与度量!只要问 心无愧,你的脚步便走得稳当。位高权重时选 择他的劝诫还是他无休止的褒奖?荣誉加身时 选
【点评】
文章开篇就十分漂亮,如一江春水奔来,激人 热情,动人心弦。在紧扣话题,大肆渲染一些人 经受挫折放大痛苦的悲惨遭遇后,振臂一呼,亮 出自己的观点:“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 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作者对话题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独树一帜,写 得精彩而别致。
行文中,作者用例证,用引证,正反对比, 充分利用教材,选取王勃直面挫折,达人知命, 笑看人生;李白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不沉寂, 不坠
一事一议
__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1 要简明,清楚,要明白这个叙事是为议论服务的。
2 要根据说理的需求对有关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 与说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的具体一些,突出一些, 反之,则可以少叙或者不叙。
3 为核心展开议论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 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 得到对自我的肯定,得到鼓励、信心和力量。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 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半路遇上两个小 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 泳技鼓掌。小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 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新认识 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的,于是轻松的踏上了 归途。 我又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我那只能“发表” 在本子上的习作欣赏。一番点评之后,说了一句“这里 有黄金”,这句话包含了朋友所有的期待和鼓励,使我 战胜自卑,练笔不止。
三段式模式
开头
(1)叙述现象或者引用材料(大中取小,有所 强调,突出与论点有关的部分) (2)或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中间
(1)例证法、引证法为主。围绕中心分析“为 什么”。 (2)联系现实和自身,强调、突出和发挥中心 论点--小中见大。
结尾
概括重申论点,发出感慨。
如何“显思路” 1、让中心论点“显眼”一点(如首尾 呼应、单独成段等) 2、合理分段,切忌一段到底 3、借助段首中心句、或小标题 4、借助关联词语(如“首先、其 次”“总而言之”等)
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 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 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第一段,扣 题快,且有文采)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 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 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 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用例1)
分析: 这个谜底终于被揭开,东岸的羚羊 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 一个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 在一种“竞争氛围”中,因而越活越 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 恰恰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 的压力。
【热点分析】
从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答卷情况来看,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首选,因为不管什么时 候,高考命题如何命制,议论文都不会失去。 如何才能写好议论文呢?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 证。 所谓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 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例如:3岁的小孩:我最喜欢我的奶奶。 (论点)因为她从来不打我。(论据) 所以我最喜欢她。(结论)
这是因果的论证,结构严谨。
( 应 试 作 文 ) 常 见 的 结 构 :
一、提出论点 二、举例论证; 分析说理
议论文 写作思维训练 (提取论点)
练习一: 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 岸的运动考察中,发现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 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它们的奔跑能力 也大不一样,东岸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 西岸的羚羊快13米。他做了一个试验,在河 的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 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 羚羊只剩下3只。动物学家们发现,另外7只 都是被狼吃掉的。
中心论点:在广告无处不在的今天,它早已成了我们
生活中的一部分,割不掉,舍不下,影响
着我们的生活。
分论点:设计精美的广告是生活中的艺术品。
实用简明的广告是生活中的向导。
虚假不实的广告是生活中的陷阱 。
二、分析“为什 么”
• 中心论点:
“文化快餐”也不能老吃,吃多了会知识贫乏,懒 于思考,导致人精神上的营养不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 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 “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 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 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用例2)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 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 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 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
三、再举例论 证,分析说理 四、重提论点; 结论 这种结 构适用于哲 理小论文。 如:《近朱 者赤,近墨 者黑》及 《近墨者未 必黑》
供料作文的结构(两种):
从材料引出论点 分析原材料 分析原材料 引出论点 补充事例后议论 联系实际议论 回到原材料,再 次明确论点
补充事例后议论
联系实际议论
回到原材料点题
• 分论点:
“文化快餐”因为快,粗制滥造的多。 “文化快餐”因为是休闲服务的,往往品味不高, 低级趣味的多。
“文化快餐”因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其商业价值, 常常胡编乱造的多。
三、提出“怎么样做”
• 中心论点:
生活中处处有责任,责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 毛,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将责任进行到底。
• 分论点: 将责任进行到底,首先需要我们意识到自己责任的 存在。 将责任进行到底,需要我们有不怕艰苦的精神。 将责任进行到底,还需要我们有承担责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