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海-气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资料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气候的形成1、气候形成、变化因子:①、太阳辐射;②、宇宙地球物理因子;③、环流因子;④、下垫面因子;⑤、人类活动影响。

2、天文辐射: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由太阳与地球间的天文位置决定,又称天文辐射。

除太阳本身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

3、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洋流。

海洋与大气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

组成复杂的耦合系统。

海洋对大气主要作用给大气热量、水汽,为其提供能源。

大气通过向下动量输送,产生风生洋流、海水上下翻涌。

海洋是CO2巨大储存库,通过调节大气中的CO2含量影响气温、环流。

海洋从大气圈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水汽,大气运动产生的风应力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也称风海流。

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围绕副高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反时针流动。

海洋提供给大气潜热、显热,大气运动的能源,使大气环流得以形成、维持。

环流与热量输送:大气环流、洋流对气候系统中热量分配起重要作用,将低纬热量传输到高纬,调节赤道与两极间温度差异;大气环流方向有由海向陆与由陆向海差异、洋流冷暖不同,使同纬度带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明显差别,破坏天文气候地带性分布。

环流与水分循环:水分循环通过蒸发、大气中水分输送、降水、径流实现。

环流变异与气候:厄尔尼诺现象:表示在南美西海岸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南方波动:南太平洋副高与印度洋赤道低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

沃克环流、哈德莱环流。

厄尔尼诺年印尼、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多雨。

(日本、我国东北夏季持续低温,我国大部降水有偏少趋势。

)4、海陆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称海陆风。

5、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海陆热力差异、及差异的季节变化,行星风带季节移动、广大高原热力、动力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可编辑ppt
12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 沃克环流 ★ 厄尔尼诺现象
★ 拉尼娜现象
可编辑ppt
13
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度湿度有何不同?
东:温度低Leabharlann 湿度低西:温度高;湿度高 可编辑ppt
14
太平洋中、东侧:晴朗、干燥;海温低、海 洋斜(跃)温层浅。
太平洋西侧:多雨、湿润;海温高、海洋斜 温层深。
第四章 海 — 气作用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可编辑ppt
1
海—气相互作用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可编辑ppt
2
海—气相互作用——水分交换
水汽凝结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 最主要来源(86%)
海 大 低纬海区和有暖流经
水 蒸 发
气 降 水
过的海区,水分交换 比较活跃
可编辑ppt
9






— 热
可编辑ppt
平 衡10
海—气相互作用——热平衡
❖地球上高低纬之间热量输送通过大气 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
❖0-30°N 海洋输送热量>大气输热
❖30°N以北 大气输送热量>海洋输热
❖50°N附近 海洋输送热量给大气,大
气环可流编辑p输pt 送到高纬
11
第四章 海 — 气作用
可编辑ppt
15
正常状况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
可编辑ppt
16
太平洋东、西侧气压差值减小 沃克 ——厄尔尼诺现象 环流 太平洋东、西侧气压差值增大
——拉尼娜现象
可编辑ppt
17

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3.结合实际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通过比较、归纳、总结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气相互作用在地理环境中的表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5.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学习难度,拓展知识面;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确保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3.重点:海气相互作用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如海洋锋面、暴雨等。
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海气相互作用的奥秘。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GIS、动画、图表等,将抽象的海气相互作用原理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同时,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课堂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对气候、天气和海洋环境的影响。
难点: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现象的成因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重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相关软件分析海气相互作用的时空分布特征。
难点:学生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技巧问题,如数据分析、图表制作等。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包括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和大气对海洋的影响。
过程: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动画,详细讲解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如海洋表面的蒸发、海洋锋面等。同时,阐述大气对海洋的影响,如风对海流的影响、大气降水对海洋盐度的调节等。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ppt1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ppt1

波 辐 射 潜热输送 水汽凝结
海 水 蒸 发
大 气 降 水
海洋
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缓和.(日较差与 年较差小)
海—气间相互作用归纳
★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 ★ ★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 海洋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储存库 海-气之间氧气交换(海洋与森
着出现拉尼娜现象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4.3 海--气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4.3 海--气相互作用

D ( )
A.降水
B.温度
C.蒸发
✓D.河川径流
练习进行时
读图,完成第5-7题。 6、海域甲~丁中,海—气间水热
A 交换最活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习进行时
读图,完成第5-7题。
7、海域甲~丁中,向大气输送热
A 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习进行时
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海区大气环
②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③扰乱了常规海洋模式,使气候反常
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A 流的是 ( )

练习进行时
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单位:℃)异常现象图,回答2~3题。
D 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将增加 B.秘鲁渔业将喜获丰收 C.中国可能出现寒冬 ✓D.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
练习进行时
B 10、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多低于年平均值
0° 20° 40° 60° 80° 90°N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水热交换
降水 119
径流
47
水汽 577
72 蒸发
降水 505 458
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光合 呼吸作用 作用 残体分解
二氧化碳 溶于水中
碳酸盐沉积 有机碳沉积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练习进行时
C 3、海—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

第17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

第17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

太阳能→动能→重力势 能
太阳能→生物能(化学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
能)→(光合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形成矿
影响 间)热量传递;塑造地表; 和平衡功能;联系有机 产资源;实现地区间、
联系海陆
界和无机界
圈层间物质的循环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形成沉淀,这是消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最主要途径 • 这样,通过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碳交换,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
对稳定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内容 举例 意义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
质稳定的功能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 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
气候→土壤 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 气候与土壤
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 地貌→水文
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地貌与水文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 水文→地貌
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 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 ➢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 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还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4-3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

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4-3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结合示意图,认识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

2.列举实例,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过程。

3.联系图文资料,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发生影响的区域及特点。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目标导航知识精讲2.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1)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

(3)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海水―→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水汽凝结,热量释放给大气蒸发3.主要影响: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维持全球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微点拨】(1)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低纬度海区和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气间的水分交换较为活跃。

(2)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较多。

【即学即练1】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1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B.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2.图中①和②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A.①处B.②处C .①②处相等D .无法判断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影响地 区 影响赤道 附近太平洋 东部 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 洪涝灾害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太平洋 西部 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全球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概念:指赤道附近中东部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海-气相互作用-中图版选修2海洋地理教案

海-气相互作用-中图版选修2海洋地理教案

海-气相互作用-中图版选修2 海洋地理教案一、学科与课程标准本课程为海洋地理学科的选修2,主要内容是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海-气相互作用。

本教案主要参考了中图版选修2,适用于中学海洋地理教育。

本课程的相关课程标准包括:•中国地理学会制定的《海洋地理学科教学大纲》;•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各省市教育厅制定的本地区的课程标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课程标准进行调整和适当的补充。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掌握海洋气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熟悉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掌握海气复杂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三、课程内容3.1 海洋-大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大气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地球的气候带;•海洋的基本概念、种类以及海洋的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态环境。

3.2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热交换和水汽交换的基本过程、物理原理和结构特征;•风场和海流对热交换和水汽交换的影响;•海洋大气波动和海气复合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

3.3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类型和程度;•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破坏和渔业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海洋交通、旅游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3.4 海气复杂系统•大气态变化和海洋环流的复杂性;•海气转换和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海气复杂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熟悉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海气复杂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理论授课:讲解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介绍海洋气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图像解析:使用图像和实测数据展示海洋-大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征;3.讨论分析:案例分析、问题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研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mechanism;4.课堂练习: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课堂演示和练习;5.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的文献材料和科普性质的读物,引导学生参与到海洋和气象领域的深入探究。

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6.作业设计,提升能力:
-布置与海气相互作用相关的作业,如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来自入新课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一段关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视频,如飓风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对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直观的认识。
-海气相互作用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2.汇报展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给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补充讲解。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设计关于海气相互作用的练习题,如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海气相互作用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4.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根据本章节内容制定的教学设计:
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1.作业完成过程中,要注重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分析报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在实验设计中,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实验操作的可行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4-3 海-气相互作用 (6)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4-3 海-气相互作用 (6)

“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第三节归纳总结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进行着水热交换。

海洋与大气通过蒸发和降水进行着水分的相互交换,且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推动大气运动,大气通过风将动能还给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海洋与大气进行着能量的相互交换,并促使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且海洋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教师板书水热交换海—气相互作用承转海—气相互作用进行着水热交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热量平衡呈现材料三、“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和“摩尔曼斯克位置图”,提出问题:思考:1. 结合左图,说出摩尔曼斯克附近海域的热量收支状况。

2. 想一想,根据热量收支情阅读图文材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回答:1.热量收支状况:收入小于支出,热量亏损。

2.不会,北大西洋暖流从较低纬度将热量源源不断的输送,使其冬季水温高于0℃,港口终学生结合图文资料,探究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热量平衡,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问题情境推进课堂况,摩尔曼斯克海水温度会不会越来越低,导致港口封冻?为什么?年不冻。

教师总结大洋环流促使着热量在高低纬度之间交换,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平衡。

承转大气环流是否促进全球热量的交换呢?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热量平衡呈现“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东亚季风示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北半球冬季)”,引导学生归纳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对全球热量的调节作用。

看图回顾知识并思考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对全球热量的调节作用,并归纳总结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对全球热量的调节作用。

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梳理,培养知识建构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大气环流大洋环流水热交换水循环学生读图,验证推测,学生自主分析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升高与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本条要求关注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全球的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把握本条要求,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在海一气相互作用中,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源地与热量源地,它参与整个地表物质和能量平衡过程,并对全球天气和气候形成深刻影响。

第二,在海一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能量。

第三,要求学生能通过结合实际案例领会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地理意义,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球圈层间物质能量。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制很复杂,不要求学生进行解释。

本条要求只需学生了解这种现象的表现,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高二年级的学生对海洋和大气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高一学习地理必修一时学习过大气、海洋的知识,在高二又学习了大气的运动和水的运动的前两节,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地理核心素养。

但是高二学生对海—气之间的关系,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认识较少,加上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一分部学生学起来有一些吃力。

教学时会运用图表、视频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三、教学目标区域认知1. 通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从区域的角度,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的影响。

2. 通过从全球的角度、赤道附近太平洋的角度认识海——气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尺度思维。

综合思维1. 运用图表,引导学生说出海一—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

2. 运用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3. 通过分析图表,学生能够利用海水温度的变化,综合分析对应大气的变化,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

第6章 热带大气动力学

第6章 热带大气动力学

=
h0
(
g H
)1/ 2[exp(−
β y2 c
)]sink(x− Nhomakorabeact)
(6.11) (6.12)
讨论:
5
《动力气象学》电子教案 -编著、主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国平教授 制作:林蟒、李国平
风压场均为赤道对称分布;在高、低压环流中心所在经度附近,风压场满足地转关系;而在高、低压 环流的交界处,风压场不满足地转关系,甚至风速垂直于等压线。
(6.10) (6。10)‘
由于我们讨论的是:扰动离开赤道地区即迅速减弱的 Kelvin 波,即 y → ∞ 时 h → 0 ,则知 c 应为正值
(c>0),即 c = gH ,所以 Kelvin 波是一种向东传播的重力-惯性波。
进一步,可得:
h
=
h0[exp(−
βy c
2
)]sin
k
(
x

ct)
u
道对称,北半球绕低压中心逆时针旋转。
图 6.1 热带罗斯贝波的位势场和流场分布
2 惯性-重力波 出现在对流层中,向东传播为主,移速为几十米/秒,周期为 4-5 天或 14-15 天。
台风中存在惯性-重力波。
图 6.2 惯性—重力波的位势场和流场分布 3
《动力气象学》电子教案 -编著、主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国平教授 制作:林蟒、李国平
7
《动力气象学》电子教案 -编著、主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国平教授 制作:林蟒、李国平
眼,眼区半径:5—20km。眼的外围:强对流区,从眼区的外围到台风边沿存在螺旋云(雨)带。强对流 区中最大风速可达 100 米/秒。PBL(边界层)以上,风速随高度减小。 链接 Flash 动画:台风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 海—气相互作用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   海—气相互作用
拉尼娜-----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总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后。
材料分析: 正常情况下,赤道东部太平洋的洋面刮东风(信风),把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暖海水不断向西吹。在西太平洋形成大片的暖水区,而东太平洋表层暖水被吹走后,下面的冷海水被迫上翻,形成冷水区。
形成顺时针的环流叫沃克环流。
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延后(在温带地区,最热月出现在8月,最冷月出现在2月)
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提前(在温带地区,最热、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
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
降水
降水量大;全年分配均匀,年际变率小
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际变率大;对流雨多发生在夏季午后
其他
湿度大,云量多;雾日多,多平流雾;日照少
全球水量平衡示意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全球(水量平衡)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影响海洋与大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2.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3.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气温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较小。冬暖夏凉(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冬季暖,夏季凉)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较大。冬冷夏热
1. [2021广东,1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2. [2020山东,1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

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能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较为关注,教师可借此契机,将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他们在海气相互作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获得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增强环保意识,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3.培养全球视野,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去。
4.增进对地理学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愿意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对于气候、海洋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海气相互作用的探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具体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解尚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2.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模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如模拟厄尔尼诺现象,观察其对气候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影响因素等关键知识点。
2.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1.重点: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难点:理解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这些关系。
2.重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难点:学生需要掌握这两种现象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全球气候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3 1800 2680 3768 4647 5066 5191 5317 5108 4564 3852 3104 1926 3810
6.2.3 海、陆向大气热量输送的差异
1)全球平均感热输送陆地大于海洋; 2)各纬度海洋潜热大于陆地,全球平均海洋蒸发耗热比陆地 大3倍以上.
6.2.4 海、陆向下热量输送的差异
风生环流及部分热盐环流仅仅发生在海洋 1 - 2000m 左右以上的海 洋上、中层,即海洋斜压层(又称海洋对流层)中, 而海洋深层(即海洋平流层)全部为热盐环流。
大洋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风应力、热通量、淡水通量
海洋表层环流(风生环流)
黑潮(日本暖流):得名于其较其他正常海水的颜色深,这是由于黑潮内 所含的杂质和营养盐较少,阳光穿透过水的表面后,较少被反射回水面
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含义:海洋通过加热影响大气运动,大气运动通过 切应力对海流产生影响,使海水产生风吹流和上翻运动,使海温分布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加给大气的热量。
研究意义:不仅有助于揭示预报大气和 海洋环境方面的需要了解的一些科学问 题,而且对渔业、航海、海洋资源的开 发利用和随之而起的海洋工程、对全球 气候乃至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预测等方 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海气快速相互作用的区域 示意图

全球气候系统的经向环流体系示意图
海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海洋环流的热量输送 • 经向输送:约占总经向输送的33% • 纬向和垂直方向输送 2)海洋环流的水份输送
各大洋间的水份交换(mm/a) P90 表4.5
大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北冰洋
降水量
780 1010 1210 240
海洋对大气中的CO2有吸收作用( CO2的汇),减缓了全球增暖的速率。
11
6.2 海、陆物理特性的差异
6.2.1 海、陆面积的差异
1)海洋表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8% 2)南北半球以及各纬度海陆分布不同
南北半球每5度纬度中海陆面积的百分比
12
6.2.2 海、陆表面辐射特性的差异 1)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海水表面平均为5-6%,陆面 平均为10-30%,海面辐射差额大于陆面; 2)海水对辐射的透射作用,使海水吸收、储存更多的太 阳辐射。 海洋透射可以到100m,陆面不到1mm
8
(2)海洋是大气水分的主要供应地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表蒸发(~86%)
111

385 蒸发 裸地
土壤水分(w)
陆地水循环 全球水循环
海洋水循环
9
(3)海洋对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海洋的热惯性和动力惯性大
1
海洋的运动和变化具有明显的 缓慢性以和持续性,这一特性 可以使 1)海洋具有“记忆”能力,通 过海气相互作用将大气变化信 息储存在海洋中,然后再对大 气运动产生作用; 2)海洋的热惯性使海洋状况 具有滞后效应,如海洋气候季 节滞后于陆地1个月左右; 3)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平滑 大气高频变化
H c pCDu(Ts Ta )
LE LCDu(qs qa )
降 水
海表盐度分布
亚热带最高,热带次之,极带最低
世界盐度最高海区: 红海(4.1%)
原因:1)地处副热带海区,常年受副高控制,
降水少,蒸发旺盛。 2)周围沙漠广布,几乎无径流注入。
世界盐度最低海区: 波罗的海(<1%)
原因:1)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影响, 降水较多,纬度高,蒸发弱。 2)周围陆地有大量淡水汇入。
该区海温异常制约着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是大气热量主要供应地。
由于太阳辐射、热量交换、自东向西信风吹送等的作用,大量暖水逐渐积蓄在 暖池区,致使该区海表面温度比东太平洋高出3℃~9℃。
海表 盐度
Annual mean surface salinity (PSS: 1978 Practical Salinity Scale )
海流后向西移动
2) 沿低纬海域由东向西吹的信风使赤道附近的暖水积蓄在太平洋西 侧,通常称为暖池
3) 相随于信风沿赤道吹东风,太平洋东侧下层冷海水涌升到海表面
表层洋流与赤道潜流

秘鲁渔场的成因示意图
暖 池
热带西太平洋是全球海温最高的海域,常年维持着28℃以上的高温,全球大约 90%的暖海水集中在这里,故称西太平洋暖池(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气候预测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 对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及机理的揭示,对 关键物理过程的认识和高性能气候模式 的发展,而海陆气相互作用是决定短期 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揭示海气 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机理是提高短期 气候预测能力的关键。
海气相互作用在气候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占有重要地位。 1)大气上界的净辐射通量在低纬地区盈余,在 高纬地区亏损,为保持整个系统的能量平衡, 在低纬和高纬之间需要很强的经向能量输送, 而海洋环流在经向能量输送中发挥重要作用 2)到达地球的辐射有一半被表面蒸发潜能所平 衡,而蒸发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洋表面。 因此对发生在海气交界面上的物理过程及 其变化的理解水平和模拟能力将直接影响气候 预测的准确程度
6.3.3 海、陆分布对大气水份和降水的影响
1)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海面上的空气湿度大于陆地. 2)对雾的影响:海洋、陆地哪个多平流雾、哪个多辐射雾?
3)对降水的影响 对流雨:陆地上主要出现在夏季午后,海洋上出现在冬季夜间。 地形雨:陆地上 锋面雨与气旋雨:海洋多于陆地
海洋上多发生平流雾,陆地上多发生辐射雾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 辐射雾: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数出现在晴朗、微风、 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 空气中的水蒸汽逐渐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雾
海、陆对温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影响
6.4 海洋环流
海洋的基本特性 • 海水的温度分布(水平)
1月份
7月份
年平均
Annual cycle of the
SST
• Annual cycle of the Sea Level Height
根据海水垂直分布的特点,可分为三层:由海 面向下数十米左右的表层一般称为混合层, 以下100-1500m的范围叫温跃层,再下就是 底层. 海洋的表层在海气相互作用下,水体性质因 充分混合而均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只有南美洲的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沿海盛行上升补偿流,将深海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 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而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28
温盐环流(热盐环流)
Deep ocean currents
太平洋海温西高东低的原因 ? 1) 秘鲁寒流沿着大陆两侧北上,其中一部分在赤道附近变成南赤道
1)海水的热容(是空气的3100倍)大于土壤1-2倍;
2)海水有铅直混合作用:涡动、对流和分子垂直运动;
3)海水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6.2.5 海、陆表面的摩擦阻力的差异
海面平滑、粗糙度小、平均风速大于陆面 台风登陆后风速减弱可以看出海、陆地表摩擦的差异
6.3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6.3.1 海、陆分布对环流的影响
海、陆表面太阳总辐射和净辐射的比较 (MJm-2•年-1 )
纬度 Q 陆地 R Q 海洋 R
70~60º N 60~50º N 50~40º N 40~30º N 30~20º N 20~10º N 10~0º N 0~10º S 10~20º S 20~30º S 30~40º S 40~50º S 50~60º S 全球
蒸发量
1040 1380 1140 120
大陆边缘地 区的径流
-200 -70 -60 -230
与临近大洋 交换的水量
-60 -300 130 350
3)海洋环流对气温的影响
• 调节了低纬和高纬的温差
大陆和大洋上赤道至北极圈气温差(º C)的比较
经 度 (地区) 1月 7月 平均 0º 大西洋 22 16 19 130º E 欧亚大陆 74 8 41 170º W 太平洋 47 25 36 90º W 北美大陆 58 25 41
等压面(hPa) 海平面 850 700 500 300 200 月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①亚非大陆 9.2 31.2 5.5 24.0 -1.3 13.9 -16.5 -4.3 -41.8 -28.1 — -46.5 ②太平洋 12.5 24.7 6.5 16.4 -0.3 8.6 -14.5 -6.8 -38.3 -33.0 -51.5 -53.4 ①–② -3.3 6.3 -1.0 7.6 -1.0 5.3 -2.0 2.5 -3.3 4.9 — 7.1
第六章 海-气相互作用
1
The climate system



All Earth 71% water 29% land Northern Hemisphere 61% water 39% land Southern Hemisphere 81% water 19% land
41
1) 海-气界面能量交换(辐射) 海-气界面辐射平衡方程
R Q(1 ) F
2)海-气界面能量交换(热量) • •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能源供应地,同时潜热大于感热; 冬季海洋向大气的能量输送大于夏季.
R LE H Qw
Qw 为海面与下层海水通过水分子传输的热通量。
3517 4187 5317 6490 7327 7578 6615 6280 6908 8080 6741 5108 3601 5778
921 1340 1884 2428 2680 3098 3308 3308 3140 2972 2596 1842 1465 2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