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重心演变轨迹与地理集聚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基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入手,对中国农业集聚格局的具体机制进行了分析。
标签: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机制前言:现阶段我国农业地理整体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扩大,专业化与多样化程度逐渐增强,呈现跨区域增长的态势。
虽然大宗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过经济作物区域专业化程度却很高。
对我国农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出具有生产潜力的具体区位,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一)农业重心发生转移近30年来我国农业中心主要处于我国偏东南方向,农业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1]。
然而近年来农业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南方向移动,由于近年来麻类以及谷物等农作物的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我国农业重心向西南方向整体迁移。
从农业中心迁移速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重心向西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向南移动速度相对较快,且农业重心迁移大多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前。
(二)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由于农作物市场对于农业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相邻省区农业地理集聚现象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近年来农业地理集聚总体上呈现着递减趋势。
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我国整体农业地理集聚程度增大的背景下,各个行政区划内为了追求农业生产的利润,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导致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三)具体农作物的发生地理迁移随着我国自然气候逐渐发生着改变,同时各区域市场对于农作物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因此具体农作物的地理集聚格局逐渐发生着迁移。
例如蔬菜、茶叶向西迁移,而棉类种植持续性向西北迁移,烟叶种植持续向西南迁移等。
虽然我国农业从整体看地理集聚情况并不明显,但对农作物进行细分后可以发现具体农作物呈现地理连片迁移状态。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化及效应分析
且现有研究关注 的是中国农业总体 的地理集聚 ,或只涉及某种农作物的地理集聚 ,很少有中国农
业 中粮食作物 的地理集聚 问题。基于此 ,本文 以粮食作物 ,即谷类 、薯类 、豆类为研究对象 ,基
于各省 区 1 9 8 0 ~ 2 0 1 2 年的粮食作物及其 3 个类别的产量数据 ,综合运用G I N I 系数 、产业集中度 、地
越小表明粮食作物地理分布越趋于分散 ,数值越大表明粮食作物地理分布越趋于集聚。
2 . 产业集中率
产业 集 中率表 示某 产业 生产 规模居 前列 的省 份产 量 占全 国该 产业 总产 量 的 比重 。 计算 公式 为 :
C R 2=
j 日
J × 1 0 0 %
( 2 )
薯 类从 中 东部 向 西部 地 区转 移 ,东北仍 然是 豆 类的主要 集聚 区 ;从 集聚 效应 看 ,粮食 作 物 的地理 集 聚与 其产 量 的增 长呈现 显 著正 相 关关 系,粮 食作 物 总体和 谷物 、豆 类的地 理集 聚 程 度 对产 量增 长有 积极促 进 作 用。粮食 作 物地 理 集聚对 产业 发展具 有 显著正 效应 ,2 O 世 纪
效应。钟甫宁等 ( 2 0 0 8 ) 运用生产集 中度考查了棉花省区空 间布局变化 。肖卫东等( 2 0 1 1 ) 运用 G I N I
系数 、产业集 中率等对 1 9 8 0 — 2 0 1 0 年种植业地理集聚度进行计算 ,指 出逐渐趋于集聚的主要农产品 生产 已成 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地理特征 。李二玲等 ( 2 0 1 2 ) 研究显示 中国农业整体上空间集 聚程度逐渐增大 。从 已有研究可以发现 ,关于 中国农业 、粮食作物地理集聚研究的相对较少 ,并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原因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原因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气候变化是
一个重要的原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传统的粮食生产区域受
到了干旱、水资源减少等气候影响,导致产量下降,而北方地区由
于气候变暖,种植季节延长,气温升高,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因此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
其次,土地资源的限制也是北移的原因之一。
南方地区的土地
资源逐渐受到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而北方地区的
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
另外,政策的引导也对粮食生产重心北移起到了推动作用。
政
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包括补贴、税收优
惠等措施,吸引了大量农民和企业向北方地区转移种植业务。
此外,技术进步也是北移的原因之一。
北方地区在农业科技投
入和研发上有所加大,采用了更先进的种植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粮食生产向北方地区集中。
总的来说,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气候变化、土地资源限制、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等因素。
这种变化对于我国粮食生产格局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作物分布地点及原因
中国农作物分布地点及原因我国的粮⾷作物分布⽔稻(1)南⽅稻⾕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原以东的⼴⼤地区,⽔稻⾯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东、⼴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热资源丰富,⽣长期长,复种指数⼤,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较丰富,⼟壤肥沃,降⽔丰沛,河⽹湖泊密布,灌溉⽅便,历年来⽔稻种植⾯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的⽔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洲、⾥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多实⾏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原⽔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候垂直变化显著,⽔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稻⾕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播种⾯积占全国稻⾕总播种⾯积的5%左右。
具有⼤分散、⼩集中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源较充⾜的地区:东北地区⽔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廊、新疆的⼀些绿洲地区。
北⽅分散产区的⽔稻以⼀季粳稻为主,稻⽶质量较好。
⼩麦(1)春⼩麦区我国春⼩麦占全国⼩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雪⼭以西⽓候寒冷、⽆霜期短的地区,⼩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年⼀熟制作物。
其中⿊龙江、内蒙古、⽢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中国农业地图,身为中国人一定要看懂!
中国农业地图,身为中国人一定要看懂!
中国地大物博,造成了中国的农业也是各不相同。
无论是四季种植还是休闲旅游,还是出口都要依托这些来,看懂中国农业地图,对于做农业的小伙伴来说一定是很有用的,不然会吃大亏!
我国耕作制度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耕作方式分布情况
我国农业特色分布
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主要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糖料作物分布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分布森林资源分布
看以上简图能更好的了解中国农业的生产,还能更好的利用各地区特色做农业项目,这样才能赚钱。
中国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中国农业的分布格局(一)东部季风区1.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旱作农业区。
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以黑土为主,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同时也种植玉米、棉花等作物。
气候特点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相对较少,且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河流及地下水。
2.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农业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优越,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稻种植广泛,还盛产油菜、棉花等。
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茶树、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降水丰富,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二)西部非季风区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盛产三河马、三河牛等优良畜种。
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可发展绿洲农业,如新疆的绿洲农业,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种植棉花、瓜果等作物。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青藏高寒区主要发展高寒畜牧业,牦牛、藏绵羊等是当地特色畜种。
在河谷地带,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可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
气候高寒,为高原山地气候。
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一)粮食作物1.水稻喜高温多湿,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地。
2.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因冬季寒冷,小麦无法越冬,只能春季播种;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
3.玉米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二)经济作物1.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2.油菜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3.花生主产区是山东、河南等地,多分布在东部暖温带、亚热带地区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_关兴良
第25卷 第12期自 然 资 源 学 报V o l .25N o .12 2010年12月J O U R N A L O F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D e c .,2010 收稿日期:2010-04-22;修订日期:2010-08-18。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006B A J 05A 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 Z C X 2-Y W-321-05)。
第一作者简介:关兴良(1985-),男,江西吉安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E -m a i l :g u a n x l .09b @i g s n r r .a c .c n*通信作者简介: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研究。
E -m a i l :f a n g c l @i g s n r r .a c .c n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关兴良1,2,方创琳1,鲁莎莎1,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采用罗伦兹曲线、重心模型等G I S 技术,利用1980s 和2000年两期覆盖全国跨度10多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构造耕地指数、耕地变化指数对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
主要结论:①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黑、川、蒙、豫、鲁等北部和中部省份,其中苏、粤、冀、鲁、浙等19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减少,黑、蒙、吉、新等13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增加;②胡焕庸线之东南4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88%的耕地;西北6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12%的耕地,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高度稀疏区、低度稀疏区、一般过渡区、低度集聚、高度集聚区等5种类型;③中国耕地变化区域类型可适度划分为高度增长区、中度增长区、低度增长区、基本不变区、低度减少区、中度减少区、高度减少区等7大类型。
农业生产集聚历史演变趋势及集聚特征分析
农业生产集聚历史演变趋势及集聚特征分析赵丹丹【摘要】利用1996—2015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粮食作物生产集聚历史演变趋势,并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地区平均集聚率、区位熵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生产集聚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作物生产集聚水平、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专业化程度呈由西部逐渐向北部移动的趋势;粮食作物作为土地密集型大田作物,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从时间趋势来看,粮食作物依然表现出不同作物不同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期刊名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33)002【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农业生产集聚;历史演变;集聚特征;区域分工;空间基尼系数【作者】赵丹丹【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绿色现代农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而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提高生产集聚水平则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粮食作物生产集聚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1996年的0.376 2上升到2015年的0.431 1[1]。
我国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8亿吨,上升到2016年的6.163亿吨[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地理集聚、区域集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3-4]。
目前,学界关于生产集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生产集聚的变迁和生产集聚水平测量方面,而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深入分析我国粮食作物区域分工、专业化程度和空间集聚水平等特征的文献较少。
由此本文利用1996—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注]考虑数据可获得性,我国港澳台地区未纳入统计范围。
基于地理集聚的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罗海平[1,2];艾主河[2];何志文[2]
作者机构: [1]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330027;[2]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27
出版物刊名: 统计与决策
页码: 71-7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0期
主题词: 粮食作物;地理集聚;时空特性;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
摘要:文章基于1997—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5种粮食作物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地理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粮食种植重心向北方移动,玉米逐渐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食种植业集聚程度波动增长,5种粮食作物集聚程度继续保持高位;其地理集聚的高-高(H-H)和低-低(L-L)象限所对应的省份变化不大,低-高(L-H)象限所对应的省份减少,辽宁和福建存在象限跨越现象.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因素成为影响粮食作物集聚的主要因素,粮食耕地禀赋和化肥施用水平等因素影响显著,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_时空特征_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_肖卫东
GINI j
1 m m j | xk xhj | 2 2m k 1 h 1
(1)
(1)式中,i 0, 1, 2,……, 6, j 取 0 表示种植业,取 1~6 分别表示 6 种主要农作物。GINI j 表示种植业或者某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区位基尼系数;m 为省份数量;k、h 分别表示不同的省份,
(2)
(2)式中, i 0, 1, 2,……, 6, j 取 0 表示种植业,取 1~6 分别表示 6 种主要农作物。 m 为省 份数,一般取 1、3、5; xk 表示省份 k 种植业或者某种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国种植业或者某 种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 3.地区产业平均集聚率。本文借用范剑勇(2004)提出的地区产业平均集聚率指标,从地区路 径来分析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罗万纯、 陈永福 (2005) 1978~2003 年
注:a 粮食生产指数是指各省份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表 1 所列文献的研究时间范围不一,有一年两年的,也有十几年的,最长有 28 年,涵盖了改革 开放初期到 2008 年;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以粮食、蔬菜或者棉花等单类农作物为主,且大多数研
一、引言
当前,建设和培育规模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农业地理集聚区,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 势 (郑风田、 程郁, 2005) 。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 农业空间分布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地理集聚现象 (库 姆斯等,2011)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农业出现了快速集中的趋势(邓家琼,2010) 。在中国, 农业领域改革的深入、融入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强,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贸易条件、 要素价格等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地,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空间分布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力量的共 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杜志雄、肖卫东,2010) ,农业生产趋向于集聚,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 展和农村经济景观的一个突出地理特征。中国农业产业布局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形成了明显的 产业带和块状生产布局,其中,东部地区重点围绕国际市场和城镇需求发展效益农业,中部地区定 位于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主产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张红宇等,2009) 。在国 家大力发展农业政策的支持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的农业科技 园区、农业示范基地等。农业生产的集聚化和连片化进程迅速推进,农业项目区建设、优势特色农 产品产业带建设等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姜长云,2010) 。 总之,无论是在宏观尺度还是在微观尺度上,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现象不断涌现,地理集聚格局 日益显著。但是,上述研究中,有些是基于直观观察和认识的总结,有些仅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和定 性分析上,缺乏对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以及其影响因素的揭示。地理集 聚既是一个产业概念, 也是一个空间概念, 研究农业地理集聚应同时关注产业和空间维度。 鉴于此, 本文以种植业为例,运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地区产业平均集聚率等指标,基于中国 29
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大豆种植地理分布重心一直处在中国的偏东北方向,从移动方向来看,重心分别在向东北、西南方向周期性徘徊变动。
大豆种植空间集聚格局明晰,集聚程度经历了增加、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周期性变化,专业化种植明显但程度逐渐下降。
重心转移轨迹和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表现出一致的周期性和阶段性。
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直接决定了全国大豆种植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格局。
虽然自然禀赋决定了农作物最初的集聚格局,但开放条件下经济、技术和政策因素对大豆种植集聚格局演变的影响更大。
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特点 文字报告
中国经济地理作业——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特点文字报告第一部分中国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一、总体分析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05638.4千公顷,约占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8.8%,其中黑龙江省以10820.5千公顷居于全国首位,河南省以9468.0千公顷居第二位,山东、安徽、四川、河北几个省的播种面积都在6000.0-7000.0千公顷之间。
其余各省粮食播种面积均在6000.0千公顷以下,其中又以上海市最少,以169.6千公顷居全国最后一位,西藏和北京则分别以171.8千公顷和197.5千公顷居全国倒数第二和第三。
宁夏、海南、青海、天津几个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也相对较少,均在1000.0千公顷以下。
粮食播种大省基本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二、各种粮食作物分布1.稻谷稻谷是我国首要的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8918.8千公顷,约占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7.4%,其总产量为18603.4万吨,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7.1%,播种面积和产量是粮食作物中的第一位。
因此,稻谷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稻谷生产在我国布局很广,除少数高寒或水源缺乏的干旱区以外都有分布,但具有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的特点。
(1)南方全国稻谷播种面积最广的省为湖南3897.2千公顷,其次为江西3194.3千公顷,江苏、安徽、广西、四川、湖北、广东几个地区的播种面积也均在2000.0千公顷左右。
全国稻谷播种面积前十中有九个地区(省)都是南方地区的,且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流域,这里是我国稻谷的最大产区。
华南则以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播种甚广。
(2)北方北方稻谷生产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一般分布在水源较好的地区。
东北和华北有较多的河流,水源较充足。
这里的稻谷生长季节短,基本为一年一熟。
黑龙江的稻谷播种面积2253.2千公顷在全国排第三位,吉林和辽宁为670.0千公顷左右。
河南虽为我国粮食播种大省,但其稻谷播种面积却只有600.0千公顷,占本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6.34%。
中国的农业地理与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地理与农业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农业资源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
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农业地理特点以及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一、农业地理特点1. 地理分区中国农业地理可以分为北方农业地带、南方农业地带和西北农业地带三个主要区域。
北方农业地带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以农业机械化为特点。
南方农业地带则以种植稻米、棉花、油菜等作物为主,水稻种植是其显著特点。
西北农业地带则以种植马铃薯、苹果、葡萄等特色作物为主,生态环境恶劣是其特点。
2. 土壤特征中国农业地理上土壤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土壤类型有黄土、红壤、赤壤、黑土和沼泽土等。
黄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作物。
红壤则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和油菜等作物。
黑土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适宜种植大豆和小麦等作物。
3. 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几个不同气候区域。
北方农业地带的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南方农业地带以湿润气候为主,而西北农业地带则以干旱少雨为主。
这些气候条件对不同作物的种植和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农业发展趋势与挑战1. 现代农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农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包括遥感、无人机、精准农业等,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效率。
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绿色农业”,倡导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农业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农业正面临着结构调整的挑战。
农民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了一个严重问题。
中国政府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国农业发展还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的挑战。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演变分析_聂雷
观。 刘玉等[13]指出粮食总产重心与人口重心不匹配, 算重心坐 标 过 程 中 ,以 中 国 为 研 究 对 象 时 ,以31 个
调节粮食区域平衡难度增大。 上述研究足以说明我 省份( 不含台湾、澳门、香港) 作为次一级区域,每个
国粮食生产重心与区域布局, 对我国实现粮食区域 省 份 坐 标 以 省 行 政 中 心( 省 会) 的 经 纬 度 为 标 准 。
化规律为在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来回移动,呈现区间震荡特征;小麦的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稳定徘徊。四种主要
粮食作物生产重心年均移动距离波动程度显著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玉米、稻谷、大豆、小麦。
关 键 词 :粮 食 作 物 ;产 量 ;重 心 模 型 ;移 动 距 离 ;GIS
中 图 分 类 号 :F326.11
concentration in China during 1978-2012 for some key grain commodities, including rice, wheat, corn, and soybean by
applying the gravity model and GIS technology. Results show that 1) in general, the concentr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is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directions; 4) the production concentration for wheat shifts rather randomly; and 5) based on the
shifting distance and degree, four key grains take the following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concentration shift: corn, rice,
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农业地位的演变分析
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农业地位的演变分析作者:***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空间格局正在发生演变,为了更好地发挥东、中、西及东北地区优势,推进我国农业空间结构优化,推动农业发展,深入分析这种演变的特点、原因及意义,并提出发挥各区域农业资源比较优势,推进专业化发展;持续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农业发展潜力;加强产业融合与联动发展,提升农业带动力;提升农业创新能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加强东部涉农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提高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等措施。
关键词农业;空间格局;演变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2.022自2000年以来,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受自然、经济、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农业地位发生变化,农业发展空间格局出现巨大变化。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及海南省,共10个省(市)级区域;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及湖南省,共6个省级区域;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2个省(市、自治区)级区域;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共3个省级区域。
1 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农业地位演变表现1.1 农业生产总值位次的演变本文采用第一产业增加值有关指标分析农业地位的演变。
如无特别指明,本文中2021年及以前的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22年数据来源于各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 872.35亿元、4 005.99亿元、3 706.78亿元和1 259.17亿元,东、中、西、东北地区分别居第1、2、3、4位。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作者】郭玮【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一)“八五”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90年时,全国农业总产值为7662亿元,1997年已达24588亿元;1990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222543万吨,1997年增加到230954万吨;其他主要农作物以及各种畜产品、水产品的增幅更大,但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从大的区域结构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生产力重心北移。
1997年,东北地区农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1.5%,比1990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华北地区的比重为24.6%,提高1.7个百分点,华中地区基本稳定,而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24.6%和16.5%下降为1997年的23.8%和15.8%。
北方农业增长超过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北、华北区由于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原有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中低产田面积比较多,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资源的开发,农业基本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使东北、华北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日显突出。
东北地区在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000多万亩的条件下,耕地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约940 万亩;1990年到1997年全国粮食单产平均提高11.2%,而华北地区却提高了16.2%,为各地区之首;东北和华北地区畜牧业发展也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1990年到1997年,华北和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分别由15.3%和23.2%提高到15.5%和24%,而华中和东南沿海则分别由20.7%和17.9%下降到20.2%和16.9%。
1990年到1997年全国粮食总产值增加了4793万吨,其中48%来自华北和东北。
这段时间,东北和华北粮食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2%和14.3%,大大高于全国10.7%的平均水平,而华中,和东南沿海区的增产幅度仅8.3%和4.5%,西南和西北分别为14.4%和10.7%。
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_地理论文
提要基于中国环境资源数据库及对中国耕地面积 10 年变化研究的基础,采用重心模型方法,通过计算两个时期的耕地面积重心,得出中国耕地面积重心 10 年向西北移动了28.3377km,尔后,在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模糊评价的基础上,生成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指数,利用此指数计算出耕地重心的移动所导致的中国耕地质量下降 2.52% 的定量化数值。
关键词耕地面积重心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指数分类中图法F301“八五”期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中国科学院遥感所主持的中国科学院重大应用项目“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已于 1996 年底通过鉴定;同时,由中国科学院遥感所主持的“中国环境资源数据库”项目也通过验收和鉴定。
这两个项目是“八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应国家对资源环境调查数据的要求,采用陆地卫星 TM 最新图象作为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用组合分类方法,构建多级分层地理单元,最后,生成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
此数据库不仅能满足国家对资源环境数据的要求,而且可以满足各种灾害监测、遥感估产对资源环境数据的要求;同时,环境资源数据库中所具有的背景生态信息为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背景质量评价提供了基础,也为基于此生态背景质量评价基础上的中国耕地 10 年的质量变化研究提供了可能性[1]。
1 中国耕地面积的十年变化研究以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最新调查数据同 80 年代 (1985) 的全国概查数据相比(表 1)可以看出,我国 1985 年耕地资源为 13969万hm2(不含台湾,下同),90 年代 (1995) 我国耕地面积数为 137315333 hm2,两者之差为 2374666hm2,这说明中国耕地面积总量 10 年略有下降,部分边远省区耕地增加的数量与东部一些省市区耕地减少的数量基本相当。
东部及沿海地区优质耕地迅速减少,由表 1 可以看出,我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中,耕地减少的省、市就有 19 个,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耕地减少的省区集中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主要有北京、天津、河北、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耕地减少的总量约 533万hm2,东部及沿海耕地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扩展和建设用地的迅猛增加。
中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
中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王楠;陈从喜;郭文华;李士伟;齐书花;朱先云;苏宇;李政;高宇
【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38)1
【摘要】为了探究粮食资源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统一,利用2000—2019年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系统分析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
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耕地面积重心与粮食产量重心变化方向不尽相同,耕地面积重心从河南省博爱县向东北移动,而粮食产量重心则先从河南省舞阳县向东北后再向东向平移;全国的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中水平区和中低水平区,且由东到西呈现正向错位到负向错位的分布特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受资源禀赋影响较大,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降水量和积温水平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页数】8页(P53-60)
【作者】王楠;陈从喜;郭文华;李士伟;齐书花;朱先云;苏宇;李政;高宇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91
【相关文献】
1.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
2.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长的空间特征r——基于GDP重心、第二产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的动态轨迹分
析3.1978-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移动轨迹及其驱动机制4.天津市经济、人口重心的空间迁移轨迹分析5.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和粮食生产重心的迁移轨迹与耦合特征——兼议与社会剥夺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作物重心演变轨迹与地理集聚趋势分析作者:苏姗王玉贵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3期[摘要]基于 2001~2015年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及4类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运用重心移动法、空间基尼系数法和莫兰指数法,并借助ArcGIS、GeoDa软件对我国农作物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重心在2007年出现明显拐点,在此之前重心一直向北偏西移动,2007年以后开始逐年向西南方向移动,主要在河南境内移动,同时,集聚程度逐年增大;粮食油料也分别在2006年、2007年出现拐点,但总体趋势还是偏向西南,而其余两种农作物重心都快速向西南移动;4类农作物基尼系数均大于0.4,说明都存在集聚现象,并且具体阐述了4类主要农作物的集聚趋势。
[关键词]农作物;重心轨迹;空间自相关;基尼系数;集聚[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农业的空间布局。
因此,种植业的地理空间分布研究是制定科学的农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种植业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一系列对农业集聚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
其中,李二玲分析了中国大豆种植的地理集聚格局、演化路径及其机制;肖卫东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讨了中国省域种植业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索了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
这些研究对于农作物具体的分布转移涉及不多,本文通过收集全国省域2001~2015年的种植业播种面积数据,借助莫兰指数与区位基尼系数两指标相结合来测度农业地理集聚程度,并利用农作物重心轨迹反映出各类农作物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
因此,了解农作物分布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趋势,分析农作物变动规律及原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调整的时空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1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气温降水的组合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农业种类的多样性。
虽然我国农作物种植种类较多,但粮食、油料、蔬菜、糖类的种植比重最大,占我国农作物种植的90%之多,这也是本文选择该数据的依据。
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中种植业播种面积基础数据,均来自《2001~2015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数据。
关于分析单元(由于数据缺失香港、澳门、台湾除外),为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单元。
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ArcGIS软件中的重心测度方法分析我国种植业整体地理重心的移动轨迹;采用基尼系数和莫兰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全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程度及格局演变,利用GeoDa软件显示其分布范围,并选取4类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作具体分析。
2.1 重心移动分析法空间重心统计模型,通常借助区域内各子区域的某种属性和地理坐标来来测算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坐标及不同年份区域重心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其计算公式:2.3 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是研究空间中某位置的观察值与其相邻位置的观察值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的一种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通常分为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2种假设检验,以往学者多有阐述,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3 结果与分析3.1 我国农作物整体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变3.1.1 农作物区域重心及其动态演化。
结合图1和公式(1)、(2)计算出,2001年以来我国农作物整体重心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呈现以下特点:(1)从空间位置分析,2001~2007年,我国农作物重心整体在113°0´9E~112°58´44E,34°2´56N~34°33´58N之间移动。
2007~2015年,重心分布在112°58´44E~ 112°36´22E,34°33´58N~34°30´25N,明显看出,我国农作物重心集中在河南境内的西北部。
(2)从移动方向和速度来看,重心在2007年出现拐点,种植业2001~2007年向西北偏移,并通过公式(2)计算出其偏移量56.222km;2007~2015年整体又开始向西南方向偏移了34.383km;2006年向北移动的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以后移动速度放慢,相对平稳。
3.1.2 种植业集聚程度的演变。
农作物整体重心的移动轨迹只能反映我国农作物分布演变的空间格局、历史过程,要想从本质上分析农作物空间集聚的演变程度,需进一步选取不同年份的主要农作物做具体的静态演化分析(本文选取2001年、2003年、2015年的粮食、油料、糖类、蔬菜4种作物)。
结合基尼系数与莫兰指数两个指标,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农作物空间集聚程度。
通过计算3个年份4类农作物的平均Gini系数和Moran´sI指数(表1),发现其平均基尼系数从2001年的0.485增加至2015年0.504,说明我国各省选取的该4类作物趋向于集中分布,且越来越不均衡。
而且莫兰指数由2001年的0.219增加到2011年的0.227,说明江苏省相邻或相近县市这4类农作物种植均存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现象,并且集聚程度在增大,然而2007年两指标均略为减小。
综合来看,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省域整体空间集聚程度增大,相邻或相近省市农作物空间分布相似性增强,地区的集聚格局越来越清晰,然而特色农业发展不充分。
本文采用ArcGIS中的自然分类法对我国农作物的集聚度划分为4个等级,即高度集中、中高度集中、中度集中和低度集中。
由图2可以看出农作物的高度集中区先减少后增加,2001年高度集中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四川,而2007年黑龙江、山东、河南3个省份集聚比较明显,直到2015年又扩展到黑龙江、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四川、湖南7个省份。
从全国尺度来看,我国农作物中高度集聚区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趋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格局越来越明显。
3.2 我国农作物集聚的变化趋势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具体农作物时空变化,通过上述公式(1)计算并结合ArcGIS中的空间统计分析得出4类农作物2001~2015年的重心演变轨迹、集聚程度,利用GeoDa做LISA集聚图(略)读出各类高值集聚区的具体分布。
3.2.1 粮食。
从粮食重心轨迹看出,在2001~2015年间粮食向西南移动了128.69km,年均移动8.043km,2005~2006年移动幅度最大。
由图3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的集聚程度先下降再增加最后趋于平稳,集聚程度在2002年降到最低值。
在选取的3个年份中,2001年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2007年集中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陕西,2015年分布在山东、河南、辽宁。
综合说明:此阶段我国粮食作物种植主要由东北逐渐向西南方向转移;粮食种植地理集聚程度先增强后趋于平稳,且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地区。
3.2.2 油料。
由表2可知,油料的重心轨迹有以下特点:①2000~2015年油料分布重心一直在我国的河南省境内移动,整体向西南移动115.4km;②油料重心先是在2001~2003年向东北移动,2003年以后开始向西南转移,且在2007年出现异常拐点,相对于其他3类作物的重心轨迹来说,其重心轨迹移动最不稳定。
LISA集聚图显示的高值集聚范围呈扩大趋势,由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江西扩展到贵州、四川,油料的连片格局越来越明显,与基尼系数的发展趋势一致。
综合说明我国的油料作物集中在中东部且逐渐向西南发展;沿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连片分布格局。
3.2.3 蔬菜。
在2001~2015年间,由蔬菜重心轨迹可得,蔬菜种植整体向西南移动151.91km,且移动速率较为平稳。
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安徽省蔬菜集聚程度较高,四川省也有分布,其基尼系数在2004年明显增大,换句话说,蔬菜种植的地理集聚现象更为突出。
原因是这些地区多为全国重要的蔬菜供应地,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蔬菜种植外,政府积极主导也起重要作用,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例如山东寿光在政府的主导下建成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成为本区域乃至全国的重要蔬菜批发零售集聚地。
3.2.4 糖料。
糖料重心近16年间向西南移动489.34km,2002~2003年移动速率最大,其余年份缓慢偏移。
糖料地理空间主要连片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2005年以后基尼系数均高于0.60,并且明显高于其他作物,因此分布最为集中,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图3)。
比如,广西作为中国的糖料主产区,近年来不仅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占全国总产的份额也不断扩大。
在广西地区内部已实现了区域化集中生产,许多糖料主产县甘蔗种植面积超过其耕地总面积的60%,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过程中,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范例。
4 结论与讨论我国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作物种植的集聚化、专业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式。
本文运用2001~2015年全国各省市种植业和4类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数据,采用ArcGIS、GeoDa软件分析,并对其进行重心移动、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的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农作物种植的整体地理集聚的动态演变:我国农作物重心在2007年出现明显拐点,在此之前重心一直向北偏西移动,2007年以后开始逐年向西南方向移动,主要在河南境内的西北部,与此同时,集聚程度逐年增大。
(2)农作物种植的地理集聚程度静态演化:种植业整体空间集聚程度增大,相邻或相近省市农作物空间分布的相似性也增强,各省特色农业发展不充分。
(3)4类农作物地理集聚趋势:2001~2015年粮食、油料、蔬菜、糖类重心均呈现出由东北逐渐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
其中油料作物在2007年出现异常拐点,相对于其他3类作物的重心轨迹来说,其重心轨迹移动最不稳定;糖类作物集聚程度最高,即分布最为集中;粮食种植地理集聚程度先增强后趋于平稳,且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地区;油料作物集中在中东部且逐渐向西南发展,沿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连片分布格局。
[参考文献][1] 李二玲,朱纪广,李小建.2008年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1063-1070.[2] 李二玲,位书华,胥亚男.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J].经济经纬,2016(5):37-41.[3] 肖卫东.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9):124-129.[4] 赵娜,尤飞,林宪生.江苏省种植业空间集聚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81-87.[5] 林正雨,何鹏,李晓,等.四川省农业地理集聚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1):207-214[6] 张建华.一种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3):275-283[7] 葛莹,姚士谋,蒲英霞,等.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经济类型的地理格局[J].人文地理2005(3):21-25.[8] 陈斐,杜道胜.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2,27(4):391-394.[9] 肖卫东.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5):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