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2卷(附答案)
2018年新课标全国II卷理综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新课标II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然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稿本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吻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亲近相关。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相关(以以下列图所示)。
以下表达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别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分施用氮肥相关9.实验室中用以下列图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响的实验。
光照下反响一段时间后,以下装置表示图中能正确反响实验现象的是10. W、 X、Y和 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 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 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拥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4AA.常温常压下, 124 g P 中所含 P—P键数目为 4NB.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 Fe3+的数目为 0.1 ANC.标准情况下, 11.2 L 甲烷和乙烯混杂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D.密闭容器中, 2 mol SO 2和 1 mol O 2催化反响后分子总数为 2 AN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二次电池。
2018年全国II卷化学(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Ⅱ〕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P31S32Fe56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lO-向负极移动A.放电时,4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O-+C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23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 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X围如下:金属离子Fe3+Fe2+Zn2+Cd2+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9.4 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2)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绝密★启用前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5.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 I-1 FeCb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6.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二次电池。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与分析】D。
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强碱性,能够去除油污,A正确;漂白粉在水中能够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消毒、杀菌的能力,B正确;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从而消除过多的胃酸(盐酸)作用,C正确;碳酸钡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性的氯化钡,不能用作钡餐,D观点不正确,所以选D。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与分析】C。
在空气中形成的雾和霾均以空气为分散剂,A正确;分析图像得知,雾和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也对;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与反应后均没有改变的物质,显然,NH3在整个循环中参与反应并生成了NH4NO3与(NH4)2SO4,C观点错误;过渡使用氮肥容易产生NH3及硝酸盐等,与雾和霾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D观点也是正确的。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答案与分析】D。
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氯代甲烷(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及HCl;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均为难溶于水的油状物,而在试管壁上挂油珠!而生成的HCl则易溶于水,而使试管中的气压减小,饱和食盐水进入试管中,因此可以看到如D状况的现象。
2018全国Ⅱ化学与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全国二卷)答案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解析】【解答】A.碳酸钠俗称苏打粉,水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除油污,A不符合题意B.漂白粉成分为次氯酸钙,可用于消毒、漂白等,B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碳酸氢钠,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钡属于碳酸盐,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故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用的应该是硫酸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该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相关的常识及酸碱盐知识点,D项明显错误,BaSO4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而不是BaCO32.【答案】C【考点】氮的固定,催化剂,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A.雾是胶体,霾是悬浊液,其分散剂均是水,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可知,最终氮的氧化物转化成硝酸铵而硫的氧化物转化成硫酸铵进入无机颗粒物,故B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指的是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参与化学反应,且本身的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本题中氨气参加了反应,故C符合题意D.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氮元素在环境中流动,最终也可能会转化成铵盐,从而也间接的有助于雾霾的形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该题考查分散系、催化剂、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应重点掌握①: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的概念;②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身不参与化学反应,且本身的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3.【答案】D【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取代反应【解析】【解答】A.氯气为黄绿色,甲烷与氯气反应颜色应逐渐变淡,故A不符合题意B.甲烷(气态)与氯气(气态)反应生成CH3Cl(气态)、CH2Cl2(液态)、CHCl3(液态)、CCl4(液态)的混合物,液面会上升,故B不符合题意C.甲烷(气态)与氯气(气态)反应生成的CH2Cl2(液态)、CHCl3(液态)、CCl4(液态)均不溶于水,在试管壁上会产生油状液滴,故C不符合题意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试管壁上产生油状液滴、液面会上升,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该题考查甲烷的取代反应,应重点掌握反应原理:①发生四个反应CH4+Cl2→(光照)CH3Cl(气体)+HClCH3Cl+Cl2→(光照)CH2Cl2(油状物)+HClCH2Cl2+Cl2→(光照)CHCl3(油状物)+HClCHCl3+Cl2→(光照)CCl4(油状物)+HCl②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会使液面上升③氯气是黄绿色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会逐渐变浅4.【答案】A【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根据题意W、X、Y和Z为原子序数一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且W X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W是N元素、X是O元素(高中阶段学到的红棕色气体只有NO2);又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所以Y为Na元素;最后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所以Z为Cl 元素,故W X Y Z分别为N O Na Cl元素,A.氧元素与其他元素均可以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B.Na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过氧化钠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C.N O Na的简单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而Cl的简单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C不符合题意D.N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除了硝酸为强酸其余均为弱酸,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该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学生应掌握①元素周期表的大概结构尤其是短周期元素必须掌握;②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只有NO2一种;③周期数是族序数的关系再结合短周期元素可以推出Y;④元素周期律相关内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⑤离子键和共价键5.【答案】C【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A.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每个分子含有6个共价键,124g白磷的物质的量n=m/M=1mol,含有的化学键应为6NA,故A不符合题意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FeCl3的物质的量n=cV=0.1mol,但FeCl3是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所以Fe3+的数目<0.1N A,故B不符合题意C.甲烷(CH4)和乙烯(C2H4)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且都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L混合物的物质的量n=V/V m=0.5mol,所以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5×4=2NA,A故C符合题意D.SO 2+O2SO3,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2mol SO2和1mol O2完全反应生成SO3为2mol,但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分子总数应>2N A,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该题考查白磷的结构及化学键、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气体摩尔体积、可逆反应等相关知识点;易错点:①P4错认为是4个共价键,实际上P4是正四面体结构,每个分子含有6个共价键;②忽略强酸弱碱盐的水解;③关于混合物中原子数的计算;④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即可逆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6.【答案】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解析】【解答】A.根据方程式3CO 2+4Na2Na2CO3+C可得出二氧化碳作氧化剂、金属钠作还原剂,金属钠作负极而镍电极做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从正极流向负极,A 不符合题意B.根据电池方程式3CO 2+4Na2Na2CO3+C可知,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则充电时释放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C.放电时二氧化碳得到电子转化成碳酸根和碳,即3CO2+4e-=2CO32-+C,C不符合题意D.充电时为电解池,与原电池规律相反,且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负极相连的为阴极,阴极钠离子失电子转变成金属钠,故D项应阴极反应方程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原电池的组成、正负极的判断、电子和电荷的移动、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与联系,本题考查到的知识点有①正负极判断:失电子为负极、得电子为正极;②负电荷的移动:外电路从负极到正极、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到负极;③正负极方程式的书写;④电解池与原电池规律相反,原电池负极失电子而电解池阳极失电子;7.【答案】B【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解析】【解答】A.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会影响液体的体积,故需冷却至室温再转移,故A 不符合题意B.Fe3+在溶液中中显黄色、Fe2+在溶液中显浅绿色,Fe3+跟维生素C反应生成Fe2+,溶液从黄色变到浅绿色,体现维生素C的还原性,故B符合题意C.制取并纯化氢气,最后应通过浓硫酸吸水,否则气体中会混有水蒸气使氢气不纯,故C符合题意D.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水,看不到任何现象,无法比较反应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该题重点考查①物质的浓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所包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称为物质的量浓度;②Fe3+和Fe2+在溶液中的颜色及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③气体的干燥除杂过程应除杂在前干燥在后;④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宏观表现应有颜色的变化、气泡产生、沉淀的产生等能观察到的现象,否则无法看出反应速率的大小二、综合题8.【答案】(1)(2)PbSO4;调节溶液的pH;无法除去杂质Fe2+(3)Zn+Cd2+=Cd+Zn2+(4)Zn2++2e-=Zn;溶浸【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电解原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图示及题意(1)焙烧过程主要为ZnS与O2的反应,方程式为。
【化学】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含答案)(优选.)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lO 向负极移动A.放电时,4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23CO +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 −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城区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一)必考题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Fe3+Fe2+Zn2+Cd2+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9.4(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全国卷2_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 、X 、Y 和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
将 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 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4ClO -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 −223CO -+C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 ,含有SiO 2和少量FeS 、CdS 、PbS 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 0(M n +)=0.1 m 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根据示意图分析;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学科%网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精校版高考全国卷Ⅱ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D密闭容器中 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 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4ClO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 223CO+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城区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Fe3+Fe2+ Zn2+ Cd2+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9.4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
将 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 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ClO 4-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 + 4e −2CO 32- + C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 e −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 ,含有SiO 2和少量FeS 、CdS 、PbS 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 0(M n +)=0.1 m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⑴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校版高考全国卷Ⅱ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D密闭容器中 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 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4ClO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 223CO+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城区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Fe3+Fe2+ Zn2+ Cd2+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9.4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二卷答案及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二卷答案及解析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l2(so2)3化学性质实际应用领域a. 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 铁比铜金属性弱 fe2锈蚀cu铸造印刷电路板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 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退火标记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会与浓盐酸出现替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以下有关实验的操作方式恰当的就是实验操作a. 酿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重新加入烧杯中,后放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淡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清澈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状态食盐水d. ccl2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10.未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以下观点错误的就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低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c.振动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w、x的直观离子具备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就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小的,学.科.网w与y同族,z 与x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圆形中性。
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简单离子半径:w< xb. w与x构成的化合物溶水后溶液呈圆形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 ch3cooh溶液中重新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增大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c.向盐酸中重新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包含必考题和挑选考题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卷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4ClO-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23CO-+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城区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 ,含有SiO 2和少量FeS 、CdS 、PbS 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 0(M n +)=0.1 m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Fe 3+ Fe 2+ Zn 2+ Cd 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 沉淀完全的pH2.88.38.29.4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 2外还有___________;氧化除杂工序中ZnO 的作用是___ ____,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_______ ____。
(3)溶液中的Cd 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_______;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27.(14分)CH 4-CO 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 CO 2(g)=2CO(g)+2H 2(g)。
已知:C(s)+2H 2(g)=CH 4(g) ΔH =-75 kJ·mol −1 C(s)+O 2(g)=CO 2(g) ΔH =-394 kJ·mol −1 C(s)+(g)=CO(g) ΔH =-111 kJ·mol −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__ kJ·mol −1,有利于提高CH 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 ___(填标号)。
A .高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低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 4、1 mol CO 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 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 ___mol 2·L −2。
(2)反应中催化剂话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积碳反应CH 4(g)= C(s)+2H 2(g)消碳反应CO 2(g)+ C(s)= 2CO(g) ΔH /(kJ·mol −1)75172 活化能/ (kJ·mol −1)催化剂X 33 91 催化剂Y4372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_Y (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同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 )和速率(v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K 积、K 消均增加B .v 积减小,v 消增加C .K 积减小,K 消增加D .v 消增加的倍数比v 积增加的倍数大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v =k ·p (CH 4)· (k 为速率常数)。
在p (CH 4)一定时,不同p (CO 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 a (CO 2)、p b (CO 2)、p c (CO 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1O 20.52)(CO p -⎡⎤⎣⎦28.(15分)K 3[Fe(C 2O 4)3]·3H 2O (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
回答下列问题:(1)晒制蓝图时,用K 3[Fe(C 2O 4)3]·3H 2O 作感光剂,以K 3[Fe(CN)6]溶液为显色剂。
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 3[Fe(C 2O 4)3]2FeC 2O 4 +3K 2C 2O 4 +2CO 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 、F 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 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 中的残留物含有FeO 和Fe 2O 3,检验Fe 2O 3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 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 2SO 4酸化,用c mol·L -1 KM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加稀H 2SO 4酸化,用c mol·L -1 KM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 4溶液V ml 。
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Fe 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基态S 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 2S 、SO 2、SO 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其他分子的是_____。
(3)图(a )为S 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 ______。
(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形,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种;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b )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5)FeS 2晶体的晶胞如图(c )所示。
晶胞边长为a nm 、FeS 2相对式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g ·cm −3;晶胞中Fe 2+位于22S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______nm 。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 )和异山梨醇(B )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
E 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 的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A 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3)由B 到C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由D 到E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6)F 是B 的同分异构体,7.30 g 的F 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可释放出2.24 L 二氧化碳(标准状况),F 的可能结构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7.D 8.C 9.D 10.A 11.C 12.D 13.B26.(14分)(1)ZnS+32O 2ZnO+SO 2 (2)PbSO 4调节溶液的pH无法除去杂质Fe 2+(3)Zn+Cd 2+Zn 2++Cd (4)Zn 2++2e -Zn溶浸27.(14分)(1)247 A13(2)①劣于相对于催化剂X ,催化剂Y 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AD ②p c (CO 2)、p b (CO 2)、p a (CO 2)28.(15分)(1)3FeC 2O 4+2K 3[Fe(CN)6]Fe 3[Fe(CN)6]2+3K 2C 2O 4(2)①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②CO 2CO③先熄灭装置A 、E 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④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 2O 3 (3)①粉红色出现②5561001000cV m ⨯⨯⨯%35.(15分) (1) 哑铃(纺锤) (2)H 2S(3)S 8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范德华力强 (4)平面三角 2 sp 3 (5)213A 410M N a⨯2a36.(15分)(1)C 6H 12O 6 (2)羟基 (3)取代反应(4) (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