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一、列表注写方式
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4.1和表4.1。
图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图
表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表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如下类型,见表4.2:
表4.2 柱的类型
二、截面注写方式
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4.2
图4.2 柱平法截面注写方式
图4.2中,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是:
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750(宽)x700(高);
26二级25: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
φ10@100/200: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第二节柱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见图4.3
图4.3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
二、柱纵筋的计算规则
(一)基础层纵筋计算
①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一般有两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柱基础插筋的计算方法。
情况一:基础板厚度小于2m,见图4.4;
图4.4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
从图4.4可知: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 n/3+L IE
式中,a的取值由h1和锚固长度L aE决定;
h1指基础高度h—基础保护层厚度;
h n指基础相邻层的净高(层高—梁高);
L IE指搭接长度(搭接率为50%时,搭接长度L IE= 1.4L aE;搭接率为25%时,搭接长度L IE= 1.2L aE。
情况二:基础板厚度大于等于2m,见图4.5;
图4.5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
从图4.5可知,这种情况基础插筋不插到基础底部,只插到基础中部,这样,只是竖直长度h1发生变化(h1根据具体图纸计算),计算方法同上。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 n/3+L IE
②柱生根于基础梁上,也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 下平上不平(基础梁底和基础板底平),见图4.6
图4.6 柱插筋构造图(基础梁底与板底平)
这种情况插筋的计算方法同前述,也就是: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 n/3+L IE
这里的h1为基础梁高—保护层(并非基础板厚—保护层);h n为基础梁顶到基础相邻层梁底的高度。
情况二: 上平下不平(基础梁顶和基础板顶平),见图4.7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平基础插筋向里弯折,插筋的算法同前述,也就是: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 n/3+L IE
图4.7 柱插筋构造图(基础梁顶和基础板顶
平)
(二)中间层柱的纵筋计算(见图4.8)
由图4.8可知,中间层柱的纵筋=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长度+上1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如果是机械连接,搭接长度=0)
图4.8 中间层柱的纵筋配置(三)顶层柱纵筋计算
顶层柱因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中柱、边柱和角柱二类。各类柱纵筋的顶层锚固长
度各不相同(见图4.9),下面分别介绍。图
4.9中柱、边柱、角柱识别图
①顶层中柱纵筋计算
中柱顶部四面均有梁,其纵向钢筋直接锚人顶层梁内或板内,锚人方式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当直锚长度 图4.10情况一锚固长度 顶层中柱纵筋计算如图4.11所示; 图4.11顶层中柱纵筋计算图 由图4.11可知,情况一顶层中柱纵筋长度计算方法如下: 情况一: 顶层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情况二:当直锚长度 图4.12情况二锚固长度 情况二顶层中柱纵筋长度计算方法同情况一,计算如下: 情况二顶层中柱纵筋长度 =(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情况三:当直锚长度≥L aE时,锚固长度按图4.13计算; 图4.13情况三锚固长度 情况三顶层中柱纵筋长度计算方法如下: 情况三顶层中柱纵筋长度 =(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锚固长度L aE) ②顶层边柱纵筋计算 边柱三面有梁,见图4.14; 图4.14边柱识别图 情况一: 当顶层梁宽小于柱宽,又没有现浇板时,边柱外侧纵筋只有65%锚人梁内,见图4.15; 图4.15顶层主筋计算图(65%锚人梁内) 边柱外侧纵筋根数的65%为1号钢筋,其余外侧的35%为2号或3号钢筋(当外侧钢筋根数太密,需要出现第二层时,用3号钢筋),剩余侧面为4号钢筋或5号钢筋(当直锚长度≥L aE 时,为5号钢筋) 由图2.45可知: l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 aE) 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8d) 3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 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5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锚固长度L aE) 情况二当顶板为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厚≥80 mm时,边柱外侧纵筋100%锚入板内,见图4.16; 图4.16顶层主筋计算图 这种情况只有l号筋和4号筋,长度计算如下: l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 aE) 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