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取水工程地下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pt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pt

欢迎使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地球水循环—
水循环的几个概念:
1. 大循环、小循环
2. 水体的更替周期;T=Q(t)/q(t)
Water of Hydrosphere Period of renewal
World Ocean
2500 years
Ground water
16 days
Atmospheric moisture
8 days
Biological water
several hours
欢迎使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体 循环—
水循环过程分解
水汽蒸发 水汽输送 凝结降水 水分入渗 地表和地下径流
欢迎使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
(1)人为的水循环改变了自然循环的途径,其中一部分 水成为不可复原水,减少了自然循环的强度。 (2)回归水的质量状况直接或间接对水循环水质产生影 响,如区域河流与地下水污柒。 (3)人为循环对水量的影响突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大。
欢迎使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量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原理—
欢迎使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
绪论 —水资源的特性—
水资源特性
资源的循环性 储量的有限性 分布的不均匀性 利用的多样性 利、害的两重性
欢迎使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球水储量 循环—
地球水量分布 从表面上看.地球上的水量是非常丰富的。地球71%的面积被 水覆盖,其中97.5%是海水。如果不算两极的冰层、地下冰等,人 们可以得到的淡水只有地球上水的很小一部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特点:1 年轻,发展潜力大
2 基础理论工作薄弱,原创性研究
很少,大多偏向应用性领域
3 着重考虑经济成本
4 水质复杂,挑战性大
报告结束,谢谢大家!
写在最后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 约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地区,它与人口、耕地资源的分布不相 匹配,南方水多、人多、耕地少,北方 水少、人多、耕地多。北方有9个省(自 治区、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于500m3, 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黄河断流
➢水资源污染
水污染的定义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


池性

炭投

臭氧-活性炭水处理工艺系统


臭氧 高锰酸钾 粉末活性炭


污 染 水




















置 源 混凝剂
炭投

高锰酸钾除污染工艺系统
























筑 混凝剂 置







生物处理除污染工艺系统

饮用水特殊处理工艺和工业给水处理工艺
4.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历史原因及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突飞 猛进,使城市的市政工程设施处于滞后状态。另 外,给水工程是系统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施 工较复杂,建设周期较长,故所需的投资相对较 多。

第6章取水工程(地下水)_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讲述

第6章取水工程(地下水)_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讲述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6.3.2 小型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
在基岩地区,水井布置主要取决于强含水裂隙带及强岩溶发育带 的分布位置;
布井地段的地下水水位埋深浅、上游汇水补给面积较大。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类型: 管井:井管从地面打到含水层,抽取地下水。 大口井:由人工开挖或沉井法施工,设置井筒,以截取浅层地下水的构筑 物。 复合井:管井与大口井的组合,上部为大口井,下部为管井。常用于同时 集取上部空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压水。 辐射井:辐射井一般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较薄而不能采用大口井的地下水。 辐射井适应性较强,但施工较困难。 渗渠:在渠壁上开孔,以集取浅层地下水的水平管渠。
2.井管
安装:不需进水够的强度;内壁平整光滑;轴线不弯曲,便于设备安 装和管井清洗
材料:可采用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 钢管可用于任意井深的管井; 铸铁管适用于井深小于250m的管井; 钢筋混凝土管适用于井深小于150m的管井; 井壁管内径应比水泵设备的外径大100mm。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① 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4米,其底板埋藏深度大于8米;一般用于开 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200m以内,但也可达1000米以上; ② 大口井适用于集取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在5m左右,底板埋藏深度小 于15m; ③ 辐射井适用于地下水埋深12m以内,含水层厚度一般大于2m; ④ 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5米,渠底埋藏深度小于6米。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2 管井构造 1.井室 作用:保护井口免受污染、安装水泵等设备,并维护其正常运行。 水泵类型:深井泵、潜水泵和卧式水泵。

地下水取水与水资源保护

地下水取水与水资源保护
一、概述
农业灌溉效率低
工业用水效率低
城市生活用水水平低
二、节约用水的涵义
国内外节约用水的解释
节约用水的定义 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
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 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 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 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性与可持续 发展 。
R

2 M
4M
潜水含水层
Q
2kSw rw
rw 11.185lg
R

2 Th
4H
c.含水层较厚Q4kSwrw
(2) 进壁进水、井底和井壁同时进水
井壁进水按管井出水量的计算公式
井壁井底同时进水时,出水量为井底与井壁进水之 和
2)经验公式
有效厚度(图6—54)
沿垂直地下水流动方向已建成1#和2#井,拟在2#井侧增建3#井, 如图所示,井距均为400m。已知影响半径R=700m,抽水实验 表明Q~S成直线关系,记录如下表:
井 出水量 水位降 单位降深出水 号 (L/S) 落(m) 量(L/S.m)
1# 10.2 3
3.4
单井出水影响另一井 的水位降落值(m)
渗渠的优缺点
渗渠构造(图6—57)
水平集水管、集水井、检查井、泵站
渗渠的出水量计算
1)截取地下水的渗渠
潜水含水层中Q 完整k式L渗H2渠hw 2
R
当L<50m,需构造rw,
1.36k
Q
H2
hw 2
R
lg
rw
QkLH2hw 2
潜水含水层中非完整式渗渠
R
2)同时集取河床和岸边地下水的完整式渗渠

取水工程培训课件ppt 165页

取水工程培训课件ppt 165页

第二节 地表取水工程
①单向变形
②往复变形
③纵向变形
④横向变形
❖ 单向变形是指在长时间内,河床缓慢地不间断地 冲刷或不间断地淤积,不出现冲淤交错。
❖ 往复变形是指河道周期性往复发展的演变现象。
❖ 纵向变形是河床沿纵深方向的变化,表现为河床 纵剖面上的冲淤变化。
❖ 横向变形是河床在与水流垂直的方向上,向两侧 的变化,表现为河岸的冲刷与淤积,使河床平面 位置发生摆动。
一定的取水深度,水位变幅不太大,水质、 地质好,取水量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④型式: ▪ 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3种形式
岸边式:底板呈阶梯布置
❖ 特点:集水井与 泵房底板呈阶梯 布置;可减小泵 房深度,减少投 资,水泵启动需 采用抽真空方式, 启动时间较长。
❖ 适用条件:具有 岩石基础或其他 较好的地质,可 采用开挖施工。
第二节 地表取水工程
❖河床纵向变形由水流纵向输沙不平衡 引起,而纵向输沙不平衡由来沙量随 时间变化和沿程变化、河流比降和河 床宽度沿程变化导致。
❖ 河床横向变形由水流横向输沙不平衡 引起,而横向输沙不平衡主要由环流 造成。
第二节 地表取水工程
3)河段
①顺直型:浅滩深槽冲淤交替,并向下游平移 ②弯曲型:浅滩深槽水深相差大 ③游荡型:演变强度大、变形速度快、河漫滩广
第一节 地表水资源供水特征与水源选择
❖三、水源选择要求
❖ 水源选择应密切结合城市远近期规划和工业总 体布局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
❖ 所选水源应该水质良好且稳定、水量充沛并能 持续开发利用、易于进行卫生防护、靠近主要用水 区域、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取水 构筑物施工条件。
特点:集水井与泵房 布置在同一高程上; 电器设备可置于最 高水位上,操作管 理方便、通风条件 好;建筑面积小, 检修条件差。

第6章 取水工程(地下水)_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6章 取水工程(地下水)_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2 管井构造 1.井室 作用:保护井口免受污染、安装水泵等设备,并维护其正常运行。 水泵类型:深井泵、潜水泵和卧式水泵。 深井泵房:泵体和扬水管安装在管井内,泵座和电动机安装 在井室内,井室就是深井泵房。 深井潜水泵房:水泵和电动机安装在管井内,控制设备安装 在井室内,井室就是阀门井。 卧式泵房:水泵和电动机安装在井室内。 井室形式:地面式:便于维护管理,防水、防潮、通风、采光条件好。 地下式:便于总体规划,噪声小,防冻条件好。
Q R ln r0 R lg r0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2 管井和井群的出水量计算 6.4.2.1 管井出水量理论计算公式 1.稳定流情况下井的水力计算 3)承压含水层非完g A) lg r0 R 2h
第6章
取水工程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6.3.1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6.3.2 小型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 对于大中型集中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关键是确定取水地段的位置与范围; 对于小型分散供水(供水人口1000人以下)而言,则是确定水井的具体井位 。
第6章
取水工程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6.3.1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⒈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①满足需水量要求和节省建井投资,供水水源地(或开采地段)应尽可 能选择在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渗透性强、分布广的地段上。 ②保证水源地长期均衡开采,取水地段应有良好汇水面积、可以最大限 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接近补给水源、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 ⒉水源地的地质环境 ①新建水源地应远离现有的取水或排水点,以减少互相干扰。 ②为了保证取水的水质,水源地应选择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的地段上。 ③应选择在不易引起地面沉陷、塌陷、地裂等有害工程地质作用的地段 ⒊水源地的经济、安全性和扩建前景 靠近用户、浅埋地下水源、河谷水井淹没问题、井壁的稳定性问题等。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PPT全文课件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PPT全文课件


11.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 开先哲 时贤的 成果另 起炉灶 ,而是 要站在 前辈的 肩膀上 一步一 个脚印 地前进 ,并努 力超越 前人。
12.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 的阳光 ,它蕴 涵着一 种神奇 的力量 ,可以 使人世 间所有 的烦恼 都焕然 冰释。
2. 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 土和木 为主要 材料的 中国古 建筑留 存至今 的并不 多,以 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 这种建 筑的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4.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5.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6.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9.人们借助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汉代画 像石可 以对汉 代社会 ,甚至 对先秦 文化也 有所了 解,可 以直观 感受伏 羲女娲 的神话 传说和 荆轲刺 秦王的 历史故 事。
10.作为中国绘画重要画科的山水画 ,东晋 已经产 生,在 南朝和 隋唐得 到较快 发展, 五代和 宋代则 迎来了 其发展 的黄金 期,其 后山水 画又进 一步得 到发展 。
你会直接饮用水塘中的水吗?为什么?
❖ 你知道处理污水有哪些方法? 沉淀法 过滤法 蒸馏法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管理161页PPT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管理161页PPT
பைடு நூலகம்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地下水资 源的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取水工程111页PPT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取水工程111页PPT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取水工程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取水工程
6.1 地表水资源供水特征与水源选择 6.2 地表水取水工程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第6章 取水工程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地下水源的供水优点: ⑴ 取水构筑物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和运行管理; ⑵ 水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构筑物投资和运行费用较省; ⑶ 便于靠近用户建立水源,降低给水系统(特别是输水管和管网)投
②保证水源地长期均衡开采,取水地段应有良好汇水面积、可以最大限 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接近补给水源、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 ⒉水源地的地质环境
①新建水源地应远离现有的取水或排水点,以减少互相干扰。 ②为了保证取水的水质,水源地应选择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的地段上。 ③应选择在不易引起地面沉陷、塌陷、地裂等有害工程地质作用的地段 ⒊水源地的经济、安全性和扩建前景 靠近用户、浅埋地下水源、河谷水井淹没问题、井壁的稳定性问题等。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2 管井和井群的出水量计算 6.4.3 管井施工 6.4.4 大口井 6.4.5 复合井 6.4.6 辐射井 6.4.6 渗渠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1 管井分类 6.4.1.2 管井构造 6.4.1.3 管井的井群系统及其合理布局
第6章 取水工程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6.3.2 小型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
在基岩地区,水井布置主要取决于强含水裂隙带及强岩溶发育带 的分布位置;
布井地段的地下水水位埋深浅、上游汇水补给面积较大。
第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类型: 管井:井管从地面打到含水层,抽取地下水。 大口井:由人工开挖或沉井法施工,设置井筒,以截取浅层地下水的构筑物。 复合井:管井与大口井的组合,上部为大口井,下部为管井。常用于同时集 取上部空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压水。 辐射井:辐射井一般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较薄而不能采用大口井的地下水。 辐射井适应性较强,但施工较困难。 渗渠:在渠壁上开孔,以集取浅层地下水的水平管渠。
对于大中型集中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关键是确定取水地段的位置与范围; 对于小型分散供水(供水人口1000人以下)而言,则是确定水井的具体井位 。
第6章 取水工程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6.3.1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⒈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①满足需水量要求和节省建井投资,供水水源地(或开采地段)应尽可 能选择在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渗透性强、分布广的地段上。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① 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4米,其底板埋藏深度大于8米;一般用于开 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200m以内,但也可达1000米以上; ② 大口井适用于集取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在5m左右,底板埋藏深度小 于15m; ③ 辐射井适用于地下水埋深12m以内,含水层厚度一般大于2m; ④ 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5米,渠底埋藏深度小于6米。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1 管井分类
按其过滤器是否 贯穿整个含水层, 分为完整井与非 完整井。
完整井
非完整井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2 管井构造
1.井室;2.井管;3.过滤器;4.沉淀管 5.粘土封闭(井管与井壁);6.规格填砾 7.深井泵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绪论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水资源量评价 供水资源水质评价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取水工程 节水理论与技术 水资源保护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井室外观 井室内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2 管井构造
2.井管
井管也称井壁管,井管的构造与施工方法、地层岩石稳定程
度有关,通常有如下两种情况:
井管1
井管2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2 管井构造 2.井管
安装:不需进水的地层
作用:加固井壁、隔离水质较差的含水层
要求:井管应有足够的强度;内壁平整光滑;轴线不弯曲,便于设备安 装和管井清洗
材料:可采用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 钢管可用于任意井深的管井; 铸铁管适用于井深小于250m的管井; 钢筋混凝土管适用于井深小于150m的管井; 井壁管内径应比水泵设备的外径大100mm。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2 管井构造 1.井室 作用:保护井口免受污染、安装水泵等设备,并维护其正常运行。 水泵类型:深井泵、潜水泵和卧式水泵。
深井泵房:泵体和扬水管安装在管井内,泵座和电动机安装 在井室内,井室就是深井泵房。
深井潜水泵房:水泵和电动机安装在管井内,控制设备安装 在井室内,井室就是阀门井。
资,节省输水费用,提高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⑷ 便于分期修建; ⑸ 便于建立卫生防护区。
※ 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 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地下水开采后,不引起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
第6章 取水工程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6.3.1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6.3.2 小型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
卧式泵房:水泵和电动机安装在井室内。 井室形式:地面式:便于维护管理,防水、防潮、通风、采光条件好。
地下式:便于总体规划,噪声小,防冻条件好。
第6章 取水工程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6.4.1 管井 6.4.1.2 管井构造 1.井室
管井井口应加设套管,并填入 优质粘土或水泥等不透水材料封闭。 其封闭厚度视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一般应自地面算起向下不小于5米 ,并应高出井室地面0.3~0.5m,以 防止井室积水流入井内。当井上直接 有建筑物时,应自基础底起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