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第11讲:数学与绘画、音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数学与绘画艺术
现在来谈谈数学对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影 响,这种影响遍及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众 多方面,限于时间,这里只简单介绍绘画与音 乐,鉴于时间关系,建筑和文学就不作介绍了。 先看下面两幅画:
3
第一幅是 中世纪的油 画,明显没 有远近空间 的感觉,显 得笔法幼稚, 象幼儿园孩 子们的作品。
一些具有动态黄金律的技巧自然也可以用于艺术,
30
31
这种螺线的一个简单画法。只要画出每
个正方形里的四分之一圆弧即成。另外一种办
法就是上面谈到的一串矩形的形成过程中,每
次“甩”出长边时同时画出“甩”的轨迹,这 些轨迹衔接起来正是一条近似的黄金螺线。黄 金螺线被认为是自然界里最美的螺旋形状。
32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巴特农神庙
我们不妨再欣赏两幅:达芬奇的《最后的
晚餐》。表现出鲜明的立体感和用平面传递空
间的概念。在达芬奇的草稿中可以看到画布上
放射的虚线及没影点(正好在耶稣头部中央)。
18
《最后的晚餐》(草稿)
19
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与十二个门徒共进 晚餐,达· 芬奇的构图使他们全都面向观众、一字排开 坐在正中间的耶稣头部正好受到中间亮光的衬托,精 心构思的光线效果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耶稣的十二 个门徒每三人一组对称地分布在耶稣的两侧。基督本 人被画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描绘目的在于表达 基督的情感和思考,并且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画 面把人物的情感、形态和心理准确的融为一体,不仅 表现了每个门徒的神态差异,而且十分集中地表现了 耶稣身上的美和善与叛徒身上丑和恶的冲突、对比。
渊源很久,早在古希腊时代,数学本身就被
视为一门艺术.毕达哥拉斯学派从研究数学
与声学的实践中概括出“美是和谐的比 例”.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研究音乐乐理
的谐音时,发现弦在振动时所发出的音调的强
度与弦长成反比,而产生各种谐音的弦的长度
都成整数比.
46
如两根绷得同样紧的弦,当它们的长度比 为3∶2时,短弦发出的音比长弦发出的音要高 五度;当它们的长度比为2∶1时,就会产生相 差八度的谐音;而如果三根绷紧的弦的长度之 比为3∶4∶6时,就能得到和声的谐音;特别 是当他们发现1,2,3,4成比例的弦长所发出 的音调最和谐时,就把1、2、3、4之和“10” 认为是一个神圣而完美的数目——完美数.
33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巴特农神庙
34
35 图中这三个矩形的长宽比都是黄金分割比,故称为黄金矩形
由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分形几何学产生的
“分形曲线”,也是数学在艺术领域应用的一直奇葩。
分形曲线即自相似曲线,其最简单的模型是所谓
雪花曲线,可以从一个正三角形各边无限三等分折曲 分形几何是描述不规则现象的数学工具,而在计算机 上产生出来的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正在 给人们带来高度的现代艺术享受。
11
贺 佳 斯 : 错 误 的 透 视
12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就文艺复兴时期数学与艺术的结合而言,达· 芬 奇(1452—1519)的绘画最具有代表性,达· 芬奇通 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解剖学、透视学、几何学、物理
学和化学,为从事绘画做好充分的准备。他对数学在
绘画中的应用,尤其是有关透视法和比例的研究有独 到的见解,他对人体结构比例的研究更为艺术创造提 供了一种数学定量化的规范。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 《艺术专论》的思想:“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
发,这个原则没有数学的帮助就不可能进行研 究.只有数学能帮助我发展我的思想,照亮我甚至 没有发觉原来是黑暗的地方”
50
数学家欧拉、笛卡儿都有关于音乐理论的著作, 1650年笛卡儿出版了《音乐概要》一书,1731年欧拉写 了一本以声乐为主题的著作《建立在确切的谐振原理基 础上的音乐理论的新颖研究》。在这两本书中,音乐与 数学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 对乐音的研究,19世纪法国数学家傅立叶的著作中 达到了顶峰。他证明了所有的乐音,不管是器乐还是声 乐,都能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它们是一些简单的正弦 函数的和。每种声音有三种品质:音调、音量和音色。 傅立叶还发现音调与音乐曲线的频率有关,音量与曲线 的振幅有关,而音色则与周期函数的形状有关。
起来了。
49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每一个音节都有规定的拍数,
而且不同的节拍往往还表现了作品不同的风格.难
怪莱布尼茨说:“音乐,是人类精神通过无意识计 算而获得的愉悦享受”和“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 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说,是直觉的”.法国音乐 理论家、作曲家拉莫则认为:“音乐是一种必须掌
握一定规律的科学,这些规律必须从明确的原则出
遵义师范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文化》公共选修课选修 第 11 讲
数学与绘画、音乐
1
献给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中国首部 数学文化电视片《绚丽的数学之花》的解说词: 数学—人类心灵的美丽乐章. 自古至今,数学也始终默默地伴随着艺术,为它提 供丰富的灵感之源和坚实的创造支柱. 神奇的数字—0.618,早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巴特农 神殿和雕刻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今天无论绘画、雕塑、 摄影,还是建筑、设计、舞蹈领域,艺术家们都在自觉 地应用着这一神奇的数字,创造更多的传世佳作. 尽管至今人们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众说纷纭,可 是达· 芬奇运用严谨的数学分析方法创造艺术珍品的故 事早已家喻户晓.
4
第二幅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油画,同样有船、人, 但远近分明,立体感很强。 5
为什么会有这样鲜明的对比和本质的变化 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很简单,数学, 这中间数学进入了绘画艺术。我们知道,中世 纪宗教绘画具有象征性和超现实性,而到文艺 复兴时期,描绘现实世界成为画家的重要目标。 如何在平面画布上真实地表现三维世界的事物, 是这个时代艺术家们的基本课题。
51
20世纪40年代初,美籍乌克兰作曲家希林格(1895-1948)在音乐理论上提出了一套新的创作原则。他认为, 一切艺术均可分解为其物理存在的形式,而形式是可以 用数量来测量的。按照这一观点,音乐形式与数学有关, 在得出其中的数学规律后,创作就可以通过纯数学方法 来完成,也就是说,可以用各种数学符号、方程或图式、 表格来进行创作,将音高、时值、力度、速度、音色等 方面都纳人数学计算的体系中。希林格认为,作曲可以 从音乐的任何要素出发,先肯定某个要素(主要成分)的 设计,然后再将其他要素(次要成分)结合进去成为主题。 这种音乐体系称之为数学作曲体系。
22
再看另外一幅,拉斐尔的《雅典学派》, 是拉斐尔根据自己的想象艺术再现了古希腊 时期数学与学术的繁荣,可以看出这幅画也 是透视原理与透视美的典范之作。由这些画
可以看出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中间绘画艺术
的变革,可以说是自觉地应用数学的过程。
23
《雅 典 学 派》
24
除了透视,还有对称、黄金分割、分形曲线 等等数学概念,也都是绘画与建筑等艺术中美 的源泉。尤其是对称,作为美的艺术标准,可 以说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中国古代敦煌壁画、 北京天坛祈年殿,都是完美的对称的杰作。我 们可以看出,这种透视画出的作品与优美的风 景照片是多么相似。
6
粗略地讲,远小近大会给人以立体感,
但远小到什么程度,近大又是什么标准?这
里有严格的数学道理。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
家和画家做了很好的合作,或者说这个时代
的画家和数学家常常一身而兼二任,他们探
讨了这方面的道理,创立了一门学问—透视 学,同时将透视学应用于绘画而创作出了一 幅又一幅伟大的名画。
7
文艺复兴时期,投射原理产生了射影几 何概念,并应用于表现三维的绘画世界 (下 页,德国数学家、画家迪勒正在通过格子板 用透视方法为模特画像) . 今天,创新的数学思想打开了艺术家们 多维空间的丰富想像力,计算机艺术更深深 地冲击着人类的习惯视觉和传统思维.21世纪 的艺术大师将是充分掌握计算机艺术的大师.
36
而得。通过计算机迭代可以得到更为复杂的分形图形。
三角形分形——第一次
37
三角形分形——第三次
38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39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40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41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42
奥运场馆——鸟巢设计网络
43
(二)数学与音乐
音乐与数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从表面看 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有人认为它们分处于人类精神 的两个极端.按斯诺“两种文化”的观点,它们分
他就说过:“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 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就是对表达 未知的东西的企求……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 成。也可以出由数学的公式组成……绝大多数人从事
于数学是基于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在这-过程
个确实也使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需要:理性生活的需
要。”
45
从历史上看数学与音乐——数学与音乐的联系
25
26
27
北京:天坛祈年殿
28
29
据说,按这个比例进行绘画是最优美的。华
罗庚教授的“优选法”也是按照这个数来进行的。 比如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螺线——黄金分割螺 线。这在达· 芬奇等人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0.618”这个黄金分割点被广泛用于绘画与 音乐。以下两幅图片即为黄金分割的比例图:
8
透视学被应用到绘画中
9
10
在透视学的基础上后又产生了射影几何,射影几 何在19世纪是最活跃的数学分支,对现代数学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射影几何是研究图形的射影性质,即它们经过射 影变换后,依然保持不变的图形性质的几何学分支学 科,一度也叫做投影几何学。 1754年,当透视方法趋于成熟之时,一位英国画 家柯尔比写了一本叫《泰勒博士透视方法入门》的透 视学著作,此书的卷首扉页插图(错误的透视),就告 诉人们如果不用透视学画出来的画会有多么荒唐。
14
达芬奇的人体比
例图,达芬奇不但是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 师,这两种行业都需 要精通透视理论。从
透视理论是数学(几
何学)的一个分支来
看,可以知道达芬奇
是精通数学的。
15
达· 芬奇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透视学作品。在《蒙娜 丽莎》这幅画上,达· 芬奇成功地运用了数学的透视方
法,在蒙娜丽莎的背后画了岩石和流水如梦幻般的景
致。达· 芬奇还成功地运用了黄金分割法,使整幅画看 上去更符合人的审美视觉。我们还看到在画中蒙娜丽 莎的右手轻轻地搭在左手上,姿势十分优雅,流露出 她平和沉稳的心境,这个手臂和手的姿势使身体形成
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引导观众的目光,随着她的
姿态而转动,显示出画面的动态感。
16
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
17
属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人类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
全部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成果就分布在这两者之 间.因此,很少有人同时通晓数学与音乐,甚至提 到数学与音乐的联系时,还会有人认为是笑话.
44
人的精神生活还有理性的与感性的两个方面。对 后一领域,不妨谈到音乐。曾有人说,数学是理性的
音乐,音乐是感性的数学。爱因斯坦一生热爱音乐,
48
从毕达哥拉斯时代开始,音乐研究在本质上就
被认为是数学性的,与数学连成一体了.这种联系
构成了中世纪教育的内容.中世纪的教学课程包括
算术、几何、球面几何学(天文学)、音乐,这就 是著名的四艺.相应地,这四门课程分别被认为是 纯粹的数学、静止的数学、运动的数学以及对数学 的应用,因而这些课程通过数字而进一步相互联系
个不是数学家”
13
毫无疑问,达· 芬奇是15至16世纪的一位艺术大师 和科学巨匠。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曾这样赞 美他:“上天有时候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 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寰,显示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 人间之力,达· 芬奇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伟美无与伦 比,他才智之高超使一切难题无不迎刃而解。”达· 芬 奇坚持认为,绘画的目的是再现自然界,而绘画的价值 就在于精确地再现。因此,绘画是一门科学,和其它科 学一样,其基础是数学。他指出:“任何人类的探究活 动也不能成为科学,除非这种活动通过数学表达方式和 经过数学证明为自己开辟道路”。
20
《最 后 的 晚 餐》
21
达· 芬奇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透视学作品。这位 真正富有科学思想和绝伦技术的天才,对每幅作品 他都进行过大量的精密研究。他最优秀的杰作都是 透视学的最好典范。“最后的晚餐”描绘出了真情 实感,一眼看去,与真实生活一样。观众似乎觉得 达· 芬奇就在画中的房子里。墙、楼板和天花板上 后退的光线不仅清晰地衬托出了景深,而且经仔细 选择的光线集中在基督头上,从而使人们将注意力 集中于基督。
47
那个时代,琴弦之间长度的比例关系就是依 靠数学方法来确定的,而琴弦的长度直接影响 声音的和谐.在此基础上,他们发展了关于音程 的数学基础的学说,提出了关于音乐的基本原 则是数量原则,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各种不同 的音调按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毕达哥拉斯 学派从音乐比例出发,建立了他们的乐律理论。
(一)数学与绘画艺术
现在来谈谈数学对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影 响,这种影响遍及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众 多方面,限于时间,这里只简单介绍绘画与音 乐,鉴于时间关系,建筑和文学就不作介绍了。 先看下面两幅画:
3
第一幅是 中世纪的油 画,明显没 有远近空间 的感觉,显 得笔法幼稚, 象幼儿园孩 子们的作品。
一些具有动态黄金律的技巧自然也可以用于艺术,
30
31
这种螺线的一个简单画法。只要画出每
个正方形里的四分之一圆弧即成。另外一种办
法就是上面谈到的一串矩形的形成过程中,每
次“甩”出长边时同时画出“甩”的轨迹,这 些轨迹衔接起来正是一条近似的黄金螺线。黄 金螺线被认为是自然界里最美的螺旋形状。
32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巴特农神庙
我们不妨再欣赏两幅:达芬奇的《最后的
晚餐》。表现出鲜明的立体感和用平面传递空
间的概念。在达芬奇的草稿中可以看到画布上
放射的虚线及没影点(正好在耶稣头部中央)。
18
《最后的晚餐》(草稿)
19
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与十二个门徒共进 晚餐,达· 芬奇的构图使他们全都面向观众、一字排开 坐在正中间的耶稣头部正好受到中间亮光的衬托,精 心构思的光线效果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耶稣的十二 个门徒每三人一组对称地分布在耶稣的两侧。基督本 人被画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描绘目的在于表达 基督的情感和思考,并且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画 面把人物的情感、形态和心理准确的融为一体,不仅 表现了每个门徒的神态差异,而且十分集中地表现了 耶稣身上的美和善与叛徒身上丑和恶的冲突、对比。
渊源很久,早在古希腊时代,数学本身就被
视为一门艺术.毕达哥拉斯学派从研究数学
与声学的实践中概括出“美是和谐的比 例”.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研究音乐乐理
的谐音时,发现弦在振动时所发出的音调的强
度与弦长成反比,而产生各种谐音的弦的长度
都成整数比.
46
如两根绷得同样紧的弦,当它们的长度比 为3∶2时,短弦发出的音比长弦发出的音要高 五度;当它们的长度比为2∶1时,就会产生相 差八度的谐音;而如果三根绷紧的弦的长度之 比为3∶4∶6时,就能得到和声的谐音;特别 是当他们发现1,2,3,4成比例的弦长所发出 的音调最和谐时,就把1、2、3、4之和“10” 认为是一个神圣而完美的数目——完美数.
33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巴特农神庙
34
35 图中这三个矩形的长宽比都是黄金分割比,故称为黄金矩形
由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分形几何学产生的
“分形曲线”,也是数学在艺术领域应用的一直奇葩。
分形曲线即自相似曲线,其最简单的模型是所谓
雪花曲线,可以从一个正三角形各边无限三等分折曲 分形几何是描述不规则现象的数学工具,而在计算机 上产生出来的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正在 给人们带来高度的现代艺术享受。
11
贺 佳 斯 : 错 误 的 透 视
12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就文艺复兴时期数学与艺术的结合而言,达· 芬 奇(1452—1519)的绘画最具有代表性,达· 芬奇通 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解剖学、透视学、几何学、物理
学和化学,为从事绘画做好充分的准备。他对数学在
绘画中的应用,尤其是有关透视法和比例的研究有独 到的见解,他对人体结构比例的研究更为艺术创造提 供了一种数学定量化的规范。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 《艺术专论》的思想:“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
发,这个原则没有数学的帮助就不可能进行研 究.只有数学能帮助我发展我的思想,照亮我甚至 没有发觉原来是黑暗的地方”
50
数学家欧拉、笛卡儿都有关于音乐理论的著作, 1650年笛卡儿出版了《音乐概要》一书,1731年欧拉写 了一本以声乐为主题的著作《建立在确切的谐振原理基 础上的音乐理论的新颖研究》。在这两本书中,音乐与 数学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 对乐音的研究,19世纪法国数学家傅立叶的著作中 达到了顶峰。他证明了所有的乐音,不管是器乐还是声 乐,都能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它们是一些简单的正弦 函数的和。每种声音有三种品质:音调、音量和音色。 傅立叶还发现音调与音乐曲线的频率有关,音量与曲线 的振幅有关,而音色则与周期函数的形状有关。
起来了。
49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每一个音节都有规定的拍数,
而且不同的节拍往往还表现了作品不同的风格.难
怪莱布尼茨说:“音乐,是人类精神通过无意识计 算而获得的愉悦享受”和“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 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说,是直觉的”.法国音乐 理论家、作曲家拉莫则认为:“音乐是一种必须掌
握一定规律的科学,这些规律必须从明确的原则出
遵义师范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文化》公共选修课选修 第 11 讲
数学与绘画、音乐
1
献给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中国首部 数学文化电视片《绚丽的数学之花》的解说词: 数学—人类心灵的美丽乐章. 自古至今,数学也始终默默地伴随着艺术,为它提 供丰富的灵感之源和坚实的创造支柱. 神奇的数字—0.618,早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巴特农 神殿和雕刻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今天无论绘画、雕塑、 摄影,还是建筑、设计、舞蹈领域,艺术家们都在自觉 地应用着这一神奇的数字,创造更多的传世佳作. 尽管至今人们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众说纷纭,可 是达· 芬奇运用严谨的数学分析方法创造艺术珍品的故 事早已家喻户晓.
4
第二幅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油画,同样有船、人, 但远近分明,立体感很强。 5
为什么会有这样鲜明的对比和本质的变化 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很简单,数学, 这中间数学进入了绘画艺术。我们知道,中世 纪宗教绘画具有象征性和超现实性,而到文艺 复兴时期,描绘现实世界成为画家的重要目标。 如何在平面画布上真实地表现三维世界的事物, 是这个时代艺术家们的基本课题。
51
20世纪40年代初,美籍乌克兰作曲家希林格(1895-1948)在音乐理论上提出了一套新的创作原则。他认为, 一切艺术均可分解为其物理存在的形式,而形式是可以 用数量来测量的。按照这一观点,音乐形式与数学有关, 在得出其中的数学规律后,创作就可以通过纯数学方法 来完成,也就是说,可以用各种数学符号、方程或图式、 表格来进行创作,将音高、时值、力度、速度、音色等 方面都纳人数学计算的体系中。希林格认为,作曲可以 从音乐的任何要素出发,先肯定某个要素(主要成分)的 设计,然后再将其他要素(次要成分)结合进去成为主题。 这种音乐体系称之为数学作曲体系。
22
再看另外一幅,拉斐尔的《雅典学派》, 是拉斐尔根据自己的想象艺术再现了古希腊 时期数学与学术的繁荣,可以看出这幅画也 是透视原理与透视美的典范之作。由这些画
可以看出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中间绘画艺术
的变革,可以说是自觉地应用数学的过程。
23
《雅 典 学 派》
24
除了透视,还有对称、黄金分割、分形曲线 等等数学概念,也都是绘画与建筑等艺术中美 的源泉。尤其是对称,作为美的艺术标准,可 以说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中国古代敦煌壁画、 北京天坛祈年殿,都是完美的对称的杰作。我 们可以看出,这种透视画出的作品与优美的风 景照片是多么相似。
6
粗略地讲,远小近大会给人以立体感,
但远小到什么程度,近大又是什么标准?这
里有严格的数学道理。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
家和画家做了很好的合作,或者说这个时代
的画家和数学家常常一身而兼二任,他们探
讨了这方面的道理,创立了一门学问—透视 学,同时将透视学应用于绘画而创作出了一 幅又一幅伟大的名画。
7
文艺复兴时期,投射原理产生了射影几 何概念,并应用于表现三维的绘画世界 (下 页,德国数学家、画家迪勒正在通过格子板 用透视方法为模特画像) . 今天,创新的数学思想打开了艺术家们 多维空间的丰富想像力,计算机艺术更深深 地冲击着人类的习惯视觉和传统思维.21世纪 的艺术大师将是充分掌握计算机艺术的大师.
36
而得。通过计算机迭代可以得到更为复杂的分形图形。
三角形分形——第一次
37
三角形分形——第三次
38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39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40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41
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分形图案
42
奥运场馆——鸟巢设计网络
43
(二)数学与音乐
音乐与数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从表面看 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有人认为它们分处于人类精神 的两个极端.按斯诺“两种文化”的观点,它们分
他就说过:“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 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就是对表达 未知的东西的企求……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 成。也可以出由数学的公式组成……绝大多数人从事
于数学是基于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在这-过程
个确实也使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需要:理性生活的需
要。”
45
从历史上看数学与音乐——数学与音乐的联系
25
26
27
北京:天坛祈年殿
28
29
据说,按这个比例进行绘画是最优美的。华
罗庚教授的“优选法”也是按照这个数来进行的。 比如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螺线——黄金分割螺 线。这在达· 芬奇等人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0.618”这个黄金分割点被广泛用于绘画与 音乐。以下两幅图片即为黄金分割的比例图:
8
透视学被应用到绘画中
9
10
在透视学的基础上后又产生了射影几何,射影几 何在19世纪是最活跃的数学分支,对现代数学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射影几何是研究图形的射影性质,即它们经过射 影变换后,依然保持不变的图形性质的几何学分支学 科,一度也叫做投影几何学。 1754年,当透视方法趋于成熟之时,一位英国画 家柯尔比写了一本叫《泰勒博士透视方法入门》的透 视学著作,此书的卷首扉页插图(错误的透视),就告 诉人们如果不用透视学画出来的画会有多么荒唐。
14
达芬奇的人体比
例图,达芬奇不但是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 师,这两种行业都需 要精通透视理论。从
透视理论是数学(几
何学)的一个分支来
看,可以知道达芬奇
是精通数学的。
15
达· 芬奇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透视学作品。在《蒙娜 丽莎》这幅画上,达· 芬奇成功地运用了数学的透视方
法,在蒙娜丽莎的背后画了岩石和流水如梦幻般的景
致。达· 芬奇还成功地运用了黄金分割法,使整幅画看 上去更符合人的审美视觉。我们还看到在画中蒙娜丽 莎的右手轻轻地搭在左手上,姿势十分优雅,流露出 她平和沉稳的心境,这个手臂和手的姿势使身体形成
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引导观众的目光,随着她的
姿态而转动,显示出画面的动态感。
16
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
17
属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人类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
全部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成果就分布在这两者之 间.因此,很少有人同时通晓数学与音乐,甚至提 到数学与音乐的联系时,还会有人认为是笑话.
44
人的精神生活还有理性的与感性的两个方面。对 后一领域,不妨谈到音乐。曾有人说,数学是理性的
音乐,音乐是感性的数学。爱因斯坦一生热爱音乐,
48
从毕达哥拉斯时代开始,音乐研究在本质上就
被认为是数学性的,与数学连成一体了.这种联系
构成了中世纪教育的内容.中世纪的教学课程包括
算术、几何、球面几何学(天文学)、音乐,这就 是著名的四艺.相应地,这四门课程分别被认为是 纯粹的数学、静止的数学、运动的数学以及对数学 的应用,因而这些课程通过数字而进一步相互联系
个不是数学家”
13
毫无疑问,达· 芬奇是15至16世纪的一位艺术大师 和科学巨匠。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曾这样赞 美他:“上天有时候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 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寰,显示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 人间之力,达· 芬奇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伟美无与伦 比,他才智之高超使一切难题无不迎刃而解。”达· 芬 奇坚持认为,绘画的目的是再现自然界,而绘画的价值 就在于精确地再现。因此,绘画是一门科学,和其它科 学一样,其基础是数学。他指出:“任何人类的探究活 动也不能成为科学,除非这种活动通过数学表达方式和 经过数学证明为自己开辟道路”。
20
《最 后 的 晚 餐》
21
达· 芬奇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透视学作品。这位 真正富有科学思想和绝伦技术的天才,对每幅作品 他都进行过大量的精密研究。他最优秀的杰作都是 透视学的最好典范。“最后的晚餐”描绘出了真情 实感,一眼看去,与真实生活一样。观众似乎觉得 达· 芬奇就在画中的房子里。墙、楼板和天花板上 后退的光线不仅清晰地衬托出了景深,而且经仔细 选择的光线集中在基督头上,从而使人们将注意力 集中于基督。
47
那个时代,琴弦之间长度的比例关系就是依 靠数学方法来确定的,而琴弦的长度直接影响 声音的和谐.在此基础上,他们发展了关于音程 的数学基础的学说,提出了关于音乐的基本原 则是数量原则,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各种不同 的音调按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毕达哥拉斯 学派从音乐比例出发,建立了他们的乐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