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

合集下载

钱钟书与林语堂散文的幽默品格及其文本差异

钱钟书与林语堂散文的幽默品格及其文本差异
tp f h n ig a d a g i g Ho v r n f v r dt e“ e l g ”wh c a s e t n , d h h r e es i t f y eo t i k n n u n : we e a o e t r Li oh f ei s n ih me n n i s me t a ei e t dt p r n n i h i o
ta i o a x e e c , a e e r h dt ea sh t o n t t n o d r s a sa d a o s d an w e t ei y tm . r dt n l p r n e h v n i e e t e i c n o a i f i e i c h c o mo e na s y u e e a sh t s se n r c
深得西方随笔的理趣 ,充满 了学者式 的思辨 与博弈 ;后者重 “ ” 情 ,即情 调 ,情趣 ,是对中国古典散文精 神的继
承 ,追求士大夫 的闲适 与雅趣 ,这与晚明 “ 性灵文学 ”的渊源一脉相承。他们横移与纵向继承所形成 的不 同幽默 风格及其文本差异 ,丰富了现代散文的 内涵 ,对 散文审美体 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l rtr o td i e lt n y a t.T e df rn tls o matrta er ig wetrs uc rih r n i au e roe n t ae Mig d n s e t h y h i ee ts e ,n t tla n s e o r eo n ei g y e h n i t
c si l rs,ut i dta h li l w i ioi , i a esmes a f r i t n l co l f l s a poe js l e t ukn f l h tr s wh hh s h a ri o i nwi Xigi sh o o a c k h g eo n s e c t t n og h g u

论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

论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

大 众 文 艺大128摘要: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散文大家,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曾引起强烈的反响。

但随着左翼文人对他的批判,“幽默文学”很快销声匿迹了。

林语堂本人也去了海外。

本文即在30年代的社会环境中,梳理“幽默文学”的提出到发扬及讨论林语堂提倡“幽默”的原因,并看待当时文坛对他的争论。

关键词:林语堂;幽默文学30年代,林语堂先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小品文。

一时间文坛兴起“幽默文学”热。

林语堂也随之被冠以“幽默大师”的称号。

但很快他便遭到了左翼文人对他的严厉批评,这使得他逐渐从大红大紫到步履维艰。

本文即意在梳理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并重新看待当时文坛对他的争论。

一 “幽默文学”的提倡到发扬我们今天所说的“幽默”一词是林语堂从英文humor翻译过来的。

现代汉语大词典权威解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中国古书中最早出现“幽默”二字在屈原的《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这里的“幽默”二字是寂静的意思。

把这个词借过来并发扬光大,是林语堂的功劳。

1924年5月,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发表我国最早提倡幽默的文章《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

他建议,在高谈学理的书中或是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的话,以免生活太干燥无聊。

同年6月份,他又在此刊发表《幽默杂话》一文。

在此文章中,他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幽默,对幽默作了较为准确的说明。

他认为在文学中,最堪欣赏的幽默,能够引起人家嘴旁轻轻的一弯儿的微笑。

尽管在1924年,林语堂在文章中已经有了这样的提法,但是林语堂的这一提倡并未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

1924年后,林语堂一直是《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到了1930年,由于各种原因,曾经名噪一时的《语丝》终刊,林语堂一时失去了文学上的阵地。

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并主编《论语》半月刊,再次提倡幽默,并最终竖起幽默文学的大旗。

如林语堂有名的散文《论幽默》,写于1934年1月1日,即发表在《论语》三卷三十二期。

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

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

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作者:叶颖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285-02摘要: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

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的幽默观点。

本文意在通过对《说笑》一文的分析,区别钱钟书与林语堂笔下幽默的异同。

关键词:钱钟书林语堂幽默异同钱钟书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识广博、文笔精炼的文学奇才。

他的幽默是一种表现深刻思想并运用各种知识展开讽刺的深沉的、含蓄的、带刺的幽默,他的幽默有时会今人捧腹大笑,但更多又带有发人深思的韵味,其幽默中还“……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胜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1]让人回肠荡气,是一种豪不留情的,不虚伪的,带讽刺意味的幽默。

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同时也细细品味钱钟书笔下幽默风格在《说笑》一文中的具体体现。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文学”观点。

我们先来看看《说笑》全文是怎样用尖酸的,不留情面的文字来反驳、讽刺那些所谓的提倡“幽默文学”的文人的,但通过通篇阅读,读者不难发现钱钟书驳斥的实质矛头是对准林语堂的。

《说笑》其文的开篇,钱钟书很不客气的把林语堂之类文人的职业称做是“卖笑”,可见钱钟书笔下文字的辛辣,何以称“卖”,这听起来似乎是极不礼貌的言语,比之鲁迅先生的文字更加刻薄、毒舌。

接着钱钟书又以“驴呜似哭,马嘶如笑”作比,讽刺林语堂的幽默“只等于马呜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2]体现了他对林语堂幽默的不屑态度。

说笑钱钟书答案

说笑钱钟书答案

说笑钱钟书答案【篇一: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lass=txt>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285-02摘要: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

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的幽默观点。

本文意在通过对《说笑》一文的分析,区别钱钟书与林语堂笔下幽默的异同。

关键词:钱钟书林语堂幽默异同钱钟书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识广博、文笔精炼的文学奇才。

他的幽默是一种表现深刻思想并运用各种知识展开讽刺的深沉的、含蓄的、带刺的幽默,他的幽默有时会今人捧腹大笑,但更多又带有发人深思的韵味,其幽默中还“??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胜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1]让人回肠荡气,是一种豪不留情的,不虚伪的,带讽刺意味的幽默。

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同时也细细品味钱钟书笔下幽默风格在《说笑》一文中的具体体现。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文学”观点。

【篇二:北京大学2015年秋现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仅供参考答案】txt>1.下面哪篇作品不是选自《故事新编》?(教学视频第二讲)a. a. 《出关》b. b. 《过客》c. c. 《补天》d. d. 《奔月》2.下面哪个人物不是茅盾《蚀》三部曲中的人物?(教学视频第4讲) a. a. 孙舞阳b. b. 章秋柳c. c. 吴荪甫d. d. 静女士3.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中提到,他从15岁之后就同一条河水无从分开了,请问这条河流是?(视频第七讲第一课时)a. a. 澧水b. b. 漓江c. c. 辰水d. d. 沱江4.鲁迅写过一篇名为()的杂文,通过讲述路遇小女孩天真的募捐,不忍告诉这个孩子募捐救灾无用的真相,于是也捐了钱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渴望说真话,又不能不骗人的内心矛盾。

说笑(节选)

说笑(节选)

说笑(节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大力提倡幽默,他们身体力行,创办一些专门发表幽默文章的刊物,一时间一些专写幽默的小品文盛行。

钱钟书没有像鲁迅那样正面地来批判幽默文学,而是用他自己特有的文风讲“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这句话更刻毒,杀伤力更强。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

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是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

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

笑是最流动、最迅速的表情,从眼睛里泛到口角边。

东方朔《神异经》载东王公投壶不中,“天为之笑”,张华注说天笑即是闪电,真是绝顶聪明的想象。

据荷兰夫人的《追忆录》,薛德尼?斯密史也曾说:“电光是天的诙谐。

”笑的确可以说是人面上的电光,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间闪烁着牙齿的光芒。

我们不能扣留住闪电来代替高悬普照的太阳和月亮,所以我们也不能把笑变为一个固定的、集体的表情。

经提倡而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

这种机械化的笑容,只像骷髅的露齿,算不得活人灵动的姿态。

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

所以,重复单调的言行,无不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有意模仿大人。

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

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

一经提倡,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居的弄成刻板的。

这种幽默本身就是幽默的资料。

这种笑本身就可笑。

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

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

所以,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脸。

【精选】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

【精选】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30年代,林语堂创作的幽默小品文,现在看来,还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他提出了一个完善的幽默学说。

其幽默艺术表现唯取材广泛,任意而谈,亲切自然的娓语笔调,亦庄亦谐,语言平实中有奇趣。

与同时代的相似作家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其幽默具有独特性,显得弥足珍贵。

林语堂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关键词林语堂幽默小品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上,林语堂独具风格的幽默小品文,显得非常耀眼,其创作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他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兴之所至,情之所至,在文学的领域,一生不懈地践行幽默之旨。

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已是国内享有盛誉的“幽默大师”,可谓开一代文风。

由于历史的原因,林语堂这一名字在学界被“屏蔽”,几乎销声匿迹,最多也就是在鲁迅的杂文中一反面形象出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林语堂的文学价值逐渐为人所发现与重视。

二十多年来,林语堂的著作大量被出版,研究的文章也逐渐多了起来。

可以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觉得林语堂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益加重要。

本文着重论述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的理论、内容、特色及与同时代相近作家之间的异同。

一、林语堂的幽默观。

“幽默“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是林语堂首先开始提倡的。

1924年5月23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

文中,他明确提出“在高谈学理的书中或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儿的花,以免生活太干燥无聊。

”从中已能嗅出些许端倪。

到了30年代,林语堂主编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幽默杂志,其中《论语》影响最大。

在此期间,林语堂写了大量的具有幽默风格的小品文,并发表了《论幽默》、《方巾气之研究》等谈幽默见解的文字。

“幽默”是英文中“homour”的音译,其义深奥令人难以捉摸,每个人对其理解都会有些差异,那么林语堂心目中“幽默”的内涵是什么呢?首先,他认为“幽默”与讽刺、滑稽是有差别的。

这几种风格,都会有笑的成分,不过“幽默”既不像滑稽那样使人傻笑,也不像冷嘲那样使人在笑后而觉着辛辣。

梁实秋散文中幽默艺术的研究

梁实秋散文中幽默艺术的研究

梁实秋散文中幽默艺术的研究他的幽默虽然与周作人、林语堂、钱钟书属于同一类型,但是不同于周作人的苦涩味,林语堂的牛油气,钱钟书的辛辣味,而以雅致美见长。

正如司马长风所评:在现代散文作家中,论幽默的才能,首推梁实秋,其次是钱钟书。

梁实秋的幽默不伤大雅,处处有谨厚之气。

幽默作为喜剧形式之一,是以理性精神为根底的。

林语堂在《论幽默》中认为:“幽默之为物,在实质而不在皮毛,在见解而不在文字,必先对社会人生有相当的见解,见解而达于看穿时,幽默便自不过来”,由此可见,幽默出自人的智慧,与人的学养见识有密切的关系。

梁实秋从1927年开始写散文,直至1987年病逝,洋洋洒洒数百万言,大多富有幽默风趣,令人读后发出“会心微笑”,得到智慧的启迪。

这得益于梁实秋中西文化的身后学养,他强调理性,尊奉正统、中庸、温和的古典主义,以冷静的态度静默观察人生,将所察所得经过一番理性的过滤后,来描写一种永恒的,常态的人生,所以,他强调幽默的节制适度,含蓄蕴藉,在散文创作时总是以人性化的理解和同情为基础,以人性的健全完善为理想,对人生,人性的可笑之处实行文明批评,寓庄于谐,谑而不虐,不偏激尖刻,也不滑稽搞笑。

力求中规合度,始终坚持幽默的理性精神和雅正风格。

梁实秋在《谈幽默》中曾说:“文字游戏不是上乘的幽默,灵机一动,偶一为之,尚无不可,滥用就惹人厌,幽默的精义在于其中所含的道理,而不在于舞文弄墨博人一桀。

”幽默的笑是智慧的外化,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生活的智慧,在笑得谐趣中见出高度的深刻意义。

梁实秋在散文的创作中,注重生活智慧和生命真谛的理性开垦,与周作人和林语堂一样,梁实秋也善于在生活中提取自己感兴趣的小题目,他的散文取材大多是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

内容包罗世态万象:男人、女人、孩子、中年、老年;猪、狗、鸟;衣裳、汽车、手杖、书、酱菜;送行、散步、听戏、洗澡、排队、放风筝……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

从钱钟书看林语堂

从钱钟书看林语堂

从钱钟书看林语堂钱钟书与林语堂都是幽默大家,但他们的幽默是大为不同的。

我把钱先生的幽默称之为冷幽默,因为他的作品含有辛辣的批判精神;我把林先生的幽默称之为热幽默,因为他的文章有诙谐的歌颂在里面。

我羡慕林语堂的生活更甚于他的文章,林先生不仅到过欧洲,而且还到过美国,最后却在台北悠闲地写他的《无所不谈》。

林语堂目睹过旧政府的腐败,投入过抗日的民族斗争;既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拥有西方的开明思想。

他真有资本“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我羡慕钱钟书的学问而不羡慕他的生活,钱先生只到过欧洲而未到过美国,回国后的新中国几乎把他给忘了。

但钱先生的文章却是顶呱呱的好。

因此,要想做学问就必须学钱先生,回国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啃书本;相反,要想过好日子,我看最好还是象林先生那样满地球跑。

所以,林先生没有用古奥的文言写《管锥编》,而只用英文写《京华烟云》和用幽默的白话写《无所不谈》,钱先生也不能总结“英国的花园、中国的菜和日本的女人”云云。

钱钟书与林语堂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东西总得要有个出处才具有合理性,别人有过的东西他绝不会再去触动。

他知道前人留给他的空间是有限的,也是他必须遵循的。

屈原是楚国人,于是他觉得方鸿渐他们所奔赴的大学就应该是三闾大学。

用僻典也成了钱先生的一大嗜好,至于读者的感受他几乎是从不考虑的。

林语堂则不然,他以自己是福建人为荣,以自己是一个学者为荣。

他说福建只有诗人、学者和美人,但从不出产官吏。

他最崇敬的人是自己的老师,自然也是他的同乡辜鸿铭。

林语堂善于将不同事物的特点加以调配,以此物之长去类比彼物之短,从而将社会分化的角色重新归纳其原性。

他掌握了这种原性,并通过它看到世上的差别。

这也就是他的文章常常夹带有哲学辩论色彩的缘故。

英国的花园、中国的菜、日本的老婆是这样,宽大、深刻、单纯在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的人性之间翻筋斗也是这样。

唯其如此,他最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赞赏他无所不爱的中国文化。

简析林语堂对于幽默的理解

简析林语堂对于幽默的理解

简析林语堂对于幽默的理解林语堂是我国早些时候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曾经和鲁迅先生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两人因为一些小事闹翻了但是在林语堂心中他还是非常敬重鲁迅的,话说当时两人闹翻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鲁迅看不惯林语堂幽默作风,他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国家这么为难的时刻是不应该有幽默这种形式出现的,但是林语堂就是这样一个人,这让鲁迅非常失望。

林语堂不管是在说话上还是在写作上都有非常鲜明的幽默风格,他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上曾经把一个绅士的演讲和女人的裙子做过类比,两者实际上非常相似,都是越短越好的,这让人们感到非常幽默,同时也给当时的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林语堂在语言上的幽默,同时也是他魅力的所在。

他在写文章上也表现出非常幽默的一面在他的很多文章中都有非常幽默的词汇出现。

有人曾经说道过在一个非常纷乱的年代特别就是当时的中国形势非常紧迫,风趣对于国人来说就是非常难以拒绝接受的,林语堂顺利的努力做到了风趣,但是又不是那种令人不满的风趣,所以在这一方面他就是非常应该人们敬重的。

林语堂的风趣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风趣,他的风趣就是单纯的风趣,我们所说的黑色幽默并不是他口中的风趣,在他的眼中风趣就是给人增添欢乐的一种方式并不是人们当作嘲讽某些事物的手段。

林语堂是非常有名的作家,鲁迅也是非常有名的作家,两人又生在同样一个战乱的时代,两人当时有非常的为国家的战事担忧,所以都用文字表述了自己的心声。

所以在早些时候林语堂与鲁迅的关系就是非常不好的,他们存有一样的目标,所属的领域也相同,所以常常为了国家大事深入探讨对策。

这也就是两人友谊的基石,但是两人却因为一点小事搞得关系断裂了,这使人深感非常的遗憾。

林语堂与鲁迅本来是非常要好的知己关系,林语堂虽然比较喜欢说话但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是比较混乱的,在一次宴会中因为有些人的言论触及了鲁迅先生的痛处,但是林语堂却没发现,于是鲁迅站起来就开始反驳林语堂的话,林语堂感觉鲁迅有点夸大这种幽默说辞了,所以两人在饭桌上就吵了起来。

林语堂式幽默,林语堂对幽默的定义

林语堂式幽默,林语堂对幽默的定义

林语堂式幽默,林语堂对幽默的定义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林语堂。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曾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与文坛巨匠鲁迅齐名,与鲁迅凌厉的文风不同,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

对他来说,幽默既是文学观,也是人生观。

因此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若是遇到种种忧心的事和烦恼,我只能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林语堂。

”你知道吗,“幽默”一词就是他翻译的“houmor”这个词,是由林语堂最先翻译为“幽默”的。

1924年,他在《晨报》副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第一次将“houmor”翻译成幽默。

其实,在他之前早有很多人翻译这个词“houmor”了,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将它译为“欧穆亚”,李青崖意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

“幽默”一词出自《楚辞》,但早就失去了它“寂静无声”的本义,对比其他译法,还是林语堂译的最好,也最终流传下来了。

在林语堂心中,他给幽默下的定义是:“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

幽默没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

”他还认为:“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都是用得着幽默的滋润的。

没有幽默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自1924年首译幽默以来,到1970年在汉城的第三届国际笔会上演讲《论东西文化的幽默》,林语堂晚年还在《八十自叙》中不留余力地提倡幽默,他确实在半个多世纪中与幽默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一名幽默大师。

他与幽默结缘的一生,留下了幽默哲学给后人思考,很多人觉得他说的确实是大道理:“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来源于生活中的幽默《林语堂》传中记载到,林语堂的幽默感大概来源于父亲。

林语堂《论幽默》阅读答案

林语堂《论幽默》阅读答案

林语堂《论幽默》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林语堂《论幽默》阅读答案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

论钱钟书的“幽默”

论钱钟书的“幽默”

论钱钟书的“幽默”[摘要]在我们的认识当中一直都认为只要是会开玩笑的人或者捧场大笑的人都具幽默,而其实不然,到底怎样才算是称得上幽默呢。

本文将从幽默的分类,幽默与笑的区别以及幽默的作用这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幽默说笑钱钟书引言: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幽默。

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斯如笑。

”而马并不以幽默成名,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吧。

老实说,一部分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一、幽默的分类把幽默分类成人兽,好像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

他在《动物学》里说:“人是唯一能笑的动物。

”近代奇人白伦脱有《笑与死》的一首十四行诗,简单的也有说自然界如飞禽走兽之类,喜怒爱具,无不发为适当的声音,只缺乏表示幽默的笑声而已。

禽兽的鸣叫,尽能够来表示一般人的情感,怒则狮吼,悲则猿啼,争则蛙噪,遇冤家则如犬之吠影,见爱人则如鸠之呼妇。

请问多少人真有幽默,需要来表现呢?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够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有点可惜。

所以,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

晓得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

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

二、幽默与笑的区分笑是最流动、最迅速的表情,从眼睛里泛到口角边。

东方朔《神异径,东荒径》记载着东王公投壶不中,“天为之笑”;张华注称天笑即是闪电,真能够说是绝顶聪明的想象。

笑的确可以说是人面上的闪电,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间闪烁着牙齿的光芒。

当然我们不能扣留住闪电来代替高悬普照的太阳和月亮,所以我们也不能把笑变成一个固定的、集体的表情。

经提议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这种机械化的笑容,只像骷髅的露齿,算不得活人灵动的姿态。

所以,付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

论林语堂的“幽默”

论林语堂的“幽默”

论林语堂的“幽默”论林语堂的“幽默”内容提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最先提出把英文homou 译成“幽默”,于三十年代提倡幽默,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加以实践,与周作人南北呼应,形成一个影响颇深远的“闲适幽默”散文流派。

林语堂是对幽默的探讨与创建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关键词:林语堂幽默观幽默所具备的因素影响林语堂被人称作“幽默大师”,主要是因为他的随笔创作,林语堂随笔写作中的的幽默乃一家之长,他不会用笑话引人发笑,而是在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透出哲理,并使人会心一笑。

如在《粘指民族》里,为了揭露国民党史官僚搜刮民脂民膏的丑行,他用“粘性液质“这一貌似荒诞事实的渲染营造出幽默的意境和氛围。

当然,我更喜欢他生活气息浓郁的幽默风格,如《我怎样买牙刷》、《冬至之晨杀人记》等,读来令人哑然失笑,妙趣横生。

林语堂精通中、英文,学贯中西,广闻博见。

他最先引进幽默一词,在文章中也极力主张幽默,有了丰富的文化蕴,所以在《论幽默》、《论孔子的幽默》、《论解嘲》等文章中旁征博引,精彩的例证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

林语堂是第一个将英文humor译为幽默的人。

1924年5月23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攥文《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首次在中国文坛引进了幽默这一概念。

之后,他又写了《幽默杂话》,进一步从文学风格,审美心态,人生倾向等方面阐述了幽默在社会与文学中的作用。

林语堂在文章中指出:“素来中国人富于…诙摹?而于文学上不知道运用他及欣赏他,于是…正经话?与…笑话?遂截然不胫而走:正经话太正经,不正经话太无体。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在高谈学理的书或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的话,以免生活太枯燥无聊。

”在这里,林语堂是把幽默作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或文章中欠缺的一种美学要素来提倡的,这是颇有积极意义的,很快就得到了鲁迅的呼应1932年,当林语堂创办并主编《论语》杂志后,则进一步在理论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大力提倡“幽默文学”从而使幽默文学成了一股颇有影响,创作队伍颇为壮观的文学思潮。

钱锺书、林语堂散文幽默风格之比较

钱锺书、林语堂散文幽默风格之比较

钱锺书、林语堂散文幽默风格之比较
袁朝钢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3)003
【摘要】钱钟书和林语堂,同为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家。

在学者类散文方面,钱钟书的散文犀利而急切,林语堂的散文温和而闲适,两者辉映成趣,堪称现代散文文坛上一对耀眼的双子星座。

林语堂的行文轻松闲适,没有钱钟书散文冠冕堂皇和锋芒毕露,钱钟书散文的深连与辛辣,源于他完成了从以社会伦理为本体的传统忧惠意识到以人类哲学为本体的现代忧患意识的心理转型。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袁朝钢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江苏无锡214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
【相关文献】
1.闲适派散文代表作家比较谈--林语堂、梁实秋之比较 [J], 平原
2.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比较 [J], 叶映瑶
3.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比较 [J], 姚佳妮
4.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比较 [J], 叶映瑶;
5.试论闲适派散文——兼及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散文之比较 [J], 蒋心焕;吴秀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

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

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285-02摘要: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

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的幽默观点。

本文意在通过对《说笑》一文的分析,区别钱钟书与林语堂笔下幽默的异同。

关键词:钱钟书林语堂幽默异同钱钟书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识广博、文笔精炼的文学奇才。

他的幽默是一种表现深刻思想并运用各种知识展开讽刺的深沉的、含蓄的、带刺的幽默,他的幽默有时会今人捧腹大笑,但更多又带有发人深思的韵味,其幽默中还“……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胜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1]让人回肠荡气,是一种豪不留情的,不虚伪的,带讽刺意味的幽默。

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同时也细细品味钱钟书笔下幽默风格在《说笑》一文中的具体体现。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文学”观点。

我们先来看看《说笑》全文是怎样用尖酸的,不留情面的文字来反驳、讽刺那些所谓的提倡“幽默文学”的文人的,但通过通篇阅读,读者不难发现钱钟书驳斥的实质矛头是对准林语堂的。

《说笑》其文的开篇,钱钟书很不客气的把林语堂之类文人的职业称做是“卖笑”,可见钱钟书笔下文字的辛辣,何以称“卖”,这听起来似乎是极不礼貌的言语,比之鲁迅先生的文字更加刻薄、毒舌。

接着钱钟书又以“驴呜似哭,马嘶如笑”作比,讽刺林语堂的幽默“只等于马呜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2]体现了他对林语堂幽默的不屑态度。

全文第二段,钱钟书运用充满着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旁征博引,指出了一些名人对于幽默的看法,宣扬一种提倡稳重,沉稳的讽刺风格。

林语堂论幽默

林语堂论幽默

林语堂论幽默林语堂论幽默作者:曹清华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杂志,并以它为阵地开始提倡幽默。

“幽默”是英文单词“humor”的音译,为林语堂所首创。

多少年后,林语堂写《八十自叙》时,还单辟“幽默”一章,不无自豪地宣称:“我创造了'幽默’这个译文,人家都叫我'幽默大师’”。

林语堂多次论述了能创造出幽默的必要条件,概括起来有如下两个。

其一是拥有智慧。

林语堂认为幽默是智慧的闪光,一切幽默都源于人的智慧。

他在《论幽默》一文中说,“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

同一篇文章中他还引用麦烈蒂斯的说法,认为幽默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展示了人的高贵,人是智慧的动物——“那个笑声会再来的,但是这回已属于莞尔一笑的,所表示的是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光芒。

”人类的智慧表现在人的思考能力,有智慧的人思考起来就会超越前人、与众不同,在生活中就有可能创造出幽默。

其二是平等和博爱的观念。

林语堂说:“幽默之所以异于滑稽者,在于同情于所谑之对象。

”可见,林语堂发现了我们所常见的那些滑稽和逗笑中隐含了侵略和攻击,智慧在里面不是良性的运作,其最终给人们带来的只是病态的快乐。

他认为只有当人们平等待人,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弱点时,才可能生发出幽默。

在分辨幽默与嘲讽时林语堂作了这样的论述:“假如你能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见出荒唐可笑的地方而不因此减少你对他们的爱,就算有俳调(这里意指幽默)的鉴察力;假使你能够想象爱你的人也看出你可笑的地方而承受这项矫正,这更显明你有这种鉴察力。

”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也揭示出了幽默作为一种文体的意识基础和精神特征。

有关幽默中蕴含了平等意识,同时代的鲁迅也有类似的说法,他说:“我不爱'幽默’,并且以为这是只爱开圆桌会议的国民才闹得出的玩意儿,在中国,却连意译也办不到。

”不过与鲁迅不同的是,林语堂没有得出中国不产生幽默,在中国幽默无法生存的观点。

相反,他认为中国产生了诸如老子、庄子、陶渊明等幽默大家。

讲义掀起幽默风趣的盖头(上)

讲义掀起幽默风趣的盖头(上)

第五讲掀起幽默风趣的盖头(上)幽默风趣的力量巨大、神奇无比,人们喜欢幽默风趣,那么幽默风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掀起幽默的盖头来,来认识真正的幽默。

“幽默风趣天上来”在大家心目中,幽默高深莫测,是一种神秘的艺术,一般人很难获得,很难驾驭。

其实,幽默并不神秘,它是人脑的产物,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作品。

1.“幽默”的原意“幽默”二字是泊来品,纯属译音,“幽默”的原意是潮湿。

下面列举几位名人的幽默:①林语堂的幽默林语堂是第一个把幽默作为美学概念提出来的人。

也是第一个将哲学外语名词Hum our,音译为“幽默”的人。

1924年5月,他在《晨报》副刊发表文章,第一次做出了“幽默”的翻译。

虽为音译,但取意精妙,意为“寂静无声”。

②鲁迅认为幽默一词容易被误解为“静默”、“幽静”。

鲁迅甚至认为中国并无幽默。

③大师陈望道曾将幽默译为“油滑”;④易培基曾将幽默译为“老子式的智骂”;⑤唐桐候译为“谐穆”。

最后林语堂翻译的“幽默”一词,被通用、接受,并获得了举世的优选。

2.幽默是怎么来的幽默是人类社会固有的一种文化,一种高档次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正如“世界幽默大师”林语堂说过的:“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出现。

”当步入幽默王国,犹如步入万花筒,它的载体有美术、戏剧、音乐、舞蹈、杂技、马戏,以及语言文字,其艺术形式有“文学幽默”、“政治幽默”、“社会幽默”、“商业幽默”、“校园幽默”、“军旅幽默”等等,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存在方式:漫画、讽刺诗、俏皮话、警句、轶事、笑话、电视小品、相声、评书、喜剧、皮影戏、幽默摄影等。

还有视觉、听觉、感觉的幽默。

幽默风趣不是什么有人认为幽默就是讲讲笑话引得人大笑,也有人认为是一种自然地表现机智诙谐的能力。

这些看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完全正确。

从心理角度分析,幽默不是笑话,不是机智,更不是笑笑而已;幽默不是理智,不是理性,过于的理性反而不幽默,有的事情有时看起来很怪异,很荒诞,但的确很幽默。

钱钟书与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比较

钱钟书与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比较

钱钟书与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比较摘要老舍和钱钟书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幽默艺术大师,他们不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幽默理论,还通过自身的写作实践为中国现代文学幽默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从老舍和钱钟书小说的幽默观、幽默艺术的个性特征、两人不同幽默风格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幽默艺术的贡献这四个方面对钱钟书与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老舍钱钟书幽默艺术比较Comparison between Art of Humorin Qian Zhongshu and Lao She’ NovelsAbstractLao She and Qian Zhongshu are humor artist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y not only formed distinctive theory of humor of their own, but als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humor ar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rough writing practice.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rt of humor in Lao She and Qian Zhongshu’s novels through their view of humor,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rt of humor,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heir different styles of humor, as well as their contributions to art of humo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Key words: Lao She; Qian zhongshu; art of humor; comparison目录1引言 (1)2老舍、钱钟书的幽默观 (2)3老舍、钱钟书小说不同幽默风格的个性特征 (3)3.1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个性特征 (4)3.1.1温和的笔调 (4)3.1.2夸张的手法 (4)3.1.3通俗的语言 (5)3.2钱钟书小说幽默风格的个性特征 (6)3.2.1理性的眼光 (6)3.2.2机智的话语 (6)3.2.3新奇的联想 (7)4老舍、钱钟书小说不同幽默风格的成因 (9)5老舍、钱钟书对中国现代文学幽默艺术的贡献 (11)6结语 (13)参考文献 (14)外文资料 (15)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林语堂与幽默

林语堂与幽默

林语堂与幽默把humor译为幽默大多数人认为幽默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最先介绍入中国,对此,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委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张继平认为并不确切,张继平向记者介绍说,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应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时间比林语堂首次使用幽默的译法早18年。

王国维在1906年出版了《屈子文学之精神》一书,书中普议及humor一词,并将其音译成欧穆亚,认为欧穆亚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并未展开论述,以后也未再议。

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定幽默为humor的汉译名。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humor一词的中文翻译第一人应该是王国维,humor进入中国已整整103年。

幽默大师林语堂据了解,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

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

然而,幽默一词作为音译的外来词,与古汉语词语幽默并无关系。

只是随着幽默一词新义的淬,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新义所取代。

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

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语堂把humor 译为幽默,当时许多文化名人也持有异议。

鲁迅曾认为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而觉该译法不妥。

翻译家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

语言学家陈望道拟将其译成油滑,又觉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

后来,语言学家唐栩侯又将其译作谐穆,认为一谐一穆构成humor整体。

最终,林语堂的翻译方法被世人所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有一次,林语堂参加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讲话之前,上台讲话的人都是长篇大论。

在大多数与会者期待中,林先生走上主席台,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

林语堂面对台下的听众,眼神有些令人捉摸不透。

他缓缓开口,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话音刚落,他立即转身,置无数眼球的注视于不顾,径直回到自己的座位。

林语堂对人生的幽默解释:几个很著名的人生公式

林语堂对人生的幽默解释:几个很著名的人生公式

林语堂对人生的幽默解释:几个很著名的人生公式很喜欢林语堂的对人生的幽默解释。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幽默这个音译词最早是由林语堂带入中国的。

他有几个很著名的人生公式:1)Reality - Dreams = Animal Being现实-梦想 = 禽兽2)Reality + Dreams =A heartache(usually called Idealism)现实 + 梦想 = 心痛(通常称作理想主义)3)Reality + Humor = Realism(also called Conservatism)现实 + 幽默 = 现实主义(也被称作保守主义)4)Dreams - Humor = Fanaticism梦想-幽默 = 盲目狂热5)Dreams + Humor = Fantasy梦想 + 幽默 = 美好幻想6)Reality + Dreams + Humor = Wisdom现实 + 梦想 + 幽默 = 睿智他在《论幽默》中这样写道:“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连鄙俗的笑话在内。

在狭义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

这三四种风调,都含有笑的成分。

不过笑本有苦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种的不同,又笑之立意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缓,有的是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是片语解颐,有的是基于整个人生观,有思想的寄托。

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

”在林看来,真正的幽默,应该是一种智慧。

正如前面的第六个公式:看清现实,心怀梦想,幽默面对,才是人生智慧。

“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

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见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

”下面摘录一些林氏幽默名句,供大家会心一笑:“绅士的讲演,应当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的情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285-02
摘要: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

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的幽默观点。

本文意在通过对《说笑》一文的分析,区别钱钟书与林语堂笔下幽默的异同。

关键词:钱钟书林语堂幽默异同
钱钟书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识广博、文笔精炼的文学奇才。

他的幽默是一种表现深刻思想并运用各种知识展开讽刺的深沉的、含蓄的、带刺的幽默,他的幽默有时会今人捧腹大笑,但更多又带有发人深思的韵味,其幽默中还“……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胜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1]让人回肠荡气,是一种豪不留情的,不虚伪的,带讽刺意味的幽默。

从钱钟书的《说笑》一文说开去,谈林语堂的幽默,实质是从反面入手去认识林语堂的幽默,同时也细细品味钱钟书笔下幽默风格在《说笑》一文中的具体体现。

《说笑》其文写作的时间是在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以后,是针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提出的反驳,文中用辛辣、尖刻的讽刺笔调,驳斥了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文学”观点。

我们先来看看《说笑》全文是怎样用尖酸的,不留情面的文字来反驳、讽刺那些所谓的提倡“幽默文学”的文人的,但通过通篇阅读,读者不难发现钱钟书驳斥的实质矛头是对准林语堂的。

《说笑》其文的开篇,钱钟书很不客气的把林语堂之类文人的职业称做是“卖笑”,可见钱钟书笔下文字的辛辣,何以称“卖”,这听起来似乎是极不礼貌的言语,比之鲁迅先生的文字更加刻薄、毒舌。

接着钱钟书又以“驴呜似哭,马嘶如笑”作比,讽刺林语堂的幽默“只等于马呜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2]体现了他对林语堂幽默的不屑态度。

全文第二段,钱钟书运用充满着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旁征博引,指出了一些名人对于幽默的看法,宣扬一种提倡稳重,沉稳的讽刺风格。

第二段中末尾文字说到:“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贫乏的遮盖。

”[3]钱钟书以“儍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比喻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足见钱先生对林语堂幽默观点的极端鄙视,紧接着在文章第三段中钱钟书又指出林语堂之类文人的幽默“是矫揉造作的,这种机械化的笑容,只像骷髅的露齿,算不得活人灵动的姿态。

”[4]对于这一点钱钟书先生似乎否定得不那么确切,林语堂自已曾在他的一篇谈幽默的文章中说过,“文章要本色清真,自然,不做作,别具风韵”。

[5]这表明林语堂也并不喜爱“做作”的文字。

但在钱钟书认为,“一切可笑都使灵活的事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所以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人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有意模仿大人。

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

”[6]换句话说就是指出林语堂的幽默中的笑是人性的一种呆笑,一种呆板,机械的笑。

然而,林语堂笔下的幽默真就如同钱钟书所批判的那样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吗?研读林语堂的
诸多作品,我发现林语堂的笑,能使人从理智和情感上发出会心的甜密的微笑。

林语堂也并不崇尚呆板的笑,文章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噪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

[7]此处用一比喻,将林语堂之类文人的笑比作是作戏,比作是游艺场里的玩耍,上不得台面。

这段话对林语堂的讽刺,我个人认为则显得有些太过激了,讽刺过了头,且达到了全盘否定的地步。

钱先生将林语堂的幽默确确实实是看得一钱不值。

那么,驳斥了林语堂的幽默,钱钟书笔下的幽默到底又是怎样的呢?他在《说笑》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真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

”这是钱钟书先生对于什么是“幽默”深层次的看法。

他认为林语堂的幽默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是“板了面孔”的笑。

这在林语堂的一篇文章中可以找到关于“板面孔的笑”的解释。

在林语堂看来“幽默决不是板起面孔来专门挑剔人家,专门说俏皮话奚落、挖苦、刻薄人家。

他赞成幽默是满肚慈悲心肠的说法。

”[9]由此可见钱钟书先生似乎是错怪了林语堂。

看法过于主观化了。

《说笑》文末,钱钟书将对林语堂的幽默,尖酸、刻薄、不留情面的讽刺推到了极
点,把林语堂的幽默产生的笑说成是“铅笑,像搀了铅的伪币”。

将自已对林语堂幽默文学的看法大胆的阐明,文笔沉着,老炼。

然而,林语堂的幽默,真的就如钱钟书所说那般没有价值吗?难道就真是一帮子呆笑大会串吗?对于林语堂的幽默观点的阐述,有这样一种说法:“林语堂既不愿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也不愿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禁锢,而又能超脱于世,指点于世。

”[10]这种精神实际上是很难得的。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林语堂幽默文学的价值所在。

根据对其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归纳出林语堂和钱钟书的幽默不同以及存在不同的原因。

首先,两位作家的“幽默文学”观点不同是由他们二人的个性不同造成的。

两位都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幽默大师。

钱钟书被称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兼有学者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文化人之一。

钱钟书的幽默文字风格,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钱先生性格较古板,孤傲,善于发现社会的丑恶面。

而林语堂的文字,不管是小说还是小品文,特别是小品文,都无不流露出作家冷静、追求闲适的性格特征。

两人性格不同,决定了他们作品风格的不同。

其次,两位作家对“幽默文学”的认识态度存在不同。

由于钱钟书先生善于揭示社会矛盾的根源,同时也因为他孤傲的性格,决定他认识的“幽默文学”应该是能反躬自笑的“幽默文学”,他的幽默文学风格泼辣、尖刻且带刺,又由于他知识的广博,使他的幽默具有了独特的知识性特点,而又不乏趣味性。

在这一点上,林语堂与之存在不同。

林语堂的幽默最大的特点是谑而不虐,把握好讽刺
的尺度,充满了同情,是随意的,存在鉴赏性的,富于美感的幽默,他的幽默完全是他幽默思维个性化的表现。

林语堂在语言运用上敢骂“他妈的”。

他曾说,“泼妇骂街,常近圣人之言。

”[11]恰恰是幽默语言运用上的不忌俗,不避俗,其文字风格宜庄宜谐,宜痴宜呆,嘻笑调侃,幽默百端,幽默文字带有非“正格”的证据和闲谈式的特点。

再次,两位作家认识“幽默文学”的角度不同。

钱钟书认识幽默,善于通过对事物的本质的深层次的挖掘来创造自已的带刺的幽默
风格。

如同一朵玫瑰虽美丽但带刺。

而林语堂则是从分析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对中国人民思想的束缚入手,提倡解脱性灵,从而提倡自由;个性是鲜明的。

具体到他个人的文章则显得宽厚通达,自然流畅,谑而不虐,如同一株丁香花,恬静而优美。

综上所述,通过对《说笑》一文的分析,管中窥豹,总结出钱钟书和林语堂幽默的异同。

钱钟书的思想构成、个性特点以及他对幽默的认识,决定了他的幽默观,独特的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创作方式运用到作品中,使其作品大放异彩。

而林语堂的那种谑而不虐的,闲适的随意的幽默,展现了另一种幽默风格,作为“幽默大师”,其作品着实也让人读之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357页.
[2]文祥,李虹.钱钟书杨绛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版,198页.
[3]文祥,李虹.钱钟书杨绛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版,199页.
[4]文祥,李虹.钱钟书杨绛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版,200页.
[5]林语堂.幽默杂话,人民出版社,1990版,6页.
[6]文祥,李虹.钱钟书杨绛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版,198页.
[7]文祥,李虹.钱钟书杨绛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版,199页.
[8]文祥,李虹.钱钟书杨绛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版,199页.
[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276页.
[10]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278页.
[1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27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