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合集下载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是: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事物发展的根源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唯物辩证法揭示并阐释联系与发展的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PPT课件

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PPT课件

发展的规律性和创新性
规律性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们可以通过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来指导实践,推动事物 的发展。
创新性
事物的发展不仅遵循客观规律,还需要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动力,人们应该 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的相互作用
01
联系对发展的影响
联系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条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02
发展对联系的作用
发展使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复杂,促进了新联系的产生和发展。
03
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的辩证关系
联系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在联系中才能
看到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看到联系的深化和拓展。
PART 04
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的关 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联系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 孤立存在的事物。
联系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联系 就没有发展。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 成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条件。
联系的多样性
本文强调了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对于指导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 意义,并指出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来Fra bibliotek决问题、推动发展。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已有的文献和案例,对于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的挖掘不够深入,未来可以进 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和方法。
实践应用前景
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 义。未来可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这些规律,推动实践创新和发展。同时,也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规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以,质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
事物的质和属性
事物的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但 是一个事物的质又要通过它和其它事物 的关系表现出来。 事物的质通过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表 现出来,就是这一事物的属性。或者说, 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人们通过认识事 物的属性来认识事物的质。
例如,铜的导电性是它与电源联系中 的表现,导热性是它与热源联系中的表 现,延展性是它与锤子等较硬的东西相 碰撞过程中的表现,等等。
《老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百喻经》中“笨人吃饼”的小故事。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质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早早消灭白蚁,结果是千里之堤的毁坏。
《战国策》:“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直到后来, 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用钱——用的太多,就成了奢侈;用 的太少,就成了吝啬。
黑格尔还说:“举凡一切人世间的事 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 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过这尺度就会 招致沉沦和毁灭。”
“适度”原则
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一切实践活 动中都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过” 和“不及”都是不对的。 炼钢要看“火色”,炒菜要掌握 “火候”,做事要注意“分寸”,都是 “度”的问题。
例如,生物进化中,新物种不再是旧物种, 这是否定;而同时新物种还保留着旧物种的许多 特征,这是一种连续和保留。 例如,新的社会形态与旧的社会形态的更迭 也是一种扬弃的过程。
例如,水温突破了100摄氏度,就变成了 水蒸气,原有的连续变化中断了,事物的质发 生了变化,液态变成了气态。
(3)质变和量变的辩证统一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三大规律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三大规律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三大规律说到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咱们得聊聊“三大规律”,这些规律就像是世界运转的秘密配方,虽说有点儿像“万能钥匙”,但它们可真是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必备法宝。

好啦,废话少说,咱们直接上干货,了解一下这三大规律是什么,怎么用,又能带来什么奇妙的效果。

1. 事物的普遍联系首先,咱们要明白,“普遍联系”这事儿,听起来可能有点儿高深,但说白了就是“万事万物都能扯上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手机,哎呀,这东西离不开电池、电池离不开电源、电源离不开电网,这不就是典型的“普遍联系”吗?你说你今天忘了充电,结果手机没电了,这就是联系的链条断了,痛不欲生,能不郁闷嘛!再比如说,咱们的天气也有联系。

你说你今儿个穿了短裤出门,结果天公不作美,下了场大雨,那你不就湿成了“落汤鸡”吗?这也是自然界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表现。

总之,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情,都能发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在起作用,这些联系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隐形线”,把每一个小事儿都连成了一个大网。

2. 事物的相互作用接下来,说说“相互作用”。

这个词听上去有点儿像科学家用的术语,但实际上,它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些“你动我也动”的互动现象。

比如,你把一个橡皮球往地上一扔,它会弹起来。

这就是“相互作用”的体现——地面把球的动能反弹回来,球就能像小火箭一样弹上去。

再来个生活中的例子,咱们家里的冰箱,冰箱里面有食物,冰箱外面有温度,食物在冰箱里越放越冷,冰箱外面却能把这些冷空气给“牢牢把持住”。

这就是冰箱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还不止一次。

就像你早上吃的那碗面,放在桌子上会慢慢变凉,这也是因为周围环境在跟它发生作用呢。

3. 事物的发展规律最后,让咱们来聊聊“事物的发展规律”。

这个规律就像是事物成长的“成长手册”,告诉我们事情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怎么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

就拿你家里的盆栽来说吧,从最开始的种子到现在的绿油油的小植物,这个过程就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完美例子。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3.联系具有普遍性: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都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结构性;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中而存在的。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4.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5.普遍联系与系统性。

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重要表现就是它的系统性。

6.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即相对立又相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7.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9.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着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据。

①各个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也各有其特殊性。

③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平衡性和特殊性。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及其特点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机械相加。

要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综合地、系统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随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联系起来。

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PPT课件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PPT课件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 前进性,帮助人们认识事 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波 浪式前进。
三大基本规律在改造世界中应用
对立统一规律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矛盾, 推动事物向有利方向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注重量的积累, 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实现自我否定和超越。
矛盾决定发展方向
事物发展的方向取决于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主要矛 盾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矛盾在发展中的转化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推动着事 物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05 辩证否定观与革命批判精 神培养
辩证否定观内容阐述
01
02
03
含义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 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 己发展自己。
普遍联系在人类社会中应用
人类社会中的联系更加复杂多样,包括经济联系、政治联系、文化联系 等。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须注重分析和把握各种社会联系,以更好地推动社 会发展。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同时,普遍联系原理也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防范各种风险和挑 战,保持战略定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和多样性等特点,人们可以通过 分析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普遍联系在自然界中体现
自然界中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广 泛的联系,如生物链、食物链、 生态平衡等。
自然界中的联系是客观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必 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 展。
通过研究和掌握自然界中的联 系,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
基本 矛盾
非基本矛盾
重点论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肯定方面 否定方面
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
两点论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相互连接: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 性中包含共性。
B
ABD
BCDE
BCE
ABE
(2)相互对立:共性不能包含个性的 所有内容。
B
B—AD B—CDE B—CE
B—AE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它 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矛 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对立 统一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 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每
一事物自始至终的发展过程中。
2、矛盾的特殊性 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
每一阶段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 质内容,也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对立统一规 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征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 问题的精髓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 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与量变的形式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 式上的变化。

马哲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哲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一)何为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是用来表达、说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的概念。

(过程:存在——非存在,有——无,肯定——否定;关系范畴;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概念(1)同一性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性质。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思维和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生死、理想与现实......)(2)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生-死、强-弱,主体-客体,个体-类(我、我们))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1)两种相反的属性;(2)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同一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而非“抽象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没有本质上的联系,无所谓斗争。

“他物是作为自己的他物”。

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秘密,就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都既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个瞬间都,它消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这个机体的物质便完全更新了,由其他物质的原子代替了,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

在进行较精确的考察时,我们也发现,某种对立的两极,例如正和负,既是彼此对立的,又是彼此不可分离的,而且不管它们如何对立,它们总是互相渗透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再思“飞矢不动”:运动就是联系!“运动本身是一切存在的东西的辩证法”列宁:“这就是辩证法的实质。

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这个实质。

”——《哲学笔记》当我们一般地说到运动时,我们总是这样说:物体在这一个地点,然后走向另一个地点。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Page 11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者说是对立面的同一。同一 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地说,矛盾的同 一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着的 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 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Page 10
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要注意把辩证矛盾与逻辑 矛盾区别开来。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违 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过程中的自相 矛盾。辩证矛盾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 一关系,它同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造 成的逻辑矛盾不是一回事。任何科学的认识都要 求排除逻辑矛盾,而任何科学的认识又都是研究 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辩证矛盾的。
Page 4
(2)根据规律发挥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规律划分为一 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所谓一般规律,就是对一定领域内所有事物都起作用,对 发展的全过程都起作用的规律。 特殊规律则是对该领域内某些事物起作用,对该发展过程 的某些阶段起作用的规律。
(3)根据对规律研究的角度不同,可以把规律划分为动力 学规律和统计学规律。 动力学规律的概念是在经典力学研究机械运动规律的基础 上产生的。 统计学规律是通过统计学方法揭示的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体现的是一种必然性与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Page 9
(一)矛盾的内涵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 盾即对立统一。 一切矛盾都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关系就是发生 在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便不能构成矛盾。 同时,构成矛盾的对立面又是相互规定中的存在,二者相互依 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反之亦然。作为关系范畴, 矛盾既表现为事物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事物内部的因素之间 的关系,既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人与物、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无论矛盾表现为哪种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既 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关系和统一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 关系又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关系就存在于对立关系之中,而 且在它内部就包含着对立关系;对立关系存在于统一关系之中, 而且它本身就包含着统一关系。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 对立中的统一。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专升本考点总结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专升本考点总结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专升本考点总结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引言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我们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在各种领域,这一规律都在不断地展现着自己,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2.事物的联系发展的基本含义事物的联系发展是指各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发展和变化。

这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事物联系发展的规律3.1 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影响性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其他事物的支持与作用。

社会中的各个阶层、部门、行业之间相互依赖,一个环节的失误或萎缩都会对整体造成影响。

同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链条也是相互依存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变化的必然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事物的联系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使是在同一领域内,也会有快慢、强弱之分。

这种不平衡性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3.3 发展的总体性和渐进性事物的发展是具有总体性和渐进性的,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环境和时代相互联系的。

从整体上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渐进性则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是逐步积累的,通过一点点的变化和积累,最终产生质的飞跃。

4. 总结通过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改造世界。

这种规律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这些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以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5. 个人观点作为一个文章写手,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3. 矛盾论与系统论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现代系统论是揭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其 基本特征是把事物及其过程看作系统的存在,通过对相关性的研究和定量化, 深入认识事物、过程、世界。
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具有相关性特点,并认为正是这种相关性使事物形 成了 “系统质”,形成整体性,从这种相关性、整体性中又产生有序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5 版)
三、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1 矛盾的内涵
5-3
2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5 版)
1. 矛盾的内涵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矛盾是用来表达、说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的概念。简单地说,矛盾 就是对立统一关系。一切矛盾都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关系就是 发生在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便不能构成矛盾。同时,构成 矛盾的对立面又是相互规定中的存在,二者相互依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 为前提,反之亦然。 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要注意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开来。逻辑矛盾 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过程中的自相矛盾。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指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 统一关系,它同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造成的逻辑矛盾不是一回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5 版)
2. 规律的类型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根据规律存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规律划分为自然规律、历史规律和思维 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同一性 •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
包含两方面性质: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的存 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中。 –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双方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矛盾的普遍性
认识领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
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机械运动:作用 物理运动:排斥 化学运动:化合 生物运动:同化 社会运动:生产力 反作用 吸引 分解 异化 生产关系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质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 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 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 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 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 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 证法。
毛泽东
共性与个性
世界上“没有”水 果,只有桃、梨、苹果、 桔子等具体水果形态。 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 都具有共同共同特性, 然后才形成了“水果” 这一概念。
共性与个性
结论一
矛盾的普遍 性寓于矛盾的特 殊性之中,并通 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没有特殊性 就没有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 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 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 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 始终。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 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
机械运动: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矛盾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教学目的: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即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核心”、联系和发展两个总特征、三条基本规律和五对范畴等基本理论,使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学会用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一、对立统一规律。

又称矛盾规律,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质量互变规律,又称质变量变规律,是在事物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所谓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不仅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联系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普遍的。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

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普遍的,但各个具体事物因情况、性质和条件的不同,联系的形式也不同。

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的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等。

3、普遍联系与系统论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产生,就是普遍联系的思想走向具体化、定量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第四讲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第四讲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是自身元素的集合
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构成的集合是平常集还是非常集?
平常集所构成的集合是平常集还是非常集?
理发匠悖论
第二讲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1)、辩证矛盾含义及其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非爆发式: 最终不要通过外部冲突完成的质变。
决定和制约事物质变形式的因素
2、质量互变规律
(1)、什么是量变与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形式 (3)、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巩固量变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展。
第二讲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第二讲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1)、辩证矛盾含义及其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第二讲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1)、辩证矛盾含义及其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 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 壮年和老年,从小学到中学、大 学和研究生,这些都是人一生中 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 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孔子《论语· 为政》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PPT课件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PPT课件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破了 度的限制,就产生了质变。
量变质变规律的应用
坚持适度原则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犹不及,把握好 度与质的界限。
重视量的积累
在实践中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和发展。
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在实践中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转化与解决
总结词
矛盾的转化与解决是矛盾运动的一种 重要形式,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详细描述
矛盾的转化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解决矛盾则是通过一系 列的方法和手段,使矛盾得到缓和或 消除,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03
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与质变的内涵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质的 数量界限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 量的变化。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 律。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式和过 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 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 路,是事物发展的核心规 律。
三大基本规律的应用与价值
指导实践
三大基本规律指导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推动事物不断向前
发展。
深化认识
发展
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 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包括量变 和质变两种状态。
三大基本规律的内涵
对立统一规律
指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指事物发展的数量变化和质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不 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者相互依存 ◎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两者相互作用
一般系统论
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 菲(Luduig von Betalanffy)不满于生物学 的“静态”地观察方式,开始动态地联系 地进行生物学研究。
1945年,贝塔朗菲发表《关于一般系统 论》一文,1954年,成立学会。
一般系统论
同一性与斗争性/概念
两者联系: 同一中有对立;对立中有同一 两种错误: 绝对对立观和绝对同一观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有条件性)和斗争性的 绝对性(无条件性)
无条件性 :能打破特定条件制约的性质
这是一种 “洞察”的眼 光,把握了这 一点,我们获 得了一种方法 论的启迪即:
同一中把握对立, 斗争中把握同一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
辨析题: 割下来的手不是手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联系与运动:联系构成运动;运动的性质——重复性、 前进性
运动与发展:发展的实质——新东西的产生旧东西的 灭亡 发展的永恒性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发展与规律: 规律——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重复性、普遍
矛盾特殊性/解决方式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这是我党多年总结的工作方法之一。
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时,既要 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在看待一 种矛盾时,两方面都要注意。与这种方法相反 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即只肯定其一,忽 略或否认其二。
矛盾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
重点论是指:在两点论的前提下,把 握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与这 种方法相反的是形而上学的“均衡 论”。
都与一般系统论有关。
系统及其特征
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系统的定义可 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 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
整体性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是关于整
统 的 特 征

体的一般科学”。他引用了亚里士多 德的判断:“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 和”。即后来人们简述的:“1+1>2”。 这句话后来被人们称作“贝塔朗菲系 统定义”。
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
(二)事物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关系
发展的一般规律
表述如下: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相互排 斥造成双方力量对比变化,为矛盾转化 创造条件;
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有三种情况: 一方克服一方。如天敌吃掉害虫、真
理战胜谬误、革命阶级推翻腐朽阶级 的统治等。
矛盾特殊性/解决方式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双方所代替。 如正负电子相撞,变为光子和能量、两种 偏颇的意见争论被一各新的正确意见所代 替等。
矛盾双方融合为一新事物。如体力劳动 与脑力劳动结合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等。
矛盾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矛盾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相互否定、相互排斥
同一性有两种状况:
其一 相互对立、差异、排斥的双方共同构成一个
统一体,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共居)
例如:一块磁铁:Leabharlann 打断它:NSN
SN
S
一条蚯蚓:
切断它:

肛门 口
肛门 肛门 口
其二 事物只能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特殊性/主要方 面与次要方面
辨析题: 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
一点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个性与共性关系 个性:多方面、丰富、生动; 共性:单方面、抽象、概括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之中有共性; 任何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三、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了矛盾转化的趋 势;
矛盾斗争贯彻下去的趋势促成旧统一体的瓦解, 导致事物的显著变动;
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使旧统一体中的某些因 素得以传递给新统一体,导致新旧事物的继 承性。
解 决 矛 盾 形 式 多 样 性 —— 具 体 情 况具体分析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两点论” 与“重点论”相结合观点
另一方面,关注差异和对立的发展、变化,主 动促进事物朝向有利方向发展。
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
△当我们看待、理解、处理斗争、 对立、 差异时,要明白其背后隐藏着同一。
“为什么斗争”?“什么情况下对立”?“怎么 会意见分歧”?极端地看待对立是一种“短视”, 特别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人与人之 间的磨擦和对立总能寻求调解的途径,在工作中的 意见分歧酿成个人恩怨是愚蠢的。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及其核心
主讲: 贺善侃 教授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多样性、把握条件的复杂性
联系和系统:系统论观点深化了辩证法关 于联系的观点
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 整体与部分关系:
有效性、多样性
(三)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对立 △发展观点与静止不变观点对立 △承认内部矛盾与否认内部矛盾观点对立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及科学体系: 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一系列规律与范畴的体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唯物辩证法矛盾范畴: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既对立又统 一的倾向。
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一般系统 论——基础、发展与应用》一文,通常 人们认为这篇著作是一般系统论的代表 作。此后,很快形成一股思潮,涉及许 多领域,产生众多的分支学科,影响越 来越大。
一般系统论
大多数人认为,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 横断学科如: ▲ 耗散结构理论(普里戈金,比,1977) ▲ 协同学(哈肯,德,1976) ▲ 突变论(托姆,法,“跃迁”、“奇 点”) ▲ 超循环理论(艾根,德,1971)
实际生活中,在我 们看待和处理现实问题 时,由于各种条件的影 响,往往首先只能看到 事物的一个方面:
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
△ 当我们看待、理解、处理同一时, 要明白其内部存在着差异和对立:
一方面,在通常的情况下,容纳差异,容忍 对立和冲突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与气度。共同事业 的前提下,竞争和争议是有益的,能给事业带来 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