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概念,提高对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基本图形,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与退位,乘除法运算中的口算和笔算。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图形的识别,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挂图,计数器,钟表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名称,突出教学重点。

2. 内容:分板块列出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公式、典型例题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乘除运算。

(2)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思考题: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改进措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和个体差异。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认识分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第十二章: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 第十三章:角的度量角的初步认识,用量角器量角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

2. 掌握面积的概念和单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 理解角的概念,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加减法运算,面积的计算,角的度量。

重点:理解分数、面积、角的概念,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数卡片,面积模型,量角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分蛋糕、剪贴纸等生活情景引入分数、面积、角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分数: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

(2)面积: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角:讲解角的度量方法。

3. 随堂练习(1)分数: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面积:练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角:练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及运算公式。

2. 面积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3. 角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加减法:5道题目。

(2)面积计算:3道题目。

(3)角的度量:4道题目。

2. 答案(1)分数加减法答案。

(2)面积计算答案。

(3)角的度量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1)探索分数的其他运算方法。

(2)了解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进一步学习角的其他性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应着重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强调分数单位的重要性。

2. 面积的计算:重点关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认识2. 数的运算: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4.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5. 数据分析:统计图表、概率6. 数学应用:生活情境、逻辑推理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千以内数、万以内数的认识方法,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意义。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5. 学生能够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获取和处理信息。

6.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分析、数学应用难点:多位数的认识、乘除法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数据分析的方法、数学应用的策略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本、学具盒学具:练习本、学具盒、画图工具、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数的认识:通过数数、数位、数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意义。

3. 数的运算:通过加减乘除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几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画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5. 计量单位: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问题解决。

6.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学应用:通过生活情境和逻辑推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数的概念与数位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2. 第2章:图形与几何认识平面图形观察与描述图形简单的图形变换3. 第3章:时间的认识认识时分秒时间加减法时间的应用4. 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及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2.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学会观察与描述图形,了解简单的图形变换。

3. 学会认识时分秒,掌握时间加减法,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

4. 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认识统计图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时间加减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与描述,时间认识,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模型,计算器,时钟等。

2.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时钟模型,统计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

3. 例题:用清晰的字体书写例题,展示解题过程。

4. 练习题:列出随堂练习题,方便学生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描述生活中的图形,并画出对应的图形。

计算时间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2. 答案:详细写出每道题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答案的详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1.11.4节)1.1 超前认识整数1.2 认识自然数1.3 认识整数1.4 数轴的认识2. 第二章:加减法(2.12.4节)2.1 100以内的加减法2.2 1000以内的加减法2.3 加减法的估算2.4 加减法的应用3. 第三章:乘法(3.13.3节)3.1 表内乘法3.2 乘法口诀3.3 乘法的应用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4.14.3节)4.1 认识时间4.2 认识长度单位4.3 认识质量单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加减法的估算,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2. 教学重点:数轴的认识,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模型,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例题讲解:讲解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方法,以及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数轴的认识,整数的概念。

2. 第二章:加减法10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的估算。

3. 第三章: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

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认识时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完成练习册第14页。

第二章:完成练习册第58页。

第三章:完成练习册第912页。

第四章:完成练习册第1316页。

答案:见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整百数、整千数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3. 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4. 认识平面图形5. 乘法口诀与乘法计算6. 时间单位时、分、秒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百数、整千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

2. 使学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知,能够分辨和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4. 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计算速度。

5. 使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进行时间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运算,乘法口诀的运用,时间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整百数、整千数的读写,长度单位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尺子、钟表模型、图形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图形剪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测量、认时间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评互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用清晰的字体书写章节名称和关键知识点。

2. 例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题目和答案,突出重点。

3. 练习题:在黑板上展示典型练习题,方便学生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长度单位换算:将1米换算为分米、厘米;将1分米换算为厘米。

(4)平面图形识别: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

(5)乘法口诀:默写29的乘法口诀。

(6)时间单位换算:将1小时换算为分钟,1分钟换算为秒。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如:编写数学故事、设计数学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2. 引导学生置疑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二、探究新知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详细内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第2章:乘与除(一)详细内容: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3. 第3章:图形与几何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 第4章:加与减(二)详细内容: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知识和计量单位,提高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2)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3)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生活实例,引出加、减、乘、除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知识拓展:介绍图形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空间观念。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教学效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1)加与减(一)、(二)(2)乘与除(一)(3)图形与几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题。

(2)应用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际问题。

(3)图形题:绘制和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2)应用题答案:根据教材内容,给出实际问题的解答。

(3)图形题答案:根据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2. 第2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图形的拼组、观察物体等。

3. 第3章:计算器详细内容: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等。

4. 第4章:数据收集与整理详细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图表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并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计算器的使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拼组、计算器的操作、统计图表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计算器、图形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点、公式、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认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图形的认识:画图题、选择题、判断题。

(3)计算器的使用:操作题、应用题。

(4)数据收集与整理:填空题、绘图题、分析题。

2. 答案:详细给出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第一单元《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千以内数的读写。

2.数数、识数。

3.千以内数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千以内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1000,让学生体会千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最快、最准确。

3.教学讲解讲解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千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二、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3.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加法和减法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运算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教学讲解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三、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识别和画角的能力。

【教学内容】1.角的定义和分类。

2.角的识别和画法。

3.角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角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教学讲解讲解角的识别和画法,让学生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角的识别和画法练习,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测量角度等。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整数的认识11.1 数一数,认识数位11.2 认识计数单位11.3 整数的读写方法2. 第十二章:加减法12.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2.2 加减法的速算方法12.3 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认识,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的读写方法,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加减法速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数数,引出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例题讲解介绍整数的读写方法,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讲解速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数一数、读写整数的练习。

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4. 知识拓展讲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等。

六、板书设计1. 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整数的读写方法。

3.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和速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56+34、7218、89+0。

解决实际问题:小明有20元,买书花去10元,他还剩多少钱?答案:123:一百二十三;456:四百五十六;789:七百八十九。

56+34=90;7218=54;89+0=89。

小明剩下1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如家庭预算、购物比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章节,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认识2. 认识平面图形3. 两位数加两位数4. 两位数减两位数5. 乘法口诀(一)6. 乘法口诀(二)7. 小数的初步认识8.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提高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图形。

3. 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运算能力。

5. 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能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

6.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乘法口诀的掌握,小数的初步认识。

2.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识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平面图形卡片,计算器,小数点卡片。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讲述钟表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教学新课:(1)时、分、秒的认识:展示时钟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钟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2)认识平面图形: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识别并命名。

(3)两位数加减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4)乘法口诀:带领学生朗读乘法口诀,并进行背诵比赛。

(5)小数的初步认识:通过购物情境引入小数,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和计算。

(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巩固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认识:画出时钟模型,标注三个指针。

2. 认识平面图形:画出各种平面图形,标注名称。

3. 两位数加减法:列出算式,标注计算步骤。

4. 乘法口诀:列出乘法口诀表。

5. 小数的初步认识:列出小数的读写和计算规则。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1.1 认识整百数1.2 认识分数1.3 认识货币2. 第2章:图形与几何2.1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2.2 认识平面图形2.3 认识方向和位置3. 第3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1 数据的收集3.2 数据的整理3.3 统计图表4. 第4章:乘法与除法4.1 表内乘法4.2 乘法口诀4.3 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整百数、分数、货币的概念;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平面图形、方向和位置;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熟练运用表内乘法、乘法口诀和除法初步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乘法口诀、除法初步认识。

2. 教学重点:整百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表内乘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量角器、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2. 重要概念、公式、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4.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整百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分数的简单计算认识货币,进行简单换算识别平面图形,计算周长和面积表内乘法、乘法口诀、除法初步应用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作业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为:1.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110的意义。

2. 第二单元:加减法(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一位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第三单元:认识数字112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1120的意义。

4. 第四单元: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5. 第五单元:认识数字213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2130的意义。

6. 第六单元:加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7. 第七单元:认识数字314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3140的意义。

8.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内容: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认识并理解数字140的意义。

2. 学生能掌握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生对数字140的意义理解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实物和图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出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

具体涉及章节包括:第一章《数认识》,第二章《计算器》,第三章《图形识别与测量》,第四章《时间认识》,第五章《数据整理与概率初步》。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数组成、数读写、计算器简单操作、平面图形认识、测量长度、时间单位换算以及数据收集与整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数读写、计算器使用、图形认识、长度测量、时间换算以及数据整理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读写、计算器使用、图形认识、长度测量、时间换算以及数据整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直尺、三角板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实例,引出数读写、计算器使用、图形认识、长度测量、时间换算以及数据整理等数学知识。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设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组讨论: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内容:分章节列出重点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呈现,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读写:写出下列各数:三千零二十、四千五百、七千八百零五。

(2)计算器:使用计算器计算:45+32、7826、63×4、80÷2。

(3)图形认识: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数2. 第2章:乘法表内乘法乘加、乘减两位数乘一位数3. 第3章: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乘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基本认识,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加、减、乘运算的熟练运用,图形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鞭、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章重点内容,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步骤,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以章节为单位,列出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20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题(20题)表内乘法的计算题(20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题(10题)2. 答案:附在作业方便学生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如探究图形的面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反馈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确保覆盖所有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整数认识与计算1.1 100以内数的认识1.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3 100以内数的乘法2. 第2章:图形的认识与计算2.1 比较长短、高矮2.2 认识平面图形2.3 认识立体图形2.4 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进行加减法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对比长短、高矮以及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计算,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排队等,让学生感知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认识各种图形。

2. 新课内容(1)整数认识与计算通过数数、摆小棒等方法,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

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计算。

(2)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比较长短、高矮,让学生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选取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与计算: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00以内数的乘法2. 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长短、高矮的比较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册第13页。

(2)用纸片拼出不同的平面图形,并测量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练习册答案见附录。

(2)拼图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认识2. 认识人民币3. 加与减(二)4. 乘法口诀(一)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6.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认识人民币,熟练运用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位置和方向。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间的换算,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乘法口诀的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教学重点:加减法和乘法运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位置与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人民币样币,加减法卡片,乘法口诀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作息时间表、购物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时、分、秒的认识:讲解时钟的构造,引导学生认识时、分、秒,并进行时间换算的练习。

(2)认识人民币:讲解人民币的面值,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

(3)加与减(二):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乘法口诀(一):教授乘法口诀,并进行随堂练习。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6)位置与方向:讲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认识:1时 = 60分,1分 = 60秒2. 人民币的认识:1元 = 10角,1角 = 10分3. 加减法运算:进位:本位 + 1;退位:本位 14. 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6. 位置与方向:上、下、左、右、前、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时、分、秒换算练习;(2)人民币的换算和应用题;(3)加减法和乘法运算题;(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填空题;(5)位置与方向的实际应用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主要涵盖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认识数字1到10,第二单元学习了加减法运算,第三单元认识了货币单位,第四单元则是学习了时间和日期的知识。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到10的数字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理解货币单位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

3.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时间,进行时间的推算。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1到10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货币单位换算,时间推算。

2. 教学重点:数字1到10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货币单位换算,时间推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货币模型,时间模型。

2. 学具:练习册,文具盒,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数字1到10的物品,并进行介绍。

2. 数字1到10的认识: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到10,并进行随堂练习。

3. 加减法运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进行随堂练习。

4. 货币单位认识:通过货币模型,让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并进行货币单位换算的练习。

5. 时间认识:通过时间模型,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并进行时间推算的练习。

板书设计:1. 数字1到10的认识2. 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3. 货币单位换算4. 时间推算作业设计:1. 数字1到10的认识:请写出数字1到10。

2. 加减法运算:请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0题。

3. 货币单位换算:请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15题。

4. 时间推算:请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620题。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通过货币模型和时间模型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货币单位和时间单位。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整数认识》:第1节整数的认识、第2节整数的加减法、第3节整数的乘除法;2.第二章《图形与几何》:第1节直线、线段和射线、第2节角、第3节三角形、第4节四边形;3.第三章《计量单位》:第1节长度单位、第2节质量单位、第3节货币单位;4.第四章《加法和减法》:第1节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节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5.第五章《乘法与除法》:第1节表内乘法、第2节除法、第3节乘除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能熟练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认识图形与几何,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分类;3.熟悉计量单位,能够进行长度、质量、货币的换算;4.提高计算能力,熟练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5.掌握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方法,能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整数乘除法运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乘除混合运算;2.教学重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图形与几何的认识、计量单位的换算、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2.新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3.实践: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布置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教学内容:按照章节和内容,分板块书写;3.重点与难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重点和难点;4.例题与解答:书写清晰,步骤详细。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整数加减乘除运算各10题;(2)图形与几何填空题、选择题各5题;(3)计量单位换算题5题;(4)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运算题10题;(5)乘除混合运算题5题。

2.作业答案:按照题目顺序,给出详细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数学竞赛题、趣味数学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目录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吨的认识)》 (2)第四单元《信息窗一(认识方向)》 (7)第四单元《信息窗二(平移和旋转)》 (11)第七单元《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 (15)第八单元《信息窗一(认识周长)》 (18)第九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22)第九单元《简单的搭配问题》 (26)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30)第五单元《信息窗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5)第六单元《信息窗二(年、月、日)》 (39)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吨的认识)》教学目标: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学具准备: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课件教学过程: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听过),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重量单位),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千克、克、公斤、斤),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很好!下面我们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做口答题。

(CAI 课件出示题目)口答:1千克=( )克 3千克=( )克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教师叙述:请同学们看,当曹冲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时发现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都不合适,你们能帮助他找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能,用吨)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吨来作单位呢?(因为大象比较重)。

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用“吨”来做单位,“吨”和我们以前学的重量单位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板书课题:吨的认识)(设计目的: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营造“情景问题”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体的重量,用什么样的单位合适。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设计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指名一学生汇报掂5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指名另一学生汇报掂10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指名同一学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动,需要2个同学才能抬起来。

④感受50千克⑤感受1吨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 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

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设计目的: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

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

即:1吨=1000千克。

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1)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

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2)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 )千克,是( )吨。

(设计目的:通过猜体重的游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设计目的: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看书质疑的能力。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9000千克=( )吨 9千克=( )克2、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 )吨。

3、在( )里添上合适的单位。

(课件出示图片)4、想一想: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5、扩展题: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 限坐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提问:(1)如果老师要带他们去乘坐电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2)如果全班54个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几次呢?(设计目的:通过看图填重量单位的练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事物重量的估计能力.通过填空的练习,巩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互化.第四题,意在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条理性.最后一道练习题我利用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概念。

并提高了学生日常的事物现象用数学的经验,思想与方法进行观察、推测、尝试、计划并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助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六、板书:吨的认识1 千克 = 1 0 0 0 克 1吨 = 1 0 0 0千克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认识方向)》1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青岛版的三年级上册中的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实际上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因为辨认方向,认识生活中的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生活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八个方向的辨认后,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为基础的。

2教学过程2.1第二学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八个方向的辨认,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借助认识路线、设计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时重点教学重点:认识路线图,会用方位词语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学时难点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经过的地方,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活动1【导入】一、故事引入,启发思考1.(用多媒体播放故事《白雪公主》的片段)2.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呢?(愿意)你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好方法?快来告诉白雪公主吧!(指南针、看太阳······)3.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生活中用到方向的地方很多,比如认路、查找路线等。

让我们今天就和白雪公主一起《认识路线》(板书) 2【讲授】二、探究与体验(认识路线图)1、观察路线图师:白雪公主用我们的方法,走到森林深处,见到了一群小动物,小动物们听了白雪公主的遭遇,都非常同情,希望白雪公主留下,并告诉白雪公主,在离这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木屋,那是七个小矮人的家。

师:同学们,谁能帮帮他们呢?帮他们看看路线图。

2、读图(出示路线图)师:孩子们,谁想帮帮动物们,看懂这张地图?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地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3【活动】三、观察地图,说说去哪,怎么走?1、师:从哪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到哪?师:请用:“从出发,先向走到,再向走,最后向走到达。

”形式说。

(板书)2、请大家自己说一说,可以用手边比边说。

(同桌讨论)师: 谁愿意首先来介绍一下?指名到前面发言,并用手在图上演示。

4【活动】四、认识平面图1、辨认平面图(金矿地图)师:有了大家的帮忙,白雪公主顺利的找到小木屋。

我们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师:小矮人们去哪里了?(出示:金矿地图)2、归纳总结:同学们你们介绍得太好了,看来只要我们认识了路线图,看清路线的起点、终点,行走方向和距离,就不会迷路了。

5【活动】五、跳《方向操》师:白雪公主安心的住下了,并和小动物们快乐的玩耍、嬉戏。

看,大家都高兴的唱啊跳啊!我们也加入吧!(做做方向操休息一下,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行驶的方向)(配乐)(课间操,调节学生注意疲劳,有益于后面的学习)请你向南拍拍手,(啪、啪、啪啪啪)请你向东拍拍手,(啪、啪、啪啪啪)……6【练习】六、拓展运用,巩固新知1. 指定起始点,选择路线师:没有王后欺负的日子,白雪公主过得很愉快。

每天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劳动和玩耍。

白雪公主看善良的小矮人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很辛苦。

就和小动物们商量为小矮人们送午饭。

怎么去呢?(1)先找森林地图,辨别方向,讨论路线。

(2)请各组代表上台介绍选择路线。

(3)你认为哪种方案好?好在哪里?(4)返回时的路线谁能给白雪公主说说呢?2、在返程中体会来去路线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设计路线(1)师:有一天,小松鼠提议去森林的其他地方游玩,小松鼠提议去松树园玩,怎么走?(填空)(2)师:你有什么建议?(3)归纳总结:同学们你们真棒!找出了不同的路线。

7【练习】七、全课总结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路线的知识,学完这节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8【作业】八、布置作业1、练一练、第1题2、回家和父母说一说你上学和放学的往返路线,一起画一张你上学的路线图。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平移和旋转)》1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新设计“看一看”的图片,方格纸。

运用多媒体演示平移和旋转的动态过程。

3学情分析我班48人,男生23人,女生25人,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