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梁配筋规范要求

合集下载

24大梁配筋上二下三

24大梁配筋上二下三

24大梁配筋上二下三
摘要:
1.24 大梁概述
2.大梁配筋的原则
3.上二下三的含义
4.应用实例
正文:
一、24 大梁概述
24 大梁,是指在建筑结构中,宽度超过24 英尺(约7.3 米)的梁。

这类梁由于尺寸较大,其受力特性和配筋要求与普通梁有所不同。

在我国建筑规范中,对24 大梁的设计和施工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大梁配筋的原则
大梁配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梁在承受荷载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配筋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均匀分布:为了避免梁的局部集中受力,配筋应尽量均匀分布在梁的截面上。

2.足够强度:配筋的强度要满足梁的承载能力要求,以确保在承受最大荷载时不发生塑性变形或破坏。

3.考虑温度变化:在设计配筋时,要考虑到温度变化引起的梁的变形,以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

三、上二下三的含义
“上二下三”是一种常用的大梁配筋方式。

具体来说,是指在梁的上部配
置两排钢筋,下部配置三排钢筋。

这种配筋方式能够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结构中。

四、应用实例
以一座跨度为10 米的简支梁为例,根据规范要求,其上部配筋应采用直径为16mm 的钢筋,间距为200mm;下部配筋应采用直径为16mm 的钢筋,间距为100mm。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根据梁的材料、截面尺寸、荷载等因素进行具体计算和调整。

总之,24 大梁在建筑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其配筋设计要求严格。

自建房配筋标准

自建房配筋标准

自建房配筋标准
自建房配筋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跨度、层数以及使用材料等因素而定。

以下是一些建议性的配筋标准,但请注意,实际工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1. 梁:梁的配筋应根据梁的跨度、承载力和使用材料来确定。

一般来说,农村自建房的梁配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 梁底部主筋:4根25mm或,上部主筋:2根18mm 或20mm;
- 箍筋:间距为150mm,直径为12mm;
- 腰筋:210mm;
- 混凝土:C25。

2. 柱:柱子的配筋根据其所在楼层和承载力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建议:
- 一楼柱子:14mm钢筋;
- 二楼以上柱子:12mm钢筋;
- 圈梁:12mm钢筋。

3. 板筋:板筋的规格和间距根据楼板的跨度来选择。

以下是一些建议:
- 跨度大于 2.4米:板筋直径为 1.5mm,间距为1000mm;
- 跨度小于 2.4米:板筋直径为 1.2mm,间距为1000mm;
- 加强筋:8#正材。

4. 悬空梁:悬空梁的配筋应根据梁的跨度、承载力和使用材料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建议:
- 梁断面尺寸:240mm*600mm*500mm;
- 配筋:上部主筋2根16mm,下部主筋3根25mm;
- 箍筋:间距为150mm,直径为12m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供的配筋标准仅供参考,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调整。

另外,自建房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遵循国家相关规范,保证建筑安全。

如有条件,建议请教专业建筑师进行设计和施工。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一、梁的纵筋配筋率1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高规》6.3.3.1: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2、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3、梁跨中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才亢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二、上下铁比值1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1 ).《混规》9.2.6.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5,IO为梁的计算跨度。

2 ).《高规》63.2.3: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02、梁通长筋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高规》633.2: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β三、钢筋直径1梁箍筋最小直径1) .《抗规》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β2) .《高规》10.2.7.2:转换梁,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梁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Iomm、间距不应大于IOOmm0加密区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9ft/fyv;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3ft∕fyv、1.2ft∕fyv和1.Ift/fyv。

两桩承台梁上部钢筋的配筋要求

两桩承台梁上部钢筋的配筋要求

两桩承台梁上部钢筋的配筋要求以两桩承台梁上部钢筋的配筋要求为标题,我将为大家介绍两桩承台梁上部钢筋配筋的相关要求。

两桩承台梁的上部钢筋配筋要求主要分为梁底钢筋和梁顶钢筋。

梁底钢筋主要承受梁的正弯矩,而梁顶钢筋主要承受梁的负弯矩。

对于梁底钢筋的配筋要求,我们通常采用双层钢筋布置。

双层钢筋的布置可以提高梁底钢筋的受力性能,增加梁的承载能力。

具体而言,梁底钢筋的配筋要求如下:1.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φ12或φ16的钢筋,间距一般不超过200mm。

2. 钢筋的截面形状应为圆形,不得有明显的弯曲或变形。

3. 钢筋的长度应根据梁的实际长度进行计算,并预留适当的超出长度用于焊接或连接。

4. 钢筋的间距应均匀分布,不得出现密集或稀疏的情况。

5.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构造图纸的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

对于梁顶钢筋的配筋要求,我们通常采用单层钢筋布置。

单层钢筋的布置可以减少梁顶的混凝土裂缝,提高梁的抗震性能。

具体而言,梁顶钢筋的配筋要求如下:1.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φ12或φ16的钢筋,间距一般不超过200mm。

2. 钢筋的截面形状应为圆形,不得有明显的弯曲或变形。

3. 钢筋的长度应根据梁的实际长度进行计算,并预留适当的超出长度用于焊接或连接。

4. 钢筋的间距应均匀分布,不得出现密集或稀疏的情况。

5.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构造图纸的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

在进行钢筋配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钢筋的排布应符合梁的受力要求,保证钢筋的受力性能。

2. 钢筋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钢筋不被氧化或腐蚀。

总结起来,两桩承台梁上部钢筋的配筋要求主要包括梁底钢筋和梁顶钢筋的布置要求。

梁底钢筋采用双层布置,梁顶钢筋采用单层布置。

在进行钢筋配筋时,需要注意钢筋的直径、间距、长度和布置要求,保证钢筋的受力性能和连接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以防止钢筋的氧化或腐蚀。

结构设计——梁配筋原则

结构设计——梁配筋原则

二.梁配筋平面图1. 梁配筋平面图的底版采用结构平面布置图,建议除板厚标注、配筋加筋、构柱编号、次梁定位、节点编号以外,其他的图层线都应与平面布置图一致。

2. 梁配筋放大原则:超静定次数越多,放大系数越小;超静定次数越少,放大系数越大。

这样,悬挑梁和单跨梁、框支梁应适当放大,大跨度梁可适当放大。

其它梁配筋可以少放大甚至不放大。

楼梯间的梯梁梯柱布置与平面输入可能有不符,楼梯边梁应考虑这些原因,适当放大。

另,注意三跑四跑楼梯,荷载不要漏3. 梁配筋尽量配一排;配筋大可考虑配两排;尽量避免在简单的梁里出现三排钢筋-----因外排钢筋更有效。

另可以定个这样的原则,梁高470以内不允许出现三排钢筋的配法。

4. 拉通筋尽量可以用小的钢筋-----应用在住宅等小跨度梁里。

多直径搭配直径差距不宜超过两级。

如果在公建、商铺等跨度较大、荷载较大的梁中,尽量用大钢筋拉通,以减少根数,达到第3条的要求。

5. 第4条拉通筋用小的时候,局部可考虑2ф16+2ф20、2ф16+4ф20这样的配法,以满足配筋要求以及第3条要求;梁端支座如果宽度240,尽量用16及以下的支座筋,满足锚固平直段0.4LaE的要求。

(LaE看《高规》6.5.5)6. 局部薄弱部位和屋面可考虑3根面筋拉通,或者局部加强。

7. 梁底筋有条件的尽量用3根,比如原来配2ф16,可考虑配成3ф14。

小梁可配成2ф14。

框架梁建议梁底不少于3ф148. 顺梁方向支座(墙、柱)宽度为240时,梁纵筋单排尽量不超过3根。

支座宽度大于梁宽不受此限制。

9. 隔墙下小梁和简支次梁,其架立筋和支座筋可用2Ф12。

局部梁支座或与剪力墙搭牢的小梁计算负筋较大,实际配筋减小时,应注意本梁的调幅以及相关搁置梁抗扭、抗弯的受力变化。

10. 注意双节点柱的计算,以及两个方向梁计算与配筋的变化,可考虑实际受弯情况和约束可能人为调整。

11. 要注意:标准层的梁高,到最上一层和最下一层(特别是下面与商铺交接的部位)是否有必要和标准层一样,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变截面和过小截面。

梁柱双层配筋间距和保护层最小厚度

梁柱双层配筋间距和保护层最小厚度

梁柱双层配筋间距和保护层最小厚度1.前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梁和柱是承重构件,受力较大。

梁柱双层配筋是指在梁柱交接处,采用双层钢筋进行配筋。

在进行梁柱双层配筋时,需要考虑间距和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本文将分别介绍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和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2.梁柱双层配筋间距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是指上下两层钢筋之间的距离。

一般来说,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抗弯承载力: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要满足梁的抗弯需求。

通常情况下,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梁的抗弯承载力。

(2)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要考虑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如果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过大,可能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施工难度: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还要考虑施工难度。

如果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过小,可能会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需要在满足抗弯承载力和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小间距,并考虑施工难度。

3.保护层最小厚度在进行梁柱双层配筋时,还需要考虑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保护层是指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层,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是指混凝土到钢筋的最小距离。

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钢筋的锈蚀: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需要满足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的要求。

如果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够,钢筋容易受到锈蚀,从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2)钢筋的受力: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需要满足钢筋的受力要求。

如果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够,可能会影响钢筋的受力性能,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施工质量: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还需要考虑施工质量。

如果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够,可能会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需要在满足钢筋的锈蚀、受力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厚度,并考虑施工难度。

4.结论在进行梁柱双层配筋时,梁柱双层配筋的间距和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汇总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汇总
3
《抗规》 P61,6.3.4
宜大于 300mm。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 140mm。当 l0/h 不小于 1 时,h/b 不宜大于 截面尺寸及 25;当 l0/h 小于 1 时,l0/b 不宜大于 25。深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砼规》P239, G.0.7 砼强度等级 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部应与楼 板等水平构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 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 0.2h 的范围内。 2、 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 《砼规》P240, 比例均匀布置在相应高度范围内。对于 l0/h 小于 1 的连续深梁,在支 G.0.8 座底面以上 0.2l0~0.6l0 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尚不宜小 于 0.5%。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不足部 分可由附加水平钢筋补足,附加水平钢筋自支座向跨中延伸的长度不 宜小于 0.4l0 深梁应配置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 8mm, 《砼规》P241, G.0.9 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当沿深梁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 《砼规》P241, G.0.9 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 在深梁双排钢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 《砼规》P241, 于 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为 0.4h,宽度为从支座伸出 0.4h 的范围内, G.0.9 尚应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 当深梁全跨沿下边缘作用有均布荷载时,应沿梁全跨均匀布置附加竖 向吊筋,吊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 3/4 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载应全部 由附加吊筋承受,吊筋应采用竖向吊筋或斜向吊筋。竖向吊筋的水平 分布长度 s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当 h1 不大于 hb/2 时,s=bb+hb;当 h1 大于 hb/2 时, s=bb+2h1。 式中: b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宽度; hb— 《砼规》P241, G.0.11 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高度;h1—从深梁下边缘到传递集中荷载构 件底边的高度。 竖向吊筋应沿梁两侧布置,并从梁底伸到梁顶,在梁顶和梁底应做成 封闭式。 附加吊筋总截面面积应按规范进行计算,但吊筋的设计强度应乘以承 载力计算附加系数 0.8。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 《砼规》P241, G.0.12 筋率不宜小于附表 6 规定的数值。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 《砼规》P241, 构造规定与一般梁相同,但其截面下部 1/2 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 G.0.13 部 1/2 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加强。

梁板柱配筋要求

梁板柱配筋要求

梁板柱配筋要求一、梁的配筋要求1.弯矩和剪力配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主筋主要承担弯矩作用,剪力筋则主要承担剪力作用。

根据受力计算,确定梁主筋和剪力筋的截面积和间距。

2.肋筋和箍筋:梁的承载力不仅与主筋有关,还与肋筋和箍筋的设置有关。

肋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梁的抗弯刚度和抗剪承载力,而箍筋则主要起到约束主筋和肋筋,提高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保护层是指钢筋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一般为梁宽的最小值。

4.钢筋的间距和直径:梁的钢筋间距和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要求间距不大于梁高的1/4,直径不大于梁宽的1/8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梁的钢筋连接应满足牢固可靠的要求,一般采用焊接、钢筋束或者机械连接等方式。

二、板的配筋要求1.弯矩和剪力配筋:板在竖向的弯曲和剪切力作用下,需要设置主筋来承担弯矩,剪力筋来承担剪力。

2.钢筋的间距和直径:板的钢筋间距和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要求间距不大于板厚的1/3,直径不大于板厚的1/8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保护层同样要满足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一般为板厚的最小值。

4.钢筋的连接和锚固:板的钢筋连接应保证牢固可靠,一般采用焊接、钢筋束或者机械连接等方式。

5.钢筋的受力构造:板的钢筋设置需要满足承载力和变形限度的要求,一般采用等距或等间距分布的方式。

三、柱的配筋要求1.纵向钢筋:柱的纵向钢筋一般采用螺旋绕筋和直筋两种形式。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直径和弯起长度。

2.箍筋:柱的箍筋主要作用是约束纵向钢筋、提高柱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

箍筋的间距和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柱宽的最小值,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钢筋的连接和锚固:柱的钢筋连接应满足牢固可靠的要求,一般采用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等方式。

5.装配式柱的配筋要求:对于装配式柱,除了以上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模数和连接配筋的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纵向钢筋配置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4、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柱抗震钢筋配 置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箍筋加密范围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箍筋加密区箍 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最大间距为100mm;箍筋的直径应符合附表4的规定。 筋间距 特殊条件:当铰接排架侧向受约束点至柱顶的高度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边长的2倍,柱顶预埋钢板 柱顶预埋钢板 顶箍筋加密区的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箍筋加密区 1、柱顶预埋钢板沿排架平面方向的长度,宜取柱顶的截面高度h,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h/2及 特殊情况下要 300mm; 求 2、当柱顶轴向力在排架平面内的偏心距e0在h/6~h/4范围内时,柱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 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1.2%;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1.0%;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0.8%。 铰接排架柱
箍筋加密区体 2、框支柱宜采用符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增加0.02.且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 。 积配箍率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筋或井字复合箍,其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一级时 小于1.5%。
1、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 非加密区箍筋 2、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 配置 径。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按附表7采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配箍 节点核心区配 值分别不宜小于0.12、0.10和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柱剪跨比不大 箍 的框架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心区上、下柱端的较大体积配箍率。 1、8度和9度时,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型柱、腹板开孔 厂房柱设置 形柱、预制腹板的工字形柱和管柱。

混凝土梁柱配筋标准

混凝土梁柱配筋标准

混凝土梁柱配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它的强度和耐久性取决于混凝土中的钢筋配筋。

混凝土梁柱配筋需要符合规范,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柱配筋的标准。

二、混凝土梁柱配筋的分类混凝土梁柱配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钢筋混凝土梁柱,另一类是预应力混凝土梁柱。

两者在配筋标准上有所不同。

三、钢筋混凝土梁柱配筋标准1. 梁的配筋标准(1)受弯构件的配筋率:梁的配筋率应在0.5%至4%之间。

(2)最小配筋率:梁中任何截面的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15%。

(3)梁的受拉区配筋:受拉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45%。

(4)梁的受压区配筋:受压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25%。

2. 柱的配筋标准(1)受弯构件的配筋率:柱的配筋率应在0.8%至6%之间。

(2)最小配筋率:柱中任何截面的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2%。

(3)柱的受拉区配筋:受拉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5%。

(4)柱的受压区配筋:受压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35%。

四、预应力混凝土梁柱配筋标准1. 梁的配筋标准(1)受弯构件的配筋率:梁的配筋率应在0.5%至4%之间。

(2)最小配筋率:梁中任何截面的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15%。

(3)梁的受拉区配筋:受拉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45%。

(4)梁的受压区配筋:受压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25%。

2. 柱的配筋标准(1)受弯构件的配筋率:柱的配筋率应在0.8%至6%之间。

(2)最小配筋率:柱中任何截面的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2%。

(3)柱的受拉区配筋:受拉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5%。

(4)柱的受压区配筋:受压区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35%。

五、结论混凝土梁柱配筋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符合标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梁柱配筋标准略有不同,但都需要符合最小配筋率和受拉区、受压区的配筋率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梁柱配筋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施工,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梁板柱配筋是建筑结构中关键的一环,配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梁板柱配筋的设计与施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规范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配筋规范。

一、梁板配筋要求:1.梁的最小配筋率:新规范中规定了梁的最小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

梁的最小配筋率要根据结构的类型和使用条件来确定,通常在1%~3%之间。

2.梁的最大配筋率:新规范中也规定了梁的最大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最大比值。

梁的最大配筋率要根据构件尺寸和受力要求来确定,一般不超过5%。

3.钢筋的最小间距:梁截面的受力性能与钢筋的间距密切相关。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小间距,以确保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

最小间距根据钢筋直径和梁的尺寸来确定。

4.钢筋的最大间距:为了充分利用钢筋的作用,梁截面中的钢筋应尽可能均匀地分布。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大间距,以避免出现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的情况。

最大间距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混凝土质量等因素来确定。

二、柱配筋要求:1.柱截面尺寸:新规范规定了柱截面的尺寸范围,以确保柱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

柱截面的尺寸要根据受力要求和建筑结构的使用条件来确定,一般要求柱的宽度和高度比不得超过1:52.柱的配筋率:柱的配筋率是指钢筋的面积与柱截面混凝土面积的比值。

新规范中规定了柱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要根据柱的受力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来确定,通常在0.8%~1.5%之间。

最大配筋率要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来确定,一般不超过4%。

3.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新规范中规定了柱中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范围。

钢筋的直径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柱截面尺寸来确定。

柱截面中钢筋的最小间距要保证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而最大间距要避免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综上所述,新规范对于梁板柱配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配筋的标准规范

混凝土配筋的标准规范

混凝土配筋的标准规范混凝土配筋的标准规范一、前言混凝土配筋是混凝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配筋的选取和布置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

本文就混凝土配筋的标准规范作一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配筋的分类根据配筋的使用部位和作用,混凝土配筋可分为梁的配筋、柱的配筋、板的配筋和墙的配筋等几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配筋在选取和布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三、混凝土配筋的材料混凝土配筋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钢丝和钢绞线等。

钢筋是最常用的混凝土配筋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梁、板、柱和墙等部位的配筋。

钢丝配筋主要用于混凝土薄板和混凝土结构中的斜向和水平受拉构件。

钢绞线配筋主要用于大型桥梁、隧道等混凝土结构中。

四、混凝土配筋的选取原则混凝土配筋的选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配筋面积和配筋种类。

2. 根据配筋的应力性质,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规格。

3. 根据配筋的布置要求,确定配筋的数量、间距和位置等参数。

4.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确定配筋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五、混凝土配筋的规范混凝土配筋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钢筋的规格、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等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 钢筋的加工、存放和运输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3. 钢筋的弯曲、焊接和连接等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4. 配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5. 配筋的连接和锚固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六、混凝土配筋的施工混凝土配筋的施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钢筋的加工和预埋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

2. 配筋的布置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间距和位置等参数应符合要求。

3. 配筋的连接和锚固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连接件的质量应符合要求。

4. 配筋的搭接和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5. 配筋的保护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保护层的厚度和材料应符合要求。

2梁配筋规范要求

2梁配筋规范要求

2梁配筋规范要求梁配筋规范是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以及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的梁的配筋标准。

配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梁的受力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提高梁的强度和承载力。

在梁配筋规范中,会规定梁的尺寸、配筋率、受力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等内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梁配筋规范要求:1.梁的尺寸:梁的高度、宽度和长度都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梁的高度一般根据荷载计算结果和跨度来确定,梁的宽度一般要满足梁的受力要求和构造要求。

2.配筋率:梁的配筋率是指钢筋截面积与混凝土梁截面积之比。

一般来说,配筋率的大小取决于梁的跨度、受力情况和荷载特点。

大部分的梁配筋率在1%到3%之间。

3.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梁的配筋钢筋的直径和间距需要根据梁的受力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梁的钢筋直径一般为12mm、14mm、16mm等。

不同直径的钢筋有不同的承载力和屈服强度。

钢筋的间距一般要满足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和纵向受力筋的要求。

4.钢筋的层间距: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层间距一般要求保持一定的间距。

这是为了防止纵向受力筋之间的粘结作用的减弱。

层间距的要求根据钢筋的直径和受力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层间距不超过梁的高度的1/55.钢筋的弯曲和延伸长度:对于采用弯曲钢筋的梁,配筋规范要求在梁的两端和弯曲部位留一定的弯曲长度。

对于梁的受拉钢筋,配筋规范也要求在梁的两端和支座处留一定的延伸长度。

6.钢筋的锚固长度:梁的钢筋需要在梁的两端和支座处锚固。

配筋规范要求在梁两端和支座处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钢筋的受力性能。

总之,梁配筋规范的要求是为了保证梁的受力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提高梁的强度和承载力。

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配筋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梁的最小配筋率

梁的最小配筋率

梁的最小配筋率
梁的最小配筋率是指在梁的截面中,钢筋的最小面积与混凝土的有效面积之比。

这个比值是由设计师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梁的最小配筋率应满足以下条件:1.梁的受拉区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0025;2.梁的受压区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0020;3.梁的受弯区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003。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最小配筋率只是规范中的最低要求,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

梁配筋规范要求

梁配筋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偏心受拉的框支梁,其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抗震等级:x≤*ho,二、三级抗震等级: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x≤ξb*h0;钢筋等级为HPB300时,ξb =钢筋等级为HRB335/HRBF335时,ξb =钢筋等级为HRB400/HRBF400/RRB400时,ξb =钢筋等级为HRB500/HRBF500时,ξb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位置┃┃抗震等级┣━━━━━━━━━┳━━━━━━━━━┫┃┃支座(取较大值) ┃跨中(取较大值) ┃┣━━━━━━╋━━━━━━━━━╋━━━━━━━━━┫┃一级┃,80ft/fy ┃,65ft/fy ┃┣━━━━━━╋━━━━━━━━━╋━━━━━━━━━┫┃二级┃,65ft/fy ┃,55ft/fy ┃┣━━━━━━╋━━━━━━━━━╋━━━━━━━━━┫┃三、四级┃,55ft/fy ┃,45ft/fy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弯构件不应小于和45ft/fy的较大值.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小于%;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和%.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二、三级不应小于.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表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构件类型┃挠度限值┃┣━━━━━━━━━━━╋━━━━━━━━━━━┫┃吊车梁: 手动吊车┃lo/500 ┃┃自动吊车┃lo/600 ┃┣━━━━━━━━━━━╋━━━━━━━━━━━┫┃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当lo<7m时┃lo/200(lo/250) ┃┃当7m≤lo≤9m时┃lo/250(lo/300) ┃┃当lo>9m时┃lo/300(lo/400) ┃┗━━━━━━━━━━━┻━━━━━━━━━━━┛注:1.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2.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4.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结构构件正截面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的规定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lim.表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裂缝控制等级┃Wlim(mm)┃裂缝控制等级┃Wlim(mm) ┃┣━━━━━━╋━━━━━━━━╋━━━━━╋━━━━━━━━╋━━━━━┫┃一┃┃┃┃┃┣━━━━━━┫┣━━━━━┫三级┣━━━━━┫┃二a ┃┃┃┃┃┣━━━━━━┫三┃┣━━━━━━━━╋━━━━━┫┃二b ┃┃┃二级┃━┃┣━━━━━━┫┃┣━━━━━━━━╋━━━━━┫┃三a、三b ┃┃┃一级┃━┃┗━━━━━━┻━━━━━━━━┻━━━━━┻━━━━━━━━┻━━━━━┛注:1.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2.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3.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4.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5.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6.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7.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8.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表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 ┃箍筋最大间距(mm) ┃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 ┃(取较小值) ┃┃┣━━━━╋━━━━━━━━━━╋━━━━━━━━━━━╋━━━━━━━━┫┃一┃2*hb,500 ┃hb/4,6d,100 ┃10┃┣━━━━╋━━━━━━━━━━╋━━━━━━━━━━━╋━━━━━━━━┫┃二┃┃hb/4,8d,100 ┃8┃┣━━━━┫┣━━━━━━━━━━━╋━━━━━━━━┫┃三┃*hb,500 ┃┃8 ┃┣━━━━┫┃hb/4,8d,150 ┣━━━━━━━━┫┃四┃┃┃ 6┃┗━━━━┻━━━━━━━━━━┻━━━━━━━━━━━┻━━━━━━━━┛注:为纵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 时,梁端箍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倍.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倍梁截面高度范围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在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2倍的加密区箍筋间距.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梁高h(mm) ┃V>*ft*b*h0 ┃V<=*ft*b*h0 ┃┣━━━━━━╋━━━━━━━━━╋━━━━━━━━━┫┃≤300 ┃150 ┃200 ┃┣━━━━━━╋━━━━━━━━━╋━━━━━━━━━┫┃300<h≤500┃200 ┃300 ┃┣━━━━━━╋━━━━━━━━━╋━━━━━━━━━┫┃500<h≤800┃250 ┃350 ┃┣━━━━━━╋━━━━━━━━━╋━━━━━━━━━┫┃h>800 ┃300 ┃400 ┃┗━━━━━━┻━━━━━━━━━┻━━━━━━━━━┛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 ┃箍筋最大间距(mm) ┃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 ┃(取较小值) ┃┃┣━━━━╋━━━━━━━━━━╋━━━━━━━━━━━╋━━━━━━━━┫┃一┃2*hb,500 ┃hb/4,6d,100 ┃10┃┣━━━━╋━━━━━━━━━━╋━━━━━━━━━━━╋━━━━━━━━┫┃二┃┃hb/4,8d,100 ┃8┃┣━━━━┫┣━━━━━━━━━━━╋━━━━━━━━┫┃三┃*hb,500 ┃┃8 ┃┣━━━━┫┃hb/4,8d,150 ┣━━━━━━━━┫┃四┃┃┃ 6┃┗━━━━┻━━━━━━━━━━┻━━━━━━━━━━━┻━━━━━━━━┛注:为纵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 时,梁端箍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倍梁截面高度范围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梁高h(mm) ┃V>*ft*b*h0 ┃V<=*ft*b*h0 ┃┣━━━━━━╋━━━━━━━━━╋━━━━━━━━━┫┃≤300 ┃150 ┃200 ┃┣━━━━━━╋━━━━━━━━━╋━━━━━━━━━┫┃300<h≤500┃200 ┃300 ┃┣━━━━━━╋━━━━━━━━━╋━━━━━━━━━┫┃500<h≤800┃250 ┃350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二.《混凝土构造手册》图当梁宽<400 n=2, ≥400 n=4一级:ρsv≥fyv二级:ρsv≥fyv三、四级:ρsv≥fyv当V>*b*ho时,箍筋的配箍率ρsv(ρsv=Asv/(b*s)尚不应小于fyv.框支梁最小配箍率:特一级:ρsv≥fyv一级:ρsv≥fyv二级:ρsv≥fyv非抗震区:ρsv≥fyv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梁配筋注意事项

梁配筋注意事项

梁配筋注意事项梁配筋除下述内容外,需满足计算及相关抗震等级构造,比如二级框架梁,拉通筋不小于1/4支座筋等。

特殊要求例外:1.梁配筋编号原则:要求截面一致,跨度差异较小,和支座条件一致的梁才能共用一个号。

2.地下室顶板,裙房屋面,大屋面等WKL可以按KL编号,但要在第一张梁配筋说明中注明。

3.纵筋集中标注通长面筋,一般应和梁支座面筋钢筋直径一致。

4.无特殊要求及受力的框架梁,跨度大于2.5m的,不应采用多根面筋拉通的形式,如4D18;4D18。

标准层跨度小于3倍梁高的框架梁,面筋拉通。

连梁除外。

5.梁宽度小于等于300mm的框架梁,应采用2D20的面筋集中标注的形式,通常筋直径约为支座钢筋的1/4。

梁宽度大于等于350mm的框架梁,应采用2D25+(2D12)的面筋集中标注形式。

6.梁宽度小于等于300mm的(次)梁,应采用(2D12)的面筋集中标注的形式。

梁宽度大于等于350mm的(次)梁,应采用(4D12)的面筋集中标注形式。

7.柱两侧两宽度不一致的,要求梁两面均标注,以免钢筋排列不对。

8.悬挑梁跨度2.0~3.0m,梁面筋按1.15配置;悬挑梁跨度3.0~4.0m,梁面筋按1.3配置;悬挑梁跨度大于4.0m,梁面筋按1.4配置;注意悬挑梁面筋伸入内部框架后,框架梁配筋可能大于2%,箍筋的调整。

9.悬挑次梁,跨度大于2.0m,内跨面筋不得采用架立筋,并应满足计算。

10.梁构造腰筋不用表示,更不能随意更改PKPM生成的G4D16等标注。

11.对于SATWE计算的VT1~3的计算,配筋可忽略抗扭纵筋。

对于SATWE计算VT4~6的计算,要求按梁侧板下到梁底高度内,按间距200mm配置D12抗扭纵筋。

例如梁高700mm,板厚100mm,配置N4D12。

对于SATWE计算大于VT6的计算,要求20%配置到梁支座面筋,两侧各配置30%的抗扭纵筋。

例如VT10,面筋增加2,腰筋单侧配置3,为N4D14。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配筋率是指用钢筋的截面积除以梁或柱的截面积再乘以100%。

钢筋的截面积可以查钢筋手册。

4根螺纹18 :10.18平方厘米,6根螺纹20:18.85平方厘米,配筋率:(10.18+18.85)/40*80 =0.009,配筋率0.9%。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梁配筋规范要求

梁配筋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偏心受拉的框支梁,其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的较大┏━━━━━━━━━━━┳━━━━━━━━━━━┓┃构件类型┃挠度限值┃┣━━━━━━━━━━━╋━━━━━━━━━━━┫┃吊车梁:手动吊车┃lo/500┃┃自动吊车┃lo/600┃┣━━━━━━━━━━━╋━━━━━━━━━━━┫┃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当lo<7m时┃lo/200(lo/250)┃┃当7m≤lo≤9m时┃lo/250(lo/300)┃┃当lo>9m时┃lo/300(lo/400)┃┗━━━━━━━━━━━┻━━━━━━━━━━━┛注:1.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2.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4.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结构构件正截面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1.2.3.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4.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5.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6.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7.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8.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表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取较小值)┃┃┣━━━━╋━━━━━━━━━━╋━━━━━━━━━━━╋━━━━━━━━┫┃一┃2*hb,500┃hb/4,6d,100┃10┃┣━━━━╋━━━━━━━━━━╋━━━━━━━━━━━╋━━━━━━━━┫┃二┃┃hb/4,8d,100┃8┃┣━━━━┫┣━━━━━━━━━━━╋━━━━━━━━┫2.倍.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取较小值)┃┃┣━━━━╋━━━━━━━━━━╋━━━━━━━━━━━╋━━━━━━━━┫┃一┃2*hb,500┃hb/4,6d,100┃10┃┣━━━━╋━━━━━━━━━━╋━━━━━━━━━━━╋━━━━━━━━┫┃二┃┃hb/4,8d,100┃8┃┣━━━━┫┣━━━━━━━━━━━╋━━━━━━━━┫┃三┃1.5*hb,500┃┃8┃┣━━━━┫┃hb/4,8d,150┣━━━━━━━━┫┃四┃┃┃6┃┗━━━━┻━━━━━━━━━━┻━━━━━━━━━━━┻━━━━━━━━┛注:1.d为纵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时,梁端箍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2.9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梁高h(mm)┃V>0.7*ft*b*h0┃V<=0.7*ft*b*h0┃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二级框架梁配筋要点

二级框架梁配筋要点

二级框架梁配筋要点
1. 二级框架梁的钢筋直径可不能随便选呀!就好比你挑鞋子,得合脚才行呀!比如那大梁跨度大,你就得用粗点的钢筋才稳当呢!
2. 钢筋的间距也至关重要呢!这就好像士兵排队,间距合适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呀!像那种重载的梁,钢筋间距就得密一些哟!
3. 梁的主筋布置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就如同建房子打基础,得扎实呀!要是布置不合理,那可危险啦,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4. 箍筋的作用也不能小瞧呀!它就像是给梁穿上了一件保护衣呢!比如遇到地震啥的,箍筋就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呢!
5. 钢筋的锚固长度得够呀!这就好像船靠岸得把锚抛好,不然会飘走的!要是锚固长度不足,那梁能牢固吗?
6. 钢筋的连接也有讲究呢!这跟接力赛一样,交接不好就出问题啦!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哦!
7. 注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呀!这相当于给钢筋穿上了一层保护套呢!保护层薄了不行,厚了也不行呀,你说重要不重要?
8. 最后哇,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呀!这就像做菜得按照菜谱来,差一点味道就不对啦!可别马虎对待二级框架梁配筋哟!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二级框架梁配筋要点千万不能轻视,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 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 上部纵向构造钢 长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 筋 2、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 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梁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砼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 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附表5采用,当梁端纵向受 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最小配筋率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 其他深受弯构件 梁附表1 配筋
Hale Waihona Puke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 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 力 类 型 强度等级500Mpa 最小配筋百分率 0.50 0.55 0.60 0.20 0.20和45ft/fy中的较大者
纵向受拉钢筋
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0.2h的范围内。 纵向受拉钢筋
2、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比例均匀布置在 于l0/h小于1的连续深梁,在支座底面以上0.2l0~0.6l0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 。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不足部分可由附加水平钢筋补 支座向跨中延伸的长度不宜小于0.4l0
砼梁宜采用箍筋作为承受剪力的钢筋。当采用弯起钢筋时,弯起角宜取45°或60°; 行于梁轴线方向的锚固长度,且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d为弯 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起,顶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下。
箍筋
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 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但当在构件 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 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拉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附表2的规定;当V大于0.7f tbh0+0.05Npo时,箍筋的配 0.24ft/fyv。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3)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 向受压 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在受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不因小于0.28ft/fyv。
1、采用扁梁的楼、屋面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的截 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bb≤2bc;bb≤bc+hb;hb≥16d 扁梁截面尺寸要 式中:bc—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倍; 求 bb、hb—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及高度; d—柱纵筋直径。 框架梁抗震构造措 施 2、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钢筋配置

砼受压区高度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 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 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砼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0;式中:x—砼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
500<h≤800 h>800 梁附表3 抗震等级
250 300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梁中位置 支座
350 400
跨中 0.30和65ft/fy中的较大者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者 0.20和45ft/fy中的较大者
一级 二级 三、四级 梁附表4 抗震等 级 一级
0.40和80ft/fy中的较大者 0.30和65ft/fy中的较大者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者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加密区长度 (mm)
箍筋最大间距 (mm)
最小直径 (mm)
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梁高的1/4和 10 100中的较小者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 二级 8 100中的较小者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 三级 1.5倍梁高和500中的较大者 8 150中的较小者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 四级 6 150中的较小者 注: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 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2倍梁高和500中的较大者 梁附表5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加密区长度 箍筋最大间距 (采用较大者) (采用最小值) (mm) (mm) 2hb,500 1.5hb,500 1.5hb,500 1.5hb,500 hb/4,6d,100 hb/4,8d,100 hb/4,6d,150 hb/4,8d,150 箍筋最小直径 (mm) 10 8 8 6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 纵向受拉钢筋的 、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 配筋率 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箍筋加密区的箍 梁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 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于300mm。 筋肢距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截面尺寸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注: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 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梁附表6 钢筋种类 HPB300 HRB400、HRBF400 、RRB400、HRB335 、HRBF335 HRB500、HRBF500 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纵向受拉钢筋 0.25 0.20 0.15 水平分布钢筋 0.25 0.20 0.15 竖向分布钢筋 0.20 0.15 0.10
深梁钢筋网 深梁 水平分布钢筋 拉筋
深梁应配置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
当沿深梁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上、下边缘处, 封闭式。 在深梁双排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于600mm,在支 度为从支座伸出0.4h的范围内,尚应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钢筋配置其他规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定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二、三级 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当l0/h不小于1时,h/b不宜大于25;当l0/h小于1时, 截面尺寸及砼强 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 度等级 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截面尺寸 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附表3规定的数值; 框架梁 配筋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 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按附表4采用;当梁端纵 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梁设计相关规定汇总
结构类型
砼结构构件
注意部位
纵向钢筋 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2根。
相关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应不小于附表1规定的数值。
2、梁高不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梁高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 纵向受力钢筋
3、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 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 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4、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受弯剪扭构件
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 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小 。 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
局部配筋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附加横向 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2h1与3b之和的范围内。 当采用吊筋时,弯起段应伸至梁的上边缘,且末端水平段长度必应小于《砼规》9.2. 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规定。 纵向构造钢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