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p4
在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2分之3 2分之3 2分之15
9分之14 9分之14 9分之4
3分之5 3分之5 6分之5
化简比:
7:3 25:1 1:5
13:9 27:10 50:7
写出......表示的数。
-6 -3 0 4 7 9
看图找关系:
28是7的倍数14是7的倍数4是2的倍数28是2的倍数14是2的倍数28是14的倍数
p5
1、统计图发不上来,自己写吧
2、音乐50 书法27 46%
3、9:16 5:7
p10
化简比:
3:4 1:12 162:25
1:12 162:25 25:1
画图形(省略)
1、13:20
2、9:8
3、1:19
4、6:5
5、7:4=175:100
p11
1、9 160 1 115
2、2
3、131
4、答:上升:1——2 4——9,
下降:2——4 9——12。
甲:乙=2分之1:3分之1=3:2
答:面积比是3:2。
p16
5 5分之8 2
3分之2 91分之39 50分之9
画图(省略)
p17
2、+2100
3、+1400
4、-1300
5、-500
6、+3100 画图(省略)
解决问题:
8:12:15
8+12+15=35
一、140×35分之8=32(人)
二、140×35分之12=48(人)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三、140×35分之15=60(人)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