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的定义及分类
白细胞介素的定义及分类一、白细胞介素的定义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
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
现在是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生理学特点1、产生细胞与作用细胞多样有些白介素可由2种以上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白介素可对多种细胞发挥作用。
2、合成分泌快,大多为近距离发挥作用,降解快。
3、分子质量小,生物学作用强白介素多为小分子糖蛋白,体内含量极微,但发挥作用很显著。
白细胞介素命名及分类名称的由来关于免疫反应的表达和调节,有来源于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等许多因子参与,其生物活性各有不同(例如巨噬细胞活化,促进T细胞繁殖等)。
在研究这些因子的过程中,研究者各以自己测得的活性进行命名,十几年报道了近百种因子。
后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往许多以生物活性命名的因子实际上是具有多效性的同一物质。
为了避免命名的混乱,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会将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在名称后加阿拉伯数字编号以示区别,例如1、2…,新确定的因子依次命名。
二、分类白细胞介素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目前发现了35种白细胞介素,分别命名为1—35。
其功能复杂,成网络,复杂重叠。
几类白细胞介素简介人白细胞介素1β ( 1β)人1β为1家族的成员之一,1家族包括1α、1β、1、18及1F5至F10。
所有家族成员都具有12β链,β三叶草构像。
1α和1β为不同基因的产物,虽其氨基酸序列只有大约25%的同一性,但它们识别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
多种细胞在应答刺激如炎性因子、感染或微生物内毒素等时,产生这两种蛋白质。
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增强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从而使白血细胞迁移至感染位点,重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导致体温升高,表现为发热症状。
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种细胞因子,存在于人体中的多种细胞中,包括辅助T细胞、B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它们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白细胞介素通常是由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的方式来发挥它们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在人体中的功能非常多样化,它们可以调节和控制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别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等,同时还能够调节体内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功能。
白细胞介素在导致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促进炎症反应、增强肿瘤细胞的生长、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等。
白细胞介素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它们可以通过激起炎症反应来帮助人体抵御感染和损伤。
当身体受到外部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时,免疫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引起局部充血、渗出和炎症反应,从而帮助人体排除病原体和损伤组织。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自身免疫疾病的形成就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有关,白细胞介素-17(IL-17)是自身免疫疾病中最主要的炎症介导因子之一,它能够激活炎症反应并促进自身免疫的过程,导致关节炎、银屑病等疾病的发生。
除了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白细胞介素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些肿瘤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并通过这些介质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扩散。
另外一些白细胞介素如白细胞介素-2(IL-2)也被逐渐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因为它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帮助身体克服癌症细胞。
总而言之,白细胞介素在人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免疫系统中,它们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发育,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帮助人体抵御感染和疾病。
然而,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白细胞介素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在炎症反应的调节、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肿瘤治疗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白细胞介素名词解释
白细胞介素名词解释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是一类由免疫系统产生的信号蛋白,它在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细胞间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最初被发现时主要与白细胞(一类免疫细胞)产生关联,因此得名“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其中一些是由T细胞、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产生的,而另一些则由其他细胞类型产生。
它们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并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白细胞介素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多种作用,包括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白细胞介素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非常复杂,不同的白细胞介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和效应。
例如,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促进T 细胞增殖和活化的细胞因子,被广泛用于免疫疗法中治疗某些癌症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而白细胞介素-6(IL-6)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除了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也与其他生理和病理过程相关,如生长发育、神经传导、炎症反应、肿瘤发生和发展等。
因此,研究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对于理解免疫系统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之,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系统产生的信号蛋白,它在免疫反应、细胞间相互作用和其他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并为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白细胞介素名词解释免疫学
免疫学中的白细胞介素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是一类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信号分子。
它们由多种免疫细胞产生,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细胞间的通讯和调节。
白细胞介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它们以IL-1、IL-2、IL-6、IL-10等命名,序号表示不同的介素类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白细胞介素及其功能:
1. IL-1:促进炎症反应,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其他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
2. IL-2:促进T细胞增殖和激活,增强免疫应答。
3. IL-4:促进B细胞活化和抗体产生,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方向。
4. IL-6:参与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5. IL-10: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活化。
这只是介素家族中一小部分的代表,实际上存在许多其他类型的白细胞介素。
它们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和平衡免疫反应,参与炎症、免疫细胞活化、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
白细胞介素的异常产生或功能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对白细胞介素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介素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白细胞介素的作用原理及应用白细胞介素,也称为白细胞生长因子,是人体内的一种细胞因子。
它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分泌,能够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细胞生长。
白细胞介素的研究在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由于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白细胞介素的作用原理白细胞介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发挥生物学作用。
白细胞介素主要影响外周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
在身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过程中,白细胞介素可以促进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包括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等。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对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白细胞介素主要有四种类型:IL-1、IL-2、IL-4和IL-6。
每种类型的白细胞介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也有不同的治疗应用。
IL-1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和热休克反应,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治疗作用。
IL-2是最早被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具有调节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可以被用于治疗某些癌症、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IL-4主要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治疗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IL-6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白细胞介素,对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目前,IL-6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等疾病。
白细胞介素的应用白细胞介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剂,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免疫调节治疗由于白细胞介素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目前已经证实,IL-2和IL-4可以被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 抗肿瘤治疗白细胞介素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因此被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目前,白细胞介素主要被用于治疗晚期肾癌、黑色素瘤和膀胱癌等。
白细胞介素名词解释免疫学
白细胞介素名词解释免疫学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简称IL)是一类由免疫系统中的白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信号分子。
它在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最早被发现时表达于淋巴细胞之间,因此得名。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胞和组织被发现也能产生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主要通过与免疫系统中的各种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和增强免疫反应。
它们可以刺激和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白细胞介素在免疫系统中担任着多种不同的角色。
一些白细胞介素如IL-2、IL-4和IL-6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其他一些白细胞介素如IL-10和TGF-β则具有抗炎性作用,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的幅度,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某些白细胞介素的异常产生或过度激活与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有关。
同时,白细胞介素的合成也可以被一些病原体利用,干扰宿主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感染疾病的发生。
了解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对于研究免疫系统以及开发相关的免疫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新型的免疫疗法正是基于对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例如,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白细胞介素的活性,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的平衡,从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
总之,白细胞介素作为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对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和应对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期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并为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白细胞介素的名词解释
白细胞介素的名词解释
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内的白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白细胞介素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促进炎症反应、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
以下是白细胞介素的一些常见类型及其功能:
1. 白细胞介素-1(IL-1): IL-1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够引起炎症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并吸引其他免疫细胞进入炎症部位。
IL-1还能激活T细胞和B细胞,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白细胞介素-2(IL-2): IL-2是一种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是T细胞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
IL-2还能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3. 白细胞介素-4(IL-4): IL-4是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刺激抗体产生。
IL-4还能够促进Th2细胞的分化,并抑制Th1细胞的活性。
4. 白细胞介素-6(IL-6): 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分化。
IL-6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并在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仅仅是白细胞介素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白细胞介素,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复杂而重要的调控作用。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简称IL)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可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多种作用。
它主要由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分泌,并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到调节和调节作用。
以下是关于白介素的作用和功效的详细介绍。
1. 免疫调节作用:白介素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增强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白介素还能够促使免疫细胞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作用,协同完成免疫反应。
2. 抗炎作用:白介素在炎症过程中具有抑制和调节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白介素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调节炎症反应的信号传导来实现。
3. 免疫增强作用:白介素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感染和肿瘤的能力。
它能够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T 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4. 抗肿瘤作用:白介素对肿瘤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白介素还可以促进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因此,白介素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5. 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白介素在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促使造血细胞和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白介素还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6.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白介素不仅在免疫系统中起作用,还可以对神经系统发挥调节作用。
它在神经系统中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导,参与脑功能的调节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
7. 其他作用:白介素还具有其他多种作用和功效,如调节代谢、影响纤维化过程、调节血管通透性等。
它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展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总之,白介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豚鼠白细胞介素-5(IL-5)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豚鼠白细胞介素-5(IL-5)ELISA 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试验原理:IL-5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IL-5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
先将IL-5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
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
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
产生颜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IL-5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试剂盒内容及其配制试剂盒成份(2-8℃保存)96孔配置48孔配置配制96/48人份酶标板1块板(96T)半块板(48T)即用型塑料膜板盖1块半块即用型标准品:800pg/ml 1瓶(0.6ml)1瓶(0.3ml)按说明书进行稀稀空白对照1瓶(1.0ml)1瓶(0.5ml)即用型标准品稀释缓冲液1瓶(5ml)1瓶(2.5ml)即用型生物素标记的抗IL-5抗体1瓶(6ml)1瓶(3.0ml)即用型亲和链酶素-HRP 1瓶(10ml)1瓶(5.0ml)即用型洗涤缓冲液1瓶(20ml)1瓶(10ml)按说明书进行稀释底物A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底物B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终止液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自备材料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1.避免直接接触终止液和底物A、B。
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实验中不要吃喝、抽烟或使用化妆品。
3.不要用嘴吸取试剂盒里的任何成份。
操作注意事项1.试剂应按标签说明书储存,使用前恢复到室温。
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包装袋中,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3.不用的其它试剂应包装好或盖好。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要混用。
保质前使用。
4.使用一次性的吸头以免交叉污染,吸取终止液和底物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白细胞介素5的IgA表达增强作用
白细胞介素5的IgA表达增强作用
耿峪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卷),期】1991(014)001
【摘要】白细胞介素5(IL-5)可促使派伊尔氏淋巴集结(PP)及脾脏B 细胞合成IgA 增加。
IL-4协同IL-5增加IgA 的表达。
T 辅助细胞2(T_H2)克隆及其培养上清增加IgA 表达是IL-5和IL-4的共同作用所致。
IL-5的作用机制是促使膜表面IgA 阳性(mIgA^+)B 细胞分化为分泌IgA 的浆细胞及增加所谓大B 细胞表达IgA。
IL-4则可促使膜表面IgM 阳性(mIgM^+)B 细胞分化为mIgA^+B 细胞而协同IL-5增强IgA 的表达。
【总页数】4页(P18-21)
【作者】耿峪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
【相关文献】
1.白细胞介素5在变应性鼻炎体质模型骨髓中的表达及意义 [J], 滕磊;忻耀杰;张珺珺
2.镇江地区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5、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情况调查分析 [J], 金胜利;唐炜;凌亚平;张璐洁
3.小鼠白细胞介素5真核表达质粒pVAX1-mIL-5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J], 何柳
媚;潘善培;谢琪璇;肖銮娟;彭雅琳;董志炜
4.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白细胞介素5表达 [J], 钱进;李雪盛;李厚恩;刘亮;孙建军
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5在鼻息肉中表达 [J], 田从哲;高永平;杜锦朵;檀艳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名词解释
白细胞介素名词解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类具有调节和调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胞因子,它与白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活化等过程密切相关。
白细胞介素通过与目标细胞或作用靶点相结合,调节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对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影响。
白细胞介素命名通常以IL加上一个数字,例如IL-2、IL-6等,代表了它们的发现顺序。
不同的白细胞介素具有多样化的功能,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白细胞介素及其主要作用:1. IL-2(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T细胞相关的白细胞介素,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参与调控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
IL-2在适当的浓度下可以刺激免疫细胞对病原体进行更有效的清除,也被应用于抗癌免疫治疗中。
2. IL-4(白细胞介素4):IL-4主要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角色。
它促进初始免疫应答中B细胞的分化成为抗体产生细胞,并参与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具有抗炎作用。
3. IL-6(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因子,可以由多种免疫和非免疫细胞产生。
它在炎症应答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并促进T细胞的增殖。
此外,IL-6还具有调节造血功能和影响多种器官的生理过程的能力。
4. IL-10(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在调节抗炎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化,并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对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5. IL-17(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一类由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
IL-17可以诱导多种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炎症细胞浸润,对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这只是一小部分常见的白细胞介素,实际上,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类型的白细胞介素,并且每种白细胞介素功能复杂多样。
它们可以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存活和免疫功能发挥调控作用,从而调节和影响整个免疫系统的平衡和功能。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是一种由白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它能够调控和影响其他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
白细胞介素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
一、IL-1家族IL-1家族是最早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族,包括IL-1α、IL-1β和IL-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
它们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IL-1β和IL-1Ra的比例平衡决定了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IL-1β能够促进炎症细胞的浸润、促进免疫效应器官的形成和增强细胞毒性。
IL-1Ra则是IL-1β的拮抗剂,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
二、IL-2家族IL-2是由CD4+ T细胞产生的一种生长因子,它能够促进其他T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同时也对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具有刺激作用。
IL-2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同时也是免疫疗法中的重要组分。
三、IL-4家族IL-4是由CD4+ 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生长因子,它对B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抗体产生有重要作用。
IL-4还能够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促进它们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IL-4在免疫治疗和疫苗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IL-6家族IL-6家族包括IL-6、IL-11、IL-27等多种细胞因子,它们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IL-6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增强肿瘤生长和分化、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增强造血功能。
五、IL-12/23家族IL-12和IL-23是由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能够促进Th1和Th17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同时也能够促进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
IL-12和IL-23是治疗肿瘤和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六、IL-17家族IL-17是由Th17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
白细胞介素5在变应性鼻炎体质模型骨髓中的表达及意义
pesd i d f e t o s tt n f l r c hn i a dte ot i ic w s h o o s tt n( 0 0 ) T e a oo I rs ie n c n tui s l g iis n s ds n t a te l c ntui P< . 5 . h t e n fr i o oa e i r t h m t cd i o r i f L一
5 i ro o iv el t EO n ten sl c u r oi vl orltd ( n marw p st ecl o S i h aa o sweep st eycreae P<0 0 i s mu i . 5)o vd nl p st eyc r ltd re ie t o ivl or ae y i e
胞 ( O ) 免 疫 组 化 检 测 骨 髓 中的 I E S , L一5 结 果 寒 体 组 症 状 最 为 严 重 , 体 组 症 状 最 轻 微 。 热
( P<00 ) .5 。骨 髓 中 I 5在 各 组 体 质 的 变应 性 鼻 炎 中 均 能 表 达 且 寒 体 组 表 达 最 明 显 ( < L一 P O0 ) 并 与 鼻黏 膜组 织 中 的 E S呈 正相 关 ( .5 , O P<0 0 ) 显 著 正 相 关 ( < . 1 。 结 论 体 .5 或 P 00 )
[ 中图 分 类 号 ] R一 3 32
白介素分类及功能
白介素分类及功能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
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因最初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故而得名。
白介素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以及造血等。
白介素是由免疫系统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蛋白质,一共有18种白介素,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其中,白细胞介素-1(IL-1)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具有免疫调节、局部抗炎以及诱使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
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诱生抗体和依赖巨噬细胞杀伤活性等功能。
白细胞介素-3(IL-3)具有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
白细胞介素-4(IL-4)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功能调节蛋白,主要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和抗寄生虫免疫。
白细胞介素-5(IL-5)主要由T辅助细胞2型细胞产生,主要功能是刺激嗜酸粒细胞分化成熟和活化。
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具有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合成抗体等功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白介素的医学书籍或者咨询医生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白介素-5研究进展
白介素-5研究进展
叶民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06(18)1
【摘要】白细胞介素-5是白细胞介素介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协调和促进以酸性粒细胞为基础的炎性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白细胞介素-5(IL-5)及白细胞介素5受体(IL-5R)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物质.本文对白介素-5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一介绍.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叶民
【作者单位】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厦门,3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5
【相关文献】
1.白介素-17 A与白介素-17 C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王静静;宋昕阳;钱友存
2.白介素-6、白介素-10和MMP-9与不稳定斑块的关系研究进展 [J], 张丽丽;刘晓静;王会奇;脱厚珍
3.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成人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J], 黄媛;张丽;王斐;吴卫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白介素-6、白介素-17关系的研究进展 [J], 董晓岑;陈宁
5.白介素-17、白介素-33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徐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L-1结合的受体:IL-1R1 ( CDl21a);IL-1R2 (CDl21b)
—(无胞内区,不传递信号)
IL-1主要生物学活性
• 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1,IL-1)超
家族是一组主要起免疫
IL-11F2
物质, 即炎症前期细胞因 IL-1F3
– IL-1ra的产生:IL-1ra体外可由LPS刺激的单核细胞,PMA、 PHA、CSF刺激的单核细胞系产生
– IL-1ra分子的结构和基因:IL-ra基因克隆1990年获得成功, 定位于2号染色体。编码蛋白为17kDa,糖基化后分子量为
Stuart M. et al.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5.5: 629-640
IL-1ra
• IL-1受体拮抗物(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在某些白血病患者血清和尿中以及单核细胞 培养上清中发现一种多肽性质的IL-1特异性抑制因子, 又称IL-1受体拮抗蛋白(IL-1 receptor antagonist protein, IRAP)。
– 1979年统一命名为IL-1,包括IL-1α 和 IL-1β
IL-1α
IL-1β
IL-1前体形式(Pro IL-1)需经转换酶裂解形成成熟的IL-1分 子。如Pro IL-1β可被caspase-1或ICE(the interleukin-1 converting enzyme)裂解形成成熟的IL-1 β发挥功能。
TRENDS in Immunology Vol.23 No.7 July 2002
• 根据生物学功能
• 根据分子结构/染色体 定位/结合受体
几种白细胞介素的结构示意图 A.IL-1 β;B.IL-2;C.IL- 4;D.IL-10。
白细胞介素的分类
• IL-1 家族 • IL-2 家族 • IL-6 家族 • IL-10 家族
(IL-36α) (IL-37)
(IL-36β) (IL-36γ) (IL-38)
Eleanor Dunn et al. TRENDS in Immunology. 2001.22(10)
IL-1F10 (IL-38)
IL-1家族及其受体
(IL-37)
(IL-36α)
(IL-36β) (IL-36γ) IL-33
• IL-1的分子结构和编码基因:
– 定位于2号染色体 – IL-1氨基酸数目:IL-α 159个;IL-lβ l53个 – IL-1分子质量(kDa):17.5;17.3
• IL-1主要产生细胞:
– 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 – 小鼠巨噬细胞细胞系P388D1、J774、PU5-1.8、
WEHI-3以及LPS刺激的人前单核细胞株U937
– CCDC134 基因的功能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 ( Interleukin, IL)
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讨论会上,将来 自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所分泌的某些非特异性 发挥免疫调节和在炎症反应中起作用的因子统一命 名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Interleukin 来自inter-leukin,意指白细胞之间信 使分子,中文译为白细胞介素。
Cytokine
Cytokines are small secreted proteins which mediate and regulate immunity, inflammation, and hematopoiesis. They are produced de novo in response to an immune stimulus. Cytokines regulate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by stimulating or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proliferation, and/or differentiation of various cells and by regulating the secretion of antibodies or other cytokines.
目前已知许多IL是来自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以外的其他细胞。已正式命名的有IL-1—IL-38。
2013年9月27日,文章240421篇;综述18934篇。
白细胞介素的命名
• 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
– Don’t count your interleukins before they’ve hatched!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北京大学分子免疫室 (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
黄晶
FTP地址: 用户名: class 密码:class 端口:21
本次课程内容
• 白细胞介素的命名 • 白细胞介素的分类
– 不同白细胞介素家族
• 已发现白细胞介素的研究策略 • 新的白细胞介素的发现——研究路线
• IL-12 家族 • IL-17 家族 • IL-3(集落刺激因子) • IL-8(趋化因子) • 其它IL
IL-1
• 是一种单核因子
– 1972年Gery等发现人白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一种可溶 性物质,可促进小鼠胸腺细胞对PHA的有丝分裂反应
– 曾命名为淋巴细胞激活因子(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内源性热原质(endogenous pyrogen), 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steoclast-activating factor)或 血细胞生成素(haemopoetin-1)等
子, 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
分泌,众多的生物学效应 IL-1F4
使得IL-1超家族在免疫系 IL-1F11
统中成为一类起中心作
用的细胞因子。
John E. Sims and Dirk E. Smith.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0.10: 89-102
The IL-1 family: regulators of i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