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观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关系,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新知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好充分的准备,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作好铺垫。由此支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就很大程度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一、精心设计导入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的开始,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才能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个性需求,把他们带入趣味横生的境界,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角色,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将潜在的学习力能发挥出来。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因素。
二、创造性思维教学
创造性思维是师生协调的一种教学活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并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名创造者,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特别要注意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起
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面对学生提问,教师要学会倾听,随机应变。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困惑时,要适时、恰当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思维的沼泽地。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倾听不同意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会与人争辩,同时发展他们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并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的许多教师一直在不断努力。这次我镇开展的优质课、展示交流课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蒙仕桃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吴秀波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罗明池老师执教的“生肖里的数学”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立足教材,开发了教材的趣味性。在知识的形成中,注重了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
再如,由李道臣老师执教的“找规律”,充分地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整节课由“幸运花串串”引入,以让学生猜猜第2串“幸运花串串”下一朵花的颜色来引出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然后用一句话:“同学们喜欢规律吗?”组织学生进入了挂满灯笼、彩旗飘扬、小朋友在开心地做游戏的活动场面。那么美的地方,那么好玩的游戏,哪个小朋友不觉得有趣那真叫怪了!学生们找啊找,找得很开心,学得很投入。在李道臣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创造了有规律的掌声,摆出了有规律的学具,
展示了有规律的动作,最后师生一同观看欣赏了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的规律:不同颜色的五角星,不同形状的图形,街道两道的绿化带,精心编织的手镯,小朋友衣服的条纹……真是太棒太精彩了!可以说,这节课不仅是在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规律、创造规律,更是在教会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数学、要从小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不仅感叹:人生能遇一位好老师,足矣!通过向别人学习,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源源流动的活水的危机。
四、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着重考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认识能力,看那些知识点不需要教师讲,只需要引导自学就能解决的,教师就不应去讲去练;对那些学生自学后似懂非懂的知识点,教师应提供学习方法,作好指导与点拨,使学生在学业困惑面前通过别人提醒帮助,经自己努力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对那些让学生自学后怎么也弄不懂的知识点,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去练。处理好上述四种情况后,学生才能产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冲动,他们的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来,这时候不需要教师去怎么教,而只需要引导学生怎样学,教师只担当学生学习的顾问和参谋,尽力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才是自己认的,才能持久、牢固,这才体现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