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知识导入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知识导入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理解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常识。
3. 知道化学学科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导入活动:
一、思维导引
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器材和实验说明书,让学生观察、思考并猜测这些器材可能会做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实验探究
1. 导入问题:你知道氢气和氯气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吗?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制取
什么物质?
2. 实验操作:教师向学生介绍氢气和氯气的性质,并示范氢气和氯气混合制备氯化氢气体
的实验过程。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氢气和氯气的化学反应特点和制备氯化氢气体的方法。
并引出下一个课题。
三、课堂讲解
1.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化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化学学科的分类有哪些?化学实验中的基
本操作技能有哪些?
2. 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分支,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广度和深度。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入活动和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学案导学的案例
课程教育 研究
— —
c at i o nRe s e a r c h C o u r s e E d u
— —
一
2 0 1 3 ±— 月 下旬 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难溶 电解质 的溶解平衡》 教学设计
学案 导 学 的案 例
李云屏
( 重庆南坪中学 重 庆 南坪 4 0 0 0 6 0 )
写。 5 . 影 响 溶 解平 衡 的 因 素 。
本 节 内 容是 人 教 版 选修 四第 三 章 《 水 溶 液 中 的离 子 平 衡 》 第 四节 的 内 容 , 属 于新 增 加 的 内 容 。 选 修 四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模 块。 其 中平 衡 思 想 是 该模 块 的一 个 很 重 要 的 内容 。 学 生 学 习 过 化 学 平衡 的 建 立 、 化学平衡 的特点、 影 响化 学 平 衡 的 因素 , 在 化 学 平 衡 的 基 础 之上 更 进 一 步 探 索 溶液 中离 子 的多 种 平 衡 过 程。 如 弱 电解 质 的 电离 平 衡 、 水 的 电离 平 衡 、 弱 离 子 的 水 解 平 衡等等 , 这些 知 识 的 学 习 即是 相 对 独 立 的 又 是 相 互关 联 的 , 在 学 习上 既 有 共 性 又有 个 性 ,而难 溶 电解 质 的沉 淀 溶 解 平 衡 是 平衡 大 板 块 的 最 后一 个 知 识 点 ,平 衡 学 习 的基 本 知 识 点 学 生 已 经具 备 了 , 学 习 的方 法也 有 了 , 所 以这 一 内 容采 用 学 案 导 学 有 很好 的基 础 , 既 可 以用 学案 检 查 前 面 知 识 的 掌 握 情 况 , 又 可 以 培养 他 们 的 自学 能力 。使 他 们 更 为 透 彻地 理解 在 溶 液 中发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写出的,这是教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早整理的文字载体。
高三化学导学案【三篇】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标编写的,⽤于引导学⽣⾃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案。
⽆忧考⼩编整理了⾼三化学导学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盐类⽔解》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解的因素,与⽔解平衡移动。
2.盐类⽔解的应⽤。
教学难点:盐类⽔解的应⽤。
教学设计:【复习】师⽣共同复习巩固第⼀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解规律分析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于浓度增⼤的是A. B. C. D.【设疑】影响盐类⽔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解程度也越⼤,碱性就越强,越⾼。
组成盐的阳离⼦对应的碱越弱,⽔解程度也越⼤,酸性就越强,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讲解】(1)温度:盐的⽔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温度⽔解程度增⼤。
(2)浓度:盐浓度越⼩,⽔解程度越⼤;盐浓度越⼤,⽔解程度越⼩。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解。
例如⽔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解⽅向移动⽽促使⽔解,若加酸则抑制⽔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解规律分析。
“谁弱谁⽔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设疑】如何⽐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讲解】“越弱越⽔解”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的酸性⽐酸性强。
∴⽔解程度⼤于⽔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较溶液中离⼦浓度的⼤⼩?【讲解】电解质⽔溶液K存在着离⼦和分⼦,它们之间存在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关系。
(1)⼤⼩⽐较: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
如:在溶液中,;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解分析。
如:在溶液中,;③不同溶液中同⼀离⼦浓度的⽐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对其影响因素。
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案例
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案例
以下是一个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案例,供您参考:
课题:化学键与物质性质
导入方式:故事导入
导入内容:
“大家都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无处不在。
但是你们知道吗,水其实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隐藏在它的化学结构中。
让我们一起回到19世纪,看看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这个秘密的。
”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水分子的结构。
他们发现,水分子是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随意结合的。
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力被我们称为化学键。
”
“化学键是我们理解物质性质的关键。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化学键,这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水分子中的氢键使得水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如它在0度以下结冰,100度以上沸腾等。
”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看看这个看似普通的物质——水,背后隐藏的奥秘。
”
这个故事导入案例旨在通过讲述水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并认识到它对物质性质的重要影响。
2023最新-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4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4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一【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
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导引】一、化学实验安全1.温馨提示:请你仔细阅读下列实验室规则。
1.只有当教师在场时才能进行实验,不能进行未经允许的实验。
2.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地阅读和思考实验内容,做好实验预习。
3.有些化学药品的化学式或名称非常相近,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仔细检查化学药品的标签,确保取用药品正确。
4.未经教师允许,不要把多余的药品放回到原来的试剂瓶中。
5.不要品尝实验药品。
口香糖、食物或饮料不应带进实验室。
6.闻物质的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不要把鼻子直接靠近瓶口闻味。
7.实验时,不要把试管的开口端朝向自己或你周围的同学。
8.任何实验室事故,无论多小,都应立刻报告教师。
9.一旦化学药品溅洒到你的皮肤或衣物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溅洒部位。
如果溅到眼睛上必须立刻用水冲洗并尽快送往医院。
10.实验完毕,将废物倒入指定容器内,并按要求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2.识别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标识。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当粗盐中含有泥沙时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共3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共3篇〕第1篇:高中化学教学案例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蚌埠市第二中学。
鲁科版高中二年级化学选修4“反响原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案例〔老师:胡婷婷〕微课程设计思路在录制本节微课之前先绘制知识地图,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展梳理、概括,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的及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实验录像展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由于原电池的根底知识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根本掌握,所以d微课中先回忆学生已有的知识,cefp录制实验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启发学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这种异常现象带来的缺陷是什么?如何改良该装置防止这些缺陷。
从而引出盐桥的作用,并进一步介绍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同时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在微课中通过举例的形式介绍了设计双液原电池的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前自学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在家观看微课程视频自学。
根据微课视频中学习的内容,完成作业平台中阶梯型练习。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理解盐桥在生活中各类电池的应用。
课堂中分为如下几个环节作业情况反响: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进展总结性分析^p 反响。
选择性分析^p ,错误率较高的问题采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老师引导的方式解决。
在修改作业平台中的练习时发现前4道题的正确率都在95%以上,说明学生的自学才能很强,对微课中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情况很好,所以及时调整了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课堂上不必再过多解释。
同时通过整理学生的困惑和分析^p 在线答疑情况发现多数学生对于以下几个问题困惑较大: A 盐桥是如何阻止液体外流的? B 盐桥中的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C 盐桥中的离子流完了怎么办? D 生活中的电池有盐桥吗? E 盐桥的作用有哪些?通过整理以上问题发现学生对于盐桥这个实物比拟生疏,对于它的组成、作用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会盐桥的作用。
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在作业平台中设计双液原电池,亲自感受盐桥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案实用案例解析5篇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活生产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制定一份好的高中化学教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结合实用案例,深入分析高中化学教案的制定和实施。
下面就来看看五个实用案例解析吧。
实用案例一:《物态变化》教案本案例为高中化学教师张老师所创作的《物态变化》教案。
在教案的制定过程中,张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实验展示法通过展示实际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互动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课堂互动性。
实用案例二:《化学式和化合价》教案本案例为高中化学教师李老师所创作的《化学式和化合价》教案。
在教案的制定过程中,李老师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策略:1.形象化教学法通过化学式的图形化展示与呈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和功能。
2.认知导引法通过引导学生先行了解化合价的概念以及相应的规则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3.反复强化法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李老师经常与学生互动,加强对化学式和化合价方面的理解和记忆。
实用案例三:《反应热和化学平衡》教案本案例为高中化学教师王老师所创作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教案。
在教案的制定过程中,王老师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归纳演绎法通过理论的学习,并引导学生从实际化学反应中进分析和归纳,加深对反应热和化学平衡的认识和理解。
2.模拟演练法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模拟实际化学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加深对反应热和化学平衡的理解和记忆。
3.问答互动法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状况,及时纠正学习的错误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教学案例——铝的化合物图像问题探究教学设计
A 抖+3 O +6 O=4 ( l A1 z H2 AI OH) 0 3
错 误原因 : 学生 不清 楚一定 温 度下 , 质在一 定 溶 溶 剂中溶解 的质量是有限的 , 因而没有 根据溶解 度去计 算 2 ℃时 ,5 水 中溶解 的最多氯化钠 的质量 。 0 2 g 【 2 某物质 的溶 液 2 0 , 发掉 2 , 度 例 】 5 蒸 g 0g水 温 恢复到 t  ̄ 5 晶体析 出; C有 克 再蒸发掉 2 , 0 g水 将温度恢 复到 £ , ℃ 则又析 出 1 0g晶体 ( 晶体均 不含结 晶水 ) 。求 该物质在 ℃时 的溶解度 。 错误解法 : g 2 —s I O , 一2 。 5 /0 g / O S 5 g g 错误原 因 : 学生没有重视 饱和溶 液是溶解 度的 四个 要素之一 , 溶解 度 时所 对 应 的溶 液 必须是 饱 和溶液 , 求 不饱和溶 液 析 出 晶体后 得 到 的溶 液 一定 是 饱 和溶 液 。 故此题在恒温下 , 第一次析 出 5克 晶体 后 的溶 液是饱 和 溶液 , 第二次蒸 发 2 水 , 出 1 0g 析 0 g晶体 , 向思维 , 逆 若 将 1 0g晶体溶 于 2 水得 到的溶 液必定是饱 和溶液 。 0 g “ 教育始于体验 , 于体 验 。体验 是一种 实践行为 , 终 ” 是亲身经历 的动态过程 , 学生发展 的重要途 径 。教学 是
至过量 。 反 应 原 理 : 抖 + 3 H —A ( Al 0 lOH) 。
AIOH) + OH — Al ( 。 O + 2 O H2
教 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 能 : 握 Al 、 O A ( H) 之 间 的 . 掌 ” Al 、 1O 。 相互 转化并用 图像表示 。 2 过程与 方 法 : 1 能 够 通 过对 实 际 事 物 、 验 现 . () 实 象 、 型、 模 图形 、 图表等 的观察 , 以及对 自然界 、 产 、 生 生 活和科学实验 中化学现象 的观察 , 获取有关 的感 性知识 和印象 , 运用分析 、 并 比较 、 概括 、 归纳等 方法 , 所获 取 对 的信 息进 行 初 步 加工 。( ) 2 能用 正 确 的化 学 术语 及 文 字、 图表 、 型 、 模 图形 等 表 达 化 学 问题 解 决 的过 程 和成 果 , 做出解释 。 并 3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 . 培养 学 生 动手 实验 的兴趣 , 形成 良好 的实验 习惯 和严谨 的科学 态度 , 培养 与人合作 的精 神 , 学会倾听他人 的发 言 , 采纳 他人合理 的意见 。
高中化学导学案设计案例111
高中化学导学案设计案例——必修2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一、学法指导1.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必修2的学习了,希望你们仍然像以前一样认真和努力,上好每节课,完成好每份导学案,让成功始终伴随你们!这一份导学案我们下周一上课时用,请同学们在周日晚上完成预习。
2.结合预习自学部分认真阅读教材P 1-4页的相关内容,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预习自学部分,依据合作探究的内容积极独立探索本节知识的要点,遗留下来的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并在课堂上全力解决。
二、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培养自己阅读、总结、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化学史,培养自己勇于创新的的品质。
【学习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习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三、预习自学1、原子的构成2、请写出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并画出2、6、10、13、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材助读】认真阅读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4页的文字,回答: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现在的周期表又以(3)什么叫原子序数?什么叫核电荷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认识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结构的两大要素是什么?周期的编排原则是什么?族的编排原则是什么?2、观察周期表的结构,归纳填写下表:3、观察周期表的结构,归纳填写下表:【预习自测】检测一下你会发现自己很优秀!1、查阅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磷B.钙 C.铁D.碘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原子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四、合作探究案例:『探究点一』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大连高中化学学案教学实例
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化学教研组高三翟文波教学理念:根据悟学式教学法,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承上启下、善于观察(看一看)、善于实践(做一做)、善于总结(理一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悟学的实质就是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在学与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师注意使用直观的图片、启发式提问、适当点拨和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1.学习前人在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2.培养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1.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2.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讲述法、启发类比法、辨析法。
教学用具:元素周期表、挂图、课本课时:3课时(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周期、族等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会由原子序数推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方法。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能描述常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前自主预习※【相关知识点的回顾】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在数值上相同。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869年,俄国化学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他的编制排原则是将元素按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人们又将改为了。
高中化学教案模板案例
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创调情境→提出问题→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教学手段:实验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投影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
如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又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复习提问]回顾初中物质导电性实验——第一组物质是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磷酸固体、蔗糖固体、无水酒精,第二组是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学生回答]还记得吗?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干燥的固体、固体、固体、固体不导电,而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都能导电。
蔗糖和蔗糖溶液,无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导电。
[复习提问]为什么有些物质如、、、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学生回答]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当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这些物质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教师总结]可见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引出新课][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概念:[投影](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如:、、等。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例:蔗糖、酒精等。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实验1-1[引导思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讨论。
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
教学案例高中化学教学案例:高中化学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们常常会使用各种教学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下面将介绍几个高中化学领域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一、化学实验案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了解它们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差异。
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试管,分别倒入少量盐酸、蔗糖和纯净水。
2. 将针对三种溶液的导热管分别插入试管中,观察变化。
3. 记录实验现象,总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特点。
实验结论:盐酸为电解质,在溶液中会发生电解产生气泡;蔗糖为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会发生电解现象。
二、知识框架案例:化学平衡情景设想:小明在学习化学平衡知识时感到困惑,于是他提出了以下问题:“在一个封闭容器内,N₂和H₂按1:3的摩尔比反应生成NH₃,根据平衡常数Kc的定义,平衡常数Kc为多少?”解决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平衡常数Kc 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而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解答过程:根据给定的摩尔比比例,设定变化量为x,列出平衡反应方程式和各物质的浓度表达式,通过代入计算得出平衡常数Kc的数值。
解答结果:Kc = [NH₃] / [N₂] * [H₂]³,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三、实用案例: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例题设想:某工厂生产溶剂时,使用A和B两种物质进行反应,掺杂C物质后,反应效果有所改善。
根据C物质的作用机理,请分析可能的化学反应过程。
解决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探讨不同物质对反应的影响和机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解决步骤:从A和B物质的性质、可能的反应类型和C物质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入手,推理可能的反应路径和产物种类。
解决结果:通过讨论,找出适合实际情况的化学反应路线,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
高中化学导学案
高中化学导学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围绕“高中化学导学案”展开,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其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梳理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需要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难度。
教学对象具有以下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如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化学反应等;(2)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3)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施能力;(4)掌握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提高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5)培养化学思维,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2)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运用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5)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化学、探究化学奥秘的情感;(2)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自信;(4)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高二化学 HX-XX4-15第二章 第三节《化学平衡 》导学案(五)
高二化学编号:HX-XX4-15《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五)编写:曹进军审核:王伟包科领导:李祖民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
2、理解等效平衡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等效平衡的建立的条件和特征【学习过程】一、等效平衡的建立若在1L容器800℃时可逆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途径1:起始0.01mol 0.01mol 0 0平衡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途径2:起始0 0 0.01mol 0.01mol平衡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上述两种途径,同一可逆反应;外界条件相同;通过不同的途径(正向和逆向);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同种物质的含量相等)-----效果相同的平衡(等效平衡)。
1.定义:同一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相应的可逆反应开始,或从中间某一时刻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一.概念的理解:(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2)“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反应的速率、压强等可以不同。
(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只要物料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合作探究一、探究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完成表格。
I类:恒温恒容,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来投料相同..,二者平衡等效(简化:恒T、恒V,△n≠0,等价转化,投料相同)II 类:恒温恒容,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来投料比相等,...二者平衡等效。
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最新7篇)
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最新7篇)高中化学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分为必修两本,选修6本高一基本就是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前两章目录如下: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重点是蒸馏和萃取操作)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高中化学的基本计量方式,很多人就是这里不适应的,多做题,是高中化学的第一道槛)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胶体,内容比较独立,可以上课的时候再听,影响不大)第二节离子反应(高考必考一个选择,重点)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绝对重点,重点中的重点!记住后面学习第三章第四章具体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时候都基本都需要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考)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是四种金属:钠、镁、铝、铁)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如果你是暑假自学的话我建议到第三章就差不多了,贪多嚼不烂,这一章非金属涉及到的性质更多,计算也多,结合前面的也多,前面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贸然接触容易产生挫败感)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归纳与整理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醇酚醛羧酸酯有机合成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活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章课题2 金属材料第二章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实验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我面试的时候用的资料,不过提醒你哦,几乎是不会出现原题的。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优秀5篇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优秀5篇高中化学教案篇一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
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氨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两个讨论的基础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较具体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教案《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
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讨论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应,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高中化学教学案例: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例一、背景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等,这些反应都涉及到能量的变化。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2、掌握测定化学反应能量的方法。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首先,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化学反应,唤起学生对能量的印象。
然后,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出现能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阶段老师通过一些典型的化学反应示例,如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等,详细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让学生理解能量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并掌握测定化学反应能量的方法。
3、实验操作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理解。
实验内容包括测定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观察能量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总结阶段实验完成后,老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同时,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制造新能源?”,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课后,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同时,老师还可以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如让学生设计实验测量不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环境的关系等。
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化学教学教案高中化学教学教案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案例
[案例课题] 分子的性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共价键和分子的结构后的一节内容。
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共价键的本质,并且本章第一节介绍了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第二节介绍分子的空间结构,因此学生已对共价键和分子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探究思维。
再来学习分子的性质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共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他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知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等。
所以让学生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充分理解分子性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通过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先复习共价键的性质,通过共价键有极性之分引出分子是否也存在极性和非极性之分。
再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等一系列设疑,让学生联系分子的立体结构自主探究分子的性质,推测分子的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并能总结出判断分子性质的方法。
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四、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一)、辅助环节(1分钟)
1、引入新课: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教师进而引出课题—- 1 -—分子的性质。
2、出示学习目标:
○1在学习了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分子的一些性质,包括共价键的极性和非极性。
○2学习共价分子的性质及其应用,运用“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来理解和解释分子的性质。
(二)、自主学习环节(15分钟):
1、学生根据自学指导提纲学习:
阅读教材45页~46页,完成自学指导提纲上的问题。
2、出示自学指导提纲:
○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②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③写出H、Cl、N、HCl、CO、HO的电子式。
22222○4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5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6什么是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7如何判断分子的极性?
双原子的极性:
多原子分子的极性:
○8什么是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疏水基团?肥皂和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9什么是单分子膜?双分子膜?举例说明。
1○0为什么双分子膜以头向外而尾向内的方式排列?
(三)当堂训练(15分钟):
(1)布置课堂作业。
(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3)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练习题:
(1)请指出表中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其中哪些属于极性分子,哪些属于非极性分子,并与同学讨论你的判断方法。
(2)完成“思考与交流”中的第1、2、3题。
- 2 -
(三)、精讲环节(5分钟):
1、更正(生生合作)
2、讨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四)、当堂检测(9分钟)
检测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D、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
2、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下列分子属极性分子的是()
A、HO
B、CO 2 2
C、BCl
D、
NH 333、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
下列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D、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为极性分子的一组的()
A.CH 和HO
B.CO 和HCl 224
C.NH和HS
D.HCN 和BF 323
[案例结果]
按照设计的教学设想,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比较成功的地方是: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后进生作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讲了;若后进生作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因,引导更正、归纳。
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通过评价,解放学习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全面缔造学习者。
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的评价,改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评价,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案例反思]
“先学后教”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
教师巡视时,着重搜集学生出现了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 3 -
这是次要矛盾。
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板书,供讲评时用。
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学生的差异,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处于慌乱之中,无所适从,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交流意识不强,虽然让学生讨论,仍然有部分学生只是一个听众,还没有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变成主动的学习。
现行教材应用于先学后教模式,部分知识点还不够详细,教师应适当的在自学提纲上补充内容。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作题或思考题。
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