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七.泄泻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

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泄泻的中医疗法

泄泻的中医疗法

生活家庭·医生Family life guide -221-曾道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卫生院)泄泻属于中医病名,即人们常说的腹泻,指的是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泻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泄泻的症状表现见图1所示,该疾病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积极进行治疗。

中医善于辨证论治,且在治疗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来说说泄泻的中医疗法。

图1 泄泻的症状表现实证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思想,中医认为泄泻具有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主要包含以下四种证型:(1)湿热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组方为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加水煎汁,取汁温服,可清热利湿、解表退热;(2)寒湿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泄泻稀薄多水或如鹜溏、口淡不渴、不思饮食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该药物由广藿香油、茯苓、厚朴、陈皮、苍术、白芷、甘草浸膏、紫苏叶油等十三味中药制成,具有邪祛正复、芳香化浊、散寒除湿、解表和里等功效;(3)伤食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胸脘痞闷,腹部疼痛,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保和丸治疗,该药物由茯苓、半夏、六神曲、连翘、麦芽、莱菔子、山楂等中药制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4)肝气乘脾: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嗳气少食,胸胁胀闷,腹痛,腹泻等,需采用痛泻要方对患者治疗,该方由白芍6g、白术6g、陈皮4.5g、防风3g 组成,具有补脾柔肝、调和肝脾、祛湿止泻等功效。

虚证治疗泄泻的虚证主要包含脾胃虚寒证和肾阳虚衰证两种,其中,脾胃虚寒的症候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对该类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主要由山药、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桔梗、砂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治疗,具有益气祛湿、补脾健胃等功效。

泄泻

泄泻

3.情志因素 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 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 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 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 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 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 病。
4.脏腑虚衰 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 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 失升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 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 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 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 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诊断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 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 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 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4.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
2.饮食因素 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 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 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 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 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 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 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 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临证参考
本证因食积引起,故需通因通用,因势 利导,以推荡积滞,使邪去正安。
脾虚泄泻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 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 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 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脾气亏虚则不能升发,水谷不化, 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清浊混杂而下
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性泄泻与慢性泄泻
病因病机 发 病 主症 病程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定义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泄——泄漏之意,大便溏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倾泻之意,大便直下,如水倾注,清稀如水而势急但临床上所见泄泻,往往时急时缓,难于截然分开,故合而论之。

《内经》有“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

汉唐方书多包括在“下利”之内,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

分类1.以发病脏腑分类和命名者——胃泄、脾泄、肾泄、大肠泄2.以泄泻的症状分类和定名——飧泄(泻下完谷不化)、溏泄(溏垢污浊)、鹜泄(澄澈清冷)、濡泄(泻下水多者)、滑泄(久泻不禁者)3.以发病的病因分类和定名者——暑泄、食泄、酒泄、疫泄、气泄等历史沿革1.《内经》认为其病因有外感与风、寒、湿、热之不同,并夏季多发。

其发病与饮食失调、气候失宜有密切关系。

病位在大、小肠因于风——“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于寒——“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举痛论》)因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因于湿——“湿盛成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金贵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泄泻有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了有效的方剂:寒利——葛根汤;热利——葛根芩连汤;实滞——大承气汤;虚利——四逆汤。

3.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也可导致泄泻:“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4.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对病因病机、病位、治法有更加明确的论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之气为最”。

“凡以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发表时间:2009-08-03T17:33:12.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忠孝 (海伦市中医院黑龙江海伦 152300) [导读]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14-02【关键词】泄泻辨证治疗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日数十行等症,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发。

1 病机分析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因素,导致“湿”胜,出现腹泻;或多种原因的作用,但脾胃功能障碍是主要的。

1.1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外邪致泻,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尤以湿邪最为多见。

1.2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

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1.3 情志失调情志所伤,五脏功能失调,尤其脾胃损伤为最。

一般多因脾胃易受肝气侮逆,侮则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作泄泻,这种原因不能忽视。

1.4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降一升,主宰消化吸收,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衰,肾之阳气不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助脾胃以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盖肾主大小二便,又司开阖。

大便之能开能闭者,肾操权也。

2 辨证要点辨缓急轻重,急性泄泻(暴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为主或久病及肾。

中医内科学-26泄泻

中医内科学-26泄泻

合 污 而 下
并 入 泄 大 泻 肠
病因病机
小结:
☻病机关键:脾虚湿盛。外因以湿为主, 内因以脾虚为关键。然脾虚则内湿由生,湿 盛则脾阳被遏,故两者之间以脾为主要矛盾。 脾虚与湿之间也往往互为影响。 ☻病变脏腑:病位在脾、胃、小肠、大肠, 并与肝肾有关。但重点在脾,大小肠的功能 都是在脾的主宰下进行的;内伤诸因,只有 影响到脾的运化,才可能致泻。故张景岳有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
概述
历史沿革:
《内经》 ☻根据不同性状的粪便和泄泻程度,提出 骛泄、飧泄、濡泄、洞泄、注下等名称。 ☻全面阐述各种泄泻的病因病机,明确指 出风、寒、热、湿以及饮食、起居、情志等 因素均与泄泻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脏腑与 脾、胃、大小肠有关。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清气在 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
病案讨论一
张某,女, 47岁。反复腹泻2年,大便 日行4~5次,质烂,时夹不消化食物,甚至 如水样,夹少量粘液,伴有腹痛,为便前 阵痛,泻后痛减,精神欠振,紧张时腹泻 易作,时有腹胀,胃纳一般,夜寐欠安。 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肠镜检查示: 慢性结肠炎。
病案讨论二 李某,男,62岁。大便溏薄3年,日行3、 4次,大便臭秽,无粘冻脓血,伴有腹部冷 痛,喜温,畏寒,乏力,口干口苦,时有 烦躁,胃纳不佳,夜寐尚安。舌淡,苔黄 腻 ,脉细滑数。肠镜检查示:“结肠粘膜 充血水肿,未见溃疡和新生物”。
概述
☻在治法上,针对腑实热结,逼津下趋而 利清水之证,提出三承气汤“通因通用”泻 下止利之法;对于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中 焦升降失调而致下利者,选用诸泻心汤及乌 梅丸等辛开苦降、温清并用,开拓了泄泻的 辨证治疗。 宋代: ☻许叔微《普及本事方》中对连年腹痛泄 泻,休作无时者,以冷痼积滞立论,选用大 黄、巴豆、附子等温下为治。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腹泻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腹泻
食物调理:砂仁肚条粥
用料配方:砂仁10克,猪肚子1000克,花椒、胡椒末、葱白、生姜各适量
操 作:将猪肚洗净,用沸水烫一下,刮去内膜,放入砂锅中加水加花椒、生姜、葱白煮熟后,捞起猪肚晾冷切条,再将原汁烧开下肚条、砂仁、胡椒末、味精等,文火炖煮20分钟即成。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的婴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南方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功 效:发表散寒,温中通阳
用 法:趁热服食,每日2次
3)湿热型
表 现: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每日数次或数十次,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腹部时有疼痛,食欲不振,肛门灼热,伴湿热之象,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苔黄腻。
治 法:疏风散热
取 穴: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耳后高骨30次;揉外劳宫30次
参考方剂:藿香正气散
功效:解表和中 理气化湿
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透,蕴热不退,午后热重等
用料配方:栗子仁与白糖适量
操 作:将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调匀服食
功 效:养胃健脾
用 法:每日1~2次,连食数日
注:(1)将《正红草止泻软膏》涂抹于患者腹部,顺时针摩腹待药物吸收,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治疗5分钟
(2)将糖液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冷,即用刀划成条,再划成小块即成。
功 效:健脾止泻。 适应久泻、久痢等症。

中医治疗泄泻

中医治疗泄泻

中医治疗泄泻发表时间:2012-08-03T16:43:46.2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李博[导读]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李博(黑龙江省拜泉县中医院 161700)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探求病因1.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而尤以寒湿暑热等因为著。

脾喜燥而恶湿,湿邪犯脾是泄泻的基本病因。

其他病邪亦常与湿邪夹杂,伤犯脾胃,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

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3.情志失调平素脾胃虚弱,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病机分析1.泄泻病变主要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冈与湿邪关系密切,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邪可单独侵入,亦可与风、寒、湿、暑、热相夹为患,困遏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混而成泄泻,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湿盛则濡泻”;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虚失运,可导致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若情志不畅,肝失调达,横逆犯脾,也可引起泄泻;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肾阳不足,火不暖土,亦可导致泄泻;肝肾所引起的泄泻,多在脾胃的基础上发生。

泄泻

泄泻
9
鉴别诊断
1、痢 疾
两者均为大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痢疾——以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伴腹痛, 大便化验助确诊。 泄泻——以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大便不挟有脓血,也无里急后重。
10
鉴别诊断
2.霍乱
霍乱——上吐下泻同时并作,来势急骤, 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 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 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如米 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 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 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 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
病因病机小结

基本病机在脾胃受损,升降失职,肠道传导失司,清浊不分; 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与肝肾有关。有外感、内伤之分; 在外感上湿邪最为重要(湿为阴邪,易困脾土); 病机关键:脾虚湿盛,内伤之中脾,虚最为关键。
8
诊 断
以大便粪质清稀为主要依据。或大使次数增 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 则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常兼有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 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 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 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 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加减: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 散寒;
久泻不愈,中气下陷,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
益气汤,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
泻。
夹湿热者——黄连、厚朴清热除湿。
26
7、肾阳虚衰 主症:黎明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即泻,泻 下完谷不化,泻后则安。 兼次症: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疲软。 舌象:舌淡苔白。 脉象: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

中医对腹泻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对腹泻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对腹泻的认识和治疗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一种消化道疾病。

通常指超过日常习惯的排便频率(排便次数增多),根据WHO的报告,全世界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有近两成是腹泻造成的。

每年大约有180万儿童死于腹泻,因此,了解腹泻是有必要的。

我国中医对腹泻的记载由来已久,那中医对腹泻记载是怎样的呢?又是如何治疗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中医上对腹泻的记载中医学中,腹泻属于“泄泻”“注下”范畴,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卷:“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认为热邪侵犯脏腑,就导致腹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泄”,认为湿气重是腹泻的重要原因。

《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

(张聿青医案):“肾泄又名晨泄,每至黎明,辄暴迫而注者是也……”。

由此可见,腹泻由来已久。

西医上常把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那么中医对腹泻的分型又是怎样的呢?二、中医上对腹泻的病症分型及症状表现:在中医上通常将腹泻病辨证分为寒湿型、湿热型、食滞型、肝气乘脾型、脾胃虚弱型、肾阳虚衰型等腹泻证型。

(1)湿热型:泄泻腹痛,泻下如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臭秽,肠鸣腹痛,肛门灼热疼痛,或伴有寒热,口干,胸闷,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

(2)寒湿型:大便清稀,如水样。

腹痛肠鸣,喜温、喜按,不思饮食,肢体沉困,小便清长,苔白,脉濡或缓。

(3)食滞型:腹痛即泻,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闷,嗳腐吞酸,腹满厌食,舌苔厚腻,脉滑。

(4)肝气乘脾:肠鸣作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生泄泻,两胁胀闷或窜痛,食欲不振,吞酸,嗳气,矢气等症,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5)脾胃虚弱型:大便稀溏,迁延反复,进食生冷油腻或较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甚则完谷不化,食欲不振,食后腹胀,面色萎黄,体倦神疲,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

(6)肾阳虚衰: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大便稀薄,完谷不化,腹部畏寒,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夜尿增多,舌质淡胖,多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3.肝气乘脾 证候:平素多见胸胁胀闷,暖气食少,每因 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即泻,腹 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泻后痛缓,舌淡 红,脉弦。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方解: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 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四药合用,补脾 土,泻肝木,调气机,止痛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 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代将大便塘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 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二者只有轻重之分,但无 明确区别,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飨泄”、 “注下”等病名。
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曰:“寒 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 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 泄”,“春伤于风,夏生飨泄”,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泻,并有 长夏多发的特点。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方药:蕾香正气散加减。 方解:方中霍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浊;苍术、 茯苓等健脾化湿;半夏、陈皮理气祛湿,和中止呕; 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桔梗解表散 寒,疏利气机;甘草、大枣调理脾胃。
若表寒重者,可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 若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加服纯阳正气丸温 中散寒,理气化湿; 若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改用胃等汤健脾行气祛湿。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以大便粪质稀塘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
化,或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 次以上。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等症状。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泄泻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一)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泄泻中医

泄泻中医

口服中药治疗
藿香正气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 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 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 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 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 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 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穴位注射
使用654-2(有阵发性腹痛肠鸣音活跃大 便次数多) 维丁胶性钙 复合维生素B (有腹胀不消化肠功能紊乱的)双足三 里穴位注射。 作用:调节胃肠功能,解痉止痛。
艾灸
艾灸双足三里、中脘、神阙穴 作用:温中散寒祛湿止痛。
耳穴压豆
脾、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肾 作用:调整脏腑功能
名医论坛
何炎燊
病案
此患者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综合四诊,应辨属泄泻什么证?如何治疗? 病史中提示平素体质欠佳、反复感冒有何意 义?
西医处理原则
液体疗法:液体总量、成分、速度。 合并症及治疗:酸中毒、低钾血症、低 钠血症。 抗感染 对症治疗:腹痛、腹胀、频繁呕吐
中医治疗
口服中药 中药热奄包治疗 耳穴压豆 穴位注射 艾灸
鉴别诊断
痢 疾 霍 乱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辨轻重
大便次数和 量,精神状 况,病程等
辨寒热
从粪便颜色, 性状,气味, 舌苔
辨虚实
从疾病的缓 急,病程长 短,伴随症 状等
治疗原则
1 虚证-虚则 补之 健脾益气 温补脾肾 2 实证-实则 泻之 消食导滞 清肠化湿 3 虚实夹杂-扶 正驱邪,消补 兼施
祛风散寒
辨证论治-“湿热泻”
症状
泄泻主症 + 湿热表现 + 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

【优秀文档】第六节,泻泄

【优秀文档】第六节,泻泄

第六节,泻泄
泄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肠胃失调等症状。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类疾病的发生呢?针对这些病症中医中又有哪些医治的方法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
细的学习一下传统中医对泄泻病因的解释和其医治方法。

(一)病因
病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

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1.感受外淫
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外来之湿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

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故饮食不当,如饮食过量导致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厚味,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的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3.情志不舒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泻。

若素体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均可致肝脾失调,易形成泄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

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
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二)辨证分型
1 寒湿困脾
证候表现;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兼有外感是可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护治法则;芳香化浊,解表散寒。

(治疗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2 肠道湿热
证候表现;腹痛急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可伴
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利湿。

(治疗代表方;葛根芩连汤)
3食滞胃肠
证候表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夹有不消化之物,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护治法则;消食导滞。

(治疗代表方;保和丸)
4肝气郁滞
证候表现;腹痛肠鸣即泻,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泻后痛缓,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发,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护治法则:抑肝扶脾。

(治疗代表方:痛泻要方)
5。

脾气亏虚
证候表现: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

稍有饮食不甚,大便次数即增多,夹见水谷不化,伴有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护治法则:健脾益胃.(治疗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6。

肾阳亏虚
证候表现: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作痛,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舌质淡,脉沉细。

护治法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治疗代表方:四神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