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三种中医特色医治
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在骨伤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在康复过程中注重整体调理与患者的自身修复能力的激发。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骨伤科的多种治疗方法,展现其博大精深的医学智慧与独特魅力。
一、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是中医骨伤科的核心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医者熟练的手法技巧,对患者的骨骼、关节、肌肉等进行特定的操作和调理。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手法治疗能够起到整复骨折、脱位的作用。
在骨折发生后,通过准确的手法复位,可以使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为骨折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医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法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如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等,使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达到复位的目的。
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医者对人体骨骼结构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具备高度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复位的效果。
手法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骨伤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手法治疗可以通过对患处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从而缓解疼痛。
手法还可以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恢复关节的活动度,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逐步改善。
对于肩周炎患者,通过手法的弹拨、摇肩等操作,可以有效地松解肩部的粘连,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手法治疗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
相比于手术治疗,手法治疗无需进行切开等创伤性操作,避免了手术带来的感染、出血等风险。
而且,手法治疗可以在患者身体较为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患者的痛苦较小,易于接受。
在临床应用中,手法治疗常常作为骨伤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轻度和中度的骨伤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中医骨伤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骨伤疾病的发生与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中药的内服和外用,可以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治疗目的。
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药传统疗法
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药传统疗法
1、坚持中医传统疗法
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对骨伤科常见伤病种制定中医辨证诊疗常规,总结疗效可靠经验方,自制膏、散、酒制剂、熏洗剂等。
应用传统疗法有:推拿手法、正脊手法、敷贴法、熏蒸法、传统骨伤中草药配制的外敷、熏洗、蒸敷药品种。
2、坚持闭合无创疗法
坚持整体观念,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医患结合的骨折脱位闭合疗法。
应用正骨手法、骨折分步复位法,小夹板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如:桡骨下端骨折、尺桡骨双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上端骨折、胫腓骨双骨折、踝部骨折等,达到先进水平。
3、应用中西医结合微创疗法
应用经皮撬拨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关节周围骨折:股粗隆间骨折、髌骨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踝部骨折、距骨骨折脱位、跟骨骨折、跖趾骨骨折脱位、掌指骨骨折脱位、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桡骨干骨折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尺骨
干骨折并桡骨小头脱位、桡骨小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肱骨上端不稳定骨折、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骨折、四肢开放性骨折。
4、坚持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疑难风湿病
坚持中医辨证施治,按中医思路制定诊疗常规,应用经验方,手法,蒸熏、敷贴、针灸、针刀术、导引、饮食药膳等治疗痛风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坏死,膝骨关节病等,取得较显著的疗效。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骨伤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诊断和治疗与骨骼有关的疾病和损伤。
传统中医在骨伤科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治疗方法注重整体调理,提倡“以平治疗”的原则,强调“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穴位和针刺技巧,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代谢。
针灸疗法在治疗骨折、关节损伤和肌肉拉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例如,在骨折的初期,针灸可以帮助减轻疼痛、促进骨折面愈合;在康复阶段,针灸可以恢复局部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功能。
2. 草药疗法中草药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选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的草药制剂,可以帮助加速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
常用的一些中草药包括川芎、红花、雷公藤等,这些草药具有疏通经络、舒筋活络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来影响身体结构和功能的疗法。
中医推拿按摩在骨伤科中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调整局部肌肉的松紧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推拿按摩可以应用于骨折后的康复期和关节损伤的治疗中,有助于重建受损组织的功能。
4.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骨伤疾病强调“饮食滋补”,通过调理合理的饮食来辅助治疗。
在骨折的康复期,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以帮助促进骨折面的愈合;在关节损伤的康复期,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消肿。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见的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这些方案在中医临床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骨伤疾病或损伤,可以考虑中医诊疗方案作为一种选择,并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指导和治疗。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乐至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word完整版)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宣传资料
(word完整版)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宣传资料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有小夹板固定,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石膏外固定,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敷药法等特色治疗方法。
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是骨折外固定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括上下两个关节,上下两个关节不会僵硬,解决了“静”与“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的活动。
手法整复:手法整复是针对闭合骨折或脱位,通过医师的手法复位,恢复骨的连续性或关节的复位,辅以石膏或小夹板固定,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法整复包括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杠杆等十二种手法。
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是将骨折远近两端用骨针或钉穿过,在皮肤外将穿过骨折两端的骨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从而达到使骨折对位和固定的目的。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骨不连、肢体延长术、多段骨折、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关节融合术等。
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是将石膏绷带卷平放于30-40度的温水桶内,待气泡出净后取出,医者以双手握住绷带的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平铺后放置棉纸作为衬垫,包在需要固定的肢体,待石膏干后达到固定的目的.适用于骨折和关节操作的固定、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等疾病.艾灸法:艾灸法是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胃痛呕吐、腹痛等.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软组织损伤等。
刮痧法:刮痧法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中医对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骨伤疾病是指由外力作用于骨骼或相关结构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包括骨折、骨裂、脱位等。
传统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方法源远流长,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的深刻认识和独特疗法。
本文将对中医对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第一步是辨证施治。
中医重视辨证施治,通过仔细观察、望、闻、问和切诊等方法,确定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不同的病因病机导致不同的症状表现,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施治,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施行特定的针灸手法,可以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祛除瘀血、缓解疼痛等。
在针灸治疗中,医师通常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针灸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常用疗法之一。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调理经络、舒筋活血、强健筋骨,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
中医推拿按摩技术独特,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四、中药疗法中药疗法在中医治疗骨伤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药认为,中药具有温经活络、祛风除湿、理气活血等功效,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消肿止血。
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个性化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最佳疗效。
五、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过程中,饮食调理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身体的健康。
在饮食调理中,医师通常会建议患者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滋阴壮阳、健脾除湿等功效的食物,避免寒凉过于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对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而全面,通过辨证施治、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疗法和饮食调理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需选择有资质的中医医师,严格遵守医嘱,以确保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中医治疗骨伤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健康康复。
骨伤科三种中医特色治疗
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二甲评审资料汇编重点科室建设骨伤科特色疗法操作规范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一:中药外敷法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中药外敷是指将中药末加水,或蜂蜜调制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二、适应症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关节炎等等多种疾病。
三、操作流程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消炎肿止痛散等)、竹匙、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1)敷药局部做清洁处理。
(2)将外敷中药用水调制好后,先将药膏敷于一层纱布上包装好后再局部外敷。
(3)隔2层棉纸,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1)调制的药物需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凡士林一起调制或用蜂蜜调制,一般3—5天更换一次。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耐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1、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修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坠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避免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二:骨伤科手法整复技术操作规范1.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脱位。
2.适应症:1、骨折。
2、脱臼。
3.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
4.用物准备:治疗床或座椅,棉卷、夹板或石膏、绷带、治疗巾、外敷药等。
5、方法:1、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的目的及步骤,并取的病人的同意。
2、根据X线结果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3、协助病人选择合适体位,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展手法。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目录一、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概述 (3)1.1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定义 (4)1.2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重要性 (4)二、骨伤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5)2.1 接骨手法 (7)2.1.1 传统接骨手法 (8)2.1.2 创新接骨手法 (9)2.2 治疗方法 (10)2.2.1 中药内服 (11)2.2.2 中药外敷 (12)2.2.3 针灸治疗 (14)2.2.4 拔罐疗法 (15)2.2.5 刮痧疗法 (16)三、骨伤科中医特色护理服务 (17)3.1 一般护理 (19)3.2 特色护理 (19)3.2.1 患者心理护理 (20)3.2.2 骨折康复护理 (22)3.2.3 疼痛管理 (23)四、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24)4.1 康复评定 (25)4.2 康复治疗 (26)4.2.1 运动康复 (27)4.2.2 物理康复 (28)4.2.3 职业康复 (30)五、骨伤科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31)5.1 骨伤科中医健康知识普及 (32)5.2 骨伤科中医养生方法推广 (33)六、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与评估 (35)6.1 项目管理 (36)6.2 项目评估 (37)6.2.1 过程评估 (38)6.2.2 结果评估 (39)七、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推广与宣传 (41)7.1 品牌建设 (42)7.2 宣传推广 (43)7.2.1 线上宣传 (44)7.2.2 线下宣传 (45)一、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概述骨伤科作为中医特色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大众提供高质量骨骼疾病诊疗及康复的重要职责。
在当前医疗服务体系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积极引进先进的中医理念和手段,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科服务项目。
本项目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骨伤科服务,涵盖各类骨折、关节损伤、软组织疾病等骨骼健康领域的问题。
结合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我们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骨伤四大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骨伤四大治疗方法有哪些前言:中医骨伤治疗拥有悠久历史,凝聚着智慧与传承。
在传统中医中,骨伤是一类常见疾病,而中医的四大治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独特且有效的疗愈之道。
在这篇科普文中,我们将探索中医治疗骨伤的四大法宝: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拔罐疗法和推拿疗法。
通过对这些古老而神奇的疗法的介绍,我们将带您走进中医的世界,了解其独到之处和深厚底蕴。
让我们一同领略中医骨伤治疗的奥秘,探寻中医智慧的无穷魅力!一、中医骨伤治疗的四大法宝骨伤在中医学中是一类常见疾病,而中医骨伤治疗以其独特的方法和疗效而闻名。
在中医传承中,经过千百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四大法宝: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拔罐疗法和推拿疗法。
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医骨伤治疗的综合体系,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与信赖。
(一)草药疗法:传统智慧草本配方的奇效草药疗法是中医治疗骨伤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医学认为,草药能够渗透入经络,进入受伤组织,促进气血循环,活血化瘀,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在草药的应用中,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制草药,形成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草本配方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被不断优化和改进,积累出丰富的治疗经验。
(二)针灸、拔罐、推拿:古老疗法的现代应用与发展针灸、拔罐、推拿是中医治疗骨伤的另外三大法宝。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拔罐疗法通过在患处施加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淤血瘀滞。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和揉捏患处,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
这些古老疗法在现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针灸不仅有传统的手法,还有电针、激光针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拔罐也有了新型的硅胶拔罐和火罐等。
推拿在现代更是与理疗、按摩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更为综合的治疗体系。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医骨伤治疗更加科学、高效。
(三)四大法宝的综合应用:相得益彰,疗效显著中医骨伤治疗的四大法宝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取长补短,以求疗效显著。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乐至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中医对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
中医对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骨伤科疾病是指骨骼和相关结构的疾病,包括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损伤、肌腱炎等。
在中医学中,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注重整体观察和综合治疗,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中医对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理论与骨伤科疾病中医理论认为,骨伤科疾病与脏腑、气血、经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病人整体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中医能够辨识出骨伤科疾病的具体类型、病因以及病变程度,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主要疗法之一。
中药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作用,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组织修复和康复。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桑寄生、杜仲等,具体的组方和用药剂量会根据病情而有所不同。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治疗技术,在骨伤科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受伤部位的恢复。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手法疗法,通过对特定部位的按摩和揉捏,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加速患处的康复。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推、点、拿等,注意按摩力度和技巧,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伤害。
4.外治法: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药物熏洗、拔罐、热敷等方法。
药物熏洗是将草药煎煮后,用热气蒸洗患处,这样可以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拔罐则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加负压,吸引皮肤和筋膜向上凸出,以促进经络的通畅。
热敷则是通过将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以达到热疗的效果,舒缓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三、中医治疗在骨伤科疾病中的效果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消肿、促进组织修复,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了其疗效的可靠性。
针灸疗法能够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加速痊愈。
推拿按摩则能够按摩患处,改善患处的气血循环,减轻肌肉的僵硬,促进康复。
外治法包括药物熏洗、拔罐、热敷等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加速患处的康复和恢复。
中医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中医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中医学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它以整体观念和平衡原则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骨伤科疾病方面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要点。
一、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通常采用中草药,其中一些药材被广泛应用于骨折、关节炎、滑膜炎等疾病的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等,这些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展经络,加速骨骼的愈合。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特定的经络穴位上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
对于骨伤科疾病,针灸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骨骼愈合。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疗法中的又一重要方法。
通过按压和揉捏特定的穴位和肌肉组织,推拿按摩可以调节体内经络的运行,促进气血的循环,并改善局部组织的供血状况。
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推拿按摩可以缓解疼痛,放松肌肉,促进骨骼愈合。
二、中医护理骨伤科疾病的要点1. 局部保护对于骨伤科疾病,局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在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情况下,保持局部四周的清洁,并使用适当的固定器具进行保护,如夹板、石膏、绷带等,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2. 运动康复合理的运动康复可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中医认为,“运动生气,气生血,血生肉。
”只有通过适当的运动,才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修复,提高肢体功能。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骨伤科疾病患者,适当调整饮食可以帮助加速骨骼的愈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通常建议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同时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4.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骨伤科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患者来说,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可能会影响其情绪和心理状态。
中医注重平衡身心,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心境。
中医治疗骨科疾病的特色方药
中医治疗骨科疾病的特色方药骨科疾病是指骨骼、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各种疾病,常见的包括骨质疏松、骨折、骨肿瘤、骨关节炎等。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骨科疾病的经验,其中包括了许多特色方药。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介绍几种治疗骨科疾病的特色方药。
一、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程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
中医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时,常使用补肾壮骨的方药。
如四物汤、桂附地黄丸等。
四物汤主要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组成,具有补血益气、固精壮骨的作用。
桂附地黄丸则由桂枝、附子、生地黄、山茱萸等药物组成,可以温阳助阳、补肾养阴、益精强骨。
二、骨折骨折是骨骼断裂的临床表现,需要通过修复骨组织来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骨折常用的方药有七十二行散、四正散等。
七十二行散以辛凉药为主,有活血化瘀、解毒生肌的作用,常用于外伤性骨折的处理。
四正散以四味中药煎服,具有调补气血、舒筋活络的功效,适用于骨折后期的康复阶段。
三、骨肿瘤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常见的有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
中医治疗骨肿瘤的方药包括半夏泻心汤、金铃子破癌汤等。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茯苓等药物组成,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金铃子破癌汤则由金铃子、黄连、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四、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常用的方药包括乌药抑痛丸、秦艽消痹丸等。
乌药抑痛丸由乌药、砂仁、肉桂等药物组成,可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秦艽消痹丸则由秦艽、延胡索、沉香等药物组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以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具有优势,是因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调节作用。
各种特色方药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活血化瘀、调理脏腑等方式,以期达到治疗骨科疾病的目的。
然而,中医药的使用还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总结一下,中医治疗骨科疾病的特色方药有四物汤、桂附地黄丸、七十二行散、四正散、半夏泻心汤、金铃子破癌汤、乌药抑痛丸和秦艽消痹丸等。
骨伤科中医治疗方法
损伤三期辨证治法
1、初期,一般在伤后1~2周内,由于气滞 血瘀,需消肿止痛,以活血化瘀为主,即 采用“下法”或“消法”;若瘀血积久不 消,郁而化热,或邪毒入侵,或迫血妄行, 可用“清法”;气闭昏厥或瘀血攻心,则 用“开法”。
损伤三期辨证治法
2、中期,在损伤后3~6周期间,虽损伤症 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 轻,但瘀阻去而未尽,疼痛减而未止,仍 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2、整复完毕后,在助手维持牵引下,按需外敷药 膏,放置压垫于适当的位置,用胶布贴牢。将棉 垫或棉纸包裹伤处,勿有皱褶,置夹板于棉垫外 面,排列均匀,板间距为1~1.5cm。夹板的两端 勿超出棉垫,骨折线最好位于夹板之中央,由助 手扶持夹板,术者依次捆绑扎带。依需要捆扎3~ 4道,两端扎带距板端1~1.5cm为宜,防止滑脱。
敷贴药
1、药膏: 将药碾成细末,然后选加饴糖、 蜜、油、水、药酒、醋或医用凡士林等, 调匀如厚糊状,涂敷伤处。
2、膏药:古称为薄贴,将药物碾成细末配 以香油、黄丹或蜂蜡等基质炼制而成。
3、药粉: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收贮瓶 内备用.使用时将药粉直接掺于伤口处, 或置于膏药上,将膏药烘热后贴患处。
损伤三期辨证治法
3、后期,为损伤7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 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 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肌 拘挛,风寒湿痹,关节屈伸不利者则予以 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故后期多施“补”、 “温”两法。
骨伤内治法
1、攻下逐瘀法 2、行气消瘀法 3、清热凉血法 4、开窍活血法 5、和营止痛法 6、接骨续筋法
元·张洁古《活法机要》曰:“恶血必归于 1、扎带的约束力是固定力的来源;
中医对骨伤科康复的治疗策略
中医对骨伤科康复的治疗策略骨伤科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骨伤后的功能和生活能力。
在这个领域中,中医在康复治疗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疾病的本质,尤其擅长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草药的运用。
在骨伤科康复中,中医有着独特的治疗策略和方法,下面将会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治疗策略。
第一,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骨伤科康复中。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经络的通畅。
在骨伤康复治疗中,针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 痛点针刺:对于疼痛源头明确的伤患部位,可以直接刺激相应的穴位,缓解疼痛。
2. 经络调理: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促进气血的循环,加速骨伤的康复进程。
3. 针刺配合推拿:将针刺疗法和推拿疗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起到放松肌肉、促进循环的作用。
第二,中药疗法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骨伤科康复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通过草药的配伍和煎煮,能够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在骨伤科康复中,中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 洗液疗法:将煎煮后的中草药制成洗液,用于清洁和消毒伤口,促进创面愈合。
2. 草药熏蒸:将中草药熏蒸或热敷于受伤部位,使草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3. 内服中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师会开方给予一些中药内服,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第三,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来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的方法。
在骨伤科康复中,中医推拿疗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患处周围的肌肉和组织,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受伤部位的恢复。
2. 拔罐疗法:通过在患者的背部或其他部位使用拔罐器,在局部产生负压效应,促进淋巴液的排泄和代谢产物的清除,加速伤口愈合。
3. 推拿配合针灸:结合针灸疗法,通过推拿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加强治疗效果。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一、艾灸关元、气海缓解骨科术后癃闭和拔尿管后小便淋沥1、原理:温通经络,益气扶正,改善血液循环,疏通气血而起到调理三焦,温补下元,通阳利尿,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以达到术后尿潴留患者小便自利的目的。
2、适应症:骨科术后尿闭之患者、骨科术后留置尿管者拔除尿管后小便不出者。
3、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 灸治的禁忌点:睪丸,大血管的深处部,妊娠五个月以上的女性,高血压及高热度者。
二、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1、原理:大承气汤具有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和中化食,安和五脏,软坚化燥,泻下清热,理气止痛之功效。
2、适应证: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急腹症和胃肠道出血,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虚症病人,脱症,脑疝患者禁用。
三、开天门缓解骨科患者创伤后精神压力、促进睡眠1、原理:开天门按摩头颈部诸穴,能调整血管的舒缩功能,具有镇静安神、镇惊止痛除烦的作用。
即使无病通过按摩也可以增强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2、适应症:骨科创伤后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头胀、失眠。
3、禁忌症:凡有头部外伤、皮疹、血液病患者、过敏的患者禁用。
四、四黄水蜜外敷缓解骨折、筋伤后疼痛1、原理:具有凉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2、适应症(1)闭合性骨折后疼痛。
(2)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3)各类筋伤。
3、禁忌症:虚证,寒症引发的关节肿痛,孕产妇禁用,皮肤破损禁用。
五、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1、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
2、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等禁用;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处忌用; (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骨伤科重点病种中医特色优势
骨伤科重点病种中医特色优势一、文蛤膏治疗急慢软组织损伤我院应用自己研制的中药外敷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各关节急性扭伤、颈部扭伤、腰肌急性扭挫伤、胸部挫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包括:陈旧关节扭伤、腱鞘炎、慢性颈腰背筋膜发炎致肩背腰疼痛、颈腰间盘突出症的颈腰腿痛。
方药选用黄柏、五倍子等份,精细加工成粉末状过箩。
食用醋、蜂蜜等份,搅拌均匀为糊状。
用法:取文蛤膏适量,敷于患处,厚度约一枚1角钱硬币,上铺纱布两层,每1d换药一次,7次为1疗程。
该方治疗软组织损伤一般1次~2次后,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使用2次~4次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消失而痊愈。
急性软组织损伤使用1个~2个疗程后痊愈。
慢性软组织损伤使用2个~4个疗程后,局部症状基本消失,且功能恢复良好。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伤科疾病,以损伤部位肿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症,现代医学认为,损伤疼痛主要是由于损伤后局部组织形成急性无菌性炎症,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K 、H 等炎性致痛,局部肿胀、瘀斑为软组织损伤后造成血管破例,血液溢出血管外,组织液及炎症物质的渗出造成局部肿胀、瘀斑,治疗上局部治疗行之有效。
文蛤膏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可消除局部受损组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促使患部损伤修复,改善循环而达到治疗作用本病属祖国医学中“伤筋”范畴。
病因多为过度负重、剧烈运动、跌仆及过度扭转,病机为关节筋脉损伤,气血雍滞局部,“不通则痛”。
症状体征:“形伤肿,气伤痛”,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治则是行血消肿止痛或清热消肿止痛。
中医认为膏药直接贴敷于损伤部位,可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损伤组织得以修复。
故疗效较好。
清代名医徐徊溪所说:“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人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攻而激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黄柏、五倍子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有良好的疗效,既可减轻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促进皮肤瘀斑和血肿消退,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良药。
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介绍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和治疗骨伤相关疾病。
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热敷等方法,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骨伤科常见疾病骨折骨折是骨骼断裂的一种常见疾病,常见于外伤引起的损伤。
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主要通过以下方法:1.病情辨证论治–根据骨折的程度、部位和病人的体质,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急性骨折,可以采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桃仁、红花等。
–对于慢性骨折,可以采用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等。
2.针灸疗法–使用针刺骨折部位和相关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如针刺足三里穴和合谷穴,可促进骨折愈合。
3.推拿按摩疗法–利用推拿按摩的手法,通过刺激局部穴位和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骨骼修复。
–如膝关节骨折可以进行膝关节的拍打和推拿按摩,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发生炎症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的疾病。
中医骨伤科治疗关节炎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中药治疗–根据关节炎的类型和病人的体质,制定个体化的中药方案。
–如湿热型关节炎可用黄连、黄芩等清热解毒的中药。
2.穴位贴敷–利用中药煎剂或草药熏蒸,贴敷在患处的穴位上,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如利用艾叶熏蒸关节周围的气海穴和阳陵泉穴,可缓解关节炎的症状。
3.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以调节气血、舒缓疼痛。
–如针刺足三里穴和合谷穴,可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
4.膏药外敷–使用含有中草药成分的膏药,外敷在患处,以缓解疼痛和消肿。
–如贴敷鹿角胶膏可舒缓关节炎的疼痛和不适。
中医骨伤科的特点1.以辨证施治为核心–中医骨伤科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相似的症状,但中医会针对病因进行调理。
2.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中医骨伤科不仅仅局限于中药治疗,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拔罐等综合治疗方法。
–这样可以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提高治疗效果。
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
骨伤科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1.骨折手法复位术锁骨骨折手法复位“8”绷带固定术;肱骨外髁颈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甲板(石膏)外固定术;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肱骨内外髁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桡骨小头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孟氏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腕骨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掌管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指骨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肋骨骨折手法复位多头带(肋骨带、橡皮膏)外固定术;脊柱骨折牵引整复术;尾骨骨折手法复位术;骨盆骨折牵引复位术;股骨颈骨折牵引复位术;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复位术;股骨干骨折牵引复位石膏(甲板)固定术;股骨髁上骨折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术;股骨髁间骨折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术;髌骨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胫骨平台骨折手法、牵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胫腓骨骨折手法、牵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观定术;内外后踝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距骨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跟骨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故定术;跖骨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趾骨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2.脱位手法复位术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外固定术;胸锁关节脱位手法复位“8”字绷带外固定术;肩锁关节脱位手法复位“8”字绷带外故定术;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外固定术;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腕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腕骨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术;掌指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术;指间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脊柱滑脱牵引手法整复术;髋关节脱位牵引手法整复术;膝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髌骨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踝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小夹板固定术;跗骨间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跖跗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跖趾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3.肌腱韧带损伤术指伸、屈肌腱断裂石膏、小夹板固定术;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石膏固定术;足部伸屈肌腱断裂石膏、夹板固定术;跟腱断裂石膏固定术;4.骨病中医治疗颈椎病牵引、推拿按摩;腰椎退行性病变牵引、推拿按摩术;腰椎间盘突出牵引推拿按摩术;脊柱小关节紊乱手法整复术;5.辅助治疗工具枕颌带,气囊牵引带,腰椎牵引带,肋骨固定带,下肢皮牵引带,踝关节牵引带,颈托,小夹板,支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二甲评审资料汇编
重点科室建设
骨伤科
特色疗法操作规范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一:
中药外敷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中药外敷是指将中药末加水,或蜂蜜调制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2、适应症
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关节炎等等多种疾病。
3、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消炎肿止痛散等)、竹匙、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
(1)敷药局部做清洁处理。
(2)将外敷中药用水调制好后,先将药膏敷于一层纱布上包装好后再局部外敷。
(3)隔2层棉纸,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
(1)调制的药物需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凡士林一起调制或用蜂蜜调制,一般3—5天更换一次。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耐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
1、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修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坠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避免小儿将
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二:
骨伤科手法整复技术操作规范
1.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脱位。
2.适应症:1、骨折。
2、脱臼。
3.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
4.用物准备:治疗床或座椅,棉卷、夹板或石膏、绷带、治疗巾、外敷药等。
5、方法:1、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的目的及步骤,并取的病人的同意。
2、根据X线结果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3、协助病人选择合适体位,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展手法。
4、进行骨伤科中医手法整复(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拨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会旋,按摩推拿)。
5、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6、若需中药外敷,先在患处外敷中药。
7、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8、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
固定。
6、护理指导:
1、让病人放松心情,取适宜体位。
2、告知与施术者合作,防止因手法受力而受伤。
3、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
法。
4、若有伤口应以无菌操作技术予以消毒。
7、异常状况及处理:
1、晕倒:病人出现晕倒,应立即使病人平卧,取头底脚高姿势。
注意保暖,若已晕厥,可用指甲掐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内关等穴,一般即可苏醒过来;若
症状不能缓解,则依生命急救复苏术抢救。
2、疼痛:告诉病人勿惊慌,放松心情,以免病
人肌肉收缩加剧。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三:
小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定义】
针刀:用针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定部位,完成切割等功能的器械,称为针刀
【针具选择】
针刀疗法针具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用具。
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鑱(音蝉)针;圆针;鍉(音迪)针;锋针;铍(音披)针;圆利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
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
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
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
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
【物品准备】
各型号针刀、2%利多卡因或者、10ml注射器、消毒盘、弯盘、5%碘伏、棉球、创可贴、
【药品准备】
曲安奈德注射液5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当归注射液
【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
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
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
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曲安奈德注射液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
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适应症】:
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点;
2、部分骨刺或骨质增生;
3、滑囊炎、腱鞘炎;
4、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外伤性肌紧张和肌痉挛,损伤
后遗症;
5、关节内骨折、骨折畸形愈合;
6、一部分肛肠病,皮肤病,妇科病、外科和内科疾病。
【禁忌症】:
1、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2、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3、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
4、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
开者。
5、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
6、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7、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
8、有以上7 种情况之一者,即使有适应症,也不可施行针
刀手术。
【安全性】
1、在进行针刀治疗时,医生应严格按照针刀的进针四步规
程操作,并熟悉相关的解剖知识。
如果操作规范,对解剖结构掌握清楚,针刀治疗是很安全的。
2、在手术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可出现组织水肿、炎症反
应、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的可出现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