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创校企合作双赢局面

合集下载

校企合作_学校_发言稿(3篇)

校企合作_学校_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这是一次校企合作的新起点,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与企业发展双赢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我想简要回顾一下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我校始终把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开展订单培养、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订单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2.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技术攻关:与企业共同组建技术攻关团队,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校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

1.校企合作联盟: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2.校企合作项目:与企业共同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如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校企合作研讨会:定期举办校企合作研讨会,探讨校企合作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校企合作水平:1.引进企业专家:引进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学校教师,为学生提供实战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市校企合作开展情况汇报

市校企合作开展情况汇报

市校企合作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市校企合作在我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市校企合作是指市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科研和产业的融合发展。

下面将就我校市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校积极参与了市校企合作项目,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校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

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实现了双赢局面。

其次,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

比如,在科研合作方面,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另外,我校还积极开展了校企合作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比如,学校举办了多次校企合作座谈会和交流会,邀请企业代表来校交流合作,促进了双方的深度合作。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多次学生参观企业和企业参观学校的活动,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校还加强了市校企合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学校建立了市校企合作的宣传平台,通过校园网站、校报、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宣传了市校企合作的成果和优势,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学生参与到市校企合作中来。

总的来说,我校市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良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但是也要看到,市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合作项目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合作机制还有待完善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市校企合作的力度,不断探索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市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多赢局面——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多赢局面——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海玻璃机械厂 、 马氏木工机械厂等多家企业。调研 目的 : 了解我 校的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在企业 的工作情况和企业对我校学生
工作实际相结合 , 其学 习的目的会更加明确 , 学习效果增 强 ;பைடு நூலகம்学
的评价 ; 完善现有的合作 , 与企业商 讨进一步合作的事宜。
这次调研的形式有对 企业负责人 的开放式访谈 、对在企业
多方联动, 逐步解决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等问题 , 对促进地 区
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地 区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具有
长远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 调研 之前 的一些前期 工作
21 联 合办 班 .
生经过在企业工作,初步形成他们选择职业 的倾向并积累一些 社会工作的经验 , 作为今后被雇 主选择的有利条件 , 与此同时还
毕业生情况,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 有的企业
及时向学校返 回毕业生使用信息 ,使学校能够及时准确地 了解
毕业生思想品德 、 知识结构 和专业技能 上的不足 , 对学校的专业
通过参加顶 岗实 习你认为 : A、 能锻炼 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如社交能力 、 合作能力及应变 能力 )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 , B 能学到书本 J学不到的知识 , 长自己的见识和阅历。 、 : 增 C、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 学习企业管理常识 , 累工作经验 , 积
3 0多位专家担任委员 , 中有企业经理 , 其 也有企业技术部 、 人力
冠名企业择优录用, 未录用者可以另找接收单位。
目前 ,海信班” 东泰班 ” “ 和“ 分别派出 了 4 0人和 9 5人到冠
名企业实习。借助问卷调查 , 了解学生对企业的感受和看法 , 调
查 结 果如 下 :

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3篇)

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3篇)

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职教育,实现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____]___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一)订单培养模式根据我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

校企合作年会领导发言稿范文

校企合作年会领导发言稿范文

大家下午好!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举办校企合作年会。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座的各位同学表示诚挚的问候!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企业的产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以下是我校校企合作工作的一些亮点:一、校企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我们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二、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

我校与企业共同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为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

三、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们有机会深入企业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拓展。

我们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和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深度交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思路:一、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深化产教融合。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加强与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共同开创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各位老师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祝愿各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及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及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及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成为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融合校园资源和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平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机制不够完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

加强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平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及实践的问题与挑战,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及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通过搭建校企协同平台,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这不仅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

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及实践的意义在于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建设及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通过对实践经验和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推动双创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校企协同“双创”平台在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作者:陈淡蓉徐宝林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以我院机电技术系与天健集团的实践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双赢模式的构建,并指出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找到校企双方利益的对接点,促使双方积极互动,并搭建多方面合作的平台。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目前随着高职办学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如缺乏一套长效发展的合作机制,已成为制约校企合作的瓶颈。

如何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找到企业和学校利益的对接点,促使双方进行积极良性的互动,从而创建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并最终使校企合作取得长效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多年来已逐渐完成了与企业从单纯的“顶岗实习”到“工学交替”转变,并由此开拓出与企业多方面的互动和合作项目,大大地提升了机电系服务企业的能力,形成了具有机电系特色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一、机电系以往的校企合作情况分析(一)合作项目过于单一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技能型的特点,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不能脱离行业和企业,必须与行业和企业形成有效的互动。

机电系成立初期与企业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是在学生的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一般安排学生在一线的操作岗位工作,实习的内容相对单一。

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基层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工作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课程,学生觉得较为枯燥,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企业和学校双方对实习学生的管理。

再者,企业也难以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适合自身的“潜在员工”。

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近年来,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双赢的有力途径。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的共赢,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持,为高校提供更多的项目支持和实践机会。

然而,当前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期战略,难以形成长效合作机制等。

为了优化校企合作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非常重要。

一、探索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可以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实现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提高合作效率。

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根据双方固有的优势和需求来进行具体定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定制合作方案。

企业和高校之间需配合、沟通完善,优先选择相互配合度高的方案,建立灵活、开放、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2、资源共享。

高校和企业双方能共享资源,不仅共享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同时把资源与价值链的顶部、中间和底部连接起来,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平台。

3、共同发展。

利益共同体的关系是永远不能单向,企业不是高校的“顺手拿来”,高校也不能成为企业献身的工厂。

双方紧密合作,相互探讨彼此的优点,为实现长期利益合作奠定稳固的基础。

二、建立合作协议机制校企合作必须通过基于鲜明的共识和底线的协议建立机制,规范合作进行,含括费用分配、时间安排、产品原则、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实现质量检测等内容,“硬件”性协议和“软件”性协议。

1、制定明确的协议内容。

具体的协议内容包括了解双方目标、资源的共享、协作的目标、合作周期、责任分工、产权归属等,在协议内容制定的过程中,需考虑实际合作情况,合作周期和责任分工优化协议方案。

2、执行阶段全面监管。

协议签署后需要进行全面的监管,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合作的责任,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协作人员及管理规范化联合创新要求企业和高校的管理人员具备领先水平,强调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的长期积累。

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策划

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策划

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策划引言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策划旨在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产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

本文档将提出一份策划方案,旨在协调学院、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达成双赢的局面。

目标与意义- 目标:通过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意义: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

策划方案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明确合作目标和双方责任,制定合作协议。

2. 创建实践基地:在学校或企业内设立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使其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

3. 开展实项目: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项目,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

4. 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5. 创办创新实验室: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办创新实验室,提供科研与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

6. 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加强学生与企业的对接,提高就业率。

实施步骤1. 了解学生需求:调研学生对实践机会和校企合作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专业方向。

2. 筛选合作企业: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就合作企业进行讨论和筛选,确定合作伙伴。

3. 确定合作内容和目标:与合作企业确定合作内容和目标,明确双方的合作方式和责任。

4. 制定合作协议: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5. 落实实施方案:根据合作协议,落实实施方案,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实项目等。

6. 监督评估与改进:定期进行合作评估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预期效果- 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 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

- 企业:获得人才储备,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

共创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共创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校企 合 作需 要 向深层 次 发展 , 职 院校在 人 才在 培养 中 , 参 高 企业 与研 究 和制 订培 养 目标 、 教学 计 划 、 学 内容 和 培养 方 式 、 价 教 评 机制 : 校依 托 企业 的专 业技 术 背景 , 收最 新 的市 场信 息 和专 学 吸 业动 态 , 进行 专 业改 革 ; 企业 借助 学校 良好 的教育 氛 围和 教 育模 式, 注入 自己 的企 业 文化 和工 作 流程 , 养符 合 岗位需 求 的 高 素 培 质员 工 , 以确 保 学校 培养 出来 的学生 , 到企 业去 以后 要 能 够 为 送 企业 创 造更 高 的利 润 , 双赢 的模 式 最 终将 实 现 学 校 教 学 与企 业 实 际工 作 的无缝 接轨 。 企 业如 何参 与 渗透 教 学 : 业 首先 将 学 生 在 此 行业 领域 可 企 以担 任 岗位 的工 作 列 出 , 过类 似 “ 企合 作 联 合 理 事会 ” 通 校 的组 织, 根据 岗位 的实际 工作 内容 转 化成 具体 的课 程 , 后将 所 需课 最 程细 化 为模 块或 知识 点 , 入课 堂教 育 。 引 () 2 建立 校 企 互 动 的 人 才 培 养 机 制 。我 国高 职 教 育 起 步 晚, 目前 企业 内部 的技术 工人 大 都来 自初 高 中毕 业生 、 中职 毕业 生甚 至 是文 化层 次较 低 农 民工 。部分 技 术工 人在 培 训后 通 过 自 身 的努 力 , 为 企业 工人 中的技 术骨 干 , 因缺少 一定 的理 论 知 成 但 识 的学 习 , 工 作 中知其 然 而不 知其 所 以然 , 术 上很 难 有 更 在 在技 大 的突 破与 提升 。有 鉴 于 此 , 业 和 学 校可 建 立 互 动 的 人 才 培 企 养机 制 : . 生与 技术 工 人 的双 向互 动 。学校 把 企 业 作 为 学 生 A学 的校 外 实训 基地 , 外有 些 学生 可通 过 订单 班 、 工 半读 等 模 式 另 半 获得 更 多企 业技 能 培训 机 会 ; 业 把 内部低 学历 的技 术 骨 干 以 企 脱产 或 半脱 产 的委 托学 校 进 行 培 养 , 绩 合 格者 可 以获 得 相 关 成 专业 的高 职 学 历 证 书 。B 教 师 与 企 业 高 技 能 人 才 角 色 互 换 。 . 学校 的教师 大 多有 较强 的 理论 知识 , 具备 双 师素 质 , 是 跟 不 虽 但 上企业新技术更新的步伐 , 企业提供给教师定期 实践操作的机 会, 以更新学校教师的技术 ; 对于学校急需而企业具备的高级技 术 工程 师 , 可 通过 授 予 名誉 教 授 的方 式 吸 引这 些 高 技 术 人 学校 才来 学 校 授课 。 ( ) 立长期 的校 企科 研 合作 模 式 。从 工 业革 命 、 术革 命 3建 技 到今 天 的信息 革命 , 正 以前 所 未有 的速 度转 换 成 经济 效 益 。 科技 在今 天 的社会 中 , 业 只有 不 断 的进行 技 术 更新 , 能 在竞 争 中 企 才 立 于不 败之地 。企 业可 以花 钱 去 购买 别人 的成果 以更 新 自己 的 技术 , 对企业 来说 不仅 负担沉 重 , 且步伐 被 动 , 是让 所 有企 这 而 但 业 自己建立起 N- 队伍 又 不 具备 普遍 意 义 。而 学 校本 身 具 备科 N 研 力量 , 以面 向这 些企 业开展 技术 开发 、 可 技术 转让 、 术咨 询和 技 技 术服 务 ; 样企业 可 以和学 校 共建 “ 合研 发 中心” 企 业 就能 这 联 , 够不断进行技术更新, 提高企业 自 身竞争力。比如大连力迪流体 控制技 术公 司与 沈 阳化 工 学 院合 作 , 企业 投 入 资金 40万 元 , 0 共 建研发 中心 , 阳工程学 院 与省能 源公 司合作 开发 感应 节能 型 照 沈 明设备 , 了企业 产 品 的市 场竞 争 力 , 提升 为企 业 的 发展 提 供 了更 大的发 展空 间 ; 宁工 程技 术 大 学根 据阜 新 市 高校 少 、 辽 中小 企业 多 的特 点 , 与市政府 联合 开 展 了“ 名教 授 下企 业 ” 动 , 校 派 百 活 学 出 10 教授 、 0名研 究生 , 0名 2 0 由市政 府 颁 发专 家证 书 , 入 企业 深 开展 “ 四技 ” 务 , 服 已经签订 科技 合 同 1 、 8项 合作 企业 5 4家 , 建 共 研发 中心 3家 , 立全 面合作 关系 的有 6家企业 。 建 ( ) 校 承接 商业 外包 。汇众 教 育 力 推 的商 业 外 包 项 目是 4学 个 典 型 的案 例 。 不 久前 , 教 育通 过 和沈 阳 红数码 科 技公 司 合作 , 织学 汇众 组 员承 接 了一 个 韩 国虚拟 现 实外 包项 目。通 过汇 ( 下页 ) 转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通用9篇)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通用9篇)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通用9篇)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篇一目前流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

建立校企良好的合作机制,既是国际上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某公司与某学校建立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作出如下计划。

一、合作目的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合作原则(一)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首先,搭建的校企合作的技术平台,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利于学校的科学研究。

其次,学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和就业能力,企业在合作中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吸收优秀技能人才。

(二)互动原则: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

首先,通常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学校为技术供给方,校企科研合作是科技经济结合的基本形式,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学校与企业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合作方向和具体合作模式(一)推进科研合作(二)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由学校推荐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或接受短期岗前培训后再顶岗实习。

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三)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1、订单培训:学校应企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制订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为企业培养专项技能人才,培训毕业后即实现就业。

校企平台搭建发言稿范文

校企平台搭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问题。

校企合作平台是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就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发表以下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平台的重要性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平台能够使学校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校企合作平台有利于企业引进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3. 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平台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二、明确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目标1.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责,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2.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三、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措施1.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提供保障。

2. 拓展合作渠道。

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3. 创新合作模式。

探索“订单式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等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合作实效。

4.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校企合作成果,提高校企合作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 建立评估机制。

定期对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之,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职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代表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发言,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也非常荣幸能在此向大家介绍我校与企业合作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校企合作已经逐渐成为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校一直秉承着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理念,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不断拓宽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校企合作初衷作为一所高等院校,我们深知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而校企合作,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立的。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将这些信息融入到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中,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实际、更有价值。

二、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并不是简单地将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双赢的局面。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职业培训机会,为学生的就业铺平道路;而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则能够获取更多高素质的毕业生和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校企合作的取得成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在企业开设的实训基地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在科研领域,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最后,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校企合作的展望我校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

首先,我们将加大与产业界的合作力度,与更多的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我们将积极引进优秀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举办企业讲座、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作者:陈淡蓉徐宝林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以我院机电技术系与天健集团的实践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双赢模式的构建,并指出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找到校企双方利益的对接点,促使双方积极互动,并搭建多方面合作的平台。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目前随着高职办学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如缺乏一套长效发展的合作机制,已成为制约校企合作的瓶颈。

如何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找到企业和学校利益的对接点,促使双方进行积极良性的互动,从而创建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并最终使校企合作取得长效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多年来已逐渐完成了与企业从单纯的“顶岗实习”到“工学交替”转变,并由此开拓出与企业多方面的互动和合作项目,大大地提升了机电系服务企业的能力,形成了具有机电系特色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一、机电系以往的校企合作情况分析(一)合作项目过于单一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技能型的特点,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不能脱离行业和企业,必须与行业和企业形成有效的互动。

机电系成立初期与企业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是在学生的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一般安排学生在一线的操作岗位工作,实习的内容相对单一。

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基层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工作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课程,学生觉得较为枯燥,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企业和学校双方对实习学生的管理。

再者,企业也难以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适合自身的“潜在员工”。

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

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

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战略选择。

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是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探讨该主题。

1. 概述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意义和目标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该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管理旨在确保平台的规范运行、有效衔接高校与企业的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2. 建设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关键步骤(1)明确合作目标和需求:高校和企业应共同明确合作目标和需求,明确双方合作的具体方向和内容。

这样可以避免合作中的模糊性和冲突,确保合作的高效进行。

(2)规划合理的组织结构:根据合作目标和需求,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或合作机构,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分工。

(3)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明确合作的时间节点、任务和责任等具体细节,建立完备的合作计划。

计划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和优化。

3. 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管理模式(1)开放共享模式: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

高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基地,实现互利共赢。

(2)产学研结合模式: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科研难题和开发创新产品。

高校提供学术支持和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市场需求,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支持和技术引导。

(3)双向交流模式: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双向的沟通渠道,通过定期举办合作研讨会、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

双方可以及时了解合作进展和需求变化,互相协调解决问题。

4. 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管理策略(1)确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合作评估会议,交流合作成果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合作方向和策略。

校企招聘实施方案

校企招聘实施方案

校企招聘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校企合作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校企招聘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

1.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2.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双赢局面。

3.加强校企合作交流,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三、实施方案。

1.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校园招聘信息发布、校园宣讲、校园招聘会等服务,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实习机会等资源,搭建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3.加强校企交流合作。

举办校企交流会、企业参观、企业导师制等活动,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

四、实施步骤。

1.确定校企合作方案。

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校企合作方案,明确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目标和合作期限等。

2.建立校企合作团队。

成立校企合作团队,由学校相关部门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组成,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和推进。

3.推进校企合作项目。

根据确定的校企合作方案,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包括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校企交流合作活动的组织等。

4.评估校企合作效果。

定期对校企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校企合作方案,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

五、风险控制。

1.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校企合作方案的顺利实施。

2.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防范风险的发生。

3.及时处理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六、结语。

校企招聘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实现双赢局面。

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1新学期,校企合作办公室将结合新形势,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本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建全工作机制,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主线,全面构建合作育人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使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步入常态化,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组成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加强内部机构信息沟通交流,搭建与企业深度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信息互通。

全面检查现有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履行情况,规范校企合作协议书签订。

实施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周报制,对所有与学校合作企业开展资质审查、信息录入、合作内容跟踪与总结,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二、突出校企合作工作的地方性加强与政府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着力做好联系地方企业、深入地方企业考察调研,寻求在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培训、生产科研项目合作等领域校企合作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启动校级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打造每个专业至少有三家企业合作支撑的校企合作机制。

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及服务、人才管理等资料。

把涉及校企交流的内容、形式、教师及学生参与、结果等信息建档,并建立跟踪更新机制。

四、广泛开展联系企业工作,建立足够且稳定的合作企业资源依托专业优势,多方联系合作企业,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思想,推进教师与地方企业专家人才互动,保障学生校外实习,使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开发区。

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基地,开展专业论证与合作,为满足大批学生就业需求,广泛联系省内外企业交流合作。

五、拓宽校企合作广度,深化合作工作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注重校企资源共享,引入企业设备资源,开展“校中厂”及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推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教师进企业工作锻炼和为企业培训员工活动;探索“现代学徒制”及“工学一体”等与企业合作招生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建立重点专业与企业建设“企业班”教学方式;总结“小学期”制教学试点经验,探索技能提升夏令营、创新创业夏令营等实践“小学期”实现方式。

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 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为例

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 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为例

伍, 主动聘用具有丰 富实践经 验的退休老干部 、 道德楷模和
专 业人才来辅导学生 。高校要制定 和完善思政课 教师实践 育 人的规定和政策 , 统筹安排 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 践活动 ,
鼓励思 政课 教师增加实践经历 ,参与校外实践 基地建设和
考核内容 , 对于教学成果突 出的集 体和个人进行 及时宣传 、
系团总支 书记 , 助教 , 究方 向为就业指 导 、 研 大学生 思想政
中 国最 大 、 界 领先 的 肉类 供 应 商 . “ 世 到 十二 五” . 末 双汇 集 团将发 展成 为具 有世界 竞争 力 的国际 化大 型食 品 企业
集团。
治教 育。 投入 。 因此 , 高校要成 立 由学校领导牵头 的思政课实践 教学 工作领导小组 ,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 的沟通合作 , 为学生参加
在 校所 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使学校 和企业 的需求实现
科 教育 , 划到 2 1 年左右 , 计 05 本科专 业达到 3 0个左右 , 在 校生突破万人 。
双汇集 团是 以 肉类 加工 为 主的大 型食 品集 团 .总部 位 于河 南省 漯河 市 , 目前 总资 产 1 0多亿 元 . 工 6 0 0 0 员 5 0 余人, 肉类年 总产 量 3 0万 吨 , 中 国最 大 的 肉类 加 工基 0 是
实践教学基地 的理想场所 , 先进人物纪念 馆 、 如 重要历 史事
件纪念地 、 新农村建设典范等 。 6 建立 科学合 理 的思 政课 实践 教学评 价机 制 。 科学合 理 的教学评 价标 准是确 保教 学秩 序 和教学 效果 的重 要依 据、 动力 。 思政课是 历史与 当前 、 理论和现实 、 思想与政策有 机统一的课程 , 要提高该课程 的实践教学效果 , 就要把思 政 课实践教学工作纳入高校教育教学 和党 的建设 及思想政 治 教育评估体系 ,制定科学 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效果考核评 价 办法 。 教师承担的实践教学工作要计算 工作量 , 纳入年度 并

长安校企合作方案

长安校企合作方案

长安校企合作方案1. 引言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

长安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长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学府,致力于与各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本文将提出长安校企合作方案,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做出更多贡献。

2. 校企合作目标长安校企合作方案的目标是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局面。

具体目标如下:1.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与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2.开展科研合作项目: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推动技术创新与分享:企业可向学校提供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态,学校则可以分享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3. 校企合作模式长安校企合作方案将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实习基地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研究项目,解决行业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营运中。

•企业导师制度: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导师制度,由企业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行业内的实战经验和指导。

•校企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校企交流活动,企业可以进行企业介绍和招聘会,学生可以了解企业情况,并寻找实习和就业机会。

4. 校企合作实施步骤为了确保校企合作顺利进行,我们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来实施:步骤一: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应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相关企业代表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合作计划和政策,协调校企合作事宜。

步骤二:洽谈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委员会应与企业代表进行洽谈,共同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期限和责任。

步骤三:筛选重点合作企业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需求,委员会应筛选出一批重点合作企业,与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创校企合作双赢局面内容摘要: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对校企合作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推进校企合作的整体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在理论上希望能起到较好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必由之路;问题;建议前言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项可以实现双赢的举措,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加强校企双方的互动及资源整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是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1.1校企合作的必然性: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校企合作是需求主体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企业对招用技术工人的要求是好使、管用。

企业岗位要求员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技能操作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这是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对人才培养方式的要求,校企合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这一要求,成为校企合作的客观基础。

第二,校企合作是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

人才是理论与实践互为作用的结果,人才的成长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

校企合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缩短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周期,奠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

第三,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供需双方的客观要求。

企业需要优秀的技能人才,院校需要合适的就业岗位满足学生的就业愿望。

校企合作把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提前对接,使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通过校企合作,院校充分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的要求,避免了院校培养的盲目性。

1.2校企合作的基础第一,共同的目标。

院校与企业均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这是合作的前提。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在企业诸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核心的资源。

开展职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增强职工的素质,拥有具备强大技能实力和竞争实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的追求。

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企业与院校有着相同的认识和目的,这使合作成为可能。

第二,协调的互动。

企业需求影响着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在合作中,院校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成果的评审和检验等教学活动都需要企业的参与;院校通过教学的实施为企业“量身定做”技能人才,提供定制服务,形成以院校为中心,辐射众多企业的合作网络。

同时,这种协调互动还体现在随着企业设备、技术、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更新换代,引领着合作学校在教学内容、教材开发、课程体系、实训实习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而较高水平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又能在指导学生实习和工作的现场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的问题,为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了企业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第三,可靠的信用。

校企合作是双方以契约的方式建立的协作关系,长久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信用作保障。

信用是合作双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任何一方不履行合作约定,合作的共同目标就无法实现。

如果学校到期不能为合作企业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合格技能人才,学校的信用度就要大折扣,久而久之,企业必然要中断合作;反之,企业如果不能履行合作协议,无法为学生提供技能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企业的信用度也将受到质疑。

可见诚信是校企合作得以维持、深化和稳固持久的基本条件,是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

1.3校企合作意义:互利双赢互利双赢是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1.3.1对于校企合作中的学校:首先,有利于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

其次,校企之间的双向交流,对于学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容易做到“内培外引,专兼结合”。

第三,它突破了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训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第四,学校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从而扩大办学效果,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2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企业:首先,可以吸引优秀学生去企业就业,通过获取优秀技能人才的方式来间接获得的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

其次,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现代化企业可以充分借助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资源,发挥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组建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第三,校企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开展合作,例如: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技术院校的智力优势,把技术革新项目交给相关的研究人员去攻关,由研究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科研课题并达到各种设计要求,然后由企业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评估和收购,并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新产品,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地推出,确定“推出一代,贮备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开发思路,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抢占市场先机。

1.3.3对于在校学生:学生们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以学促用,以用促学,比较有新鲜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更加突出。

通过开展企业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岗位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团队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及职业道德,通过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校企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这种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愈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然而这种模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不对等性如果说校企合作是一对矛盾,那么企业则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一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从“近视”的视角看,认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大,甚至参与校企合作是“赔本的买卖”,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可以获得技能人才。

从而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一方是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权的院校,一方是有主动权没有积极性的企业,本应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双方,在这对矛盾中,很难达到对等和均衡。

2.2、脆弱性由于合作关系上的不对等,只要一方没有了利益驱动,合作就没有了互利,更达不到双赢的结果,合作关系很难长久保持。

在我省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校企合作的成功范例,创建了一些成功的合作模式(例如河北省唐山市技师学院,前校后厂,校企合作),但建立长久稳定合作关系的学校,仅仅只是少数。

在这部分学校中,大多数学校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到底大多是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这种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的合作是很脆弱的,是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的,甚至会因感情的转移而终止。

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是“双赢”的,并且也只有“双赢”的合作才能是持久的、巩固的。

2.3、风险性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随意退出合作,给对方造成损失。

在现有体制和制度的框架下,合作的风险性贯穿于合作的全过程,合作的风险忽大忽小,使得合作双方各自盘算,顾虑重重。

三、推进校企合作几点建议3.1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协调指导作用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合作的稳定性,这些仅靠市场机制来调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障作用,才会使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和普遍模式。

3.1.1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统筹协调机构。

我省将尽快筹建由省政府主管领导及劳动保障、国资、财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省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代表,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对全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的统筹和组织协调。

各设区市也要成立相应协调机构,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统筹当地学校和企业两种职教资源,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使校企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促进双方进一步合作。

3.1.2积极创制各种条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造各种机会,让校企双方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沟通。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大型用工调研活动,了解和公布区域用工情况和趋势,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企业论坛、组织到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搭建校企沟通、合作的平台,深入探讨合作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并及时将有关成果汇编成册,提供给更多的学校和企业共享。

3.1.3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校企合作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套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保障体系,要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进行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应尽义务,上升为国家法律,以此,对校企合作加以保证。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例如德国十分重视职教立法,而且日臻完善。

他们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立法手段,在不同时期制定有利于职教发展的措施。

例如:早在1869年的《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1889年的《工业法典》,1919年的《魏玛宪章》和1969年的《职业教育法》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对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法律。

为确保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1981年发布、1986年修订了《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对职业教育有关的个人、企业、学校及政府各级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

)我国也应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法,修改现有的法规,添加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条款,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责任得到落实。

3.1.4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舆论宣传。

大力宣传校企合作模式在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抓好典型,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并推广,着力构建有利于校企合作的社会基础和发展环境。

3.2校企双方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内涵:“三、四、五”计划3.2.1、三个“零距离”:即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从而提高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2、四个“共同”:即校企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共同研究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师资,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3.2.3、重视教学改革,推动五个“创新”第一,推动课程改革创新。

学校要密切关注相关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技工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把教学活动与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使理论和实践实现真正统一。

第二,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积极推行行为引导型教学的试点,体现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