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
15《说屏》

造型精巧 色彩高雅
绘画有诗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由于古诗词和古画的感染和影响, 作者从小时候起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 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 工作中,对屏风认识更深,也就“更 觉得它微妙”,作者对屏风 的感情加 深了。全文不少地方都流露出作者对 屏风的赞赏之情。
说 “ 屏 ”
第一部分(1) 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的特点。 赞 赏 第二部分(2-4) 之 情 (2)介绍屏风的作用。 期 (3)屏风的种类。 盼 (4)屏风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之 情 第三部分(5)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
放在开篇,营造一种俊逸清雅的艺术氛围, 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游园》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 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放在屏风的定义后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赋予 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使语言显得生动有趣。
“闲倚画屏”
• 悠闲地靠着画屏,写出了悠闲之意。
“抱膝看屏山”-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 顿悟一生得失。
结尾两处 引用古诗佳句, “闲倚画屏”, “抱膝看屏山” 使平实的说明 中流动着诗歌 的韵律,使语 言充满诗情画 意。更好的表 达作者希望人 们重视屏风文 化艺术性的愿 望。
撤屏视之,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而已。
——林嗣环《口技》
说 屏
陈 从 周
陈从周(1918—2000), 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 翁。浙江杭州人。古建 筑、古园林专家,并擅 长文、史、兼工诗词、 绘画。他揉中国文史哲 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 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 园林的专著,其《说园》 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 的理论。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说屏》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说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1.2学习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1.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他人观点的品质。
3.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1.2学习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难点:1.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2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屏风的历史与作用。
1.2学生分享自己对屏风的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梳理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3.合作探究3.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
4.课堂讲解4.1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4.2教师分析课文表达技巧,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5.拓展延伸5.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5.2教师展示屏风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描述其美感。
6.写作训练6.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6.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课文结构。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写作训练环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课堂讲解和写作训练环节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八年级语文《说屏》的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说屏》的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说屏》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屏”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正音屏风()纳凉()伧俗()忒()休憩()帷幕()擅长()2、释义伧俗:粗俗鄙陋。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雅俗之别:高雅与粗俗的分别。
二、指导学习研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2)作者简介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试用一句话归纳大意。
明确:本文介绍了屏的特点、作用、种类和设置。
3、研讨(1)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2)先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屏”?然后用自己的话作一解释。
(3)根据课文,说一说“屏”有何作用?(4)“屏”可以怎样分类?(5)作者认为“屏”的设置应注意些什么?4、赏析(1)深入体会作者在介绍“屏”的时候,为什么用上了“富有诗意”、“令人销魂”、“心生向往之情”等词句?明确:体现了作者对屏的喜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本文是介绍“屏”的说明性小品文,但也有些记叙内容穿插其中,从文中找出来,说说其作用。
(3)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句,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三、延伸迁移完成语段阅读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
20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
在各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1992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
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炭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
《说屏》阅读及答案

《说屏》阅读及答案说屏陈从周(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nà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xiāo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3)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说屏》陈绍帅

作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 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陈从周对屏情有独 钟,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中 引出了“屏”,老师引出了“扇”。 请同学们以“扇”为内容,查找资料,仿说一 文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如:《说扇》、 《远 去的扇 》、 《书法绘画与扇 》、 《典雅的中 国扇文化》。
赏屏
纳凉 伧俗
帷幕 忒
驻足
雅俗之别
屏者,障也。 “屏风,言可以展障风也。”
——《释名· 释床帐》
——陈从周《说“屏”》
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现代汉语词典》
金 屏
纯 银 屏 风
锦 屏
画 屏
石屏
木屏 木屏
竹 屏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孟尝 君待客座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 主记君所与客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 孟尝君列传》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汤显祖《牡丹亭》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
本文为什么要引用许多古诗词? 引用的好处是什么?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言词语这 种典雅、古色古香的语言使全文具 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 说明对象——屏——这种中国传统 富有文化的器具是相称和谐的。
初二语文《说屏》说课稿

初二语文《说屏》说课稿(说课内容)【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说屏》的课文。
大家有没有听过“说屏”这个词呢?其实,说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骈文,它是一种短文,风格幽默而活泼。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和学习这篇课文,探究怎样运用幽默的语言写作,并体会文字的韵味。
【导入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尝试念一遍,感受一下其中的节奏和韵味。
【导入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和课文中描述的“小说”相似的情节呢?也许你们看到别人文书写“表示”,也会笑得像课文中的人一样,“对!对!”呢?为什么大家听到或看到那些搞笑的话语、情节,都会忍不住笑出声呢?从小孩到老人,无论男女老幼,我们都会对幽默感充满兴趣。
同学们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把这种幽默的情感表达,写进文章、写进文学作品中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跟进】这就需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幽默的表达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幽默是用笑料来娱乐人们的一种技法,用来提供搞笑效果的笑话、滑稽情节等,会让人们感到愉快、轻松、舒畅,从而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引起读者共鸣。
而写作幽默文章,通常都会通过夸张、对比、反转等手法来制造笑点,引发人们的笑声。
【解读一】在课文《说屏》中,苏轼就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幽默情节。
比如,文中描述了屏物中的景物和同一个屏物相比的另一个物体,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来强调屏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通过作出对比,课文中的描述既夸张有真实,使读者感到新奇有趣,从而引发读者的笑声。
【解读二】同时,课文中还引入了对话的手法,通过屏物与人们的对话,增加了语境的幽默效果。
课文中屏物说“不要指望借我的帮助增加美的作用”,把人们对屏物的期望与事实进行对比,强调屏物的不可替代性。
整个对话既逗乐,又展示了屏物的价值。
这种幽默的对话,使文中的情节更吸引人,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互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体会,如果用正式的语言或平铺直叙的方式来描写屏物,读起来会不会没有那么有趣?通过幽默的手法,课文中写出了一种诙谐幽默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屏》课件

伧俗:粗俗、鄙浅。 纳凉:享受凉爽。纳:享受。 缓冲:使冲突缓和。 雅俗之分:高雅和粗俗的区别。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 定适宜的办法。
忒 tuī
1.文中给“屏” 以怎样的定义? 2.作者对“屏” 怀着一种怎样的 情感?从文中何处可见? 3.文中介绍了“屏” 的那些知 识? 4.说说课文结构 5.写作特色
1.文中给“屏” 以怎样的定义? 屏者,障也. 2.作者对“屏” 怀着一种怎样的 情感?从文中何处可见? 赞赏之情、期盼之情 3.文中介绍了“屏” 的那些知 识? 作用、种类、设置
4.文中介绍了“屏” 的那些知识?
作用:遮挡视线;分隔;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设置: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 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 面,均要做到得体。
苏 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屏 风
龙腾四海
屏风大观园
屏风大观
园
屏风大观园
屏风大观
园
屏风大观园
梅兰竹菊屏风
雕刻花鸟的屏风
从 清 宫 留 入 法 国 回 国 拍 卖 的 屏 风
漆器人物屏风
1.多音字 (pí ng) 屏 风 (bǐng) 屏 除 2.释义
伧 (cāng) 俗 寒 伧 (chen) 同“寒 碜”
第一部分: (1)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特点 (2)介绍屏风的作用 说“屏” 第二部分: (3)屏风的种类 (4)屏风在设置上应 注意的问题 期 盼 之 情 赞 赏 之 情
第三部分: (5)总结全文,点明写作意图
第15课说屏

红 木 嵌 云 石 挂 屏
什么是屏?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屏吗? 它起什么作用?
说 “屏陈从”周
什么是屏?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屏吗? 它起什么作用?
陈从周
陈从周(1918— 2000),浙江杭州 人, 古建筑、古园林专家, 并擅长文、史、兼工 诗词、绘画、昆曲。 著有《说园》《苏州 园林》等
速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屏者,障也。” 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2) 作者是从屏风的作用、分类和设置这 三个方面来介绍有关屏的知识的。
◆屏风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 术点缀;挡风。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 程度来分。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 木屏、竹屏等。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 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 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2.你认为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 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 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 “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 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 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 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 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 望。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 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 分类别 )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
来代指闺中女郎。 ( 引用 )
请欣赏精美屏风的图片。
精美屏风
金屏
银屏
画屏
锦屏
石屏
竹屏
木屏风
故宫太和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与金漆雕龙屏风
黄 花 梨 座 式 插 屏
【初中现代文】《说屏》阅读答案

【初中现代文】《说屏》阅读答案《说屏》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也祝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技巧更好,祝大家学习进步!(1)“屏幕”,我们通常称之为“屏幕”,这是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术语。
我记得我和家人在院子里度过的童年。
我母亲在唐代经常背诵《银烛秋光寒屏,灯罗小扇飞萤火》这首诗。
这席戏真是令人振奋的灵魂。
后来,每当我读到诗中吟咏屏风的诗句,看到古画中的屏风,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向往。
因为研究古建筑,接触到这种看似分离却不分离的东西,在空间中扮演着神秘的角色,我觉得它真的很微妙。
我们的祖先擅长将屏幕上的功能与美结合起来,创作这类文章。
关键是“巧”字。
难怪直到今天,外国人仍然异口同声地赞美它。
(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3)从前,妇女的房子一般都有屏风,可以缓冲她们的视线。
在牡丹亭的“游园”中,有一句话是“金平人这个时候真便宜”,用金平人来指闺房里的姑娘。
根据屏风的材质和装饰华丽程度,可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不同于艺术上的雅俗。
同时,它也揭示了不同经济和文化水平的用户。
(4)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第15课《说屏》

2、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古诗,起什么作用 ? 银烛秋光冷画屏,
《秋夕》 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 牧 天阶夜色凉如水,
合作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屏
2、什么是屏?(请用原文来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3、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
屏的特点,
屏的作用,
屏的种类, 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4、屏风的特点是什么?
屏风的特点是: “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 “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隋 江总
寂寂青楼大道边, 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 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 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 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 念妾桃李片时妍。
5、屏有哪些作用? 分隔作用
艺术点缀
可以挡风 缓冲视线
6、屏有哪些种类?
①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
金屏、银屏、锦屏、画屏、 石屏、木屏、竹屏等。
②艺术上:雅俗之别。 ③外形上:大小之分。 说明方法:分类别
分类别
分类别是什么。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 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 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能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分项说明是不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在《中国石拱桥》里提到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 就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其次,再次。这样的 分项说明在某参考书中被视为分类别,对不对? 对。 分类别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 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 方法,叫分类别。 本文将被我国石拱桥取得光 辉成就的原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三类,一 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自然就是分 类别判断的两个标准1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 同的类别2逐类加以说明
《说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说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说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说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设计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的教育也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说屏》是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屏幕录制软件,它可以把屏幕上的任何操作、教学课件、演示文稿等实时展示,便于学生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设计是为了探索如何利用《说屏》软件设计一节富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设计思路和内容1、引入环节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说屏》软件使用的视频,让学生快速了解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理论学习介绍屏幕录制软件的概念和优点,让学生明确屏幕录制软件的作用。
同时让学生学习屏幕录制软件的操作流程和具体应用方法,理解视频录制的过程。
3、测评环节请学生集体尝试操作屏幕录制软件,录制一个实验视频,将实验过程具体演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屏幕录制软件操作的具体步骤。
4、课堂演示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在一定时间内录制一段视频,展示他们所学所获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几组互相比赛评分,让学生通过自我和互相对比,增强竞争和合作意识,达到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
5、小结和反思运用问答方式,总结本次课堂的主要意义和效果。
分析本次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出建议。
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积极尝试使用屏幕录制软件,并鼓励他们在课外学习中自学屏幕录制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设计优势和创新点本次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学设计强化了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课内小组比赛评分,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促进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
2、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屏幕录制软件,并让学生快速学习屏幕录制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强化了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3、教学设计注重课后反思和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索和锻炼技能,具有一定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学习能力。
《说屏》说课稿

《说屏》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说屏》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屏》说课稿1一、说教材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点,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
4、学习引用说明法,感受语言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教学重点: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2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古诗词的含义。
二、说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应以学生自渎为主,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自渎,如有疑难,教师作一些必要的点拨,采用自读,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
对于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增加直观性。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语设计:我们学习《故宫博物院》时,许多同学都被金銮殿上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雕龙宝座所深深吸引,有些细心的同学还注意到了宝座背后安放着的雕龙屏,它点缀着整个金銮殿,更增加了宝座的庄重肃穆,大家再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中还提到屏?(《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我觉得这样的复习导入,不只是温故而知新,而是利用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
3、作者简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音辨字这环节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目的是扫清阅读障碍,重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2、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这一环节是训练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也是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筛选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两个思考题: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再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并说说其作用。
2、概括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给同学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1、作者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请找出具体句子谈体会。
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nà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xiāo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3)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说屏》-精品文档

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对屏风的保护重 视不够,缺乏必要的保护 措施和政策引导。
法律法规不完善
针对屏风保护的法律法规 尚不健全,缺乏系统性的 法律保障。
屏的保护措施与政策建议
加强文物登记和建档工作
对现存的屏风进行全面登记和建档,建 立数据库,实时监测其保存状态。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屏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破坏、盗卖、非法收藏等行为
象征意义
在文学中,屏也有象征意义,如代表隔阂、阻隔、孤独等 ,不少作品中用屏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孤寂和疏离感。
屏的美学特征
工艺之美
屏的造型、图案、色彩和材质等 都具有独特的工艺之美,如明清 时期的屏风,其雕刻精细、图案 精美,反映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
艺。
空间之美
屏在空间上具有分割和引导的作 用,能够将室内空间进行有机的 划分和连接,同时又保持了空间
屏风文化的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推广 屏风文化,增强人们对屏风 的了解和认识。
产业融合发展
将屏风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 进行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 、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模 式。
05
结语:展望未来,屏的 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未来屏的技术发展趋势
柔性化发展
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突破,未来屏将更加 轻薄、可折叠,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家庭中,屏是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家中摆放的屏风、壁挂等 都具有家庭文化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家庭的品味和氛围。
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屏也有象征意义,如代表权威、尊贵、荣耀等,不 少场合中用屏来表达对地位和荣誉的尊重和崇敬。
04
屏的保护与传承
说屏的教案

说屏的教案说屏的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汇,正确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体味文章生动的说明语言。
4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体味说明语言,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2体味文中三处引用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听说过屏这种家具吗?还记不记得咱们在一篇文言文中曾经读到过屏。
《口技》中有几句,“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撤屏视之,”在口技表演中,屏起什么作用?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屏吗?有的人在医院里见过,在饭店里见过,在茶楼里见过。
老师这里也找到了几副屏的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
这些屏有什么特点?它们都很美,上面都有图画,书法。
我们不难看出,屏风是一种既实用,又有艺术特色的家具。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屏这一形象也是屡屡出现。
白居易《长歌行》里有一句“揽衣推枕起徘徊,株箔银屏迤俪开”古诗词中的屏总是表达作者仕途的坎坷,人生的感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陈从周先生是怎么说“屏”的。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文的范畴。
二整体感知1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生字,并给文章分层次。
明确:纳凉帷幕伧俗忒文章分为三层;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概括屏的特点。
屏的特点是一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微妙的东西。
第二层(2—4)分别介绍了屏的作用,屏的类别,屏设置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三层(5).总结全文,点明.写作意图。
2文章是什么结构?属于说明文中的那种顺序?明确:总——分——总逻辑顺序。
3我们来重点看看第二层,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都学到了那些屏的知识?明确:屏的作用: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还可以挡风。
屏的类别:按建筑材料和装饰华丽程度不同,分为金屏,银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屏的设置:在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大小合适,造型轻巧,色彩高雅,绘画要有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下面红色的字注音
纳凉 闺中 缘故 销魂
帷幕 guī 书斋 yuá n 休憩
nà
忒 tuī zhāi 伧俗 cāng qì 韶光 shá o
wé i
xiāo
多音字与形近字
多音字
ng) 屏风( pí 屏气( bĭng)
伧俗( cāng ) 寒伧( chen)
形近字
wé i( 帷 )幕 wé i( 维 )护 nà ( 纳 )凉 木nè ( 讷)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 封建帝王后宫宫 女生活图景的诗。 整首诗描绘出寂 静凄清的环境气 氛,烘托任务内 心世界的痛苦。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 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 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 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 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 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 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 “巧”字。
作者对屏的感情如何?
由于古诗词及古画的感染和影响, 作者从小时候起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 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 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 它实在微妙”,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加深 了。 全文不少地方都流露 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1节,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特点
屏风历史
早在商周时候就有屏风 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 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 国时期,其制作何装饰都 已经相当精美。
整体感知 反复阅读,朗读课文并思考:
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 知识? 明确: 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说 屏
2- 4节
第二节,介绍屏风的作用 第三节,屏风的种类
第四节,屏风在设置上应该 注意的问题 5节,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 点明写作意图
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诗句有什么作 用?
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作者幼 时对屏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放在开篇,容易引起读者兴趣。
课文引用《牡丹亭》“锦屏人忒看 得这韶光贱”句子,有什么(1918—2000),古 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 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 曲。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 50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 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 化,成果瞩目。著有《说园》、 《苏州园林》等学术专著,其 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 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 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 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 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 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的无限哀怨。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一出。杜丽娘因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 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 望。 《牡丹亭》中的句子,既说明了屏风的使 用范围,也使语言生动有趣。
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 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 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 女主人公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 失。 点出了“屏”这种古代器具的文化内 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 使用屏风的愿望。
作者引用古诗词的用意?
• 使全文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增加了文学 性,增加了美感。而这和文章说明的对 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 的。 • 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 也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