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育作文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将徳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一方面,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课堂上,这为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提供了时间保证;另一方面,各学科都有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提供了素材支撑。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为学生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此,我们应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如何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念具有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践行,才能使教师的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起来,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如果学校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屈服于“目中无人”的“以升

学率论英雄”的畸形教育,那么学校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就只有单调的升学人数和考试分数,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

应当逐步探索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从纯粹的抓教学质量的“应试教育”向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转变。

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每节课都是德育阵地”的意识。无论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是德育活动,都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

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体系,充分挖掘教材中明显的思想资源、教材暗含的价值取向、学科知识及其背景,还有其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及其背后的动人故事和学科发展中所形成的学科文化。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内容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融注于知识载体之中,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里。不同学科渗透德育有其共性:都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但由于中学各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就有自身特点。

这要求我们根据学科个性,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准

确发掘教材内蕴含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讲究渗

透艺术,使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

促进。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要贴近教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课堂上的德育应依据教材内容去进行,绝不能牵强附会,“为德育而德育”。教师应切实使学科德育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而不能使之成为“两张皮” C 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自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蹲下来,以真诚、热情、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努力建构学生喜爱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体贴关怀学生,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要降低教师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要在尊重学生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师生不断的交互活动中重新认识学生和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教育素养也在提升从而实现

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和情感的交融。这种交融对进行德育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情明理,达到内化的实效。

四、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选取那些意义重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渗透的切入点;要正面引导、透彻说理、因势利导,避免盲目性;要把明理、激情、导行结合起来,创造条件,指导学生把所领悟的观点、方法变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比如:教育学生站在惜时守信的高度认识上课迟到的问题,站在诚信的角度认识考试违纪违规现象,站在

“今天作业好的学生,就是明天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后天服务态度好的公民”的角度来认识作业质量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科德育的切入点。

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绝非是“为德育而德育”,而是结合学科内容或学科教学的情景,因势利导,由感而教。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教师的人格魅力。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学生长期与教师相处,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诚恳正直、胸怀坦荡、宽厚谦和的人格魅力都对学生品德形成起着示

范、引领作用。事实上,当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展示自身人格魅力的同时,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