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四_2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50fb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3.png)
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
使学生在操作和观察的过程中感知,获得表象,进而内化为算理,明白了算法,培养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结合操作和老师的示范,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验算1.学生尝试验算。
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验算方法请生板演。
2.请板演的学生交流验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验算过程)预设1: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301- 145 =15630 1 1 5 6-1 4 5 验算 + 1 4 51 5 6 3 0 1预设2: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301- 145 =1563 0 1 3 0 1- 1 4 5 验算–1 5 61 5 6 1 4 5问:你们更喜欢哪种验算方法?优化:如果在用减法计算时犯了错误,在验算时很容易再犯相同的错误。
所以,一般在对减法计算题进行验算时尽量用加法的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复杂容易出错,教学完计算后紧接着教学相应的验算,即分散出现。
这样不仅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环节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打靶游戏——填数。
2.找密码——计算。
624-19=614-19=604-19=计算后再比较三道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考考你——按要求编题。
要求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把算式变成符合要求的题目。
(1)不退位减法题。
(2)只退位一次的减法题。
(3)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设计意图:设计打靶游戏、找密码、考考你等练习,变枯燥的计算为有趣的活动,增强计算的趣味性。
第一题再次练习突出重点当个位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十位最后是9来减。
并且最后一题目,让学生逆向思考,已知减数和差,要求被减数,也是对验算方法的巩固。
第二题巩固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练习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完善学生对退位减法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3《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2018秋) (共12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3《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2018秋) (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7e84decc22bcd126ff0ce0.png)
575
201
0上有点看做9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2020/6/8
900-325
900-300=600 600-25= 575
400-199
400-200=200 200+1 = 201
2020/6/8
当堂训练:
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 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10 - 152-174=84(千克)
177
0上有点看做9
2020/6/8
例3 自学指导二: 500-185=?看数学书第24页例3,比较 500-185 500-100-85 500-185 500-200+15 思考:用竖式计算时,十位上是几减8?自己在本上试着 做一做(3分钟)
2020/6/8
检测题二:
900 -3 2 5
400 -1 9 9
410 -152
358
358 2+174)=84(千克) 152 410
+174 -326 326 84
答:还剩84千克.
2020/6/8
学习目标:
学会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 数连续退位减法。
2020/6/8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2020/6/8
脑快嘴快,我最棒!
16-8= 17-9= 13-8= 11-4= 14-6= 15-7= 18-9= 12-5= 16-7=
13-9=
2020/6/8
复习:
4 10 17
1 69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 借1当10。
2020/6/8
学习目标:
学会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 数连续退位减法。
2020/6/8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d357bd2e3f5727a4e962d3.png)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类推出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吗?电视动画片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下面是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出示第41页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并出示第41页例1、例2两个问题。
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交流。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容易出错?应注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
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4f98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0.png)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指名读题,提问:你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算式:403-158=。 2.和刚才做的第一题比一比,两道算式哪里不同?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 办?十位上是0,该怎样退1呢?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同学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下面我们一同用拨珠子的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个 问题。 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讨论并操作。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3。 (2)减去158,个位上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 (3)启发学生思考: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百,1个百等于几个十?
一、说教材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四单元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 学目标,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之前对简单减法竖式的学习,有了退 位的思想,从而学会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计算。在教学过 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 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4)百位上拨去1颗珠子,十位上就要拨上10颗珠子,十位上现在有珠子 了,再从十位退1颗珠子,个位上也要拨上10颗珠子,这样个位上现在一 共就有10+3=13颗珠子,从个位上13颗珠子里拨去8颗珠子还剩5颗;十 位退1颗给个位后还剩9颗珠子,再从9颗里拨去5颗还剩4颗;百位上4退1 给十位后还剩3颗,从3颗里拨去1颗还剩2颗。 得出结论:403-158=245。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口算。
46-17=
87-29= 134-27= 76-38=
100-14= 126-30= 145-55= 105-25=
2.竖式计算。
407-319= 900-786= 600-23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7d2e2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8.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精心准备了这个教案,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
一、教学内容:1.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2.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3. 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3. 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退位减法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
因为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是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的基础,理解并掌握这两种减法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黑板;3. 粉笔;4. 练习题;5. 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例如购物时找零,引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的重要性。
2. 不退位减法讲解:我通过PPT课件和黑板,详细讲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退位减法讲解:我接着讲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同样通过PPT课件和黑板,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我在讲解完不退位和退位减法后,立即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2. 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3. 减法的运算性质。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于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退位减法的讲解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后,我打算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12f0cc59eef8c75ebfb347.png)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说教法: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⒊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体验成功的乐趣。
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的不退位及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的不退位及退位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4dd1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3.png)
第1课时三位数的不退位及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1页例1、例2及第41页“做一做”的相关题目。
内容简析例1教学不退位的减法,理解笔算的算理和运算法则。
例2教学连续退位的减法,理解相同数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的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对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梳理,提高数学素养。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中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笔算的算理和运算法则,能准确计算。
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解决三位数不退位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时主要是运用迁移类推的教学方法:利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学习三位数不退位和退位减法。
2.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迁移类推、比较、归纳等方法来学习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承前启后链复习:回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计算形如85-27=58的算式。
学习:学会三位数不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形如435-86=349的算式。
延学:学会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计算形如403-158=245的算式。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联系生活实际激趣法:与学生交流关于动画片的话题,让学生谈一谈平时比较喜欢的动画片,讲一讲其中的人物等。
师: 老师小的时候可以看的动画片很少,现在却不一样,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国产动画也有了很大发展,陆续出产了许多新的动画作品。
你知道最近几年我国国产动画片的生产情况吗?(课件出示统计表) 老师收集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
说明: 因为所给素材涉及到的信息比较多,如果直接出示统计表让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会非常宽泛,为了不影响教学进程,只展示部分统计情况。
年份2005 2009 2011总数/部86 322 435你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品析:动画片是学生平时都比较喜欢的话题,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出相关信息,为新课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做好准备,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4a39913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6.png)
3.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不退位和连续退位的减法运算;
4.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使其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运算规则,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属于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千以内的加减法》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运算,如:300-200、500-345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连续退位,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退位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数器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退位减法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退位减法实例,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让他们更好地将新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连续退位减法时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教具和实物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退位的过程。此外,对于重点难点的讲解,我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2f3b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d.png)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tuì wèi)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jiàocái)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jiàocái)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yǐ nèi)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jiǎnfǎ)”(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说教法: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⒊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体验成功的乐趣。
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4)-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4)-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488e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b.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4)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准确、迅速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1. 连续退位的处理。
2. 计算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三位数减法知识。
2. 提问:我们在学习三位数减法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展示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过程。
3. 强调连续退位时的注意事项,如借位、退位等。
4. 分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交流计算心得。
3. 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巩固提高1. 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理解。
2.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1. 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补充和说明: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是指在减法计算过程中,当某一位的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连续向高位借位的运算。
三位数减三位数课件(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课件(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c09d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4.png)
混合减法
总结词
既有不退位又有退位的减法。
详细描述
混合减法是指一个减法运算中既有不退位又有退位的减法。例如,543-312,十位数字4小于1,需要向前一位借 位,但个位数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
基础减法运算
提供一系列简单的三位数减三位 数题目,如134-123、345-234 等,帮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 计算方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课件(不退位 减法和退位减法)
目录
• 引言 •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 的基本计算方法,包 括不退位减法和退位 减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减法的概念,理 解被减数、减数和差 的概念。
教学内容概述
本课件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详细讲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应用,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02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不退位减法
总结词
直接相减,无需借位。
详细描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难点
正确处理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 况,以及连续退位的情况。
学习建议和作业布置
学习建议
加强练习,多做习题,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20页的练习一和练习二,并写出计算过程。
下节课预告
要点一
内容预告
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理解括号的作用。
要点二
重点预告
正确处理括号内的运算,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课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课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13e1d9b89680202d82597.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课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设计者:昌江县第二小学梁连明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22-P23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没有直观的算法,而是直接呈现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迁移过来,解决新问题。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也掌握了一定的算理,但是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计算,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另外,结合学生之前已学过的退位减法计算为基础,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常规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一)简单描述昌江的一大旅游景点---棋子湾(二)出示课件:棋子湾从石碌到棋子湾61千米,路途经过乌烈时是38千米,还剩多少千米?1.指名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作10来减)3.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把还剩多少千米?”改为“大约还剩多少千米?”应该怎么解答?[设计意图: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以我县的景点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为下一个新知做铺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e8e36b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题,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题,发现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三、讲解1. 教师讲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加深理解。
四、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连续退位减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上多花一些时间,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中间有0)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中间有0)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ca7b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5.png)
再算十位9-5=4。
39 403 - 158 245
最后算百位 3-1=2。 百 十 个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 是0,该怎么退1?
190 403 - 158
百位 十位 个位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403减158,怎样笔算?
百位 十位 个位
9 403 - 158 245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题中都有两个退位点, 退位的过程一样吗?
课堂练习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 退位减法。
课堂练习
想一想、拨一拨、算一算、说一说。
完成42页例3填空,独立算一算、说一说。
403-158=245(部)
190 403 - 158 245
答: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245部动画片。
十位是0不够退1,从 百位退1作10。
课堂练习
517-18=ຫໍສະໝຸດ 507-18=517 - 18
507 - 18
视察:什么变了,什么 不变?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190 500 -2 6 8 2 32
十位上相减得到 的差为什么是3, 而不是4?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9 500 -2 6 8 2 32
验 算:
计算是否正确呢?
500 - 268 =232
9 500
9
减法
500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修改版]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b98ff9bb68a98270fefa3c.png)
第一篇:《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2--53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并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出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咱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许许多多同学喜欢看的书,大家看(出示例题图画)这是图书室的一角,你从中能了解那些数学信息?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板书:335-123=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探索335-123的算法。
(1)比较不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尝试计算,交流算法(2)重点交流竖式计算(3)小结: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探讨的335-123的验算方法。
(1)谈话:虽然已经计算出结果了,要想知道得数是否正确,可以怎么办?我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再把这题验算一遍。
那么要怎样验算减法呢?(2)根据学生的描述结合数量关系让孩子们明白验算的方法。
小结:用差加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学生独立验算,指名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3、回顾小结用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拓展练一练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生活实践)(1)看图分析图意(2)学生们看图解决问题,注意:要求学生要根据问题选择必要的信息去解决。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先了解一下有什么信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四_2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四_2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d651e483d049649a66582d.png)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迁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减几百几十数一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了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的道理。
因此,本节课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尝试算出结果之后,针对例2重点讨论“十位上的得数为什么是4,而不是5”,使学生利用旧知迁移类推,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突破难点。
2.讨论交流算法,归纳概括算法。
教材没有直接呈现出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为了给学生自己梳理和归纳的空间。
因此在学生尝试计算例题之后,又进行了退位减法的练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概括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获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生汇报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2.筛选问题,引入新课。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以下两个问题:①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②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引出话题,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提取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2)独立尝试,进行计算。
(3)交流第一个问题的笔算方法。
①学生汇报:根据题意,先列出算式:435-322,然后列竖式计算。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迁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减几百几十数一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了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的道理。
因此,本节课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尝试算出结果之后,针对例2重点讨论“十位上的得数为什么是4,而不是5”,使学生利用旧知迁移类推,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突破难点。
2.讨论交流算法,归纳概括算法。
教材没有直接呈现出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为了给学生自己梳理和归纳的空间。
因此在学生尝试计算例题之后,又进行了退位减法的练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概括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获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生汇报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
2.筛选问题,引入新课。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②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引出话题,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提取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2)独立尝试,进行计算。
(3)交流第一个问题的笔算方法。
①学生汇报:根据题意,先列出算式:435-322,然后列竖式计算。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5-2=3,在得数的个位上写3;十位上3-2=1,在得数的十位上写1;百位上4-3=1,在得数的百位上写1。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②根据小精灵的提示,大家想一想: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选出代表回答: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4)交流第二个问题的笔算方法。
①学生汇报:根据题意,先列出算式:435-86,然后列竖式计算。
列竖式
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5减6不够减,需要向十位借1当10,15-6=9,在得数的个位上写9;十位上被个位借走了“1”,还剩2,2减8不够减,需要向百位借1当10,2加上借来的10再减,12-8=4,在得数的十位上写4;百位上被十位借走了“1”,还剩3,落下来,在得数的百位上写3。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②根据小精灵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结果为什么是4,而不是5?
(学生讨论后汇报:因为个位上5减6不够减,必须从十位借1当10;十位上的3被借走1,还剩2,2减8不够减,再从百位借1当10,加上十位上的2是12,用12减8得4,所以十位上的结果是4,而不是5)
(5)用刚刚学习的方法计算354-66,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2.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1)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不同点:第一道题计算时不需要退位,第二道题计算时需要退位。
(2)根据刚才的计算,小组讨论:三位数减三位数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尝试计算、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自主探究算法,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退位减的算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4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44页3题。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44页1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435-322=113435-86=349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