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系统的基站空调节能控制器

合集下载

基于ARM+Linux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基于ARM+Linux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基于ARM+Linux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作者:郑珊珊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0期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解决方案正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

本文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ARM+Linux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分别进行系统硬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以实现对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各项数据的获取,信息处理以及集中控制的功能。

关键词:ARM+Linux 空调控制中图分类号:TB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006-01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央空调已经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炎炎的夏日和寒冷的冬天能够享受到宜人的室内环境。

然而,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建筑理念地不断改进,现代建筑内部构造越来越复杂,简单直接使用中央空调已不能满足这一变化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将系统探究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以实现中央空调的智能化、人性化、简易化控制。

1 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在中央空调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中央空调通常应用在大型建筑的温度调控,由于季节变化、建筑结构多变等原因,中央空调的使用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所以在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解决数据监听与接受、地理环境模拟、中央空调参数设置、中央空调运行状态显示以及中央空调运行状态控制等五个任务,优秀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系统不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还能够起到节能、环保、低碳的作用。

2 嵌入式系统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正逐步朝着小型化、微型化发展,这些计算机芯片体积小、处理能力强、数据处理速度快,能够很好的满足到电器控制、集中系统控制要求,而嵌入式技术正是这一领域中发展最快,技术最为成熟的一个方向,嵌入式技术是当前计算机技术领域以及控制技术领域最为前沿和热门的技术方向。

基于ARM的变频空调室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变频空调室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变频空调室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目前,空调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和住宅等室内环境中。

为了满足人们对空气温度、湿度和舒适度的要求,空调制造商和研发人员一直致力于设计和研发具有高效能和优秀的控制功能的空调设备。

但是,在传统的空调控制系统中,常常存在调节不及时、能耗过高以及勤务管理不方便等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针对这个问题,即基于ARM的变频空调室内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这个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调温、调湿操作,并具有实时控制功能。

此外,该系统还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智能化的远程控制,提高了效能,降低了耗能。

因此,开发出这样一项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和实现基于ARM的变频空调室内控制系统,以实现空调设备的智能化控制,解决用户在使用空调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三、研究内容1. 设计ARM系统通过对现有空调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基于ARM的控制系统,实现对空调的控制和调节,提高系统的效能和精度。

2. 开发控制软件编写控制软件,通过控制系统对空调设备的控制,实现空气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3. 实现网络连接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将空调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提高了空调设备的智能化和使用便利程度。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 分析和研究现有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2. 设计和搭建基于ARM的控制系统原型,实现对空调设备的实时控制和调节。

3. 开发控制软件,实现对空气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4. 基于网络连接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提高空调设备的智能化和使用便利程度。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基于ARM的变频空调室内控制系统的设备原型和软件原型。

2. 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远程控制空调设备的管理平台。

μC-OS-II与ARM在中央空调机组控制器中的应用

μC-OS-II与ARM在中央空调机组控制器中的应用

μC/OS-II与ARM在中央空调机组控制器中的应用随着中央空调的普及应用,如何对中央空调机组实施有效的控制,是许多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中央空调机组控制器硬件方面主要采用8 位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这种方式由于资源有限,导致人机交互不友好、机组的实时监控性能低、整机运转难以实现多机组网联控、节能效果差[1]。

采用RISC 架构的ARM 微处理器具有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指令执行速度快,执行效率高,且具有丰富的片内外围电路,有利于简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

本控制系统选择了Philips 公司ARM7 处理器LPC2210,移植了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1 空调系统简介及控制要求中央空调由集中制冷/加热站和空调机组两大部分组成。

前者提供系统所需要的冷热源,后者通过调节冷冻水/热蒸汽的流量及空气风量来调节温度,调节加湿阀来调节房间的湿度。

机组的控制任务是自动调节空气温湿度、风速、送风量及空气的洁净度。

系统中所需检测与控制的参量为:自动检测新风、送风、回风及被控房间温、湿度及正压值,表冷器/加热器的供、回水温度;自动检测送、回风机及故障报警;中低效过滤器压差状态及超差报警;根据室外空气状态和室内正压值自动调节新风、回风、排风阀开度;根据被控参数及设定参数自动调节表冷器、加湿器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2-3]。

2 现场控制器硬件结构如图1 所示,整个系统可分为ARM 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各总线接口模块、存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及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等。

主处理器选用Philips 公司生产的ARM7 芯片LPC2210,该芯片是基于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ARM7TDMI-S CPU 的微控制器,最高工作频率可达60 MHz,内部带有16 KB RAM,多达122 个通用I/O 口(可承受5 V 电压),具。

基于ARM-Linux的空调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Linux的空调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20日用电器/Electrical Appliances基于ARM-Linux 的空调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杨 都 张光旭 赖东锋 叶铁英 黄佳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 519070)摘要:基于空调控制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嵌入式技术和通信技术,设计了空调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系统由基于ARM Cortex-A35的硬件平台、基于Linux 的软件平台以及语音识别处理平台构成,重点阐述了以语音识别技术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思路,实现了空调产品零触摸、全语音化的智能控制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具有很高的产品应用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

关键词:空调控制;语音识别;语音控制;智能控制;ARM-LinuxAbstract:An intelligent voice control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is designed based o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technology, intelligent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embedded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hardware platform based on ARM Cortex-A35, software platform based on Linux and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ing platform. The design idea of the system with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s elaborated.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effect of zero touch and full vo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products is realiz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is feasible. It has good performance, stable operation, high product application value and market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 words: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peech recognition; voice control; intelligent control; ARM-Linux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Intelligent Voic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RM-Linux引言人作为空调设备人机交互的主体,用户体验的好坏、控制便捷性高低直接决定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基于ARM应用网络程控空调系统的组建

基于ARM应用网络程控空调系统的组建

4采集器软件实现 .
( )采 集器的主要功能 1 采集器 的主要功能 是:1 )从 串 口收发信 息:2 )解析终
2终端系 统选 择 .
为 了更接近大众 化的 Wid ws n o 的操作说方式 ,选用 Wid ws E60嵌入式操作系统 。Wid ws E具有模块化 、 n o C . no C 结构化和基于 Wi3 n 2应用程序接 口和 与处理器无关等特 点。 Wid ws E不仅 继承 了传统的 Wid ws no C n o 图形界面 ,并且在 Wid ws E平 台上可 以使用 Wid ws 59 no C n o /8上的编程工具 9
底板 Mir2 4 S eo 4 0 DK 组成 ,与上通过 R .5与服 务器 相连 , J4
表 1 we 服 务器硬件 配置表 b
曼 曼
型号

I 呻 E 4 0 ¥0

DD R]l 0
曼 曼
S A? 0 3 03 AT 2 0转 2 (
旦 ±
l 0 b.1太 罔卡 0 ∞ p : l
对 终端的要求应 是硬件体积小 、功耗低 ;界面操 作性强 、可 读性 好;软件稳定可靠 、更新灵活等特 点。A M 作为一种 3 R 2
位 的高性 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 R S IC微 处理器 [3 I] - 加上精练 且功能强大的 w n o E调度平台 ,基于 A id ws C RM 应 用 网络程控空调系 统的组建 ,确保 系统运行 的安全 性、即 时 性 、可靠性 ,是行 之有 效的解决方案 。
言编写 网页代码 。服 务器 软件 选用 A ah ,数据库软件选用 pce my Q 。 在 跨 平 台 互 联 的 管 理 系 统 中 , 配 置 好 SL Ap ce P + S L 组合,实现 了一个较理想 的 We ah + HP My Q b服务

基于arm空调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arm空调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利用单片机或ARM(任选)作为主控芯片,根据实际应用状况设计家用空气调节器系统,功能需包括:系统启停、温度检测、温度设定、风速选择和工作模式选择(配合电机控制)、定时、显示等。

要求:在Proteus平台下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在Keil平台下完成软件编程,并与硬件联调。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的空气调节系统。

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通过A/D转换器将温度传感器采集来的温度数据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采集的数据与设定温度相比较决定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室内温度。

1 硬件介绍本章介绍系统硬件的基本功能,包括主控芯片AT89c51,电机驱动芯片L298,温度传感器DS18B20,以及液晶显示屏LM016L等。

1.1 主控芯片AT89c511.1.1 性能特点【1】AT89C51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128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AT89C51内部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

AT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

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采用单片AT89C51 模块组成的控制电路,它具有可编程,功能强,控制简单,集成度高等诸多优点。

AT89C51具有PDIP、PQFP/TQFP及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主要功能特性如下:(1)兼容MCS—51指令系统;全静态操作0-24MHz;4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可编程串行通道;128 8bit内部RAM;1个串行中断;3级加密位。

基于ARM7控制的CRH380B型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ARM7控制的CRH380B型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纵 观 目前 国 内轨 道行 业 几个 空调 厂家 高 铁空调控 制器主要采用进 口控制器 ,一方面 由 于进 口的高铁控制器价格偏贵 ,技术上存在 一 定封锁 ,现场 调试和后期维护升级都存在一 定 问题 :另外 一方面国内乘客对高铁 的乘车环境 也要求越来越 高,故研究和开发属于 自己的高 铁 控 制 器 非 常 有 必 要 。
对 空 调 运 行 状 态 和 故 障 记 录 进 行 实 时 存 储 。 到 司机 室 ,并 且 保 存 空 调 实 时运 行 信 息 ,及 对
FM24V10是 一 个 串行 的 F.RAM 存 储 器 , 内存 故 障进 行 自动 处理 等功 能 ,所 以,对 主 CPU
【关键词 】ARM7空调控 制器 MVB车辆总线 大 小为 :131072x8b ̄s,使 用 I2C总 线,具 有 的程序设计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
本文设计一种基 于 ARM7+ARM7 架构 的空调 控 制 器,具备 实时控 制 、故 障处 理 、过程 数据 实时记 录 以及 网络 上传 空调运 行信 息 等 功 能;软 件设 计 上 实现模 块 化 划 分 ,重点 设计 了控 制器 内部 的核 心板 程 序 以及 数据 采 集板 程序 。 现 场调 试 结果 表 明,本 次设 计 的 空调控制 器可以 实现现有 CRH380B 型 车上 各 项功 能, 实现 该项 目上 空调 控 制 器硬件 和 软件 上 完全 国
4.3软 件 主 程 序 模 块 设 计 处 理 。
3.2外 围电路设计分析
3.2.1铁 电存储 电路 本次 设计 中硬件 设计上 采用铁 电存 储器 ,
本 次 设 计 的空 调 控 制 系 统 ,其 核 心控 制 指 令来 自于车辆 网络下发 的空调指令 ,当空调 主 CPU收 到控制 指令 后,进 行判 断 自动 进入 制 冷或者制 暖工况 ,并且 实时上传空调运行状态

一种基于ARM的轨道车辆空调控制器[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ARM的轨道车辆空调控制器[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44679.2(22)申请日 2016.06.25(73)专利权人 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0039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凤仪路26号(72)发明人 车轩 陈爱林 陈方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代理人 翁斌(51)Int.Cl.G05B 19/042(2006.01)B61D 27/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基于ARM的轨道车辆空调控制器(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M的轨道车辆空调控制器,属于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模块、模拟输入模块、第一数字IO模块、第二数字IO模块和第三数字IO模块,实现了以ARM芯片为核心,支持MVB和CAN的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实现了国内自主化生产,解决了进口控制器价格昂贵及一系列的技术封锁、现场调试、后期软件升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05721260 U 2016.11.23C N 205721260U1.一种基于ARM的轨道车辆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模拟输入模块、第一数字IO模块、第二数字IO模块和第三数字IO模块,模拟输入模块、第一数字IO模块、第二数字IO模块和第三数字IO模块均通过CAN总线连接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包括第一主控芯片、通讯接口模块、MVB通讯模块、SD模块、485通信模块、232通信模块、USB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第一CAN总线模块、第二CAN总线模块、日历模块和第一JTAG接口,MVB通讯模块与通讯接口模块连接,通讯接口模块、SD模块、485通信模块、232通信模块、USB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第一CAN总线模块、第二CAN总线模块、日历模块和第一JTAG接口均与第一主控芯片连接;模拟输入模块包括第二主控芯片、8路模拟量输入端、第二JTAG接口、第三CAN总线模块和模拟量状态指示灯模块,8路模拟量输入端、第二JTAG接口、第三CAN总线模块和模拟量状态指示灯模块均与第二主控芯片连接;第一数字IO模块包括第三主控芯片、第三JTAG接口、第四CAN总线模块、第一组IO输入端口、第二组IO输入端口、第三组IO输入端口、第一滤波模块、第二滤波模块、第三滤波模块、第一光电隔离模块、第二光电隔离模块、第三光电隔离模块、第一总线驱动器、第二总线驱动器、第四光电隔离模块、第五光电隔离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数字量状态指示灯模块、第一IO输出端和第二IO输出端,第一组IO输入端口连接第一滤波模块,第一滤波模块连接第一光电隔离模块,第一光电隔离模块连接第三主控芯片,第二组IO输入端口连接第二滤波模块,第二滤波模块连接第二光电隔离模块,第二光电隔离模块连接第三主控芯片,第三组IO输入端口连接第三滤波模块,第三滤波模块连接第三光电隔离模块,第三光电隔离模块连接第三主控芯片,第一IO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连接第一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连接第四光电隔离模块,第四光电隔离模块连接第一总线驱动器,第一总线驱动器连接第三主控芯片,第二IO输出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连接第二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连接第五光电隔离模块,第五光电隔离模块连接第二总线驱动器,第二总线驱动器连接第三主控芯片,数字量状态指示灯模块、第三JTAG接口和第四CAN总线模块均连接第三主控芯片;第二数字IO模块和第三数字IO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数字IO模块的电路结构相同。

基于ARM的中央空调网络集中控制器

基于ARM的中央空调网络集中控制器
软件架构
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软件升级和维护。
安全策略
加强软件安全设计,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05
控制器实现与测试
控制器实现过程
硬件选型与设计
选择基于ARM架构的微控制器,设计控制器的电路板,包括电源 模块、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模块等。
软件编程
根据控制需求,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温度、 湿度、压力等参数的采集和控制功能。
测试结果与分析
测试结果
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测试,记录各项数 据,包括控制器的控制精度、稳定性 、可靠性等。
结果分析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控制器的 性能和功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高效能设计
该控制器采用ARM架构,实现了高效的数 据处理和指令执行,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
基于ARM的中央空调网络集 中控制器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ARM处理器基础 • 中央空调控制技术 • 基于ARM的中央空调网络集
中控制器设计 • 控制器实现与测试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 随着智能建筑和节能减排的日益发展 ,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化和节能化需 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中央空调控制系 统通常采用单片机或DSP等微控制器 ,但这些方案存在扩展性差、兼容性 不强、维护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基于ARM的中央空调网络集 中控制器应运而生,成为当前研究的 热点。
绿色节能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研究可以探索更多绿色节能技术,进一步 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和碳排放。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行。

基于ARM的嵌入式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嵌入式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嵌入式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而核心的处理器单元大多采用了ARM架构,ARM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

而在机房管理中,空调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常见的机房温度要求在20℃~25℃之间,不同的硬件和设备运行需要的温度也不同。

为了更好地控制机房的温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地进行调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机房空调的远程控制,降低管理成本,本文将基于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一套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旨在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机房管理方案。

二、选题意义1.提高机房管理效率传统的机房空调控制方式需要人员驻守,对管理效率有很大影响。

通过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地域的机房空调的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对机房空调温度的实时监测,结合系统自动控制,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冷气过度调节,减少浪费现象,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3.提高机房安全性机房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对于某些特殊设备来说,甚至需要达到特定的温度条件,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的远程空调控制,可以减少人员调节空调带来的温度偏差,从而提高机房安全性。

三、选题方法本文选用了ARM嵌入式系统,并结合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等硬件设备实现机房空调的远程控制。

首先需要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继电器控制接口等,然后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对空调的控制。

最后,通过网络连接将不同地域的机房连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四、论文结构1.前言: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2.相关技术:介绍ARM嵌入式系统、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原理。

3.系统设计:详细设计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4.系统实现:介绍如何将不同地域的机房连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5.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

基于ARM7的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7的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7的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内各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建筑运行效率,降低耗能。

其中,智能化的空调系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由于空调系统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内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因此空调系统的能耗成本相对较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设计一种基于ARM7的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以实现更高效的空调系统控制,以及帮助楼宇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ARM7的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ARM7的相关技术,了解ARM7的架构特点、功能和性能等,掌握ARM7的应用方法。

2.设计基于ARM7的空调控制系统,运用ARM7的高性能处理器,实现开关机、调控温度、湿度等等功能的自动化控制。

3.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包括温度自动调节、定时开关机、远程控制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4.对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进行实验性验证,评估其性能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1.小型化设计:由于楼宇内的空调系统较多,因此本研究会探索制作小型化的智能空调控制器,方便安装和维护。

2.软件编程:采用C编程语言编写ARM7的程序,通过程序与硬件平台的交互,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3.实验验证:构建实验平台,对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进行验证,测试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效果,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归纳。

四、预期成果设计一个基于ARM7的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原型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和降低能耗成本的目的。

此外,本研究还将对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能耗成本等参数进行量化评估,并对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的优化提出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究利用基于ARM7的智能楼宇空调控制器,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降低能耗成本的方法。

该研究将为智能楼宇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并为环保、节能等提供把握。

ZL-U09F3C 基站空调控制器说明书

ZL-U09F3C 基站空调控制器说明书

ZL-U09F3C基站空调控制器ZL-U09F3C基站空调控制器技术规格书初稿V1.02014-08-16重要警示●错误使用时,会引起危险情况,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或人身伤亡●错误使用时,会引起危险情况,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加速损坏。

●既使是注意事项,由于情况变化,也有可能导致危险●请安装在金属等不易燃烧的板上,并牢固安装以免因震动而跌落;●受损或缺少部件的控制器,切勿安装;●安装时不要暴露在阳光直射、强气流及水雾中;●安装时不要暴露在腐蚀性的或被污染的气体中,如硫化物气体、盐雾。

●安装时请确保电气箱温度在-10℃~+50℃之间,必要时加排风扇。

●接线时请确认电源输入是否处于OFF状态。

●接线时请电气工作人员接线作业。

●接线时输入端为无源开关信号,切勿接入电源。

●接线时请增加系统级保护,避免电脑控制器失效而产生危险。

●接线时请遵守强弱电分离原则。

●接线时请使用符合技术规格的导线。

●接线时请采用并联接地方式,接地线尽可能粗。

●接线时固定螺钉时请使用适当的螺丝刀,太大或太小的螺丝刀都容易导致螺丝头滑丝。

●按机器配置,设定相关参数,以确保机器正常运行●按机器配置,设定相关跳线/拔码开关,以确保机器正常运行●运行时确认接线无误后,再输入电源。

●运行时确保环境条件及电源电压在允许条件内,才开机运行。

●运行时,请勿检查信号。

●运行时,请勿随意变更参数设定。

●运行时,请勿太靠近机器。

●用户如有任何修理的需要,请与厂家联系,切勿自行修理。

●切勿拉扯、扭曲电源线、通讯线以免产生严重故障。

●切勿用手直接触摸控制板元器件,以免被静电损坏。

●因电脑控制器软件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后果,本公司有权利修复缺陷,但没有义务承担任何责任。

●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本公司没有义务承担任何责任。

●本公司有权利去最终用户现场服务,但没有义务。

目录1概述 (5)1.1配件清单 (5)1.2控制资源 (5)1.3控制板主要性能 (5)1.4显示屏主要性能 (5)1.5特点 (6)2显示及操作说明 (7)2.1界面说明 (7)2.2按键说明 (7)2.3指示灯说明 (7)2.4显示导航图 (8)2.5上电显示 (8)2.6主页面显示 (9)2.7开关机 (9)2.8用户参数设置 (9)2.9时间设置 (11)2.10输出状态/输入状态/告警查询查看 (11)2.11密码输入 (11)2.12手动调试 (12)2.13常开/常闭(NO/NC)设置 (12)2.14修改密码 (12)2.15来电自启动 (13)2.16压缩机时间保护 (13)2.17制冷(压缩机)控制 (13)2.18制热控制 (13)2.19送风机控制 (13)2.20新风阀控制 (13)2.21除湿功能 (14)2.22低温面积阀控制 (14)2.23轮值管理 (14)2.23.1定时轮换工作 (14)2.23.2故障轮值 (14)2.24三相电错相保护 (14)2.25通讯协议 (15)3故障报警及复位 (15)3.1故障列表 (15)3.2故障查看 (16)3.3历史故障记录 (16)3.4故障复位 (16)4安装 (16)4.1安装条件 (16)4.3尺寸图 (18)4.4电气接线图 (20)5附录一:温度-电阻特性表 (22)1概述ZL-U09F3C是一款集成多年通讯行业空调经验的节能环保的控制器,可控制一个压缩机和新风阀。

基于ARM的制冷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

基于ARM的制冷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

基于ARM的制冷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
张涵;吴爱国;杨硕;李兆博
【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为了满足制冷系统节能要求,设计出一种采用ARM LM3S8970芯片的制冷系统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硬件构成为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软件功能包括现场监控,远程控制,和多控制器级联群控等.该控制器采用变最小过热度控制方法,以保证制冷系统运行在最小稳定过热度附近,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节能优势.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张涵;吴爱国;杨硕;李兆博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3
【相关文献】
1.基于ARM的高压隔离开关智能控制器设计 [J], 李中政;党幼云
2.基于ARM Cortex-M3的断路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J], 蔡雪艳;黄静;孔明娜
3.基于ARM的低压断路器智能控制器设计 [J], 于江涛;马笑晨;王虎森;秦长海
4.基于ARM的通用型智能控制器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J], 史艳琼;朱玲
5.基于ARM嵌入式热熔焊接机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J], 程文伟;李军;刘秀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汽车自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汽车自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汽车自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逐渐被应用到了汽车电子技术领域。

同时,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的手动式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无论在操作强度还是在控制性能上都已经不能够再满足人们的需要。

本文针对现有汽车空调系统性能较差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嵌入式新型汽车自动空调系统。

首先,对现有汽车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

在普通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来控制温度,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实验。

其次,对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

控制器选用三星公司生产的32位ARM9内核芯片S3C2410,数据采集部分使用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种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主要的测温元件,并根据系统功能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外围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等。

最后,选用Linux系统作为控制器运行的操作系统,在PC机上建立嵌入式交叉编译工具链来搭建ARM-Linux开发平台,对启动代码和内核进行裁剪,并移植到ARM处理器中,同时也完成了相应的底层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编译。

本文重点研究了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温度控制算法,并通过建立热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在实验室中成功搭建了汽车空调系统的ARM-Linux开发平台,所设计的嵌入式汽车自动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同主题文章[1].樊韶胜,王旭红. 模糊控制与变频调速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应用' [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1)[2].李峰,李萍,赵虎,居滋培.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模糊控制' [J]. 仪器仪表学报. 2004.(S2)[3].吕辉,胡治国,董爱华. 路口交通的模糊控制研究' [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4].余春晖,方道,陈会研,边明远. 离合器的模糊控制' [J]. 世界汽车. 2000.(11)[5].刘少民,王振声,吴业云. 模糊控制在电炉控温过程中的应用' [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88.(02)[6].吴韫章,闫冰. 一种细化的模糊控制算法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J].工业加热. 1996.(05)[7].刘曙光,王志宏,费佩燕,王斌. 模糊控制的发展与展望' [J]. 机电工程. 2000.(01)[8].张文波. 利用DCS常规功能模块搭建模糊控制查询表' [J]. 发电设备. 2005.(04)[9].俞建荣,张甲英,蒋力培,史耀武,焦向东. 模糊控制在焊接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J]. 中国机械工程. 1996.(05)[10].杨民民. 模糊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J]. 汽轮机技术. 2004.(01)【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嵌入式系统; 汽车空调;模糊控制; 参数自调整; ARM; Linux【作者相关信息搜索】:燕山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王振臣;姚帆;。

基于ARM7的暖通空调直接数字控制器设计

基于ARM7的暖通空调直接数字控制器设计

基于ARM7的暖通空调直接数字控制器设计李国光;王方海【摘要】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lligent control of HVAC in buildings, the design of the ARM7-based DDC controller used for HVAC is researched. The technologies including modular design and online programming, etc. , are adopted in the desig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s are tested. The hardware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each software functional module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result of tests shows that the controller features precise direct display, ease in operation,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it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为满足楼宇暖通智能控制的需求,对基于ARM7的楼宇暖通DDC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在线编程等技术,详细介绍了控制器的硬件体系结构和各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并对软硬件功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显示直观准确、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各类空调系统.【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1(032)007【总页数】5页(P11-14,17)【关键词】智能控制;ARM7;暖通空调;直接数字控制器;传感器【作者】李国光;王方海【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信息学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信息学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6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趋严重[1]。

基于ARM机房空调嵌入式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ARM机房空调嵌入式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ARM机房空调嵌入式监控系统设计吴斌;乐贵高;周驰【摘要】ln order to detect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the server-rooms, to ensure the high-efficient operation of computers in th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rooms, An air-conditioning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ARM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 By means of Samsung Exynos 4412 processor and the self-adaption fuzzy control er to controlthe turning speed of the com-pressor and the humidifier, so as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server rooms. ln the mean time, with Ethernet, re-mote monitoring is realized, and with Wifi and wireless wide-area network technology, wireless monitoring is realized, too. A good user interface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Android system base on Linux, which optimizes the environment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 new system provides a reliable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server rooms.%为了能够准确监测和控制机房的温湿度,以保证通信机房内计算机的高效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RM系统的基站空调节能控制器学生姓名: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2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3-08-27摘要本设计运用STM32F101系列MCU为主控模块、Sensirion 的SHT1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继电器、光耦开关、SIM900A GPRS通讯模块、以及RS232/485通信芯片等元器件,设计了温湿度采集电路、脉冲电表电量采集电路、开关量及模拟量采集电路,RS232/485通信驱动电路、以及GPRS 无线通信电路。

解决通信基站内空调的自动启停以及与节能通风机组的联动工作,最终实现了基站节能减排的目的。

同时该节能控制器还具有采集脉冲电量表电能数据以及通过GPRS无线通信上传的功能,方便对控制器以及基站能耗情况的集中统一管理。

关键词:基站、 STM32F101 MCU、SHT1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GPRS无线通信、联动控制、节能减排Based on ARM base station air conditioning energy-savingcontroller of the systemAbstractThis design USES STM32F101 series MCU as the master control module, the Sensirion SHT10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relay, switch of light coupling, SIM900A GPR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RS232/485 communication chip components, desig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circuit, pulse power meter acquisition circuit, digital and analog acquisition circuit, RS232/485 communication drive circuit, and GPR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Solve th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ir automatic start-stop and the joint operation with energy saving ventilation unit, finally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the base st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nergy-saving controller also has a pulse electric scale electric energy data and upload through GPR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convenient to the controller and the base s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situation of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management.Keywords: Base stations; STM32F101 MCU; SHT10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GPR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age contro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目录前言 (1)第1章节能控制器的设计规划 (2)1.1 设计要求 (2)1.2 设计过程 (3)第2章节能控制器硬件设计 (5)2.1 节能控制器MCU (5)2.2 节能控制器电源电路 (6)2.3 输入输出采集电路模块 (7)2.4 串口处理电路模块 (11)2.5 GPRS无线通信电路模块 (13)2.6 程序存储及程序下载电路模块 (14)第3章节能控制器软件设计 (16)3.1 Keil C 软件概述 (16)3.2 主程序的基本结构 (16)3.3 GPRS/SMS数据处理流程 (17)3.4 与智能设备间的通信流程 (18)第4章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21)附录 (22)1.主程序(节选) (22)2.GPRS/SMS通信程序(节选) (29)3.串口数据处理流程(节选) (34)--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

为此,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

节能减排工作逐渐成为新时期各行各业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电信行业也不例外。

同时,由于电信运营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自身的行业特殊性也决定了必须进行节能减排。

从整个电信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能源消耗分布来看,基站设备的能源消耗占到了90%,所以基站节能是移动通信网络节能减排的关键。

移动基站的节能不仅仅包括基站主设备的节能,还涉及电源、空调、机房空间等多个方面。

而基站空调在整个通信基站的能耗中占到了40-50%以上。

在一年当中,随着环境的变化有些季节是无需开启空调进行制冷的,而且通过基站内配置一定风量的通风机组,充分利用凉爽季节提供的天然冷源,完全可以实现制冷和节能的双重目的。

如何实现空调在恰当温度环境下的启停,以及与通风机组的联动配合,这就需要一个智能化的控制器自动根据基站内外环境的变化控制空调、通风机组协调工作。

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基站都是无人值守的,这就需要节能控制器还要具有基于无线通信的接口,保证运行数据上传给机房值班人员的监控中心,以实现远程监控。

----第1章节能控制器的设计规划本项目是基于STM32F101系列MCU为主控单元的集成电路板件,该MCU内核采用ARM 32位的Cortex -M3 CPU,采用C语言作为硬件编程工具。

与空调的通信采用RS485协议解析的方式,与通风机组的控制采用继电器加上接触器的方式实现,对于触发整个节能系统的温湿度采用SHT10数字温湿度方式,根据采集需要至少要配置2组分别放在室内外。

并选用SIM900A GPRS通讯模块最终实现控制器与监控中心的无线远程通信。

1.1 设计要求控制器首先要实现与基站内空调进行协议通信,并以空调自定义的协议命令完成对空调工作状态的实时采集。

同时,可根据基站内环境的变化按既定的节能控制逻辑来控制空调启停。

另外,控制器对节能通风机组的状态采集和控制也必须以简单可靠的方式实现,即通过继电器或二次继电器方式来通断通风机组的输入供电,以及配置风压传感器来测量其换气风扇产生的风压有无来判断机组工作状态。

最后,节能控制器的内嵌程序需要按照基站内外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实现既定的节能控制逻辑,该控制逻辑主要完成空调与通风机组的工作配合,尽量减少空调的工作时间,最终达到节能目的。

具体的节能控制逻辑如下(图1-1)所示。

----图1-1 控制器的节能控制逻辑节能控制器还需具有对监控机房的无线通信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实际的能耗运行数据都可以被监控中心采集并做后续的管理统计。

1.2 设计过程根据以上的设计目标,将节能控制器分成四个主要的电路模块:输入输出处理电路模块、串口处理电路模块、GPRS无线通信电路模块、程序存储及程序下载电路模块。

其中输入输出电路模块分出五个相对独立的子电路:模拟量输入采集子电路,主要是对一些模拟量传感器输入的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开关量输入采集子电路,主要是采集“0、1”状态的输入信号;继电器输出控制子电路,主要以常开或常闭的方式对节能通风机组进行开关机控制等;两路数字温湿度子电路将直接对SHT10数字温湿度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两路脉冲量采集子电路,主要是对基站内配置的普通脉冲电表进行脉冲计量。

串口处理电路主要是完成RS232/RS485的通信驱动,该电路包含三路RS485和一路RS232两类物理接口,主要是考虑在通信基站内会配置不同品牌空调,这就造成其通信口也会有所不同,节能控制器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GPRS无线通信电路模块,主要考虑合理的性价比,以及较小的运行功耗。

经过研究比对,最后选择欣姆通公司的SIM900A GPRS通信模块,该模块运行稳定性价比较高,比较适合本次的设计要求。

----程序存储及程序下载电路模块主要完成主程序的在线下载、更新升级,以及主运行程序的存储,选用FLASH芯片主要考虑方便擦写升级内嵌程序。

图1-2 节能控制器电路结构----第2章节能控制器硬件设计系统设计分成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具体的设计内容在将在后续章节详述。

控制器板将安装到塑胶板壳内,板壳外部还要开孔多个LED指示灯,只要是指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告警。

从成本和大小考虑,该控制板采用双层印刷电路板,除了GPRS通信模块另行制版(主要从维修方便考虑)外,其它三个电路模块都与ARM芯片组集成到一块板件上。

GPRS 通信板通过多引脚接插件的方式与主板连接。

由于采用塑胶外壳,GPRS通信板天线可以内置在机壳内,无需外置安装。

2.1节能控制器MCUSTM32F101基本型系列使用高性能的ARM _Cortex-M3 _32位的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36MHz,内置高速存储器(高达128K字节的闪存和16K字节的SRAM),丰富的增强型外设和I/O端口联接到两条APB总线。

所有型号的器件都包含1个12位的ADC和3个通用16位定时器,还包含标准的通信接口:2个I2C、2个SPI和3个USART。

STM32F101基本型系列工作于-40°C至+85°C的温度范围,2.0V至3.6V的工作电压,一系列的省电模式满足低功耗应用的需求。

本主控板MCU电路如(图2-1)所示。

----图 2-1 MCU电路原理图2.2节能控制器电源电路根据现场供电情况配置双路隔离输出5V电源,实现对核心MCU和外围接口电路(RS232、RS485、开关量输入)的隔离供电(图2-2 )。

----图2-2 节能控制板电源电路原理图2.3输入输出采集电路模块1.五路4-20ma标准电信号模拟量采集信号和一路电压输入模拟量采集信号,可实现对供电电压、电压型/电流型标准传感器(温、湿度等)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图2-3 模拟量采集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