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案例分析_模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2.课件:钟表图
钟表分针的长度是12厘米,你能算出分针行走一圈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如果从12时到12时15分分针的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到12时30分呢?
六、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直径是20cm。
(2)半径是4dm。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π(圆周率π≈3.14)
谈话: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
4、回忆测量的方法。
谈话:怎么能得到祭天台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用绳测、或者其他的方法测量。
谈话: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的卡片,你能测出它的周长吗?老师这儿有绳子和直尺等工具,你能上来测一测吗?
5、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用的方法都不错,可是要得到高大的建筑物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去测量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2、多媒体出示天坛图:
谈话:瞧,这是北京天坛公园的祭天台,由三层组成。仔细阅读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信息:祭天台上层直径30米,中层直径50米,下层直径70米。
引导学生提出: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是多少?
3、学习圆周长的概念
谈话: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的长度?谁能上来指一指?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对圆周率的正确理解。
教学准备:
1、不同直径的圆片4个。直尺,细绳。
2、记录圆的周长的表格。
3、课件:(1)天坛的图片。
(2)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演示课件。
(3)练习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美丽的图形--圆,今天咱们一起到北京的天坛公园去看看,那里有很多的圆形建筑呢!
C=d ×π=πd
C=2r ×π=2πr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知识的形成以及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本环节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小组既分工又合作,可以每人测一个圆,然后将数据凑在一起,又可以两人合作测一个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简单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积极思考大胆猜想
谈话: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三、合作交流验证猜想
1、谈话:周长和直径到底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测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研究一下好吗?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3)问:315本书按照人数分配,就是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呢?
(4)学生独立解答。
(5)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8、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按比例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三、开放运用,体验成功
小明九月份共用去零花钱30元,具体用途及分配情况见下表:
零花钱30元
买学习用品
买零食
《圆的周长》案例分析_模板
《圆的周长》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57-61页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第一次给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依据课标,”圆的周长”一课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充分动手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一)分析关系
1、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发现的成果?
引导说出:每个圆的直径、周长都不一样,但是结论大致相同,都是圆的直径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谈话:我们测量的圆片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各个小组的数据不太一样,这是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老师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屏幕动画演示:
方法二、3+2=5 100×=60(平方米)
100×=40(平方米)
……
5、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
……
6、练习:
如果你来分配这100平方米的保管区给六(1)班和六(2)班你准备按这样的比来分配,并把两个班保管区的面积算出来。
关于周长的公式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己发现的,而非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对公式的掌握会更牢固,记忆会更长久。
小学数学十二册的教案
点击浏览该文件
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比的应用
——按比例分配
主设计者:吴孝红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52页~53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小组汇报: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
3、课件演示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请学生板演)
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20×2=40(平方米)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口答:100÷2=50(平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
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3)全班交流
谈话: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3、反馈练习:
判断:(1)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2)π>3.14
(3)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二)推导公式:
谈话:根据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你能写出圆的周长、直径之间的关系吗?
谈话: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你能写出已知直径求周长的公式吗?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7、出示:学校新买来315本新书,要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怎样分配才合理呢?
(1)小组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分配方案,最后统一到按照各班人数进行分配比较合理。
(2)增加条件:六(1)班34人,六(2)班36人,六(3)班35人。
(1)谈话:
出示实验要求:组长分好工,将信封中的四个圆片每人一个,用细绳和直尺测出圆片的周长和直径。组长把每人测得的数据统计在表格中。
测量对象周长(毫米)直径(毫米)
(2)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求出圆1、圆2、圆3、圆4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3)收集数据。
3、小组讨论:通过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四、分析关系总结公式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 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径是10厘米的圆,周长是31厘米多一点。
2、认识圆周率。
(1)谈话:这个比值(3倍多一些),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们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一段关于”π”的小故事,听完后同位之间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屏幕出示关于圆周率的知识。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4、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按比例分配)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1、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师板书c=πd
五、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一)基本练习:
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59页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交流。
谈话:你能说出半径与周长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式吗?
生介绍。
谈话:我们把它简写成c= 2πr
(二)发展练习:
1.右图是古代人们用来磨面的石碾。如果石碾的半径是1.2米,那么绕石碾走一圈至少是多少米?(59页自主练习第3题)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玩游戏机
1
3
6
?
?
?
1.你能算出小明的各项支出是多少元吗?
2.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安排这30元零花钱?能用表格展示出来吗?
1、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表格,并让学生说说理由和计算钱数的方法。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执 教: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蔡宁
教案设计: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陈长胜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蔡宁
指导教师: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薛玉春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吴成林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2.课件:钟表图
钟表分针的长度是12厘米,你能算出分针行走一圈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如果从12时到12时15分分针的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到12时30分呢?
六、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直径是20cm。
(2)半径是4dm。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π(圆周率π≈3.14)
谈话: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
4、回忆测量的方法。
谈话:怎么能得到祭天台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用绳测、或者其他的方法测量。
谈话: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的卡片,你能测出它的周长吗?老师这儿有绳子和直尺等工具,你能上来测一测吗?
5、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用的方法都不错,可是要得到高大的建筑物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去测量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2、多媒体出示天坛图:
谈话:瞧,这是北京天坛公园的祭天台,由三层组成。仔细阅读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信息:祭天台上层直径30米,中层直径50米,下层直径70米。
引导学生提出: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是多少?
3、学习圆周长的概念
谈话: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的长度?谁能上来指一指?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对圆周率的正确理解。
教学准备:
1、不同直径的圆片4个。直尺,细绳。
2、记录圆的周长的表格。
3、课件:(1)天坛的图片。
(2)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演示课件。
(3)练习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美丽的图形--圆,今天咱们一起到北京的天坛公园去看看,那里有很多的圆形建筑呢!
C=d ×π=πd
C=2r ×π=2πr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知识的形成以及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本环节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小组既分工又合作,可以每人测一个圆,然后将数据凑在一起,又可以两人合作测一个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简单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积极思考大胆猜想
谈话: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三、合作交流验证猜想
1、谈话:周长和直径到底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测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研究一下好吗?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3)问:315本书按照人数分配,就是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呢?
(4)学生独立解答。
(5)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8、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按比例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三、开放运用,体验成功
小明九月份共用去零花钱30元,具体用途及分配情况见下表:
零花钱30元
买学习用品
买零食
《圆的周长》案例分析_模板
《圆的周长》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57-61页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第一次给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依据课标,”圆的周长”一课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充分动手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一)分析关系
1、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发现的成果?
引导说出:每个圆的直径、周长都不一样,但是结论大致相同,都是圆的直径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谈话:我们测量的圆片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各个小组的数据不太一样,这是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老师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屏幕动画演示:
方法二、3+2=5 100×=60(平方米)
100×=40(平方米)
……
5、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
……
6、练习:
如果你来分配这100平方米的保管区给六(1)班和六(2)班你准备按这样的比来分配,并把两个班保管区的面积算出来。
关于周长的公式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己发现的,而非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对公式的掌握会更牢固,记忆会更长久。
小学数学十二册的教案
点击浏览该文件
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比的应用
——按比例分配
主设计者:吴孝红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52页~53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小组汇报: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
3、课件演示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请学生板演)
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20×2=40(平方米)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口答:100÷2=50(平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
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3)全班交流
谈话: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3、反馈练习:
判断:(1)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2)π>3.14
(3)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二)推导公式:
谈话:根据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你能写出圆的周长、直径之间的关系吗?
谈话: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你能写出已知直径求周长的公式吗?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7、出示:学校新买来315本新书,要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怎样分配才合理呢?
(1)小组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分配方案,最后统一到按照各班人数进行分配比较合理。
(2)增加条件:六(1)班34人,六(2)班36人,六(3)班35人。
(1)谈话:
出示实验要求:组长分好工,将信封中的四个圆片每人一个,用细绳和直尺测出圆片的周长和直径。组长把每人测得的数据统计在表格中。
测量对象周长(毫米)直径(毫米)
(2)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求出圆1、圆2、圆3、圆4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3)收集数据。
3、小组讨论:通过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四、分析关系总结公式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 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径是10厘米的圆,周长是31厘米多一点。
2、认识圆周率。
(1)谈话:这个比值(3倍多一些),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们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一段关于”π”的小故事,听完后同位之间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屏幕出示关于圆周率的知识。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4、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按比例分配)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1、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师板书c=πd
五、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一)基本练习:
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59页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交流。
谈话:你能说出半径与周长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式吗?
生介绍。
谈话:我们把它简写成c= 2πr
(二)发展练习:
1.右图是古代人们用来磨面的石碾。如果石碾的半径是1.2米,那么绕石碾走一圈至少是多少米?(59页自主练习第3题)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玩游戏机
1
3
6
?
?
?
1.你能算出小明的各项支出是多少元吗?
2.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安排这30元零花钱?能用表格展示出来吗?
1、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表格,并让学生说说理由和计算钱数的方法。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执 教: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蔡宁
教案设计: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陈长胜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蔡宁
指导教师: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薛玉春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吴成林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