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压强 教案(浙江省嘉兴市)

合集下载

浙科版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

浙科版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教材八上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内容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大小。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水的压强及地球的大气层之后进行的,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为接下来学习风和降水相关内容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学生,从知识起点上来分析,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和水的压强相关知识,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认知起点上来分析,学生对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气充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学生的理性思维不发达,对于大气的压强这一抽象存在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故本节课将借助课堂实验演示以及科学史学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大气压强的存在。

2、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

3、列举大气压测量的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4、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4、说明大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大气压和水压的比较,尝试类比方法。

2、通过亲身感受大气压存在的事例,学会使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大气压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大气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养成探究身边事物的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学习大气压测量方法的发展历史,认同科学技术与工具创新对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重点:描述大气压强的存在;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难点: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

五、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同学生一起回忆所学的“水的压强”,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并将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生活在大气层的我们比作海洋中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提问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学生】认真讨论、思考。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共两个课时。

本节课介绍的是大气的压强,这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之后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并且在上一章节中,教材已经介绍了水的压强,这为接下来学习风和降水的形成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设定以下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学会解释日常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2、知道大气压测量的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以及大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身感受大气压存在的事例,初步建立起通过实验和测量的方法来探究大气压的科学研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大气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树立探究身边事物的精神,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四)STSE目标通过学习大气压测量方法的发展历史,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具创新对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的存在来分析身边常见的现象;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以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难点:用大气压的存在来分析身边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一、类比推理,引入新课课堂开始,教师帮助大家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地球的外衣”——大气层,并且回顾上一章知识“水的压强”。

[引导]: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外衣——大气层,她笼罩着整个地球;如果我们把笼罩着地球的额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生活在大气层的我们比作海洋中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那么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二、实验演示,层层深入[演示实验1]:课本P56活动“覆杯实验”,在盛满水的玻璃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片。

先用左手托住纸片,将杯子倒转过来。

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表格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表格教案

师:点评说明(密度、温度、高度)
思考讨论:在起降的飞机里,人耳会有不舒适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
思考讨论: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能否将图2-18所示的空盒气压计改造成高度计?如果可以,那么高度计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表示所在的高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小的因素,并且
培养学生动脑分
析问题的能力。

6分钟
板书设计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①大气压强是存在的
②大气压强很大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单位:百帕毫米汞柱。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ptx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ptx

口时,恰好起到封里口作用,使瓶内外的气体不相通。由于燃烧,瓶内氧气被消耗,导致瓶中的气体压强越来越小
,当瓶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时,大气压就将鸡蛋压进去瓶中。讨论交流:你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吗?请联
系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说一说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液体产生的原因:
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又有
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用生活中的例子,便于学生模仿着用 所学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加学习的兴趣学生可模仿上面老师的方法,尝试去解释为什么,提升观察、模仿、分析 能力增加知识面指导学生学会读图,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大气压与 高度的关系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 设计
3大气的压强(1)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上科学2.3大气的压强(1)教学设计
课题2.3大气的压强(1)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八上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共3个课时。本节课介绍的是大气的压强,这是在 学生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之后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并且在上一章节中, 教材已经介绍了水的压强,这为接下来学习风和降水的形成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 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 的大小。
课堂小结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2、马德堡半球实验 、覆杯实验等都能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3、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4、在海平面附近 ,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X105帕(即760毫米汞柱)。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5、标准大气压与 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其数值相当于在1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约10牛的压力。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 加容易的学习。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气的压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气的压强

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创新实验:吸尘器的工作原理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3、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和生产器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的观察,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2、通过已知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促进知识的外延,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吸尘器内部结构的探究,学习黑箱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情感与态度:1、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快乐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通过STSE教育,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学情分析大气的压强对于学生较为抽象,但它的实际例子学生是非常熟悉的,这节课主要是在生活常识与科学理论之间建立桥梁,教学完全依赖生活实例展开,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开展教学。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能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教学难点】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5.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吸尘器工作展示自制吸尘器的工作,设置悬念,引出新课。

活动2【导入】大气有压强教师展示:塑料袋灌空气,说明大气有压强活动3【活动】学生观察讨论从给定的生活用品或实验器材中寻找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例子(吸盘、胶头滴管、水、烧杯、小杯子、针筒、烧瓶、鹌鹑蛋、火柴、酒精棉球)学生活动:(实验)吸盘吸桌面、胶头滴管吸水、针筒吸水、覆杯实验、瓶吞蛋,学生探究:魔术展示,瓶吞蛋。

活动4【活动】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小结:大气压强是存在的,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还很大。

提问: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生活其中的我们感受不到呢?学生讨论,教师解释。

活动5【活动】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景象宇航员为什么要穿宇航服,宇航服的设计有什么要求?结论: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大,大气压约小。

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浙教版八上科学§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课题 2.3大气的压强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八上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二章第3节,大气压强是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测量大气压的大小,此前还学习了水的压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为后续学习风和降水的形成奠定基础,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和逻辑性,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拟用3课时完成教学。

第1课时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第2课时主要介绍大气压强对人类的影响;第3课时重点介绍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节课为第3课时,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相关的现象;科学思维:运用空间想象等多种能力,解释生活中与流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探究实践: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分析,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定性的关系;态度责任: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现象的奥秘,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同时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大气的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并解释相关的现象;难点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说一说: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时,现象是什么?如果电吹风不吹气,你会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向上吹乒乓球时,球为什么不掉下来,也不向上跑?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流体1、流体: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常称为流体。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

2、大气和水是最常见的两种流体。

过渡: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气体也如此。

那么,当液体或气体的一部分流动起来时,同一深度处的压强还相等吗?(一起来实验验证吧!)活动:1)如图所示,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条中间向下吹气。

2.3大气的压强(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大气的压强(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实验操作环节,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操作安全和规范性,确保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在课堂讨论环节,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观点。在作业布置环节,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作业负担,合理安排作业量和难度。
板书设计
1. 大气的压强(3)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教材,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我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课呈现过程中,我清晰、准确地讲解了大气压强的知识点,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我突出了重点,强调了难点,并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大气压强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我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例题5:
题目:请说明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答案:气压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柱的静压力与大气压强相等来测量大气压强。用途是用于测量大气压强,为气象预报提供重要数据,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气压测量。
2. 测量大气压强
-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 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3. 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 海拔高度与气压的关系
- 温度与气压的关系
4. 大气压强的应用
- 气压计的使用
- 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5. 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 气压与天气的联系
- 气象预报中的气压指标
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变化规律,以及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清晰、简洁的板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变化规律和应用实例。同时,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存在错误,需要针对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5.教师评价与反馈: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态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围绕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以下能力:首先,通过探究大气压的存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其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假设、实验和验证;其次,结合大气压与海拔、温度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模型建构与数据分析能力,使其能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再次,通过研究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表达技能,使其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大气压相关知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收集不同海拔地区的气压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规律。
-探索大气压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了解飞机如何利用大气压来提升升力、降低油耗等。
-调查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原理的发明,如吸尘器、抽水机等,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优点。
-结合地理知识,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它们对气候的影响。
-实验操作演示
-互动问答
-小组讨论与分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2.3大气的压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吹气球或者使用吸管时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气压的奥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3大气的压强教案2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3大气的压强教案2
师陈述:气体堵住了管口,对管底的水面有向上的力的作用,所以水柱没有流下来!这是大气的压强所导致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气的压强。
转承
“同学们都知道,地球外面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量实验表明,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转承
“前面我们学过,水的压强是向各个方向的,那么大气压强的方向是不是也一样的呢?下面老师演示一个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思考大气压是否也向各个方向。”

学设想
本课的基本教学思想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教学思路是——由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尔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及幻灯片的展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了解,竭力做到科学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便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锻炼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作业布置
《科学作业本B》
板书设计
《大气的压强》板书设计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的方向:各个方向
3、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4、用大气压解释一些现象
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 浙教版

2.3 大气的压强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简单说明使用方法和各自优缺点。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直接有关由于大气的密度随高度而减小,§2.3(2) 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④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⑤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⑥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建立对大气压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报复大气层人人有责的意识;②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大气压的存在`,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难点:气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通过生活经验和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认识科学实验的方法。

尝试用亲身的体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演示实验、烧杯`,纸片,水,可乐瓶教学思路:1、用一段影片来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思考,并进行举例。

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之中,但大气压强的存在却难以感受到。

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可以先将纸片覆盖在空的玻璃口,让学生看到,当杯子转过来,并抽出左手时,纸片将掉下。

再将纸片覆盖在满水的口,当抽出手后纸片却不掉下来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实验证明大气压无处不在。

2、大气压到底有多大?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很大,以及测量大气压的仪器以及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针对气流与气压的关系,在去年的科学入门和研究课上已经涉及,所以就在这个基础上做实验,让学生认知这个事实,知道空气流速越大,气压越小,并会用此知识解释相应的问题既可。

教学过程:【引入】影片超人片段,当莱斯星球的恶人拔掉地球上的宇航员宇航服上的气压阀门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影片中的情况?【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证明我们周围的大气确实有压强吗?【实验】1、纸片托水实验2、瓶吞鸡蛋实验结论:1、大气向上有压强,托住了纸片和水,使它们掉不下来2、空气向下有压强,将鸡蛋压入瓶中【师】刚才的实验证明了上下方向大气有压强,那么左右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些例子来证明吗?可以是一些现象,也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2.3大气的压强教案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2.3大气的压强教案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2【教学设计理念】1. 本节知识技能要求是初步了解,因此大量的实验和现象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课堂中我设计了十几个实验和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做到在爱好中查找规律,明白得规律。

2. 为了让学生自然轻松地得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研究课题,我设计了7个小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

然后回过头来再让学生设计实验说明生活现象,表达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学习理念。

3. 对“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那个知识点的处理,要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纳与气体类比的方法,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制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生活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自己探究,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最后的制造活动中,先通过阅读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利用“机翼”进行逆向思维的制造方法,解决跑车“飘”起来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形引入课件展现三个生活情形1. 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 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 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差不多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摸索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周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那个小隐秘。

二、学生实验、确立研究课题(一)学生实验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实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部分,依照要求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越多越好),提醒学生注意认真观看实验现象。

1. 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看现象(图1)。

图12. 将一张纸折成∩形(图2)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看现象。

图23.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图3),观看两张纸如何样运动。

2.3大气的压强(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大气的压强(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气压计的制作和使用:介绍气压计的制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气压计来测量大气压强。
3.大气压强的变化:讲解大气压强在不同高度、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4.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
5.探究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大气压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答案:可以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一个半球放在另一个半球上,抽出中间的空气,用马车拉开两个半球之间的空气隔离器,观察两个半球是否分离。如果分离,说明大气压强存在。
4.分析题
题型6:请分析吸管喝饮料的原理,并解释为什么饮料能够被吸上来。
答案:吸管喝饮料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强。当我们吸走吸管内的空气时,管内压强降低,而外界大气压强将饮料推上吸管。
(5)学生可以参加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科普活动或学术讲座,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重点题型整理
1.概念理解题
题型1:请简述大气压强的定义及其意义。
答案: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于地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压力。它是维持大气层结构和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题型2:请解释气压计的工作原理。
答案:气压计通过测量大气压力对液体或气体的影响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常用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电子气压计等。
(3)在线实验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些在线实验模拟软件,如《大气压强实验》、《气压计制作实验》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自主操作,加深对大气压强实验过程的理解。
(4)相关研究论文: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2.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提供的科普文章和观看科普视频,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科普素养。

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项目,如调查当地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分析大气压强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如登山时海拔对呼吸的影响、吸管喝饮料的原理等,并进行探究和分享。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竞赛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探究竞赛等,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大气科学》:提供关于大气的组成、结构以及大气压强的形成和变化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气的性质和特点。
-《气象学与应用》:介绍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大气压强在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拓展学生对气象学的认识。
-《物理学中的实验与探索》:收录了多个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经典实验,详细介绍了实验原理、步骤和现象,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的压强知识点,掌握大气的压强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大气的压强”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大气的压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大气的压强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大气的压强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优秀教案(第2课时)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优秀教案(第2课时)

第3节大气的压强【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三节大气的压强【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和生产的器具。

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

了解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过高过低都会使人产生不良的反响。

〔1〕通过生活现象分析,学生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1〕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难点:对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大气压无处不在,那你知道哪些生活用具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小组讨论:此过程以小组形式展开,这个与生活实际联系还是比拟严密的,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

1.真空压缩〔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2.吸尘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展理解〕3.滴管吸取液体4.护士打针,注射器吸取药5.各种吸盘6.活塞式抽水机7.离心式水泵〔二〕新课教学思考:在田间地头,常可以看到被称为离心式水泵〔如图2-22〕的抽水机械,它是怎样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的呢?教师讲解:如图2-23所示,离心式水泵的主要部件是泵壳和装在泵壳里的叶轮。

水泵启动前,要向泵壳里灌满水。

在动力机的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的水会随叶轮一起旋转,就像旋转雨伞会把伞面上的雨水从伞的边缘甩出一样,泵壳里的水会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

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进来的水又被叶轮甩到出水管中,如此循环进展,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抽到高处了。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思考:大气压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呢?学生答复: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一样。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冬天和夏天,早晨中午也都不一样。

教师讲解: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气压区,在高气压区,气流下沉到地面并扩散开,它吸收水分,带来晴好天气。

【新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的压强》【创新教案】(第3课时)

【新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的压强》【创新教案】(第3课时)

第3节大气的压强【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三节大气的压强【课时】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能够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的重要性,激发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2)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难点:探究吸尘器的内部结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1.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2.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3.你知道高压锅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吗?(二)新课教学学生回答:小组谈论的形式,先让学生试着回答,最后教师再予以纠正。

活动:步骤1:如图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

这时,你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的气压降低。

这时,你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着做一下,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观看视频(已提供)。

总结: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小组讨论:1、当外界气压较低时,液体的沸点也会降低,这是液体较容易沸腾。

那么,食物就更容易烧熟,对吗?预设;不对。

因为虽然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但由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所以较难被烧熟。

2、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食物更容易被烧熟呢?3、一般家用压力锅内的压强接近2×105帕,查表2-3,锅内水的沸点约是几度?预设:应当设法增大液面的气压。

使液体沸点提高。

3.高压锅的原理:预设: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2.3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上册高效课堂(浙教版)

2.3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上册高效课堂(浙教版)

2.3 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一些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峰的时候发现,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1.活动:探究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1)如图227,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

这时,你可看到:向烧瓶中充气时,沸腾的水不沸腾了。

(2)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的气压降低。

这时,你可看到:从烧瓶内抽气时,水又重新沸腾了。

实验表明:气压的大小会对液体的沸点造成影响。

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你能解释高山上为什么煮不熟食物吗?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导致这个地方水的沸点降低。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但在高山上,可能在不到100℃的情况下就开始沸腾。

因此,水无法达到足够的温度来彻底煮熟食物。

2.应用那么怎样解决煮不熟食物的问题呢?增大气压从而增大水的沸点,达到更高的温度从而煮熟食物。

压力锅就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压力锅具有较好的密闭性,能使锅内达到的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

当外界气压为1×105帕时,一般家用压力锅内的压强接近2×105帕,锅内水的沸点在120℃左右。

因此,用压力锅煮食物既可以保证在低压地区将食物烧熟,还可以提高烧煮食物的速度,节省燃料。

高压锅的结构原理高压锅内的水汽化为水蒸气,使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当锅内气体对限压阀的压力等于限压阀的重力加上外界大气压对限压阀的作用力时,高压锅正常工作,煮熟食物;反之,则会产生危险。

注意:压力锅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如果违反操作要求,容易造成危险。

阅读:“联盟11号”飞船的重大事故航天事业是人类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高风险、需要人们勇于献身的事业。

浙教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第3节 大气的压强

浙教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3节大气的压强1. 能例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和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3.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1.确认大气压的存在,能例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一、引入新课师:大家都看过魔术表演,常常被精彩的节目深深的吸引,对魔术师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

今天老师就过一回魔术师的瘾,给大家表演两个小魔术。

魔术一:“倒不出的水”在空玻璃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后观察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学生观察水有没有流出来,纸片有没有掉下来。

然后将杯子的杯口朝不同方向转一下,水还是不会流下来。

魔术二:“会自动变形的矿泉水瓶”在空矿泉水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魔术三:“刺不破的矿泉水瓶”用矿泉水瓶装满水,盖紧瓶盖。

然后用铁钉依次将瓶的左右侧和底部刺一个小孔,结果水不会流出来。

是瓶子没有破还是孔太小造成的吗?教师这时打开瓶盖时水就流出来了。

(注意:盖瓶盖时瓶子要压着一点,这样可以避免铁钉刺入时会有一点点水流出来)师:大家想知道这三个魔术的原理吗?那就来学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讲述: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各个方向会受到液体压强。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

上述实验表明:大气对浸在它里的一切物体都会产生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师:下面我们来揭开上面三个魔术的秘密。

(图1)(图2)(图3)如图1:因为大气压将纸片托住如图2:因为瓶内气体冷却后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如图3:实际上孔是在的,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水无法流出,但打开瓶盖后,水面也受到大气压力。

2.3大气的压强(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大气的压强(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视频资源:
-《大气压强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和原理。
-《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分析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气压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拓展要求
(1)阅读拓展: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拓展材料,加深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推荐阅读材料,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大气压强的现象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大气的压强(2)”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2)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实验室进行制作简易气压计的实验,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可以提供实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3)视频学习:学生可以观看拓展视频,通过直观的演示加深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推荐视频资源,解答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4)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拓展学习中的收获和心得,共同探讨大气压强的应用和意义。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最新科学:3.2.3《大气的压强》教案2(浙教版八年级上)

最新科学:3.2.3《大气的压强》教案2(浙教版八年级上)

最新科学:3.2.3《大气的压强》教案2(浙教版八年级上)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3节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列举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3、知道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的关系。

4、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2、通过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探究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且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准备〗塑料片、杯子、矿泉水瓶、抽气筒、玻璃管、吸盘、饮料瓶、吸管、空盒气压计、一次性纸杯、乒乓球等〖教学过程〗引入: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气体和液体有时候有一些比较相似的性质,比如,液体能产生浮力,气体也能产生浮力,前面学过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水的压强的作用,那么气体会不会也产生压强呢?(板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一:杯中的水会流出来吗?学生猜测:水会流出来或水不会流出来实验检验:(让纸片朝下),纸片掉不下来,水也流不出来。

师(启发思维):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纸片掉不下来?生:有个力向上托住了纸片,而这个力可能大于杯子里的水对纸向下的作用力,所以纸片不会掉下。

师:这个力是谁产生的?生:空气。

师:说明大气有压力,压力作用在一定的表面积上就有压强,所以实验可以说明有大气压强存在。

(学生表示认同)实验二:抽出饮料瓶中的空气学生猜测: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检验:瓶子变扁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取材于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感受到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能够利用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数值。

第二课时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感知气体、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定性关系;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动手探究,尝试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从而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对于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做好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体会是关键。

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容易将浮力与升力混淆,浮力从本质上来说是静止液体对物体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而升力是流体由于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 能用这一关系解释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技能目标:(1) 进一步练习使用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测量出大气压的数值。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感知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3)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我们周围的生活用品进行科技创新3、情感目标:(1) 初步领略流速改变压强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2) 通过了解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欲望。

[教学重点]1、通过探究实验感知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2、能利用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现象。

[教学难点]1、能利用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现象。

2、指导学生利用本节知识对生活用品进行创新发明。

[学法点拔]1、注意发挥每个实验环节在探究活动中的效能。

2、问题的生活化和实验的拓展。

3、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究和讨论为主,结合调查和归纳的启发式教学[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器材:火车进出站、飞机起飞和模拟两船相撞的视频资料、玩具飞机模型、两只小纸船、水盆、水和注射器。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制作机翼的材料(剪刀、硬纸板、吸管、细绳、胶水、小木棍)、两张纸、漏斗、乒乓球、细线、塑料弯管、水、烧杯。

[教学设想]教学前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按照课本的示意图制作飞机的机翼模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利用双休日时间带领部分学生到火车站测量火车通过时和不通过时的气压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研精神。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家庭生活中与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实例,如吸尘器和油烟机的工作原理,然后归纳总结好在课堂上讲述。

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放风筝来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要探究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并获取实验信息,最后从实验信息中归纳出结论。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解释火车的标志线和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天,把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深化。

同时通过趣味实验和动物故事寓教于乐。

在强化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利用跑车的气流偏导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在探究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同样利用教师演示实验:在水面上放两只纸船,用水管向船中间的水域冲水,可看到分开的小船的运动情况。

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学会灵活运用。

在思维释疑过程中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说法;在思维链接和畅所欲言这两个版块中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理论联系生活,把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最后通过课外知识链接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后教师布置的精选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发明的制作,如制作喷雾器和无尘黑板檫,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意识。

[教学实施过程]设置情景引入新课: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在操场上放风筝,一开始,同学们飞快地拉动风筝奔跑,风筝越飞越高,当风力增大时,风筝会飞得更高,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由于空气的流速不同而产生一股升力使得风筝飞得高吗?[实验探究]: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学生活动:探究两张纸条在气流的作用下的运动,分析出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作出假设: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可能越小。

活动方案: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

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球,让学生猜一猜纸片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两张纸条会靠拢。

教师启发学生用简要文字解释现象:由于纸条内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在纸条外侧大气压的作用下,把纸条压在一块了。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实验结论: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反之,气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知识应用]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出站的情景。

教师提问:为什么火车站站台上的旅客要站在标志线以外等候?否则会出现什么后果?教师出示带领学生在火车站测得的火车经过时和不经过时的压强值。

学生根据刚才测得的压强值和刚才所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并解释原因:旅客要站火车站的标志线以外是由于行驶的的火车和人之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大于火车和人之间的气压,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内外两侧的气压差会把人挤到火车前,造成危险。

尤其是现在运行的动车组列车,靠近时危险更大。

[知识迁移]:几百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飞上蓝天,为什么飞机要在跑道上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才能起飞?1、教师活动:飞机为什么能够腾空而起的秘密在于机翼,出示飞机模型,请学生观察模型飞机的机翼的截面是什么形状?2、学生活动:机翼模型比试:学生拿出按课文的机翼模型,两手握着木棍拉紧绳子,使之呈竖直状态后快速跑步,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比一比谁的机翼升得更高。

3、教师配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总结: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是不同的,如图表示机翼周围空气的流向,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

飞机飞行时,空气和飞机相对运动,由于上方的空气比下方的空气走的距离要长,所以机翼上方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

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小,上下的压强差造成了对飞机一个向上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增大,升力也增大,当升力大于飞机自重时,飞机便起飞了4、猜想:如果把机翼模型的凸面向下,再向它吹风,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用机翼模型进行探究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逆向思维训练]:右图是一辆跑车的图片,大家发现在跑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只象倒置的翅膀的装置,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这其实是一种“气流偏导器”,它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使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

请解释其中道理?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当跑车高速行使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流速较慢,压强较大,而流过下方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

这样气流偏导器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了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摩檫力也随之增大,提高了车轮的着地性能。

[聪明的动物]:草原犬鼠的空调系统由图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

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们猜想: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穴堆成土包状,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嘹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堆上土包呢?那样不就有了两个嘹望哨了吗?实际上,两个洞口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吹过平坦表面的风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表面的风速度大,压强小,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请在右图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趣味实验]:调皮的乒乓球(1)用细线把两个乒乓球吊在空中,并使它们隔开适当的距离,当对准它们的中间用力吹气时,两只球将会怎样运动?——向中间靠拢;原因和纸条靠拢一致。

(2)把乒乓球放在玻璃漏斗里,对着漏斗嘴使劲向下吹气,可见到乒乓球会如何运动?——在漏斗里跳动,并且不会掉下来在向漏斗吹气时,那股空气从细管流向捅斗的大口。

当气流流到乒乓球和漏斗之间那段通道时,由于乒乓球占据着~部分空问,那里空气的通道很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流过那部分窄通道以后,空气再向下流,由于通道变宽,气流的速度变慢,压强较大。

由压强差产生的向上的压力托住乒乓球使之不下落。

[知识拓展]: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师活动:多媒体模拟演示“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相撞事故。

在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船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条比它小得多的巡洋舰“豪克号”正与它平行疾驶,突然,小军舰偏离了方向,向“奥林匹克号”冲去并与它相撞在一起。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莫名其妙,是什么原因使得它们相撞在一起的呢?教师演示实验:取一装水的盆子,在水面上放两只小纸船,纸船的两头用细绳拉着,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间喷射水流。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分开的小船靠在了一起。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喷射水流时,两船之间水流速快,压强小,两船外侧液体流速慢,压强大,两船中间与外侧水产生的压强不同,造成了压力差,将两船挤在了一起。

说明液体压强也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学生分析两船相撞的事故,通过这次事故,人们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为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人们对航行中的船速和船之间的间距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思维释疑]:浙江等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房屋被破坏,有同学认为是大风把屋顶掀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正确解释:刮台风时,屋顶上的空气流速大,产生的压强小于屋内的空气压强,所以并不是风掀起了屋顶,而是屋内外的气压差把屋顶推出去的。

[畅所欲言]:学生分组讨论说出生活中的现象并力图去解释原因例1、行驶在河里的轮船,总是被迫偏向邻近水流较急的地方还是较缓的地方,为什么?例2、每当疾驰的汽车通过时,路旁的纸屑、细草等常常被吸向汽车,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思维链接]:学生介绍生活电器的工作原理1、吸尘器工作原理吸尘器主要由起尘、吸尘、滤尘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串激整流子电动机、离心式风机、滤尘器(袋)和吸尘附件。

一般吸尘器的功率为400-1000W或更高,便携式吸尘器的功率一般为250W及其以下。

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

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圈的转速产生极强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