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 名解、问答及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上皮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衬在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指状突起,其内含有微丝,其作用是增大细胞膜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

4.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许多细长突起,其内有纵行微管,纤毛具有定向摆动的功能。

5.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同时存在时称为连接复合体。

6.基膜: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和深部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薄膜。在电镜下,基膜分为两层,靠近上皮组织的称基板,与深部结缔组织连接的网板,基板和网板都是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基膜不仅有支持和连接的作用,还是一个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

二、简答题

1.试述上皮组织的特点。

答:上皮组织的特点有①细胞多,连接紧密,形状较规则,细胞外基质少②具有明显的极性,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腔面的一面为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一面称为基底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称为侧面③上皮组织内没有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血管中的血液透过基膜供给④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为7~8.5微米,周缘较厚,中央较薄,这种结构增大了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其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结合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正常值2.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

第四章软骨和骨

一、名词解释

1.同源细胞群:位于软骨组织中央,由2~8个软骨细胞成群分布,并由同一个软骨细胞增殖分裂而来。

2.骨板:骨胶原纤维被粘合质(粘蛋白)粘合在一起,并有钙盐沉积形成的薄板状结构称为骨板。

3.骨单位(哈弗斯系统):是长骨骨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成筒状。中央有一条中央管(哈弗管),周围4~20层的骨板以中央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中央管内有血管、神经穿行。

二、简答题(论述题)

1.以长骨骨干为例说明骨板的排列方式。

答:长骨骨干的骨板排列规则由以下三中排列方式:

①环骨板:分为内环骨板和外环骨板

外环骨板:位于长骨骨干表面,由十几层或几十层骨板组成,骨板与骨干表面平行排列。内环骨板:位于骨髓腔面,为几层不规则的骨板,其表面与骨内膜紧密相连。

②哈弗斯系统(骨单位):是长骨骨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成

筒状,中央有一条中央管,周围4~20层的骨板以中央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中央管内有血管神经穿行。

③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骨板,是骨生

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和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

第五章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肌节:在骨骼肌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含有1/2I带+A带+1/2I带,是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闰盘:相邻的心肌纤维连接形成闰盘,在一般HE染色标本中染色较深,呈横行或阶梯状粗线,在电镜下横向部分为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作用,纵向部分为缝隙连接,能传递冲动,使心肌产生同步收缩。

二、论述题

第六章神经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嗜染质(尼氏体):又称nissl小体,呈小块状或颗粒状,分散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在HE染色的标本中,染成紫蓝色,电镜下是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2.神经纤维:由轴突或感觉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包绕在其外表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根据有无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二、简答题

1.何为突触,简要叙述他的电镜下的结构

答: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部位,是细胞连接的一种方式。

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在电镜下的结构:前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部:突触间隙;后部: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

三、论述题

1.描述神经元胞体的结构

答:神经元胞体呈圆形、锥体形和星形;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染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染质,又称Nissl小体,呈小块状和颗粒状,分散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之间,在HE 染色标本中,被染成紫蓝色,其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此外神经元胞质中还有神经原纤维,在HE染色中不能分辨,在镀银染色的标本中被染成黑色,交织成网状,在电镜下是微管和中间丝聚集形成,不仅有支持的作用,还与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和离子运输有关。

第十一章消化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门管区:肝小叶结缔组织内,有三种管状分支断面,分别为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胆管,称为门管区。它们分别来自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其中小叶间胆管是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组成。

2.胰岛: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散布在胰腺腺泡之间,细胞排列成团状或索状。细胞之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内分泌细胞有A细胞,B细胞,D细胞和PP细胞。

3.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的功能和结构的单位,呈多面棱柱体,肝小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有肝板,肝血窦,窦周隙和胆小管共同组成肝小叶的立体结构。4.皱襞:皱襞是黏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消化管腔的突起。增大表面积,有利于物质吸收。5.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是上皮和固有层向小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小肠绒毛表面是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绒毛中轴是结缔组织,有中央乳糜管、有孔毛细血管和散在平滑肌。增大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简答题

1.描述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

答:小肠绒毛是上皮和固有层向小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小肠绒毛表面是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绒毛中轴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绒毛中央可见起始于盲端的毛细淋巴管,称为中央乳糜管,有收集好转运脂肪的作用;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作用是转运氨基酸和葡萄糖;还有散在平滑肌细胞,其收缩有利于血管和淋巴的运行及物质的吸收。

三、论述题

1.叙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答:消化管壁自内向外分为四层: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黏膜:分为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口腔、咽、食管和肛门是复层扁平上皮,主要起保护作用;胃、大肠和小肠是单层柱状上皮,参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上皮与管壁内的腺体连接。固有层是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腺体和淋巴组织。黏膜肌层是由内环行、外纵行排列的薄层平滑肌,平滑肌收缩可使黏膜运动,促进血液流通和腺体分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黏膜下层:由较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3)肌层: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骨骼肌,胃、大肠和小肠为平滑肌。一般内环行、外纵行排列,其间可见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运动。

(4)外膜分纤维膜和浆膜两种。纤维膜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端,;浆膜由结缔组织和表面间皮组成,分布于腹膜内位的胃,大部分大肠和小肠,其表面光滑,有利于胃肠运动。

2.叙述肝小叶的结构与功能

肝小叶是肝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肝小叶呈多面棱柱形,在肝小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在其周围放射性排布着肝血窦、肝板、窦周隙和胆小管,共同组成肝小叶的立体结构。(1)中央静脉:由内皮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2)肝板:肝细胞呈单行排列,形成有孔板状结构。肝细胞体积大呈多面体,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核膜清楚,常染色质丰富,核着色浅,核仁清晰,部分肝细胞有双核,胞质嗜酸性。肝细胞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

(3)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互相吻合成网状管道。肝血窦腔大而不规则,窦壁内皮细胞有孔,孔上无隔膜。内皮之间有较大间隙,内皮外无基膜,只有少量的网状纤维。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