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内力与内力图

合集下载

第二章内力与内力图详解

第二章内力与内力图详解

例:如左图,求n-n面的内力。 左半部分
Fx 0
FN FP
右半部分:
Fx 0 FN FP
左右两部分的力方向相反,但是同一内力, 因此规定内力由变形确定正负号,是标量。
§2-1 横截面上内力与内力分量
P2
P1
m
P4
P1
P2
m
P3 P2
P3
m P5
(a)
P1
y FR
m
M
C x
zm
(c)
P3
m
(b)
第二章 内力与内力图
§2-1 横截面上内力与内力分量 §2-2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内力图 §2-3 扭转圆轴的内力与内力图 §2-4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与内力图 §2-5 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横截面上内力计算--截面法
截面法求内力步骤
❖ 将杆件在欲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的截断,取其中任一部分; ❖ 画出其受力图。所有外力,并在断面上画出相应内力; ❖ 由静平衡条件确定内力大小。
传动轴的扭矩图。
解:1)计算外力偶
MA
9549
PA n
9549 36 300
1146N.m
M B MC 350N.m;M D 446N.m
2)由外力偶分段,用截面法分别求每段
轴的扭矩即为1-,由
Mx 0
M B M x1 0 M x1 350N.m
B
C
A
350
700
446 x
D
扭矩图例2
10kN 30kN.m 20kN.m
A
2m B
10kN.m
D C
M x (kN.m)
10
A
B
20
C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

约定:土木类弯矩图画在曲杆受拉一侧
§2-2 平面刚架和平面曲杆的内力图
二、平面曲杆的内力图
例 第 二 章 杆 件 的 内 力 分 析
§2-3 用简易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弯矩、剪力、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A
P
m
B
规定分布载荷集度方向向上为正。
x
dx dx
C
q q (x )
FY
0
FS (x )
11 kN
10 kN m
2 kN m
总结:内力正负号规定
第 二 章 杆 件 的 内 力 分 析
T FN Fs F N F N N
+ Fs
§2-2 平面刚架和平面曲杆的内力图
一、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刚架:由若干根杆刚性联结而成的结构 *平面刚架:组成刚架的各杆均在同一平面内
外力也作用在刚架所在平面
M( x )
M( x dx ) M dM
FS (x dx ) FS dFS
FS qdx (FS dFS ) 0 dFS ( x ) q (x ) dx
剪力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作用在该截 面处的分布载荷集度。
mc 0
M dM M FS dx q (dx ) 2 0
梁上外力情况
dFS 0 dx
剪力图 剪力图平行x轴
FS
弯矩图
dM FS 0 dx dM FS 0 dx
M
M 0 M 0 M 0
x
FS 0
x
无分布载荷
(q 0 )
M
dFS q dx
FS
FS 0
FS
x
x

材料力学基本第二章 内力与内力图

材料力学基本第二章 内力与内力图

CB段: BA段:
FN x1 0
FQ x1 F
M x1 Fx1
FN x2 F
FQ x2 0
M x2 F a
0 x1 a
0 x1 a
0 x1 a 0 x2 l
0 x2 l
0 x2 l
2.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五、平面曲杆的内力图
平面曲杆:轴线为平面曲线的杆件。 内力的符号规定为:弯矩以使曲杆轴线曲率增加者为正,轴力和剪力的符 号规定与前面的相同。
2.6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论 与
• 一个重要概念
讨 论
• 三个微分方程

• 一套方法

讨论



比较前面三个梁的受力、剪力
讨 论
和弯矩图的相同 之处和不同
之处,从中能得到什么重要结

论?

FQ




FQ


FQ

确定控
结 论 与 讨
制面上剪力 和弯矩有几 种方法?怎
论 样确定弯矩
图上极值点
讨 处的弯矩数
4. 在梁的某一截面上剪力为零,则在这一截面上弯矩有极值。
5. 在梁的某一截面上若作用有集中力,则此处剪力图有突变,突变的值 恰好等于集中力的数值。
6. 在梁的某一截面上若作用有集中力偶,则剪力图不发生变化,但此处 弯矩图会发生突变,突变的值恰好等于集中力偶的数值。
二、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的积分关系
AD段 MeD T3 0
C
d) T3
D
T /Nm
T3 MeD 1018.6 N m e)
1018.6 (+)

材料力学--第2章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

材料力学--第2章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

轴力图的画法
画轴力图的步骤:求约束反力、求控制截面上的轴 力、画轴力图。 求任一横截面轴力的简便方法:任一横截面上的轴 力等于该截面一侧杆件上所有外力(包括反力)的代数和; 外力背离截面产生拉力,外力指向截面产生压力。 在分布轴向外力作用下,轴力图为斜直线或曲线。 没有分布轴向外力作用时,整个杆件轴力图为平行于杆件
外加扭力矩Me确定后,应用截面法可以确定横截面上 的内力──扭矩,圆轴两端受外加扭力矩Me作用时,横截 面上将产生分布剪应力,这些剪应力将组成对横截面中心 的合力矩,称为扭矩(twist moment),用Mx表示。
Me Me
Me
Mx
n
- 右手螺旋定则
第2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
◎ 扭矩与扭矩图
如果只在轴的两个端截面作用有外力偶矩,则沿轴线 方向所有横截面上的扭矩都是相同的,并且都等于作用在 轴上的外力偶矩。 当轴的长度方向上有两个以上的外力偶矩作用时,轴
D
E
2
FA
40kN
FN2
F
x
0, FN2 FA 40 0, FN2 50kN(拉)
第2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
求CD段内的轴力
◎ 轴力与轴力图
FA
A
40kN B
55kN
25kN
20kN
C
3
D
E
FN3
25kN
20kN
F
x
0, FN3 25 20 0, FN3 5kN(压)
第2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
同理,求得AB、 BC、CD段内力分 别为: FN2 B FB FN3 C FC C FC FN4 FN 2F 5F
◎ 轴力与轴力图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

A
FAY
x1
M /l
C
l
x2
B
FBy
FBY
M =0, F
A
y
0
M FAy=M / l FBy= -M//ll 2.写出剪力和弯矩方程

Ma / l
AC:
M x1 =Mx1 / l
CB:

Mb / l M()=M(l) 0 0
0 x1 a FQ x2 =M / l 0 x2 b M x2 = Mx2 / l 0 x2 b
FN F
即轴力的值
若取m-m截面右段,解得的轴力相同。
由于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内力的作用线也与杆件的轴线 重合。所以称为轴力。
7
目录
三、轴力正负号:使杆拉为正、压为负。
F
F FN F F FN
FN F
F FN F F FN F
在截面附近取微椴
FN
+
FN
FN _ FN
四、轴力图:表示轴力沿杆件轴线 的变化规律的图形。
F5
1、截 2、取
m

F4 F4
F1 F2
F5

m
F3 F3
3、代 4、平
F1 F2

2
目录
例2-1
悬臂梁受集中力作用,试求梁的内力中截面上的内力。
F
n
解:1.用n-n截面截断梁
2.取截面以左为研究对象
a F
n
a
3.将去掉的部分的作用用 内力表示
4.建立平衡方程
y
Fy=0
- F FQ 0 FQ F M Fa
M
x

2章-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拉压、扭转

2章-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拉压、扭转

§ 2.1 基本概念
2.1.1 内力的概念
《物理学》:指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由于这 个作用力的不同,使物体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静力学》中:物体之间的相互约束力,称为内约 束力。
此处讲解的内力:在物理学内力的基础上, 变形体在外因的作用下(荷载、温度变化……), 发生变形,体内各点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抵 抗变形的相互作用的附加内力,简称内力
4. 建立FN-x坐标系,画轴力图
FN-x坐标系中x坐标轴沿着杆件的轴线方 向,FN坐标轴垂直于x轴。
将所求得的各控制面上的轴力标在FN-x坐标 系中,得到a、和c四点。因为在A、之间以及 、C之间,没有其他外力作用,故这两段中的 轴力分别与A(或)截面以及C(或)截面相同 。这表明a点与点心”之间以及c点之间的轴力 图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于是,得到杆的轴力 图。
Mx
z Mz
FR M FNx FQy FQz Mx My Mz
FNx——轴力 FQy、 FQz——剪力 Mx——扭矩
My、MZ——弯矩
2.1.2 内力与外力的关系——截面法 1 弹性变形体的平衡原理 2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应用平衡的概念,不仅可以确定 构件的支座反力,而且还可以确定构件 上任意横截面上的受力-内力及其沿构 件轴线方向的变化规律,以找出最危险 的截面。
面上的轴力均为正方向(拉力), 并考察截开后下面部分的平衡。
3. 应用截面法求控制面上的轴力
用 假 想 截面 分 别 从 控 制 面 A、 B'
、B"、 C处将杆截开,假设横截面
FA
FNA 上的轴力均为正方向(拉力),并考
察截开后下面部分的平衡,求得各截
A
A 面上的轴力:

内力与内力图

内力与内力图

常见载荷作用下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特点
若一段梁上无载荷(即q=0),则剪力图为水平直线,弯 矩图为倾斜直线。剪力为正时,弯矩图为向右上方倾斜的 直线,剪力为负时则弯矩图向右下方倾斜,剪力为零时弯 矩图成为水平直线。 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剪力图为斜直线,弯矩图 为二次抛物线。若均布力方向向下,则剪力图为向右下方 倾斜的直线,弯矩图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 的剪力等于零的截面。 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上,剪力图有突变,变化值等于该集 中力的大小,弯矩图上由出现折角。 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上,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上有突 变,变化值等于该集中力偶的力偶矩的大小。
2
ql
五 弯矩、剪力与载荷集度间的关系
在例3中,将弯矩方程对x求一阶导数,得
dM qx F Q dx
将剪力方程对x求一阶导数,得
dF Q dx
q
也就是说,弯矩方程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剪力方程;剪力方程对x的一阶导数 等于载荷集度。这一关系并非只存在于该问题中,而是普遍成立的一个规律。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以上关系表明:弯矩图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对 应截面上的剪力;剪力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对应截面上的载荷集度。根 据这一规律,还可得到常见载荷下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特点。
例4
例4 外伸梁受力如图所示,试画出其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出梁的支座反力。
FA
qa 4
FB
3qa 4

例1 杆件受力如图所示,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
• • • • • • • • • • • • • • 解:(1)用截面法求内力。 沿截面1-1截开,由左侧一段的平衡,有 FN1+10=0 所以 FN1=-10(kN) 沿截面2-2截开,由左侧一段的平衡,有 FN2-40+10=0 所以 FN2=40-10=30(kN) 沿截面3-3截开,由右侧一段的平衡,有 -FN3+20=0 所以 FN3=20( kN ) (2)根据计算结果作出轴力图。 (3)讨论:由以上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将 平衡方程中的外力都移至等号右端,则有 FN=ΣFie 也就是说,横截面上的轴力,等于其左侧 (或右侧)一段杆上所有外力的代数和。掌 握这一关系,有利于快速计算轴力并画出轴 力图。

第2-3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及应力变形

第2-3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及应力变形
B
C
2
FN 1
y
F
FN 1 28.3 103 1 A1 202 106 4 90106 Pa 90MPa
FN 2 20 103 2 2 6 A2 15 10 89 106 P a 89MP a
目录
FN 2 45° B
F
x
例 已知简单构架:杆1、2截面积 A1=A2=100 mm2,材料的许
超静定结构的求解方法: 1、列出独立的平衡方程
例题2.7
F 0 F 0
x y
FN1 FN 2 2FN1 cos FN 3 F
l1
l3
2、变形几何关系
l1 l2 l3 cos
3、物理关系
l1 FN 1l F l l3 N 3 E1 A1 cos E3 A3
FN 2 45° B
F
Fx 0
x
F
FN1 cos45 FN 2 0 FN1 sin 45 F 0
FN 2 20kN
目录
y
0
FN1 28.3kN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A 1
45°
FN1 28.3kN
FN 2 20kN
2、计算各杆件的应力。
例 已知:l = 54 mm ,di = 15.3 mm,E=200 GPa,
m 0.3,拧紧后,l =0.04 mm。 试求:(a) 螺栓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b) 螺栓的横向变形 d
解:1) 求横截面正应力
l 7.41 10-4 l
E 148.2 MPa
π
p
FR
FR d Fsin

二、 内力及内力图解析

二、 内力及内力图解析

Mx 0
M B M x1 0 M x1 350N.m M B MC M x2 0 M x2 700N.m M D M x3 0 M x3 446N.m 3)根据内力值作轴的扭矩图d)
M x1
M x2
M x3
Mx(Nm)
B
C
44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Dx
-350 -700
d)
2、扭矩图(扭转变形)
常见梁的形式:
a、简支梁:一端为活动铰链支座, 另一端为固定铰链支座。
b、外伸梁: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 之外的梁。
c、悬臂梁:一端为固定端,另一 端为自由端的梁。
a)截面法求AC段轴力。沿截面1-1处截 开,取左段如图(b)
(a)
Fx 0 FN1 F1 0
FN1 F1 2.5kN
(b)
b)求BC段轴力。沿2-2截面处截开,取
右段如图(C)
Fx 0 FN 2 F3 0
(c)
FN 2 F3 1.5kN A
3)根据各段外力规律,作图AB杆的轴力
功率、转速和扭矩的关系:
Me
9549
P n
其中:M 为外力矩(N.m) P 为功率(kW) n 为转速(r/min)
扭矩图:扭矩图描述扭矩沿轴线的变化。
2、扭矩图(扭转变形)
例2-5 如图主动轮A的输入功率PA=36kW,从动轮B、C、 D输出功率分别为PB = PC = 11kW,PD = 14kW,轴的转速
例2-1:如左图,求n-n面的内力。 解:由截面法如图,取左半部分
Fx 0 FN FP
2、外力与内力之间的相依关系
3、杆件内力变化的一般规律
*内力(沿杆的轴线)是位置(x)的函数;杆上集中 力、集中力偶将杆分成若干段,内力是分段函数。 *当杆件外力沿轴线发生突变(有集中力或集中力偶) 时,内力也将发生突变; *当杆件外力沿轴线发生渐变(有分布力或分布力偶) 时,内力也将发生渐变。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2-1 杆件内力的概念与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一、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分量内力是工程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内力从广义上讲,是指杆件内部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显然,无荷载作用时,这种相互作用力也是存在的。

在荷载作用下,杆件内部粒子的排列发生了改变,这时粒子间相互的作用力也发生了改变。

这种由于荷载作用而产生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附加内力,简称内力。

需要指出的是:受力杆件某横截面上的内力实际上是分布在截面上的各点的分布力系,而工程力学分析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时,一般将分布内力先表示成分布内力向截面的形心简化所得的主矢分量和主矩分量进行求解,而内力的具体分布规律放在下一步(属于本书第二篇中的内容)考虑。

受力杆件横截面上可能存在的内力分量最多有四类六个:轴力N F 、剪力y Q F )(和z Q F )(、扭矩x M 、弯矩y M 和z M 。

轴力N F 是沿杆件轴线方向(与横截面垂直)的内力分量。

剪力y Q F )(和z Q F )(是垂直于杆件轴线方向(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分量。

扭矩xM 是力矩矢量沿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矩分量。

弯矩y M 和z M 是力矩矢量与杆件轴线方向垂直的内力矩分量。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实际的构件受力后将发生形状、尺寸的改变,构件这种形状、尺寸的改变称为变形。

杆件受力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剪切、弯曲。

1、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轴向拉伸和压缩简称为轴向拉压。

其受力特点是:外力沿杆件的轴线方向。

其变形特点是:拉伸——沿轴线方向伸长而横向尺寸缩小,压缩——沿轴线方向缩短而横向尺寸增大,如图4-1所示。

轴向受拉的杆件称为拉杆,轴向受压的杆件压杆。

图2-1 图2-2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桁架,由大量的拉压杆组成,如图2-2所示。

内燃机中的连杆、压缩机中的活塞杆等均属此类。

它们都可以简化成图2-1所示的计算简图。

2、剪切变形工程中的拉压杆件有时是由几部分联接而成的。

Gb02-内力与内力图

Gb02-内力与内力图

∑Fy = 0
1 ql − qx − F (x) = 0 S 2 1 F (x) = ql − qx S 2
结论 直梁某个横截面上的剪力,其数值等于该截 面左端(或右端)全部横向力(包括支反力)的代 数和。
例 求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的内力方程,并画出相应的剪力图 和弯矩图。
y q M x x ql / 2 FS l
弯矩的正号
弯矩的负号
使微元区段有变凹趋势的弯矩为正。 使微元区段有变凹趋势的弯矩为正。
2.2 内力方程及内力图
用截面法求内力方程 依据 杆件整体平衡时,它的任何一个局部也平衡。
∑F = 0, ∑F = 0, ∑F = 0
x y z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 0,
∑M
y
= 0,
∑M
z
=0
在杆件的任意局部区段中,所有外力与内力构成平衡力系。
2.1 内力 ( internal forces ) 定义和符号规定 定义和符号规定
1. 内力的定义
内力是分布力系。 内力是分布力系。 但是可以将复杂的分布力系 简化为形心上的主矢和主矩。 简化为形心上的主矢和主矩。 这种主矢和主矩对于该横截 面引起何种变形效应? 面引起何种变形效应?
2.1 内力 ( internal forces ) 定义和符号规定 定义和符号规定
两个控制面之间的图形: 两个控制面之间的图形: 直线 曲线 跃变
2.3.1 梁的平衡微分方程 (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
q M+dM FS+dFS dx
∑F = 0
y
F + qdx −(F + dF ) = 0 S S S

2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弯曲

2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弯曲

弯矩:
使杆段下侧受拉为正 (对水平杆段左顺、右逆为正), 反之为负
例题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称为悬臂梁 。梁 承受集中力FP及集中力偶MO作用。
试确定 : 截面 C 及截面 D 上的剪力和弯矩。 C、D 截面与加力点无限接近。
MO=2FPl
D A C
F
P
B
l
l
解:1) 应用静力学平衡方程确定固定端的约束力。
MO=2FPl
D C l l
FP
B
F =0,
y
FQD-FP=0
M
FP
M D M O FP 2l Δ=0
D
=0
MA=0 A
MO=2FPl
D
因为D截面无限接近B截面 ,所以式中
FQD
Δ0
FQD=FP
FP
l
l
MD
M D=0
4) 讨论
本例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都是C、 D截面以左部分梁, 因而需要首先确定左端的约束力。如果以C、 D截面以右 部分梁作为平衡对象,则无需确定约束力。计算过程会更 简单些。
a
m
F
A
m
B
x (a)
FAy
FBy
y
FA R yA
m
FQ
C
x
(b)
A
x
m
a
由平衡方程得
yi
F
m
F
0
F
Ay
- FQ 0
A
m
x
B
可得
FQ = FAy
FAy
(a) y
m
FBy
R A FA y
FQ 称为 剪力
A

结构力学课件-内力分量和内力图

结构力学课件-内力分量和内力图

(4)隔离体是应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的对象。在受力图中只画隔离体本身所 受到的力,不画隔离体施给周围的力
➢说明2:一般力系平衡方程 (1) 三种形式:尽量每列一个方程求解一个未知量 (2)平衡方程:同方向同符号 (3)平衡方程的正负和内力的正负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套符号系统
截面法结论(非常重要)
q
FAx
FS图
1 ql 2
FN图
(3)轴力图、剪力图正负值分别画在杆 件异侧,要标明正负;
(4)要注明内力图名称、单位、控制内 力竖标大小值;
(5)竖标大小长度要按比例绘制;直线 要直、曲线要光滑
F
sin
2
ql
FAy FBy ql F sin 0
②取AC段作隔离体来研究
FAy
F
sin
2
ql
Fx 0 FNC FAx 0 FNC F cos a(压力)
Fy 0 FSC FAy qx 0
FSC
FAy
qx
F
sin 2
ql
qx
MC 0
MC
FAy .x
qx
正,压力为负
剪力FS:截面上应 力沿垂直于杆轴方 向的合力。 一般以
绕截面邻近小段隔
离体顺时针旋转为 正,反之为负。
M
左截面 右截面
弯矩M:截面上应力 对截面形心的力矩。 一般不规定正负号。 有时也规定使水平杆 件截面下部受拉时为 正,上侧受拉时为负
➢强调相关的几个问题
MM
FN FN
FS
FS
左截面
右截面
(1)左截面与右截面上的内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附加内力:因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分子结合力的改变量, (3)内力正负号要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x (kN .m)
A B
10
C
D
x
20
10
§2-4平面弯曲梁的内力与内力图
弯曲梁的概念及其简化 杆件在过杆轴线的纵向平面内,受到力偶或受到垂 直于轴线的横向力作用时,杆的轴线将由直线变为 曲线,杆件的这种以轴线变弯为主要特征的变形称 为平面弯曲;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简称为梁。 常见梁的力学模型 ☆简支梁
(b) (c)
FN 1 F1 2.5kN
b)求BC段轴力。从2-2截面处截开, 取右段,如图14-1-3所示
F
x
0 FN 2 F3 0
A (d)
FN 2 F3 1.5kN
3)图(d)为AB杆的轴力图
C
B
2.5kN (0 x a) FN 1.5kN (a x a b)
§2-2 轴向拉压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
定义
以轴向伸长或缩短为主要特征的变形形式,称为
轴向拉伸或压缩
内力的计算 截面法

如左图
内力的表示 轴力图----形象表示轴力沿轴线变化的情况
为了表示轴力沿轴线的变化,我们用轴线方向的坐标轴 表示杆截面的位置,其垂直方向的另一个坐标轴表示轴 力的大小,这样得到的图形称为轴力图
C
P3 z (c) m
x P3
z
FQz
Mz (d)
C m
FN
x
一、基本变形—(轴向)拉伸、压缩
载荷特点:受轴向力作用
变形特点:各横截面沿轴
向做平动
内力特点:内力方向沿轴向,简称 轴力FN
其中:FN P
轴力正负规定:拉正压负。
即拉伸变形为正,压缩变形为负。
二、基本变形---剪切

载荷特点:作用力与截面平 行(垂直于轴线)
me
均匀分布力偶
mq
l
在分布力的起始和终止截面,扭矩 没有突变。 以斜直线渐变。 方向:右手螺旋法则,四指指向外 力偶方向,拇指离开为正; 大小:mq l
扭矩图例1
M x ( N.m)
B
446 C
A
x
D
350
700
扭矩图例2
10 kN 30kN .m 20kN .m
A
10kN .m
2m
B
C
D
(其中:C、D为积分常量。)
2
2
Cx D
公式的几何意义 (1)剪力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荷载集度的大小;
(2)弯矩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剪力的大小;
(3)根据q(x)>0或q(x) <0来判断弯矩图的凹凸性.
q(x)、FS(x)图、M(x)图三者间的关系
1.梁上有向下的均布荷载,即 q(x) < 0
M 2 FAy x G( x a ) Ga l (l x )
例1(续)
根据以上条件,画出剪力图、
弯矩图

最大剪力Qmax在AC(b>a)(或 CB,a>b)段
Qmax=Gb/l

最大弯矩在C截面处
Mmax=Gab/l

本例中,剪力和弯矩的表达式与截面的位置形式上 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剪力方程和弯 矩方程;即:
q(x)
无外力时,q=0
FQ = q( x)dx C (常量) M= FQ ( x)dx D Cx D
外力为均匀分布载荷时,q为常量 FQ = q( x)dx qx C M= FQ ( x)dx D q( x)dxdx Cx D = qx

变形特点:各横截面发生相
互错动

内力特点:内力沿截面方向 (与轴向垂直),简称 剪力FQ
剪力正负规定:左上右下正;或顺正逆负。
左上:指研究体的左截面(右半边物体)剪力向下
三、基本变形---扭转

载荷特点:受绕轴线方向力偶
作用(力偶作用面平行于横截 面)

变形特点:横截面绕轴线
转动

内力:作用面与横截面重 合的一个力偶,称为扭矩 Mx或T
剪力弯矩图例2
已知:G,a,b,l,画梁AB内力图
解:1〉求A,B支座反力( a+b=l )
FAy
Gb l
FBy
Ga l
2〉求x截面内力 a) 0<x<a
FQ1 FAy Gb l
b) a<x<l
M1 FAy x Gb l x
Ga FQ2 FAy G Gb G l l
一、由轴力方程绘制轴力图
例 如图(a),F1=2.5kN,F3=1.5kN, 画杆件轴力图。
解:1)由杆件静平衡计算外力 Fx 0 F2 4kN
2)由外力分段,每段内力计算: a)截面法求AC段轴力。沿截面1-1 处截开,取左段如图(b)
(a)
F
x
0 FN 1 F1 0
例1(续)
4)3-3截面内力:(2a≤ x≤ 3a ) ,
此处:x3 3a x
FQ3 FBY 1 qa 6
1 M3 M FBY x 3 q a 2 q a x 3 6
例1续
1.当:0≤x1≤a 时
AC段 FQ1=5q.a/6
2.当:a≤x2≤2a 时,即CD段

例:如左图,求n-n面的内力。 左半部分
F
x
0
FN FP
右半部分:
F
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FP FN
左右两部分的力方向相反,但是同一内力,
因此规定内力由变形确定正负号,是标量。
§2-1 横截面上内力与内力分量
P2 P1 m P4 P2
P1
m
P3
m
(a) y m
P5
P3 (b)
m
y P2 P1 FR M P2 P1 m My FQy Mx
FS(x) M(x)
dFQ ( x)
dx dM ( x) FQ ( x) dx d2 M ( x ) q( x ) 2 dx
q ( x)
M B M C 350N.m;M D 446N .m
2)由外力偶分段,用截面法分别求每段 轴的扭矩即为1-1、2-2、3-3截面上的 扭矩,如图a)、b)、c),由 M x 0 M B M x1 0 M x1 350N.m M B MC M x 2 0 M x 2 700N.m M D M x3 0 M x3 446N.m 3)画扭矩图 d)
Mx
其中:M x M
扭矩正负规定:右手螺旋法则,拇指离开截面为正, 指向截面为负。
四、基本变形---弯曲(平面)

载荷特点:在梁的对称截
面内,作用有力或力偶。
变形特点:梁的横截面绕

某轴转动一个角度。 中性轴(面)

内力:作用面垂直横截面的
一个力偶,简称弯矩M 内力沿截面方向(与轴向垂 直),简称 剪力 FQ

一端为活动铰链支座, 另一端为固定铰链支座
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支外的简支梁 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
☆外伸梁

☆悬臂梁

复习:梁内力的正负规定
梁的内力 剪力FQC 弯矩MC

梁内力的正负规定
内力方向

梁的变形
一、由内力方程绘制平面弯曲内力图
例1 简支梁如左图,已知a、q、 M=qa2;求梁的内力
dFQ ( x)
FQ(x)图为向负方向倾斜的直线.
M(x)图为向正方向凸的二次抛物线.
dx dM ( x) FQ ( x) dx d2 M ( x ) q( x ) 2 dx
q ( x)
FS(x)
M(x)
O
x
2.梁上无荷载区段,q(x) = 0 剪力图为一条水平直线. 弯矩图为一水平直线或斜直线. 当 FQ(x)= 0 时,M水平直线. 当 FQ(x) > 0 时,M向正方向倾斜. 当 FQ(x) < 0 时,M向负方向倾斜.
M x1
M x3
M x2 M x ( N.m)
B
446 C 700
A D
350 N .m ( BC段) M x 700 N .m(CA段 ) 446 N .m ( AD段 )
x
350
d)
二、由外力直接绘制扭矩图
外力 无外力偶 集中力偶 扭矩图 不变 突变。 方向:右手螺旋法则,四指指向外 力偶方向,拇指离开为正; 大小:集中力偶大小 me
FN ( N )
500 A B
C
D
E -160
x
轴力图例2
§2-3扭转圆轴的内力与内力图
扭转变形的定义 横截面绕轴线做相对旋转的变形,称为扭转 以扭转为主要变形的直杆,通常称为轴 本课程主要研究圆截面轴
功率、转速和扭矩的关系
P M e 9549 n
其中: M为外力矩(N.m) P为功率(kW) n转速(r/min)
第二章 内力与内力图
§2-1 横截面上内力与内力分量 §2-2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内力图 §2-3 扭转圆轴的内力与内力图
§2-4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与内力图
§2-5 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横截面上内力计算--截面法
截面法求内力步骤
将杆件在欲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的截断,取其中任一部分; 画出其受力图。所有外力,并在断面上画出相应内力; 由静平衡条件确定内力大小。
二、由外力直接绘制轴力图
外力 无外力 集中力F 轴力图 不变 突变。 方向:拉正压负; 大小:集中力大小F 在分布力的起始和终止截面,轴力 没有突变。 以斜直线渐变。 方向:拉正压负; 大小:q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