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问答题库: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问答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简答题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这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1)真理的绝对性的两方面含义: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3)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 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答:(1)真理是指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正确的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①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5.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简答题

马克思简答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体的主观选择结合起来了,从而把社会主义奠定在坚实的理论基石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哲学上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问题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即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运动不息、变化发展的,属于辩证法;坚持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隔绝、静止不动、没有发展的,属于形而上学。

3.哲学基本问题和内容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对“抓住重点”就是一点论,“二者兼顾”就是均衡论的理解抓住重点是指在考察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同时承认非重点的存在,并非一点论。

二者兼顾是指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有重点的兼顾,并非均衡论。

5.矛盾动力原理及其意义第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道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道问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3.简述唯心主义及其存在形态?答:唯心主义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5.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这说明( )A. 真理具有客观性B. 真理具有绝对性C. 真理具有相对性D. 真理具有全面性5、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6、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7、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A.它是否有用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D.是否清楚明白8.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

这说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9.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

这犯了()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教条主义的错误D.经验主义的错误11.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1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13、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1)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简答题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2)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

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却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3、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4、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2)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5、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

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6、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马克思简答题

马克思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及内容。

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内涵:第一,思维、精神和自然界、现实世界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第二,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第三,怎样达到、怎样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

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3.如何理解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在时间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人类的社会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4.简述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意识现象。

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的物质世界提供原材料,就不可能有反映者的意识。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主客观的统一。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歪曲的反映。

由此可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根源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宣扬意识不依赖人脑和物质世界,是极其错误的。

作用: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最新资料推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里所说的理论,就是理性认识。

在高二哲学认识论的教学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一对重要名词。

教育和培养学生坚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从本质上予以分析,防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的内涵、区别、辩证关系及认识上的误区等问题作一些阐述。

一、两者的内涵与区别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到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在实践中由接触现象(认识事物的现象)到把握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产生和形成感性认识。

1 / 131、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形式实现的。

感觉是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产生是主体的感觉器官接受来自外界事物的各种状况、属性等信息的刺激,并将客体的信息通过神经传达到大脑的相应部位引起的意识现象,是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起点,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它反映的只是一个侧面、一个局部特征,而不是事物的全貌。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高一级的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觉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性认识的形式:
判断
判断是借助于概念,对事物有所肯定或 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水果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推理 推理从事物的联系中,合乎规律的由已有 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 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 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 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 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
B、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C、理论要要为群众所掌握。 D 、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因为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及 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受到科学技术条 件的限制,还受到人们的实践范围、立场 、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 制。因此,人们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 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才 能达到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
联系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辨证统一
(1)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 (3)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联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性中包含有绝对的成分、颗粒 真理的绝对性要通过无数真理的相对性表现出来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 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 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 对性的统一。从主体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的程 度和过程来说,人类获得真理的过程就是由真 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过程。

马原主观题2013

马原主观题2013

考和解决问题。 (3 分) 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 例(故事亦可) ,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3 分) 五、道旁的梨该不该摘?(2005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 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 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 主吗?” 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 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2)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 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人)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 (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 精神境界。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马克思 劳动二重性
商品价值 W=生产资料中包含的劳动 c(不变资本)+生产中加进的必要劳动 v(可 变资本)+生产中加进的剩余劳动 m(剩余价值) 7、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的关系: “惊险地一跃” 8、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
二、价值规律
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 分)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 (2 分)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 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2 分) 四、案例: 真理是具体的(2006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从前, 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 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 据说是“镇水”用的。 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 10 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 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 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 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 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 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 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 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 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 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4 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 举一例说明之。 (6 分) (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 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是要受条件的制约的,关随着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离开具体的时间、 地点和条件, 真理就是抽象的、 无意义的。 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 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4 分) (2)所谓的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 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 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 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0-7单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0-7单元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简答题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或静止等,都是处在量变过程中的状态,它们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

二者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量变开辟了新的道路;二者互相渗透。

2.简述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内容。

国家的政治职能是统治阶级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国家的社会职能是社会公共管理,即:国家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公共事物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和理论意义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这一特点所决定的。

具体地说:1.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惟一标准。

2.这个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这个问题也是人们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4.简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及其表现。

马克思

马克思

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使我们找到了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体现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上,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不移加以推进,使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析关系原理分析上述?答:生产力:是人力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力量.生产关系:使人们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①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只有当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变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程度,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新制度还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党实行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经济势力的发展,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是我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步伐得以加快,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六)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 )A.社会性B.历史性C.系统性D.实践性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A.客观性B.无限性C.方向性D.一维性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 )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B.普遍性C.绝对性D.客观性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简要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一种基于个人情感体验和直觉的认知,其主要特征是能直觉感知现实,洞察到细节变化,快速而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

它是一种更快更敏感的认知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周围认知信息,并作出相应的行动或判断。

通常,我们依靠感性认识来做出日常生活中重要决定,决定是否要买一件衣服、是否要去一个地方旅游等。

由此可见,感性认识可以在快速反应和判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作出合理抉择。

与感性认识相反,理性认识则是一种基于客观规律和抽象思维的认识,其主要特征是客观地观察、分析和概括认知信息,以便对其机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理性认识以其有效而可靠的处理方式,可以在必要时帮助把握现实,预测未来,有效避免随机变化带来的风险。

通常,我们依靠理性认识来做出重大决策,如此做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评估利弊,以便作出最佳的选择。

说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我们要把它们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辩证的关系来认识,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补充和统一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感性认识具有更快更敏感的特点,而理性认识则具有更可靠更客观的特征,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协作,从而使认识过程更有效、更准确。

另外,感性认识是直观的,而理性认识是抽象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统一的联系。

直观和抽象要统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要统一。

这样就能发挥出它们的辩证统一作用,使认识过程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总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一对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对立面,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联系与统一,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更好的判断事实真相,使认识过程更全面、更准确,从而可以更好、更有效地接受并处理复杂的事实信息。

本文的讨论在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辩证联系的关系,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补充关系,当这种补充关系得到表达和发挥时,可以达到更有效地认识真实事物的目的。

首先,感性认识具有更快更敏感的特点,而理性认识则具有更可靠更客观的特性,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与协作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接受、处理复杂事实信息。

马原简答题及论述题汇总

马原简答题及论述题汇总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a)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b)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指出物质不是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b)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c)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a) 这一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它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价值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b) 这一划分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的表明资本助于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b)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经济形式)c)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a)在这些国家发展生产力,赶超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b)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c)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峻挑战d)这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它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彻底的批判精神、阶段性c)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d)i. 不带任何偏见的、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的面目来认识世界并揭示其客观规律;e)ii. 它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它研究的领域涉及很多方面且研究深刻;f)iii. 它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经受的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g)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7、简述意识的本质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8、简述极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a)级差地租I形成的原因是: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力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别;级差地租II形成的原因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b)极差地租I与极差地租II,虽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形成的。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考研真题详解(认识的辩证过程)【圣才出品】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考研真题详解(认识的辩证过程)【圣才出品】

第14章认识的辩证过程14.1 复习笔记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知觉的,有知觉的,理性的,合理的,推理的)(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把客观事物转化为主观观念的第一步,它以直接性为特点,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心理反映形式揭示事物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外部联系。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间接性、抽象性为特点,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

(3)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它是感性认识从而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4)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5)表象表象是感性认识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6)概念概念是理性认识最基本的形式,它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7)判断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

判断是概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的个别和特殊的东西的丰富性的展开。

(8)推理推理是人的思维对外部世界的理性把握,它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

(1)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的具体表现①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活动的方向;②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或水平;③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感性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

(2)理性认识的感性渗透的具体表现人的理性认识也同样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具体表现在:①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它将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包摄于自身;②理性认识总以一定的语言、符号作为其物质手段。

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题目】: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案解析】: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性;生动、具体性;表现性、片面性。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基本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

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题目】: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案解析】:(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题目】:(简答题)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关系。

【参考答案】: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它是感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知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映,如将苹果色、香、味等方面的感觉结合起来,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知觉。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再现。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作者:张家如来源:《考试·高考文科版》2007年第12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哲学范畴,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逻辑起点,是正确把握认识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关节点。

正确认识和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1. 把握一对概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的过程,又指反映的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按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程度、水平和发展过程来说,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不同质的阶段。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理解一对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立统一关系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

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它与对象的联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是间接的,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第二,两者反映的方式不同。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与认识对象相互接触,形成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从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第三,两者反映对象的深度、层次不同。

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密切联系、辩证统一。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四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7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分)
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6分)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1分)(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2分)
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

(2分)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2分)
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1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3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

(2分)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

(2分)
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2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3分)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

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2分)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分)
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
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3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2分)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4分)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