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6周)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01周)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含解析)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01周)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含解析)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参考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试题分析】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所谓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而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典例中只要求概述画面,题目比较简单。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一般需要概括诗歌描述画面的内容,概括意象的内涵,分析意境特征,点明情感。

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答题时先简要描述景物,然后结合诗歌分析渲染什么样的氛围,奠定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即可。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关山月①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高三语文复习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高三语文复习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高三语文复习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一、考点分析欣赏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作者在对自然的描述中表现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在描绘具体的形象中体现感情。

阅读时要把握文章描绘的具体形象。

◆注意把握文学形象的“三性”(1)形象的具体可感性。

即生动地描绘出客观事物的特征。

(2)形象的情感性。

也就是说文学形象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其客观性,但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着个人的褒贬和爱憎,所以它又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因素。

(3)形象的典型性。

任何文学形象都是作者根据生活素材经过集中、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具有普遍性。

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用长城的形象代表凄婉的历史,作为民族封闭和文化愚钝的象征。

把握了长城的形象后,回答问题就变得很容易了。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包括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文学作品语言的四大特点(1)形象化的特点。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要求作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描写社会生活的图景,使读者进入一个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境界,直接地感知或想象出作家所描绘的情境。

(2)凝练含蓄的特点。

这是指文学作品要用尽可能经济的笔墨去描绘和概括丰富的生活和思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3)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特点。

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总是以生动感人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总是熔铸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鲜明地表现在作品语言上。

(4)具有音乐美的特点。

这是指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总是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来传达生活的真情实景,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高考命题中直接考语言的题不多。

而且语言的特色也常要结合表达技巧来答。

但2005年福建卷第16题,“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

”这道题是直接考查考生对文章语言的表达技巧的理解。

它包括文章在选材上的特点,运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以及语言风格。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2021学年)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201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云和梯田张抗抗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地甩出一角空地。

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

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

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

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含解析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

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

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

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

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賦》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在这里我们看见许多诗人将“木叶”这一意象作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来寄托情感。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一个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

他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

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

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意象”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

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

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的“意象”。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

1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赵一曼女士阿 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喝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备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D.尽管儒家学说的力量不断弱化,但它始终与后期封建艺术的美学规范相伴。
【答案】1. C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内容承载不住形式”错,原文“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B项,“杜诗、颜字和韩文”错,应是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D项,强加因果。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论证目的错误。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这些艺术巨匠们所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故选D。
(摘编自《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错位》)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塑造姨的形象,她对小文多次黑脸相向,羞辱、警告、泼冷水,临近收尾才交代她的良苦用心,这也是情节的突转。
B.小文一直不知道姨的良苦用心,还曾经对她心怀怨恨,但是当他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泪水奔涌,这表现出他对误解姨的深深悔恨和对姨的深深感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谈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谈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谈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在考纲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明确要求:“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落实到小说阅读中,即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用意或作用(表达思想情感)。

1、关于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衣着、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命运变迁等。

2、关于人物塑造的写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

直接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描写以表现人物特征;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

3、关于小说塑造人物的作用:整体上说就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三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

4、关于人物形象地两个角度:一是从分析环境入手,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往往会烘托人物性格和暗示人物命运,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命运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性格、命运及其变化的载体,也是其具体的体现。

哈呼语文。

北京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癖好(pì)聒噪(guō)寒喧敛气屏声(bǐng)B.朱拓(tuò)悚然(sǒng)函盖沸反盈天(fèi)C.剔透(tī)暂时(zhàn)精悍斐然成章(fěi))D.肖像(xiào)炮烙(luò)理睬罄竹难书(qìng)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幸不訾着短处訾:毁谤B.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抵:到达C.好高骛远骛:追求D.化险为夷夷:平坦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国家药监局主持核心业务的意料器械司的两任司长,在半年时间内,先后都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刑拘,看到这样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

B.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

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

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C.大城市的居室、办公楼、饭店或娱乐场所的污染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许多人对此不很了解甚至是无所知。

D.刚刚开通的可视电话,可以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语音和图像信号,实现人们打电话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蒲松龄是我国清代文学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聂小倩》即选自于这部短篇小说集。

D.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

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

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

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

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

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

”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

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

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

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

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

贾政在刚听说金钏儿跳井自杀时,曾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聋老婆子那番话和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就暗示读者,在贾府这类事件必然是经常发生,这才使聋老婆子这样的仆人也不以为奇,以至于麻木不仁了。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篇一】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的一组信息。

在本质上文化是非物质的,但它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上得以流传,如建筑、石刻、竹帛纸书等。

更有一些直接借助人脑储存,如口头流传的一些史诗、歌曲等等。

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如政治(古人称“经邦济世”之术,与现在的经济概念有些不同)、娱乐功用以及在科学技术、观念和信仰等方面的功用,这些功用不应混淆。

②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大概就是娱乐功能。

鲁迅所说原始人抬木头时发出的“吭唷吭唷”之声,渔猎之族在石头和崖壁上刻画动植物形象,这些行为都没什么功利性,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

这些行为后被我们称为文艺。

宽泛一点,饮食文化之类也可列入其中。

多样性是娱乐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保持和发展多样性、拯救濒危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假如哪天我们只能听到超级女声一种声音岂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③国家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与文艺没有太大关系。

中国早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推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

近两千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的国家,衰落不过在近一、二百年。

只是腐败的统治者往往将大量社会资用于享受这种精细的文艺,造成批判者迁怒于这些娱乐性的文化功能。

文艺本没有亡国的罪过,不是“后庭花”亡宋,而是宋朝有问题的政治和军事体制。

文人不解,讹传至今。

文艺本质上是没有功利性的,我们不应对此要求太多。

对本土的、外的文艺都不必以有用无用权衡,只要无害即可。

但文艺在许多情况下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

如战争中的军歌等等。

寓教于乐,更容易被人接受。

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教”的“乐”就应该淘汰。

④中国文化是不被宗教左右的成熟文化。

过去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原始文化的特征。

通过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已越越少。

但又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宗教是儒教。

其实在中国虽然常将儒道释三者并立称为“三教”,许多地方神庙中也供奉孔子像。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河南省周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百里滩刀客李子胜(1)时令过了立秋,三十出头的爷爷每天都亢奋得失眼,不论白天黑夜,脑子里全是一扎长的大对虾,瓦片似的大海蟹,光屁股娃娃大小的鲈鱼。

出海打鱼,就是抢银春金秋两季,卖足了现洋,好偎冬过年。

(2)凌晨,码头上人影幢幢。

爷爷解开缆绳,和另一个外号叫“狼鱼”的驾长搭讪着。

有个竹竿一样纤瘦的生疏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狼鱼的船边。

让爷爷惊讶的是,竹竿手里拿了把对虾大小的刀子,刀子在晨光里灰白的颜色把爷爷的心刺了一下。

(3)这是个刀客。

爷爷小声咕嚷着。

船老大出海,就怕遇到这种讨钱的刀客。

刀客不是你给个饽饽就能打发的小乞丐,他们要的是钱,少了,就把刀子在额头、胳膊上刺,刺得鲜血淋漓时,你就必需给更多的现洋。

渔民出海,原来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都怕遇到晦气,出海的时候,最怕见到血光。

(4)狼鱼和竹竿对峙了片刻,抖抖地摸出一块现洋,但是,刀客不接,而是把刀子缓缓举过了额头。

狼鱼啐了口唾沫,要饭还嫌馊,爱要不要!爷爷看到灰白色一闪,竹竿额头立即殷出了个红红的“一”字。

而狼鱼扔下那块现洋,已经把船推动了涨满海水的航道。

刀客把脸扭向爷爷,爷爷下意识地把手捂在空荡荡的腰间。

(5)爷爷说,兄弟,我真的没有钱,要不,你跟我出海吧,今日卖的钱都归你。

(6)刀客愣了片刻,向爷爷点点头。

(7)下好拖网,已经晌午,爷爷从船舱里拿出干粮和昨晚煮熟的一盆对虾,招呼刀客吃饭。

(8)刀客狼吞虎咽地吃完,看看爷爷,用浓浓的山东腔调说,大哥,看来你是好人。

(9)该起网了。

刀客抓过网绳,拉网很沉,网底快出水面时,网里的鱼翻动得水花四溅。

刀客娴熟地把鱼虾分拣进鱼篓,又内行地把拉网投到海里。

刀客说,东家,我帮你做两个月店员,工钱你看着给。

(10)在以后的一个月里,爷爷的鱼获让船老大们眼红,夸爷爷视力好,雇了好店员。

当爷爷每次看到刀客赤裸的上身胸前那个菊花般的伤疤时,心头总是惴惴的。

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含解析

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含解析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太湖碎锦范烟桥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

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

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

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

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

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

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

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例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例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例题及答案详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幸福号飞碟桂花飘香的秋日上午八时,一架巨型飞碟,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旋转着七色光芒,降落于某大学樱花广场。

一位小绿人,高高站在飞碟门口,派头十足地发表了讲话。

“各位,各位,我们是幸福号飞碟,来自遥远的S星体,我们肩负和平使命、怀着诚挚的情感而来。

我们深知你们不少人对生活日感厌倦,认为活着差不多只是一种负担,深切渴望到一个轻松自在、舒服富裕且充满刺激的地方去。

现在,我来了,我来了,我来接你们了!”“各位,一切都不需要,不要签证,不要担保人,不要资质证明,不要美元,一切都不需要,只要马上走出来的勇气。

幸福就在眼前,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快快走出来吧,不要失之交臂,要知道:摆在你们面前的是超豪华飞碟,是享誉宇宙的幸福号飞碟,你们所要到达的将是比你们地球文明发达数亿光年的全新的文明星体。

”“呵,五个人走出来了,很好。

又有三十八个,啊,甚至还有十九名女性,太棒了,太棒了。

九十八个,一百九十一个,二百五十个,好,够了!开放光电梯!”从七层楼高的飞碟的舷窗,立刻喷出一条条彩虹般波荡的光电梯。

二百余名男女在徜恍迷离中,如长袖飘曳的飞天被摄入飞碟,那滋味真是好极了。

飞碟随即上升,转眼间便消失于时空走廊。

“各位,各位,现在由我——XXX来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还是那位小绿人说。

XXX的XXX先生说:“XXX,老话说,民以食为天,到贵国之后不见得会让我们饿肚皮吧。

”XXX笑道:“哦,您真是太幽默了,各位是尊贵的客人,放心放心,你们永远不会有半点饥饿的感觉!”穿着露脐裤的XXX道:“请问,你的国家美丽吗?能为我们提供游览你们国家的机会吗?”老K道:“小姐,你们讲游遍我们的星球。

事实上你们将会接连不断地在各个城市间游动!”西装笔挺的XXX说:“我想询问一下住房,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都好商量,问题是要绝对安全。

”XXX道:“你们的住房坚固无比,安全是绝对的。

”XXX道:“我希望能干某种尽可能轻松且不复杂的工作,要知道,我们可都是本国的精英啊。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 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 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含解析)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

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

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

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

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

你有这个胆子吗?”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

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

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

”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

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

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

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

这里准有野兽。

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

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

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

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

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

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

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

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

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

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

12018年3月5日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小镇上路 遥吉普车在咸榆公路上奔驰着。

车窗外闪过冬日那苍茫的天际、玄黄色的山峦,以及悬崖上垂挂着的奶白色的冰凌……军微微前倾着身子,透过车玻璃扫视着黄土高原广漠的田野,两只眼睛闪闪发光。

因为种种原因,他二十多年没回故乡了。

走时是兵,现在已是一个现代化的炮兵师的政委。

这些年,他一直生活在祖国绿莽莽的西南边陲,但梦里却常常是一片黄色……现在他终于又看见了这亲爱的土地。

黄色永远是温暖的色调。

他此刻的心暖烘烘的。

“再有八十里路就到家了……”他对司机说。

前面出现了一座小镇。

他猛地一怔。

他让司机把吉普车停在镇子对面的公路边上。

他说要到镇子上走一趟。

他下了车,走过小小的、老老的弓形石桥,来到了镇子上,径直向那个他一眼就认出来的地方走去。

那是一座小学校。

他绕着学校的围墙走,一边走,一边像侦察兵似的搜索着他曾像小狗一样爬过的下水洞——那个已属于遥远记忆中的遗迹。

他刚才在车上那猛地一怔,正是想起了那个洞。

刹那间,那热闹的锣鼓声、丝弦声、秦腔……又在他的耳边骤然间响起来。

学生们全都放假,而且不准在唱戏的时候留在校园内,以便把这里变成剧场,因为镇子上再也找不到这么一块平坦的地方了。

当然还可以进去,但得买票。

校门的土豁子成了“剧院”的入场口,被剧团掏钱雇来的本镇的一些彪形大汉把守着。

土墙里面也有同样的大汉来回巡视,以防不良之徒越墙而过。

同学们都看戏去了,就他一个人踯躅在街头。

他没有那三毛钱去买一张票。

突然,他想起了那个下水洞,从那个下水洞爬进去就可以到操场上了。

小说形象类题目(解析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小说形象类题目(解析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精神加其痛苦 毫无同情心
概括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及其意义。 明确 祥林嫂是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 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为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 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 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一、归纳:塑造人物形象: 1.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2.侧面:旁人的评价 3.故事情节写和环境描写 二、提问方式 1、XXX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或XXX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三、方法指津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性格由于高太尉 等人的不断迫害,从善良安分忍辱负重到逆来顺受苟且偷安再到后来的勇敢反抗逼 上梁山,显示出英雄本色。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形象,写她的语言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 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写她的动作:在贾政处,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写她的心理: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不肯多走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 透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寄人篱下、多愁善感、小心谨慎的林妹妹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如《边城》沈从文通过对茶峒地区的风俗民情及青 山绿水的描写烘托出边城小镇的人物人性的淳朴自然、优美健康。 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曹雪芹通过《西江月》 两首判词明贬实褒来赞美宝玉蔑视世俗,独立不羁的品质。

作用: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肖像描写,尤其是祥林嫂的眼神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 心世界,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经历。通过鲜明的对照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 几个阶段,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地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人物语言描写及其作用: 在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和“然而”,这两次的含义 有什么不同? 明确 第一次“可恶”是指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后面隐含的 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当然,而且反映了鲁四老爷 的假斯文。 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 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后面隐含的意思是: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 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美辨识的能力”,整合句间关系,转述正确。

C项对应原文第四段“书法中的临摹有实临与意临之分………力求还原与逼真补述指示代词“此”,筛选整合“实临”的相关信息,正确。

D项对应原文第四段“意临则相当于中国画中的‘仿’与‘拟’的方式……以获取新的变化”及“所以‘通临’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临摹……是艺术在传承中的一种再创造”,筛选整合“意临”的相关信息,正确。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3.A。

原文并没有体现“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审美特点及核心价值”与“以视觉艺术为主导”这种冲突,且根据原文第一段“它不仅仅是技术与视觉的展现,更是人文修养、个人心性与宇宙自然相息相通的综合体验”一句可见,中国画本身展现了技术与视觉,并非排斥视觉艺术。

分析全文各段,如第二段“不仅仅是对临本的技艺、内容的复制”,第三段的“一方面是要学习绘画技能”,第四段提及的“技法”,可见作者的观点并非如此。

所以A项的推论错误。

B项对应原文第二、三、四段,是对文章结构及内容要点的考查。

第二段为临摹内容,第三段为临摹的目的,第四段为临摹的手段,综合三个段落段首的分论点及段末的结论句可以做出推论。

C项对应原文第二、三段,对段落间相关信息“经典之作”进行了整合,可以做出推论。

D项对应原文第四段,文中把《富春山居图》作为“意临”创作过程的论据,可以做出“堪称意临的典范”的推论。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

4.B。

“以作者的观察视角为切入点”的说法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赏析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5. 在作者看来,爬墙虎是名高明的艺术家,它的生长就像画家在挥毫、皴染、泼墨、走笔(比喻的解说,2分), 这个比喻将爬墙虎生长的“形、色、势的变化之美”,写得意趣盎然,让人欣喜,令人佩服(比喻的效果,2分)。

作者对爬墙虎生长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作者的感受,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根河之恋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

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

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

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

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

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

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

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

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

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

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

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

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

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

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

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

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

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

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

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

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

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

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

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

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

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

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

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

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

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注释:【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参考答案】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

1.有关人物形象鉴赏的题型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反之亦可。

解题方法:(1)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神态、心理作出分析评价。

(2)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结合叙事情节,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

2.有关物象鉴赏的题型提问方式:简要概括文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分析文中描绘的景物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文中所写的物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先作定性分析,再作定量分析;概括景物的特征,特别是要注意景物与其所指向的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解题方法:景物形象要从把握形象特征、情感蕴含及领会形象内涵、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

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及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忆韦素园君鲁迅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

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

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

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

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

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

“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

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

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

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

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

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

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

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

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

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

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

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

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

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

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

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

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

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

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1.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3.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4.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1.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

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2.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

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清这一段的情感脉络,即从高兴到悲哀。

然后要重点分析“但”后面的内容,这是作者表达的重点。

四个“忽而想到”,运用排比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心里复杂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