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诊断流程图
哮喘病情分期与严重程度分级-PPT精选文档
![哮喘病情分期与严重程度分级-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77d91f5240c844769eaee3a.png)
内皮细胞
G-CSF IL-6 L-selectin TNF- ET-2 IL-1
MCP-3 IL-8 LTC-4 TNF- IL-10 MCP-1 IL-5
IL-13 PGS GM-CSF IL-6 IgE IL-8
LTD-4 LTE-4
O species
嗜中性细胞
MIP-1 TGF ICAM-1 HB-EGF IL-6 TXB-2 PDGF-B MCP-2 IL-2 15-HETE
IFN-
GM-CSF IL-4 IL-2
GM-CSF
PAF
ET-1
IL-4
GM-CSF ICAM-1
PAF
嗜碱性细胞
MCP-1
肥大细胞
NCF MCP-3 IL-14
Th-0
tryptase
IL-5
IL-1
adhesion molecules
RANTES MIP-1 LTC-4
0 species IL-4
TNF- IL-13 IL-3 LTB-4 eotaxin IL-6 PGD2 histamine
ICS+LABA 介质释放调节
神经激肽
IL-6 IFN- SCF
Th-2 肌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细胞
chemokines
哮喘定义的内在机制
危险因素 (造成哮喘发生)
炎
气道 高反应性
症
气流 受限
危险因素 (造成哮喘急性发作)
哮喘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治疗
中国哮喘联盟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 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 症性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 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 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 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 缓解。
ashma诊断和分级修改课件
![ashma诊断和分级修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2d5a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f.png)
诊断依据(三)呼吸生理性改变
不同人群PEF的改变特征
PEF(LPM)
0
时间
6005004003002001000
4
8
12
16
20
24
夜间哮喘发作
正常人
COPD
重症哮喘
不同人群PEF的改变特征PEF(LPM)0时间6004812
支气管哮喘诊断流程图
病史
典型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刺激性因素有关。症状可缓解有节律性波动规律
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等
诊断依据(一)
一、典型的临床表现喘鸣--呼气相出现高调HI--HI声有以下病史 夜间咳嗽 反复喘鸣 反复呼吸困难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常伴随哮喘)症状常在夜间出现,病人被唤醒。二、平喘药物治疗有效三、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喘息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谢谢聆听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
BTS指南与 GINA 指南的比较
BTS
GINA(98)
GINA(02)
分级5级
基于用药+症状
基于症状
基于用药+症状
GINA(02)
5级
4级
4级
BTS指南与 GINA 指南的比较BTSGINA(98)GI
未用药哮喘病人严重度分级(GINA2002)
未用药哮喘病人严重度分级(GINA2002)
已用药哮喘病人严重度分级(GINA2002)
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 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ecd818580216fc700afd95.png)
低剂量
200–500 µg
中剂量
高剂量
500–1000µg > 1000 µg
200–400 µg
100–250µg
400–800 µg
250–500 µg
> 800 µg
> 500 µg
丙酸氟替卡松
应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来决定给予药物的剂量,这是最重要的。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2002年)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31
DPB与支气管哮喘鉴别表(2-1)
DPB
性别 既往史 气急 咳痰 哮喘 紫绀 杵状指 男:女=5:1 鼻窦炎、鼻息肉 必有 必有 常有 常有 常有
支气管哮喘
男:女=1:1 过敏史
发作时有
可有 发作时有 少见 无 无
捻发音
常有
32
DPB与支气管哮喘鉴别表(2-2)
11
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波动率 (日内变异率)
(1)、测定方法: (2
PEF昼夜波动率=
{(日内最高-日内最低)/[1/2(同日内最高+最低)]}×100%
(3)、意义 了解病情昼夜变化情况,评价病情
12
符合1~4条或4、5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13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诊断标准
①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咳嗽
croup bronchitis heart attacks vocal cord dysfunction
POCKET GUIDE GINA 2002
18
喘息
支气管哮喘: 常见
其他疾病:
常见
不常见-----误诊误治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4425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7.png)
哮
喘
评估
长
哮喘控制水平
期
管
理
治疗 并达到哮喘控制
的
途
径
监测
并维持哮喘控制
防治哮喘 坚持不懈
感谢聆听
某某中心医院·呼吸科
主持人:XXX
时间:XXX
0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平喘药之三-抗胆碱能药
➢短效类 --- 异丙托溴胺 (爱全乐)
气雾剂
雾化溶液
➢长效类 --- 噻托溴铵(思力华)
0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平喘药之四-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哮喘最 有效的抗炎药物。
0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控制发作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1. 多环节抑制炎症; 2. 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3. 减少微血管渗漏; 4. 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
非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急
哮喘教育 环境控制
性
按需使用 速效2-激动剂
按需使用速效2-激动剂
发 作
选择一种
选择一种
加用一种 或多种
加用一种 或多种
期 的
可选择 控制药物
低剂量 吸入性糖皮质
激素(ICS)
低剂量ICS 加长效2激动剂
中/高剂量ICS 加长效2-激动剂
口服糖皮质激素 (最小剂量)
临床表现不典型 者至少应有下列 三项中的一项
阳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昼夜PEF变异率>20%。
02 相关诊断与检查
急性发作期
分期分级 GINA 2006
按严重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度
非急性发作期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教学)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69d92db4daa58da0114a49.png)
质激素或 -中剂量皮质激素 +白三烯调节剂
三级: 四级: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缓解症状用药: 短效 β 2-激动剂 prn, ≤3-4 次/日. 一旦哮喘达到控制并保持 至少3月,逐步尝试降级治疗,使哮喘得以控制. -GINA 2005
一级: 轻度间歇
二级: 轻度持续
哮喘的药物治疗
快速缓解用药
临床表现:症状
自觉胸闷、气急,即为呼吸困难,以呼气 期为明显,但可以自行缓解或经用平喘药治疗 而缓解。
临床表现:体征
发作时两肺(呼气期为主)可听到如笛声 的高音调,而且呼气期延长的声音,称为哮鸣 音,是诊断哮喘的主要依据之一。
临床表现:严重发作
1、哮喘持续状态。 2、脆性哮喘。
临床表现:特殊类型
1、运动性哮喘。 2、药物性哮喘。 3、阿司匹林性哮喘。 4、职业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1、病史采集。 2、胸部影像学检查。 3、肺功能检查。 4、变应原检查。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肺功能
1、通气功能。 2、弥散功能。 3、动脉血气分析。 4、气道激发试验。 5、支气管舒张试验。
典型肺功能 (FEV1) 曲线
变异率 20 - 30%
80% 预计值 变异率 < 20%
分级中以最重一项为准
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心源性哮喘。 3、上气道阻塞。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5、自发性气胸。 6、肺栓塞。 7、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8、高通气综合征。
支气管哮喘治疗和预防
1、治疗原则。 2、治疗目标。 3、控制的标准。 4、治疗方案的组成。 5、长期治疗方案的确定。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2003年
支气管哮喘PPT完整版
![支气管哮喘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3654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d.png)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减轻气道炎症。
β2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的 β2受体,舒张支气管,缓解哮 喘症状。
茶碱类药物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细 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舒张支 气管平滑肌。
抗胆碱能药物
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 支气管、减少黏膜液分泌的作
发病机制
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因 素。气道炎症是核心机制,导致 气道重塑和气流受限。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且呈 上升趋势。
年龄分布
儿童期起病多见,但任何年龄 均可发病。
性别差异
儿童期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成年后女性发病率上升。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现象明显,与遗传基 因密切相关。
教育内容
包括哮喘的基本知识、发作的诱因和 先兆、自我监测和管理技能等。
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 等,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如面对面 讲解、视频教程、宣传册等。
定期随访评估重要性
评估病情
提高患者依从性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 化,包括症状、体征、肺功能等。
定期随访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如X线检查、CT检查等, 可排除其他具有相似症状 的呼吸系统疾病。
03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治疗目标与原则
缓解哮喘症状
通过药物治疗迅速缓解患 者的喘息、气急、胸闷等 症状。
控制气道炎症
使用抗炎药物减轻气道炎 症,防止病情恶化。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减少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 的反应,降低哮喘发作的 风险。
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a61fef26fff705cc170ac7.png)
如扎鲁司特( zafirlukast)20mg、每 曰2次,或孟鲁司特(montelukast)10mg、 每曰1次。有轻微胃肠道症状、皮疹、转 氨酶升高。
ppt课件
41
三、急性发作期治疗
目的∶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 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 作,防止并发症。
20
PEF meter
PEF predicted value
ppt课件
21
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 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 剌激、病毒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可闻及哮鸣音。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 胸闷和咳嗽。
ppt课件
45
• 吸入药物作用于呼吸道局部,剂量较小,
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灭活,全身副作用
少。少数可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或
呼吸道不适。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口服剂∶
• 有泼尼松(强的松) 、泼尼松龙(强的松
龙) 。 • 用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 强的患者。
• 可用大剂量,短疗程,20~40mg/d,症 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10mg/d,然后停用 或改用吸入剂。
1、糖皮质激素 哮喘的基础是慢性非特异 性炎症,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 的药物。
作用机理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
ppt课件
35
吸入剂∶
• 吸入剂有下列几种,倍氯米松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faac78960590c69fc37699.png)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本建议重点列出了需与儿童哮喘鉴别的常见疾病特点;对指南中哮喘诊断和监测的客观指标评估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增加了难治性和重症哮喘的诊治流程;以列表的形式细化了哮喘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降级治疗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强调了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的重要性。
诊断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的证据,并排除可能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哮喘的临床诊断流程如图1所示。
注:ICS为吸入糖皮质激素;SABA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图1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实践诊断流程图在作出儿童哮喘的诊断之前,须排除其他可引起反复咳嗽和(或)喘息的疾病(表2)。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杂音;哭吵、运动和进食时可有发绀;生长发育异常;声音嘶哑;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肝肿大;可有吸气性喘鸣囊性纤维化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咳嗽;反复肺部感染;生长发育异常(吸收不良);可见杵状指(趾),及大量松散油腻的粪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咳嗽;反复肺部轻度感染;耳部慢性感染和脓性鼻涕;对哮喘治疗药物反应差;50%的儿童有内脏转位血管环往往存在持续性呼吸音异常或单音调哮鸣音,或吸气性喘鸣;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喂养困难和呼吸困难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主要见于早产婴儿;出生体重低;出生时呼吸困难;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或吸氧免疫缺陷病反复发热和感染(包括非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异常治疗策略≥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通过对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急性发作次数和严重度的综合评估,考虑适时升级或降级治疗。
初始治疗1~3个月后,根据症状重新评估是否需转诊至专科门诊(表4)。
ICS-LABA联合治疗是该年龄段儿童哮喘强化治疗或初始治疗控制不佳时的优选升级方案。
表4≥6岁儿童哮喘控制治疗和调整建议治疗强度患儿类型a治疗建议注:a符合任一条即按相应级别进行治疗;SABA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6岁儿童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分为4级,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ICS。
哮喘的诊治
![哮喘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cc6d3787bceb19e8b8f6bab9.png)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福建省立医院内科李瑞慧支气管哮喘(Ashma)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于的气道慢性炎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哮喘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大都认为是与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
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呈坐位或端坐呼吸、发绀等。
有时咳嗽为唯一的症状。
症状可突然发作,用支气管扩张剂或自行缓解。
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
有时运动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嗽。
(二)体征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困难。
但在轻度发作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
炎中哮喘患者有时可出现HR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血液检查可有嗜酸细胞增高,并发感染时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二)痰液检查可见有嗜酸细胞,合并有感染,痰培养阳性。
(三)肺功能检查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和过度通气,缓解期可恢复。
可逆性、昼夜节律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其特征。
(四)血气分析发作时可有PaO2、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为呼碱。
当病情严重时,可表现为呼酸。
如缺氧明显可出现代酸。
(五)胸部X线发作时两肺野透亮度增加,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
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见炎性浸润影。
注意有无气胸、肺不张、纵隔气肿等。
(六)特异性变应原测定血清IgE高,过敏原皮试阳性。
四、诊断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呼气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无明显喘息和体征)至少应有以下三项中的一项阳性:(1)BHR阳性;(2)BD阳性(经吸入ß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时,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大于200mL);(3)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支气管哮喘ppt(共46张PPT)
![支气管哮喘ppt(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0e731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6.png)
1.掌握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并发症 2.掌握本病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的防治方法 3.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概述
由于哮喘和医生的束 手无策而死于维也纳
贝多芬 1770-1827
• 反复发作性喘息、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 或咳嗽,严重者被迫坐位或端坐呼吸,口唇发绀。
•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 可在数分钟内发作,自行或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缓解, 缓解后如同常人 •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可无喘息,仅为干咳。
• 运动性哮喘表现为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
二、体检
降低
PH
降低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
临床特征 日间症状 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憋醒
控制 (满足以下所有情况)
无(或≤2次/周)
部分控制 (任何一周出现以下 1种表现)
>2次/周
无
任何1次
未控制
任何一周出现部分控制 表现≥3项
无
任何1次
对缓解药物治疗/急救 治疗的 需求
肺功能(PEF或FEV1 )
步可行平、 卧上4楼、时 胸部X线检查:
连可续有成 焦句虑尚安在静哮喘发作早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
常无
轻度增加
常散无在,呼5吸、末期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未控制 未控制
(1)在体试验:皮肤变应原检测 、吸入变应原检测;
掌(握2)本支病气急管性激发(发作试2期验)、(非体B急P外T性)发检用作以测期测的:定防气检治道方测反法应血性清。 特异性IgE水平↑。
支气管哮喘.演示文稿
![支气管哮喘.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48240ad7a58da0116c17491d.png)
哮喘发作时病情分度
轻 气短 体位 步行时 可平卧 中 稍事活动时 喜坐位 重 休息时 前弓位 危重(呼吸停止)
谈话方式
精神状态 出汗 呼吸频率 辅助肌肉活动 及胸骨凹陷
成句
可能有焦虑/ 尚安静 无 增加 常无
字段
时有焦虑或烦 躁 有 增加 常有
字词
常有焦虑或烦 躁 大汗淋漓 常>30次/分 常有
支气管哮喘
• 神经机制---支气管的植物神经支配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气道中,调节气道 口径的神经受体平衡失调:α、M1、M3、 P物质受体等功能增强,而β、M2、VIP受 体等功能不足。因此,哮喘病人的气道对 各种免疫和物理、化学刺激因子呈现高反 应性。
支气管哮喘
• • • • 神经机制---支气管的植物神经支配 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外,还存在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 神经系统 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 存在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NANC抑制神经系统是产生气道平滑肌松弛的主要神经系统,其神经递质尚 未完全阐明 可能是血管活性肠肽(VIP)和(或)肽组胺酸甲硫胺酸,而气道平滑 肌的收缩可能与该系统的功能受损有关。 • NANC兴奋神经系统是一种无髓鞘感觉神经系统,其神经递质是P物质 该物质存在于气道迷走神经化学敏感性的C类传入纤维中。当气道上皮 损伤后暴露出C纤维传入神经末梢,受炎症介质的刺激,引起局部轴突反射, 沿传入神经侧索逆向传导,并释放感觉神经肽,如P物质、神经激肽、降钙 素基因相关肽,结果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强、粘液分泌增 多等。
支气管哮喘
• 神经机制---支气管的植物神经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