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现状一、前言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久远, 现状依旧复杂。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本文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历程及现状,旨在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规划的历程1. 1906年至1949年:时代背景和特点20世纪初,随着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引进,中国开始了城市规划的探索。

各地建立城市改造委员会、北洋政府、城市规划局等部门,以治理城市的混乱和不协调。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特点是由西方思想影响下参照欧美模式建立合理化城市,大都取消指压坊、街巷改善、新市扩建等。

此时期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为了列强跋扈而建立的,为了提高治外法权地区的生产力和战略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规划主要集中在特定城市,如在上海制定了倡导国际化的南滨江规划,这为后来全国范围的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2. 1949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

陈云、邓稼先、刘少奇等领导推进了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三反、五反及“大跃进”使中国的城市建设与规划陷入了相对低谷。

但是在这一时期里,中国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和工具箱,确立了城市规划重工业示范和绿地公园网、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块综合利用等规划标准。

3. 1978年至现在: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1978年至今,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具有扩大规模,普及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城市项目的财政性、市场性、境外投资的明显增强,城市建设的主导地位也逐渐转向市场机制。

中国15年规划和2020城市总体规划给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陆续建立规划设计院、城市建设委员会等机构,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

三、中国城市规划的现状1. 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019年底全国城镇化率超过了60%,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预计中国城市人口将迅速增长。

我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我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我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摘要:中国住区规划60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的关系。

早期50-60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念。

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

进入70-90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

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的研究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区的模式发展。

98年的商品房市场的推进使住区规划呈现了多样化、多极化和多品种的局面,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区规划理论和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前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值此之际,回顾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建国后,住房建设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居住区的发展也见证了伟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

居住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技术水平、政策制度以及城市发展条件等息息相关,因此,居住区规划在理论上和技术手段上也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从早期的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又赋予了居住区规划新的创新动力,使居住区规划理论更加成熟,技术手段更加丰富,也打造出越来越强的出中国特色。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正处在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实践和创新空间,希望本文能使读者从中获益,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 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会属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住区。

居住区的形态受到生产力水平、地理气候条件、家庭结构、建筑技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威胁,19世纪末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居住拥挤、日照通风不良、环境恶化、卫生设备落后等问题相继颁布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法案,有关学者也开始寻求对策,逐步形成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论。

六个“第一”六十年发展

六个“第一”六十年发展

回顾 旧中国上海的城市住 宅,有三个特点 :一 是 1 4 年 上海开埠 以后 , 83 租界 割据 , 许多外商 和权贵建造 了众多具有本 国建筑风格的独立式 花园住宅和公 寓 ,上海成 了 “ 国建筑博 览 万 会” 。二是在中外文化交融 的过程 中,里弄石库门住 宅应 运而生 , 形成 了具有上海特 色的住 宅建筑文化。 三是 随着 外 国资本的输入和现代 工业 的发展 , 加之近代 中国战乱灾
荒不断 , 大量外地贫困农民和灾民到上海谋生 , 因其无力
图 1曹杨新村地盘布 置模型 图
曹杨新村规划借鉴 了谓 “ 邻里单位” 针 ,
对 2 世 纪以来汽车交通 的迅速增长 ,城市居民对交通安 0 全和居住环境质量 日益提高的要求 ,9 9 1 2 年美国人C,佩 A
个工人新村。工作组遂 即写出了调查报告 , 拟定 了曹杨
新村建设计划 , 报经审批后 , 由上海都市计划研究委员会
编制了曹杨新村规划 ( 1 。 图 )
街坊 内有小绿地和儿童活动场地 ,营造 闲适的邻里生活 、
交往空 间。

光辉 6 年 I 六个 “ 0 J , I I ・ 第一” 六十年 发展 / 毓 耿 修
工业区的开辟和卫 星城 的建设 ,住 宅规 划的重点转 向近 郊 工业区和卫星城镇 。这一时期编制 的规 划 ,贯彻执行 “ 实用 、 经济 、 在可 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 的方针 , 坚持 “ 成
街成 坊”规划 的思 想 ,最有代表性 的是 由上海市 民用建
筑设计 院完成 的 “ 闵行一条街 和东风 新村”的规 划设计 。
曹杨新村 的住宅由当时公共房屋 管理处 负责设计。 设 计前邀请工人代表座谈 , 在充分听取意见 的基础上 , 确定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主要是以“街道网格”形式为主,并注重城市的宫殿和官府等重要建筑的布局。

自古以来,中国城市规划就注重城市的布局和建筑的美感,以及吸引人们居住和交流的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市规划开始发生变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变得更为重要。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主要注重工业化和城市建设。

大量的工业和居民区得到建设,并由此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工业城市。

在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实用性,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城市美化等方面。

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9年,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城市规划与设计开始引入国外的经验和理念。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强调环境和生态保护,以及城市的美化和人们的居住质量。

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开始在中国的城市中普遍出现。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规划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新兴城市开始崛起。

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城市规划也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的城市规划未来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

城市规划需要在保证城市功能的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人口老龄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中国的人口快速老龄化,需要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多的老年人服务设施和住宅。

还需要增加公共交通和社区服务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城市规划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和智能技术,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和管理。

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

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

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第一章:中国住房政策历史回顾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住房问题一直是影响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根据民生问题的需求而进行整体规划和政策制定,旨在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规划和统筹发展。

1.1950-1978年:集体化住房管理阶段1950年后,中国掀起了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城市房屋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国有化和城市物业国有化。

政府采取了集体化住房管理的措施,将住宅的分配和供应纳入集体组织的主管范畴中,实现了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下的住房开发、分配、使用和维护。

2.1978-1998年:住房商品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于1988年开启了商品住房历史新时期。

政府积极推进住宅商品化进程,开发土地和住宅,加大对住房建设的投资,建立房地产市场并实行商品房销售。

1988年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商品房大卖场,房地产市场火爆,并呈现出逐年升温的趋势。

3.1998-2004年:住房市场健康与不健康并存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住房市场进入健康和不健康并存的阶段。

一方面,住房市场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阶段,人民的住房建设达到了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住房市场的“财富效应”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住房价格过高,并导致社会不稳定和贫富差距。

4.2004年至今:住房政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措施,关注住房问题,把住房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

政府在实施住房政策的同时,不断改进住房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住房保障的力度,开始从政策管控向市场调节的转型,从而促进住房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中国住房政策未来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住房问题将会一直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下面从住房保障、土地利用、棚户区改造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对住房保障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政府要加大住房供给的力度,提高住房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城墙和街道布局。

在古代,中国城市的规划非常注重方位、布局和功能划分。

北京的著名的紫禁城就是按照传统的宫廷建筑规划而建造的。

城市规划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城市规划主要是依靠大规模开发和扩张来满足人们对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这导致了许多城市过度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城市规划应该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首要考虑,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中国的城市规划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实践。

未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将给城市规划带来更大的压力。

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将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等概念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期望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区设施。

在未来,中国的城市规划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城市建设朝着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由于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人民的参与,中国的城市规划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朝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未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注重人民的需求和福祉,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中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版)中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安徽科技学院摘要: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起初对住房建设数量的追求逐渐地过渡到对居住质量的追求。

因此,创造一种合适的居住区环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居住区生态智能化一、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1、居住区规划缺乏人性化人的一生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内度过,上下学,上下班,购物,游憩等日常的行为活动都与居住区的环境密不可分,好的住区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提高工作的学习效率,增进居住区内邻里关系的融洽,因而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居民对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这就要求设计者从居民行为需要出发按照其行为轨迹掌握居民的日常生活规律来设计居住区内的空间环境。

然而当今居住区设计普遍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美学上,只重视空间的形式和规模,没有给人们提供充足的闲暇时所需求的交往、展示、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轻视景观品质,没有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缺少人情味。

2、规划设计只注重局部生态表象,而忽视生态系统合理性现在许多开发商为了适应市场的短期需求,一味追求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以景观代生态,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下了一番苦心,在没有对居住区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不考虑居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实际,便在居住区内建绿地,造水景,以此赢得购房者青睐,并以生态居住区的铭牌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样不仅会增加投入,误导消费,而且会给今后的物业管理、居住者的长期消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居住区智能化混乱智能化居住区是指配备有智能化系统的居住区,达到建筑结构与智能化有机结合,并能通过高效的管理与服务,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居住环境。

智能化系统是由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组成。

中国住房发展60年

中国住房发展60年
复的折 腾 , 住宅科 研萎缩 。但 在框架 轻板 体 系和住 宅 建筑
管理 、 区营造 、 通 通 信 , 住模 式 和智 能 化受 到 关 注。 社 交 居
住 宅科 技进入 快速发 展 阶段 , 主要 表现在 :
( )9 0 1 19 年代 完 成 了一 系列 图集 的编 制 , 括 : 宅 包 住 设计 方案性 的标 准设计 图集 、 宅功 能空 间的标 准设 计 图 住 集 、 宅部 品标准设 计 图集 、 住 住宅 建筑构 造标 准设 计 图集 、 住宅 节能标 准设 计 图集 、 宅小 区智 能化 标 准 设 计 图集 、 住 特 殊人群 使用 的标 准设 计 图集 、 城 镇住 宅 图集 , 小 以及 特 种结 构住 宅图集 等 。 ( )92年 提 出《 宅 产业 》 2 19 住 概念 , 宅 产 业定 义 为 住 “ 生产 、 经营 以住 宅 或住宅 区为最 终产 品 的事 业 , 同时兼 属 第二 和第三 产业 , 包 括住 宅 区规划 和 住 宅设 计 、 它 住宅 部 品( 包括材 料 、 设备 和 构 配件 )系 列 标准 的制订 、 发 、 开 生
l 中 国住房发展历程
中国住 房 的发展 可 以分 为 : 1 学 习 苏联 和探 索 实践 () ( 9 9—15 ) ( ) 14 9 7 , 2 极端 简约 和 缓 慢 发 展 ( 9 8—17 ) 15 98 , () 3 艰难 起 步和逐步 发展 ( 9 9—19 ) ( 快 速 发展 和 17 9 1 和 4) 体现公平 (9 2一至今 ) 4个 阶段 。 ( 1 。 19 等 图 )
发展 的历程和 创新 成 果 , 析 了住 房 和 住宅 产 业 的特 点 , 分 阐述 了世界住 宅 的发 展趋 势和 “ 三最 ” 宅。 住

中国住房发展60年

中国住房发展60年

中国住房发展60年作者:叶耀先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01期摘要:我国住房发展60年所走过的道路,就是逐步完成从“房住人”到“人住房”、从住宅非商品到住宅是商品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期间,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住房研究力量的持续增强,中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60年来住房发展的主要历程。

把中国住房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1)学习苏联和探索实践(1949-1957)阶段;(2)极端简约和缓慢发展(1958-1978)阶段;(3)艰难起步和逐步发展(1979-1991)阶段,以及(4)快速发展和体现公平(1992-至今)阶段,并阐述了各阶段的发展成果。

其次,把当前世界住宅科技发展的特征概括为“可持续”,即可持续建筑设计、可持续建筑设计规范及评价指标的研制和实施、大量可持续/生态住宅实践等。

最后,展望了现代住宅及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未来,认为符合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和对生物种群最好原则的“三最住宅”是现代住宅和住宅科技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住房;发展;产业特点;趋势;“三最”住宅;中国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1-0001-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1.00160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国家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008年比1949年增加近6倍,与此同时住房的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图1)。

我国住房发展60年所走过的道路,就是逐步完成从“房住人”到“人住房”、从住宅非商品到住宅是商品转变的过程。

本文总结了我国60年来住房发展的历程和创新成果,分析了住房和住宅产业的特点,阐述了世界住宅的发展趋势和“三最”住宅。

1 中国住房发展历程中国住房的发展可以分为:(1)学习苏联和探索实践(1949-1957),(2)极端简约和缓慢发展(1958-1978),(3)艰难起步和逐步发展(1979-1991)和(4)快速发展和体现公平(1992-至今)等4个阶段[1-3](图1)。

新中国60年城镇住房保障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新中国60年城镇住房保障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7 O年代末改革 后的补贴 出售 、 优惠 出售 、 提租补贴 、 公积金 制度 与经 济适用 房 、 租房建设 等的演 变过 程。重新 回 廉 顾6 0年来我 国城镇住房保 障的发展历程 , 总结其 中的经 验 、 训 , 教 对于我们 更好 地解决 住房 弱势群 体 的居住权 利
有着重大 的意义。
源。
新中国成立后 , 保障公 民享有一定的住房条件
就 成 了政府 的 主要 职责 之 一 。计 划 经 济时 期 , 国 我
在城镇住房 领域 主要实行 的是 福利制度 , 由国家
( 单位 ) 障职 工 享 有 基 本 的居 住 条 件 。随 着 我 国 保 经 济 体 制改 革 的推 进 和住 房政 策 改 革 的不 断 深入 ,
关键词 : 住房保 障 ; 中低收入 家庭 ; 廉租房 ; 经济适用房
住房保障是 由政府 和社会 负担起给所有社会
成 员 提供 最 基 本 居 住 条 件 的 责 任 而 举 办 的社 会 保
《 关于 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
改 造 的意见 》 对 城市 私人 房屋 通 过采 用 国家 经 租 、 ,
收人家庭 的住房 困难 , 国政府从上世纪 9 我 O年代 起逐 步建立起 以经济适用 房、 廉租房、 住房公积金
15 - 16 年期间 , 99 9 1 在这 “ 三年困难时期” 由 , 于指导思想 的失误 , 片为主要 内容 的住房保障体 系。总体来看 , 新
14 9 9年 9月 2 9日 , 国人 民政 治 协 商 会 议 第 中

届 全 体会 议 通过 了起 临 时宪 法作 用 的 《 中国人 民
政治 协 商 会 议 共 同 纲 领 》, 据 《 同 纲领 》 国 家 根 共 ,

居住区发展历程-1说课材料

居住区发展历程-1说课材料

居住区发展历程-1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开彦赵文凯摘要:中国住区规划60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的关系。

早期50-60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念。

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

进入70-90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

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的研究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区的模式发展。

98年的商品房市场的推进使住区规划呈现了多样化、多极化和多品种的局面,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前言中国住区规划发展经历了早期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赋予了住区规划新的创新活力,住区环境和居住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我国大多住区规划设计受市场的控制影响,只重视外表而不关注内在,只讲花园而不重视室内性能。

希望本文能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会属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住区。

居住区的形态受到生产力水平、地理气候条件、家庭结构、建筑技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威胁,19世纪末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居住拥挤、日照通风不良、环境恶化、卫生设备落后等问题相继颁布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法案,有关学者也开始寻求对策,逐步形成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论。

图1 1.1邻里单位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1929年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图1),试图以邻里单位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态和构想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邻里单位的基本特点有: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和生活服务设施结合的中心广场或绿地布置;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

中国建筑60年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60年发展历程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建筑领域同样也经受了一场浩劫。建 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遭到了彻底 的否定,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设计力量 和大量资料蒙受空前的损失。这种状 况直到1978年才开始扭转。
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每年建造的 城市住宅面积减少到 1000万平方米。 1978年住宅竣工面积为3752万平方米, 1980年增至1亿平方米,1984年又增 至12354.3万平方米。 1979~1984年, 全国城镇共建成住宅67212万平方米, 占1950~1984年35年建成住宅总面积 为120380万平方米的55.8%,做到了 新帐不再欠,旧帐逐步还。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规模在中国 历史上是空前的。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完成 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的694个限额以 上的建设项目,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 化的基础。五年内建成了房屋面积26640万 平方米,其中住宅9454万平方米,办公 学校、医疗等建筑4687万平方米。
为适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 需要,建筑工程部所属的 设计院均改为工业建筑设 计院。在这个时期,工业 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队伍基 本形成,技术水平和管理 水平有很大提高。建筑设 计完成了向工业体制的转 化,民用建筑设计水平大 有提高,设计开始注意功 能和经济的关系,并在建 筑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全国各地在“大跃进”期间也完成了一 些建筑佳作。上海闵行一条街的建设,运 用了“先成街后成坊”的原则,首先落成 沿街建筑,形成完整面貌,广场周围建筑 物高低错落、色彩鲜明。 城市住宅在50年代末就已经呈现出紧张 的势头。各建筑设计单位、学术团体为此 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提出许多解决方 案。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

香港大学中国城市发展论坛H o n g K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U r b a n C h i n a F o ru m8【摘要】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部门间竞相争夺规划空间的现象,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着重就理顺规划体系、调整规划管理机构、制订区域规划法规、增加规划内容、改善空间管治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

【关键词】区域规划;国土;城镇体系;空间演变EVOLU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REGIONAL PLANNING HU Xuwei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planning practice,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cur-rent competition for planning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government sect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gional planning in China. The paper also raises a seri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such issues as how to set up a balanced planning system,how to adjust plann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how to constitute regional planning regulations and laws,how to add more planning contents and how to im-prove spatial governance, etc.KEYWORDS: regional planning;territory;urban system;spatial changes1 历史回顾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1 自苏联引进的区域规划(1956-1960)中国最早的区域规划是“一五”期间从苏联引进的,是在联合选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的城市规划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历史和未来两个角度,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历史回顾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都城规划。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以宫殿和祭祀场所为中心,周围布置着官员和士兵的宅院。

城市的布局以长方形或方形为主,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战争频发,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城市防御工事,城市布局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防御功能。

进入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大一统的国家格局,城市规划有了更大的发展。

秦始皇时期的都城规划,宫城、官府、市井、居民区有了更加明确的划分和布局。

而汉代更加重视城市的景观和环境布局,规划出诸多名城如洛阳、长安等。

在此之后,城市规划随着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变迁而有所发展,但整体来看,城市规划注重了城市的宏伟气派和功能性布局。

进入近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更为深刻的变革。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并开始接受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

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逐渐引进中国,城市规划开始逐渐注重功能性、现代化和科学化。

20世纪初,中国城市规划开始体现出更为现代化的特点,城市开始注重交通、排水、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

而随着中国建国后的经济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规划又经历了更为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未来展望未来的中国城市规划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城市规划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城市的土地资源逐渐受到限制,城市规划需要更好地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未来的中国城市规划也将会注重更多的创新和科技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住宅60年”的发展史

“中国住宅60年”的发展史

“中国住宅60年”的发展史从典型案例谈“中国住宅60年”的发展史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

从住宅的角度看,这短短60年里从居住模式、住宅的建造方式、供应模式、分配模式、乃至人们精神层面对于居住问题的观念和理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进入一个新的居住模式,而是一个变动不已、不断摸索寻找符合时代精神和内容的住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特定的住宅与特定时代相关联、与一代人的成长经历相关联、与每个人的人生中某一个具体的阶段相关联。

如果说人塑造了住宅、住宅也塑造了人,那么这六十年里,中国人居住的住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各个历史阶段典型住宅的故事串联起来所塑造出的新中国的历史该是什么样呢?通过六个十年的六种典型住宅来讲述新中国的住宅60年,希望您能帮助我们回答以下问题来寻找能够象征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典型中国住宅。

1949-1959代表性住宅:百万庄小区(苏联援助)上海曹阳新村、北京三里屯幸福、解放初期,百废待兴。

中央政府提出“先生产,后生活”发展策略,技术上受苏联的影响;在住宅规划设计中有严重的苏联的影子。

比如:50年代中期采用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模式,每个街坊面积一般为五、六公顷,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用封闭的周边式院落布置,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这种组合形式的院落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但由于过份强调对称,或“周边式”布局造成许多死角,不利通风和日照,居住条件恶化。

北京的百万庄小区是当时苏联援建的,充分表达了这个特点。

但是,由于当时居住面积标准的限制,在诺大的套型里只能多户合住的形式,卫生间和厨房的合用为邻里制造了很多的矛盾,被美其名曰:“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

因当时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建造了一批工人住宅区,如上海曹阳新村、北京幸福村,住户采用了集成居住的模式,与此同时发展了50年代后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

小区的规模比街坊大,用地一般约为10公顷,以小学生不穿越城市道路、小区内有配套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为基本原理。

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历程与展望
开彦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09(029)010
【摘要】文章针对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发展的历程作了全面回顾,对这60年来住宅产业现代化进展状况、发展住宅产业化重点工作方向和模数协调与住宅产业化的关系作了全面阐述,对住宅产业化发展应加强模数化协调提出了具体建议.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开彦
【作者单位】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J], 楚先锋
2.中国住宅标准化历程与展望 [J], 开彦
3.新艺传承,文脉流长r——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60年历程与展望 [J],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
4.白族歌舞艺术60年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J], 范娅妮
5.60年来我国热带土壤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展望 [J], 王大鹏;罗微;王文斌;罗雪华;张永发;林钊沐;吴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摘要:中国住区规划60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的关系。

早期50-60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念。

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

进入70-90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

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的研究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区的模式发展。

98年的商品房市场的推进使住区规划呈现了多样化、多极化和多品种的局面,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区规划理论和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前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值此之际,回顾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建国后,住房建设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居住区的发展也见证了伟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

居住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技术水平、政策制度以及城市发展条件等息息相关,因此,居住区规划在理论上和技术手段上也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从早期的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又赋予了居住区规划新的创新动力,使居住区规划理论更加成熟,技术手段更加丰富,也打造出越来越强的出中国特色。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正处在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实践和创新空间,希望本文能使读者从中获益,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会属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住区。

居住区的形态受到生产力水平、地理气候条件、家庭结构、建筑技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威胁,19世纪末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居住拥挤、日照通风不良、环境恶化、卫生设备落后等问题相继颁布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法案,有关学者也开始寻求对策,逐步形成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论。

1.1 邻里单位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图1 邻里单位示意图图2 雷德朋规划方案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图1),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居住区的基本形态和构成城市的“细胞”。

邻里单位的基本特点有: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并结合中心广场或绿地布置;邻里单位的规模一般是5000人左右,占地约合65公顷。

1928年C·斯坦因和H·莱特提出了美国新泽西州雷德朋规划方案是邻里单位理论的最早实践(图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住房奇缺,邻里单位理论在英国和瑞典等国的新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图4 曹阳新村总平面亟待解决城市住房短缺和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由于缺乏经验,曾借鉴西方邻里单位的规划手法来建设居住区。

如50年代初期北京的“复外邻里”和“上海曹阳新村”(图3、图4),为我国居住区规划和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

由于封建式大家庭的解体,居住形态也有内向封闭型转变为外相开放型,在组团划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节约土地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的国情。

图3 复外邻里1.2 扩大街坊与居住小区理论的引入图5 北京百万庄小区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即一个扩大街坊中包括多个居住街坊,扩大街坊的周边是城市交通,保证居住区内部的安静安全,只是在住宅的布局上更强调周边式布置。

1953年全国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随着援华工业项目的引进,也带来了以“街坊”为主体的工人生活区。

北京棉纺厂、酒仙桥精密仪器厂、洛阳拖拉机厂、长春第一汽车厂等都是解放布置的翻版,50年代初建设的北京百万庄小区(图5)属于非常典型的案例。

但由于在日照通风死角、过于形式化、不利于利用地形等问题,在此后的居住区规划中较少采用。

20世纪50年代后期产生小区的概念,前苏联建设了实验小区——莫斯科齐廖摩什卡区9号街坊,其特点是不再强调平面构图的轴线对称,打破了住宅周边式的封闭布局,并且增加配套服务设施,除学校、托儿所、幼儿园、餐饮和商店外,还建有电影院和大量的活动场地。

小区与街坊的不同之处在于:组团内不设公共服务设施,具有更加安静的环境;打破了住宅周边式的封闭布局,不再强调构图的轴线对称;配套设施更加齐全。

图6 夕照寺小区小区规划的理论一经传入我国即被广泛采用,1957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规划的北京夕照寺小区,占地15.3公顷,居住5000人,设有一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我国早期的居住小区范例(图6)。

1.3 居住小区理论的早期实践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完全福利化的住房政策,住房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住房作为福利由国家统一供应,以实物形式分配给职工。

在计划经济时代,“先生产,后生活”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政策,一方面建设了一批“合理设计不合理居住”的大套型合住住宅,一方面大量出现简易楼,筒子楼,住宅数量和质量都是突出的矛盾,居住条件很差。

受国家财力制约,单一的住房行政供给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居住条件改善进展缓慢,住房短缺现象日益严重,1949年~1978年,我国的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3亿平方米。

图7 北京龙潭小区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居住区按照街坊、小区等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虽然建设总量并不大,但在居住小区的理论指导下,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大量的居住小区,有代表性的小区有北京夕照寺小区、龙潭小区(图7)、和平里小区、上海蕃瓜弄、广州滨江新村等。

经过不断的努力,形成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结构的模式,有的小区在节约用地、提高环境质量、保持地方特色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使居住小区初步具有了中国特色。

2.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期的住区规划体现时代进步(1979~1998)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住宅建设与其它领域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住房建设也逐步由国家“统代建”与单位建房相结合的模式逐步转向房地产市场开发,建设量大增,城镇住宅建设从1979年~1998年的20年共建约35亿平方米,为建国前30年建设量的7倍,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3平方米,人民居住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但个人购房仍然较少。

2.1 建设规模的扩大与居住区体系理论的发展70年代后期为适应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的需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成为当时主要的建设模式,住区建设规模达到80公顷以上,扩充到居住区一级,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

居住区级用地一般有数十公顷,有较完善的公建配套,如影剧院、百货商店、综合商场、医院等。

居住区对城市有相对的独立性,居民的一般生活要求均能在居住区内解决。

北京方庄居住区就是80年代典型的代表(图8)。

图8 北京方庄居住区总平面2.2 试点小区推动住区品质的整体提升进入80年代以后,居住区规划普遍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所处的地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二是开始注意组群组合形态的多样化,组织多种空间;三是较注重居住环境的建设,宅间绿地和集中绿地的作法,受到普遍的欢迎。

一些城市还推行了综合区的规划,如形成工厂——生活综合居住区、行政办公——生活综合居住区、商业——生活综合居住区等。

综合居住区规划冲破了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理论,使居住区具有多数居民可以就近上班、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的特征。

198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使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试点小区”强调了延续城市文脉、保护生态环境、组织空间序列、设置安全防卫、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务系统、塑造宜人景观等方面的要求,从规划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质量、四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推动我国住宅建设科技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小区在规划上体现出一下特点:1)注重环境景观,结构清晰。

小区试点要求住区有一定的规模,以便形成整体居住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在规划布局方面,强调结合周边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多样化布局。

很多小区规划形态,常以小区道路将用地均衡划分,组成多个组团,即各组团围合一个公共绿地,被称作“中心型”(图9);有的将小区入口、配套服务设施、绿地、标志性构筑物等连成一片,贯穿小区,形成“带状型”(图10);也有将沿小区主路的几种空间,强调为几个景观节点、绿地和建筑小品群,形成“节点型”(图11);有的小区规划结合地形特点,采用自由布局(图12)等等,从而创造出地域性强的空间形态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图9 合肥西园小区图10 马鞍山珍珠圆小区图11 上海康乐小区图12 馒岭新村西区图13 北京恩济里小区2)适应管理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试点,小区规划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小区——组团两级结构模式,由于组团规模均匀,管理合理方便,对应居民委员会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有的小区从规划开始,就引入物业管理概念,规划设计要保证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

(图13)。

3)配套设施结合市场规律。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小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越加重视市场规律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小区规划开始注意将商业、娱乐设施等布置在沿街,与小区入口结合,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流,保障经营。

图14 合肥琥珀山庄4)延续城市文脉。

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规划设计比较重视与城市和环境条件的协调。

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并在建筑外观、绿化及小品设计上使用传统建筑符号,延续城市文脉(图14);也更多地强调居住环境识别性,符合居民审美及行为心理要求。

2.3 小康住宅试点确立了更高的住区标准90年代开始的“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和1995年推出的“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使我国住宅建设和规划设计水平跨入现代住宅发展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康住宅在试点小区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新的特点:1)打破小区固式化的规划理念。

随着管理模式和现代居住行为的变化,强调小区规划结构应向多元化发展,鼓励规划设计的创新,而不再强调小区——组团——院落的模式和中心绿地(所谓四菜一汤)的作法,淡化或取消组团的空间结构层次,以利更灵活、更多样地创造生活空间;2)突出“以人为核心”。

以人的行为规律、心理特点、生活细节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贯彻到小区规划设计整个过程中;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