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和高粱病害16页PPT
第八章 杂粮病害
![第八章 杂粮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5682f119866fb84ae55c8d00.png)
第八章杂粮病害我国的杂粮作物主要有玉米、高梁、谷子、糜子、小杂豆等,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居第三位。
世界玉米病害90多种,我国病害有30多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10%。
危害较重的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弯孢霉叶斑病、灰斑病、纹枯病、病毒病等。
全世界报道高粱病害近60多种,中国报道约30种,以黑穗病类危害较重。
全世界报道谷子病害近50种,发生较重的白发病、锈病、谷瘟病、纹枯病等。
一、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概述:1876年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各玉米产区发生普遍。
1899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报道。
东北、华北北部和西部等温度较低地区及南方山区发生较重,71-75年代吉林就有3年大发生,感病品种减产50%。
80年代初中期,有所控制。
80年代末期,再度发生严重。
(一)症状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后期,尤其是在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二)病原2、生物学:病菌要求较高温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10℃-35℃,最适为28℃。
分生孢子形成温度范围为15-33℃,适温为23-25℃。
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6℃-32℃。
同时孢子形成和萌发亦要求较高湿度。
3、病菌生理分化:病菌也可侵染高粱、稗草、苏丹草等。
根据致病力不同分为两个专化型,即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化型。
玉米专化型存在着生理分化,根据对玉米含有不同显性单基因(Ht1、Ht2、Ht3和HtN)的致病力不同,又分为5个生理小种。
目前,我国发现前3个生理小种(四)发病条件此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等。
品种抗病性:无免疫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气候条件: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大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和雨水。
北方各玉米产区,6-8月气温大多适宜发病,因此,降雨是病害轻重的决定因素。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完整版PPT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74e5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2.png)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完 整版ppt
目 录
• 农作物病虫害概述 • 农作物病害基础知识 • 农作物虫害基础知识 •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农作物病虫害检疫与监测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与案例
01
农作物病虫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发生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农作物 产量、品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植物病虫害和昆 虫病虫害的总称。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的侵染力、环境条件的影响。
病害预测的方法
统计预测法、经验预测法、综合预测法。
病害防治的原理
控制病害的流行过程、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消灭或抑制病原物。
03
农作物虫害基础知识
常见害虫及其特点
蝗虫
蚜虫
粉虱
夜蛾
螟虫
是一种具有社会行为的 昆虫,常群体活动,主 要危害禾本科作物。
是一种常见的吸汁类害 虫,主要危害各种果树 和蔬菜,常导致植物生 长不良和产量下降。
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综合运用农业、物理 、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
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种子消毒 、科学用药等
THANK YOU.
分类
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一般可以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 、发生部位、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例如,按 照病原生物的种类可以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按照发生部位可以分为根病 、茎病、叶病、花病和果病等;按照传播途径可以分为 气流传播病害、土壤传播病害、水传播病害和昆虫传播 病害等;按照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病害、检疫性病害 和毁灭性病害等。
是一种具有翅膀的昆虫 ,常危害各种农作物, 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和产 量下降。
是一种夜出性的害虫, 常危害各种农作物,导 致植物生长不良和产量 下降。
作物病虫害防治课件第五章(1-3)作物病虫防治
![作物病虫害防治课件第五章(1-3)作物病虫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a95e33e8762caaedd33d4d3.png)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害
三、禾谷类杂粮病害
(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 叶片病部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黄褐色。有三种类型 一是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且有黄褐色的晕圈, 病斑一般不扩展; 二是病斑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颜色较深,黄褐色, 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 三是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色或灰色,无明显边缘, 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害
三、禾谷类杂粮病害
(一)玉米大斑病
药剂防治: 可选用9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 雾,每隔7~10d喷一次,连续2~3次, 也可选用10%世高、 或70%可杀得、 50%扑海因、 50%菌核净等药剂。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害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害
三、禾谷类杂粮病害
(二)玉米小斑病 叶片发病症状 病部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黄褐色。有三种类型:
前一种为抗病型病斑。后两种为感病型病斑,感病品
种病斑常相互联合使整个叶片发生萎蔫,严重的植株会 提早枯死。
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害
三、禾谷类杂粮病害
(一)玉米大斑病 2.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凸脐蠕孢属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害
三、禾谷类杂粮病害
(一)玉米大斑病 3.发病规律 初侵染来源: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 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害
三、禾谷类杂粮病害
(一)玉米大斑病 诊断要点: 叶片上出现梭形大斑,病部有 灰黑色的霉状物。
高粱几种病虫害的防治
![高粱几种病虫害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eefbf7276eeaeaad1f330b6.png)
胺按种 重量的0,5%拌种,也
20% 锈宁乳油100ml兑
量拌种100kg,拌均匀摊,晾干,播种。其它药剂还有多
菌灵、敌克松、三锂酮、甲 硫 灵等$
2、 叶斑病$高粱叶斑病属真性病害,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 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病 植病
残体越冬,春春条件适宜时萌发,散出囊抱$囊抱
3、 锈病$锈病属真 性病害,是危害高粱生长的主要病害之
一,主要危害叶片$病 病残体上、土壤中
它寄主上越冬$
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 抱子侵入 叶,弓I发病$锈病
有多 侵 的特点$高粱锈病现 穗
发病,发病初
,叶片生出色 色 褐色斑点$发展斑点渐扩
大,叶片表面 椭 隆的夏抱 $抱子堆
露出
褐色 ,从
, 叶片生锈了一 ,病害 的 $
3
, 种和土壤
$
$
适合 土壤环境、气候特点、 种时 的
优良 病 种,丰良23、丰良68、吉良29等$
、
、
等作物实 3
的
, 土壤的 ,
发病几$
,
,适时适期播种,确保
全$及时
,中
,适时
$
理,发现病
, 是 包 之前,病及时
中
烧
毁,切忌随意堆放
,造 新的病$
种
50%萎锈灵 剂35*拌5kg种子,50%禾穗
病害防BBShmfigZh
高粱儿种病虫害的防治
王义国
高粱是公主岭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因吉林省的地理环
境、气候条件、土壤特点等都非常适合种植高粱,产出的高粱籽
粒饱满,质量优,营养丰富。生产中要及时防治几中病虫害的发
生和发展,确保高粱良好生长,才能实现优质稳产增产$危害高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幻灯片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bd2f2ed4cc7931b764ce151e.png)
第二节 玉米大斑病
(Northern blight of corn) (一)症状
下很少发现。
第二节 玉米大斑病)
(三)侵染循环
1.越冬形态和越冬场所:即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中残留的病叶组织里的菌丝体 及分生孢子或由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壁孢子,都能越 冬。所以这些病残体就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种子 带菌但菌量极低,在初侵染中作用不大。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 其综合防治幻灯片
优选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 合防治
第一节 玉米病害概论
玉米生产的重要性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工业原 料。在世界和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 小麦而居第三位。 玉米的主要病害
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灾害,常年损失可达6-10%。 世界上报道玉米病害百余种,而在我国报道就有30余种。在 我国为害严重的病害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瘤 黑粉病和几种病毒病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在国内尚未发现, 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
第二节 玉米大斑病
(Northern blight of corn) (五)防治
防治大斑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合理 布局品种和栽培防病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种抗、耐性品种
2.合理布局品种 在生产上应有计划地从空间上,在大的区域里合理 布局品种,限制毒力小种的定向选择,防止优势小种的产生和扩散。 3.改进栽培管理 适时早播;增施基肥,适期追肥;间种。 4.药剂防治 由于玉米植株高大,田间作业困难,加之经济效益低, 目前很少在生产上应用。
5农业植物病理学杂粮病害
![5农业植物病理学杂粮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e4054076856a561252d36fc7.png)
2.玉米小斑病: (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
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 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近圆形或长圆形 病斑,边缘颜色较深。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会产生 灰黑色霉层。
病害名称 危害部位
三种叶斑病区别
大斑病 叶片为主
小斑病 叶片,叶鞘
黄斑病 叶片
病斑大小 数量
病斑形状
最大, 多单生
梭形
较小,较多 很小,密生
椭圆、长圆
圆形,
病斑颜色 病征
初灰绿色,后 黄褐色
常见黑色霉层
红褐色至黄褐色 少见,灰黑色
黄色为主
极少见,灰 褐色
三 .病原物( Pathogens):
1 学名及分类
世界性病害,我国黄淮地区发生严重,是玉米上的重要叶 部病害。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小斑病的发生和危害曾一度基 本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由于某些品种抗性较差、秸杆还田面积 增加,某些玉米产区小斑病仍时有严重发生,损失严重。
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orn Curvalaria leaf spot):
又称黄斑病、拟眼斑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病日趋严重, 目前已成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玉米主产 区的重要叶部病害。该病在玉米抽雄后扩展蔓延迅速,重病株 叶片布满病斑,甚至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幻灯03 A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第三章 杂粮病害
CORN MILLET DISEASES SORGHUM
Prof. &
第三章 杂粮病害 Corn/Millet/Sorghum DISEASES
杂粮病害
![杂粮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b1769fb1f524ccbff1218483.png)
病原
• 属担子 菌亚门 真菌, 轴黑粉 菌属。
六、玉米锈病(Puccinia sorghi) 症状: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 主要症状:受害 部位初形成、乳 白色至淡黄色的 夏孢子堆,后变 褐色乃至红褐色, 散生。夏孢子堆 表面破裂后,散 出锈状的夏孢子, 后期在夏孢子堆 附近形成黑色的 冬孢子堆。
十、高梁紫斑病(Cercospora sorghi)
症状: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主)、 叶鞘也可受害; 主要症状:叶片病斑短圆形 或椭圆形,中央淡紫色,边 缘紫红色,多数限于叶脉之 间。严重时病斑连成云形, 布满叶片,导致叶片早枯。 叶鞘上病斑椭圆形。
• 半知菌亚门尾孢 属真菌
十一、高梁炭疽病
症状: 为害时期: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
病,抽穗灌浆期发生严重; 为害部位:主要是叶片、严重时 可侵染叶鞘、苞叶、果穗及籽粒。 主要症状:叶部发病初为水渍状小 点,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 颜色较深。
叶部病斑因品种不同表现三种类型: 1.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扩展受叶脉限制,有明显的 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 2.椭圆形或纺锤形,扩展不受叶脉限制,一般无明 显的边缘,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 3.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点,一般不扩展,周围明显 有黄褐色晕圈。
病原物: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 分生孢子梗:2-3根束生,橄榄色至褐色,直或曲膝状,不 分枝,孢痕显著,具3-15个隔膜。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多向一侧弯曲,中 间粗两端细,多6-7个隔膜;脐点凹陷。
三、玉米瘤黑粉病(Ustilago maydis )
症状: 为害时期:整个生育期 为害部位:幼嫩组织 主要症状:发病部位细胞强烈增生, 体积膨大,形成肿瘤,肿瘤外包有一 层白色薄膜,后期薄膜破裂,散出大 量黑色粉未状的冬孢子。
高粱病害
![高粱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c39fe14333687e21af45a9d1.png)
2. 高粱病害高粱(Sorghum) 学名Sorghum bicolor(L.)Moench, 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
我国栽培高粱的历史悠久, 生产的高粱以粒用高粱为主, 兼有糖用、饲用和工艺用。
高粱根系发达、抗旱力强, 耐涝、耐盐碱、耐瘠薄, 适应性广。
粒用高粱以食用为主, 其营养成分、所含热量不亚于小麦和大米, 高粱的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
高粱在工业上用途更加泛, 如酿制白酒、生产淀粉、造纸、制糖、制饴、纤维板等。
从消费市场看, 高梁的食用市场将变小, 但饲用和工业用市场会大大扩展, 看来种植高梁是创造经济效益、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
我国已报道的高粱病害有30 多种, 其中主要病害有黑穗病、叶斑病、炭疽病、大斑病、病毒病等。
高梁立枯病彩版36·281症状主要为害幼苗。
多发生在2~3 叶期, 病苗根部红褐色, 生长缓慢。
病情严重时, 幼苗枯萎死亡, 引致缺苗。
7~8 月生育中后期个别地块也有发生, 为害根部, 引致高粱烂根。
病原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称立枯丝核菌,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该菌不产生孢子, 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
初生菌丝无色, 后为黄褐色, 具隔, 粗8~12μm, 分枝基部缢缩, 老熟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
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 mm, 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
担孢子近圆形, 大小6~9 × 5~7(μm) 。
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 称瓜亡革菌,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中存活,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是土壤传播病害。
除为害高粱外, 还可为害玉米、大豆、甜菜、陆稻等多种作物的幼苗或成株, 引致立枯病或根腐病。
5 、6 月份多雨的地区或年份易发病, 低洼排水不良的回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参见玉米苗期根腐病。
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2ec8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f.png)
THANKS
感谢观看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用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谷子黑穗病
症状识别
谷子黑穗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穗部。病株矮化,穗短而粗,直立不 下垂。初期穗外皮褪色变成灰白色,并逐渐变成黑色,内部充满黑粉状物,即冬 孢子堆。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药剂防治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进行药剂拌种。
03
谷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合理轮作倒茬
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虫害的寄主植物和生存空间,从而降低病虫 害的发生率。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株残体,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和繁殖场所。
生物防治措施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如 瓢虫、草蛉虫等,可以有效地防治谷子 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防治技术普及问题
技术推广不足
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和专业的农业技术 推广人员,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农村地 区普及程度不高。
农民培训与教育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 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 提高农民对先进防治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
生态友好型防治建议
01
02
03
生物防治
防治方法
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可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者使用化学药剂如敌敌畏、辛硫磷等进行防治。
粟秆蝇
要点一
发生规律
粟秆蝇主要在粟作物上危害,幼虫钻食茎秆,造成倒 伏、死苗等问题。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ppt课件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bcb4b91eb91a37f0115cd6.png)
17
植物病害特点:
(1)病原:引致病害的原因。 (寄生物、不良环境条件、遗传性因子)
14
植物病害对果实的影响:
果实的主要功能:营养贮藏和有性繁殖的器官 (农产品)。
果实的主要症状:坏死病斑(炭疽、溃疡、疮 痂)、畸形(表面肿瘤、畸果)、腐烂(软腐、 干腐)等。
造成的影响:直接造成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
15
病 害 的 利 用
茭白黑粉病
韭黄
郁金香碎色病毒病
16
第一节 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系统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1845-1846年,爱尔兰爆 发马铃薯晚疫病,造成大 饥荒,饿死25万人,150 万逃荒到北美洲
6
葡萄霜霉病
1880年,法国波尔 多地区爆发葡萄霜 霉病,当地酿酒业 濒临破产
7
水稻胡麻斑病
1943年,印度孟加 拉邦水稻胡麻斑大 流行,饿死200万人, 数百万人逃荒
8
玉米小斑病
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 病大流行,直接损失10 亿美元。
豇豆锈病 55
锈状物
56
菌核
57
菌脓
58
病征(线虫的虫体)
59
病征(寄生植物)
60
病征(寄生藻)
61
第二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侵染过程:指病原物的侵染从侵入寄主到发病的全 过程,简称病程。分4个时期:
接触期
侵入期
潜育期
禾谷类杂粮病害课件PPT
![禾谷类杂粮病害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23e7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2.png)
02
禾谷类杂粮常见病害
养分运输。
详细描述
锈病主要在叶片上产生黄色或绿色的小斑点,随后发展成疮痂状,导致叶片枯 黄、早落。锈病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导致产量下降。
白粉病
总结词
由真菌引起,主要侵害植物的叶片和茎部。
详细描述
白粉病在叶片和茎部产生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加重,粉状物逐渐变为灰白色, 并出现黄色或褐色的小点。白粉病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叶片枯萎,严重时会导 致植物死亡。
纹枯病
总结词
由真菌引起,主要侵害植物的叶鞘和 茎部。
详细描述
纹枯病在叶鞘和茎部产生云纹状病斑 ,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逐渐扩大,并 向上和向下蔓延。纹枯病会导致植物 生长受阻,叶片枯萎,严重时会导致 植物死亡。
赤霉病
总结词
由真菌引起,主要侵害植物的花序和 果实。
详细描述
赤霉病在花序和果实上产生粉红色或 紫色的霉层,导致花朵腐烂、落花、 落果。赤霉病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对 人和动物有毒害作用。
黑穗病
总结词
由真菌引起,主要侵害植物的穗 部。
详细描述
黑穗病在穗部产生黑粉状物质, 导致穗部畸形、变黑、坏死。黑 穗病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产量 下降,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03
禾谷类杂粮病害防治方法
Chapter
农业防治
0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害具有较高 抗性的品种,提高作 物的抗病能力。
02
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病原生物的不同,禾谷类杂粮病害可分为真菌 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性病害等 。
病害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气象因素
水稻病害高清图谱PPT学习教案
![水稻病害高清图谱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033de84431b90d6d85c716.png)
四、水稻条纹叶枯病
第32页/共47页
典型症状
第33页/共47页
第34页/共47页
大田水稻被害状
第35页/共47页
五、水稻白叶枯病
第36页/共47页
菌脓
第37页/共47页
初期症状
第38页/共47页
后期症状
第39页/共47页
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第40页/共47页
第41页/共47页
喷药要均匀一致
采用扑浇泵防治病虫时,一定要按田间的长度分段分桶配 药,或在配药容器中标明喷药的刻度,同时吸药吸水的喷头要 防杂物堵塞,在作业时可适当多带些药剂,防止中途药液不够 而带来不便,确保药液均匀地分布到田间。
采用1.6匹弥雾机作业的,每桶水打1至1.3亩为宜,喷药搭 头要接牢,田间要标明每桶水的喷药长度。开始喷药时,可关 小喷口先向空中喷出沉淀的药液,每桶水喷到头时,应立即关 掉喷口,不宜重复喷药,以防高浓度药液灼伤秧苗。
肥,避兔偏施或迟施氮肥,增施
磷钾肥。
第15页
稻瘟病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病害。我国南北稻区每年都有发 生,其为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 别,流行年份—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一50%以上。
一、症状
1、苗瘟 :种子发芽后不久即可发生。一般在3叶期以前,芽和芽鞘出现 水浸状斑点,病苗接近土面部分变灰黑色,有灰色霉层,而上部呈淡红褐色 卷缩枯死。南方双季稻区晚稻秧田有时偶有发生。但一般少见。
第29页/共47页
▪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管水,既可改善环境 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促使水稻生长 健壮,提高抗病性,从而获得高产稳产。一般应 当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施用,以及有机 肥与化肥配合使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 草木灰、矿渣、窑灰钾肥等),做到施足基肥, 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绿 肥施用量一般每亩不超过1500公斤,并适量施用 石灰以中和酸和促进绿肥腐烂,避免后期施用过 多的氮肥。冷浸田应注意增施磷肥。管水必须与 施肥密切结合。应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开设明沟 暗渠,降低地下水位;实行合理排灌,以水调肥 ,促控结合,掌握水稻黄黑变化规律,满足水稻 各生育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