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光特点及配镜原则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弱视的验光配镜PPT课件
![最新弱视的验光配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b922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3.png)
❖ (2)年龄 6 岁 验光 +5.0DS 配镜 +4.0DS
❖ (3)年龄 5 岁 验光 +5.0DS^+1.25DC*90 配镜 +3.50DS^+1.0DC*90
❖ (4) 若年龄< 4岁,阿托品散瞳验光,其远视度数<+2.50DS 者,一般不予配镜,可随访观察。
❖ 2、高度远视
配镜原则
❖ 最好配两副眼镜,足矫镜用以训练时戴和近用;平时戴镜度 数则以扣除相关年龄的生理远视度数来配。 如:
❖ 2、年龄 6岁
验光 +8.50DS 配镜 +8.0DS或+8.50DS
❖ 3、年龄4~5岁 验光 +8.0^+1.0*90 配镜+7.50DS^+0.75DC*90或
+8.0DS^+0.75DC*90
配镜原则
三、伴外斜视的弱视
❖ 学龄前儿童,如远视度≤+2.50D,且对视力影响不 大,可暂不配镜。超过+2.50D时应获得最后矫正视 力较低度数处方,但一般减少不超过1/3。如果屈光 不正为近视性,按散瞳验光结果给镜。
查结果适当 减远视度数,应该在保证斜视度数不增加的前 提下减少远视度数。
谢谢
配镜原则
❖ 3、屈光参差
❖ 两眼眼球相差在3.0DS以上,或者散光相差> 2.0DC,则应认为有屈光参差。 ❖ 配镜时原则上两眼度数不能相差3.0DS以上,否则易因双眼像差明显而不
适应。 如: ❖ (1)验光:右眼 +2.0DS 左眼 +5.50DS^+0.75*90
配镜:①右眼 +1.0DS 左眼 +4.0^+0.50*90 或② 右眼 平光(遮盖) 左眼 +5.0^+0.50*90
❖ (3)年龄 5 岁 验光 +5.0DS^+1.25DC*90 配镜 +3.50DS^+1.0DC*90
❖ (4) 若年龄< 4岁,阿托品散瞳验光,其远视度数<+2.50DS 者,一般不予配镜,可随访观察。
❖ 2、高度远视
配镜原则
❖ 最好配两副眼镜,足矫镜用以训练时戴和近用;平时戴镜度 数则以扣除相关年龄的生理远视度数来配。 如:
❖ 2、年龄 6岁
验光 +8.50DS 配镜 +8.0DS或+8.50DS
❖ 3、年龄4~5岁 验光 +8.0^+1.0*90 配镜+7.50DS^+0.75DC*90或
+8.0DS^+0.75DC*90
配镜原则
三、伴外斜视的弱视
❖ 学龄前儿童,如远视度≤+2.50D,且对视力影响不 大,可暂不配镜。超过+2.50D时应获得最后矫正视 力较低度数处方,但一般减少不超过1/3。如果屈光 不正为近视性,按散瞳验光结果给镜。
查结果适当 减远视度数,应该在保证斜视度数不增加的前 提下减少远视度数。
谢谢
配镜原则
❖ 3、屈光参差
❖ 两眼眼球相差在3.0DS以上,或者散光相差> 2.0DC,则应认为有屈光参差。 ❖ 配镜时原则上两眼度数不能相差3.0DS以上,否则易因双眼像差明显而不
适应。 如: ❖ (1)验光:右眼 +2.0DS 左眼 +5.50DS^+0.75*90
配镜:①右眼 +1.0DS 左眼 +4.0^+0.50*90 或② 右眼 平光(遮盖) 左眼 +5.0^+0.50*90
儿童屈光及配镜ppt课件
![儿童屈光及配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2901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9.png)
弱视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上睑下垂与散光 白内障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青光眼与进行性近视眼 遗传性眼病及多种先天综合征
继发性病理性近视眼
特殊类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低视力 斜视 脑瘫 斜视发生率40.2%
弱视16.9% 眼球震颤16.9% 视神经萎缩7.1%
四、儿童视光检查及配镜
近视眼治疗
目的 提高远视力,降低近视屈光度 防止近视发展,预防并发症
现有方法多并不成熟 光学矫正—配镜为主,以散瞳检影为准 1~2年更换一次 后巩膜加固术,渐进多焦镜片?
2、儿童远视眼
早年屈光生理值均为远视 调节与辐辏可保持生理协调与平衡正常 多有弱视 矫正关键 尽早了解远近视力
准确测定与矫正屈光
各年龄段屈光状态变化图示
近视
60 屈
光
10
30
岁
40
远视
我国儿童屈光生理普查值
0.5~1%阿托品眼膏 Tid*3天 学龄前儿童常规散瞳检影 4岁+2.19±0.40D 5岁+2.17D±0.44D 6岁+1.65±0.45D 7岁+1.40±0.59D 从5~6岁起到13~14岁逐年改变
斜视与屈光不正 弱视与屈光不正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斜视与屈光不正
内斜视与远视眼 外斜视者近视眼较多 垂直斜视与屈光的关系不密切 Duke--Elder报道学龄前儿童中 共同性斜视占1~1.5%
弱视与屈光不正
远视眼、散光眼、屈光参差 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2.83% 单眼斜视和高度屈光不正是导致
处方 双眼+3.50D+0.50D*90
配镜原则
单纯远视眼 斜视眼
远视+内斜 初次全矫+观察眼位 6月后确定 适当减球+手术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上睑下垂与散光 白内障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青光眼与进行性近视眼 遗传性眼病及多种先天综合征
继发性病理性近视眼
特殊类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低视力 斜视 脑瘫 斜视发生率40.2%
弱视16.9% 眼球震颤16.9% 视神经萎缩7.1%
四、儿童视光检查及配镜
近视眼治疗
目的 提高远视力,降低近视屈光度 防止近视发展,预防并发症
现有方法多并不成熟 光学矫正—配镜为主,以散瞳检影为准 1~2年更换一次 后巩膜加固术,渐进多焦镜片?
2、儿童远视眼
早年屈光生理值均为远视 调节与辐辏可保持生理协调与平衡正常 多有弱视 矫正关键 尽早了解远近视力
准确测定与矫正屈光
各年龄段屈光状态变化图示
近视
60 屈
光
10
30
岁
40
远视
我国儿童屈光生理普查值
0.5~1%阿托品眼膏 Tid*3天 学龄前儿童常规散瞳检影 4岁+2.19±0.40D 5岁+2.17D±0.44D 6岁+1.65±0.45D 7岁+1.40±0.59D 从5~6岁起到13~14岁逐年改变
斜视与屈光不正 弱视与屈光不正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斜视与屈光不正
内斜视与远视眼 外斜视者近视眼较多 垂直斜视与屈光的关系不密切 Duke--Elder报道学龄前儿童中 共同性斜视占1~1.5%
弱视与屈光不正
远视眼、散光眼、屈光参差 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2.83% 单眼斜视和高度屈光不正是导致
处方 双眼+3.50D+0.50D*90
配镜原则
单纯远视眼 斜视眼
远视+内斜 初次全矫+观察眼位 6月后确定 适当减球+手术
关于斜视弱视中的验光配镜原则课件课件
![关于斜视弱视中的验光配镜原则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cdf0d002020740bf1e9bc4.png)
凹透镜瞳距勿过小
方法:检查者在半反半透镜后或在自然环境中测量
32
阳性比较调节力强,易接受负球镜,复验 试镜时无反应,戴镜后有反复。故给近视 镜度数应根据散瞳检影度
开方前应翻阅病历,了解患儿来诊主诉, 观察复验试镜是否解决主诉中反映的问题
33
复验注意事项
镜眼距: 镜片在角膜顶点前12-15mm 镜片角度应调节到与成镜相同 试镜包括看远、近及阅读的清晰和舒适度 向家长交待清(如散瞳戴镜)
‡对任何>1D的斜轴散光(散光轴与水平或垂直轴间≥150 )都应接受治疗。
37
不伴有斜视患者戴镜原则
屈光不正的大小 调节力 视力需求 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对视觉发育的影响
38
近视者:裸眼视力≤0.6应戴镜 远视者:大于5.0D不能调节
高度远视都有一定的调节不足,应尽可能全矫(适当减 去0.5D)
右+2.00, 左+6.00
右+2.00DS~+1.50DC×180º 等效球镜+2.75D
左+2.00DS~+2.50DC×90º 等效球镜+3.25D
水平经向度数
右+2.00, 左+4.50
治疗原则:在维持等效球镜的前提下,减少双眼水平 方向的参差,使之达到忍受阈。
49
有间歇外斜或外隐斜
合并近视,适当足矫,必要时联合采用三棱镜,若实有必要, 仅给予斜视度的1/4
合并散光,则应充分矫正
42
间歇性外斜
近视低矫,远视欠矫
中高度远视者给该年龄最佳视力的最低度 低度远视者(矫正视力与裸眼视力多相同)可
以不给镜
43
陈旧性麻痹斜视
注视正前和左右15º范围内正位者,按正位眼 给镜
方法:检查者在半反半透镜后或在自然环境中测量
32
阳性比较调节力强,易接受负球镜,复验 试镜时无反应,戴镜后有反复。故给近视 镜度数应根据散瞳检影度
开方前应翻阅病历,了解患儿来诊主诉, 观察复验试镜是否解决主诉中反映的问题
33
复验注意事项
镜眼距: 镜片在角膜顶点前12-15mm 镜片角度应调节到与成镜相同 试镜包括看远、近及阅读的清晰和舒适度 向家长交待清(如散瞳戴镜)
‡对任何>1D的斜轴散光(散光轴与水平或垂直轴间≥150 )都应接受治疗。
37
不伴有斜视患者戴镜原则
屈光不正的大小 调节力 视力需求 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对视觉发育的影响
38
近视者:裸眼视力≤0.6应戴镜 远视者:大于5.0D不能调节
高度远视都有一定的调节不足,应尽可能全矫(适当减 去0.5D)
右+2.00, 左+6.00
右+2.00DS~+1.50DC×180º 等效球镜+2.75D
左+2.00DS~+2.50DC×90º 等效球镜+3.25D
水平经向度数
右+2.00, 左+4.50
治疗原则:在维持等效球镜的前提下,减少双眼水平 方向的参差,使之达到忍受阈。
49
有间歇外斜或外隐斜
合并近视,适当足矫,必要时联合采用三棱镜,若实有必要, 仅给予斜视度的1/4
合并散光,则应充分矫正
42
间歇性外斜
近视低矫,远视欠矫
中高度远视者给该年龄最佳视力的最低度 低度远视者(矫正视力与裸眼视力多相同)可
以不给镜
43
陈旧性麻痹斜视
注视正前和左右15º范围内正位者,按正位眼 给镜
最新弱视的验光配镜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
![最新弱视的验光配镜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244012d5bbfd0a785673b1.png)
❖ (1)4~5岁 验光 +1.50DS^+1.00DC*90 配镜 ^+2.50DC*90 配镜 +2.50DS^+2.0DC*90
❖ (3)4~5岁 验光 +3.50DS^+1.50DC*65 配镜 +2.00DS^+1.25DC*65
❖ (4)逆规散光应予足配或第一次稍低配,待适应后再予调整。 ❖ 如:
配镜原则
❖ 3、屈光参差
❖ 两眼眼球相差在3.0DS以上,或者散光相差> 2.0DC,则应认为有屈光参差。 ❖ 配镜时原则上两眼度数不能相差3.0DS以上,否则易因双眼像差明显而不
适应。 如: ❖ (1)验光:右眼 +2.0DS 左眼 +5.50DS^+0.75*90
配镜:①右眼 +1.0DS 左眼 +4.0^+0.50*90 或② 右眼 平光(遮盖) 左眼 +5.0^+0.50*90
❖ (2)验光:右眼 +1.50DS→1.2 左眼 +7.0DS→0.2 配镜:右眼 平光 (遮盖) 左眼 +6.0DS或+6.50DS
❖ 若不遮盖右眼,虽不会引起复视,但因左眼视功能被右优势眼所抑制,实 际上左眼的戴镜不起效应,不能引起兴奋刺激作用。
❖ 4、散光
配镜原则
❖ 顺规与逆规散光在配镜时应稍减度数,一般取低矫到最好视力,对于较高散光度数更应在第 一次配镜时予以适度降低。 如:
❖ 第一副镜片可以配得稍浅,以使患儿能适应肯戴,若 短期内患儿戴镜适应好,即应改为足矫。以后应每隔 半年或一年作阿托品散瞳复验,予以基本足配。
验光+2.0DS^+3.5DC*180、 配镜+0.50DS^+2.50DC*180, 待3~6个月后,再换镜 +0.50DS^+3.50DC*180
❖ (3)4~5岁 验光 +3.50DS^+1.50DC*65 配镜 +2.00DS^+1.25DC*65
❖ (4)逆规散光应予足配或第一次稍低配,待适应后再予调整。 ❖ 如:
配镜原则
❖ 3、屈光参差
❖ 两眼眼球相差在3.0DS以上,或者散光相差> 2.0DC,则应认为有屈光参差。 ❖ 配镜时原则上两眼度数不能相差3.0DS以上,否则易因双眼像差明显而不
适应。 如: ❖ (1)验光:右眼 +2.0DS 左眼 +5.50DS^+0.75*90
配镜:①右眼 +1.0DS 左眼 +4.0^+0.50*90 或② 右眼 平光(遮盖) 左眼 +5.0^+0.50*90
❖ (2)验光:右眼 +1.50DS→1.2 左眼 +7.0DS→0.2 配镜:右眼 平光 (遮盖) 左眼 +6.0DS或+6.50DS
❖ 若不遮盖右眼,虽不会引起复视,但因左眼视功能被右优势眼所抑制,实 际上左眼的戴镜不起效应,不能引起兴奋刺激作用。
❖ 4、散光
配镜原则
❖ 顺规与逆规散光在配镜时应稍减度数,一般取低矫到最好视力,对于较高散光度数更应在第 一次配镜时予以适度降低。 如:
❖ 第一副镜片可以配得稍浅,以使患儿能适应肯戴,若 短期内患儿戴镜适应好,即应改为足矫。以后应每隔 半年或一年作阿托品散瞳复验,予以基本足配。
验光+2.0DS^+3.5DC*180、 配镜+0.50DS^+2.50DC*180, 待3~6个月后,再换镜 +0.50DS^+3.50DC*180
配镜处方原则 ppt课件
![配镜处方原则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e1192643323968011c922a.png)
如旧镜过矫:
I 如为青少年,处于近视发展阶段,不宜过矫,可根据实际情 况一次性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并解释说明。
注意事项
II 如成人过矫≤0.75D,无不适症状,可暂不换配镜度数;过 矫 ≥ 1.00D 或有疲劳症状,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分次降到验 光度数。 III 调节紧张明显转屈光专科。 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时,按专科意见配镜。
10岁度远视 只在视近有疲劳可只在看近时戴。 中高度远视 建议经常戴。
二.近视眼
≤2岁的小儿
中低度近视 高度近视
可先观察
可进行部分矫正。
3--6岁
学龄前期 ,以防治弱视为主。
一般单纯中低度近视不会导致弱视,
≤-1.50D可先观察 >-1.5D予部分矫正或足矫
IV高度散光,可分次矫正,初次配镜不应少于柱镜的2/3
4—10岁
I 散光≤1.00D,没有模糊和疲劳的,可不配镜。如有症状, 需配镜,应尽量 足矫。 II 散光>1.00D ,应尽量足矫,尤其有视疲劳的病人,如 散光 较高,可分次矫正。
> 40岁
此年龄段散光经常发生变化,应充分考虑病人适应情况,可予 适当欠矫。
注意事项
凡柱镜度数降低,应根据等效球镜度的原则调整球镜度数。
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根据适应情况尽量足矫。
散光轴位可稍作调整,原则上不要大于15°。 有屈光科或眼肌科配镜的,可按专科意见调整配镜。
球柱镜的处方原则
如果散光的等效球柱镜为正,类似远视眼,可考虑适当降低正 球镜度,保留生理性调节。
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
《弱视的验光配镜》课件
![《弱视的验光配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1ca6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a.png)
先天性弱视、早产儿视网 膜病变导致的弱视、儿童 期视觉剥夺导致的弱视等 。
弱视的症状
视力低下
无法看清周围环境,影 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视觉疲劳
长时间用眼后出现头痛 、眼胀、视力模糊等症
状。
立体视觉丧失
无法准确判断物体距离 和深度,影响运动和游
戏等。
斜视
一只眼睛偏离正常位置 ,影响外观和双眼视觉
功能。
弱视训练软件
利用特定的软件进行视觉训练,提高弱视眼的视 觉功能。
对比敏感度训练
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提高弱视眼对不同大小、 颜色的物体的分辨能力。
05
弱视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检查视力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可以及时发现弱视问 题,并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
视力检查应包括裸眼 视力和矫正视力,以 全面了解眼睛的健康 状况。
中期复查
配镜后一个月,评估眼镜的稳定性和 视觉效果。
长期复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复查 ,以确保眼镜的持续有效性。
异常处理
如出现任何不适或问题,及时进行复 查和处理,确保患者的视觉健康。
04
弱视的治疗
光学矫正
配戴眼镜
通过精确的验光,配制合适的眼 镜来矫正弱视。
隐形眼镜
对于成年人,隐形眼镜也是一个不 错的选择,因为它不会影响外观。
长时间看电视和电脑会增加眼睛的负 担,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和弱视等问题 。
在使用电脑时,应该选择适合的屏幕 尺寸和分辨率,并保持适当的视线高 度。
建议每天看电视和电脑的时间不超过 2小时,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感谢观看
THANKS
弱视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视觉剥夺、屈光不正、先天性眼病等因 素有关。
弱视的症状
视力低下
无法看清周围环境,影 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视觉疲劳
长时间用眼后出现头痛 、眼胀、视力模糊等症
状。
立体视觉丧失
无法准确判断物体距离 和深度,影响运动和游
戏等。
斜视
一只眼睛偏离正常位置 ,影响外观和双眼视觉
功能。
弱视训练软件
利用特定的软件进行视觉训练,提高弱视眼的视 觉功能。
对比敏感度训练
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提高弱视眼对不同大小、 颜色的物体的分辨能力。
05
弱视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检查视力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可以及时发现弱视问 题,并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
视力检查应包括裸眼 视力和矫正视力,以 全面了解眼睛的健康 状况。
中期复查
配镜后一个月,评估眼镜的稳定性和 视觉效果。
长期复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复查 ,以确保眼镜的持续有效性。
异常处理
如出现任何不适或问题,及时进行复 查和处理,确保患者的视觉健康。
04
弱视的治疗
光学矫正
配戴眼镜
通过精确的验光,配制合适的眼 镜来矫正弱视。
隐形眼镜
对于成年人,隐形眼镜也是一个不 错的选择,因为它不会影响外观。
长时间看电视和电脑会增加眼睛的负 担,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和弱视等问题 。
在使用电脑时,应该选择适合的屏幕 尺寸和分辨率,并保持适当的视线高 度。
建议每天看电视和电脑的时间不超过 2小时,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感谢观看
THANKS
弱视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视觉剥夺、屈光不正、先天性眼病等因 素有关。
儿童眼镜课件ppt
![儿童眼镜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ca33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3.png)
05
儿童眼镜市场与品牌
儿童眼镜市场现状与趋势
1 2
儿童眼镜市场持续增长
随着儿童近视率的上升,儿童眼镜市场显现出快 速增长的趋势。
健康与时尚成为消费重点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眼镜时,更加重视眼镜的健康 功能和时尚外观。
3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如渐进多焦点镜片和智 能眼镜,满足了儿童不同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市 场发展。
在初次佩戴眼镜时,根据儿童 的反馈进行微调,并给予一定 的适应期,以确保舒适度和适
配度。
03
儿童眼镜的保养与保护
儿童眼镜的清洁方法
眼镜清洁剂
使用专门的眼镜清洁剂,依照说明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去除眼镜 上的污渍和指纹。
柔软的布料
使用柔软的布料轻轻擦拭眼镜的表面,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料以免刮 伤镜片。
清洗液
。
卫生原则
选择易于清洁和保养的镜片和镜 框材料,保持眼镜的清洁卫生。
儿童眼镜的配适流程
验光
通过专业验光师对儿童进行准 确的验光,获取准确的屈光度
数和瞳距等参数。
定制
根据验光结果和儿童的个性化 参数进行眼镜定制。
配适评估
在眼镜制作完成后,进行配适 评估,确保眼镜与儿童的面部 特征和鼻梁高度相匹配。
调整与适应
性价比是重要考量因素
家长在购买儿童眼镜时,除了斟酌价格,更重视产品的性 价比。
品牌与价格的正向关系
知名品牌通常价格较高,但提供的品质和服务更有保证, 符合一定消费水平的家长的需求。
感谢观看
THANKS
儿童眼镜课件
汇报人:
202X-XX-XX
• 儿童眼镜基础知识 • 儿童眼镜的选择与配适 • 儿童眼镜的保养与保护 • 儿童眼镜与视觉健康 • 儿童眼镜市场与品牌
医学验光-视光PPT课件
![医学验光-视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b743281eb91a37f0115c3c.png)
述水平垂直一样清晰。
正/负相对性调节(NRA/PRA):
NRA/PRA的目的让患者再双眼视物增加和上1-2行视标在初步的老视附加度
例:
数基础上,加正镜(NRA),直至患者述开始模糊, 初步附加为+1.00D,NRA为+1.50D,
则记录现在的加光量,然后回到原来初步确定的度数, PRA为-1.00D
步骤一:客观验光
又称验光的初始阶段或粗糙阶段 目的:快速获得顾客的基本屈光状态,缩短验光时间 具有参考价值
步骤二:主观验光
主观验光又称验光的精细确认阶段 主要分成两部分: 1.单眼分别验光 2.双眼平衡 目的:寻找顾客最好视力的最佳状态:近 视低矫、远视高矫、散光足矫
工作内容简述:
•正确设置PD •顶间距设置为12mm •放辅助透镜 •粗设球镜度数
主观验光 主觉验光是通过被检查者戴上矫正镜片后对矫正视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判断, 特别适合于扩瞳验光后的复验。因客观验光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影响,故客 观验光结束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主观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准确的查出患者的 真正的屈光不正度。
验光的基本要求
•暗室及安静的环境 •始终切记我们的验光 对象是人 而不是眼球 •要保持整个验光过程放松、自然, 不要眯眼
步骤三:适用性调试-试戴
在进行完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之后,给患者进行试戴,调试是必不可 少的,在有些时候主观验光的时候患者的矫正视力达到标准,也并没 有说有不舒适的感觉,但是在试戴的时候这些都会暴露出来,这时候 需要验光师用经验来评估及适当改动眼镜度数,从而使患者达到舒适 的用眼、清晰的视力、持久的阅读这三个标准。
初步矫正度数的最佳视力, 又称初次MPMVA: 在得到电脑验光的基本数 据后,将数据输入至综合 验光仪,然后进行雾视, 一般雾视-1.00D或视力至 0.3-0.6之间,然后以每 次0.25D的速度逐步增加 至患者达到最低度数最好 视力(一般以1.0视力为 标准,特殊工作需要者可 适当增加)
医学验光配镜(儿童篇)ppt课件
![医学验光配镜(儿童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39ee63336c1eb91a375d6e.png)
医学验光配镜(儿童篇)
•医学验光+科学配镜 关键:准确的医学验光、合理的处方 保证:准确的磨镜技术
儿童医学验光的内容 (屈光发育档案)
• • • • • • • • • • • • 视力 远/近视力 眼压 角膜曲率 遮盖眼位 屈光度及矫正视力(矫正遮盖眼位) ACA(8岁以上) BCC(8岁以上) NRA/PRA(8岁以上) 调节灵敏度(2.00D 20/30) 调节幅度 眼轴长度 8岁以内半年复查,8岁以上一年复查
近附加
• 近附加延缓近视效率 与近距隐斜及滞后量 有关
周边离焦镜
•有效 •原理
周边离焦
• 普通近视镜
周边减焦
• 周边减焦镜
• 验配时注意,由于是特殊设计,要测量瞳高瞳距(瞳距尤其重要), 镜架要尽量减少倾斜角。
• 近视度数在-0.75D~-3.50D以内,散光不超过-1.50D的儿童有确切的 近视控制效果。这种周边视力控制镜片较传统单光镜片延缓了30%的 近视加深幅度。
----加做角膜地形图,首选RGP
表面上看是一般普通的近视,却与高度近视患者一样存在 视网膜并发 症的风险。
处方原则
•近视足矫
处方原则
• 双眼平衡 同时足/欠/过 • 足矫还是欠矫 足矫:近视外隐斜(低ACA) 远视内隐斜(高ACA) 欠矫:近视内隐斜(高ACA) 远视外隐斜(低ACA) • 儿童的生理性远视 儿童远视配镜视功能正常的需预留生理性远视配镜,以下 情况除外 ---高度远视引起弱视,要散瞳足矫 ---远视内隐斜大的,要足矫
屈光发育档案的解读
• 电脑验光 可反映调节问题
3次电脑验光的结果球镜相差50度以上 注意每次测量时患者瞳孔的变化 注意电脑验光与主观验光的差距
• 验光是否准确
•医学验光+科学配镜 关键:准确的医学验光、合理的处方 保证:准确的磨镜技术
儿童医学验光的内容 (屈光发育档案)
• • • • • • • • • • • • 视力 远/近视力 眼压 角膜曲率 遮盖眼位 屈光度及矫正视力(矫正遮盖眼位) ACA(8岁以上) BCC(8岁以上) NRA/PRA(8岁以上) 调节灵敏度(2.00D 20/30) 调节幅度 眼轴长度 8岁以内半年复查,8岁以上一年复查
近附加
• 近附加延缓近视效率 与近距隐斜及滞后量 有关
周边离焦镜
•有效 •原理
周边离焦
• 普通近视镜
周边减焦
• 周边减焦镜
• 验配时注意,由于是特殊设计,要测量瞳高瞳距(瞳距尤其重要), 镜架要尽量减少倾斜角。
• 近视度数在-0.75D~-3.50D以内,散光不超过-1.50D的儿童有确切的 近视控制效果。这种周边视力控制镜片较传统单光镜片延缓了30%的 近视加深幅度。
----加做角膜地形图,首选RGP
表面上看是一般普通的近视,却与高度近视患者一样存在 视网膜并发 症的风险。
处方原则
•近视足矫
处方原则
• 双眼平衡 同时足/欠/过 • 足矫还是欠矫 足矫:近视外隐斜(低ACA) 远视内隐斜(高ACA) 欠矫:近视内隐斜(高ACA) 远视外隐斜(低ACA) • 儿童的生理性远视 儿童远视配镜视功能正常的需预留生理性远视配镜,以下 情况除外 ---高度远视引起弱视,要散瞳足矫 ---远视内隐斜大的,要足矫
屈光发育档案的解读
• 电脑验光 可反映调节问题
3次电脑验光的结果球镜相差50度以上 注意每次测量时患者瞳孔的变化 注意电脑验光与主观验光的差距
• 验光是否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31
配镜原则
单纯近视眼
首先区别真性假性近视
正位眼 给最好矫正远视力的最低度数 早发近视眼 早戴常戴+眼轴+CVK 散验+复验
编辑版ppt
32
配镜原则
单纯近视眼 斜视眼 近视+外斜 给足 高度=分次给足 近视+内斜 适当减球
编辑版ppt
33
配镜原则
散光眼 近视性散光 给足 高度 酌减 远视性散光 给足 高度 酌减 混合散光 右-2.00D+3.25*90
编辑版ppt
7
儿童散光
绝大多数为规则散光 2岁<+0.75D属生理性 散光度逐渐减少
编辑版ppt
8
2、儿童视力的变化特点
视力由低常→正常 动态变化 5岁基本发育成熟 6岁时相对稳定
编辑版ppt
9
临床上对远视力判断
视力低常
视力异常
5~6岁≤0.8
4~5岁≤0.6
≤0.4 ~ 0.5
3~4岁<0.6 双眼视力相差≥ 2行者
儿童视光特点及配镜原则
编辑版ppt
1
一、儿童视觉发育的规律性
1、儿童屈光的变化特点 2、儿童视力的变化特点 3、儿童立体视觉形成的特点
编辑版ppt
2
1、儿童屈光变化一般规律
屈光状态与年龄
– 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多呈远视眼 – 随年龄↑ 远视眼↓ —正视眼—近视眼↑ – 正视化的起点是远视,变化过程不可逆 – 远视眼的实质是发育不全 – 近视眼的实质是发育过度
编辑版ppt
23
特殊类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低视力 斜视 脑瘫 斜视发生率40.2%
弱视16.9% 眼球震颤16.9% 视神经萎缩7.1%
编辑版ppt
24
四、儿童视光检查及配镜
常规项目 视力、屈光 远近视力、双眼单视功能、 静态屈光 眼位、眼底、眼球运动 注视性质、角膜曲率、超声眼轴
编辑版ppt
注意影响检测结果的多种因素、慎下结论
编辑版ppt
10
视力筛查
视力异常
先天异常 眼底病 弱视
斜视
↓
↓
↑↘
↓
白内障 ROP 散瞳验光 戴镜+弱视训练 手术
视力低常 ↗ ↘
↘↓
可疑弱视 发育迟缓 ↓ ↓ ↘ 定期观察—恢复正常
编辑版ppt
11
3、儿童立体视特点
立体视的发育由出生后数月开始 1—3岁达高峰,5岁达成人水平
编辑版ppt
21
弱视与屈光不正
远视眼、散光眼、屈光参差 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2.83% 单眼斜视和高度屈光不正是导致
弱视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编辑版ppt
22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上睑下垂与散光 白内障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青光眼与进行性近视眼 遗传性眼病及多种先天综合征
继发性病理性近视眼
+0.02D~- 0.39D者占89%
编辑版ppt
5
一般规律
原先屈光度
将来可发展成
0~+0.50D
近视眼
+0.50D~+1.50D 正视眼
+1.50D尤以>+2.0D 远视眼
编辑版ppt
6
意义
具有预测性:
– 4~5岁<+2.00D – 6岁<+1.50D – 7岁<+1.30D – 可能为正视眼或近视眼
25
验光目的
诊断性验光 配镜验光 流行病学验光
编辑版ppt
26
儿童屈光测定的原则与要求
客观 检影+电脑 静态 调节麻痹下 快速 去除不合作因素 准确 验光师水平+态度
编辑版ppt
27
配镜目的
光学矫正性(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
不可被取代的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
治疗性(弱视斜视屈光不正视疲劳)
编辑版ppt
3
各年龄段屈光状态变化图示
近视
60 屈
光
10
30
岁
40
远视
编辑版ppt
4
我国儿童屈光生理普查值
0.5~1%阿托品眼膏 Tid*3天 学龄前儿童常规散瞳检影 4岁+2.19±0.40D 5岁+2.17D±0.44D 6岁+1.65±0.45D 7岁+1.40±0.59D 从5~6岁起到13~14岁逐年改变
Titmus立体图测试1.5岁—13岁正常儿童 3.5岁3000 ″ 5岁140″ 5.5岁100″ 6岁80″ 7岁60″ 9岁40″
编辑版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二、儿童屈光不正
儿童近视眼 远视眼 散光眼 屈光参差
编辑版ppt
13
1、儿童近视眼
分类 低度 ≤2.0D 中度2.25 ~ 4.0D 高度4.25 ~ 6.0D 重度>6.0D (病理性) 假性近视 (调节力强,散瞳后远视眼)
编辑版ppt
16
2、儿童远视眼
早年屈光生理值均为远视 调节与辐辏可保持生理协调与平衡正常 多有弱视 矫正关键 尽早了解远近视力
准确测定与矫正屈光
编辑版ppt
17
3、儿童散光眼
多为规则性复性远视散光 有散光者近视发展较快 混合性散光随着年龄增长 可演变为复性近视散光
如 4岁+1.75D – 3.25*5 9岁-0.50D - 2.75*10
(三棱镜、助视镜)
防护性及美容性
编辑版ppt
28
配镜原则
单纯远视眼 正位眼 生理性远视 可不矫正 如 4岁双眼视力0.7,散验结果 双+2.25D+0.50D*90
>生理性远视 给客观检影总数2/3 以获得最佳视力为准 如 4岁双眼视力0.4,散验结果 双+4.75D+0.50D*90=0.5
编辑版ppt
14
学龄前儿童时期发生的近视眼
发生率<2% 总是发展的 有家族史者发展较快 可进行性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属于病理性改变过程
编辑版ppt
15
近视眼治疗
目的 提高远视力,降低近视屈光度 防止近视发展,预防并发症
现有方法多并不成熟 光学矫正—配镜为主,以散瞳检影为准 1~2年更换一次 后巩膜加固术,渐进多焦镜片?
处方 双眼+3.50D+0.50D*90
编辑版ppt
29
配镜原则
单纯远视眼 斜视眼
远视+内斜 初次全矫+观察眼位 6月后确定 适当减球+手术
远视+外斜 获得年龄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 <+2.00D~年龄=可不给
麻痹性斜视 三棱镜消除复视
编辑版ppt
30
配镜原则
远视性弱视眼 (调节功能降低)
首次戴镜原则上给足 或减+1.00D,减总量的1/3 以后每年减+1.00D
编辑版ppt
18
4、儿童眼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相差>2.0D 主动抑制—诱发弱视,斜视 治疗原则 充分矫正,戴镜,弱视训练
编辑版ppt
19
三、常见儿童眼病与屈光的关系
斜视与屈光不正 弱视与屈光不正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编辑版ppt
20
斜视与屈光不正
内斜视与远视眼 外斜视者近视眼较多 垂直斜视与屈光的关系不密切 Duke--Elder报道学龄前儿童中 共同性斜视占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