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

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

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

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

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

《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

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

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中国电影史重点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国电影史重点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国电影史重点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中国电影史(部分名词解释)左翼电影:指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拍摄的一批反帝反封建电影。

早在1931年9月,左翼剧联就提出了电影要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知识分子的出路,1933年,由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约三十几部电影,都遵循了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表现了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春蚕》,沈西苓的《女性的呐喊》,孙瑜的《大路》,吴永刚的《神女》等等。

国防电影: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

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等。

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

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喜剧电影(如吕班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未完成的喜剧》)、散文电影(如水华的《林家铺子》、谢铁骊的《早春二月》等)也有所发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中国电影史梳理

中国电影史梳理

中国电影史梳理1. 介绍中国电影史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

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许多起伏,但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优秀的电影作品和人才。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2. 第一阶段:默片时代2.1 早期电影的引入•1896年,电影技术传入中国,成为一种新奇的视听娱乐方式。

•1905年,上海首家电影院成立,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2.2 默片的制作与发展•1920年代,中国开始制作默片,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

•1921年,首部中国默片《定军山》上映,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先河。

•1927年,中国默片《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使中国默片得到更大的关注和发展。

2.3 代表作品及影响•《定军山》(1921):中国默片的开山之作,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梅兰芳》(1927):首部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默片,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戏剧艺术。

3.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3.1 新中国电影的崛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传播思想和宣传工具的重要媒介。

•1951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剧情片《歌女红牡丹》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195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追求现实主义创作,强调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1960年代,中国电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多数电影作品偏向政治宣传。

3.3 代表作品及影响•《活着》(1994):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抉择。

•《红高粱》(1987):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表达了对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呈现。

4. 第三阶段:现代电影的崛起4.1 第五代导演的兴起•198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走出政治的阴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导演和作品。

•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杨德昌等人,通过个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舞台。

中国电影史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

中国电影史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

中国电影史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中国电影史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原则中国电影史课程是四川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艺术类“话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一门选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平时的教和学均应按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

期末复习则要求在全而学习教材《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的基础上,以本“复习指导”为依据,切实掌握以下重点,以保证该课程的教和学收到实效。

二、复习重点第一章“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填空:1.“十七年”的中国电影创作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起四落”。

2.新中国电影自1949年至1989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3.1946年10月1H,我党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口己的电影制片厂是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厂的前身)。

4.1949年4月20日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是“北平电影制片厂(“北影”的前身)。

5.1949年11月26 □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是“上海电影制片厂”。

6.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完成了新屮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导演是王滨。

7.解放初期私营的电影厂也生产了-•些优秀影片,如《我这一辈子》、《腐蚀》、《我们夫妻之间》、《姐姐妹妹站起來》、《关连长》。

8.建国初期,新中国电影的主要特征和与旧中国电影的根木区别是真实可信的工农兵形象登上并占领银幕。

9.影片《中华儿女》最大的特点是纪实性,即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來拍摄故事片。

10.成荫导演擅长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丿力史题材的影片。

11.我国第-•部彩色故事片是桑弧导演、白杨主演的《祝福》。

12.庆祝建国10周年国产的3部彩色宽银幕影片是《风从东方來》、《老兵新传》和《万水千山》。

13.“两个批示”指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

14.北影“四大帅”指的是成荫、崔嵬、水华、凌了风。

15.成荫損长表现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其影片的风格是“简洁明快,质朴无华”。

16.崔嵬电影作品的风格像他的为人一样“粗犷奔放,浓郁炽烈”。

中国电影史讲解学习

中国电影史讲解学习
公司等。
• 这一时期随着国立电影公司的建立,电影从故事短片 转变为故事长片。细分来说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片种 有社会伦理片,武侠神怪片,古装片等。
早期社会伦理片主要是提倡中国传统价值观,并且在剧作上融合了 中国古代世情文学(如“三言二拍”)的故事模式,同时也体现了 “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的思潮。
《孤儿救祖记》(1923,社会伦理片的开拓之作)
• 战后的中国电影在艰难中辉煌
• 上海几乎集中了一批战后最为重要的电影企业:官方的和民间 投资的公司。 国民党垄断电影产业,出现了一批官方制作的“正 统影片”,部分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战后的一些社会问题。
• 战后最能代表中国电影优秀水准的,是昆仑影业公司的创作。 “昆仑”拍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 《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等影片,或 以史诗性的笔触记述中国自抗战以来的广阔而复杂的现实社会。 被称作为战后“新电影”。
第一代导演郑正秋(1889-1935)、张石川(1890-1953)
中国电影的成熟期
1931-1949
第一节、 三十年代电影
第二节 逐渐成熟的电影产业
第三节、“左翼(新兴)电影运动”
左翼(新兴)电影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九·一八”事变
2、有声电影等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电影的影响
3、电影人自身生存的需要,形成新的管理和创作机 制
• 由文华为代表的一批导演规避战后严峻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完成了主要以反映人物心境的作品。被称作“文人电影”“市民电 影”。
《小城之春》
《一江春水向东流》
《乌鸦与麻雀》
第二代电影导演
• 蔡楚生、史东山、孙瑜、沈西苓、吴永刚、袁牧之、 费穆、郑君里等
蔡楚生 1906-1968

中国电影发展史知识讲解

中国电影发展史知识讲解

观念的转变带来了电 影编剧的重大变化, 促使了导表演艺术的 飞跃和发展,中国电 影正在走向成熟。
反映农村农民悲苦的 代表作《渔光曲》
反映都市底层人物苦 难境遇的代表作是《 马路天使》
反映小知识分子面临 社会动荡时矛盾心理 的代表作是《桃李劫 》
抗战题材的电影唱响
主旋律,代表作《八 百壮士》
最早为大陆引入贺岁片概念的人自然就是成龙。 1995年底,《红蕃区》作为首部贺岁片被引进到 大陆市场,依靠着成龙的知名度,这部影片创下 了全国8000万的票房,这无疑对于当时正处于低 迷状态的大陆电影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于是 ,成龙的成功不但引起了大陆电影人的注意,同
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
一、电影的无意义趋势. 二、脱离中国传统文化. 三、大片的妄想. 四、脱离艺术的沉闷黑色. 五、拍电影是为了获奖. 六、优秀电影人的流失.
世界范围内再次掀
起了功夫片的热潮
贺岁片,最具中国特色的电影
香港贺岁片一直备受华人的关注,影片拍摄手法 也绝对喜庆,不但色彩上往往是以大红大绿为主 色调,剧情以及演员阵容更是以热闹为主,当然 ,影片最后必然是一个绝对的大团圆结局。香港 贺岁片从故事到形式都颇为夸张地透着喜庆意味 ,从而成为华人电影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国电影发展史
1905年至30年代初:尝试初期
1905年,北京的丰泰 照相馆在老板任庆泰 的主持下拍摄了《定 军山》,并在前门的 大观楼戏院上映,中 国第一部电影就此诞 生。
1931年3月,中国第一 部有声电影《歌女红 牡丹》诞生。该片应 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 有声片
30年代至40年代:
与社会环境结合紧密
中国电影人在考虑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时,不
能仅仅从电影人的角度出发,应该充分考虑观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
34.孙瑜《故都春梦》;“联华”的第一部影片。
35.《保卫我们的土地》“第一部献给后方群众的作品”(史东山)
36.《塞上风光》第一部描写塞外生活并以蒙汉团结为主题的好影片。
37.《长空万里》(1941孙瑜):我国第一部描写空军作战的影片。
38.“万氏兄弟”:中国动画电影的开拓者。
39.《纸人捣乱记》(万氏兄弟):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
26.沈西苓:30年代一位颇具才华的电影艺术家;处女作《女性的呐喊》;《十字街头》中国电影史上
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之一。
27.《桃李劫》(袁牧之应云卫):中国电影始终第一次全面有意识按照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进行创作
的影片;本认为是中国有声电影的划时代之作。
28.《都市风光》;音乐讽刺剧
1.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 (上海徐园放映)
2.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任景丰(丰泰照相馆老板)《定军山》戏曲片
3.中国第一部无声故事短片:郑正秋张石川《难夫难妻》;《黑籍冤魂》
4.中国第一部运到海外放映的电影:黎民伟《庄子试妻》
5.第一批中国长故事片:1920到1921 上海 《阎瑞生》(第一部)、《海誓》、《红粉骷髅》
6.1922年3月明星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成员: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
郑鹧鸪、任矜苹等。
7.《孤儿就祖记》(1923、郑编、张导):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最高票房纪录;郑早期的优秀代表作。
8.洪深是进入电影业的第一位新文化人,给明星公司带来新气象,标志着明星公司进入一个新阶段。
29.《春蚕》(由夏衍根据矛盾小说改编):这是中国新文学作品第一次被改编为电影。
30.《桃李劫》袁牧之;第一部电影剧本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奠基创立阶段(1896——1912)1.世界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放映了《墙》、《婴孩喝汤》、《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等。

2.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家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

3.中国第一部电影:1905年《定军山》,主演:谭鑫培。

初兴阶段(1913——1922)4.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A.《难夫难妻》(1913)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创作新剧、面对现实、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B.《庄子试妻》(导演:黎民伟):改编旧剧、发挥想象、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C.《劳工之爱情(掷果缘)》:中国电影初兴期最为经典的故事短片。

5.最早的长故事片(1921年):《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

兴盛阶段(探索时期)(1923——1931)6.旧派与新派A.旧派:⑴构成:①郑正秋、张石川;②“鸳鸯蝴蝶派”;③五四后知识分子。

⑵代表作品:1923年《孤儿救祖记》⑶创作面貌:①家庭伦理剧:《孤儿救祖记》;②神怪武侠片:古装片《火烧红莲寺》、神怪片、武侠片。

B.新派:⑴构成及创作思想:长城:“移风易俗,针砭社会。

”神州:“宣扬文化,开启民智。

”民新:“普及教育,提倡爱国。

”联华:“复兴国片,改造国片。

”南国:“借胶片宣泄吾民深切之苦闷。

”⑵创作面貌:①以洪深、侯曜为代表的“人生问题剧”。

②欧阳予倩和“神州派”的“人情剧”。

③田汉、孙瑜带有唯美和浪漫倾向的创作。

(孙瑜《故都春梦》、《野草闲花》)⑶共同特征:①取材:关注小资产阶级;②内容和艺术表现:受外来文艺的影响;人物塑造的相似性;注重心理刻画。

7.郑正秋:A.主要创作:《难夫难妻》、《掷果缘》、《孤儿救祖记》、《姊妹花》。

B.电影概念和电影创作概念:①早年从事戏剧评论工作,提倡新剧;②与戏剧舞台相比,电影强调“造意”“造地”“配景”“导演”“演员”。

8.影戏观:⑴提出:1924年《影戏概论》;1926年《影戏剧本作法》。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梳理第一节:“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

8月11日,上海闸北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私家花园徐园内的“又一村”在表演的娱乐节目中间穿插放映了由外国人带入的影片,这是电影在中国放映最早的记录,距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仅半年多时间。

当时,中国人把它称为“西洋影戏”或“电光影戏”,以后统称为“影戏”。

上海第一座正式电影院——虹口大戏院。

以中国为题材的第一部纪录片:1896年美国缪托斯柯甫公司拍摄的《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

中外合拍的第一部影片:1902年,美国文列文同邵醉翁合拍《慈禧太后》。

第二节中国摄制电影的开始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片断。

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

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

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到站》过了10年。

1909年中国出现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建立1913年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问世。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严姗姗《庄子试妻》1920年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影戏杂志》1921年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摄制的《阎瑞生》,第三节:电影产业化1923年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故事片:《孤儿救祖记》中国早期著名的三大电影公司:三十年代形成了“明星”、“天一”、“联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年)1928年中国第一部武侠片:明星公司拍摄的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1929年中国最早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出自电影《野草闲花》。

“鸳鸯蝴蝶派”电影:主要来源是以鸳鸯蝴蝶派文学为主的剧本,以言情、社会、家庭、武侠、军事、历史等为题材并有鲜明的类型意识,同时在内容题材和影像叙事上受到文明戏、古典戏曲、古代小说与好莱坞电影叙事手法的共同影响的商业电影。

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要点

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要点

第一章世界电影的诞生时间:1895。

12.28 地点: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部电影: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定军山》第一部短故事片:张石川、郑正秋《难夫难妻》短故事片趋于成熟的标志:张石川《劳工之爱情》第一部长故事片兼凶杀片:任鹏年《阎瑞生》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张石川《孤儿救祖记》第一位女演员:黎民海《庄子试妻》中的严珊珊第一部电影剧本:洪深《申屠氏》第一部爱情片:但杜宇《海誓》第一部侦探片:管海峰《红粉骷髅》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歌曲配音片:联华孙瑜《野草闲花》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蜡盘配唱[出自野草闲花]第一部完整的歌曲配音片:明星张石川《歌女红牡丹》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袁牧之《都市风光》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蔡楚生《渔光曲》无声电影达到顶峰之作:吴永刚《神女》阮玲玉主演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第一位女导演:王苹第一部富于史诗特点的战争片:《南征北战》海誓的相关信息:但杜宇的第一部电影。

创作上,为拍电影专门写的剧作—本事;人物上,多为时尚新女性,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上追求女权,自由与民主的思想;艺术上,不同的景别、角度与剧情的关系,服饰、背景西化;表现手法上,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人物的关系,心态及影片的感情基调。

第二章电影公司的创作特色:【明星】改良社会,娱乐大众【长城】以问题为中心,探讨人生意义【神州】看重电影的艺术品位,重视电影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民新】宗旨务求其纯正,出品务求其优美【大中华百合】欧化【天一】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力避欧化,尚古【上海影戏】唯美影戏观的内容:注重教化性;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第三章古装片的代表作:天一的《梁祝痛史》和《义妖白蛇传》武侠片的代表作:《火烧红莲寺》联华公司概说:罗明佑创立,打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旗帜,宗旨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是一个具有垄断性特征的现代企业。

初期拍摄的影片被称为“新派”孙瑜的导演特点:富于清新浪漫气息的导演风格赋予“银幕诗人”称号第四章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定义】:指在中共的领导下,以往电影界输送左翼进步人士,制作进步电影的手段,唤起民众抗日和反抗阶级斗争的政治意识的一场电影文化运动。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重点一、基本知识1.明星影片公司时间:1922年3月——1937年创办人: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火烧红莲寺》、《十字街头》等著名影片。

题材:家庭伦理,道德教化创作数量:200余部明星:王汉伦,张织云,胡蝶地位:当时中国营业时间最长的电影公司中国电影业最早出现的“霸主”。

2.天一影片公司时间:1925年6月——1937年创办人:邵醉翁.邵醉翁四兄弟成立(屯人、仁枚、逸夫)题材:民间故事,古典小说代表作品:《孟姜女》、《梁祝痛史》主要明星:袁美云,陈玉梅创作数量:百余部地位:成功引领了“稗史片”、“古装片”风潮制片路线也给“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打上印记\“天一”影片的观众定位在一般市民——对文化道德保守,对视听娱乐追求。

热衷传统道德伦理,以“时事”和“稗史”题材为主,最早从市场中认识到了“类型片”的巨大票房潜力,并身体力行。

邵氏影片一边在思想上注重旧传统,一边在形式上领导新潮流。

如公司的开山之作《立地成佛》即以彩色(染色)为卖点,《女侠李飞飞》一片刀光剑影舞动人心;《白蛇传》、《珍珠塔》则创造出新的商业类型电影“稗史片”,并引发了一场挖掘稗史和民间传说的热潮;喜剧片《王先生》开创改编漫画为电影的中国纪录。

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其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成为20世纪30年代最卖座的粤语片3.“影戏”主流电影的特点(1)、伦理化主题:道德对比鲜明,担负社会教化任务,惩恶扬善。

(2)、剧作上强调戏剧冲突:情节模式化,矛盾冲突尖锐且具假定性,多是大团圆结局。

(3)、人物善恶对比分明:主人公历尽磨难,女性一般作为被抛弃的形象;坏蛋、滑稽傻瓜成为经典类型。

(4)、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较煽情,迫使观者热烈体验主人公感情,以博同情怜悯。

4.长城派电影长城——侯曜,社会问题片,如《弃妇》、《春闺梦里人》1921年5月,由旅美华侨青年梅雪俦、刘兆明、程沛霖、李文光、李泽源等人成立于美国纽约,以冀通过制作爱国影片,端正海外视听,维护祖国尊严。

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要点

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要点

第一章世界电影的诞生时间:1895。

12.28 地点: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部电影: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定军山》第一部短故事片:张石川、郑正秋《难夫难妻》短故事片趋于成熟的标志:张石川《劳工之爱情》第一部长故事片兼凶杀片:任鹏年《阎瑞生》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张石川《孤儿救祖记》第一位女演员:黎民海《庄子试妻》中的严珊珊第一部电影剧本:洪深《申屠氏》第一部爱情片:但杜宇《海誓》第一部侦探片:管海峰《红粉骷髅》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歌曲配音片:联华孙瑜《野草闲花》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蜡盘配唱[出自野草闲花]第一部完整的歌曲配音片:明星张石川《歌女红牡丹》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袁牧之《都市风光》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蔡楚生《渔光曲》无声电影达到顶峰之作:吴永刚《神女》阮玲玉主演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第一位女导演:王苹第一部富于史诗特点的战争片:《南征北战》海誓的相关信息:但杜宇的第一部电影。

创作上,为拍电影专门写的剧作—本事;人物上,多为时尚新女性,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上追求女权,自由与民主的思想;艺术上,不同的景别、角度与剧情的关系,服饰、背景西化;表现手法上,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人物的关系,心态及影片的感情基调。

第二章电影公司的创作特色:【明星】改良社会,娱乐大众【长城】以问题为中心,探讨人生意义【神州】看重电影的艺术品位,重视电影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民新】宗旨务求其纯正,出品务求其优美【大中华百合】欧化【天一】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力避欧化,尚古【上海影戏】唯美影戏观的内容:注重教化性;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第三章古装片的代表作:天一的《梁祝痛史》和《义妖白蛇传》武侠片的代表作:《火烧红莲寺》联华公司概说:罗明佑创立,打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旗帜,宗旨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是一个具有垄断性特征的现代企业。

初期拍摄的影片被称为“新派”孙瑜的导演特点:富于清新浪漫气息的导演风格赋予“银幕诗人”称号第四章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定义】:指在中共的领导下,以往电影界输送左翼进步人士,制作进步电影的手段,唤起民众抗日和反抗阶级斗争的政治意识的一场电影文化运动。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提纲一、填空判断题。

1、“西洋影戏”在中国的首次放映是在1896年8月,在上海徐园里的“又一村”。

1908年雷玛斯搭建了上海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揭开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

2、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于191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民公司拍摄了《孤儿就祖记》(开创了“家庭伦理剧模式”),是中国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

同时,比较好的满足了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等方面的要求,且表现出比较明确的民族意识,因此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

黎民伟(“中国纪录片之父”)等人在香港创办的人我镜剧社拍摄了《庄子试妻》(黎民伟编剧、黎北海导演),是中国最早的两部短故事片,严姗姗(黎民伟妻)是中国第一位女演员。

3、1916年由张石川、管海峰等人拍摄的《黑籍冤魂》为故事片由短到长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4、1931年由费穆导演的“明星”公司出品的完整的歌唱配音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用蜡盘发声方法实现的。

5、1922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保留下来年代最早的影片。

《阎瑞生》是中国第一部多本电影,由杨小仲编剧,任彭年导演。

6、侯曜深受易卜生喜剧观的影响,主张以艺术表现人生、批评人生、美化人生、调和人生,主要作品《弃妇》、《一串珍珠》等,濮舜卿(侯曜妻)是中国第一位电影剧作者。

“天一”公司的创办人是邵醉翁。

7、孙瑜赴美国攻读文学、戏剧和电影是中国第一位学习电影的专业人士,被称为“银幕诗人”,代表作《野草闲花》。

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故都春梦》。

8、1931年1月,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时发表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正式开始。

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现实主义阶段。

9、以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标志,新兴电影运动进入第三个阶段—国防电影运动阶段。

10、由袁牧之导演的《都是风光》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也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大一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大一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电影史是指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中国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逐渐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中国电影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早期电影的兴起(1905年-1949年)20世纪初,电影在中国开始兴起。

1905年,《敷衍公馆》成为中国第一部以剧情为主的电影。

此后,电影院和制片厂相继出现。

1922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制片厂——上海南洋影片公司,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时代。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春江花月夜》面世。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发展(1937年-1949年)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电影成为爱国宣传和提振民心的重要途径。

抗日题材电影成为影坛主流,如《风云儿女》、《飞燕女侠》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业逐渐发展壮大。

1956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片《红色娘子军》上映。

文革期间,电影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影片创作受到一定限制。

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有《红高粱》、《活着》等。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影发展(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电影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电影开始引入国外电影技术和理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导演和演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电影出现了一股新浪潮,代表作品有《搭错车》、《大红灯笼高高挂》。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如《霸王别姬》、《芳华》等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五、中国电影的类型与特点中国电影具有多样化的类型,包括革命历史片、文艺片、喜剧片、动作片、战争片等。

中国电影的特点包括注重现实主义表现、关注社会问题、探索人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六、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也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 19,丰泰摄影馆第一次尝试拍片《定军山》的历史意义1、把电影这一舶来品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使电影(影戏)在中国生根并发展开来;2、影片已戏曲为内容,为影戏的传统的发展奠定了开端,并且为使电影的语言本土化开了先河。

※ 商务印书馆 19 拍摄影片《天女散花》和《春香闹学》(梅兰芳)※ 郑正秋和张石川作为中国电影拓荒者对电影艺术的追求的异同1、郑正秋:认为戏剧改良社会,教化民众,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育,“文以载道”;2、张石川:更重视商业性。

※ 郑正秋对中国电影的奉献1、把原本附属西方语言的电影引进中国,并力求本土化,做出奉献;2、开创电影现实生活从戏剧艺术吸取营养,补充电影的发展;3、把自己的戏剧经验和叙事传奇手段艺术结合,发明出适合中国观众观看的家庭伦理剧叙事模式,善于虚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孤儿救祖记》作为开放性影片对中国史的意义1、本片中形成了自己的叙事语言体系,不像以前单出模仿外国;影片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办法,加以运用;2、吸取传奇、文明戏等形成自己的叙事方式,形成自己的语言方式;3、形成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规范;4、含有影戏风格;5、本片商业上的成功,刺激了电影商业性的发展。

※ 影戏特点1、重视社会教化,郑正秋开创“文以载道”,以褒善贬恶为主题;2、根据戏剧原则、冲突叙事;3、舞台空间、平面展开人物调度;(多横向)4、镜头语言方面多以中近景为主,焦点载第三像部的中间,所谓“中近景语言体系”。

※ 明星公司的创作模式、特点1、通俗社会片模式上,取材家庭伦理故事为主;2、价值判断上,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改良思想和同情弱者的人道主义取向;3、在技术运用上,是以传统文艺的传奇手法和平俗流畅的叙事构造,峰回路转、有头有尾的创作办法为特点,争取了多数市民和观众的支持。

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不同风格、流派1.长城派开办于19,华侨李泽源承接;重要特点是拍摄问题剧,提出中心问题,直接面对当时社会现实,达成针砭时事的目的;重要的创作人员是侯曜,他坚信为人生而艺术;侯曜作品中提出一种社会问题和几个各式各样的人生问题,如妇女问题、战争和平问题等锋利社会焦点。

中国电影史复习讲义

中国电影史复习讲义

第五章非常时期第一节总体情况时间:1937年到1945年区域:抗日根据地;国统区;租界区;沦陷区总体特征:电影的社会政治功能得到强化:宣传抗战;观众群体扩大;题材更加多样;电影类型化进一步强化。

各区域的主流影片:根据地:抗战片为主;国统区和租界区:抗战片+商业娱乐片;沦陷区:商业娱乐片一、抗日根据地的电影概况(1)红色电影开始起步:延安电影团成立;拍摄一些形象化政论式的纪录片;集中放映苏联影片;士兵和农民为主要观众。

(2)延安电影团的成立:1938年,袁牧之,纪录片和新闻片为主,放映苏联影片,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奠定基础。

二、国统区的电影概况:(1)2个城市3个阶段:武汉——重庆;第一阶段:1937年7月到1938年1月(武汉);第二阶段:1938年10月到1941年1月(重庆);第三阶段:1941年1月到1945年8月(重庆)。

(2)武汉时期:电影对象、放映方式、类型和功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938年1月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中制公司活跃。

(3)重庆前期:基本承接了武汉时期的特点;除中制公司外,中电、西北公司也很活跃;理论上主要是“中国电影路线问题”的讨论。

(4)重庆后期:中制、中电公司短暂停业,1943年方才恢复制片;仍以抗战宣传片为主。

(5)总评:条件的制约和宣传的目的导致,电影艺术质量不如战前,但其纪实品格有可取之处。

三、租界区的电影概况(1)时间:1937年8月到1941年12月;地点:上海租界和香港。

(2)上海租界电影总体特点:影片公司浮浮沉沉;商业娱乐片为主,兼有委婉的抗战宣传片;影片类型不断更新。

(3)神怪片—古装片—时装片的演进;神怪片复映《火烧红莲寺》,古装片《木兰从军》,时装片种类繁多。

同时,中联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

(4)古装片繁盛的原因:特定的政治环境;商业、生存的需要;地主阶层观众的需求。

(5)香港的电影:总体特征:正面表达抗战主题,上海的蔡楚生等南下香港制作了《血溅宝山城》、《游击进行曲》、《孤岛天堂》和《白云故乡》等。

中国电影史复习重点

中国电影史复习重点

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拓荒期(1896-1932)中国电影的传入以及第一个黄金时代探索期(1932-1949)中国点一个的初步成熟发展期(1949-1966)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创作停滞期(1966-1976)文革十年的中国电影复苏期(1976-1984)新中国电影的恢复繁荣期(1984至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1:社会历史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革2: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3:中国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特殊联系,尤其是戏剧的影响更加明显4:与世界电影相比,中国电影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5:各个创作部门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起—虹口大戏院电影创作:1913年《难夫难妻》(郑正秋导演编剧)中国故事片开端1913年《庄子试妻》(黎民伟)“香港电影之父”20年代《阎瑞生》(任彭年导演)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中国电影探索期结束《车中盗》(任彭年导演)中国最早类型片,确立了娱乐观众的方向商业投机性:决定中国工业从一开始就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粗制滥造模仿外国商业影片1920年商务印书馆为梅兰芳拍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郑正秋电影成就:1922年与张石川等组成明星电影公司,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艺术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把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电影创作:《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特色,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种开端)《玉梨观》《劳工之爱情》(滑稽短片)《自由之花》《姊妹花》(最早有声故事片)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导)是我国第一部艺术片,打破了外国影片独占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掀起了国产电影创作的阵阵高潮。

中国电影创作正式进入长片创作阶段。

郑正秋的制片思想:主张有一选定的教育作用的通俗的大众化的商业电影制片思想。

中国电影史重点

中国电影史重点

中国电影史重点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获奖的是《侠女》中国首部电影摄制《定军山》(1905)中国武侠神怪片鼻祖明星公司摄制《火烧红莲寺》(1928)中国电影开始35年,认识:(了解)1、中国电影从无到有,奠定了事业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基础2、初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开端3、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初期中国电影是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组成部分4、在技术和技巧方面都落后于同期世界电影家庭伦理剧特点:(了解)1、人物类型化,概念化2、叙述式,通俗化和趣味性复兴国片运动罗明佑创办联华影业公司提倡的“复兴国片”的运动,宗旨是“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提出“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的方针。

为左翼电影运动提供基础。

代表作品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上海孤岛电影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一部分租界未被日本人占领,一批电影工作者得以继续电影创作,但由于租界当局忌惮日本侵略者,对抗日宣传竭力打压,除了少数反映社会现实和影射抗日外,只能拍摄迎合市民的商业片,以《木兰从军》(1939欧阳予倩编剧,卜万仓导演)为代表,先后出现古装片,时装片,动画片浪潮。

影戏之巅:情节剧史诗代表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导演:蔡楚生,郑君里)1946.8吴性栽创办文化电影公司制片态度:保持政治上中立,注重出品作品艺术质量,信任艺术家自己的创作剧作特点:带有强烈社会风情画气质,同时保留强烈的舞台剧特点,人情和人性斗争成戏剧冲突的核心代表作《假凤虚凰》(1947桑弧编剧,佐临导演)《太太万岁》(1947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小城之春》(1948李天济编剧,费穆导演)《小城之春》是一次超越性实践,摆脱了传统舞台喜剧的形式,已含蓄又富于象征性的表现手法,细腻地把剧中人物的心理世界表现出来。

钟惦棐发明著名电影理论文章《电影的锣鼓》封闭自足的电影文化体系与世界电影的关系1、拒绝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2、吸取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手法与技巧3、与好莱坞电影具有微妙的关系,理论批判与现实相似性共存4、受苏联电影影响最大三突出原则(三突出原则在电影中的应用)(文革电影特色)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艺术手段语言格式: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色彩:敌寒我暖表现手法:诉说家史,忆苦思甜“新时期”电影发展轨迹(重点)1、1977—1983 现实主义回归和对电影本身的重新审视2、1984—1986 “探索电影”异军突起和“主流电影”蔚为壮观,影像美学崛起,主要是第五代的崛起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3、1987—1989 “娱乐片主体”的提出和“突出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调整,影坛呈现出多元化探索局面谢晋模式儒家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传统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与应对现实苦难的浪漫情怀,中国传统的通俗传奇经验与好莱坞的电影叙事技巧都在他的电影中的到了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种他表述自我,表达大中国,表述人和人生的基本立场。

中国电影史复习(红字精选)

中国电影史复习(红字精选)

中国电影史复习(红字精选)中国电影史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1905—1931)一、草创1、开端⑴国产电影开端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1905年春夏之交;任庆泰(字景丰)拍摄;谭鑫培主演。

⑵故事片开端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年;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编剧:郑正秋;新民公司拍摄。

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1年;导演:任彭年;编剧:杨小仲。

【注:短片≤6本;长片≥7本】⑶其他开端香港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1913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主演:黎北海、严珊珊(中国第一位女演员、非职业)2、终结《劳工之爱情》——1922年;中国短故事片创作基本终结的标志3、滑稽短片《劳工之爱情》——1922年;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地位:中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之作,现存最早的中国电影。

成就:制作过程规范、镜头语言成熟、喜剧元素丰富。

4、“商务”之短片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任彭年5、1919—1922年间的三大公司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初盛景观1、《孤儿救祖记》1923年年底;明星公司推出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主演:王汉伦——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

其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从此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结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

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2、“国产电影运动”特征:⑴制片机构的勃兴【最为显著的特征】著名的流派有“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大中华百合”、“天一”这几个群体。

【补充:“长城画片”——1921年5月,由旅美华侨青年梅雪俦、刘兆明、程沛霖、李文光、李泽源等人成立于美国纽约,以冀通过制作爱国影片,端正海外视听,维护祖国尊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世界电影的诞生时间:1895。

12.28 地点: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部电影: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定军山》第一部短故事片:张石川、郑正秋《难夫难妻》短故事片趋于成熟的标志:张石川《劳工之爱情》第一部长故事片兼凶杀片:任鹏年《阎瑞生》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张石川《孤儿救祖记》第一位女演员:黎民海《庄子试妻》中的严珊珊第一部电影剧本:洪深《申屠氏》第一部爱情片:但杜宇《海誓》第一部侦探片:管海峰《红粉骷髅》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歌曲配音片:联华孙瑜《野草闲花》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蜡盘配唱[出自野草闲花]第一部完整的歌曲配音片:明星张石川《歌女红牡丹》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袁牧之《都市风光》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蔡楚生《渔光曲》无声电影达到顶峰之作:吴永刚《神女》阮玲玉主演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第一位女导演:王苹第一部富于史诗特点的战争片:《南征北战》海誓的相关信息:但杜宇的第一部电影。

创作上,为拍电影专门写的剧作—本事;人物上,多为时尚新女性,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上追求女权,自由与民主的思想;艺术上,不同的景别、角度与剧情的关系,服饰、背景西化;表现手法上,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人物的关系,心态及影片的感情基调。

第二章电影公司的创作特色:【明星】改良社会,娱乐大众【长城】以问题为中心,探讨人生意义【神州】看重电影的艺术品位,重视电影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民新】宗旨务求其纯正,出品务求其优美【大中华百合】欧化【天一】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力避欧化,尚古【上海影戏】唯美影戏观的内容:注重教化性;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第三章古装片的代表作:天一的《梁祝痛史》和《义妖白蛇传》武侠片的代表作:《火烧红莲寺》联华公司概说:罗明佑创立,打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旗帜,宗旨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是一个具有垄断性特征的现代企业。

初期拍摄的影片被称为“新派”孙瑜的导演特点:富于清新浪漫气息的导演风格赋予“银幕诗人”称号第四章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定义】:指在中共的领导下,以往电影界输送左翼进步人士,制作进步电影的手段,唤起民众抗日和反抗阶级斗争的政治意识的一场电影文化运动。

【成就】:改变了电影创作的倾向,使电影探索与时代、政治相结合;显示了进步电影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大大提高了电影创作的质量,创作了一批中国电影史上艺术性、思想性很高的优秀电影作品,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音乐。

夏衍电影:《狂流》《春蚕》【特点】:理性而细腻的现实主义风格;最早将新文学改编成电影的编剧;将电影剧本写成可供导演使用的分镜头剧本,而非文学剧本,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多样的叙事风格;蒙太奇手段的大胆尝试马路天使的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的深刻内涵[粉饰太平,半个汉口国难当头,白云出口暗示白银侵略,下之角]2.悲喜剧风格的处理特色,用喜剧手法展现时代特征,双线结构[小红一条欢快热闹为有声电影,一条阴暗悲苦的无声电影],一悲一喜3.视听语言的成功运用,优秀的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四季歌,天涯歌,声话对位}4.表演的自然质朴[生命力,感染力,张力]国歌出自《风云儿女》田汉第五章抗日时期的电影分区:【国统区】故事片,新闻式纪录片特点明显,表现我方英勇事迹,鼓舞斗志,暴露敌人的凶残,全民合作抗日的士气,人物不饱满,带有说教色彩,大量长镜头的使用,客观性。

【沦陷区】国策电影,肆意捏造情节,极力美化伪满洲国和日军,极力丑化污蔑八路军和抗日力量。

【租界区】孤岛电影,具有爱国意义的古装、思想进步内容严肃的现实题材的时装、反讽时代黑暗的喜剧片【延安地区】纪录片,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没有充足的创作队伍,开始只能拍摄纪录片。

孤岛电影的定义:从1937年11月上海的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上海租界形如孤岛。

是日军侵华背景下,特殊时期、特殊地区出品的电影。

【作品】古装:卜万苍《木兰从军》,以古喻今的爱国主义作品,将历史与现实糅合在一起;费穆《孔夫子》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记片。

时装片:于伶《花溅泪》、柯灵《乱世风光》等,都在暴露现实的同时,反映出抗日救亡的时代心声。

喜剧“王先生”系列片,反讽社会黑暗。

国统区电影特点:《塞上风云》第一个反映民族团结抗日的剧本《保卫我们的土地》第一部正面表现抗战的故事片《东亚之光》人道主义教育等。

第六章政府制片系统的代表影片:陈鲤庭《遥远的爱》、汤晓丹《天堂春梦》、赵丹《衣锦荣归》沈浮《追》、张俊祥《还乡日记》《乘龙快婿》陈鲤庭、陈白尘《幸福狂想曲》、金山《松花江上》昆仑公司的代表作:【社会批判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三毛流浪记》《新闺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认识价值:A.历史认知价值——史诗悲剧艺术,个人命运与整个历史事件和时代风云有机的结合B.东方传统的延续——人伦情感的魅力。

(1)成功运用中国电影传统的形式——以家庭人伦悲欢离合的故事来透视社会人生(2)传统的情感悲剧——反传统的家庭悲观、尖锐的社会批判C.传统表现的丰富化——戏剧结构的严谨缜密(1)顺时性的结构方式:层层铺垫的戏剧高潮(出场时张忠良给人的印象,随后又变了性格。

客厅中素芬与张忠良的相遇之前有很多伏笔)(2)大量运用对比,细节刻画人物文华公司的代表作:【社会责任感】《夜店》《表》【桑弧-张爱玲式】《假凤虚凰》《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风俗喜剧,关注都市人情小城之春的艺术成就:民族传统形态的风格追求,诗意的影像;创造中国传统美学是情景美的电影化范例,借物喻人,以景抒情;电影化的节奏表达;摸索了以心理剖析与情感波澜为中心的结构模式,同一空间运用人物视线传达情感,达到以动作写心理,以心理推动情节的叙事模式。

第七章1949-1966十七年时期的主要创作集体及其代表影片:【长影】:《白毛女》《神秘的旅伴》《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五朵金花》【北影】水华《林家铺子》严谨细腻,淡雅深邃。

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具有中国民族电影风格的蒙太奇段落。

成荫《南征北战》人物形象真实丰满,重视场面构图和全景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

《上海姑娘》崔嵬《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对长镜头的运用被电影史学界称道凌子风《红旗谱》总体影像浓墨重彩,画面构图和色彩十分饱满,很适合表现大革命年代的历史气氛和时代特点。

谢铁骊《早春二月》谢添《洪湖赤卫队》《探亲记》《锦上添花》【上影】汤晓丹《渡江侦察记》《红日》郑君里《宋景诗》《林则徐》史东山《新儿女英雄传》沈浮《李时珍》《老兵新传》张俊祥《翠岗红旗》《白求恩大夫》桑弧《祝福》刘琼《阿诗玛》谢晋《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舞台姐妹》鲁韧《李双双》【八一】王苹《柳堡的故事》歌颂军民鱼水情,细腻的镜头语言《永不消失的电波》李俊《农奴》严寄洲《五更寒》《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其他厂】珠影一《珠江泪》《火凤凰》三起三落的简单了解:第八章三突出原则定义: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对样板戏电影的评价:较高的演出水平;僵化的电影语言和“禁欲原则”;样板戏和样板戏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第九章第三代导演及其代表影片(人道主义追求):【谢晋】《啊,摇篮》《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女足5号》《最后的贵族》《老人与狗》《女儿谷》等【李俊】《归心似箭》【谢铁骊】《今夜星光灿烂》第四代导演及其代表影片(诗化意识):吴贻弓《城南旧事》谢飞《黑骏马》吴天明《人生》丁荫楠《孙中山》滕文骥《黄河谣》黄蜀芹《人。

鬼。

情》黄健中《良家妇女》郑洞天《刘天华》胡炳榴《乡音》第四代导演的艺术风格:1.主题模式:疏离政治,着眼于对人性深度和人文内涵的开掘和表现《巴山夜雨》《良家妇女》2.时空复线的叙事策略电影时空——编导者的心理时空——不断重复隐现相同的主题的声画关系及其透露出来的相应的思想和情绪。

电影打破戏剧式结构3.温柔敦厚的影像表达在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将中景为中心的空间观念、手卷式的镜头推移以及气韵与动韵相结合的“镜韵”追求等整合在一起的影像表达《人生》《孙中山》4.身心投入的情感结构,让历史呈现诗意的特征,表现在具体的镜头和画面组织方面,就是执着的跟进,深情的凝视《人。

鬼。

情》谢晋电影的认识和把握:【模式】儒家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革命传统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与应对现实苦难的浪漫情怀,中国传统的通俗传奇经验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都在他的电影中得到充分的组合,形成了一种表述自我,表述中国,表述人和人生的基本立场。

视角、结构和审美形态,即“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创作阶段】第一阶段50、60年代,《红色娘子军》《女篮5号》英雄救美人的叙事模式尽心建构主流意识形态。

第二阶段文革后,《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美人救英雄,人民救革命。

第三阶段90年代,《最后的贵族》,《老人与狗》悲剧的归宿,对人生、历史的无奈和宿命{失去模式痕迹}。

【电影特点】多取材与人们关注的重大社会内容,主题挖掘深刻,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

善于表现人情人性,以情动人。

【伦理情节剧模式】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同步;顺势方式;人物伦理化;戏剧性结构;多用中近景;声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第五代导演及其代表影片:陈凯歌《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温柔的杀我》《和你在一起》《无极》张艺谋《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山楂树》《金陵十三钗》张军钊《一个和八个》《加油,中国对队》《孤独的谋杀者》田壮壮《猎场扎撒》《盗马贼》《小城之春》黄建新《黑炮事件》《红灯停,绿灯行》《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求求你,表扬我》吴子牛《晚钟》《喋血黑谷》《汗血宝马》第十章主旋律电影的代表影片简单了解:《大决战》通过真实的历史,揭示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孔繁森》深入开掘人物内心世界以情动人,低调的意识形态,避免政治直接出场。

《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的内在质量以及影业公司的商业运作较好的结合在一起的主旋律电影世界[规范化的市场运作]《生死抉择》直面现实冲突,揭露党内腐败《惊心动魄》最大限度的给观众造成紧张的心理体验,制作一部充满惊险、温情的好看的电影,为市场化的主旋律电影找到了另外一条出路。

新中国电影的艺术走向:1.艺术主题的核心:温暖的人性关怀《孔雀》《美丽的大脚》《天下无贼》现实主义的回归,镜头中的凡俗人生,努力贴近现实人生,将镜头对准世俗人间的普通人3.质朴的影像表达4.可贵的民间立场,“编导们叙事的平民化立场使他们的电影能够真正的立足于民间,取代了权威的精英化叙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