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doc
2020年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公式总结V t =V 0 ats ^V 0t -at 2V t 2-V 02=2as V =V 0Vts =Vt2_2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V t2斜率表木; 交点表木;面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例分析1 .自由落体运动:a=g, V o =0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总结(1)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n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5……(2 n-1) (2)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第n 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n (3)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 (J2-1) : (T 3-V2):……(J n-dn-1 )2 .竖直上抛运动:V o 为竖直向上,a=-gH 最大="一t ±=t 下="V 上=-V 下2gg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外力为零……… F 人(二)牛顿第二定律a=—m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三)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方法总结:矢量分解合成的方法:平行四边行法则 0y和正交分解法SV xx4第三部分曲线运动(一)平抛运动1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a=g2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 (注意。
和小的不同) j V x = V 0V =V 02V y 2x= V 0tV y1 …V y = gttanj=—y=- gtV 。
, 2(二)匀速圆周运动1 .线速度V 、角速度3、周期T 、频率f 、转速n 之间的关系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就是向心力V 2 4二 r向心力的大小 F = m ——=m ■ r = m 厂 r T 2…। 、 F V 224二 2 r 向心加速度 a =— =— = ' 1 r = —2-m r T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3.重点应用——天体运动(1)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 =一T \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恒量即(二)图象V yVS = '/x 2 y 2tan 0 =-x2 .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V 2 4 二 2r,轨道半径、V/m/s且 V s >V t22m1m2G +r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周期T=24小时,轨道为“赤道轨道角速度、线速度都是定值。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3-3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宏观量: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m ol V 、物体质量m 、摩尔质量mol M 、物质密度ρ。
联系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 molmol V MV m ==ρ (1)分子质量:Amolmol 0N V N M N m m A ρ===(2)分子体积:A mol A mol 0N M N V N V V ρ===(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3)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1球体模型.3mol mol 0)2(34d N M N V V A A πρ=== 直径306πV d =(固、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SVd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注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4)分子的数量:A A A N V N M N V N M m nN N molA mol mol A mol mv v ρ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发生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间接..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① 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②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③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 ④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 ②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 0(约10-10m )与10r 0。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概念总结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t xv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v v t v a 0t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v初速度,t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022t t V V x V t +==2s V =注意 公式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at V V t +=0 不涉及到X ) (2021X at t V += 不需要求t V ) (X 2202a V V t =- 不涉及到时间 t 求位移)(0X2t V V V t+== 不知道 a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1gt h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tV V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合力为零。
2.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Δx=aT2(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广:xm-xn=(m-n)aT2。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vt/2=v平均。
5.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2)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1:(21/2-1):(31/2-21/2):…:[n1/2-(n-1)1/2]。
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9.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10.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1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
1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
2020版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悟理致知(杨)1高中物理知识全析编者:杨孝波(自编资料2020)目录公式篇 (4)结构篇 (13)核心篇 (15)主题篇 (24)主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4)主题一主题二 相互作用—力 (27)主题二主题三 运动和力的关系 (30)主题三主题四 抛体运动 (32)主题四主题六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35)主题六主题七 机械能守恒定律 (38)主题七主题八 动量 (41)主题八主题九 静电场力的性质 (42)主题九主题十 静电场能的性质 (45)主题十主题十一 恒定电流 (48)主题十一主题十二 磁场 (52)主题十二主题十三 电磁感应 (55)主题十三主题十四 交变电流 (59)主题十四主题十五 近代物理初步 (62)主题十五主题十六 热学 (68)主题十六主题十七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73)主题十七主题十八 光学 (76)主题十八专题篇 (80)专题一 相遇和追及问题 (80)专题一专题二 连接体问题 (81)专题二专题三 传送带问题 (81)专题三专题四 动力学临界问题 (82)专题四专题五 板块运动问题 (83)专题五专题六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83)专题六专题七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83)专题七专题八 圆周运动五大应用模型 (87)专题八专题九 机车功率问题 (88)专题九专题十 动量机械能双守恒专题 (88)专题十专题十一 电磁场 (89)专题十一专题十二 力学实验 (90)专题十二专题十三 电学实验 (90)专题十三高中物理知识全析公式篇公式篇一 力学1.1 静力学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重力 G m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f= μN(2) 静摩擦力:大小范围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浮力、密度浮力F 浮= ρ液gV 排;密度ρ=mV压强、液体压强 压强p F S= ;液体压强p gh =ρ胡克定律F kx =(在弹性限度内)万有引力定律a 万有引力=向心力:F Gm m r=⋅122G Mm R h m ()+=2V R h m R h m T R h 222224()()()+=+=+ωπ b 、近地卫星mg = GMm R2(黄金代换);地球赤道上黄金代换);地球赤道上G 2R Mm-N=mRω2同步卫星G2rMm =mrω2c. 第一宇宙速度mg = mV R2V=gR GM R =/d. 行星密度行星密度 ρ=23GT π(T 为近地卫星的周期) V 球=334R π S 球=4πR 2e. 双星系统双星系统 Gm m r122=m 1R 1ω2=m 2R 2ω2(R 1+R 2=r)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F F F F F F F F 合=++=⋅+1222122122cos tan sin cos αθαα正交分解法:F F F F F x y yx合=+=22tan α 力矩M FL =(不要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 合=0或F F xy ==⎧⎨⎩00 ∑F=o 或∑F x =o ∑F y =o 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M 合=0或M M 逆顺=共点力的平衡 F M 合合,==001.2 运动学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匀速直线运动s vt =匀变速直线运动t v v s as v v att v s at v v t t t ⋅+==-+=+=22210202200,, 平均速度:v s t= V t/ 2 =V V t02+= V s/2 =222t o v v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V s/2 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 s t v v t t ===+202②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s s s s aT a s s m n Tm n 213222-=-===--…,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时间间隔相同时时间间隔相同时 S Ⅰ:S Ⅱ:S Ⅲ=1:3: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间隔相同时位移间隔相同时 T Ⅰ:T Ⅱ:T Ⅲ=1 : ()23(:)12-- ∆s = aT 2(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自由落体运动 gh ,vgt h gt v tt22122===,竖直抛体运动v v gt h v t gt t =±=±00212, v v gh t 2022=± (注意:时间和速度的对称性)平抛运动速度:速度: V x = V 0 V y =gt22yx v v v +='020x y22v gt v v tan 21xx y x y t v gt -=====β ①位移: S x = Vo t 2ygt 21s =轨迹:y g vx =202222yxs s s += 002gt21t gt tan 21v v x y ===α ②斜向上抛运动v v v v gt x v t y v t gtx y ==-=⋅=⋅-0000212cos sin cos sin θθθθ轨迹:y x gv x =⋅-tan cos θθ20222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 V=t S =T Rπ2= ωR 角速度:ω=Rv f T t===ππφ22 S=Rθ 向心力: F= ma = m ωm Rv =2 2 R=mvω= mR 2)2(T π轨迹:y R x =-221.3 动力学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 合 = ma 或aF m=或者或者 ∑F x = m a x ∑F y = m a y 向心力F m vR m R ma===22ω向牛顿第三定律F F =-'1.4 冲量与动量、功和能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动能E mv k =122m p 22=重力势能E mgh p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弹性势能 E kx p =122功W = Fs cos θ (恒力做功恒力做功) W=Pt (拉力功率不变)(拉力功率不变) W=f S 相对路程 (阻力大小不变)功率平均功率:P W t= 即时功率:P F v =⋅⋅cos α机械效率η==W W P P 有总有总动能定理 W mv mv 合=-12122212机械能守恒定律222222112121212121kx mgh mv kx mgh mv ++=++或者∆E p = ∆E k 动量 p mv ==K mE 2 冲量 I F t =⋅动量定理 F t mv mv ⋅=-21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动量守恒m v m v m v m v 11221122++=++……'' 弹性碰撞()()v m m v m v m m v m m v m v m m 112122122212111222''=-++=-++完全非弹性碰撞 v m v m v m m =++112212简谐振动:回复力Fkx =- (k 比例系数,非劲度系数;x 位移,非形变量)T= 2πm K (T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T lg=<︒25πθ() (T 与振子质量、振幅无关) 波动(1)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v f T==λλλ =VT x=vt(适用于一切波)(适用于一切波) (2) I 如果S S 12、同相 ①若满足:L L n n 21012-==±±λ(),,,…,则P 点的振动加强。
高三物理3 3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3 3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课程中,"3 3" 是指高中三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单元,主要涵盖以下三个知识点:电磁感应、发电原理和电磁振荡。
本文将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和复习。
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公式表达为:ε = -ΔΦ/Δt,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ΔΦ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1.2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规定了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使得其产生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这意味着感应电流会产生一个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
1.3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速率成正比,也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大的磁通量变化速率或大的线圈匝数将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动势。
2. 发电原理发电原理是指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光能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其中,常见的发电原理有以下几种:2.1 电磁感应发电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发电机利用机械能旋转导致磁场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2.2 光电效应发电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装置。
2.3 热电效应发电利用热电效应将温度差转化为电能,例如热电堆就是利用热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发电原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类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能转换的原理。
3. 电磁振荡电磁振荡是指电磁场中能量在电场和磁场之间交替传递,并且持续产生的现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3.1 电感和电容的作用电感和电容储存和释放电磁场中的能量。
电感储存磁场能量,而电容储存电场能量。
二者可以协同作用,实现能量的交替传递。
3.2 电磁振荡的特征电磁振荡具有周期性和振荡频率的特征。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写第一节引言 1.物理学的任务2.物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3.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描述物体运动的参考物和参考系2.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3.匀速直线运动第三节运动的描述1.加速度的概念2.匀变速直线运动3.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章力学第一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1.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理解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和理解3.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理解第二节物体的运动规律1.质点的运动方程2.质点的运动规律3.匀变速圆周运动第三节物体的平衡1.平衡的概念及平衡条件2.杠杆的平衡条件3.弹簧的平衡条件第三章力的特性第一节力的概念与计算1.力的概念和分类2.力的计算3.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二节力的性质1.力的性质2.物体间的作用力3.弹力第三节一般力的性质1.重力2.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第四章势能第一节势能的概念1.势能的概念和分类2.势能的计算3.势能的转化第二节势能与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和守恒定律的概念2.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3.弹簧振子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五章能量第一节能量的概念1.能量的概念和分类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动能和势能第二节动能的计算1.动能的概念和计算2.动能和速度的关系3.动能和质量的关系第三节动能和动量的关系1.动量的概念和计算2.动能和动量的关系3.动能和动量守恒定律第六章力和功第一节功的概念1.功的概念和分类2.功的计算3.功率的概念第二节功的原理1.力和功的关系2.功和机械能的转化3.功和动能的关系第三节功率的计算1.功率的概念和计算2.功率和能力的关系3. 功率和效率的关系第七章运动的规律和研究方法第一节运动的规律1.运动的一般规律2.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3. 运动的相对性和相对性原理第二节运动的研究方法1.运动的实验研究方法2.运动的观测研究方法3. 运动的数学模型第三节运动的应用1.运动的工程应用2.运动的生活应用3. 运动的科学探索第八章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第一节圆周运动的特征1.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2.圆周运动的性质3. 圆周运动的规律第二节圆周运动的特点1.圆周运动的合成运动2. 圆周运动的衍生运动3. 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第三节万有引力的概念1.天体运动的成因和规律2. 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常数3. 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第九章刚体的平衡和运动第一节刚体的平衡1.刚体的平衡条件2.刚体的平衡和条件3. 平衡条件的应用第二节刚体的运动1.刚体的平动和转动2.刚体的自由转动和约束转动3. 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第三节刚体的受力1.刚体的力矩2.刚体受力矩和转动3. 刚体的转动定律第十章液体的力学性质第一节液体的压强1.液体的压力定律2.液体的位力和等压面3. 液体的浮力和密度第二节动力学性质1.液体的流体动力性质2.液体的黏性和绕流性3. 液体的流体静压性质第三节应用性质1.液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质2.液体的斯托克斯定律3. 液体的布伦努利定律第十一章气体的力学性质第一节热力学性质1.气体的状态方程2.气体的运动学性质3.气体的分子间力和相变第二节动力学性质1.气体的流体动力学性质2.气体的动能和能量3. 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第三节能量性质1.气体的焓和热容2.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3. 气体的内能和外能第十二章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热力学的系统1.热力学系统的概念和分类2.热力学过程的系统3. 热力学过程的循环过程第二节热力学的工作1.热力学热量和功的概念2.热力学热量和功的转化3. 热力学功和功率的计算第三节热力学的平衡1.热力学平衡条件2.热力学平衡定律3. 热力学平衡的应用第十三章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第一节热力学的第一定律1.热力学热量和功的规律2.热力学热量和功的等价关系3. 热力学热量和功的计算第二节热力学的第二定律1.热力学能量的比较2.热力学等温的功率3. 热力学热能和功率的计算第三节热力学的第三定律1.热力学的零点能量规律2.热力学的绝对温标尺3. 热力学的绝对温标的应用第十四章热力学的热转换第一节热力学的热转化1.热力学热量和功的转化2.热力学热量和功的等效转化3. 热力学热量和功的转化结构第二节热力学的热转换1.热力学热量和功的传递2. 热力学热量和功的传输3. 热力学热量和功的传递结构第三节热力学的热转换1.热力学热量和功的利用2.热力学热量和功的效率3. 热力学热量和功的利用结构第十五章热力学的热动力学第一节热力学的热动力学1.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2.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3. 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第二节热力学的热动力学1.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2.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3. 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第三节热力学的热动力学1.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2.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3. 热力学的热学和热机总结:以上是高中物理33知识点的概括总结,每一个知识点都对应一个小节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物理3-3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宏观量: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m ol V 、物体质量m 、摩尔质量mol M 、物质密度ρ。
联系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 molmol V MV m ==ρ (1)分子质量:Amolmol 0N V N M N m m A ρ===(2)分子体积:A mol A mol 0N M N V N V V ρ===(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3)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 ○1球体模型.3mol mol 0)2(34d N M N V V A A πρ=== 直径306πV d =(固、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SVd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注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4)分子的数量:A A A N V N M N V N M m nN N molA mol mol A mol mv v ρ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发生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间接..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① 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②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③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 ④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②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 0(约10-10m )与10r 0。
高三物理33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33知识点总结1. 动力学a.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称为惯性定律。
b.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以表示为F=ma。
c. 牛顿第三定律:凡作用力必有相等的反作用力,且反作用力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2. 动量和动量守恒a. 动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可以用p=mv表示。
b.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可以表示为FΔt=Δp。
c. 碰撞:完全弹性碰撞下,动量和动能守恒;非完全弹性碰撞下,只有动量守恒。
d. 动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中,物体间的合外力为零,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力和压强a. 力的定义为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表示为F=ma。
b. 弹性力:弹性力是指物体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下,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
c. 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可以表示为F=mg。
d. 压强的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P=F/A。
4.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a. 任意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正比于它们的质量乘积,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可以表示为F=G(m1m2/r^2)。
b. 万有引力常数G的值为6.67430 × 10^-11 N·(m/kg)^2。
5.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a.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具有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b. 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投掷角度不为0°或90°下,同时具有水平与竖直方向运动的过程。
c. 物体在平抛和斜抛运动中,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竖直方向的速度受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化。
a.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流量,可以表示为I=Q/t。
b. 电阻是指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可以表示为R=V/I。
c.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
d. 道尔顿定律: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导等于各个电导之和。
物理33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理33知识点总结高中第一章:热力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运动的平均能量,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
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2. 热容和比热:物质吸收单位热量而温度升高的能力称为热容,比热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单位热量而温度升高的能力。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说明了热量和功的关系。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了熵增加的概念,熵是一个度量热力学过程中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5.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经过一系列热力学过程后,系统回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
6. 理想气体定律:包括玻义-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和沃尔特定律。
第二章:电磁学1. 静电场:指不能传递能量的电场,包括电荷、电场强度和电场中的电势等概念。
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导体中电荷的流动路径。
3. 磁场:指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包括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和磁场中的电动势等概念。
4. 电磁感应:指磁场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现象。
5. 法拉第和楞次定律:分别是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
6. 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是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而直流电是方向不变的电流。
7. 电磁场中的电磁力:包括电荷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到的力及其叠加。
8. 波动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第三章:物态及物性1. 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 液体: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3. 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自由的形状和体积。
4. 气体动理论:根据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来解释气体的性质。
5. 物态变化:包括固液相变、液气相变和固气相变等。
6. 物态图:用来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状态。
第四章:运动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物理量。
2. 运动的图像: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3. 牛顿运动定律:分别是描述物体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梳理及习题(2020年九月整理).doc
选修3-3知识点梳理及习题定义特点说明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不是固体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示意图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运动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r增加而减小,斥力变化更快,分子力本质为电磁力分子间距离f引与f斥对外表现分子力分子势能r=r0f引= f斥F=0 Ep最小r<r0 f引< f斥F为斥力Ep随减小而增大r>r0 f引> f斥F为引力Ep随增大而减小r>10 r0 f引f斥十分微弱F可以认为是零Ep可以认为是零项目定义决定微观量值分子的动能物体内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永远不等于零,无法测量分子的势能物体内分子存在相互作用力,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与物体体积有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可能等于零,无法测量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与势能之和与分子数,温度,体积有关分子永远运动和分子存在作用力永远不等于零, 无法测量机械能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跟物体运动状态,参考系和零势能点选择有关宏观物体的运动可以为零,可测量改变内能方法条件内能改变本质做功W 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其它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转换热传递温度差对外界放热.内能减少;物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的转化及守恒定律内容物体内能的增加ΔU 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 和从外界吸收热量Q 之和ΔU =W+Q 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正 >0 负 <0 功 W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对外界做功热量 Q 物体吸热 物体放热 内能ΔU内能增加内能减少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另一种表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原因是第一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注: 1 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众多知识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下面将对高中物理的33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保持原来状态,有外力时才会改变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会产生加速度,力和加速度成正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4. 动能定理: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除以2。
5. 功率定义: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作功的大小,即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守恒。
7. 动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动量守恒,即系统总动量不变。
8. 载质量判据:载质量会影响物体翻滚的速度,载质量小于车轮惯性系数时,车轮会打滑,翻滚速度小于运动速度。
9. 电荷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电荷守恒,电荷数量不变。
10. 电压定义: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带电荷势能的大小,即电压等于电势能除以电荷量。
11. 电流定义: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12. 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13. 雷诺斯定律:介质中流体的速度越大,粘性阻力越大。
14. 马克士威速率:两根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导线连线方向成右手定则,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导线的平面。
15. 电磁感应:磁通量的变化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16. 安培定则:电流元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元、磁感应强度、电流元的夹角都有关。
17. 磁场中的力:静磁场中,带电粒子运动受的力与电荷的方向、速度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18. 阻尼振动:振动系统受到外部阻力的作用,振动会逐渐减小而趋于静止。
19. 热学定律:热传导从高温到低温,热辐射由热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20. 气体折射定律:光沿法线方向传播时,会产生折射现象,折射率与气体密度相关。
21. 牛顿冷却定律:物体冷却的速度与物体表面积和温差成正比。
22. 等强电容器:电容器两极板电场强度相等,电荷量不同。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备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
让“无理”变得有理物理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 F 大+F 小 F 合 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的角120 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理力学的一种方法、手段。
4F1F2F3(拉密定理)。
.三力共点且平衡,2 sin 3sin 1sin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tan。
6.两个一起运的物体“ 好脱离” :貌合神离,力零。
此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不可伸,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上各点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被忽略,其拉力可以生突,“没有力” 。
8.簧两端力大小相等,簧的力不能生突。
9 .杆能承受向拉力、力,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生突,“没有力” 。
10、杆一端,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学:1.在描述运,在运学中,可以任意取参照物;在理力学,只能以地参照物。
2.匀速直运:用平均速度思考匀速直运,是来方便:V1V2S1 S2V V t22T23 .匀速直运:等分,S n Sn 1aT 2,位移中点的即速度V12V 22, V S V tV S2222点痕求速度、加速度:V t S1 S2,a S22S1,a S n S1 2T T n221 T 4 .匀速直运,v0= 0:等分点:各刻速度比: 1 : 2 : 3 : 4 : 5各刻位移比: 1 : 4 : 9 : 16 :25各段内位移比: 1 : 3 :5 : 7 :9位移等分点:各刻速度比: 1 ∶ 2 ∶ 3 ∶⋯⋯到达各分点比 1 ∶ 2 ∶ 3 ∶⋯⋯通各段比 1 ∶ 2 1∶( 32 )∶⋯⋯5 .自由落体:(g取 10m/s 2 )n 秒末速度(m/s):10 , 20 ,30 , 40 , 50n秒末下落高度 (m) : 5 、 20 、45 、 80 、 125第n 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 .上抛运:称性:t上=t下,v上v02 v下, h m2g7.相运:共同的分运不生相位移。
物理33知识点总结
物理33知识点总结物理33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最深奥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物理33是指高中物理的核心知识点,下面将对物理33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
力学的核心知识点包括:1. 牛顿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2. 弹簧力:胡克定律、弹性势能;3. 简谐振动:振动的特征、简谐运动的规律;4.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5. 能量守恒定律:功与能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6. 加速度与力: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7. 重力: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势能、重力加速度;8. 平抛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最大射程和最大高度的计算;9. 圆周运动:角速度、角加速度、离心力、质点受力分析。
二、热学热学研究热与能、热与功的关系,以及物体的热平衡和传热现象。
热学的核心知识点包括: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温度计、热量的传递方式;2. 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规律、传热的计算;3. 热容和比热容:热容的定义、比热容的计算;4. 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气体温度和压强的关系;5. 理想气体的变化:等压过程、等体积过程、绝热过程;6. 理想气体的容器: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三、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场、磁场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电磁学的核心知识点包括:1.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电荷的单位;2. 电场:电场的概念、静电场的性质;3. 电场力与电场能:电场力的计算、电场能的计算;4. 静电场中的电势:电势的定义、电势差和电势能的关系;5.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和电荷量、电流的分布;6. 电阻、电压和电功率: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7. 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并联电阻的计算;8. 磁场:磁场的概念、磁场力的计算;9.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0. 电磁感应中的电动势:电动势的概念、电动势的计算;11. 交流电路:交流电的特点、交流电的表达方式。
高中物理33气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3-3气体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3-3气体知识点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1)Po/To=P1/(To-ΔT)所以:P1=Po(To-ΔT)/To=Po(1-ΔT/To)(2)h=Po-P1=PoΔT/To(3)从上式可得:h是ΔT的正比例函数,所以这种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对于实际气体,R与压力、温度、气体种类有关。
当温度较高、压力较低时,R近于常数。
当T 较高,p→0时,无论何种气体,均有:R=(pVm)p→0/T=8.314472J·mol-1·K-1R=8.314472cm3·MPa·mol-1·K-1R=8.314472*103dm3·Pa·mol-1·K-1 R=8.314472m3·Pa·mol-1·K-1R=0.0820574587L·atm·mol-1·K-1( atm:一个标准大气压)气体的等温变化:1.温度: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之一,符号T,单位K(开尔文);摄氏温度是导出单位,符号t,单位℃(摄氏度)。
关系是t=T-T0,其中T0=273.15K,摄氏度不再采用过去的定义。
两种温度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T = t+273.15K和ΔT =Δt,要注意两种单位制下每一度的间隔是相同的。
低温的极限,它表示所有分子都停止了热运动。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而设置的。
高中物理知识点相对较多,下面就对其中的33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机械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运动公式和计算方法。
2. 力学基础:力、质量、惯性等的概念,以及牛顿三定律、滑动摩擦力、弹簧弹力等概念和公式。
3. 力的合成:向量和矢量的概念,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向量图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法则等计算方法。
4. 圆周运动:角度、弧长、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的概念,学生需要学会计算线速度、圆周速度和加速度。
5. 静力学: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问题,包括平衡力的概念、力的分解和合成等。
6. 动力学: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力学问题,包括牛顿定律和斜面上的运动等。
7. 力和能量:机械能的概念,包括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8. 功和功率:力对物体的作用和物体运动的能力,以及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9.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引力,学生需要掌握引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10. 平衡势能: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之间的转化,学生需要学习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1. 焦耳和热量:焦耳定律和热量计算公式,学生需要掌握热量的计算和传递方式。
1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学生需要掌握热力学过程的方向和热功转化等。
13. 热传导:物质内部热量传递的方式,学生需要学习热传导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14. 热辐射:物体通过辐射传递热量的方式,学生需要学习热辐射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15.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学生需要学习折射率和反射率的计算方法。
16. 光的色散:光通过介质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学生需要学习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17.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通过障碍物或物体之间的间隙时发生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18. 电场:电场的概念和性质,学生需要学习点电荷、电场强度和电势等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3-3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宏观量: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m ol V 、物体质量m 、摩尔质量mol M 、物质密度ρ。
联系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 molmol V MV m ==ρ (1)分子质量:Amolmol 0N V N M N m m A ρ===(2)分子体积:A mol A mol 0N M N V N V V ρ===(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3)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 ○1球体模型.3mol mol 0)2(34d N M N V V A A πρ=== 直径306πV d =(固、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SVd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注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4)分子的数量:A A A N V N M N V N M m nN N molA mol mol A mol mv v ρ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发生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间接..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① 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②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③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 ④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②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 0(约10-10m )与10r 0。
(ⅰ)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
(ⅱ)当分子间距r >r 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ⅲ)当分子间距r <r 0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减小时,分子力不断增大4、温度: 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273.15T t K =+5、内能(1)、统计规律:单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的;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统计规律的支配。
多数分子速率都在某个值附近,满足“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2)、分子平均动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②温度相同时任何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平均速率一般不等(分子质量不同). (3)、分子势能①一般规定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②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③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 0关系 a.当r >r 0时,r 增大,分子力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b.当r >r 0时,r 减小,分子力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c.当r =r 0(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为负值)(4)、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注意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大) 从微观上看: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 有关。
(5)、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P K E E N E +=内①内能是状态量②内能是宏观量,只对大量分子组成的物体有意义,对个别分子无意义。
③物体的内能由物质的量(分子数量)、温度(分子平均动能)、体积(分子间势能)决定,与物体的宏观机械运动状态无关.内能与机械能没有必然联系.④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与热传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 二、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1)气体压强微观解释: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持续地碰撞产生的。
决定因素:①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宏观上看由气体的温度决定②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分子密集程度),从宏观上看由气体的体积决定(2)三种变化:探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压强p 、体积V 、温度T 之间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①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PV =C ②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P / T =C ③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V/ T =C (3) 气体实验定律①玻意耳定律:pV C =(C 为常量与)→等温变化(2211V P V P=或1221V V P P =) 适用条件:气体质量.温度不变时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是一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减少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
x0 E Pr 0②查理定律:p C T=(C 为常量)→等容变化(2211T P T P =或2121T T P P =) 适用条件:气体质量.体积不变时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
图象表达: 查理定律的推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从初状态(P,T)开始发生等容变化,其压强的变化量P ∆与温度的变化量T ∆之间的关系为P TTP ∆=∆③盖吕萨克定律:VC T=(C 为常量)→等压变化(2211T V T V =或2121T T V V =) 适用条件:气体质量.压强不变时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少,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图象表达:图T V -图t -V图像特点物理意义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VC T=,V 与T 成正比,在图T V -像上的等压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VC T=,由于T=t+273.15K,则V 与t 是一次函数关系,t -V 图线是一条延长线过横轴上-273.15℃点的倾斜直线。
盖——吕萨克定律的推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从初状态(V,T)开始发生等压变化,其体积的变化量V ∆与温度的变化量T ∆之间的关系为V TT V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①理想气体,由于不考虑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和分子总数决定 ,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②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112212p V p V T T =或C Tpv= nRT pV =(克拉伯龙方程) (5)平衡状态下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① 理论依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gh ρ=P*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静止液体(或气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或气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注意:适用于密闭静止的液体或气体)*液面与外界大气相接触,则液面下h 处的压强为gh 0ρ+=P P*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液体不间断)的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是相等的。
②计算方法*取等压面法:根据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液面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内灵活选取等压面.由两侧压强相等列方程求解压强.例如图中,同一液面C 、D 处压强相等 gh 0ρ+=P P A .*参考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进而求得气体压强. 例如,图中粗细均匀的U 形管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A ,在其最低处取一液片B ,由其两侧受力平衡可知gh.+P =P 即)S.gh +gh +(P =)S gh +(P 0A 000A ρρρρ*受力平衡法:选与封闭气体接触的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F合=0列式求气体压强.例题1:在竖直放置的U形管内由密度为ρ的两部分液体封闭着两段空气柱,大气压强为P 0,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求A、B气体的压强。
解法一:平衡法,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求解求p A:取液柱h 1为研究对象,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力和液柱重力方向向下,A气体产生的压力方向向上,液柱h 1静止,则P 0 S+ρgh 1 S=p A S,p A =P 0 +ρgh 1求p B:取液柱h 2为研究对象,由于h 2的下端以下液体的对称性,下端液体自重产生的压强可不予考虑,A气体压强由液体传递后对h 2的压力方向向上,B气体对h 2的压力、液柱h 2重力方向向下,液柱平衡,则p B S+ρgh 2 S=p A S,得p B =P 0 +ρg(h 1 -h 2 )解法二:取等压面法,根据同种液体在同一液面处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内灵活选取等压面,再由两侧压强相等列方程求解压强求p B时从A气体下端选取等压面,则有p B +ρgh 2 =p A =P 0 +ρgh 1所以p A =P 0 +ρgh 1,p B =P 0 +ρg(h 1 -h 2 )(6)常见平衡状态下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h P =P0hP =P0+ρgh hP =P0-ρghh P =P0-ρghhP =P0-ρgh hP =P0+ρgh①①①①①①psp 0sN 81cmHg 10 P= 300(4) 10N psp 0sP= 370(5) 70cmHg例题2:玻璃管与水银封闭两部分气体A 和B 。
设大气压强为P0=76cmHg 柱, h1=10cm ,h2=15cm 。
求封闭气体A 、B 的压强PA=? 、 PB =?(1atm = 76cmHg =1.0×105 Pa )解(4):对水银柱受力分析(如右图) 沿试管方向由平衡条件可得: pS=p 0S+mgSin30°P=SghS S P 0030sin ρ+=p 0+ρhgSin30°=76+10Sin30°(cmHg) =76+5 (cmHg) =81 (cmHg)解(5):变式2:计算图2中各种情况下,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强p0=76cmHg ,图中液体为水银)ABP 0PPh 1h 210gh P P A ρ+=Pa20gh P P B ρ+=Pa10h P P A +=cmHg 柱20h P P B +=cmHg 柱10300NmgPSP 0SmS①mg P 0SPSPS = P 0S +mgSmg P P 0+=Sm①S ′mgPSP 0S ′NPS =mg +P 0S 'PS = mg+P 0SMmS①以活塞为研究对象mg+PS = P 0S例3:下图中气缸的质量均为M,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S,气缸内壁摩擦不计.活塞质量为m,求封闭气体的压强(设大气压强为p 0)解析:此问题中的活塞和气缸均处于平衡状态.当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pS =(m 0+m )g +P 0S ; p=P 0+(m 0+m )g/S 在分析活塞、气缸受力时,要特别注意大气压力,何时必须考虑,何时可不考虑.(7)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确定******常从两处入手:一对气体,考虑用气体定律确定,二是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等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具体问题中常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方程组联立求解.(1)试管绕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解: 对水银柱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PS -P 0S=m ω2r , 其中m=ρSh 由几何知识得:r=d -h/2解得P=P 0+ρh ω2(d -h/2)(2) 试管随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解: 对水银柱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PS -p 0S=ma m=ρSh 解得:p=p 0+ρah(3)气缸和活塞在F 作用下沿光滑的水平面一起向右加速运动MmS①以气缸为研究对象Mg+PS = P 0Sm 0(1) P= P 0+(m 0+m)g/s___________ (2) m 0 P= P 0-(m 0+m)g/s pS Np 0S mg p 0S T mg pSpSP SmgNh ωdhapS P 0Smg N //////////////////////////////////////////Fp 0SpS解:对整体水平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m+M )a对活塞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PS -P 0S=ma ②由①②两式可得:P=P 0-()S M m MF+小 结: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来求气体的压强利用F 合=ma,求p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