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强国 • 3、表现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
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 协定) • 4、影响:美国利用经济优势控制国际金融和市场,使西欧、 日本等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大肆推行强权主义, 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 • 问:美国二战后初期为谋取世界霸权有哪些重大举措? • 布雷顿、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北约、联合国
专题十三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1
一、对国际格局变动的认识
• (1)国际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 不平衡。
• (2)新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均势的基础上, 是各国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 (3)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的根本因素 是综合国力(科技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
3
• (二)第二阶段(20世 纪70年代至80 年代末) • 1、特征 • 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
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 2、原因 • 西欧内部经济联系加强,整体实力大Hale Waihona Puke Baidu;日本经济迅速恢
复发展;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 3、表现 •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
8
• 3.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1)背景: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
格局瓦解。
• (2)当今世界形势 • ①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
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动荡:霸权主 义与恐怖主义活动威胁着世界和平;地区冲突和 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 ②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 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但世界格局 整体上仍然处于“一超多强”阶段。
• (4)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立足点 与出发点。
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 的演变
• (一)、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 年代末) • 1、特征: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力不足以与之相抗衡)。 • 2、原因: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
6
• (3)“冷战”影响 • ①一方面: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 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分别支持下,德国西
部和东部先后成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 朝鲜分裂:1945年,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
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被迫于1973年
单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领域 • B、评价:其措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下滑,国内
局势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1
4.改革留下的启示
•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 • (2)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3)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
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 (3)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 (4)中国的发展壮大: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改革开放后,中 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9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
•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
• 1、赫鲁晓夫改革
• A、内容:农业:取消义务交售制,开荒种玉米

工业: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
• B、特点:
• 以农业为突破口
• C、评价 :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斯大林模式
10
• 2、勃列日涅夫改革 • A、内容: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农
场的经营自主权。 • B、特点: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 C、评价:苏联军事实力增强,但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调,未冲破斯大林体制,最终失败 • 3、戈尔巴乔夫改革 • A、内容:重点在重工业,从根本上触动经济体制,打破
5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 演变
• 1.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开始 • (1)背景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关系逐渐恶化。 • ②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 ③美苏实力相对均衡。 • (2)过程: • 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 •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 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撤出。 •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结果表明当时在美苏争霸
中美国占有优势。 • ②另一方面:美苏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一定程
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7
• 2.冷战中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967年欧共体成立,促进了西欧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出现 • 4、影响 •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扩张。 •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其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但也 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的经济发展呈现三足鼎立 的局面。苏联经济实力增中有减。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 • 4、影响 • 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 在美苏争霸中也一度处于守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 面的出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 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
• (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 1、特征 •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 2、原因 •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冷战的结束 • 3、表现 •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