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3课_课时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三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B)

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地方王国对中央形成了挑战,这说明王国势力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从材料中难以看出人口和州郡数目的增长变化,A、D两项排除。

2.据史料记载,仅从元朔二年至元朔六年(前127~前123年),封侯的数目多达121个,元鼎元年至后元二年(前116~前87年)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注:元朔、元鼎、后元均为汉武帝年号)。武帝此举根本目的是(A)

A.加强中央集权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王国的实力,实行“推恩令”,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3.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种状况(C)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中央集权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的影响。据材料可知,节度使控制着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项。

4.(2018·河南郑州一中高一期末)《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D)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解析]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

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排除A、B、C三项。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

5.(2018·广州学业水平检测)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B)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识记能力。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管决策、审议和执行。

6.(2018·东莞高一检测)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B)

A.提高行政效率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实现三权分立D.利于集思广益

[解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7.(2018·苏州高一联考)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B)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解析]北宋建立之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及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地方及相权进行了制约,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达到集权的目的,故选B项。

8.(2018·威海高一检测)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B)

A.决策权B.行政权

C.军政权D.财政权

[解析]国家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A项错误;在宋朝,行政权由中书门下行使,故B项正确;在宋朝,军政权由枢密院掌管,故C项错误;在宋朝,财政权由三司掌控,故D项错误。

9.(2018·蚌埠高一联考)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C)

A.战场立功B.才学品德

C.门第出身D.皇亲国戚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是以门第出身为标准选拔官员的,所以C项符合题意。

10.(2018·延吉高一联考)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

A.品行和才学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

[解析]据“孝”“才学出众”“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可以判断出主要标准是品行和才学。

11.(2018·岳阳高一联考)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D) 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解析]根据“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由中央组织进行,把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项;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品德,不符合材料“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不符合“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C项。

12.(2018·武汉高一期末)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A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解析]察举制注重以才德选官,故A项表述正确;科举制考查的是儒家经典,忽视科技,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科举制以考试成绩选官,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关键信息“皇帝”“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等方面提取信息;第二小问调动教材知识可知是汉承秦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