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峰-绿色交通运输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分析

合集下载

双碳目标下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对策研究

双碳目标下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对策研究

双碳目标下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4)(三)研究方法与路径 (5)二、双碳目标与冷链运输概述 (6)(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内涵 (8)(二)冷链运输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9)(三)双碳目标对冷链运输的影响 (10)三、双碳目标下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理论基础 (11)(一)绿色低碳发展的理论框架 (13)(二)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14)(三)相关理论与实践借鉴 (15)四、双碳目标下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16)(一)国内外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环境 (18)(二)典型地区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实践案例 (19)(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0)五、双碳目标下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对策建议 (21)(一)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 (22)(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研发应用 (23)(三)优化冷链运输组织模式与运营管理 (24)(四)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26)(五)培育绿色低碳消费市场与理念 (27)六、双碳目标下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实施保障措施 (28)(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与标准规范 (29)(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30)(三)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31)(四)推动区域协同与合作共赢 (32)七、结论与展望 (33)(一)主要研究结论 (35)(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6)(三)进一步研究方向与展望 (37)一、内容综述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为构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

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运输在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释放着巨大温室气体排放。

分析“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冷链运输发展形势:解读相关政策法规,梳理行业发展趋势,概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环境影响。

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探讨冷链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对策,包括但不限于推广节能环保车辆、优化运输路线、提升物流效率、普及可再生能源、加强节能管理标准建设等。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综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3)2.1 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5)2.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6)2.3 城市轨道交通类型与技术 (7)三、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理论基础 (9)3.1 碳排放核算方法 (10)3.2 低碳交通理论 (11)3.3 生态足迹理论 (12)3.4 循环经济理论 (14)四、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评价方法 (15)4.1 生命周期评价法 (17)4.2 碳足迹分析法 (18)4.3 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9)五、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实证分析 (20)5.1 国内外案例分析 (21)5.2 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5.3 结果与讨论 (23)六、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政策建议 (25)6.1 完善法规标准 (26)6.2 推动技术创新 (27)6.3 加强国际合作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主要结论 (31)7.2 研究展望 (32)一、内容概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辆技术、线路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

文章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的具体表现。

文章提出了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1 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日益受到全球关注。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居民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质。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国际动态与趋势 (4)二、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 (5)2.1 全球碳减排目标与合作机制 (7)2.2 各国政府与企业战略布局 (8)2.2.1 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10)2.2.2 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11)2.3 碳市场建设与发展 (12)2.3.1 国际碳市场规则与影响 (13)2.3.2 国家间碳市场链接与协同 (15)三、国际CCUS技术态势分析 (16)3.1 碳捕集技术 (17)3.1.1 提高捕集效率与降低成本的途径 (18)3.1.2 新型捕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9)3.2 碳利用技术 (21)3.2.1 能源化利用技术 (23)3.2.2 生物能源与其他新型利用途径 (24)3.3 碳封存技术 (25)3.3.1 地质封存与管理技术 (27)3.3.2 海洋封存技术与应用前景 (28)四、挑战与机遇 (29)4.1 技术挑战与突破方向 (31)4.2 政策与市场机遇 (33)五、结论与建议 (34)5.1 总结与展望 (35)5.2 对策与建议 (37)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分析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的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碳捕集技术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概述将简要介绍国际范围内碳捕集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战略方向以及科技趋势。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压力,阐述碳捕集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概述当前国际碳捕集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应用前景,分析国际碳捕集技术的几个主要战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应用等方面。

重点分析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态势。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成就、变化与展望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成就、变化与展望

|陆化普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波高级工程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擘画了交通强国建设的蓝图,我国交通发展踏上新征程。

在此背景下,从可持续交通视角,分析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成就、发展变化,并进行展望,对于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交通与交通强国建设的关系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是要合理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安全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的良性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是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绿色交通的广义概念是可持续交通,绿色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关键突破点之一。

可持续交通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

可持续交通既是发展理念,也是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的交通系统是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节省建设维护费用为目标的综合交通系统。

因此,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从本质上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追求。

二、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成就与变化我国交通运输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实现了历史性大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瓶颈制约,到20世纪末的初步缓解,再到目前的基本适应,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客货运输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交通治理得到改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交通供给能力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

1.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全面贯通,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如何在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绿色转型

如何在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绿色转型

如何在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绿色转型在当今社会,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带来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不仅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更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抉择。

首先,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是推进绿色转型的核心举措之一。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力度,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同时,加强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局充电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快速充电站,在一些主要城市建设加氢站等。

其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也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铁路和水路运输相较于公路运输,具有能耗低、排放少的优势。

因此,应加大对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投资,完善铁路和水路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

鼓励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减少公路运输的比重。

对于一些长途、大宗货物运输,优先选择铁路和水路运输方式。

此外,发展多式联运,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也能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再者,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能够为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减少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时间和能源,还会增加尾气排放。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调度,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

例如,智能公交系统可以根据实时路况调整公交线路和发车时间,减少空驶率。

另外,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效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

制定更为严格的燃油消耗标准和排放标准,促使交通工具制造商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要逐步淘汰。

同时,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监管,确保其运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新质生产力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关系 (6)2.1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特征 (7)2.2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9)2.3 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10)三、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 (12)3.1 技术创新机制 (13)3.2 产业融合机制 (14)3.3 数据驱动机制 (16)3.4 绿色发展机制 (17)四、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19)4.1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20)4.2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21)4.3 深化数据应用与智慧物流建设 (22)4.4 引领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 (23)五、案例分析 (25)六、结论与建议 (26)6.1 研究结论 (27)6.2 政策建议 (29)6.3 研究展望 (30)一、内容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特点,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强调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文章从多个维度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服务创新能力等。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拓展物流服务领域,提升物流服务价值。

文章还强调了政府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在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篇一:社会能源消费及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同济大学绿色交通规划课程课程作业报告社会能源消费及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姓名:汪瑞琪于廷润包磊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指导教师:陈晓鸿目录1社会能源消费结构 ....................................................................................................... . (2)1.1全球能源生产及消耗的总量与结构状况 (2)1.1.2石油生产及消耗总量 (4)1.1.3煤炭生产及消费总量 (6)1.1.4 天然气生产及消耗总量 (7)1.1.5可再生能源生产及消耗总量 (8)1.1.6 结论 ....................................................................................................... . (10)1.2全球能源进出口贸易状况 (11)1.2.1 全球各国能源进出口份额 (11)1.2.2全球各国能源自给率 (13)1.2.3 全球能源贸易流向 (15)1.3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耗的总量与结构状况 (18)1.4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 (19)1.4.1 中国历年能源进出口贸易状况 (19)1.4.2 中国主要能源品种进口状况 (20)1.4.3 中国主要能源品种出口状况 (21)1.4.3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22)1.5 国内外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对比分析 (22)2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情况 ....................................................................................................... .. (24)2.1世界运输行业能源消费情况 (24)2.1.1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概述 (24)2.1.2世界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结构及占比 (26)2.3 中国运输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占比及结构 (29)2.4 国内与国际对比 ....................................................................................................... .. (32)3 总结 ....................................................................................................... . (33)1社会能源消费结构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不断调整、创新和演变,能源供应来源日趋多样化,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通过历年来的数据,2012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速大幅下降。

盘点气候风险机遇,展望健康繁荣未来

盘点气候风险机遇,展望健康繁荣未来

盘点气候风险机遇,展望健康繁荣未来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气候风险与机遇的重要性 (3)二、气候变化现状与趋势 (4)2.1 全球气温变化概况 (5)2.2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5)2.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7)三、气候风险管理 (8)3.1 气候风险识别与评估 (9)3.2 气候风险减缓措施 (10)3.3 气候风险应对策略 (11)四、气候资源利用与机遇挖掘 (12)4.1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13)4.2 能源效率提升 (15)4.3 碳捕获与存储技术应用 (16)五、气候适应与健康发展 (17)5.1 城市气候变化适应策略 (18)5.2 农业气候适应技术 (19)5.3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21)六、气候繁荣未来展望 (22)6.1 气候经济转型与创新 (23)6.2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24)6.3 公众参与与社会行动 (25)七、结论与建议 (27)7.1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28)7.2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29)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0)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候风险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背景下,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档将对气候风险进行盘点,分析其中的机遇,并展望健康繁荣的未来发展。

我们将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进行梳理,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等。

我们将探讨这些气候风险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如农业、水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国际合作的进展。

我们还将关注气候风险带来的机遇,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低碳技术的创新、绿色建筑的推广等。

这些机遇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们还将关注气候风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的中暑、空气污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等。

《交通可持续发展》特种邮票发行:全面展示我国交通发展成就

《交通可持续发展》特种邮票发行:全面展示我国交通发展成就
第 2 枚邮票 (4-2)T“交通扶贫”
68 《商用汽车》 2021.1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SPECIAL FEATURES 本刊特稿
丽的山区村落、小镇,既体现了山区的美丽风光、又展现了现代 工具、各类交通设施以及场景融合在一个画面中并
化交通建设给山区带来了经济繁荣,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专业人士认为,这套邮票的设计难点主要是要将众多交通
关于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
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是联合国就 可持续交通举行的全球性会议。2016 年 11 月 26—27 日,首届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土库曼 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举行 ;第 2 届联合国全球可 持续交通大会原定于 2020 年 5 月 5—7 日在北 京举行,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至 2021
邮票发行背景 :交通发展为可持续发展作出历史性 贡献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pment) 是 20 世纪 80 年代 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 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 意识到不可持续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危害,遂思考改变之法。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 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On October 15, 2021, 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2nd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Transport Conference and comprehensively showcase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hina Post specially issued a set of 4 special stamps entit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This set of stamps shows China's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i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ransport, green development, and open cooperation. On the same day, China Philately Co., Ltd. also issued a set of 2 first-day cove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探讨 牛建林1 藏小冲2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探讨 牛建林1  藏小冲2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探讨牛建林1 藏小冲2发表时间:2019-09-02T15:48:08.26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10期作者:牛建林1 藏小冲2 [导读] 坚持绿色交通核心的理念,以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在充分考虑到城市交通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摘要:坚持绿色交通核心的理念,以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在充分考虑到城市交通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进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且还需加强相关政策指导,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可以高效和环保,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

下面就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绿色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交通工程;绿色理念;运输规划前言:绿色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个复杂部分,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起着关键作用。

城市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手段,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最终目标。

绿色交通理念属于一项全新的理念,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交通规划的创新方式。

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中,引入绿色发展理念,降低交通建设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展开论述。

1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相关概述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以及水路几种,而交通运输工程主要研究的就是各种交通方式的线路布局、设施修建、通信等。

交通量是交通运输工程中非常重要一个概念,交通量主要包括3种,即正常态势下的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以及转移交通量。

所谓的正常态势下的交通量就是:根据相关发展规律可知,通常情况下,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和铁路呈现自然增长态势的交通量;一些道路或者路线有时会需要进行改进,经过改进后道路以及相关设施一定会发生改变,这时交通量也可能会随着路线发生转移,即为诱增交通量;由于有新的道路或路线增加,所以原本的交通量会受到影响,从原本交通线路转移到新增加的交通线路上的交通量就是转移交通量。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1. 引言-介绍交通运输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重要性-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 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及措施3. 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现状及分析-分析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探讨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4. 碳达峰、碳中和策略和技术的研究-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的定义和意义-概述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和技术选项5. 碳交易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介绍碳交易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探讨碳交易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挑战6.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路径-探讨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路径-讨论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策略和技术的优化和改进7. 条件和制度保障-讨论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条件和制度保障问题-分析在政策、法律、财税等方面的保障措施8. 结论及建议-总结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提出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和展望交通运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因此,研究交通运输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问题是日益突出的。

目前,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总量超过了20亿吨,其中道路交通占比超过70%。

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燃油燃烧,尤其是汽油和柴油车的排放。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碳减排的大背景下,其实现路径及推进策略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设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发展清洁能源车辆、改进燃油质量、优化交通布局和增强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实现对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目录一、内容简述 (1)1.1 背景介绍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二、方案设计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与步骤 (4)2.1 碳排放计算原理与方法 (5)2.2 建筑碳排放计算流程 (6)三、低碳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3.1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8)3.2 低碳性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9)四、方案设计阶段低碳性评估方法 (9)4.1 评估方法选择 (11)4.2 评估流程设计 (12)五、案例分析 (12)5.1 案例选择依据 (13)5.2 低碳性评估结果展示 (15)六、结论与建议 (15)6.1 研究结论总结 (17)6.2 政策建议与展望 (18)一、内容简述本文档主要针对方案设计阶段的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进行详细阐述。

我们将介绍建筑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源及其排放量计算等。

我们将对低碳建筑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指导方案设计阶段的碳排放减排目标设定。

我们还将探讨低碳性评估的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是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建筑能源消耗、碳排放源及其排放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设计方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建筑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低碳性评估可以帮助设计师识别潜在的碳排放风险,为方案调整提供依据,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低碳性能。

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建筑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节能减排责任。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低碳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需要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开始对其进行碳排放的精细计算与低碳性的评估。

本报告即为应对这一需求而撰写,旨在为建筑行业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方法。

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

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

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达峰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交通领域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交通领域碳达峰的行动方案,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将通过分析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碳达峰的意义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希望能够为相关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首先,我们将介绍碳达峰的概念和作用。

碳达峰指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顶峰后开始逐渐减少,是一个重要的气候目标。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达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之一,对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交通领域目前的碳排放现状。

交通领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道路交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加和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交通领域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

最后,本文将提出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必要性,并深入探讨具体的措施。

通过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改善交通组织和规划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进而实现碳达峰的目标。

这些方案既具有可行性,又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总之,本文将全面探讨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和决策者的重视,为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介绍,下面是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首先会介绍碳达峰以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然后简要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探讨了碳达峰的意义和交通领域碳排放的现状。

在2.1小节中,将详细说明碳达峰的意义,包括对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 综合交通规划 .................................................. 43
5.1 对外交通规划 ......................................................... 43 5.1.1 规划目标...................................................... 43 5.1.2 高速公路规划.................................................. 43 5.1.3 铁路规划...................................................... 46
4 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 37
4.1 总体战略 ............................................................. 37 4.2 对外交通发展策略 ..................................................... 37 4.2.1 重庆枢纽发展策略.............................................. 37 4.2.2 主要通道发展策略.............................................. 37 4.3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 38 4.3.1 分区发展策略.................................................. 38 4.3.2 公交优先策略.................................................. 40 4.3.3 交通系统组织策略.............................................. 40 4.3.4 道路网络发展策略.............................................. 41 4.3.5 停车设施发展策略.............................................. 42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质量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质量

C W T 中国水运 2021·02 63摘 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海外投资快速增长。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设施联通、贸易融通、民心相通的基础。

中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其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技术性强等特点,当面临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不确定性时,极易发生风险。

因此交通运输部亟待加大对相关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防范的指导。

关键词:风险管理;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质量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2-0063-02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质量刘家国(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DOI 编码:10.13646/ki.42-1395/u.2021.02.0271 研究背景2013年9月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旨在促进欧亚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设施联通、贸易融通、民心相通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也是助推国际基础设施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来源。

5年来,“一带一路”沿线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批境内外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跨境桥梁等基础设施相继开工,国际道路、海运、航空、快递等运输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不仅促进了“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而且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发挥了先行和基础作用。

但是,国际社会环境瞬息万变,海外投资发展险象丛生。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除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特点外,还有技术性强,社会效益要求高等特点,这无疑加剧了交通基建项目在建设、运营期间遭遇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

最近影响较大的“新马高铁”被延期、“马东铁路”被取消等事件,再一次证明海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风险。

交通运输部门在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部门在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部门在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刘纯锋【摘要】@@ 在物流业的发展史上,早期的物流常常被视同于运输.随着物流内涵的扩展和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物流形成了包含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完整的功能体系,但运输环节始终居物流活动的核心地位.按照<物流术语>(GB/T18354-2006)的定义:"物流是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期刊名称】《交通企业管理》【年(卷),期】2010(025)002【总页数】3页(P29-31)【作者】刘纯锋【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正文语种】中文在物流业的发展史上,早期的物流常常被视同于运输。

随着物流内涵的扩展和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物流形成了包含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完整的功能体系,但运输环节始终居物流活动的核心地位。

按照《物流术语》(GB/T18354 2006)的定义:“物流是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

主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

”从定义可以看出,物流实际是为客户提供运输、包装、装卸、配送、加工等服务。

物流服务过程包含多个环节,涉及交通、铁路、航空、仓储、商业、外贸、金融和信息等多个部门。

从供应链角度看,物流服务引发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概念,所谓第三方是指相对于生产企业为第一方,销售为第二方而言的,是指从事为前两者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单位,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对照物流定义和供应链两方面,可以说传统运输业是原始的第三方物流。

传统运输业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本文对交通运输部门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简单探讨。

一、运输活动在物流系统中地位和作用1.运输是物流系统最基本、最具有活力的功能要素运输是物流系统七大功能要素中最基本、最具有活力的功能要素,没有运输活动,“物”就“流”不起来,就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无法保障社会生产与消费过程的不间断进行。

绿色交通的品质提升——《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解读

绿色交通的品质提升——《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解读

绿色交通的品质提升——《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的意见》解读
凤振华;郭杰;张海颖
【期刊名称】《中国公路》
【年(卷),期】2018(0)3
【摘要】笔者作为绿色交通研究领域的专家,结合我国绿色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就《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中提出的七大工程和三大制度保障体系进行了解读。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凤振华;郭杰;张海颖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
意见》的解读2.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
色交通发展的意见》的解读3.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r——《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的解读4.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
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5.交通部印发绿色交通发展意见全面推进七大工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
刘翔峰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投资》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现代的国际金融期货市场,以利率期货为核心产品,以北美为主要市场,在快速发展,各区域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路径也并不相同。

总结国际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把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提高到战略认识高度,结合实际选择发展路径,才能建设完整而成熟的金融期货市场。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刘翔峰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外经所国际金融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借鉴国际经验下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研究 [J], 马丽
2.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财政农业补贴政策 [J], 吴志文
3.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财政农业补贴政策 [J], 吴志文
4.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应急管理培训体系 [J], 刘恩东
5.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 [J], 李诚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交通运输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分析刘振峰2008年,联合国提出用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和绿色新政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把低碳经济看作拯救当前金融危机、实现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1]。

作为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低碳经济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将引领世界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变革[2]。

交通运输业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如何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低碳运输体系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3年底,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其中“绿色交通”正是针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而提出。

1994年加拿大学者克里斯·布拉德肖(Chris Bradshaw)根据交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率先提出绿色交通体系的概念,当时其主要论点为“绿色交通等级层次”,即绿色交通工具使用的优先级。

将绿色交通工具进行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乘车、最后才是单人驾驶的自用车。

进入21世纪以来,绿色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理论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也称低碳交通,是指在交通规划、运行、生产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关注碳排放问题,通过合理引导运输需求,优化运输装备、运输结构和用能结构,提高营运与能源效率,并从政策导向、技术创新、社会伦理文化培育等方面,共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碳排放总量,最终实现交通运输全周期、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的理念、方式、体系与实践[3]。

如何发展及实现绿色交通,保证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发展绿色交通提供了借鉴。

一、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的国际经验(一)国外绿色交通政策研究起源早在1964年,美国学者路易司·芒福特就指出:“我们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牺牲了其他形式的交通方式而成全了私人轿车,以及远距离飞行的飞机。

实际上每种交通形式都有自己的使用空间,好的交通政策应该改善每种交通方式使之得到最佳利用。

”2001年,美国学者C·乔亭·克斯塔、乌里·柴特勒撰文《高流动度是对交通伦理和系统性的挑战吗?》,从根本上对高流动度这种全球范围盛行的过度、极不平衡的速度提出质疑,认为高流动度涉及到对空间、时间、自由、公平等基本概念的理解,通常对人类和个人自由有害,并将危及到现代社会生活质量和生态平衡。

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召开,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确定2008—2012 年间的国际减排承诺及各国对生态环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2007年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通过哥本哈根协议,2010年通过坎昆协议。

2011年德班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续约、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机制安排和2020年后的相关进程。

在交通领域,1993年,John Whitelegg、David Banister和Kenneth Button分别出版了《可持续未来的运输:欧洲实例》和《运输、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两书,通过对美国和西欧等交通发达国家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价值、对交通政策的建议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交通”的理念。

1996年世界银行出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政策改革之优先课题》一书提出了“可持续运输”的概念,认为可持续性是制订运输政策的基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建设“环境可持续的交通”的目标。

(二)主要国家绿色交通发展经验1 英国英国是世界上率先引领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的国家。

自京都协议后开始将低碳经济作为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建立起一套包括气候变化税、碳基金、碳交易市场、补贴政策在内的政策体系,发布了一系列专项战略指导交通的碳减排。

2002年7月发布的《未来机动车发展战略》(简称PFV),为低碳汽车和燃料的研发、引进以及推广制定了一个全面的决策和行动框架,同时成立低碳汽车伙伴关系(简称LowCVP)和内阁低碳小组1,以确保PFV 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有效监督。

英国伦敦2002年开始对在交通高峰期开车进入伦敦市区的车辆征收交通拥堵费。

另外英国不少政界名人也身体力行,实践绿色出行。

2007年5月,英国运输部出台《低碳交通创新战略》(简称LCTIS),最早提出了绿色低碳交通的概念。

该战略为鼓励绿色交通技术创新和研发确定了全面框架,分别对道路、航空、铁路和海运部门的低碳技术进行了梳理,并制定了包括市场手段、强制措施、财政支持及信息宣传与意识提升等从低碳交通技术研发到商业化推广的鼓励性政策方案。

2009年11月,英国运输部出台交通行业转型计划——“低碳交通: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为未来10年低碳交通体系的建设制定了总体战略规划。

此外,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还开始向英国的航空公司分配欧盟碳交易系统中的免费配额,成为全球第一个将航空公司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国家,目的就是促进航空业温室气体减排。

2 美国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低碳战略不断调整变化,布什政府拒签《京都议定书》,而奥巴马政府则大打“绿色新政”牌。

美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其国内一直实施着节能降耗、发展绿色能源等策略,温室气体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2年6月,美国环保局公布了《2002年气候变化报告》。

2005年《能源政策法》涉及高达145亿美元的各种激励措施,规定到2012年,可再生和替代性交通燃料达到75亿加仑,约为2005年的两倍,并开始对美国轿车和中型、重型卡车实施更严格的排放和能效标准。

2009年2月,美国正式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7870亿美元,主要用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18年美国的汽车燃料利用效率将提高至1内阁低碳小组是政府层面为管理和监督PFV战略的实施而成立的专门小组,负责每年就PFV战略的实施进展向议会提交年度报告。

少1倍;美国还将提供40亿美元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产业升级,生产节能、高效的混合动力汽车,到2015年节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4]。

在发展绿色交通方面,美国自90年代开始出现交通拥堵、交通污染、城市蔓延、土地资源浪费等城市问题,开始了交通政策的大变革[5]。

1990年以后,美国出台了《联运地面交通效率法案1991》(简称ISTEA)及其后续法案《21 世纪交通公平法案》(简称TEA-21),以及《安全、负责任的、灵活的、有效率的交通平等法案2005》(简称SAFETEA-LU),标志着美国交通政策全面向绿色交通转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交通与资源和谐交通与资源和谐即以最小的代价或最少的资源维持交通的需求。

ISTEA首次明确提出了“联运(Intermodal)”的概念,认为只有有效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交通模式,才能解开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与环境、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

它同时强调自行车出行和步行的重要性,主张应该把这两种交通方式纳入到地区和州一级的交通规划中。

此外,ISTEA强调行政的自主性和资金的灵活性,将相当一部分权力从联邦政府移交给了州政府和州以下的地方政府;在资金支持上,ISTEA打破了汽油税基金仅用于高速公路项目使用这一障碍,将基金运用于其他交通项目,并专门成立联运办公室,下设运输秘书处负责管理和公开联运交通数据,进行联运交通模式研究。

(2)交通与区域和谐交通与区域和谐即注重综合交通规划,注重城市空间结构、土地使用等要素的协调。

ISTEA及后续法案均强调交通规划的编制应由过去的过分强调州际间交通运输,转向特别重视城市化区域、大都市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统筹协调。

ISTEA承认土地对交通影响的重要性,强调公众参与和地方的支持者介入,强调紧凑开发,认为交通规划的目标是提高“可达性”。

(3)交通与社会和谐交通与社会和谐即关注安全、效率、以人为本。

2005年出台的SAFETEA-LU致力于解决交通系统面临的许多挑战,如确保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增强联运模式的衔接性、保护环境等,力图从根本上提升交通品质。

为缓解拥堵这一最难解决的交通问题,SAFETEA-LU赋予州政府更多的自主权来决定道路收费标准,同时鼓励使用实时交通管理技术来优化交通安全管理和交通出行方式;政府会定期向社会发布减少碳密集型出行活动战略;成立示范项目,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以探索利用新技术和新管理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效率的方法。

(4)交通与环境和谐交通与环境和谐即创造清洁空气,保护环境。

创造清洁空气是ISTEA持续关注的内容。

《清洁空气法1990(修正案)》是美国交通环保政策中里程碑式的法律文件,要求各州更好地协调交通和空气质量的关系,并使交通部门更多地承担改善空气质量的责任,但它未能对各州达到新环境标准所需资金的来源做出规定。

ISTEA不仅与《清洁空气法1990(修正案)》提出的要求完全保持一致,还对之做了补充,明确规定了各州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目标的资金来源。

ISTEA还设立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质量项目。

美国联邦运输部定期制定5年期战略规划,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其发展主线之一。

例如,DOT Strategic Plan 2006~2011提出要减少交通运输和设施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其他负面影响,并且要简化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项目评价。

为实现交通设施工程按时交付和环境保护改善的双赢目标,该规划采取了多项战略措施,并提出把空运、海运、公路、公交和铁路这些相对独立的运输方式交织成一个安全、高效、公平、节约和环保的综合运输系统[6]。

运输部的职能部门都根据本部门的职责范围,制定相应的5年期战略规划,如运输统计局的运输统计战略规划、海运管理局的海运管理局战略规划、联邦铁路管理局的铁路研究、发展及示范性项目的战略规划、运输部研究、创新技术管理局的运输研发及技术战略规划等。

许多州级运输发展规划也有与运输部相类似的内容及模式[7]。

3 日本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和倡导国,日本在全球绿色交通的建设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是能源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在低碳社会建设过程中节能和发展新能源始终是其战略的重点。

2006年,日本在原有“日本生物质能源综合战略”的基础上,对该战略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加速运输部门生物质燃料的利用,并通过政策调整,强化各个领域的具体落实。

并在节能技术、降低石油依存度、实施能源消费多样化等6个方面推行新能源战略,2030年前将日本的整体能源使用效率提高30%以上;发展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植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等能源项目的国际合作[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