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合集下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D.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
2、下列能够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实例是( B)
①白细胞吞噬病毒 ②不能吸收蛋白质 ③变形虫的 变形运动 ④水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 ⑤细胞融合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⑤ C. ① ④ ⑤ D. ③ ④ ⑤
二.细胞膜的功能
(1)界膜的屏障作用
(2)控制物质运输
细胞识别
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执行者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资料4
.人细胞
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荧光标记 蛋白质
诱导 融合
40分钟后
370C
鼠细胞
细胞膜的 结构特点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 质和磷脂分子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练习
1、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 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 B )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分子层中
如何排列?
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的。
电镜下的细胞膜
1。为什么要用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膜结构 的研究?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膜结构的细胞器,没有其他膜 结构的干扰
2。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结论?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磷脂分子的头部是 亲水性的,尾部是疏水性的。细胞膜中有两层磷脂分子
资料2
1917 年 , 朗 姆 瓦 ( Langmuirwa ) 将磷脂溶于苯和水中,当苯挥发 完以后,磷脂分子分布散乱,经 过推挤,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 而且其磷酸基团的极性头部都浸 入水中。
疏水性尾部
亲水性头部
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所处环境,画出磷 脂分子在下列两种情况中的排列方式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含答案)1.细胞膜(又叫质膜)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反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功能特性)。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少量糖类。

3.目前公认的细胞膜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或覆盖、或镶嵌或贯穿于脂双层中;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均可运动,从而决定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结构特点)。

4.细胞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如与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关系密切;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5.细菌、真菌及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侧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则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

对应学生用书P21细胞膜有选择透性1.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完成实验表格)目的要求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认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材料处理将玉米籽粒浸泡一定时间步骤一组用沸水煮熟一组未煮过沿胚的中线纵剖,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用水冲洗籽粒至冲洗液无色为止现象胚细胞着色深胚细胞着色浅结论活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已经死亡的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失去了选择性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细胞膜(又叫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透性。

某些物质分子能透过质膜,也有些物质分子不可透过质膜,因此,质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

1.实验室中用红墨水染色的方法就能知道种子的死活,你能解释它的原理吗?提示:种子活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活种子不会被染色,而死种子细胞的细胞膜失去这个功能而被染成红色。

2.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有什么意义?提示:保证有用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物质排出细胞,有利于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3.用一定量的糖和醋腌制大蒜,可得到美味的糖醋蒜,你知道腌制原理?提示:腌制大蒜过程中细胞死亡,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糖醋进入细胞。

4.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事例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特性?这种功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提示:选择透性;主要体现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有害废物的排出,防止病菌、病毒的侵入等方面。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提升练: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提升练: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提升练:专题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下面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1)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填标号),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蓝细菌是自养生物的物质基础是含有___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图中的C属于___________(“原核”或“真核”)细胞,它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______。

若用目镜为5×和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其为一个面积是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如果换成物镜为40×再观察,其面积将是___________平方毫米。

(4)图E所代表的生物一般由___________组成,该生物要依赖___________才能生活。

图中可以引起"赤潮"的生物是[]。

(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圆圈内为局部结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细胞不同表面可执行多种功能,且有的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从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结构)产生的ATP,以____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

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的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使得单个水分子可以通过脂膜运动产生的间隙出入该细胞。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B,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5)膜蛋白C作为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主要有20种,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特有的,这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的一面,同时,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含量又与非生物有明显不同,这是生物与非生物差异性的一面.9.原生质泛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原生质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要成分,但并不包括细胞内的所有物质,如构成细胞的细胞壁.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自由水/结合水的比例升高,细胞代谢活动增强.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物的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n-m(其中n是该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m为肽链条数),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总质量-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总质量.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16.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这决定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的流动性保证了载体蛋白能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相应的物质到另一侧,由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数量、速度及难易程度也不同,即反映出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选择透过性.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而选择透过性是对细胞膜生理特征的描述,这一特性只有在流动性基础上,才能完成物质交换功能.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质基质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简单上讲就是细胞膜。

顾名思义,磷脂双分子层是双层的。

组成那双层结构的就是磷脂,我们可以形象的把它比喻成有两条尾巴的蝌蚪。

它们占了磷脂双分子层的50%~60%。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这种结构特点,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主要体现在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白细胞能够通过变形运动吞噬病菌、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人——鼠细胞杂交试验、受精时细胞的融合磷脂双分子层外面那层上面还有少许糖类,别看它们少,它们与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甚至决定着动物的血型。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

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的关系,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文字或语言。

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磷脂。

1。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膜的生理特点:选择透过性
出入细 胞物 质举 例
物质出 入细 胞的 方式
细胞膜 内外 物质 浓度 高、 低
是否需 载体 蛋白 质
是否消 耗细 胞内 的能 量
甘油 进入红 细胞 的K+
原生质
细 胞 由 生 命 物 质 构 成 原 生 质 分 化 为 细 胞 膜 、
生物体
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
细 胞 质 、 细 胞 核 等
细 胞
蛋白质
1、蛋白质是细胞和中最生物体重要的物质,它对生命 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字上:质与量上。
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质 就能表达出什么样的生物性状。 量:
(二)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 1.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几种方式: (1)自由扩散: 特点: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 消耗能量。例如:O2、CO2、甘油、乙醇、苯 等。 • (2)主动运输: ①特点: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②意义: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 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3) 种类极其多样。
氨基酸种数不同 氨基酸数目不同 氨基酸序列不同 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结构 极其多样
蛋白质种类 极其多样
(4) 蛋白质分子功能极为重要——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 的体现者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催化作用:如各种酶 调节作用:如调节新陈代谢、 功能蛋白 生长发育的某些激素等 免疫作用:如人体内抗体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原生质主要由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等化合物构成原生质生物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质就能表达出什么样的生物性状
复 习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测试题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测试题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双层膜B.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C.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D.有些膜蛋白具有生物催化剂的作用2.如图所示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b表示加薪包分泌的信号分子3.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

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4.若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情况的是()A. B. C. D.5.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这说明磷脂分子在膜上的分布是()A.单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C.均匀紧密排列 D.双层排列6.对于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C.脂质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少 D.蛋白质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多7.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脂质、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8.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是()A.C、H、O B.C、H、O、PC.C、H、O、N D.C、H、O、N、P9.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说明()A.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B.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C.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D.膜蛋白能够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10.细胞膜三成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A.两种模型都认为细胞膜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仅分布在细胞膜外侧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1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的“亮——暗——亮”三层结构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欧文顿利用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这一问题,原因是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12、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13.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①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②具有流动性③具有选择透过性④膜内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运动的⑤物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14.(不定项)如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不同的物质。

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含答案

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含答案

第二节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1.建构细胞膜模型,阐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厘清原理与操作流程。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一、细胞膜的位置与功能1.位置细胞膜也称质膜,是围绕在细胞外层,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结构。

2.功能细胞膜是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屏障,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1.半透膜一些膜具有一定大小的孔径,水等小分子和离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则无法通过,这种膜称为半透膜。

透析膜就是一种半透膜。

2.提出问题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里,观察两者通透情况是否相同?推测细胞膜是否具有类似特性?3.方法步骤(1)取A、B两个透析袋,将等量的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A、B透析袋中。

透析袋两端用细线系紧。

(2)将透析袋一端的细线绑在玻璃棒中央,透析袋置于烧杯内,玻璃棒横置于烧杯上方。

(3)向烧杯内注入等量蒸馏水,直至淹没透析袋。

向A组透析袋外面的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碘-碘化钾溶液。

(4)静置12 h。

观察A组实验现象;取B组透析袋外面的蒸馏水2 mL,加入2_mL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2~3 min,观察颜色变化。

4.结果分析葡萄糖分子和碘可以通过透析膜,而淀粉分子无法通过。

所以,透析膜对分子的进出具有半透性。

5.对细胞膜的推测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将细胞内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是外界物质进入细胞的屏障。

所以,可以推测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三、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结构组成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生化反应有序进行。

这一特性称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特点

细胞膜特点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结构是中间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深度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表面。

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是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的。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具有调控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物质进出细胞有扩散、渗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以及胞吞胞吐等方式,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进出细胞。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

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原生质膜。

厚度约为7~8nm,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0%、2%~10%。

其中,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

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

细胞膜的结构:1、膜脂:膜脂质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少量糖脂构成。

在大多数细胞的膜脂质中,磷脂占总量的70%以上,胆固醇不超过30%,糖脂不超过10%。

磷脂分子以脂质双层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中,亲水端朝向细胞外液或胞质,疏水的脂肪酸烃链则彼此相对,形成膜内部的疏水区。

2、膜蛋白:细胞膜蛋白质(包括酶)膜蛋白质主要以两种形式同膜脂质相结合:分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两种。

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

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

细胞膜上存在两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酶(permease)和转运器(transporter),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有的需要能量驱动,有的则不需要能量,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物质。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特点及功能
学习重难点:
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特点
细胞膜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资料1] 1895年,欧瓦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 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 现:凡是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 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 易穿过膜。
糖脂 胆固醇
思考:细胞 膜有哪些元 素组成? C、H、O、N、P
糖类(少量)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排布从而 构成细胞膜的呢?
+ CH2 N(CH 3 3 ) CH2 O O=P O O CH-CH2 O C=O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 CH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评价与探讨: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
了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 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 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 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 “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
3、细胞膜生理功能的主要体现者是 A、磷脂分子 C、蛋白质分子 B、磷脂双分子层 D、核酸分子
4、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医疗措施是进行肾脏移植。 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十分成功,其原因是患者体内发生 了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是 A、不同人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B、不同人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不同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
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
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
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
逸出细胞。


1、作为细胞的界膜,具有屏障作用。 保护细胞不受外来物质的干扰和有害物 质的侵袭。

高二生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上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杯中,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

那么,他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B.把10%的NaCl溶液改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C.把猪的膀胱膜换成其他半透膜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10%的蔗糖溶液【答案】D【解析】Na+和Cl-可以通过半透膜(猪膀胱膜),则换成质量分数为30%的NaCl溶液,也没有渗透现象,故A错误;Na+和Cl-可以通过半透膜(猪膀胱膜),把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改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也没有渗透现象,故B错误;把猪的膀胱膜换成其他半透膜,Na+和Cl-也可以通过,故C错误;换成蔗糖溶液,蔗糖相对于NaCl而言是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这样才能观察的到渗透现象,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渗透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答案】B【解析】突触的释放是胞吐需要能量,其能量是线粒体提供的,故A正确。

神经元中的基因和其它细胞中的一样,故B错误。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故C正确。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受神经冲动大小的影响,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动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特点:具有跨 膜结构域和亲水性 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镶嵌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如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等。
结构特点:镶嵌蛋白由多个跨膜结构域组成,每个结构域由疏水氨基酸组成的α-螺 旋,形成两层平行的脂质双分子层。
作用:镶嵌蛋白在细胞膜上起到重要的结构支撑作用,同时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 和信号转导。
动物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则可以控制离子和水分子的跨膜运输,调节细胞膜电位和细胞内外的 渗透压,从而影响细胞的兴奋性和收缩性。
动物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和机体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如神经传导、 免疫反应等。
细胞膜具有识别 作用,能够识别 自身和异物的分 子特征
细胞膜上的受体 可以与特定的信 号分子结合,传 递信息,调节细 胞功能
动物细胞膜的功能还包括维持细胞的形态、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参与细胞 的分裂和分化等。
动物细胞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对于维持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定义:动物细胞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 即只允许某些物质 进出细胞
机制:细胞膜上的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 白选择性地进行物 质转运
作用:维持细胞内 环境的稳定,对细 胞的生命活动至关 重要
主动运输是指 细胞膜通过消 耗能量将物质 从低浓度区域 转运到高浓度 区域的过程。
被动运输则是 顺浓度梯度进 行的,不需要
消耗能量。
细胞膜上的载 体蛋白和通道 蛋白参与了物 质运输的过程。
动物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信息传递,通过膜上的受体和通道蛋白传递信号,调节细胞活动。
等,将信号传递到 细胞内部。
添加 标题
细胞膜的受体:细胞膜上存在多种受体, 可以识别和结合相应的信号分子,参与细 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31: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课时作业31: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选择题(12小题)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具有选择透过性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识别的功能D.主要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2.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端在中间,疏水端在两侧B.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蛋白和糖脂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膜功能的复杂程度D.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对生物膜模型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B.粗面内质网上有合成磷脂的酶C.细胞膜由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有的还含有胆固醇D.细胞膜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与膜上分布的糖蛋白有关4.红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热后受到破坏B.沸水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C.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增强5.心肌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磷脂的含量高低B.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C.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D.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6.1970年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分布。

该实验能够证明A.细胞膜含有蛋白质和脂质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含有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膜容易染色而发光7.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粉蓝染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细胞则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功能B.吸收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D.免疫功能8.下列有关细胞内或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B.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边界C.胞间连丝是相邻高等植物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9.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分子中只有磷脂分子是运动的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C.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D.不同功能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11.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组成,下列关于其成分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脂质丰富的细胞膜功能复杂B.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的细胞膜功能复杂C.糖类的多少决定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D.脂质含量达50%,对细胞膜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12.下表表示不同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比例,其中最可能是细胞膜的是二、非选择题(3小题)13.根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反映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的特点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的特点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的特点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边界,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细胞内外环境的维持。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是一种描述细胞膜结构的模型,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液态性: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的,其中磷脂分子具有液态特性。

这意味着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磷脂分子可以在膜内自由移动,而不是固定不动的。

2. 镶嵌性: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嵌入在磷脂双层中的,形成了一种镶嵌结构。

这些蛋白质可以是跨膜蛋白,也可以是与膜表面相接触的膜蛋白。

蛋白质的镶嵌使得细胞膜具有多样的功能,如传递信号、运输物质等。

3. 不对称性: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的内外两侧具有不同的组成和功能。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在膜内外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形成了不对称的结构。

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细胞膜能够实现选择性通透和特定的功能分区。

4. 动态性:液态镶嵌模型强调细胞膜的动态性,即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可以通过扩散和流动来改变它们的位置。

这种动态性使得细胞膜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功能需求,例如在细胞分裂和细胞运动过程中。

5. 可塑性: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可塑性,即它可以通过改变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的组成来调整自身的性质和功能。

这种可塑性使得细胞膜能够适应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在描述细胞膜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未解之处。

例如,液态镶嵌模型无法解释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细胞膜,如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组织方式。

此外,液态镶嵌模型也没有考虑到细胞膜中其他重要成分的作用,如胆固醇等。

因此,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以完善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具有液态性、镶嵌性、不对称性、动态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这个模型为我们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和完善。

只有深入理解细胞膜的特点和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的机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高中生物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糖类和脂质知识点篇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2.41.元素组成:糖类 C H O ;脂质 C H O (N P);脂肪 C H O;蛋白质C H O N(P S);核酸 C H O N P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6.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再水解成葡萄糖7.多数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能源物质,但糖类中的五碳糖和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

8.脂质分子中C、H含量高于糖类。

脂质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10.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

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11.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篇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总结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1.元素组成:C、H、O特点: 大多数糖H:O=2:1化学组成大多符合Cm(H2O)n → 碳水化合物 2.5.分类1)按归属分类:2)按功能分类:脱水缩合单糖水解脱水缩合水解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部分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3)按还原性分类:还原性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乳糖非还原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多糖都不是还原性糖)二、细胞中的脂质1.化学组成:C、H、O、(N、P)2.特点:脂质与糖类相比,O含量较少,而H的含量较多。

3.化学性质:脂质分子结构差异很大,但是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丙酮、乙醚等。

4.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和多聚体单体:是指组成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

:单体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2、补充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在生物体中重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主要储能物质:脂肪根本(最终)能源来源:太阳能直接能源物质:ATP篇三:高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专题一细胞的分子基础和结构基础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分子都是由2、磷脂是构成,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生物知识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生物知识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生物知识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贯穿在其中及吸附在其表面的蛋白质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疏水的尾部在内,亲水头部在外。

饱和程度高的脂肪酸链因紧密有序地排列,因而流动性小;而不饱和脂肪酸链由于不饱和键的存在,使分子间排列疏松而无序,相变温度降低,从而增强了膜的流动性。

所以细胞膜也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1、温度:在一定温度下,磷脂分子从液晶态(能流动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态)转变为凝胶状(不流动)的晶态。

这一能引起物相变化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

细胞膜磷脂分子相变温度越低,细胞膜磷脂分子流动性就越大;反之,相变温度越高,细胞膜磷脂分子的流动性也就越小。

2、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脂肪酸链:脂肪酸链的长度对细胞膜磷脂分子的流动性也有影响:随着脂肪酸链的增长,链尾相互作用的机会增多,易于凝集(相变温度增高),流动性下降。

3、胆固醇:胆固醇对细胞膜磷脂分子流动性的调节作用随温度的不同而改变。

在相变温度以上,它能使磷脂的脂肪酸链的运动性减弱,从而降低细胞膜磷脂分子的流动性。

而在相变温度以下时,胆固醇可通过阻止磷脂脂肪酸链的相互作用,缓解低温所引起的细胞膜磷脂分子流动性剧烈下降。

4、卵磷脂/鞘磷脂比值,比值越高,膜流动性越大
5、脂双层中嵌入的蛋白质越多,膜流动性越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细胞的“四性”

细胞的“四性”

细胞的“四性”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它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必备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那么,如何理解细胞呢?必须把握细胞的“四性”。

标签:一般性;特殊性;可变性;整体性一、一般性1.在结构上,细胞基本都包括膜、质、核三个部分,它们在功能上的分工几乎都是相同的。

如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选择性的物质运输;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参与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等。

2.在组成上,所有细胞都含C、H、O、N、P、S等元素,都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等化合物,都含有核糖体这种合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的蛋白质的细胞器。

3.在代谢上,细胞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酶参与,且都包括物质代谢,如物质的吸收、合成、转化、分解等;和能量代谢,如能量的储存、释放等。

4.在遗传上,基本都符合遗传的中心法则。

且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增殖、未分化、分化、衰老、凋亡等阶段。

二、特殊性1.不同细胞,形状大小不同组成生命有机体的细胞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有圆形的,如卵细胞、细菌中的球菌等;有杆状的,如细菌中的杆菌;还有螺旋形的,如螺旋菌;有梭形的,如平滑肌细胞;有呈管状或圆筒状的,如植物的筛管细胞等。

其大小也千差万别。

如,支原体的直径仅有0.1~0.3 um,而鸵鸟卵细胞直径高达5 cm;有的神经细胞体直径不会超过100 um,但其轴突长度可达1 m左右。

2.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不同不同生物的细胞,其结构也是不同的。

如,原核生物的细胞较真核生物的细胞,就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不是纤维素和果胶等等。

3.同种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结构不同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其结构也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主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 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形形色色 生物和绚丽多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成分(用动物细胞、
红细胞和神经髓鞘等作为研究材料。科学家们经过大 量实验发现,细胞膜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其中主要 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
小结
元素组成
蛋白质分子机构层次表解如下:
基本元素:C、H、O、N C、H、O、N等 其它元素:P、S、Fe 种类:20种
基本单位
氨基酸
通式: 特点: 形成: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肽键
化学结构
多肽(肽链)
特点:呈链状结构,又叫肽链,有 一定的氨基酸序列 连接:肽链通过一定化学键连接
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 形成:螺旋、卷曲、折迭形成空 间结构 特点:具生物活性、多样性
复 习
新 课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化 合 物 是 细 胞 结 构 和 功 能 的 物 质 基 础
原生质主要由水、 无机盐、糖类、 蛋白质、脂类、核 酸等化合物构成
原生质
细 胞 由 生 命 物 质 构 成 原 生 质 分 化 为 细 胞 膜 、
生物体
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
细 胞 质 、 细 胞 核 等
细 胞
蛋白质
1、蛋白质是细胞和中最生物体重要的物质,它对生命 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字上:质与量上。
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质 就能表类和核酸 1—1.5% Þ » Î ú Ñ Î Ç À Ì à º Í º Ë Ë á 3、脂类 1—2% ¬ À Ö à °° µ ×Ö Ê 4、蛋白质 7—10% ® Ë 5、水 80—90%
1、成分: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构 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排在 磷脂双分子层外层;有的嵌插或贯穿在整个 磷脂双分子层中
细胞膜的外表:糖被(蛋白质和 多糖)功能:保护,润滑,识别等
•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二)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 1.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几种方式: (1)自由扩散: 特点: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 消耗能量。例如:O2、CO2、甘油、乙醇、苯 等。 • (2)主动运输: ①特点: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②意义: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 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 2.细胞膜的生理特点:选择透过性
出入细 胞物 质举 例
物质出 入细 胞的 方式
细胞膜 内外 物质 浓度 高、 低
是否需 载体 蛋白 质
是否消 耗细 胞内 的能 量
甘油 进入红 细胞 的K+
(3) 种类极其多样。
氨基酸种数不同 氨基酸数目不同 氨基酸序列不同 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结构 极其多样
蛋白质种类 极其多样
(4) 蛋白质分子功能极为重要——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 的体现者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催化作用:如各种酶 调节作用:如调节新陈代谢、 功能蛋白 生长发育的某些激素等 免疫作用:如人体内抗体
C . 氨基酸是如何构成蛋白质的呢?
R
NH2 C H
O C OH H
H
N
R`
C H COOH
H2O 脱水缩合 NH2 R
O C
H N
R`
C H
C H
COOH
肽键
n 氨基酸分子(n > 3)
脱 缩 水 合
1条或几条肽链(肽链间以一定化学键连接)
肽链
(多肽) 螺旋、折迭、盘曲形成复杂的空间机构
蛋白质分子
原生质的各种成分比例
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式: 苏氨基 CH3 CH OH
苯丙氨酸 CH2
CH
NH2 CH NH2
COOH
COOH
推导出氨基酸的通式
R 通式为
NH2 C H B. (a) 氨基酸通式在结构上的特点: R基不同、氨基酸不同。 COOH
(b) 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 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 一个碳原子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