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_八下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下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旋转与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应用;2.巧妙借助平移、旋转与对称进行图形变换,从而解决相关图形问题;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勤思善思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合作水平与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坐标系中平移等坐标特征。
教学难点:借助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三大变化解题。
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活动一:魔术扑克牌游戏(借助ppt)【设计意图】数学不仅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也能用于创造出多彩的生活。
活动一环节:利用中心对称知识的原理设计魔术游戏构建动场,能极大力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能轻松、自然地进入到本节学习中----图形的三大变换,为本节课打开好的开端。
二、自主学习活动二:闯关训练,初出茅庐----知识再现1.如图,如果小狗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了50米,那么拖着的箱子沿方向移动了________米的距离。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平移的定义2.如图,△ABC与△B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和∠E都是直角,若△AB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后能与△DBE重合,旋转中心是,旋转了度。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旋转的定义3.(2017济南)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格图案美观大方,寓意吉祥,下列绘出的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是(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判法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A1坐标为,点A1再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2(0,6)。
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水平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A1坐标为。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直角坐标系中点平移的坐标变化;题目变式强化分类讨论意识。
5.如图,点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部一点,将△ABP绕点B旋转后能与△CBP′重合,连接PP′后,△BPP′是三角形。
八年级上第三章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
八年级(上)第三章复习平移与旋转图形的整体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挪动必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方向距离1.平移2.平移的性质:⑴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⑵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⑶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地点)。
(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①确立个图形平移后的地点的条件:⑴需要原图形的地点;⑵需要平移的方向;⑶需要平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地点。
②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旋转中心⑴找出重点点;⑵作出这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本来方式按序连结,所得的;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角度二、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2.旋转的性质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地点)。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同样方向转动了同样的角度。
⑶随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剖析组合图案的形成①确立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②发现该图案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③探究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种类有:⑴平移变换;⑵旋转变换;⑶轴对称变换;⑷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⑹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一.选择题:1. 以下图形中,是由(1) 仅经过平移获得的是( )2.在以下现象中,①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涨或降落;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 钟摆的摇动;④ 传递带上,瓶装饮料的挪动属于平移的是()(A)① ,②( B)①,③(C)②,③( D)② ,④3. 将长度为 5cm 的线段向上平移10cm所得线段长度是()(A) 10cm ( B) 5c m ( C) 0cm ( D)没法确立4. 如图能够看作正△ OAB绕点 O经过 ( ) 旋转所获得的A.3 次B.4 次C.5 次D.6 次5.以下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 )A. 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转动C.气球升空的运动6.ABC是直角三角形,如图(B.钟表的钟摆的摇动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a),先将它以AB为对称轴作出它的轴对称图形,而后再平移得到的图形应当是();A A A A ABB C B C C B B C C( a)A B C D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地点C.图形能够向某方向平移必定距离, 也能够向某方向旋转必定D.由平移获得的图形也必定可由旋转获得8.将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 后的图形是 ( )距离A B C D9. 以下图形中只好用此中一部分平移能够获得的是() .(A )(B)(C)(D)10. 以下标记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C)(D)11.如图 1,四边形 EFGH 是由四边形 ABCD 平移获得的,已知, AD=5 ,∠ B=70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 FG=5, ∠ G=70 °(B)EH=5, ∠ F=70°( C)EF=5 ,∠ F=70°(D) EF=5 ,∠ E=70 °12.如图 3,△ OA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到△ OCD 的地点,已知∠ AOB=45 °,则∠ AOD 的度数为().(A )55°( B) 45°( C)40°( D) 35°13.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 .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如图 3 中全部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此中的菱形AEFG 能够当作是把菱形ABCD 以 A 为中心().(A )顺时针旋转 60°获得(B )逆时针旋转 60°获得(C)顺时针旋转 120°获得(D )逆时针旋转 120°获得14. 如图,甲图案变为乙图案,既能用平移,又能用旋转的是().15. 以下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180°能与自己重合的图形有().( 1)正方形;( 2)等边三角形;( 3)长方形;( 4)角;( 5)平行四边形;( 6)圆.(A )2 个(B)3个(C)4个(D)5个16.如图 4,Rt△ ABC 沿直角边 BC 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到Rt △DEF,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A )BE=EC(B)BC=EF(C)AC=DF(D)△ ABC≌△DEF二、填空题 .1.平移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决定。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复习教案 1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基本知识回顾:1. 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是什么?(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4)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二)专题总结1. 不论是利用平移,还是旋转分析图案,“基本图案”都不惟一。
例1. 如图所示,可以看作以什么为“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图1图2解:图1也可以看作一横行三个向下平移两次前后组合得到。
还可以看作一竖列三个向右平移两次前后组合得到。
图可以看作由图形的顺时针旋转三次前后组合得到。
214旋转角分别为90°、180°、270°。
()也可以看作图形的旋转一次前后组合得到,旋转角为°。
121802. 简单的平移作图和简单的旋转作图作法不惟一:根据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可有两种以上的做法。
例2. 如图所示,菱形A’B’C’D’是菱形ABCD 平移后的图形,D’是D 的对应点。
作出菱形ABCD 。
B C解:作法:(1)连结DD’(2)过A’、B’、C’分别作DD’的平行线AA’、BB’、CC’。
(3)在AA’、BB’、CC’上分别截取AA’=BB’=CC’=DD’。
(4)顺次连结AB 、BC 、CD 、DA ,菱形ABCD 即为所求。
例3. 作图,作出△ABC 绕O 点旋转180°后的图形。
O解:作法:(1)连结AO 并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A’O=AO(2)连结BO 并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B’O=BO(3)连结CO 并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C’O=CO(4)顺次连结A’B’,B’C’,C’A’。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振虎)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课讲学案深圳市海湾中学邓振虎 2017年3月22日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平移、旋转、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2.探索平移、旋转、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能做出简单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后的图形;3.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认识并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认识并欣赏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5.能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图案设计(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图形变换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直观想象力,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应用平移与旋转的性质分析图形的变化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思考、综合应用、探究创新等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灵活性、生动性、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清平移与旋转的异同,应用它们的性质解决图形变换的有关问题;难点:有关旋转变换问题中图形的变化过程分析。
三、教法、学法启发式、小组讨论四、教学流程:【知识梳理】【课前小测】1.(2015年深圳)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2016·贵州安顺)如图,将△PQR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顶点P平移后的坐标是()A.(﹣2,﹣4)B.(﹣2,4)C.(2,﹣3)D.(﹣1,﹣3)3.(2016广州)如图3,△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CB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是cm.4.(2016年温州市)如图,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使点A′落在BC的延长线上.已知∠A=27°,∠B=40°,则∠ACB′=__________【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如图,△ABC,△ADE均是顶角为42°的等腰三角形,BC、DE分别是底边,图中哪两个三角形可以通过怎样的旋转而相互得到?(课本P89页第12题)变式练习1如图,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P旋转后与△CBP′重合,那么旋转中心点是______. 旋转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结PP′后, △BPP′是_______三角形。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平移与旋转》(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平移与旋转》(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图形在平移和旋转下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及其性质;2. 学会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平移和旋转的区分;2. 平移和旋转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平移和旋转的教具模型;2. 图形卡片;3. 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2. 新课导入:讲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4. 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平移和旋转的变化过程;5.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3. 平移和旋转的区分;4. 平移和旋转的性质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2. 提高练习: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练习:让学生探索平移和旋转的其他应用,培养创新思维。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其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区分不够明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实例和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中的“平移和旋转的区分”。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平移和旋转是两个基本而重要的几何变换概念。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区分平移和旋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整章教案.doc
东侨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组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 ___________ 周 第课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 教学 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 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 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掌握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对平移性质的总结犁理解°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明擦窗户,把窗户的窗页,推到左边,,请你思考下列问题:① 被推移的窗页上的每一个点,是不是都按相同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② 窗页上如果有图案,图案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了吗? ③ 上面的两个点A 、B 的距离改变了吗? ④ 直线AB 移动到/V B'后,方向改变了吗? (二) 合作交流,推进新课 想一想:① 把一台电视机放在传送带上,在平移前后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发生了改变吗?② 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按键向前移动了 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它部位(如 屏幕左上角的图标)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③ 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FGH,那么 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1、 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 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注:这里的“沿着某个方向”是指“沿着某个直线方向”。
2、 平移的特征:注意:“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是“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 冋二个方阿移劭了楓冋旳埋團”。
即平移的特征是: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人小。
平移的三要素:儿何图形一运动方向一运动距离。
3、平移的基本性质:议一议:如图,将四边形ABCD 沿 着AE 方向平移AE 长度后得到四边形 EFGH,则 A, B, C, D 和 E, F, G, H 分别是是 对应点,AB 与EF 是一对对应边,ZA 与ZE 是一准备教师 授课教师教材 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课时教学补充§3.1生活中的平移G对对应角。
第3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
-向量表示法的解释:通过图示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向量表示平移与旋转的方法。
-图形对称性质的理解:学生对图形的对称性质及其与平移、旋转的关系可能理解不深,需要重点讲解。
-对称性质的解释:详细讲解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性质,并指出其与平移、旋转的联系。
2.提高学生的几何抽象能力: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图形运动中抽象出平移与旋转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抽象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性质时,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几何证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几何应用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学会将图形的平移、旋转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几何应用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辨别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学的实际意义,这一点看来效果不错,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
在理论讲授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定义时显得有些吃力。我尽力使用了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但可能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简化表述,或者设计一些更具互动性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这些概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平移与旋转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1.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平移与旋转的定义,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确两种变换的区别与联系。
2.性质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平移与旋转的性质,如平移保持图形大小不变,旋转改变图形方向等。
3.坐标表示:介绍如何用坐标表示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以及如何计算变换后的坐标。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2.利用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工具,直观展示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描述这两种变换的规律和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实物演示、互动游戏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概念;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坐标变换的方法;三是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下第三章平移与旋转》优秀教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学习方法1学习本章知识要多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探究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基本特征,有利于知识的发现与探究,提高操作技能。
2要运用对比法学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将变换前后的图形相互对比,可以发现平移、旋转前后的图形只存在位置上的不同,从中抽象出平移、旋转的定义及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升设计图案的能力。
3在平移、旋转及中心对称(图形)的简单应用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图形的基本变换、转化思想的理解。
二、知识点(一)课标要求:1图形的平移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②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③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2图形的旋转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
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②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③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二)本章知识框架:三、易错点1错认为形状相同的图形都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例:下列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C剖析:本题时常错认为四个图形都可以由(1)所示的图形平移得到,容易与旋转问题弄混。
解决此类问题,要观察各个图形的位置,要注意平移不改变基本图形的方向。
2旋转作图时易弄错旋转角及旋转方向剖析:对于旋转作图题,若不能准确理解旋转方向及旋转角的含义,则非常容易出现旋转方向上的错误。
3图形变换时,不能正确确定基本图案例:扑克牌中的黑心5中的黑心是否可以看成是由某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
解:不可能只通过旋转变换得到。
剖析:此类题因对图案观察不细,找不准“基本图案”,对平移、旋转、对称变换的特征把握不准而判断错误。
分析图形变换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基本图案”,准确定位“基本图案”的关键因素是仔细观察图案,在针对评平移、旋转、对称的特征进行分析,探究。
4易混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例: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B)A (B)(C)(D)剖析:中心对称图形是绕对称中心旋转180º,而轴对称图形是沿对称轴折叠,其结果是:中心对称图形旋转前后互相重合,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掌握二者之间的区别可便于我们正确选择和设计所需图形。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复习课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专题复习》课堂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组---耿园园
【设计思路】
一、教材定位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专题复习》是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北师大版)的第三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们不仅是探索图形的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现实世界具体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章主要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探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学生已经学习过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的应用。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回顾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会运用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图形的变化问
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积累学习图形变化的相关知识。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的应用。
【难点:】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四、【教与学过程设计】
【课前展示】
2分钟。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学案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能判断实例中的平移和旋转。
2.能根据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能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
4.能够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知识整理】1. 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变换称为平移.平移变换的两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平移变换的性质:(1)平移前、后的图形_____,即:平移只改变图形的_____,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___;(2)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3)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3. 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_________,转动的角称为_________.旋转变换的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旋转变换的性质:(1)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即:旋转中心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___上;(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__.例题解析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个△ABC.(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A1B1C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2B2C2;(3) 分别写出△A1B1C1与△A2B2C2各顶点的坐标.例2 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a,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连接OD.(1)求证:△COD是等边三角形;(2)当a=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例3 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1,固定△ABC不动,将△DEF进行如下操作:(1) 如图(a),△DEF沿AB向右平移,连接DC、CF、FB,四边形CDBF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问:四边形CDB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它的面积.(注:D点在AB内,不包括A、B两点)(2) 如图(b)当D点移动到AB得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CD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 如图(c)△DEF的D点固定在AB的中点时然后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DEF,使DF落在AB上,此时F点恰好与B点重合,连接AE,求AE的值.测试题1.将线段AB=2cm向右平移1cm,得到线段DE,则对应点A与D的距离为_____cm. 2. 将正六边形绕其对称中心旋转后,恰好能与原来的正六边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______.3.如图所示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如果AB=8cm,BE=4cm,DH=3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cm2.4. 如图,阴影部分为2m宽的道路,则余下的部分面积为______m2.第3题第4题第5题5. 如图,△ACE,△AB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F=∠EAC=90°,那么△AFC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之后与________重合,其中点F与点____对应,点C与点____对应.6.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O=AB,点A的坐标是(2,2),点O的坐标是(0,0),将△AOB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点O′、B′在x轴上. 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第6题第7题第8题7. 如图,当半径为30cm的转动轮转过120°角时,传送带上的物体A平移的距离为___cm.8. 如图,将正方形ABCD中的△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使得AB与CB重合,若BP=4,则点P所走过的路径长为_____.9. 下列图案中,不能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而构成的是( )A. B. C. D.10. 下列各组图形,可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A. B. C. D.11. 在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现象的是( )①方向盘的转动②电梯的上下移动③保持一定姿势滑行④钟摆的运动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2. 在5×5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A.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13.如图,将三角尺ABC(其中∠ABC=60°,∠C=90°)绕B点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α到A1BC1的位置,使得点A、B、C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角度α等于( )A.120° B.90° C.60° D.30°14.在13题中,若BC的长为15cm,那么顶点A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A. 10πcmB. 103πcmC. 303cmD. 20πcm15.△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 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请画出△A2B2C,并写出点A2的坐标.16.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cm,DC=7cm.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乙),这时AB 与CD1相交于点O,与D1E1相交于点F.(1) 求∠OFE1的度数;(2) 求线段AD1的长;(3) 若把三角板D1CE1绕着点C顺时针再旋转30°得△D2CE2,这时点B在△D2CE2的内部、外部、还是边上?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
3.重视学生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安排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移与旋转的应用。但从实践结果来看,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今后,我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平移与旋转的作图方法
-平移作图:确定平移方向和距离,沿此方向将原图形上的点移动相应距离得到新图形。
-旋转作图: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将原图形上的点绕旋转中心旋转相应角度得到新图形。
(3)平移与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判断图形的平移或旋转
-设计简单图案,体会平移与旋转的应用
2.教学难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区分平移与旋转,掌握作图方法等。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图形平移与旋转相关的实际问题。
(完整版)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学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课》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知道旋转和平移都不过改变图形的地点,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并能举例说明。
2.掌握平移、旋转的基天性质,并能举例说明。
3.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之间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
4.掌握两个成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
5.梳理本章内容,用适合的方式体现全章知识构造,并与伙伴沟通。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建立本章知识的网络图,培育梳理知识的能力,核心知识的理解是要点。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察看、剖析、赏识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点、加强审盛情识 .2.经过学生之间的沟通、议论、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教课要点:理解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观点和性质 . 掌握坐标系中平移、对称的坐标特点。
教课难点:灵巧运用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观点和性质解决有关图形问题。
二、教课过程教课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回首知识、建立网络图、稳固练习、总结概括。
(一)回首知识依据以下问题,回首本章知识。
1.平移能否改变图形的地点、形状和大小?旋转呢?请举例说明.2.平移、旋转各有哪些基天性质?请举例说明.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如何的关系?请举例说明.4.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有哪些特征?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知识点概括:( 1)平移平移的观点: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挪动必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连结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相互平行且相等。
(2)旋转旋转的观点: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必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互相等。
(3)轴对称:假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复习题》教案_3
图形变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性质,使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探索研究方面、语言表达方面、分类讨论、归纳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图形变换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直观想象力,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应用平移与旋转的性质分析图形的变化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思考、综合应用、探究创新等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灵活性、生动性、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将本部分知识有机结合,强化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三、教学难点: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法、学法启发式、小组讨论五、教学过程:复习定义一、平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移两要素:移动的______和______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2、平移前后对应线段___________,对应角_____3、平移前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____二、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____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
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______;(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_________;三、旋转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_________转动_________的图形变换叫做_______。
旋转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平移问题例1.如图,点O是AC的中点,将周长为4cm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AC 方向平移AO长度得到菱形OB′C′D′,则四边形OECF的周长是 ____ cm.练习1.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3 ,2),点Q是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将点Q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一个单位长度得到R,则R的坐标是()练习2.将二次函数Y=-2X +3的图像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二、轴对称问题例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直线y=x上的动点,A(1,0),B(2,0)是x轴上的两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练习1,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将△AOB沿直线AB翻折,得△ACB.若C(3 , √3 ),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练习2、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沿OB对折,使点A落在A1处,已知OA= 3 ,AB=1,则点A1的坐标为()练习3:矩形纸片ABCD,AB=4,点E在BC上,且AE=EC,若将纸片沿AE折叠,点B恰好在AC上,则AC的长是()三、旋转问题例1: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的面积为()。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案(北师大版)
3.1生活中的平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猜想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3、情感目标:①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平移变换的基本要素,画简单图形的平移图;难点:决定平移的两个主要因素。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①采用引导发现法:②创设问题情境:③讲练结合④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变式练习:如图所示,∠DEF是∠ABC经ABC=33O,求∠DEF的度数。
例2 如图所示,将∠ABC沿射线XYYC X五、教学后记: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整体掌握较好。
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
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验证,直观、形象。
但对性质的应用欠佳。
点评:本节课目标制定恰当,在教学过程中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3.2简单的平移作图(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学会平移作图,掌握作图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对比平移前后的图形特征,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作图及与其他人的合作,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欣赏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平移图形的规律,作图的顺序;难点:平行线的作法及对应点的连结。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着贯彻启发性、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讲练结合。
数学: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一、教材分析⒈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已经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正确把握和理解平移、旋转等内容.本章既不同于“变换几何”中的平移、旋转变换,也不是单纯的平移、旋转现象的欣赏,而是先通过观察具体的平移、旋转现象,分析、归纳并概括出平移、旋转的整体规律和基本性质,然后在平移、旋转的图案设计、欣赏和简单的应用中,进一步深化对图形的三种基本变换的理解和认识.⒉重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知识是平移和旋转的性质以及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难点是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有些较复杂图案仅仅用一种变换方式几乎不可能实现,往往要涉及多种变换的使用,所以学生极易产生混淆与错误.利用经典的题目特别训练再辅以动态的演示应该成为突破难点的好方法.⒊学情分析实际上学生已对诸如翻折、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只是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没有正式出现罢了,但这些变换的意识学生已经有了.学生学习了本章知识后对平移与旋转以及轴对称这三种常用的全等变换有了系统的认识,但学生把握这些全等变换的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对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分析是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应加强训练.二、复习目标⒈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和设计的过程,从事图形平移、旋转基本性质的探索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操作技能,增强审美意识.⒉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并能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⒊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能够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三、复习思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首先利用一组基本练习复习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以及利用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旋转作图,通过分析简单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关系,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通过简单的图案设计,将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融合在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活动之中;然后,利用学生已积累的知识解决一些常见的与全等变换有关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运用“Z+Z ”技术进行动态演示,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维四、复习过程⒈知识梳理及要点归纳12⎧⎪⎧⎪⎪⎪⎪⎪⎨⎨⎪⎪⎪⎪⎩⎪⎪⎩⎧⎪⎪⎨⎪⎩平移的概念、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平移平移的性质、对应角分别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一致。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
xy 1 2 3 4 3 1 42 5 5 O B (3,C (5,图1 (1,2) A课 题: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坐标系中平移、对称的坐标特征。
2.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相关图形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复习本章的知识,培养梳理知识的能力,核心知识的理解是关键。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坐标系中平移、对称的坐标特征。
难点: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相关图形问题。
◎教学过程:1. 知识点归纳:(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且相等。
(2)旋转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3)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们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二)探究学习:图形的变化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3,4),(1,2),(5,2)用线段依次连接,再将点(3,2),(3,0)用线段连接,你得到一个什么图案?(独学)(1)每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3个单位,再将各点如上连接,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形状大小是否相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与坐标的变化有没有什么关系?(独学)图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总结: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上一个正数时,图形向右平移;横坐标减去一个正数时,图形向左平移。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
三)、解答题:
17、经过平移,图中左边图形上A点移到E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18、在下图中,将大写字母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再向左平移4个格,请作出最后得到的图案.
19、如图,甲、乙两个单位分别位于一条封闭式街道的两旁,现准备合作修建一座过街天桥。问:
5、如图,△ABC以点A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0,得△AB'C',则△ABB'是______三角形。
6、如图,△ABC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D的位置,若∠A=150,∠C=100,E,B,C在同一直线上,则∠ABC=___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_____。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AD,∠B与∠C互余,将AB,DC分别平移到EF和EG的位置,则△EFG为________三角形,若AD=2cm,BC=8cm,则FG=____________。
二Hale Waihona Puke 选择题:新课标第一网10、如图,△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是( )
A、线段BE的长度 B、线段EC的长度
C、线段BC的长度 D、线段EF的长度
11、下列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12、将长度为5cm 的线段向上平移10cm所得线段长度是( )
A、10cmB、5cmC、0cmD、无法确定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以点__________为旋转中心,旋转了______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AD=__________,AO=__________,BO=_____________。
3.△ABC和△DCE是等边三角形,则在此图中,△ACE绕着C点旋转度可得到△BCD.
4.如图,图案绕中心旋转_______度(填最小度数)和原来图案互相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一、教材分析⒈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已经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实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准确把握和理解平移、旋转等内容.本章既不同于“变换几何”中的平移、旋转变换,也不是单纯的平移、旋转现象的欣赏,而是先通过观察具体的平移、旋转现象,分析、归纳并概括出平移、旋转的整体规律和基本性质,然后在平移、旋转的图案设计、欣赏和简单的应用中,进一步深化对图形的三种基本变换的理解和理解.⒉重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知识是平移和旋转的性质以及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难点是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有些较复杂图案仅仅用一种变换方式几乎不可能实现,往往要涉及多种变换的使用,所以学生极易产生混淆与错误.利用经典的题目特别训练再辅以动态的演示应该成为突破难点的好方法.⒊学情分析实际上学生已对诸如翻折、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与理解,仅仅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没有正式出现罢了,但这些变换的意识学生已经有了.学生学习了本章知识后对平移与旋转以及轴对称这三种常用的全等变换有了系统的理解,但学生把握这些全等变换的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对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分析是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应增强训练.二、复习目标⒈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和设计的过程,从事图形平移、旋转基本性质的探索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点,培养操作技能,增强审美意识.⒉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平移和旋转,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并能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⒊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理解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能够使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实行图案设计.三、复习思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首先利用一组基本练习复习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以及利用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实行简单的平移作图、旋转作图,通过度析简单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关系,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通过简单的图案设计,将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融合在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活动之中;然后,利用学生已积累的知识解决一些常见的与全等变换相关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使用“Z+Z ”技术实行动态演示,激发学生实行深层次思维四、复习过程⒈知识梳理及要点归纳12⎧⎪⎧⎪⎪⎪⎪⎪⎨⎨⎪⎪⎪⎪⎩⎪⎪⎩⎧⎪⎪⎨⎪⎩平移的概念、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平移平移的性质、对应角分别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一致。
简单的平移作图旋转的概念1、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2、对应点位置的排放次序相同;任意一对旋转旋转的性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3、任意两条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角。
1123⎧⎪⎪⎪⎪⎪⎪⎪⎪⎪⎪⎧⎪⎪⎪⎪⎪⎪⎪⎪⎨⎨⎪⎪⎪⎪⎪⎪⎪⎪⎪⎩⎪⎧⎪⎪⎪⎨⎪⎪⎪⎩⎪⎧⎪⎪⎪⎨⎪⎪⎪⎩⎩简单的旋转作图、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2、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3、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
、整体构思,突出“主题”;简单的图案设计、选择变换方式,作出草图;、具体作图,适当修饰。
说明:其中平移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以及组合图案的形成分析是需要增强的要点;其中图案设计能够适当地弱化.⒉ 活动单元设计活动单元一 基本知识练习通过这样的一组练习,使学生对于教材上最为基本的知识作一系统的复习与整理,尤其是需要增强的要点知识如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和组合图案的形成分析作为练习的重点.(1)如图,△ABC 平移后成为△A'B'C',说出在这两ABC A'B'C'个三角形中你所知道的关系.通过此题单纯复习平移性质.采用了师生问答结合动态演示的方式实行教学. (2)如图,已知△ABC 中,线段DE 是△ABC 平移后边AB 的对应线段,请作出平移后的△DEF .利用平移性质实行简单的平移作图,尺规作图完成该题,学生板演此题.(3)、观察下面的图案: a.这个图有什么特点?b.它能够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c.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本题继续复习平移性质,利用z+z 技术动态展示平移的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准确地把握平移的性质,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完成该题.(4)找出下列图形中的旋转中心、旋转角以及旋转的“基本图案”.利用该题对旋转的性质实行再训练,使学生对于旋转的要素做到熟练地把握,另外利用了z+z 技术动态演示旋转过程有效地突破了难点.(5)如图,转动的圆盘上标有“a,b,c,d,e,f ”六个 等格.a.如果转盘顺时针旋转,字母“a ”旋转( )度时,才能转到字母“e ”的位置;字母“c ”旋转( )度时,才能转到字母“f ”的位置;b.如果转盘逆时针旋转,字母“f ”旋转( )度ABCDE BA CO ACOabcd e f时,才能转到字母“d ”的位置.本题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所以使用了超级画板的动态实验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借助于课件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如图,△AOB 绕O 点旋转得到△COD ,在这个旋转中:a. 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多少?b.经过旋转,点A 、B 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c.AO 与CO 的长有什么关系?BO 与DO 呢?d.∠AOC 与∠BOD 有什么大小关系?本题继续复习了旋转的性质,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7)如图,已知AB ⊥AC;AD ⊥AE;AB=AC,AD=AE,BD 交AC 、EC 于点P 、E ,AD 与EC 交于点Q ,问图中是否存有一个图形是由另一个图形旋转后得来的?若存有,请指出它的旋转中心及旋转角.本题较以前的几题稍难了一点,主要是多 了发现全等三角形的思维步骤.本题是建立在了 七(下)第五章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思考的量大 了些,但还是较为顺利的.再结合z+z 技术的使 用就更加好理解了.采用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较为合适.(8)如图,有两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和正五边形,若 正五边形按逆时针方向开始旋转,而它上面的正方形按顺 时针方向一边对着一边旋转,则直到正五边形的AE 边和 正方形的c 边重合为止,正方形旋转了多少圈?本题主要是把旋转的知识附加了一个新的背景, 小正方形旋转的圈数实际上就等于4与5的最小公 倍数20与其边数4的商.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 我使用了z+z 技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一番就迎 刃而解了.ABOCDABCDEPFQcdabACE(9)如图,能够看作是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所得,则旋转的次数与每次旋转的度数为( )A 、8次、45°B 、8次、90°C 、4次、45°D 、3次、90°Z+Z 技术能够给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采用“猜想---实验验证”的方式实行教学.本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一旦使用了超级画板动态演示学生再思考就容易多了.(10)下面的图案(如图)能够看作是以一个什么图案为“基本图案”形成的?试用三种方法分析它的形成过程.本题有多种分析方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案用z+z 技术动态演示出来,一方面对学生的解答作一验证,另一方面学生解答不出来时能够作一提示,对学生的思考给予协助.(11)利用如图所给的图形实行图案设计,并说明设计的含义.本题采用学生在计算机上拖拽拼图的方式实行.Z+Z 技术的辅助作用在这里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体现.活动单元二 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1)如图,设O 是等边三角 形ABC 内一点,已知∠AOB =115°,∠BOC =125°,求以线段OA,OB,OC 为边构成的三角形的各角.本题最为经典之处在于巧妙地使用了旋转 变换把本不在同一三角形中的三条线段聚合在 了同一三角形中,在实现等线段转移的过程中 利用了z+z 技术动态地展示了旋转的过程以及 辅助线的作法.(2)如图1,点M 是线段AB 上任一点,点N 是线段AB 外任一点.a.将线段AB 绕点M 顺时针旋转90°,旋转之后的线段与原线段的位置有何关系?b.将线段AB 绕点N 逆时针旋转90°,旋转后的线段与原线段的位置有何关系?c.由上,你可得出什么结论?并试猜想:OCBAABMN* 将一个三角形绕旋转中心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有何位置关系?* 若将一个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α°(0°<α≤180°),则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夹角为多少度?本题考查了判断推理,联想猜想、探索发现的水平.值得提出的是:任意一个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α(0°<α≤180°),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夹角均为α或180°-α;掌握这个结论会给解题带来方便、快捷.(3)(阅读理解题)课本69页“随堂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能够看作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事实上这类图形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们绕着某一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α(0°<α≤180°)后,都能与自身重合,我们称这种图形为旋转对称图形,如图1绕中心旋转60°后,能与自身重合,而且绕中心旋转120°或180°后,都能与自身重合,因而该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再如:正三角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120°(图2),能够与原来的正三角形重合,因而正三角形也是旋转对称图形.在下列图形中(图3----图10)中,哪些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如果是,他们至少需要旋转多少度能与自身重合?图2图1C 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他要求用归纳的方法从具体、特殊的事实中探究其存有的规律,把潜藏在表面现象中的本质挖掘出来,并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思想过程.(4)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C =60°, △ ABC 以点C 为中心旋转到△A'B'C'的位置,使B 在 斜边A'B'上,A'C 与AB 相交于D ,试确定∠BDC 的度数.在旋转变换中要充分利用:被旋转的元素 (角、线段等)旋转前后保持不变,这个很直 观但又很有价值的性质.(5)已知: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ABCD和OEFG , O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正方形OEFG绕点O旋转.探索:两个正方形的重叠部分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有何关系?本题主要是考察旋转过程中的不变量, 无论正方形旋转到什么位置其重叠部分的 面积始终占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借助 于z+z 技术动态展示旋转的过程以及提示部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⒊课后训练(布置作业)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 BC ,∠B 与∠C 互余, 点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试用数学道理说明MN= 12(BC-AD ).平移变换与旋转变换一样,是常用的 几何变换.本题利用一组平行线构造平移, 是本题中“转化”的精彩之处.五、反思与自评本节课从复习基本知识入手,把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图案的设计等知识作了较为系统的再训练,其中z+z 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然BCAB'A'DABEOACDN后通过一组综合练习把本章的重点的知识串联了起来,在这种综合使用知识的题目中主要是借助于z+z技术突破了难点.Z+z技术在本节复习课中被多次使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我想如果不用z+z的话学生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容易理解彻底的.本节课即使力求在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过程上有所突破,但限于题目与题目间的差异性不能做到更好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认为诸如图案设计和组合图案的分析等知识应该在后续学习中再一次增强训练,循序渐进地把这个难点顺利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