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土壤:2,土壤的成分》听课笔记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2,土壤的成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学会分析土壤样本,了解土壤成分的检测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土壤奥秘的好奇心,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一小袋土壤样本走进教室,向学生展示并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采集土壤,那么大家知道土壤里面到底有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土壤可能包含的成分。
学生活动•学生好奇地观察土壤样本,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以实物展示和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1.1 初步认识土壤成分教师行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土壤成分的图片和介绍,包括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在土壤中的形态和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土壤成分的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记录关键信息,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过程点评•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土壤的成分,提高了教学效果。
1.2 实验探究土壤成分教师行为•分发土壤样本、放大镜、筛子等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土壤成分的分离实验。
•示范如何使用筛子分离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如何用放大镜观察土壤中的有机质等。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保持实验桌面的整洁。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按照教师的指导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尝试区分并描述土壤中的不同成分。
过程点评•实验环节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土壤成分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土壤成分:•矿物质颗粒(图示:大小不一的颗粒)•有机质(图示:黑色或暗色物质)•水分(图示:水滴)•空气(图示:气泡或空隙)•实验步骤:1.取样2.筛分(图示筛子操作)3.观察(图示放大镜)4.记录五、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土壤成分分析报告,包括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及个人感想。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感受并记录天气变化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通过记录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的天气变化规律。
4、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气温、降雨量、云量、风向和风速等。
5、常见的天气符号。
二、观察、讨论、测量、记录四种天气特征1、气温的测量工具单位测量地点记录方法气温气温计摄氏度(℃)室外阴凉、通风处绘制柱状图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比早上高,下午2点气温最高,黎明气温最低。
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气温。
2、降雨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必须选择直筒透明容器来制作。
(3)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量划分为6个等级。
3、风的观测(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就是由北向南吹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
工具 单位 测量地点 记录方法 降雨量 雨量器 毫米(mm ) 室外空旷处 绘制柱状图东风 东 南 南风西风 西 北 北风4、云的观察(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卷云。
层云是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积云是大团、堆积的云;卷云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三、整理天气日历及天气预报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3、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的。
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水循环的过程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水循环的过程
1. 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解了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
循环利用的过程,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面流动和地下渗
透等过程。
2. 水的蒸发和云的形成
水循环的第一步是水的蒸发。
当太阳照射到水面上,水会变成
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云。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时,遇冷变成小水滴,就形成云。
3. 降水和地面流动
当云中的水滴凝结得足够大时,就会坠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例如雨、雪、雾等。
降水后,一部分水滴流到地面上,形成河流、
湖泊等水域,另一部分水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4. 地下水和地下渗透
地下水是指流入地下的雨水或融雪水。
当地下水到达地下层的
岩石的间隙或裂缝时,会停滞在那里,形成含水层。
当地下水在地
下岩石层面内流动时,会通过渗透进入植物的根系以及地下的水源。
5.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将水资源合理利用,并保持水的不断循环,
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不仅如此,水循
环还能影响着气候和地质变化。
6. 总结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面流动和地下渗透等环节。
它不仅为植物提供养分,维持
生态平衡,还对气候和地质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以上是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关于水循环的过程的
知识点概述。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雨、雪等。
- 晴: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 多云:天空中有较多的云,但还能看到太阳。
- 阴:天空中布满云,看不到太阳。
- 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 雪:从云中降落的冰晶。
2. 天气符号。
- 人们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这样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交流天气信息。
例如:“☀”表示晴,“☁”表示多云,“ ”表示雨,“ ”表示雪等。
3. 气温。
-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 测量气温一般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拿温度计的上端。
-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 风。
- 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风。
-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可以用风力等级来表示。
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风中物体的状态来判断风速的大小。
5. 降水量。
-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
-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
- 通常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小雨(日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水量10 - 24.9毫米)、大雨(日降水量25 - 49.9毫米)、暴雨(日降水量50 - 99.9毫米)等。
二、观测天气。
1. 制作简易气象站。
- 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气象站来观测天气。
例如,可以制作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用简易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等。
- 制作风向标:可以用吸管、卡纸、大头针等材料。
将吸管两端剪开,一端插入大头针作为轴,在卡纸上剪出箭头和箭尾形状,分别粘在吸管的两端,然后将大头针插在一个可以转动的物体上,如铅笔的橡皮端,这样就可以根据箭头指向来判断风向了。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第一章:天气与气候1.1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引入天气和气候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图片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多变性和气候的稳定性。
1.2 天气观察与记录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天气,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力和降水等要素。
指导学生记录天气情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第二章:天气现象2.1 降水现象介绍降水的类型和形成原因,如雨、雪、冰雹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降水现象,了解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2 风的现象讲解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包括气压差异和地球自转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风的现象,了解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天气变化与预测3.1 天气变化的原因介绍天气变化的原因,如气压变化、温度差异、水汽凝结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2 天气预报的原理与方法讲解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如观察气象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等。
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四章:生活中的天气4.1 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讨论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出行、穿衣、饮食等。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4.2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介绍天气与健康的关系,如气温、湿度、紫外线等对人体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培养他们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第五章:探索天气的奥秘5.1 科学探究方法教授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和分析等。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索天气的奥秘。
5.2 天气科学实验设计简单的天气科学实验,如制作气象站、观察降水实验等。
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兴趣。
(教案编辑专员)第六章:天气与环境保护6.1 天气与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讨论天气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极端天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6.2 环境保护与我们的责任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
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1、物质存在的形式主要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各种形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2、像(石头)、(橡皮)、(玻璃)、(塑料)、(丝巾)、(大树)、(螺帽)等形态的物体是(固体)。
3、固体的共同性质是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会流动),在不太大的外力作用下,其(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很小。
4、面糊、牙膏、胶水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5、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6、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7、(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
(量筒)是用来测量物体(体积)的一种仪器,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mL)表示。
8、把相同重量的黄豆和玉米面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小。
9、用(筛网)分离混合后的黄豆、绿豆、玉米粉,选用不同大小的网眼会筛出大小不同的(固体)。
10、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固体,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把固体放到水里1、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2、物体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
3、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有:木块、塑料、泡沫板、铅笔、火柴盒、苹果、树叶、香油等。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有:橡皮泥、玻璃球、卵石、硬币、铁钉、土豆、一瓶饮料、蜂蜜等。
4、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整支蜡烛放在水里,都会(浮在水面)。
5、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6、在水中能溶解的固体有(食盐)、(白糖)、(味精)、(洗衣粉)、(奶粉)等。
在水中不能溶解的固体有(面粉)、(沙子)、(塑料)、(石头)等。
7、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有三种:过滤(米与水的分离)、沉淀(泥沙与水的分离)、蒸发(水与盐的分离)。
8、把沙子放入水中,沙子会(沉到水底),这是因为水不能(溶解)沙子,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溶解)。
9、在水中,木头是(浮)的,用木头做成的船也是(浮)的;在水中,钢铁是(沉)的,用钢铁做成的巨型轮船是(浮)的。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实验一:水的溶解2. 实验二:磁铁的性质3. 实验三:空气的力量4. 实验四:光的传播5. 实验五:声音的产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决问题。
2. 使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直观的实验现象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发言和参与实验操作。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和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动手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创造性。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或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实验主题。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实验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
4.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思考,尝试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5. 交流与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思考,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梳理实验原理和科学知识,并进行相关拓展。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如实验仪器、试剂、观察工具等。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用于辅助教学和提供直观的实验现象。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天空》这一单元,对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是,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建立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
2.实验材料: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
2.呈现(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征。
实验一: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验二:用手电筒照射月球仪,观察月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观测云》PPT课件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 3.看天上的云可以推测天气状况。(√ ) 4.云在天空是不会变化的。( ×) 5.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
三、连线题
课堂练习
积云
卷云
层云
课堂练习
四、填图题,下图各种云的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将空白的地方填写完整。
种类 卷云 积云 积雨云 层云 雨层云
形状 像羽毛像绫纱
像棉花团 形成高大的云山
像毛玻璃 布满天空
位置 最高
2000米左右 更低 低 更低
天气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
天气晴朗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阴天:云量很多 (很难见到太阳)
新知探究
• 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 圆面内。
➢ 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
→
什么情况是多云和阴天呢?
新知探究
➢ 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
→
新知探究
➢ 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
怎样对云进行分类呢?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 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 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新知探究
天气
晴天:无云或云量少 (太阳总能看见)
多云:云量较多 (太阳时常可见)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10.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中的第10课《电路出了什么故障》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电路故障的概念与分类电路故障:指的是电路中某一部分因某种原因而不能正常工作,导致电流无法流通或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故障分类:电路故障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连接故障(如导线断裂、接触不良等),二是元件故障(如灯泡损坏、电池没电等)。
二、电路故障的表现当电路出现故障时,最直接的表现是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如灯泡不亮、电风扇不转等。
通过观察电器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电路是否存在故障。
三、电路故障的检测方法观察法:首先观察电路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松动现象,如导线断裂、插头松动等。
电路检测器法:使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中的故障点。
常用的电路检测器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
通过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是否通路或断路。
制作方法: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电池的正极上,另一端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相连;再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小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上,另一端作为检测头之一;最后将第三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电池的负极上,另一端也作为检测头之一。
使用方法: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被检测电路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若灯泡发光,则说明电路通路;若灯泡不亮,则说明电路断路。
四、检测电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电路检测器前,应先自检确保检测器能正常工作。
检测时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危险。
对于不确定的故障点,可以反复检测多次以提高准确性。
注意不要使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家用电路等高压电路,以免发生危险。
五、常见电路故障及解决方法电池没电:更换新电池即可。
灯泡损坏:更换新灯泡即可。
导线断裂或接触不良:重新连接或更换导线即可。
开关损坏:更换新开关即可。
六、安全用电知识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时,务必注意用电安全,避免触电危险。
不要随意拆卸或修理家用电器中的电路部分,以免引发更大的故障或危险。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教案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教案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研究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环境?- 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为什么需要保护环境?- 环境破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有哪些?3.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节约用水和用电- 植树造林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教学步骤1. 导入环境概念- 让学生思考、讨论环境的定义和作用。
- 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 研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使用案例和图片展示环境破坏的后果。
- 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理由和意义。
3. 研究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分组完成垃圾分类游戏,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 观察水和电的使用情况,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和用电。
- 观察校园和社区的植被状况,讨论植树造林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 检查学生对环境概念理解的准确性。
- 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游戏表现- 评估学生在垃圾分类游戏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 评估学生对节约用水、用电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教学延伸1. 利用视频资源展示环境保护实践的案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动力。
2. 安排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3.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学到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
教学资源1. 展示案例图片、视频资源2. 垃圾分类游戏材料3. 环境保护手工制作材料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境的概念、作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通过参与垃圾分类游戏、讨论节约用水、用电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培养了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教师要在教学中提供充足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第一课1.太阳是一颗恒星,自身发光发热,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月球反射太阳光,不发光也不产生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
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4.韦恩图第二课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发现:一天中的影子上午长,中午短,下午长,会由长变短,再变长;影子的方向会像时钟一样顺时针转动,会由西北到北,再到东北。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制作日晷排序:(1)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
(2)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3)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4)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3.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由于太阳的位置是由低-高-低,所以影子的长短发生了“长→短→长”的变化;又由于太阳是东升到南,再到西,而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正好相反,所以影子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课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发出光,光照射到屏上。
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2.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当我们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时,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当我们改变遮挡物的形状时,影子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影子的大小、方向、长短和形状都可以发生变化。
3.影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
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皮影戏,科学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无影灯,让医生们在手术时不再受影子遮挡视线的困扰。
3.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有些像船,像老虎,像桌子,它们是天然的遮光物,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大地)上形成影子。
例如阴天,其实我们就都生活在云的影子里。
第四课1.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月初是弧形的,月中是圆形的,然后又变成弧形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含答案)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及测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天气3.1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6、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3.2认识气温计1、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
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6、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水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7、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3测量气温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②悬挂在空气中;③让气温计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1.我们可以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纸)、(金属)、(玻璃)、(纤维)、(塑料)、(陶瓷)、(橡胶)等。
3.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这是对(木头)的描述。
4.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5.塑料的特性:(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6.常见的金属制品有(锅)(菜刀)(钢笔)(铁钉)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8.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三种材料,(塑料条)的弯曲程度更大,说明了(塑料)的柔韧性强。
9.请你把木材、铁块、塑料这三种材料按从硬到软的顺序排列起来(铁块)(塑料)(木材)。
10.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品需要具有柔韧性像(塑料尺)(电线的表皮)等11.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尽可能(重复)利用。
1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棉花)(黏土)(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3.古代造纸术是由(蔡伦)发明的。
14.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兽骨)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15.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16.金属具有(导热)的特性。
17.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塑料条)。
18.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吸水能力最强。
19.(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20.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1.(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22.喝完了饮料,我们应该(把饮料瓶放进垃圾桶)。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8. 手电筒的秘密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中的第8课《手电筒的秘密》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手电筒的用途与组成用途:手电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为我们在黑暗环境中提供光亮。
组成:手电筒主要由灯罩、反光镜、筒身、电池、开关、灯泡和导线等部分组成。
其中,灯罩用于保护灯泡并集中光线,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使光线更亮,筒身为手电筒的外壳,电池提供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灯泡则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发出光亮,导线则连接电池、开关和灯泡形成完整的电路。
二、小灯泡的构造与发光原理构造:小灯泡由两个连接点和灯丝组成。
这两个连接点分别连接在电路的正负极上,而灯丝则是电流通过并发热发光的部分。
发光原理:当电池、开关、导线和灯泡正确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时,电流就会通过导线流向灯泡的灯丝。
灯丝在电流的作用下会发热并发光,从而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三、电路的形成与闭合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如电池)、用电器(如灯泡)、开关和导线等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路径。
在这个路径中,电流可以流通并做功。
闭合电路:闭合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是完整的,电流可以在其中流通。
在手电筒中,当开关闭合时,电池、开关、导线和灯泡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电路,使得电流可以流通并点亮灯泡。
四、安全用电知识实验安全:在探究电的奥秘时,我们应当使用电池进行实验,切勿尝试使用家用插座的电,因为那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也不能将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以免发生短路造成危险。
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材料被称为导体,如铜、铁、铝等金属;而不容易导电的材料被称为绝缘体,如塑料、石头、木头等。
在电路中,我们需要使用导体来传输电流,而使用绝缘体来防止电流泄漏或短路。
五、小灯泡不亮的原因与故障检测原因: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包括电池没电、灯泡坏了、开关坏了、导线断裂或电路短路等。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重点
第三单元重点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4.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5.水平仪是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成的。
6.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相等),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可能改变(不等于)。
7.黄豆和绿豆等可以用筛子筛的方法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用磁铁吸、浸水中两种方法分离,红糖和沙子的分离应利用先溶解在水中过滤出沙子,再蒸发出红糖的方法。
8.可以用加热、搅拌、切碎等方法来加快溶解物的溶解速度。
9.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中的溶解量是不同的。
10.用过滤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11.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①假设:与水的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实验设计(实验步骤):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
2.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
3.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热水能加快盐的溶解。
②假设:与是否搅拌有关。
搅拌可以加快盐的溶解。
实验设计(实验步骤):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
2.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
3.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个水杯,另一个水杯静置不动。
4.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盐的溶解。
③假设:与盐颗粒大小有关。
颗粒越小,盐溶解的越快。
实验设计(实验步骤):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
2.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
3.一杯放入大颗粒的盐,一杯放入小颗粒的盐。
4.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统整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统整备课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第三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天气及气象仪器的使用。
2. 能够描述常见的天气现象,并制作简单的天气记录表。
3. 学会使用气象仪器,如风向标、温度计、雨量计等,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天气的认识- 天气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的天气现象:晴、阴、雨、雪、雾等2. 气象仪器的使用- 风向标的使用和读取-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取- 雨量计的使用和读取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观察校园内的天气现象,引起学生对天气的兴趣,激发研究的欲望。
-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天气状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授- 阐述天气的定义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变化原因。
- 介绍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例如晴天阳光明媚、阴天多云等。
- 介绍风向标、温度计、雨量计等气象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风向标观测和记录风向。
- 让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和记录不同时间的温度。
- 引导学生使用雨量计测量和记录降雨量。
- 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天气记录表,记录每日的天气情况和使用的气象仪器。
4. 总结- 合理安排学生进行班级分享,让他们交流天气记录的情况和使用气象仪器的体验。
- 总结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和要点。
四、教学资源1. 教科书: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 天气记录表模板3. 风向标、温度计、雨量计等气象仪器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气象仪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天气记录表,评估他们对不同天气现象的描述能力。
3. 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能力、分享内容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更多的天气现象,增加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
2. 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应用或互联网查询、分享更广泛的天气信息。
七、其他注意事项1. 确保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安全措施到位。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目标领悟温度与水的变化意识到在观测、记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意识到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初步意识到物质是不灭(循环)的。
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认识温度计,学会使用温度计。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正确测量水的温度。
能够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能够根据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小水珠形成的实验。
能够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新的解释。
会对“水是否可以蒸发为水蒸气”进行验证。
能够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如何相互转化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知道对于一个物体,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冰的温度升至0°C时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霜、冰、水蒸气……,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气态存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探究能力科学概念科学情感我的收获是……1 温度和温度计探究活动活动一:比较水的冷热1.阅读课本42页,明确实验所要观察的现象,了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2.小组合作完成:(1)按照课本提供的方法,小组合作,感觉四杯水的冷热程度。
由冷到热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先比较2号杯和3号杯内水的冷热,然后再比较1号杯和4号杯内水的冷热。
由冷到热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对四杯水冷热程3.小组交流:我们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准确吗?可靠吗?人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准确地知道物体冷热程度的?人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活动二:观察温度计1.自我探究:(1)仔细阅读课本第43页。
(2)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
(3)通过观察,我发现温度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部分构成的。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1)温度计上的刻度、标记和数字各有什么作用?玻璃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什么问题?看一看课本给我们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管子活动三 : 温度计的使用1.阅读课本第44页,了解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2.合作探究:(1)相互交流温度计所示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2)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对观测温度的方法作了哪些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 习 评 价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1.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观测温度时应(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2. 选择正确的读数填写在( )中。
( ) ( ) ( ) ( )A.12摄氏度B. 零下6摄氏度C.零下12摄氏度D.零下8摄氏度E. 35摄氏度F. 14摄氏度3.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读为 ;最低温度是 ,读为 。
拓 展 天 地阅读课本60页的文章《温度计的发明》。
1.按照文章中介绍的方法,做一个伽利略式的温度计。
2.思考下列问题:(1)伽利略的学生对温度计做了哪些改进?(2)科学家为什么要把温度计内的液体由酒精改为水银? (3)华氏温度计和摄氏温度计有什么区别?小组评价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必须根据前10分钟水温的变化趋势预测10分2 测量水的温度探 究 活 动活动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阅读课本第45页,2.小组交流,按照课本介绍的测量水温的方法,相互演示交流, 纠正错误。
活动二:测量水的温度1.分别测量自来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水温的测量记录自来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2.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
各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吗?这些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3.阅读47页的实验要求,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
认真作好记录。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预测10分钟后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4.小组交流。
测量水的温度,应该选择哪种温小心!不要被烫伤。
(1)水温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物体温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10分钟后,水温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学 习 评 价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手要捏住温度计的( )。
A .液泡B .上端C .任意位置 2.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 .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 .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3.夏天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预测20分钟后( )。
A .温度一直下降 B .水温将保持稳定 C .温度最终降至0℃4.通过连续测量四种水的温度,你发现( )降温的速度快。
由此推想热水降温的规律是( )。
A .自来水B .温水C .烫手的热水 D. 热水瓶里的热水 E. 先慢后快 F.先快后慢 G.均匀降温5.如果将今天实验使用的热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预测水温会有什么变化?一天后,水温还会有什么变化?拓 展 天 地1.阅读课本62页《体温计》,了解体温计是怎样使用的。
2.测量沙子的温度。
(1)取一杯干燥的沙子,一杯潮湿的沙子,置于阳光下。
(2)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埋在沙面下3-4厘米处,测量两杯沙温度的变化。
(3)再把两杯沙放到室内阴凉处,继续观察其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对照两次的测量记录,我发现了小组评价过一天后,这些水的温冰是固体还是液体?3 水结冰了探 究 活 动活动一:冰的观察1.取一些冰块,仔细观察 我发现:2.小组讨论: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活动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我的探究(1)我的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2)我的假设:(3)阅读课本第49页,了解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是 实验的过程: 2.小组合作:(1)小组交流完善实验方法。
(2)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
冰是什么颜色的?隔着冰还能看到其他物体吗?冰块有固定的形5.交流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我们认为是 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学 习 评 价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1.通常情况下,当水温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
A .10℃B . 100℃C .0℃ 2.水变成冰是( )发生了变化。
A .水的重量B .水的形态C .水的颜色3.观察水结冰的实验中,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 .产生更低的温度 B .改变水的颜色 C .改变水的味道4.在纯净水中加入碎冰,水温( )A .会下降B .会上升C .不会变5. 实验时为什么要在玻璃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地方采用这种方法的?拓 展 天 地阅读下列资料。
冻豆腐的启示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变得像蜂窝一样,孔隙多,弹性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
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 ℃时,体积最小;到0 ℃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的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
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 ℃以下时,里面的水结成了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
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蜂窝一样。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水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
冬天,人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阅读了上面的资料,我知道4 冰融化了探究活动活动一:观察冰的融化1.我的问题:冰块在什么温度时开始融化?2.我的猜测:3. 阅读课本第50页,了解实验的方法。
4.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1)从保温瓶中取出冰块,测量温度保温瓶中的温度教室里的温度冰块的状态(2)继续观察,做好记录。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温度(℃)(3)小组交流,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能够验证假设是合理的吗?我的发现:活动二:加快冰的融化1.我的问题:怎样能加快冰融化的速度?2.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第51页,交流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2)小组内组织一次融化冰块的比赛。
塑料袋的袋口要一直保持密封实验记录塑料袋外壁上怎么采用的方法融化所需的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3)小组交流: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冰块融化得更快?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我们还观察到什么现象?又产生了什么问题?学 习 评 价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1.冰融化成水,是水的( )发生了变化。
A .形态B . 体积C .温度 2.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都取一块大小相同的冰的原因是( )。
A .冰块不够B .保证比赛公平C .要节约冰块3.从冰开始融化到完全融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保持在0℃不变4.( )不能加快冰块融化的速度。
A .把冰敲碎B .用被子盖住冰块C .加热5.冰融化时的气温是20℃,冰在这样的气温下融化,30分钟后水温( )。
A .继续保持在0℃B .上升超过20℃C .上升到将近20℃6.在比赛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塑料袋外壁上的小水珠?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拓 展 天 地1.阅读课本59页文章《状态的变化》,说说知道了些什么?小组评价2.仔细观察,描述巧克力融化的过程和蜡烛油凝固的过程。
5 水珠从哪里来探 究 活 动活动一:水珠是冰化成的水吗 1.我的问题: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2.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假设,这些假设合理吗?(2)小组讨论,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