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9b12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7.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1. 引言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
在数学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应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内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幂为一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可以表示为: ax+ b = 0,其中a、b为已知数,a ≠ 0。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移项:将方程中的项重新排列,使得未知数项与常数项在不同侧。
2. 合并同类项:合并方程两侧相同的项,得到简化形式的方程。
3. 消元:通过逆运算,将未知数项的系数化为1,得到最简形式的方程。
4. 求解:根据最简形式的方程,通过逆运算求得未知数的值。
5. 验证:将求得的未知数代入原方程,验证方程是否成立。
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具有以下性质:- 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
- 方程无解。
- 方程有无限多解。
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 - 商业应用:利润、成本和售价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和解决。
- 几何应用: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求得几何图形的边长、面积等。
- 动力学应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描述。
6. 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解的性质以及应用。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示:在撰写文档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和问题来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以增加文档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课件PPT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1923b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d.png)
C.4x=5(x+4)
D.4(x+4)=5x
例3:如图,轩轩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4 cm的长条后,
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5 cm的长条(图中阴影部
分).若分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则每一个长条的面积
为多少?为解决这个问题,轩轩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根据题
意,可列方程为( ) A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 我是4月出生的,我年龄的2倍减去2,正好是我出生的那个月总天数 的2倍. 请你们猜猜我的年龄是多少?
年龄是31岁
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丢番图是谁吗? 丢番图是古希腊数学家,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知道的很少, 但流传着一篇墓志铭叙述了他的生平:坟中安葬着丢番图, 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其所经历的人生旅程. 上帝赐予他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了十二分之一他两颊长出来胡须,再过七分 之一,点燃了新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喜得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其父 之半便入黄泉,悲伤只有用数字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 途.——出自《希腊诗文选》 你能求出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吗?
【题型二】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例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一个数x比它的 23大45 :_____x_-__23_x_=__45; (2)一个数x的一半比它的3倍大4:___12_x_-__3_x_=__4_; (3)一个数x比它的平方小24:____x_2-__x_=__2_4__; (4)一个数x的40%与25的差等于30:____4_0_%_x_-__2_5_=_3_0.
6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2x-6=6等
-3y=10等
注:判断一个式 子是不是方程:
知识点2:列方程(难点)
5.2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2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d2b2f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2.png)
解:(1)移项,得 3x + 2x = 32 - 7
合并同类项,得
5x = 25
系数化为 1,得
x =5
例 题 【教材P123】
例 3 解下列方程:
(1)3x + 7 = 32–2x; (2)x-3= 3 x+1 .
2
(2)移项,得
x- 3 x =1+3. 2
合并同类项,得
- 1 x = 4. 2
6x + 6(x - 2 000) = 150 000
怎样解这个方程?
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研究 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6x + 6(x - 2 000) = 150 000
方程左边去括号,得 6x + 6x-12 000 = 150 000
移项,得 6x + 6x = 150 000 + 12 000 合并同类项,得 12x = 162 000 系数化为 1,得 x = 13 500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得方程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
3x + 20 = 4x-25 .
不同的式子相等”,是一
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思考:方程 3x + 20 = 4x-25 的两边都有含 x 的项(3x 与 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 与 -25),怎样才能把它转化为 x = m(常数)的 形式呢?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去括号,得 2x–x -10 = 5x + 2x - 2.
移项,得 2x–x - 5x - 2x = -2 + 10.
合并同类项,得 -6x = 8. 系数化为 1,得 x = - 4 .
3
例 题 【教材P125】
(2)3x – 7(x – 1) = 3 – 2(x + 3) . 去括号,得 3x–7x + 7 = 3 - 2x - 6. 移项,得 3x–7x + 2x = 3 -6 -7. 合并同类项,得 -2x = -10. 系数化为 1,得 x = 5.
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edef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7.png)
x=20
(四)例题规范,巩固新知
1.解方程:2x- 5 x=6-8 2
解:合并同类项,得- 1 x=-2 2
系数化为1,得 x=4
(三)例题规范,巩固新知
2.解方程:7x-2.5x+3x-1.5x=-154-6 3. 解:合并同类项,得 6x= 78.
系数化为1,得 x= 13.
(四)基础训练,学以致用
还有不同的设法吗? 还可以列怎样的方程?
方法二:
方法三:
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 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
x +x+2x=140 2
x + x +x=140 42
(三)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如何将此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
x+2x+4x=140
合并同类项
7 x=140
系数化为1
等式性质2 理论依据?
1. 什么是同类项?
2.计算:(1)3x-x (2)10x+0.5x (3)7xy-3xy+8ab-2xy-5ab
3.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二.新授
(一)介绍数学史,创设情境
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 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 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 《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 什么意思呢?
1.解下列方程:
(1)5 x-2 x=9 (2)x + 3x =7
22 (3)-3 x+0.5 x=10
(4)7x-4.5x=2.5 3-5
例2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
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1701,这
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是x,-3x,9x. 由三个数的和是-1701,得
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共20张)
![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共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f08553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2024/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20
1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方程的解: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对于方程4x=24,容易知道 x = 6可以使等式成立。 对于方程 60(t+1)=70t,你知道 t 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 吗?我们来试试.
t
12 3 45 6 7…
60(t+1)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
B.1 3(1 2x) 2(5 3x) C.x D1. 1
x
y 2 2y7 3
2024/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2、已知方程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1 。
3.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 价为2元.该店在“6·1”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卖活动, 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 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若设铅笔卖出x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2024/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学习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 方法是一种进步.
2.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解的概念, 学会判断某个数值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重 点) 3.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 方程. (难点)
2024/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9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等量关系分析 (1):正方形边长×4=周长, (2):已用时间+再用时间=检修时间, (3): x支铅笔的售价+(60-x)支圆珠笔的售价=87
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3.1.1 一元一次方程 优秀教学PPT课件
![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3.1.1 一元一次方程 优秀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6c1b1633d4b14e842468ac.png)
【素养提升】 18.(12分)某通讯公司推出两种手机付费方式:甲种方式不交月租费, 每通话1分钟付费0.15元;乙种方式需交18元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费 0.10元.两种方式不足1分钟均按1分钟计算. (1)如果一个月通话x分钟,那么用甲种方式付费应付话费多少元?用乙 种方式应付话费多少元? (2)如果求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时两种方式的费用相同,可以列出一个怎 样的方程?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解:(1)甲种方式应付话费0.15x元,乙种方式应付话费(18+0.10x)元 (2)0.15x=18+0.10x,是一元一次方程
17.(10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文摘报》每份0.5元,《信息报》每份0.4元,小刚用7元钱买了两种 报纸共15份,他买的两种报纸各多少份? (2)水上公园某一天共售出门票128张,收入912元,门票价格为成人每张 10元,学生可享受六折优惠.这一天出售的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多少张? (只列方程) 解:(1)设买《文摘报》x份,则买《信息报》(15-x)份,根据题意列方 程,得0.5x+0.4(15-x)=7 (2)设出售成人票x张,则出售学生票(128-x)张,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0x+60%×10×(128-x)=912
当x = 4,5,6时呢?
1.若k是方程 2x=3 的解,则 4k+2=______.
2.若 xn2 4 0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n=______.
3.已知方程 x a 1 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a=______.
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 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回顾思考
1.你知道什么叫做方程吗?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4篇】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d69e5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5.png)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4篇】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一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求解,再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分析。
方法1:解: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也就是5x=8+2合并同类项,得5x=10所以,x=23.理性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
)比较方程5x=8+2与原方程5x-2=8,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5x-2=85x=8+2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教学建议:关于移项法则,不应只强调记忆,更应强调理解。
学生开始时也许仍习惯于利用逆运算而不利用移项法则来求解方程,可借助例题、练习题使相互逐步体会到移项的优越性)。
方法2;解:移项,得5x=8+2合并同类项,得5x=10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x=24.运用反思、拓展创新[例1]解下列方程:(1)2x+6=1(2)3x+3=2x+7教学建议: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求解方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例2]解方程:教学建议:①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教学时,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中的解法,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②在移项时,学生常会犯一些错误,如移项忘记变号等。
这时,教士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
必要时,可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两种方法解例1、例2中的方程,并将两者加以对照,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移项法则的理解,并自觉地改正错误。
5.小结回顾: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师强调:移项法则。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7e1a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4.png)
(D )
2.如果2x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等于( )
A.-1 B.1
C.-3
D.3 B
3.某中学七年级(5)班共有学生44人,该班男生的 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少1人.设该班有女生有x人, 可列方程为__2_x_-1_+_x_=_4_4____.
4. 解方程: (1)-3x+0.5x=10.
解:合并同类项得 -2.5x=10,
系数化为1,得 x=-4.
(2)3y-4y=-25-20.
解:合并同类项得 -y=-45,
系数化为1,得 y=45.
课堂小结:
3x+x+5x=180 合并同类项
等式的性质2
9x=140 系数化为1
理论根据?
x=20
课堂小结:
1. 解形如“ax + bx + ···+ mx = p”的一元一次方程 的步骤.
解:(1)合并同类项,得
1 x 15. 4
系数化为1,得
x 60.
(2) x 2 x 1 x 4 2 32. 32
(2)合并同类项,得
1 x 1. 6
去绝对值,得 1 x 1. 6
系数化为1,得
x 6.
解下列方程: (1) 9x-3x =12;
(2)
1 2
x
3 2
x
7
(2)合并同类项,得
2x=7,
系数化为1,得
x 7. 2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 81,-243 ,···. 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 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视察,可发现这列数的排列规 律:后面的数是它前面的数与-3的乘积.如果三个相邻数中 的第1个数记为x,则后两个数分别是-3x,9x.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概念)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概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6bad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b.png)
再见
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 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等量关系:正方形边长×4=周长, 列方程:4x=24.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2)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估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 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到达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 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到达2450 h.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是指未知数,“一元”是指只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怎样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列方程的根据是什么? 实际问题 抓关键句子找等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巩固练习
②③⑤
本题源于《教材帮》
课堂练习
D
2.某市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计划把某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
树苗,要求公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的间隔相等.如果
每隔5米栽一棵,则缺21棵树苗;如果每隔6米栽一棵,则树苗
正好用完.设原有树苗x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 )
A.5(x+21-1)=6(x-1)
视察下列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x - x 1 60 70
70 y=60(y+1)
70(z-1)=60z
问题1:每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1个
问题2:说一说每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 1次
问题3: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整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典型例题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deb0f92b160b4e777fcf30.png)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典型例题知识点、概念总结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1)它是等式;(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4.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1)依据:乘法分配律(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8.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958f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c.png)
新课引入
把一批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若每 人分4本,则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问题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 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x+20)本. 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的25 本,这批书共(4x-25)本. 问题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 问题3: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可以列什么方程? 3x+20=4x-25.
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
归纳
数列的规律探究
为了探究数列的规律,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编号:将数列中 的数按照排列顺序编号; 2.计算:计算相邻数字之间的差、比值或每个数字与序号之间的关系; 3.归纳:根据观察到的规律,提出一个假设或公式来描述数列的规律; 4.验证:使用假设或公式来生成数列的后续项,并与实际数列进行比 较,验证其正确性.
解:设她们采摘用了x小时,则王芳采摘了8xkg,张华采摘了7xkg. 由题意得8x-0.25=7x+0.25, 移项,得8x-7x=0.25+0.25, 合并同类项,得x=0.5.
答:她们采摘用了0.5小时.
课堂练习
1.解方程3x+4=4x-5时,移项正确的是( A )
A.3x-4x=-5-4
B.3x+4x=4-5
解:移项,得1.2x-0.8x=3-1, 合并同类项,得0.4x=2, 系数化为1,得x=5.
例题讲解
例2.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 还多200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t.新、旧工艺的 废水排量之比为2:5,采用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吨?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e510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b.png)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章《方程》的3.1节“一元一次方程”。
具体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方程的求解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年龄问题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知识讲解:a. 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
b.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问题,展示如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例题及解答5.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下列方程:2x5=3x+1b. 小明和小华的年龄之和是30岁,小明比小华大6岁,求小明和小华的年龄。
2. 答案:a. x=6b. 小明18岁,小华12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对未掌握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入二元一次方程,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案例选择。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
3.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案例选择案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能够明确地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6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6课时)》示范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b1a3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5.png)
13.如图,宽为 50 cm 的长方形图案由 10 个相同的小长方 形拼成,求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 等关系,再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本节课,主要对这几种类型的题目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 提高同学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类型一、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 25 个,或制盒
底 40 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 36 张白铁皮, 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1)现有两种购买方案: ①分两次购买,第一次购买 240 件,第二次购买 460 件; ②一次性购买 700 件. 问哪种购买方案费用较省?省多少元?说明理由. (2)若该客户分两次购买该商品共 700 件(第二次多于第一 次),共付费1 860元,则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该商品多少件?
解:(1)购买方案②费用较省,理由如下: 购买方案①所需费用为: 3×240+2.5×460=720+1 150=1 870(元); 购买方案②所需费用为:2×700=1 400(元). 因为1 870>1 400,1 870-1 400=470(元), 所以购买方案②费用较省,省470元.
10
类型三、比赛积分问题与行程问题
5.某市今年公务员录用考试是这样统计成绩的:综合成绩=笔试
成绩×60%+面试成绩×40%.王小明的笔试成绩是 82 分,他的竞争
对手的笔试成绩是 86 分,王小明要使自己的综合成绩追平竞争对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9af5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e.png)
-对于系数化为1的难点,通过步骤分解和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操作流程,如2x = 6,两边同除以2得x = 3。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解决数量关系的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它是解决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并运用解法求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移项和合并同类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系数化为1,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原理;
(2)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基本步骤;
(3)学会运用加减法、乘除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4)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一点我觉得做得还不错,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但在引导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上多花些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3.1.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3761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c.png)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任务
1.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等关 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的一 大进步; (3)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
2.重点 (1)知道什么是方程; (2)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3.难点 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活动:拓广探索 训练提升
2.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长是宽的1.5倍,长方 形的长、宽各应是多少?
解:设长方形的宽为 x cm,那么长为1.5x cm.
1.5x
列方程得:2(x+1.5x)=24.
x
活动:拓广探索 训练提升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有x人,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数为(1-0.52)x. 列方程得:0.52x-(1-0.52)x=80.
的时间是 x
60
h,
x 70
h,卡车行驶
列方程:根据题意,得到时间相差1小时,
列出方程: x x 1.
60 70
设未知数 找等量关系
归纳:实际问题
方程
练习
1.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x的三分之一与y的和等于4. 2.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环形跑道一周长400 m ,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 m? 【答案】1. (1)4x=24;(2)1 x+y=4.
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 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 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e452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6.png)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 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5) + 2 = 5
(6)3 = 9
(7)2 − 2 = 3
(8) = 7
归纳: 1、像这种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练习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并说明原因。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80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
男生数为(1-0.52)x.
列方程
.
0.52 x 1 0.52 x 80
一元一次方程
4 x 24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解:∵V客=70 km/h,V卡=60 km/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新知 考点探究3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
例3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 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
长是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等量关系:正方形边长×4=周长,
列方程: 4x 24 .
x
(2)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 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 2450 h?
解:设卖出铅笔x支,则卖出圆珠笔(60-x)支. 等量关系:x支铅笔的售价+(60-x)支圆珠笔的售价=87
列方程:1.2 0.8x 2 0.960 x 87 .
思考:1. 怎样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
2. 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抓关键句子找等量关系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一元)
(一次)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整 例1 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式方程 (1) 1 1
不是等式
(3)
x-6
2x 1
; (2)3a 9 15 ; ; (4)2m 15 3 ;
程,则 m= 1 .
加了限制条件,需进行取舍.
方法总结:一元一次方程中求字母的值,需谨记两个条件: ①未知数的次数为1;②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巩固练习 2.方程3x5-2k -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k=__2___.
3.方程x|m| +4=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m=_1_或__-1_. 4.方程(m-1)x -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m_≠_1___.
巩固练习 5. 根据下列问题,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1)某长方形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和宽之差
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450 h. 等量关系:已用时间+再用时间=检修时间,
列方程: 1700 150x 2450
.
(3) 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人,这 个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人数为x,那么女生人数为 0.52x,男生人数为(1- 0.52)x.
(3)16y-7=9-2y ; √ (4)7y-y2=12;
(5)-4.5y-12=x-10 ; (7)7-13 y 9 .
(6)3b-3<10 ;
探究新知 考点探究2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 2x n 1 9 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n 的值为 2或-2 .
【变式题】 方程 (m 1)x m 1 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检验一 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2.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通过列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 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从而体会数学的方程模 型思想。
探究新知 探究知识一 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是不等 式,不 是方程
(5)3x-5=5x+4 ; (6)x2+2 x-6 0 ;
(7)3x+1.8=3 y .
含有两个
未知数
解析: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次)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4)(5)是一元一次方程.
巩固练习
1. 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3y-7 ;
(2)7a+8=10 ;√
慢车 1h
A
快车 B
等量关系: 快车y小时路程=慢车(y+1)小时路程 方 程: 70 y =60(y+1)
(4)如果用z表示慢车行完AB的总时间,你能找到等量 关系列出方程吗?
慢车 1h
A
快车 B
等量关系:慢车z小时路程=快车提前1小时走的路程
方 程: 70(z-1)=60z
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 列算式:列出的算式表示解题的计算过程, 只能 用已知数.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列算式比较困难.
等量关系: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8, 列方程:0.52x- (1-0.52)x=8.
例4 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 价为2元.该店在“6·1”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卖活动, 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果 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求卖出铅笔的支数.
在小学,我们已经见过像 2x=50,3x+1=4,5x-7=8
这样简单的方程,还有下面列出的式子:
如: x 50 x 70
3
5
又如: 6x-11=12
x+1=2x-5
x2 –8x+2=0
|x+5| =2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 向行驶,快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慢车的行驶速度是 60 km/h,快车比慢车早1 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 是多少?
(2)如果将AB之间的路程用x表示,用含x的式子表
示下列时间关系:
x
快车行完AB全程所用时间:70
h
慢车行完AB全程所用时间:6x0 h
两车所用的时间关系为:快车比慢车早到1h
即:(慢车用时 )- ( 快车用时)=1
x x 1 60 70
A
慢车 1h 快车 B
(3)如果用y表示快车行完AB的总时间,你能从快车与慢 车的路程关系中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吗?
列方程:方程是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 既可用已知数,又可用未知数,解决问从题算比式较到方方便程.是数
学的进步!
观察下列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x x 1 60 70
70 y=60(y+1) 70(z-1)=60z
问题1 每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1个 问题2 说一说每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 1次 问题3 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整式
60 km/h
1h
70 km/h
(1) 上述问题中涉及到了哪些量?
路程:AB之间的路程 速度:快车70 km/h,慢车60 km/h
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 走10km
时间:快车比慢车早1h经过B地
相同的时间,快车比 慢车多走60km
慢车 610hkm
A
快车 B
快车走了6h
算式:60 ÷(70-60)×70=42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