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最全梳理
2020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小说、散文)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型一、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而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 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S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而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 •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槪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类1.常见考査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 × 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苴作用o2.思路导航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而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常见题型梳理、基本知识及读文示范课件PPT模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3、理解句子的含义、内涵(意蕴)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 《我们的裁缝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 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 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5.答案: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 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 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一、散文概念
散文,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它是一 种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笔 法灵活、立意深远、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高考试卷 中的散文概念指狭义散文。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 的散行文章。
二、散文的特征
1. 较 强 的 纪 实 性 , 情 感 真 实 。 2. 篇 幅 短 小 , 立 意 集 中 深 远 , “形散而神不散”。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3.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4.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 脱。5.表现方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6.语言风格异 彩纷呈。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4、指出散文线索,分析其作用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9.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 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 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 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 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高考小说和散文阅读知识梳理
高考小说和散文阅读知识梳理【小说备考】(一)情节结构安排模式:(1) 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使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
《清兵卫的葫芦》(2) 结构上延迟——(《牲畜林》)“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
(《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3) 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产生戏剧性效果。
(4) 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
(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5) 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6) 倒叙式。
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
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
(7) 留白式。
留白式的结构,注重的是叙述的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8) 抑扬式。
“扬”是主体,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
或者相反。
用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更突出主旨。
(9) 误会法,巧合法(10) 双线结构。
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马兰花》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11) 设悬念: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埋伏笔,做铺垫: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做好铺垫,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高考语文小说和散文知识要点
高考语文小说和散文知识要点技能突破考点清单1.整体把握小说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2.初步领悟小说的内涵,把握小说所反映的主题。
3.分析小说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备考指南文体知识点击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1.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所以人物形象应该是要素中最重要的。
(1)人物。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
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刻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
如《故乡》中善良麻木的土,《我的叔叔于勒自私冷漠的菲利普夫妇等。
(2)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过程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完整的故事是由生动的情节构成的。
(3)环境。
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孔乙己》中的咸酒店。
自然环境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芦花荡》中的白洋淀。
2.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2)按题材:可分为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恐怖小说等。
(3)按流派:可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自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等(4)按年代:可分为古典小说、现代小说等。
3.小说的鉴赏方法(1)人物的鉴赏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从人物活动的社历史背景来了解人物;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分析;从神魔鬼怪形象中悟出人性特征。
(2)情节的鉴赏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见微知著,从场面和节描写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作用;赏析技巧,注意体会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3)环境的鉴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渲染;分析环境对小情节的推动。
高考散文阅读知识梳理
高考散文阅读知识梳理◆散文的基本知识◆1、文学四大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2、散文的基本类型: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
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高考小说和散文的知识点
高考小说和散文的知识点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小说和散文是两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小说和散文的相关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必备条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高考小说和散文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1. 小说的基本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人物的行为与心理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长篇或中篇故事文学作品。
小说的特点是形象丰富、故事性强、篇幅较长。
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幻想小说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小说的生动形象是通过丰富的描写展现出来的,描写手法多种多样,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等。
其中,心理描写被视为小说的灵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描写手法外,小说还透过对话和独白等手法展示情节和人物的特点。
3. 高考常见的小说作品在高考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小说作品。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一面。
另外,茅盾的《子夜》、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等作品也会在高考中出现。
考生要熟悉这些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理解其主题和思想内涵。
4. 散文的基本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情感、叙述事实和描写景物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散文通常短小精悍,没有严格的诗歌韵律和曲折的故事情节。
散文可以包括游记、杂感、随笔、手记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有其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
5. 散文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散文注重情感的抒发和细腻的描写,借助修辞手法以及意象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对于散文来说,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都可以为作品增加色彩和魅力。
另外,运用意象也是散文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形象的描写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6. 高考常见的散文作品在高考中,散文作品通常涉及到一些名家的作品。
例如,鲁迅的《自序》、朱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故乡》等作品都是熟悉的经典散文。
考生要理解这些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考虑作者的立意和表达方式,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所在。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之散文、小说、童话、戏剧的基本常识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之散文、小说、童话、戏剧的基本常识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
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
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诞的闹剧。
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变形,是指有意识地变更所描写的对象的性质、形态,以达到使他们具有最大的表现力的目的。
在童话创作中,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艺术手段把人形变作其他各种物体,如《格林童话》中的“青蛙王子”是因为中了魔法而变成了青蛙。
(2)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
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
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
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3)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动人、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
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4)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
写童话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要经过一个“幻想处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过程。
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生活才能成为童话。
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
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最全梳理.doc
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最全梳理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小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所谓典型的艺术形象,指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等(详细鉴赏方法稍后)情节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声。
我们要透过情节来剖析人物的性格及小说的主题。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逆来顾受、委曲求全的性格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就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来的。
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1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自然环境的描写,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往往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比如鲁迅《故乡》《药》开头的景物描写。
温习:景物描写的一般的作用(见本资料最后的总结)2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如《祝福》中,鲁四老爷那阴冷的书房,对地狱的迷信、对寡妇的鄙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构成了祥林嫂生活和一步步走向生命尽头的社会环境。
二、小说要素鉴赏如何鉴赏形象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中,祥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2.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性。
高考小说散文诗歌必备知识
小说阅读必备知识一、叙事人称与叙事视角1、人称:第一人称:以“我、我们”为代表。
表达效果:真实感、亲切感、代入感。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无法横向扩展故事情节,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人称:以“你、你们”为代表。
表达效果: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加直接,便于抒情说理。
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
作用: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
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称:以“他、她、它、他们”或事物的名称为代表。
表达效果:更客观、更全面地展示,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作用: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和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①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②那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
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曹雪芹《红楼梦》)③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梳理.doc
(一)情节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l、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P287 五三(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于:①抓住场面:(梳理有哪些情节)②寻找线索;(由线索穿起情节)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故事情型的目主要是情构思及其作用命。
常型:l 、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中有什么作用?解思路:内容作用 +构作用(列文本事例分析)明确情构思表人物的宗旨,合情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的境。
2、置念,引起者的趣。
3、后面的情展作。
4、照前文。
5、推情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主旨或深化主。
8、起索作用。
9、埋下伏笔。
根据要求言表达:XX 情(事物)在文中有⋯⋯作用(构),突出了⋯⋯,表了⋯⋯(内容)。
分条列述例子:衡水点睛大考第三次考《吊炕》( 3)小最后两段写了石与靳、尚的,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分析的内容)构:照、穿全文的索。
内容:刻画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升小主。
全国大考第三次考《琴弦》( 2)开三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要分析。
构:运用了倒叙,分析小具体是如何倒叙的。
先描了《琴弦》个作品的画面,再写幅作品完成的程。
引人入,置念,有助于激者的趣。
内容:三段写了⋯⋯,后面⋯⋯情展做。
《手先生》( 2)小花了大量笔墨写手先生的大学生活,写的意是什么?要分析。
高考小说散文诗歌阅读备考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一、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出人意料的结局作用: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作用: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作用: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作用:二、小说开头常见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设疑法(悬念法)作用:2.写景法三、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四、小说标题的作用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3.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4.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五、表现手法的作用1.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2.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五)写作技巧的考查⑴表达方式第一人称好处:第二人称好处:第三人称好处:④不同顺序的作用插叙作用:补叙作用:倒叙的作用:4.线索的作用四、小说标题的作用五、表现手法的作用1.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作用:(2)语言描写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2、社会环境作用:(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四、小说的情节1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小说的语言(有表现力、感染力)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2025届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系统梳理+课件
4.环境描写寓意题
eg:夜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5.环境描写特点题:通读全文,抓住环境的特点。最好运用原文中的词语。
4
(四)小说情节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 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 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 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 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 的趋向。 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主要人物的作用:推进情节+表现主旨+体现社会意义 ① 文章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增添个人或文章魅力,推动情节的发
展; ② 文章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揭示突出了×××的主旨; ③ 通过×××的事情,启示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当今社会意义)
次要人物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推进情节+表现主旨 ① 对比、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人公……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② (次要人物可能为小说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如不是可不答)、推
2
(二)小说人物 1.小说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即小说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次要人物: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要人物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要人 物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2.塑造人物(人物形象)的手法: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 理描写、细节描写(小事小细节)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衬托、人物衬托、人物对比、他人的评价(或叙述) 其他手法: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等
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部分适合小说诗歌)一、熟悉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
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第二类: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
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第三类:议论性散文也叫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二、储足知识1.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②描写的技巧: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主题。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也适用诗歌赏析):a、注意景物描写的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b、动景和静景的结合或衬托;c、绘声绘色;d、运用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景等。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与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抒情手段: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即事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含蓄委婉)(3)描写方法(特点)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A、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虚实结合:如《雨霖铃》正侧结合:如《口技》点面结合:如《江雪》声色结合B、对比:明与暗、昔与今、C、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哀景衬乐D、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人物描写:环境、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生动再现景物特征,营造一种气氛,创造身临其境之感,烘托人物的形象、情感(思想),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共性与个性、总体情况与局部特点统一。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重要知识点(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时间
5、写实结构
写实结构是“新写实”小说所采用的情节结构。“新写实”小说不像传统现实主义 小说那样去营构因果相扣的严密精致的情节和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像现代 主义小说那样彻底打碎时间情节而完全依据人的意识的流动和闪回组织叙述。
它注重于展示客体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现象)的原初状态 和本来面目,通过人生中平凡、琐碎的细节,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质和那酸甜苦 辣五味具全的人生体悟,而相对淡化社会历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义,甚至
2、散文结构(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
散文结构的特点:一是故事情节呈现为散文的片断,而不是有头有尾的连贯故事;二是形 散而神不散,即通过片断事件的叙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会风情的描绘,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表达特定的主体情思。这似乎同于散文了,其实不然,散文所叙之事之人是真实的,而散文 结构的小说本质特征仍是虚构性。
象征性情节结构小说的艺术特点如下:①象征涵义凝聚着所有的情节单元, 贯穿着整个形象体系。②象征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动性。③情节过程简明、 清晰。④象征形象具有大幅变形的特点。
7、框架体结构
西方文学框架体结构,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小说样式,开头一个楔子或一个引子构成 了故事的框架,将一些毫无关系的故事连接在一起。小故事之间没有关联性,就是靠 这个楔子或引子将它构建出来的,大故事套小故事。主要是承袭了《一千零一夜》的 故事结构,如《十日谈》等。
② 作家打破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凭借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接素材。
③ 作者采用了心理分析、独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觉、梦境等表现手法展开叙 述。
4、画面结构
画面结构,以景物、场面为主体的画面式情节单元的组合,即为画面结构。这种 情节结构,在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创作旨向、画面特点和组合的 具体方式却有很大差异。
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汇总
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汇总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小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所谓典型的艺术形象,指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等(详细鉴赏方法稍后)情节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声。
我们要透过情节来剖析人物的性格及小说的主题。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逆来顾受、委曲求全的性格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就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来的。
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1 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自然环境的描写,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往往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比如鲁迅《故乡》《药》开头的景物描写。
温习:景物描写的一般的作用(见本资料最后的总结)2 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如《祝福》中,鲁四老爷那阴冷的书房,对地狱的迷信、对寡妇的鄙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构成了祥林嫂生活和一步步走向生命尽头的社会环境。
二、小说要素鉴赏如何鉴赏形象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中,祥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2.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性。
高中语文文体类必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文体类必备知识梳理一、小说阅读【考纲要求】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说要素鉴赏 如何鉴赏形象
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情节、环境
■
小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所谓典型的艺术形象,指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 写,以及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等(详细鉴赏方法稍后)
间接描写,是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药》中夏瑜 这个典型性格,就是通过描写华老栓、茶客、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关行动、情态、语言,间 接描写、塑造出来的。
知识小结 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1.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2.典型细节的描写3.矛盾冲突的发展
4.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 注意: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与间接表现(侧面描写 如正衬、反 衬、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等)的结合
(5) 倒叙式 。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 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鲁迅的《祝福》,写“我”回到故乡鲁镇,因经历祥林嫂的死引发 对她生命片断的回忆,从而将小说的主体事件一一展现出来。
(3)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 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几个镜头的衔接,能造成一种意境,表达出作 者的思想。
(4)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形 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最全梳理
高三精品课件:
语言运用之连贯衔接补写题
高三精品课件:
语言运用得体(实用生动)
高三精品课件:
常见修辞手法(重点之重点)
高三精品课件:
漫画图文转换和漫画作文
高三精品课件: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极好)
高三精品课件: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高三精品课件: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三精品课件:
文言文之古代文化常识
从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中体会人物心 理、性格。
如《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环境,突出悲凉的气氛,烘托老妇人失去亲人的 悲哀。
5、鉴赏人物形象,还要注意直接(正面)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的结合。 直接描写,即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 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 鲜明的人物形象, 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我们要学会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 性。
三、小说要素鉴赏 如何鉴赏情节 情节结构安排的常见模式(大致分类)
(1)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 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 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注意区别:情节上摇摆 —— 结构上延迟(《牲畜林》)
高三精品课件:
文言文常见虚词(谁说不考)
高三精品课件: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高三精品课件: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课件)
高三精品课件:
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分析
高三精品课件:
作文复习素材积累与运用
高三精品课件:
作文复习之句式灵活
台湾语文高考各类语用选择题集锦 台湾语文高考古代诗词题:很接地气
八项硬指标:高考议论文学生自我评价标准
“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 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 (《西游记》中“九九 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 )
(2)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欧·亨利式情节结构的主要特征和构思要求。这种结构形式是将生活的矛盾拧结成集中、尖锐、强烈的冲突,然后又笔力凝结 在剧变的关键上,以合乎逻辑的陡变实现矛盾转化的戏剧性效果。
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 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中,祥 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 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2.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性。 如《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手指放 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震动与外表镇静的不同心理变化。
情节
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也就是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内 的行动过程。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声。 我们要透过情节来剖析人物的性格及小说的主题。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中林冲逆来顾受、 委曲求全的性格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就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 来的。
3.从矛盾冲突发展、情节走向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意义 。
如《阿Q正传》中阿Q在“革命”问题上由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发展,具体表现 为宣布革命、幻想革命、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向,读者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的起伏 跌宕。
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描写所制造的气 氛中感受人物的情趣、心境;
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1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 的描写,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往往带有作 者的感情色彩。
比如鲁迅《故乡》《药》开头的景物描写。 温习:景物描写的一般的作用(见本资料最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