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2012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四、“人物形象”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步骤。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012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教学课题
人物形象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3、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共同总结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读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说明》“鉴赏评价”部分有两条: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能力层级为E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题: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六、小结(一)、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品刻画的第三人称人物形象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鉴赏诗歌人物、事物形象“导学案
古诗词鉴赏复习——人物形象与事物形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梳理并了解近三年全国卷古诗词鉴赏解答题对人物、事物形象的考查情况。
2.积累鉴赏人物、事物形象的必备知识,掌握相关鉴赏方法。
3.通过当堂练习,巩固复习成果,提升解题能力。
二、考情微观三、方法指津——“三、必备知识梳理、积累(一)鉴赏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的分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2.鉴赏人物形象的抓手(1)抓正面描写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神态、理想、人生态度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2)抓侧面描写注意他人、他物,比如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烘托作用,或从次要人物的角度,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3)看标题、注释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
如《最爱东山晴后雪》,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摩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如《劳停驿》是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时所作。
劳停驿,驿站名。
据此可以揣摩出,诗中塑造的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人物形象。
(4)抓作者和时代特征熟悉的作者,可借助生平境遇、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不熟悉的作者,可依据其生活的大环境判断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答题步骤(1)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2)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诗歌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应先分点说明,再概括;或先概括,再分点说明(3)概括形象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此步骤有时也可省略(二)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就是古诗词中被人格化,寄托着诗人的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的事物。
1.鉴赏事物形象的抓手(1)抓住与物象有关的句子,概括其特点。
(2)抓住议论、抒情的词语或句子,分析寄寓其中的情感和理想,挖掘事物和人的连接点。
(3)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分析其象征意义。
2.答题步骤(1)概括物象的特点(2)找到“物”与“人”的切合点,分析运用的手法(3)知人论世剖析所寄托的情感、理想。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语二、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三、鉴赏指导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鉴赏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或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特征。
②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四、设题方式:(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3)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五、答题步骤(“三步法”):(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手法)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六、例题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依据①: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描绘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儿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学会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提升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把握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2. 如何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倾向。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古代诗歌,以人物形象为主线。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的韵律美。
(2)学生闭目冥想,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4)教师总结,讲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享学习心得。
(6)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了解了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学会了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4. 课后作业: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后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想象与创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描绘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步骤:1. 分析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指诗人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塑造出的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人物。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细致观察、分析人物形象,并将其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人物形象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学生熟知的诗歌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新课:讲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概念,分析方法等。
3. 案例分析:以具体的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享自己的见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写下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分析的准确性、思维的深度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诗人或文学评论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创作和鉴赏的方法。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诗歌的魅力,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3. 开展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分析4. 诗歌人物形象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的作用5. 提高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并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诗歌人物形象,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3.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分析指定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进行讨论。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讨论,评估其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理解深度: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其对诗歌人物形象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作用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文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感受诗歌韵律的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3.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中运用丰富的人物形象,提升创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经典诗歌选集:用于分析和讨论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诗歌。
2. 教学PPT:展示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案例。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编写:王智斌审核:樊洁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自读资料,能说出考纲中人物形象考察内容。
2、通过分析例1——例3中的诗词,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词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3、通过自我学习、合作探究,会概括出“人物形象类”考题的答题步骤。
学习重点品味诗句,学会概括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归纳总结此类考题的答题步骤,稳步提分。
知识链接1、在诗歌鉴赏中,“形象”常包括:形象,形象,形象。
2、读下列诗句,试说出诗中的人物形象特点: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自主学习1、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①.诗中的渔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出场的?②.“孤舟”、“独钓”体现了渔翁怎样的特点?③.你觉得诗中的渔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鑑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
①.读过这首诗后,你觉得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②.你是从哪些词句发现概括的?试将它们写出来。
③.与同学交流、修改后的人物形象概括如下:合作探究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不是诗人形象?为什么?试从自己读过的诗句中选择诗句来分析,并在组内交流。
我认为:诗句:分析:当堂检测(2选1)1、《与名师对话》板块一第1、5题。
(A组)2、感受高考(B组)(2013·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小结反思1、高考中人物形象类诗歌考察常见提问方式:①②③2、答题步骤: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理解诗人通过人物形象传达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分类。
2. 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分类及表现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分类。
2. 第二课时:讲解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3. 第三课时: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反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分类:介绍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3. 讲解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通过举例分析,讲解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4.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品味诗歌的能力。
诗歌欣赏人物形象导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专题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中形象考察的内容2了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3掌握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4掌握人物形象考察的答题模式一,复习常见人物形象的有关知识,明确考纲要求。
形象物象,人物形象,景象,事象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情感价观作者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二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他人形象景物形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常见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7爱恨情长,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8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9,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平生10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例1 :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
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方法(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例2 :江雪作者:柳宗元(唐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导学案(教师)
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导学案主备人:王春燕学习目标1、能找出诗歌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句子2、能正确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3、能按照答题步骤组织答案学习重点难点能正确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习过程一、完成下列练习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大意简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点绛唇反思:分析人物的外貌、李清照动作、语言、神态、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理等。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诗歌看什么?诗歌本身注:刬:念(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1)概括初夏的清晨,一位贵族小姐悄悄来到后花园内,兴致勃勃地独自荡起秋千来。
荡了一阵感到有些累了,于是便停了下来。
她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又起来懒洋洋地活动活动自己的纤纤玉手。
这时才发现,好大的露水呵,花儿似乎也显得很消瘦;真累人呀,身上的汗衫已经湿透!正当她打过秋千、满身是汗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个人影走进了花园。
由于不知来者是谁,又加上衣饰不整,心里有些慌张,只得含羞而走;匆忙间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干脆光着袜子跑吧;真不凑巧,头上的金钗又滑脱掉了下来。
可是当她快到门口的时候,却回过头来,瞅了瞅那位不速之客,故作从容之态,并且顺手折下一枝青梅来闻一闻。
2)简析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2、诉衷情反思结合作者所处的时间、陆游地点、环境以及作者的生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平遭遇,知人论世,把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
握形象[注] 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看什么?诗人1)概括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高三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一、“此中有真意”【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石门岩上宿【南朝】谢灵运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①?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②。
注释①芳醑(xǔ许):芳香的美酒。
伐:赞美。
②“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诗中以美女喻友人,表达了缺少知音的落寞情绪。
阳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
晞发,晒干头发。
(1)本诗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1)本诗前四句运用“搴”“弄”等()描写和“畏”等()描写的手法,(2)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赏玩秋月、归宿云间的()、()、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方法点拨】三、“众里寻他千百度”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概括答题模式】【人物形象类型类举】识记: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白居易陆游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陆游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赠汪伦》、《送友人》《别董大》《送杜少府》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王昌龄高适岑参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李清照秦观李商隐四、“不拘一格多人才”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亲人、朋友、老师、同学这些人,试着创作一首诗包含这些人物形象,也可以写一首关于自己的诗。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解析三、教学重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解析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2. 深入理解诗人通过人物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分享成果。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选取一首诗歌,深入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感受。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交流,评价学生在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自主选取诗歌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诗歌案例,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分析选定的诗歌,讨论其中的人物形象。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分析结果,全班进行讨论,深化理解。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诗歌鉴赏1人物形象导学案
【复习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诗歌鉴赏题常见命题表达式。
2.总结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模式、步骤。
【前置补偿】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和诗歌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正确分析这两类形象,均应做到:1、知人论世,注重背景。
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把握作者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结合作品背景,才能客观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诗歌人物形象。
2、抓关键词,重视人物描写。
从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入手。
3、要抓住周围的景物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
4、从文本的内容出发,具有文本意识,注重答题的步骤和规范性。
【考题导引】(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一首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考点透析】【典型例题】(2014山东,14,8分)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糙的酒器.(1)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寻陆鸿渐【注】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以擅长品茶著名,注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神”“茶圣”。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导学案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师生合作学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考点解读】高考大纲中对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考查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知识储备】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为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有时也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非作者自己)。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习环节师生共研】一、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题思路:(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通过)以(词句+手法)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通过)以(词句+手法)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通过)以(词句+手法)表现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反思总结:鉴赏方法(一)二、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垂钓小儿的形象?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chuílún),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自主尝试:反思总结:鉴赏方法(二)三、结合全诗,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一、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二、教材版本:人教版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重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进行诗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歌,思考其中的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诗歌,注意其中的人物形象。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4. 教师讲解: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析课后练习的诗歌,运用所学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七、课后作业:1. 阅读课后推荐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创作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诗歌。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诗歌创作: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十、教学内容:1.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述2. 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3. 诗歌鉴赏实例分析4. 课后练习5. 诗歌创作实践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创作: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运用所学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引入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把握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二、先学后教:1、内涵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统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2、常见的设问方式①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②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③诗中的XX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
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这个典故。
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语言、肖像、动作,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情感,定格形象。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和“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将形象定格为:(3)结合背景,展开想象,把握形象。
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
诗歌人物形象赏析导学案
课题复备教师
年级科目
评价项目
要求描述
分值
得分
设计过程
15分
1.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智慧结晶。
7.5
2.复备教师修正完善,学科主任审核签名。
7.5
文本形式
10分
1.整体布局合理,行(字)间距适当。
5
2.刊头要素齐全、规范。
2.5
3.字体、字号统一(除需突出的标题外)。
2.5
文本内容
50分
1.完整性。包含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习基本流程、整理学案、达标测评等基本版块。
导学案模板
高三__年级_语文_____学科导学案执笔:审核: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诗歌人物形象赏析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提高答题的规范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中人物所表达的情感。
【达标测评】
根据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和总结人物形象的意义三个要求给予学生评价。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着重回顾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心得感悟:要把握鉴赏依据和鉴赏角度。
备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说明:“课型”指预习课、展示课或反馈课等;导学案采取一案两用,教学案合一。右侧备注栏,教师用于集体备课后的个人二次备课;学生用于课堂整理学案,可使用双色笔整理纠错题,记录方法和规律总结以及课堂学习成果的生成等。
【重点难点预测】
重点:掌握诗歌人物形象赏析技巧
难点:规范诗歌人物形象赏析方法
【知识链接】
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
高三《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教案案(教师版)
《高三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考点解读】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典例】2017年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命题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某某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的形象。
变体:4、通过诗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复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
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把握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
【知识链接】一、考点阐释:(一)人物形象(“人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1)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2)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
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二)素材积累: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术语: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 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
也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
2.鉴赏指导
1•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答题步骤
(1)什么形象:一一性格+身份
(2)形象基本特征的依据:一一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3)形象的意义。
一一情感
3.方法点拨
1 •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常见人物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
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
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
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
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
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
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5•典型例题分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诗中描写了一位摆脱了世俗超然物外、清高孤傲的老者形象。
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
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自主预习案】
村晚
宙辰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诗歌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
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
“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合作探究案】
1.分析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
【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
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
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 1187)夏,曾去拜
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先分析一下诗歌中塑造的形象,再去做题
(1)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
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
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荤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形象依据)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的意义)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佥I]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
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诗中描写了一位不畏艰难困苦,指挥将士们奋勇杀敌、豪情万丈的将军形象。
前两句描绘的是秋初边关的清冷,也暗示了局势的紧张。
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后两句写将军士部署战斗、指挥将士奋勇杀敌的场面,和对胜利的满怀信心。
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的决心和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秋初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
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决心,显赫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