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2.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 书法
B. 绘画
C. 戏剧
D. 杂技
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贵族化
B. 逐渐平民化
C. 逐渐宗教化
D. 逐渐神秘化
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7.“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9.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
B. 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
C. 《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D. 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
10.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自由主义
D. 理想主义
11.有学者对明清四大长篇小说进行排序,排在第一的是《红楼梦》,排在第二的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排在第二”的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聊斋志异》
C.《西游记》
D.《水浒传》
1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 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 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 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 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13.下列有关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B. 汉代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
C. 一种与《诗经》和楚辞没有任何联系的文体
D. 一种专门用于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文体
14.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
B. 社会生活因没有了纲常教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15.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进一步扩大
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 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 改良派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请归纳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这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
(2)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
——《中国史·博学人》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四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