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训练题及指导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10月名校联考作文练习2(共6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10月名校联考作文练习2(共6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往里走与向外求(贵阳一中2025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许倬云遇到精神危机时的解决方案是: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

正如许倬云所言,遇事向内求,才能有所应。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是向外求,向外索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尊重模仿注重创新(2025届东北三省三校10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类从未停止过模仿,人模仿动物发明了飞机、潜水艇、雷达等先进的机械设备,人模仿人却也有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而今出现的AI机器人可以说是在用机器模仿人。

②近日,北京一所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发现,班上一位经常“咬笔头”的学生写出了一篇出色的作文。

然而,让老师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原来是他借助AI改写鲁迅文章而成的。

③机器的思考是编程形成的,而人类的思考靠的是自主意识。

——艾伦·图灵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自信从容平时世界(浙江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10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届奥运会的一个变化,就是观众对金牌榜没有那么深的执念了,对输赢没有那么多的苛求了,对运动员更包容了。

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从记事起,就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4.知其不可而为之(广东省2025届S6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三10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周游列国,以宣扬其仁政主张,历经多年未能成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时评类作文写作练习(共6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时评类作文写作练习(共6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阵微风吹过,粉红色花瓣离开枝桠,在空中旋转,缓缓落地,如同一场唯美的“樱花雨”。

脚下,一条约700米长的道路如同铺上了一层粉色地毯……杨浦区绿化市容局14日宣布,江湾城路即日起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花不扫”道路,用落英缤纷的晚樱景观“留住”春天。

,这一决定引路人纷纷驻足欣赏,更有不少人专程赶去赏樱拍照。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021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80.8%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事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的经历,许多大学生过上了“倍速生活”。

比如,49.36%的调查对象看电视剧等视频会倍速播放,81.39%则会边吃饭边做别的事,34.97%有过边洗澡边玩手机的经历......有受访者就表示,“高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其实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也有人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

对“倍速生活”,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高考,湖南农家女孩钟芳蓉以676的高分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对此,网友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支持她,认为这是对理想的坚守,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无可厚非;也有人觉得以此高分可以选择更有“钱途”的专业,实在可惜。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20年江苏省共有34.83万考生,白湘菱同学以430分一举获得江苏省文科第一名。

2024年全国卷甲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2024年全国卷甲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可从交互的双方入手,个体要愿意主动、真实地表达,他人也同样需要坦诚以待。 此外,应当创设开放、尊重、包容的交流环境作为支持条件。 ③怎样才算“真正”的相遇?“坦诚交流”与“真正的相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从材料中的“才可能”或是客观规律上,我们可以明确前者为后者的前提条件,只 有坦诚交流,实现心与心相连,交流才有意义,这样才是“真正”的相遇。 ④实现“真正的相遇”能带来什么好处?
在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大战危机、全球变暖、动植物快速灭 绝、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威胁下,人类迟早要迎接共同的命运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 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世界战火纷飞、贫富差距巨大,在信息化 的浪潮之下,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甚至在绝望中不甘死去?
(举例论证,结合热点素材展开,切中肯綮。
国与国之间,应真诚相待,和谐共处,以面对共同的命运。 (第二分论点,从国与国之间相处的角度展开论证。)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 永远的利益。”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并不总是和谐共处。从中 国放眼望去,环顾世界:向东,日本一意孤行,核污水排海仍在 继续;向西,美国态度强硬,议院批准的对台军售额逐年上涨; 向南,南海诸岛因主权问题争执不休;向北,俄乌战争依旧不息 。这东西南北,又可曾真正安宁?
坦诚交流促相遇,和谐相处共命运。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多真正的相遇和更加美好的人生 。
(呼应开头,归结全文,展示美好愿景。)
【例文点评】
本文标题切合材料,直接表明立场观点。开头引用诗 句,从阐释“相处之道”入手,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 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应坦诚交流,以谋求‘天 下大同’”主体部分一分为三,逐层展开论证。所有论述 均围绕“人际交往与国之交流”这一特定情境展开,考生 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认识深刻,使得文章气度从容不迫 ,节奏不疾不徐,文字流畅优雅。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2024年高考新高考Ⅰ卷作文解析与范文文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只有两句话,我们逐句分析一下:第一句话聚焦现象:前半句表述成了状语,规定了现象背景,将现象的概括限定在“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应用”条件下;后半句是一个主谓句,是整句的表意重点,即第一句话聚焦的关键现象所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在审题时,考生必须注意,“越来越多”并非指全部,也很难说是“大部分”;“很快”侧重指效率高,而也非强调“量”,更非强调“正误”——就是说还有很多问题是搜不到答案的,搜到的答案也未必正确。

这就给考生预留了思考空间:有多少问题是通过技术手段得不到答案的?哪类问题可以得到答案?哪类问题又得不到答案?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学习提效,作为学习主体,人的作用又是什么?(提出新问题、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辨别假问题等)。

题目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学生的探究精神。

什么是探究?那就是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实,第一句话还只是客观陈述了一种现象,但我们为什么看完了第一句就能想这么多呢?完全是因为命题人在组织第一句话时,一定是在为后面问题(第二句)的提出作着合理的逻辑铺垫,在措辞上都是精心打磨过的。

不然这句话也不会选择“越来越多”“很快”这种措辞。

比如,如果把“越来越多”换成“大部分”,后面的问题还成立吗?高考解题,其实就是咬文嚼字。

我们看第二句话:“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在汉语中,“那么”作为关联词,一般用于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理,表示假定前面的前提正确,就应该得出后面的结论。

命题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直接用“那么”得出明确结论,而是把问题留给了考生。

考辩证思维,似乎是作文命题永恒的指向。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2023新课标Ⅰ卷【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整体而言,本题语言简洁,材料指向明确,审题立意上难度不大。

材料围绕“好的故事”,以分——总的结构进行阐述,两个“好的故事,可以”开头的句子较为详细地指出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而“故事是有力量的”既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也是材料的主旨。

审题时,考生需要重点把握好这样两点:一是认识的问题:什么是“好的故事”?关于这一点,材料里有明确引导,“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有力量的”,涵盖多个内在维度,关乎个人命运和民族形象。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还要注意材料中的“……”。

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二是怎么做的问题:面对“好的故事”,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发散性思维,比如,如何发挥好的故事的力量?在何种情景下发挥?……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围绕自身或者自身一代人,不能过于天马行空。

【立意】1.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2.用青春创造好的故事3.中国好故事,待吾辈青年续写精彩标题书写崭新的故事用好故事感染心灵好故事里的你和我有“人”的故事最动人有情有义,用心用力卷卷故事启人智沐浴故事的金辉续写“春天的故事”做有故事的人好故事的“三维度”听风八百遍,故事驻心间天机云锦用在我积故事之篑,筑华夏九仞好故事说到底是人的故事改变命运的故事让好的故事拨动人的心弦好的故事,点燃心灯好故事如光,照亮人生路做好故事的主角山海恒在,故事常新好的故事,直抵人心好的故事,不需要酒用心用情,讲好故事沉默的故事更有力量新青年讲新故事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家的“故事汇”以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好的故事,雨润人心如锦故事,共同编织人人当好“故事家”成为好故事的一部分美丽山河有故事用心用情,讲好故事承故事荣光,续时代新篇汇凡人故事,聚复兴伟力品鉴故事,见天地、众生和自己讲故事是本能,讲好故事是本事萤烛末光,故事生辉人间烟火,最美故事好的故事,持久的力量做好故事的缔造者好故事有力量,弄潮儿踏浪行人间故事三两,不朽情怀千年在故事迷宫里,寻找自己的故事生命的故事最动人引故事清流,涌生命活水聆听往昔,执笔未来破时空壁垒,叙中国故事以优秀故事筑牢精神龙骨让中国故事传得更广更远真学笃行,让中国故事更好精彩吹响中国故事的集结号中国故事谱华章提升中国故事的含金量让世界读懂中国故事中国故事,请你着笔讲好中国故事,青年大有可为立鼎于心,讲好故事好故事是民族的光芒为“故事中国”注入青春动能多读好“故”事,成就“新”自我故事代代无穷已浸润好故事,立己又达人教师范文01观故事万千风采展我辈民族英姿刘海娟斯蒂芬·金曾言:“故事本身才是主角,而不是说故事的人。

2024年新课标Ι卷高考作文导写(审题指导+立意指导+经典范文)

2024年新课标Ι卷高考作文导写(审题指导+立意指导+经典范文)

2024年新课标Ι卷高考作文导写(审题指导+立意指导+经典范文)【原题呈现】【2024高考作文真题(新高考I卷)】适用地区11: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苏、河北、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题材料以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背景,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实际上是一个启发思考的设问,旨在探讨技术进步对人类求知欲、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的影响,引导考生深入思考技术进步对人类求知欲、问题意识以及知识探索过程的影响。

考生应当认识到,虽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使得获取现成答案变得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本身会减少。

相反,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以及对旧问题更深层次的挖掘。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深度,选择一个角度作为文章的核心论点。

例如,可以强调在信息时代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或者讨论科技与人类智慧的共生关系,亦或是预测未来教育模式的变革等。

一、思考角度①正面视角:可以从技术如何促进知识传播、激发新的研究领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等方面入手,探讨技术如何帮助人类面对和解决更多复杂问题。

②反思视角:可以探讨依赖即时答案可能导致的思维惰性、创新能力下降、深度学习能力减弱等问题,以及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

③人文关怀视角:关注技术发展对人际关系、个人隐私、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在快速获取答案的同时,如何维护人的本质价值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④未来展望:思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将面临哪些新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的能力,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结构安排建议采用“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框架,开头简明扼要地引入话题,中间段落展开论述,通过举例、对比、因果分析等论证方法支持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或提出呼吁、建议。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练习(共5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练习(共5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太极图中,黑色与白色均衡对称、稳定和谐地组成一幅美的画图。

二者相交相融,互生互动,共同构成的“中和”之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对立者可以共构,互殊者可以相通。

”这种“中和”地看待万事万物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包含着清醒睿智的哲思,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的长河奔涌向前,有些人慨叹“历尽千帆,归来已不再少年”,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如果说“千帆过尽”注定无法改变的,那就坦然接受,换一个角度看,“千帆过尽”又何尝不是一种丰厚的经历和经验,带着这种心态再品“仍是少年”“不再少年”也许就是各有其妙了。

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意义?你更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再说别人有的是背景,你有的是背影!请记住,这个时代,就是你的背景!不要再自嘲“小镇做题家”!请相信,唯有时代,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容得下最大的梦想。

都说时代匆匆!请明确,时代哪有脚,走的总是人。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体验。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许多表达赞赏的语句都成为经典。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于取舍之间,悟人生之道(含解析)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于取舍之间,悟人生之道(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于取舍之间,悟人生之道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

古人有“人无所舍,必无所成”的说法,今人也常用“有舍才有得”来表达自己的认识。

关于“舍得”你有哪些思考?请以“舍与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不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人向插花师学习插花。

她刚将花枝插入篮中一二,插花师就告诉她,哪些枝叶需要剪去。

对着插花师手中的枝剪,她本能地用手护住:“不要!”那些枝叶在她的眼中,都是如此美丽,一枝一叶,都舍不得放弃。

“要学会舍得!”插花师说。

一篮花,在插花师的指导下,在纠结和不舍中插就,在惊喜和自得的目光中摇曳生姿。

换了你会怎样?对着枯枝败叶,你自然毫不手软;可面对同样青翠的枝叶,依然明艳的花朵,你怎么舍得?何况,生活远比插花复杂。

一些选择,利弊未明;一些选择,指向遥远的未来;你该如何“舍得”?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触和思考?请以“舍与得”为主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作成文,字数800以上。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放弃,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德国有一句谚语:“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央视前著名记者柴静说:“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

”李斯特说:“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

”柏拉图说:“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

”佛经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你对此怎么看?请在“不要轻言放弃”和“要敢于放弃”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书写规范工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4.按要求作文有人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人说“能得是一种能力,善舍是一种智慧”……对于舍与得,你怎么看?根据你的想法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024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2024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2024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作文真题】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

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开篇:可以通过描述一个具体场景或故事引入主题,比如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交中被他人以某种方式定义的经历。

第一部分:分析“被定义”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

探讨在不同的环境中,别人的看法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行为。

第二部分:讨论如何通过“明辨是非”和“去芜存真”来识别和处理这些外界定义,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阐述“自定义”的过程和重要性,包括如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和人生路径。

结尾:总结自定义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呼吁读者勇敢地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素材运用:结合时事、历史人物或个人经历,展示如何成功地进行自我定义或是如何克服被定义带来的困扰。

范文展我,宁做我苏格拉底曾深刻地提出,“认识你自己”是人类终其一生的探索课题;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其谜题亦象征着人类对自我认知的追问;孔子敬鬼神,重人事;王阳明龙场悟道,明心见性;朱熹格物致知,心中格竹。

先辈求索一生,只为回答“我是谁”的命题。

年轻、激情、莽撞、“废掉的一代”各种标签贴在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身上。

21世纪的“我”是谁?纵然屡屡被定义,依然要勇于自定义,要做具备新生力量的真实的“我”。

我是“新生”。

生长在21世纪,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

许许多多新生事物吸引着我,好奇吸引着我对他们的接触。

“可穿戴设备”让我体验到了科技与身体的无缝连接,“虚拟现实”技术让我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穿梭;“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让我对未来交通充满了想象;“3D打印”技术的创新让我看到了制造业的未来——快速实现个性化定制……新生事物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无限想象。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指导及范文:一个熟悉的劳动者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指导及范文:一个熟悉的劳动者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一个熟悉的劳动者【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范文精选】很难嚼碎的日子他好像还坐在门口,坐在那条凹凸不平、晃晃悠悠的小木凳上,手上的香烟快灭了,淡淡的灰色就落在他那千沟万壑的脸上,融在那黝点的皮肤里,盖在那并不明亮的眼眸中。

珊瑚比他的嘴唇要红得多,音乐的明亮远远胜于他的嗓音,我没有见过绅士走路,但他走得确实踏实。

土地是终年不会被冷落着的,爷爷就是这土地永久的儿子。

他其实又瘦又小,一件单衣,一根静静燃烧的烟,一双疲惫地半睁的眼,但他的骨骼与经络却没有哀老,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连接,他将锄头高高举起,一顿,又重重地落在地上。

每一下都是利落而有力的,松了的土从地下逃出来,进行一场狂欢。

烟的火星跳动一下,他的眼就闪烁一分。

记不清多少次的咣当咣当——铁锄击打大地的声音,然后他击出一条希望的通道,在三个月之后迎来初生。

外套已经染上汗渍,爷爷挽上他土黄角色的衬衫,长长呼出一只气,猛吸一口旱烟,火星子也随之猛掉一下。

手握酒碗亦或是那种扁的绿而粗糙的酒壶,印着一个红色的五角星,仰头痛饮,透明的米酒流到他的胡子上,为胡子染上一抹一抹的白色。

那一刻,他如千年前的李白一样嗜酒如命。

那年那月的李白,酒入豪肠,酿成剑气与月光;此时此刻的爷爷,他的酒里没有仙气没有酒脱,清冽之中有的只是金黄的麦子与六十五年的时光。

他是土地的儿子,却在那难以嚼碎的日子里,像李白一样波墨写诗,以锄斧为笔,大地为纸,写下丰收与圆满,写出劳动与勇敢。

土地现在大抵是没有人在照顾了。

每年的麦于依然有长,但铁锄击地的肯是越来越微弱了。

那亲手种的米也随爷爷年龄渐长而变得鲜有,那段与土地相守的时光也变得越来越难嚼。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指导:“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指导:“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指导:“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导写及范文一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路漫漫,每个人的归宿似乎都一样,但又似乎不一样。

有的人,历经坎坷,依然一往无前,他们从不以世俗意义的成功为归宿,而是不断寻求生命的增长点;有的人,功成名就之后,便选择“躺平”,终止了成长。

一生很长亦很短,成长与成功永远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二 .审题指导这道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材料、任务和要求。

写作要求很常规,没有需要特别关注之处。

任务指令,属于“弱任务指令”。

所谓“弱任务指令”就是任务指令不具有特别鲜明的指向,没有太具体的文体或写作对象的指向。

这道题目最关键的是研读材料。

材料中第一句话,就包含了一种辩证思想:似乎一样,又似乎不一样。

那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又是什么呢?稍加思考,你便可明白:一样的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将终结,不一样的是每个人终结时为世界留下的价值多少或者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

第二句话,尽管命题人力求客观表述两种人的生存状态,但是褒贬倾向还是可以辨别出来的: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或者说生命的终极意义应该是成长而不是所谓的成功。

材料的第三句话独立成段,是一句概述性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往往是审题立意的关键所在。

它进一步明确了材料要探讨的话题核心:成长与成功。

抓住了这几句话的关键点,立意就水到渠成了。

三.作文素材【崔道植:弹道有痕岁月无言】崔道植,“七一勋章”获得者。

他是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66年刑侦生涯,平均每3天鉴定一件罪案痕迹,无一错案,在创造这一传奇的同时,他的痕迹鉴定技术也在实践积累中渐入佳境,至今仍是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

“老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一般晚上9点钟,我会陪她睡觉,要不然她自己不睡。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听着她睡熟了,我就悄悄出来干活,干到十一二点左右。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苦难”相关的思辨作文指导(含答案)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苦难”相关的思辨作文指导(含答案)

跟“苦难”相关的思辨作文指导一、(2022春·上海黄浦·高二校考期中)作文题有人说:“苦难本身不是财富,对苦难的思考才是。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第一句话否定“苦难”本身的重要性,因为苦难本来就是人生之不幸,所谓的“苦难美学”是对苦难的粉饰;第二句话肯定“对苦难的思考”的重要性,强调人面对苦难能够反思苦难形成的原因,进而找到战胜困难的办法,在绝望中寻到生的希望。

本材料强调对苦难反思的重要性,意在引导考生明白苦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一味地承受苦难,而不懂得对苦难带来的痛苦做出主动的思考,就不会有所成长。

写作时可以分角度进行探讨,从个人角度而言,对苦难的思考可以磨砺心智,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不言放弃的精神;从国家角度而言,对苦难的思考是一个民族的自省,是经历风雨后的浴火重生,是面对下一次挑战时的资本;最后,需要联系自身成长、社会现实,再次强调对苦难反思的重要性。

(二)立意苦难与思考齐飞,成长共梦想一色。

个人反思苦难带来青春的成长,国家反思苦难带来民族的希望。

对苦难的思考带给人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三)范文参考苦难与思考齐飞成长共梦想一色苦难是荆棘世界里开出的绚烂的花儿,是暴风雨前的黎明,是交响乐的前奏曲,正在喷薄。

万籁俱寂,蓄势待发,一切都在等待……只有当我们学会正视,学会思考,苦难才会被赋予意义,抵达黎明。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思考之于苦难,便在于一个人以平肩庸手铸成长。

《断头王后》中写道“苦难不能给予人欠缺的品质,只能激发人的潜能”。

苦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命定的局限难以改变,但思考的力量须臾不可或缺。

古有孙膑因才华过人而被诬陷,截去膝盖骨后从此无法行走,但他没有被这场横祸击溃,用思考的力量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兵家奇书《孙子兵法》;今有史铁生在一生中最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期迎来了人生的重击,双腿瘫痪,疾病缠身,但思考给予他继续生活的勇气与动力,人生经历中的苦难都成为他写作的养分。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参考+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参考+优秀范文

第一题【模拟文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方式,甚至时间,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又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走向你的目的地,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材料给出了一个情境“穿越沙漠”,并在对比中分别展现了穿越沙漠这一任务过程的自由与不自由性。

众所周知,沙漠渺茫无际、鲜有人烟、环境恶劣、不宜生存,而在沙漠中行走,我们往往会感觉到单调、无聊、乏味,这就像我们人生中有时候会经历的某一阶段困境,或者日复一日的沉闷和无趣。

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穿越的生命历程。

所以材料中“穿越沙漠”的深层隐喻,就是走过人生或发展的困境,如人生中碰到的坎坷、苦难、挫折等等;或突破人生的局限性,如现代人碰到的各种冲突,必须要面对的矛盾和无奈等等。

这些困境与局限性必须突破,就像人困于沙漠中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材料才说我们是不自由的。

但是,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心态穿越沙漠,走出困境,却是我们可以有所选择或改变的。

比如可以徒步走或借助骆驼走,可以孤身一人走或结伴而行,可以边走边欣赏、边走边思考、边走边感悟,也可以诗意地有情趣地行走或者坚定地带有信仰地行走……所以,材料前半句指出对于选择穿越的道路和方式(做事的路径、方式和工具,行走的姿态、心态等),每个人都具有选择的权利。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分析出材料的整体逻辑关系:因为“必须穿越”——很多事是必须要去做的,不可缺少,需要直面,无法逃避,不具有选择性,所以我们“不自由”——受限制、受束缚,是一种枷锁,受到控制和摆布,带有强制性,表现为绝对服从。

但是,在必须穿越沙漠的不自由中,可以自由选择穿越的姿态(不受拘束,不存在限制和阻碍;完全由自己掌握,不受他人摆布;可以自我支配,凭借独立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或积极或消极的各种姿态和方式,当然,由此达成的人生境界是完全不同的。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训练试题及答案范文指导详细答案和写作分析(70题)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训练试题及答案范文指导详细答案和写作分析(70题)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训练试题及答案范文指导详细答案和写作分析(70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次射击选拔赛后,省队主教练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靶纸:几乎所有的子弹都偏向同一个方向。

这说明这位选手的技术动作肯定有大问题,但非常集中的着弹点又说明他的稳定性非常好。

事后,这位选手出人意料地进入了省队,不久又进入国家队,最终为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他,就是许海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关上门,打开窗不是每一只鸟儿都有美妙动听的歌声;不是每一朵花儿都能在白天开放,让世人欣赏到它的芬芳艳丽;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在秋天结成果实;不是每一个人失去心爱的东西都是坏事;不是每一件心爱的东西失而复得都是好事。

世界上的事有的可喜有的可悲,幸运的光环不可能永远眷顾着你,上帝有时会把你的生活之门关上。

有一支队伍去省里参加射击比赛,实际上这次比赛是省队为了选拔人才。

当所有选手都射击完后,省队主教练把所有选手的靶纸收集起来,一张一张地仔细端详。

这时他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靶纸,这张靶纸几乎所有子弹都偏离了靶心,但这些子弹都偏向同一个方向———右上方。

主教练看出这位选手的技术动作大有问题,但他的稳定性非常好,这对于一个射击选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后来他进入国家队,为中国代表团打破了奥运史金牌“零”的突破———他就是许海峰。

缺陷有时的确是一件悲事,但敢于正视缺陷,并从缺陷中看到希望,这时的缺陷又成了长处,转悲为喜。

有一则报道说,英国肯特郡阿什福德市乔治·里普雷到美国佛州旅游时被一只致命的“黑寡妇”毒蜘蛛咬了一口,幸运的是,由于他体重超过了127公斤,身上全是肥肉,蜘蛛毒液无法迅速扩散,从而使乔治得以死里逃生。

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乔治自豪地说:“现在谁还说我胖,谁还劝我减肥。

”一位记者采访剧团首席女芭蕾舞者时问道:“你最喜爱的东西是什么?”这位美丽动人的舞者兴奋地回答:“冰激凌圣代!”记者听后很诧异,因为这种食物热量大,吃多了会增加体重,这对芭蕾舞者保持女性优美线条是一大杀手。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沉浸式”写作指导及范文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沉浸式”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沉浸式”写作指导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网络热词“沉浸式”正从虚拟世界走入现实生活:废寝忘食的莘莘学子,沉浸在知识海洋里;挥汗如雨的劳动大众,沉浸在生产岗位上;呕心沥血的科技人员,沉浸在创新创造中……沉浸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沉浸式体验是一种滤掉外在干扰的高专注投入,更是一种为事业发展不知疲倦的高价值愉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材料围绕“沉浸式”这个关键词展开,首先列举了其在三个方面的体现,并用省略号提示还有很多其他的体现,形象解答了“沉浸式”是什么的问题。

然后对“沉浸”“沉浸式体验”进一步阐释、升华。

“沉浸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强调“沉浸”是“能力、境界”,引导考生思考沉浸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沉浸式体验是一种滤掉外在干扰的高专注投入,更是一种为事业发展不知疲倦的高价值愉悦”强调“沉浸式体验”是“滤掉外在干扰的”“为事业发展不知疲倦的”“高专注投入”和“高价值愉悦”,对其进行界定、限制,同时也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何为“高专注投入”和“高价值愉悦”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倡导“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可以涉及各个年龄人群、各领域,文题中只列举了部分关于“沉浸式”的体现,关于“沉浸式”的体现还有很多,如沉浸式阅读、沉浸式设计、沉浸式艺术等。

无论阐述什么内容,都应把握住其内涵特征来写。

写作时,注意选好角度,深入思考,切忌泛泛而谈,蜻蜓点水。

参考立意:①沉浸生活,享受人生。

②沉浸才能沉静,沉静才能沉淀。

③沉浸下来,飞扬上去。

④沉浸而非沉迷。

⑤入沉浸之境,绽自我之花。

⑥心沉于所信,身浸于所行。

佳作展示明“沉浸”之理,书人生华章当下,网络热词“沉浸式”正从虚拟世界走入现实生活,面对这股汹涌而来的“沉浸式”浪潮,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该何去何从?首先,我们应该“沉浸”于什么?要进行沉浸式体验,就要全心全意地将精力投入自己的事业中。

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我择我业,我尽我责”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我择我业,我尽我责”导写及范文

作文专题训练-------“我择我业,我尽我责”导写及范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高中生的小明和父母有不同的看法。

父母建议他选择“教师”“医生”“警察”“建筑工人”“手工业者”等传统职业。

而小明更倾向于选择网络主播、电子竞技运营师、密室NPC、收纳师、调饮师等新兴职业。

请你以“小明”的身份给父母写一封信,说服他们同意你的选择。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材料:材料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

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材料二: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位是做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等等。

到了今天,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载;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天。

——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为引语式材料。

两则材料,一是当今社会现象,一是前人经典论述,都围绕着“择业”这个中心话题。

材料一通过对比,指出了当今年轻人择业时的一种倾向:更愿意选择新兴职业,更在意职业的发展前景、收入以及工作辛苦与否。

这种选择的背后,体现的无疑是新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新的择业观,当然也是种从自身出发、成就自我的现实利益考量。

材料二则引用马克思关于如何择业的论述:择业应兼顾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二者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前者可以构成实现后者的前提条件。

这一论述体现的是从他者出发、成全他人也是成就自我的择业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化、功利化和庸俗化。(原因之一)
6
• 综观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励志”教 育近乎空白,要说有,其内容也多是迎合 职场需求的所谓“成功人士”的职场奋斗 史。(原因之二)而社会上所宣扬的这些 所谓的“成功人士”,大多是“开名 车”“住豪房”的富人阶层。平日里,电 视节目、“励志”书籍,甚至各种广告, 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 宣扬这样的思想:只要拥有金钱或权势, 就能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们才满意吗?这些“高大上”的理想究竟有多少人能
够实现?况且,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孩子们本该有
多样化的人生理想。 13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指责那些想成为“吃货” “土豪” “高官”的孩子。想成为“吃货”怎么 就不好了?说不定他(她)以后会成为一名美食家, 在饮食文化或烹饪文化方面有所研究、有所建树呢! 福建省福州市一名高三男生不就因为吃遍各国泡面 而被外国名校优先录取吗?《舌尖上的中国》火遍 中国,如今推出第二季又持续火热,不也说明了 “吃”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吗?想当“土豪”又 有何不可?当今不是有不少“土豪”热心公益事业、 在扶危济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吗!若能成为比尔• 盖茨、邵逸夫一样的富豪,不是可以造福人类吗? 想当“高官”也无可厚非,不是有不少“高官”为 国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吗!关键是理想实现以后该 怎样回馈于社会。
• 近年来,各地惊爆小学生各种“惊人”理想:梦想长大后当 贪官,要啥有啥;梦想将来有很多钱,可做很多事;梦想做 一坨鸡屎,臭死别人……这些理想,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 的却令人沉思。
• 于是,围绕如何看待小学生的“实惠”理想,社会上展开了 激烈的讨论。
• 看了这则材料,你有哪些思考?请参与讨论,将 你的所思所想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
• 受物质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许多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励志”教育也更多地 蒙上了功利化和庸俗化的色彩。 (原因之三) 要么是刻意选择在“财富”“地位”方面突 出的人士作为“励志”人物,要么对学生灌 输“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赚大钱、做大官”的 思想。近日,某中学副校长在学校升旗仪式 上的“雷人”励志演讲不就直截了当地宣扬 这种思想吗?——“ 你不学习,连一张季前 赛门票都买不起。”“你不学习,全家搞一 顿炸鸡啤酒你都要考虑考虑。”
•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倘若我们 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不“富”不“强”,又谈何“国 富”与“国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梦想又 该如何实现?(展望未来)
9
理想太现实易让孩子拜金
• “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梦想将来有很 多钱”,正所谓“童言无忌”,在谈及理想的时 候,小学生很少像成年人一样刻意去掩饰、去回 避。但也正因为此,小学生如此直露的“土豪梦” 才更值得深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 之惰。”我们不应苛责小学生的直白,而应反思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怎么了?结论是:对孩子的人 格培养势在必行,励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 心论点)
大家好
1
2017高考作文写作训练题
2
文训练一: 热点追踪,筑梦人生
• 我很小,可是我很现实 • ——小学生“实惠”理想反思 • 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郑旺吉 • (本文发表于《少男少女•文道》
2014.6B)
3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2014年4月8日《楚天快报》报道:湖北省襄阳市人民路小学 六年级二班学生们的作文,让语文老师高华云犯了愁,不知 如何评判。作文题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 大上”,变成了“美食家”“吃货”,有的甚至想当“土 豪”。其中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描绘着自己的理想:“我的 理想是当一名富豪,以后可以开名车住豪房。”引起不少同 学的共鸣。
会现实在这节作文课中的折射而已,也是“童言无忌”
的最好诠释,是“言为心声”的最好见证。孩子们只
是说出了他们的真实而淳朴的想法而已,值得我们用
心呵护——其实“享受幸福”也是一种合理的理想,
比起那些千篇一律言不由衷的所谓“高大上”的理想
要好得多。难道要孩子们违心地说出他们的理想是
“当警察”“当医生”“当作家”“当科学家”等我
形成期的孩子。再加上个别老师为了提高升学
率而向学生灌输“学习好了将来就能赚大钱”
的错误观念,学生小小年纪产生拜金思想,也
就不足为奇了。(原因分析一)

如此“励志”,不仅偏离了教育的宗旨,
对孩子的伤害也显而易见。(解决办法)教育
学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
学学做真人”。教育在于培养人立身处世的综
12

“实惠”理想不足怪

小学生的理想是“成吃货”“当土豪”“开名
车”“住豪房”,这样“实惠”的理想引起了不少同学的
共鸣,同时也引发了老师们的惊叹与担忧。我认为孩子的
“实惠理想”不足为怪,倒是应该予以呵护与包容,
同时加以正面引导,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方向、铺平道
路。(中心论点)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惊叹与担忧。这是社
8
• 有钱、有权、有势的所谓“成功人士”成了广大学 生崇拜的偶像,让广大学生产生了“长大后我就成 了你”的追求。(总结上文)浸染于这样的社会、 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中,我们的学生何来“高大上” 的理想?
• 励志教育,应该是一种“平民教育”。(解决办法) 励志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是品德高尚、 心存善念,能在社会上发挥正能量的人,不管从事 什么职业,都可以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可以是自己 在“理想”中希望成为的人物。(这一层意思有点 空洞)


5
【写作示例】
“励志”教育须反思•Leabharlann 虽然我们不必因小学生的理想过于
“实惠”而惊叹与担忧,但与此同时,我
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种现象为我们的
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励志”教育
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深思:这正暴露出
励志教育的缺失。(中心论点)
• 学生的理想不再“高大上”,折射出的是 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励志”教育的
•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金钱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外,更成为社会阶层的 所谓“标识”。开什么价位的车,穿什么品牌的 衣服甚至消费什么牌子的烟酒,都成了所谓“社 会地位”的象征。(背景分析)
10

在如此价值观的引导下,不少家长特别
是自觉“怀才不遇”的家长,往往将自己没有
实现的“土豪梦”过早地灌输给价值观尚处于
合素质,而非简单的赚钱本领;在于教会青少
年健康自信的人生态度,而非对金钱毫无节制
的崇拜。
11
•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 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在一个 多元的社会中,梦想也应当是多元的, 我们固然不能苛求青少年都能树立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 远大志向,但至少不应让年轻的心灵 过早地被金钱裹挟。(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