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拣麦穗》张洁 文学考研
11 拣麦穗课文解读
1 .课文解读⑴作者简介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 年生于北京。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张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⑵基本解读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写的并不是童年趣事,而是农村妇女的命运。
她怀有深情,但不直露地表达,而是通过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体现出来。
虽然其中也有欢快的叙述,但文章的基调是让人忧伤的,总的来说是令人伤心、惆怅,学习的时候得找准这个基调。
文章以微带感伤的情调.从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写起,描述了两种梦想的破灭:一是姑娘们拣麦穗时生出的对未来生活的种种美梦的破灭,这可以算是文章的大背景;另一个是“我”加入到拣麦穗队伍中所产生的奇特梦想的破灭,这是一个具体的“个案”,可以看作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的却又别样的“注脚”。
课文前半部分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以及出嫁时这些美丽的梦想的破灭。
农村姑娘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嫁妆,寻觅幸福。
但是“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去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部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 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的不同呀! ”然而,更让人悲哀的是,她们很快就忘记了由这种失落所带来的悲伤,“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一口气,表示同情。
谁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有过幻想。
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
有谁见过哪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所以“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还有什么比没有梦想更可悲的呢?作者描写这些时,带着难言的悲凉和苦涩其心情的沉重.不仅仅因为这些美丽、幸福的梦想将会破灭,更因为这些梦想的主人对于梦想破灭的麻木、顺受的姿态,以及她们从此以后不再梦想、也没有梦想的灰暗人生。
拣麦穗鉴赏
拣麦穗赏析拣麦穗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洁发表于80年代初的散文,文章以四五十年代农村地区人们去拣遗落在田地的麦穗为背景,语言清新流丽,内容生动有趣,还处处泛着作者的一种浪漫情怀,同时带着淡淡的苦涩与忧伤。
拣麦穗这对于生长在农村地区的人来说不算陌生,只是在南方是拣稻谷。
长辈总能在讲述过去的艰苦岁月时提起拣稻谷这类往事,只是那仅仅是为了饱腹,而不像文章所描述的:“趁着月光,姑娘们挎着篮子走在田间捡起一颗一颗麦穗,再换成钱,扯花布、绣花鞋,满怀着对于未来的美好幻想”这样一种浪漫情怀。
等到未来的某一天,拣麦穗的姑娘嫁为人妇了,才发现现实并没有曾经幻想的那般好,过去的幻想终究是个美丽的梦。
而“我”,一个眉毛淡淡的,脑门上满是金黄色的茸毛,一着急变拧成疙瘩,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的丑女孩也学着姐姐们去拣麦穗,并为了天天吃灶糖,想嫁给一口黄牙,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卖灶糖的老汉。
“我”大言不惭地要准备嫁妆,并对二姨她们的嘲笑而感到生气,觉得老汉做“我”的男人并不会不体面,展示了一个天真无邪,不谙世事,憨态可掬的小孩形象。
而二姨她们的“戏谑”、“贼眉贼眼”、“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则展示了一幅很有喜感的画面,虽然这些农村妇女们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简单淳朴的性情却跃然纸上。
老汉知道后见到“我”就乐了,“我”还对认真对他说:“你等我长大嘛!”就是这样天真淳朴的话语打动了老汉,每次经过村子总会给“我”带小礼物,而等到“我”长大后顾及我的感情,怕我害羞,也不再叫我小媳妇,但还是会带小礼物给我。
小女孩的天真无邪给孤苦漂泊的老汉带来了难得的欢乐,所以他特别疼爱这个“贪吃的,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
作者把“我”和老汉之间这种简单淳朴真实的感情写得十分纯净动人,这种人与人之间单纯的温情特别令人向往。
想嫁给老汉,当然也只是单纯的“我”的一个单纯而像糖果一样美好的梦,然而梦终究是会醒的,最后老汉也只是像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一样遗失在记忆里了。
张洁散文《拣麦穗》
张洁散文《拣麦穗》张洁散文《拣麦穗》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洁散文《拣麦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简介】中国著名女作家,辽宁抚顺人。
唯一两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创作一级。
其代表作有《沉重的翅膀》《无字》《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祖母绿》、《流浪的老狗》等。
张洁《拣麦穗》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这回事儿呢?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拣麦穗的那段往事。
或许可以这样说,拣麦穗的时节,也许是顶能引动姑娘们的幻想的时节。
在那月残星稀的清晨,挎着一个空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的破窑洞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哎,她能想什么呢?!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不能想象,从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收麦子的时节,能拣上一斗?她把这麦子换来的钱积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着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去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上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啊!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张洁散文《拣麦穗》
张洁散文《拣麦穗》张洁散文《拣麦穗》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洁散文《拣麦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简介】中国著名女作家,辽宁抚顺人。
唯一两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创作一级。
其代表作有《沉重的翅膀》《无字》《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祖母绿》、《流浪的老狗》等。
张洁《拣麦穗》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这回事儿呢?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拣麦穗的那段往事。
或许可以这样说,拣麦穗的时节,也许是顶能引动姑娘们的幻想的时节。
在那月残星稀的清晨,挎着一个空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的破窑洞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哎,她能想什么呢?!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不能想象,从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收麦子的时节,能拣上一斗?她把这麦子换来的钱积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着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去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上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啊!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赏析】《拣麦穗》张洁
【赏析】《拣麦穗》张洁《拣麦穗》张洁思想主题这篇散文的精致更主要体现在寓意的含蓄上。
看上去它是写了卖灶糖的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他的那种纯真的依恋,可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分明还感到一缕似乎淡淡的,但却不易抹除的哀愁。
这哀愁似乎是起因于某种孤独感,某种对于人世间的冷漠和粗糙的敏感,因此,作者才格外珍重那卖灶糖的老汉的疼爱;这哀愁也可以说是包含了一些对于幻想本身的困惑,所以作者才会以那种尽力通达的口吻来谈论那些农村姑娘和童年幻想的告别。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淡淡的哀愁”对的困惑。
艺术特色《拣麦穗》是一篇非常精致的散文。
作者显然很注重叙述文体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有意要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
这篇作品在情感上也很真挚,开头部分对于农村姑娘拣麦穗这件事本身的怅叹也好,接下来对那位卖灶糖的老汉“疼爱”我的那些细节的描写也好,更不用说那颗高挂在树梢头的小火柿子的着力描绘,都使人感到那样亲切和自然。
农村生活的描绘意境深远。
简《拣麦穗》中“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红柿子”的象征意味。
张洁的《拣麦穗》表现了感情的纯真,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作者善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和景物的白描来表现感情的纯真。
“我”和卖灶糖老汉的对话,都是一种未受世俗污染的真情的自然流露,而那高挂在树梢尖上的小火红柿子(给人喜洋洋的感觉),(我和卖灶糖的共有的孤独感,对卖灶糖老汉的牵挂)则含蓄象征了卖灶糖老汉那颗虽饱经风雨却仍纯真美好的心灵。
实际上,作者运用这种象征表达了对纯真感情不可磨灭的心灵感受。
简析《拣麦穗》中第一个拣麦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及对全文的作用。
《拣麦穗》开头部分写农村姑娘童年拣麦穗时的“梦”以及结婚时同这些“梦”的告别,可以看作是文章主体部分的一个铺垫。
张洁:拣麦穗
画面二:“我”拣麦穗
“我”很天真,很淳朴,很可爱。
一边拣麦穗,一边追赶蚂蚱和蝴蝶
“我”大言不惭地回答二姨说要 “备 嫁妆” “我”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我”对周围的人的反应的质疑: 难道做我的 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 的吗?
画面三: “我”要嫁给卖灶糖 的老汉
• 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外貌:皱纹、白发、黄牙 • 性格:慈祥,爱笑,亲切,善良,能安慰 “我”,给我灶糖吃,保护我的感情,无私。
的情感。卖灶糖的老汉去了之后我仍然看见柿子“那
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老 汉的老去让“我”与老汉之间这段纯真的感情成为一段过去, 一段只能在记忆中追寻的过去,因为这段感情的可贵和纯真, 所以老汉的老去让这段感情显得伤感而珍贵。“它那红得透亮 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让读者觉得这种真爱 禁得起考验,而且永不褪色,同时让读者也来赞美和向往人与 人之间纯真的美好的情感。
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 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 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 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②“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小火柿子的象征意义
小火柿子象征着对人性美,对人 与人之间的纯真的感情的赞颂,对
理想人生形式的执著追求。
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 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 “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 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 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 彻肺腑。
①“烟荷包”中寄托了“我” 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常 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中 一样的烟荷包?
“烟荷包”是“我” 童年梦想的载体, 它的丢失象征着 “我”童年梦想以 及美好事物破灭的 惆怅失落。
为了忘却的纪念——读张洁的《拣麦穗》
《 麦穗》 要是 对 作者 童 年生 活 的 回忆 , 然 在那 个 年代 拣 主 虽 物 质生 活异 常贫 乏 , 精神 生活 却充 满 着一 种温 馨 的气 息 。 可是 对于 大雁 这个 形象 , 者倾 注 的是满 腔 喜 爱之 情 ,那篮 子 作 “ 显得 太 大 , 总是 磕碰 着 我 的腿 子 和地 面 , 闹得 我 忘 却 的 纪 念
— —
读 张洁 的《 麦穗》 拣
o 沈 燕
(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 范学校 , 江苏 南通 2 6 0 ) 2 0 0
【 要 】《 麦 穗 》 张 洁 散 文 创 作 中 比 较 成 功 的 一 部 作 品 , 以 独 特 的 女 性 视 角 入 手 , 人 性 的 失 落 进 摘 拣 是 她 对 行 思 考 , 达 了对 人 性 之 爱 的 追 寻 和 怀 恋 。 本 文 并 不 指 向 于 从 宏 观 上 解 读 作 品 的 视 角 问 题 , 仅 仅 试 图 从 微 观 表 而
一
拣到的麦穗还会从我的篮子里再掉到地里去” 读完这段 , 。 一个
活泼 可爱 的孩 子 形象 立刻 出现 在你 眼前 , 充 满生 命 的朝 气 和 她 活力 , 如此 天真 烂漫 , 是 让你 不 忍将 世俗 世界 的 种种 利 益追 逐 、 勾 心 斗 角 和她 联 系起 来 。所 以大雁 在 被 二姨 问到 拣 麦 穗 做 啥 时, 她很 自然 地 回答 “ 要 备嫁 妆 哩 ”也 许 在 大 人 眼 中这 是 个 我 , 会 让 她 羞 于启 齿 的 问题 , 大雁 却 答 得 那 么 自然 , 带 一 丝 犹 可 不 豫 , 满着 孩童 的本 真 。 以 , 来她 说要 嫁 给卖 灶糖 的老汉 充 所 接下 也 就显 得不 是那 么 突兀 了 , 们 只会 用关 爱 的眼 光看 着 这 个小 我 姑娘 , 动 于她血 液 中流 淌着 的那 份 真挚 。 感 从老 汉 的角度 来切 入思 考 ,我们 发现 他 同样 是 那么 质 朴 , 他原 本可 以置一 个陌 生小 女孩 的 童言 于不 顾 , 或者 告 诉 小女 孩 她要 嫁 给 自己的说 法是 不 对 的 , 并且 告诉 她 要 好好 听 话 之类 的 大人 训导 小 孩子 的说 辞 。可是 他没 有 , 以一 颗 同样 的 自然 朴 他 实 的心去 面对 那个 孩 子 , 去关 心她 、 疼爱 她 , 是 不 带 任何 欺 骗 那 色彩 的爱 , 发 自内心 的 。 告诉 大雁 “ 莫愁 , 你长 大 , 来 是 他 你 等 我 接 你 !并且 每次 记得 带些 小 礼物 给大 雁 , ” 他给 了 自己的真 心 给 别人 , 回来 的也是 孩子 对他 的等待 和依 恋 。 换 大雁期 待 老 汉 , 并 不是 什 么少 女 的爱恋 , 并非 莫 名 的冲动 。她 在 柿 子树 下 对 老 也 汉 的遥 望完 全 出于一 种 最单 纯 的情感 回报 : 因为 老汉 真 的疼 爱
张洁《拣麦穗》阅读理解
张洁《拣麦穗》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拣麦穗张洁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
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
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我要天天吃灶糖哩!”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
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
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
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
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你家住哪哒呢?”“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我犯愁了:“等我长大,去哪哒寻你呀!”“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要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
11.拣麦穗
★可以“天天吃糖” ★慈祥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渴望得到疼爱、温暖)
★孤独无依、四处漂泊
(渴望得到关爱、温情)
• 为什么“我”长大后还那么依恋卖灶糖老 汉?这种感情真实吗?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属 于亲情?爱情?还是„„? • 超脱亲情、爱情之上的人性美——朴素真 诚的爱。这是两颗纯朴善良的心灵的沟通,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没有遭受污 染的纯真的温情。 • 因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小姑娘只能以自己 的见识给这种感情披上一个“结婚”的外 衣。这种感情是正常的、合理的。
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
“小火柿子”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 好事物,它们任风吹雨打依然傲然挺立。 • 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离世的悲伤、 怀念之情,也寄托了心中永远不 灭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的至 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的向 往与追求。
•我常常想起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 一样的荷包,可是,它早不知被我扔到哪里去了。
拣麦穗
梦想
“我”
姑娘们
嫁卖灶糖老汉
梦麻木、顺受 (依依顺顺)
(一)姑娘们拣麦穗
一边拣麦穗一边想事情。
—— 嫁人 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 —— 换取嫁妆,寻觅幸福。
• 农村姑娘们的梦想实现了 吗? • 她们最后还是依依顺顺地 嫁了出去,只是她们要嫁 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 麦穗、扯花布、绣花鞋所 想像的又是多么不同。
•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 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 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 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 在作者眼中,那个小火 柿子有着顽强生命力, 它历经风雨仍不改色。 “我”以为我的爱、 “我”的梦想也如同这 小火柿子一样顽强。
张洁《拣麦穗》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张洁《拣麦穗》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0~25题。
(19分)拣麦穗张洁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
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
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
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我要天天吃灶糖哩!”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
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
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
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张洁的散文《拣麦穗》鉴赏
张洁的散文《拣麦穗》鉴赏在人生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有属于自己值得追思和眷恋的关于童年的记忆。
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洁的叙事散文《拣麦穗》,就以20世纪40——50年代初中国乡村拣麦穗为背景,以“我”——小女孩儿“大雁”和卖灶糖老汉的误会交往为主线,讲述了这样一个让今天年轻读者感到陌生新鲜,可乐可笑,更感到温醇美和砰然心动的童年故事。
那时,陕西一带乡村,广泛流行一种习俗:到了麦收季节,大大小小,成群结队的女子,总是挎着篮子,不辞劳苦,到别人收割过的麦田里拣遗留麦穗,一穗半穗,星星点点,都不放过。
已为人妻人母的,补贴家用;为数更多,大大小小的姑娘们,则把麦子换成钱,攒起来,然后怀着对未来幸福的憬,向往,买了各式花布、针头线脑,悄悄准备嫁妆……“刚刚能够歪歪咧咧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我”,便也像模像样地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
不过,“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碰着我的腿子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
我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野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蝴蝶和蚂蚱,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篮子里的麦穗还会掉到地里去。
”——好一幅儿童田野嬉戏图!别人忙于拣麦穗攒嫁妆补贴家用,“我”好奇贪玩拣到篮子里的麦穗也弄丢了。
大地风清气爽,蝴蝶蚂蚱乱飞,女孩活泼可爱,无拘无束,各显本性,真是田园乐,赏心悦目。
接下来,情节更为精彩: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着,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周围的姑娘,婆婆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突然想起我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简洁、自然的白描语言,写人叙事却极为生动、传神。
二姨恶作剧逗孩子的爽朗、风趣、活泼,“我”的天真烂漫童言无忌,绝对大胆又绝对幼稚(小女孩以为,嫁一个男人,就是找个可以一同玩耍的伙伴儿,找个爹娘一样疼爱自己的保护人,如此而已),其他成年女子们直着脖子,毫无遮掩的开怀大笑,无不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拣出人性的美丽--张洁散文《拣麦穗》赏析
•••••••••••••••••拣出人性的美丽 --张洁散文《拣麦穗》赏析拣出人性的美丽 --张洁散文《拣麦穗》赏析张洁的《捡麦穗》是我们熟知的一篇关于张扬人性美的一篇文章。
故事讲述的是在农村这样一个女性生存艰难背景下,主人公大雁和一个卖灶糖的老汉之间那种纯洁感情的故事。
这样看似不起眼的话题,却被作家赋予了灵魂,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道德境界的追求。
作者这样鬼斧神工的笔调不是很简单就能说明的。
我们必须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来看。
从瓦萨利以来的文艺心理学分析家对作家的童年经验有着非常多的关注。
包括弗洛伊德对艺术家早期经验与创作的关系的研究都说明作家的童年和文学创造有着深刻的关系。
张洁是生于1937年的,在1937年到1949年之间正是中国处于多灾多难的这样一个时期。
对于中国所受的这些苦难,在一个12岁的孩子的心中自然是记忆深刻的。
这些经历让她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她的内心有一种对苍生苦难的同情。
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这样描述童年经验,“在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世界对我们说来和成年时代不同。
在童年时代阳光更温暖,草木更茂密,雨更滂沛,天更苍蔚,而且每个人都有趣得要命。
”在巴乌斯托夫斯基看来,“对生活、对我们周围的一切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好的馈赠。
”正是这份童年时代的宝贵馈赠,让张洁能够天然地把握和了解孩子,默契地感受童年的心灵轨迹,用诗意的文字传递着爱与理解。
建国后,中国百废待兴,妇女在传统世俗题的压力下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解放,男人主宰着生活中的一切。
这些都影响着张洁的创作。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作者本身,她幼年丧父,在父爱缺失的这样一个生长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对男人漠视与敌对。
张洁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她试图寻找到一种人世间的真善美,这个美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人性在美好中被凸显出来。
她的文笔清新流畅,让人在舒缓的语境中,感受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优美的笔触。
但是后期的作品是尖锐,深刻的,她对男人是排斥的,甚至把男人比成长在女人身边的毒蘑菇。
《拣麦穗》参考阅读1张洁,从爱中解放
张洁,从爱中解放读张洁《无字》(第一部)所受的震动,如同当年读《爱,是不能忘记的》。
奔走相告,却应者寥寥,不复《爱》当年。
究其原因,除了小说的社会影响力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之外,大概是因为《无字》把男欢女爱个人琐事与革命政治公共大事表现得令人不敢、不能、不想面对的直白。
其中的众多线索、多重意象,互相重叠、冲撞,怎一个爱或恨字了得。
无以名之,故称《无字》,恰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张洁的创作一向以个人生命体验为基础,以女性的直觉表达对爱的理解和感受。
她对婚姻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探索,由表及里、由虚而实、由抽象而具体,是个割不断的过程。
其中饱含的社会性别和文化意义,可以从她的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入手来把握。
爱是不能忘记的70年代末,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与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三者题材不同,却都折射出同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浪漫的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与幼稚、空想、不成熟,可以说是这种面貌的两颊。
当年,很多人怀疑《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地位年龄相差悬殊的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天国之爱”的真实性,一些评论还说那是“格调不高”、”畸形”的爱,悖离了革命者的道德云云。
其实,那种爱恰恰是革命理想和英雄主义的产物。
张洁后来为它作了注解:“青少年时代的吴为,向往革命生涯,崇拜各种英雄。
惋惜自己不曾有过献身革命的机遇,她后来对胡秉宸的迷恋,和胡的革命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吴为总是把男人的职业和他们本人混为一谈,把干过革命、到过革命根据地的那种人,当做革命。
纵观她一生所选择的男人,差不多都和这种爱屋及乌的情结有关”(《无字》)。
在张洁此后的创作中,并未否定人所必经的年轻与幼稚,也没有否定对浪漫爱情的追求。
“尽管为了和先生结婚,吃尽人生的万般苦头,但觉得很值”(《吾爱吾夫》)。
《无字》中,已经决定与胡秉宸离婚的吴为在给胡的信中说:“生活还是很公正的。
我感谢此生有这样一次豁了命的爱恋,我从没这样爱过,从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让我动情,以至把我一生的两性相悦之情都在这一次燃烧光了。
捡麦穗
3、“小火柿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①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
事物,它们经历风雨,不该本色。
②运用了反衬手法。 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 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使 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结合全文,在“小火柿子”上,作者寄 托了她心中永远不灭的梦想——对人与人 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的向 往与追求。
—荒林《张洁〈拣麦穗〉赏析》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
你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 回忆呢?
※
作业
1、预习《爸爸的花落了》。 2、完成练习册中的习题,其中阅
读理解做在作业本上。
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 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 却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 糖的老汉。
在作者眼中,那个小火柿子是有着顽强生
命力的,它历经风雨仍不改色。“我”以 为我的爱、“我”的梦想也如同这小火柿 子一样顽强。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 个小红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 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 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真怪,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 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 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天真、贪玩
找出二姨、“我”、老汉的说话内容 分角色朗读对话
我大言不惭地说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
“我”的天真、懵懂 二姨的精明、戏谑
贬词褒用
强化语意,深化感情
褒词贬用: 则多用于讽刺。
老汉从小女孩身上感受 到的是信赖、期待、 依赖。 小女孩从老汉那儿感受 到的是朴素——没有 任何希求,也没有任 何企望的爱。
拣麦穗
• 一、字词检测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 是() A A、田埂gěng 麦穗suì 积攒zǎn B、磕碰kē 腮帮sī 戏谑nuè C、山坳ào 拗断ào 执拗niù D、害臊shào 急躁zào 干燥 zào 解析:B、腮sāi 谑xuè
C、拗断ǎo D、臊sào
•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 复述故事,理清文章层次。 (1)农村姑娘拣麦穗备嫁妆的故事。 (2)“我”小时侯与一个卖灶糖老汉 之间的互相关爱的故事。
• 体会文章自然分成的三部分都写了什么内 容,自拟小标题。 提示小标题的拟法: 多角度拟题:人物、事件、感情等。
• 三、重点研读
• 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 汉各一个同学) 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1)“我”为什么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2)卖灶糖 的老汉真的想娶“我”吗?他是怎 样一个人? (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感情有 了什么变化?
• 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 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 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贯穿全文的 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 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
四、赏析全文
• 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 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五、体会感情 • 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 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 溃。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 新点燃理想的火花。(请两个朗读较好学 生读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 者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拣麦穗》张洁
思想主题
这篇散文的精致更主要体现在寓意的含蓄上。
看上去它是写了卖灶糖的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他的那种纯真的依恋,可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分明还感到一缕似乎淡淡的,但却不易抹除的哀愁。
这哀愁似乎是起因于某种孤独感,某种对于人世间的冷漠和粗糙的敏感,因此,作者才格外珍重那卖灶糖的老汉的疼爱;这哀愁也可以说是包含了一些对于幻想本身的困惑,所以作者才会以那种尽力通达的口吻来谈论那些农村姑娘和童年幻想的告别。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淡淡的哀愁”对的困惑。
艺术特色
《拣麦穗》是一篇非常精致的散文。
作者显然很注重叙述文
体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有意要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
这篇作品在情感上也很真挚,开头部分对于农村姑娘拣麦穗这件事本身的怅叹也好,接下来对那位卖灶糖的老汉“疼爱”我的那些细节的描写也好,更不用说那颗高挂在树梢头的小火柿子的着力描绘,都使人感到那样亲切和自然。
农村生活的描绘意境深远。
简《拣麦穗》中“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红柿子”的象征意味。
张洁的《拣麦穗》表现了感情的纯真,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作者善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和景物的白描来表现感情的纯真。
“我”和卖灶糖老汉的对话,都是一种未受世俗污染的真情的自然流露,而那高挂在树梢尖上的小火红柿子(给人喜洋洋的感觉),(我和卖灶糖的共有的孤独感,对卖灶糖老汉的牵挂)则含蓄象征了卖灶糖老汉那颗虽饱经风雨却仍纯真美好的心灵。
实际上,作者运用这种象征表达了对纯真感情不可磨灭的心灵感受。
简析《拣麦穗》中第一个拣麦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及对全文的作用。
《拣麦穗》开头部分写农村姑娘童年拣麦穗时的“梦”以及结婚时同这些“梦”的告别,可以看作是文章主体部分的一个铺垫。
这个铺垫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内容的涵盖——后面所描述的“我”与卖灶糖老汉的情谊,就是拣麦穗姑娘丢失的“美丽的梦”中的一个;二是气氛的制造——拣麦穗姑娘做“梦”的纯真和丢失的困惑,形成了笼罩全篇的基本情感氛围;第三是前后构成对比,反衬出“我”对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真感情的超世俗的执着追求。
作者的叙述从容不迫,语言洁净自然,情意纯真,回味深长。
(思想感情:之间,未被物欲渲染的感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人与人关系的憧憬追求。
)
作者简介
张洁,女,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短篇小说集《爱,是不能忘记的(1979)》和《张洁小说剧本选》、《只有一个太阳》、《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等。